CN113356108A -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6108A
CN113356108A CN202110633378.5A CN202110633378A CN113356108A CN 113356108 A CN113356108 A CN 113356108A CN 202110633378 A CN202110633378 A CN 202110633378A CN 113356108 A CN113356108 A CN 113356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groove
movable
plate
cavit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33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李守勤
张文萍
包立明
陈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we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we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we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we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333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6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6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包括闸机本体和设于所述闸机本体上的识别屏,所述闸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识别屏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下降的电机,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往所述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所述电机还可驱动所述识别屏转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与所述识别屏相配合的清理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硬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闸机起源于西方,商业应用最早在超市;国内80年代兴起,最早应用与地铁中。闸机是一种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场合的出入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闸机系统被广泛研究与使用。人脸识别闸机系统,就是将图像采集与传输、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技术应用到闸机设备上,通过设计算法和编程使计算机具有识别用户身份的能力,从而对出入人员进行限制与管理。
同时在互联网的发展下,扫码进入地铁站的方式也在普及,而不论是人脸识别还是扫码进入,均需要借助摄像头采集数据,摄像头在长期暴露环境下使用一端时候后容易沾染上灰尘,降低摄像头的采集性能,从而影响闸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人群混乱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包括闸机本体和设于所述闸机本体上的识别屏,所述闸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识别屏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下降的电机,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往所述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所述电机还可驱动所述识别屏转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与所述识别屏相配合的清理块;在需要对识别屏做清理时,电机驱动第一密封板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后将第一活动腔开启,电机继续工作驱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第一连接杆带动识别屏往下运动,识别屏随第一连接杆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后,电机继续驱动识别屏转动,识别屏在电机作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一密封板从第一活动槽内伸出,第一密封板移动至识别屏顶部,清理快在第一密封板上移动,清理块底面与识别屏表面相接触,利用清理块对识别屏表面做清理,将识别屏表面的的灰尘擦除,保证识别屏的识别率,提升识别屏的工作效率,以便人员快速通行;识别屏清理完成后,第一密封板再次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电机驱动识别屏转动,识别屏翻转至竖直状态后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杆往上运动,识别屏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当识别屏完全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后,电机驱动第一密封板从第一活动槽内伸出,第一密封板将第一活动腔封闭,使闸机恢复正常使用;通过将识别屏收入到第一活动腔内方式,方便闸机出厂的搬运,同时使闸机在封闭环境内清理,避免识别屏在清理时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对闸机起保护作用,避免无关人员因好奇触碰处于清洗状态的闸机;利用电机的连续工作驱依次驱动第一连接杆、识别屏及第一密封板移动,使闸机的使用更为方便,减少闸机上的驱动件安装,降低闸机维护难度。
所述第一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一传动轮和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一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当所述第三传动轮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移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脱开配合;当所述第二传动轮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移动时,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脱开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通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配合的第一推板;当所述第一密封板移动至所述第一活动槽一端时,所述第一推板往所述第四活动槽内移动。
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六活动槽相通的传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二传动板,所述传动槽内设有用于传动所述第二传动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四传动轮。
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二限位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下方,所述第九活动槽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设有用于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五传动轮。
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上分别设有环槽,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弹簧,所述第十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挡板,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十一活动槽相通的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四连接弹簧,所述第四连接弹簧底端设有第一推块;所述挡板上设有单向阀和通槽,所述挡板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所述第六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的连接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十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十四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所述第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棘齿,所述第一活动块一端设有橡胶垫。
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端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板和第四推板,所述第三推板和所述第四推板通过一第四连接杆形成连接配合,所述第四推板底部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第四推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密封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十五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三推杆。
所述识别屏上设有第三连接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辊相配合的第十六活动槽,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底部设有第十七活动槽,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辊相配合的第六传动轮,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底部设有第十八活动槽,所述第十八活动槽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设有第六连接弹簧,所述第十八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九活动槽,所述第十九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第七传动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九活动槽相通的第二十活动槽,所述第二十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七传动轮相配合的传动杆;所述第二十传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一活动槽,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一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
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第二十二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七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三传动板,所述第三传动板上设有第七连接弹簧;所述传动杆上还设有第二十三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二十四活动槽内设有第八连接弹簧,所述第八连接弹簧上设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第三连接绳,所述第三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三传动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通腔内穿设有第四推杆,所述第四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腔相配合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十四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二十五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内设有限位杆,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六活动槽,所述限位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六活动槽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相通的传动腔,所述限位杆上活动连接有第四传动板,所述第四传动板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腔底部设有第二十七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需要对识别屏做清理时,电机驱动第一密封板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后将第一活动腔开启,电机继续工作驱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第一连接杆带动识别屏往下运动,识别屏随第一连接杆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后,电机继续驱动识别屏转动,识别屏在电机作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一密封板从第一活动槽内伸出,第一密封板移动至识别屏顶部,清理快在第一密封板上移动,清理块底面与识别屏表面相接触,利用清理块对识别屏表面做清理,将识别屏表面的的灰尘擦除,保证识别屏的识别率,提升识别屏的工作效率,以便人员快速通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的D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的E处放大图。
图9为图2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F处放大图。
图11为图2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G处放大图。
图13为图2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H处放大图。
图15为图2中沿E-E处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的I处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18为图17中沿F-F处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8中的J处放大图。
图20为图17中沿G-G处的剖视图。
图21为图20中的K处放大图。
图22为图17中沿H-H处的剖视图。
图23为图22中的L处放大图。
图24为图22中的M处放大图。
图25为图24中的N处放大图。
图26为图17中沿I-I处的剖视图。
图27为图26中的O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7所示,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包括闸机本体1和设于所述闸机本体1上的识别屏13,所述闸机本体1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板11;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5,所述第一连接板15上设有第一连接杆151,所述识别屏13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下降的电机,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11往所述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所述电机还可驱动所述识别屏13转动;所述第一密封板11上设有与所述识别屏13相配合的清理块111;清理块底部设有清理棉,以便对识别屏表面做清理;识别屏上设有摄像头,识别屏用于完成人脸识别和扫描操作;在需要对识别屏做清理时,电机驱动第一密封板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后将第一活动腔开启,电机继续工作驱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第一连接杆带动识别屏往下运动,识别屏随第一连接杆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后,电机继续驱动识别屏转动,识别屏在电机作用下转动至水平状态,第一密封板从第一活动槽内伸出,第一密封板移动至识别屏顶部,清理快在第一密封板上移动,清理块底面与识别屏表面相接触,利用清理块对识别屏表面做清理,将识别屏表面的的灰尘擦除,保证识别屏的识别率,提升识别屏的工作效率,以便人员快速通行;识别屏清理完成后,第一密封板再次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电机驱动识别屏转动,识别屏翻转至竖直状态后电机驱动第一连接杆往上运动,识别屏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当识别屏完全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后,电机驱动第一密封板从第一活动槽内伸出,第一密封板将第一活动腔封闭,使闸机恢复正常使用;通过将识别屏收入到第一活动腔内方式,方便闸机出厂的搬运,同时使闸机在封闭环境内清理,避免识别屏在清理时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对闸机起保护作用,避免无关人员因好奇触碰处于清洗状态的闸机;利用电机的连续工作驱依次驱动第一连接杆、识别屏及第一密封板移动,使闸机的使用更为方便,减少闸机上的驱动件安装,降低闸机维护难度。
所述第一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一传动轮163和与所述第一传动轮163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110,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轴161,所述第一连接轴16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16,所述第三传动轮与16所述第一传动轮163通过一同步带162形成传动配合;当所述第三传动轮16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51移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轮163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10脱开配合;当所述第二传动轮110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11移动时,所述第三传动轮1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脱开配合;第二活动槽侧壁上设有设备腔,电机设于设备腔内,第一传动轮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传动轮设于第二活动槽顶部与第一密封板底面相接触,第三传动轮与第一连接杆侧壁相接触;识别屏处于升起状态时,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一同转动,第三传动轮与第一连接杆脱开接触,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一密封板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一活动腔开启;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后,第一传动轮不再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三传动轮相接触,第三传动轮驱动第一连接杆逐步往下运动,在第三传动轮设置下对第一连接杆的下降起到减速作用,避免第一连接板直接掉落在第一活动腔底部对第一连接杆造成损坏。
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传动轮16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板1550,所述第一传动板1550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1560;所述第一连接板1550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通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158,所述第一推杆158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581;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581相配合的第一推板120;当所述第一密封板11移动至所述第一活动槽一端时,所述第一推板120往所述第四活动槽内移动;识别屏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时,第一传动板处于第三活动槽内,第一传动板不与第三传动轮相接触,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时,第三传动轮处于空转状态,第二传动轮驱动第一密封板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一端后,第一推板往第四活动槽内移动,第一推板推动第一连接块移动,第一推杆往第二活动腔内移动,第一推杆挤压第二活动腔内的空气,第二活动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气压推动第一传动板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第一传动板与第三传动轮相接触形成配合,第三传动轮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板往下运动,使识别屏在第三传动轮作用下逐步往下运动,以便完成对识别屏的清理操作。
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一推板120上设有第二连接杆1201,所述第二连接杆1201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六活动槽相通的传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板140,所述第二推板140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402,所述第二推板140上设有第二传动板1401,所述传动槽内设有用于传动所述第二传动板140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01的第四传动轮130;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一端后,第一密封板抵在第二推板上,第一密封板推动第二推板往第八活动槽一侧移动,第二推板带动第二传动板移动,第二传动板在第四传动轮作用下带动第二连接杆移动,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推板往第四活动槽内移动,第一推板推动第一连接块移动,第一传动板在气压作用下与第三传动轮形成传动配合,第三传动轮驱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将识别屏收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对识别屏做清理操作;通过第一密封板的移动对第一连接杆和第三传动轮的传动进行控制,保证第一活动腔完全开启后识别屏再往下运动,避免识别屏往下运动时与第一密封板产生碰撞。
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8和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二限位限位块170,所述第二限位块170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8下方,所述第九活动槽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推板140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70上,所述第二限位块170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701;所述第二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轴191,所述第二连接轴191一端设有用于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163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10的第五传动轮19;第一限位块对第一连接板上升的最大高度做限定,第二限位块为第一连接板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指定位置,使识别屏持续处于升起状态;识别屏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时,第一连接板处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电机工作驱动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时,第一密封板移动带动第一推板移动,第一推板移动时拉动第一连接绳移动,第一连接绳将第二限位块拉入到第九活动槽内,同时第一传动板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与第三传动轮形成传动配合,第三传动轮为第一连接杆提供支撑作用,第三传动轮转动时逐渐带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将识别屏收入到第一活动腔内;第一推板在移动时,第二连接轴在第十活动槽内移动,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五传动轮移动,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脱开接触,第一传动轮单独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避免第一密封板对识别屏的下降造成阻碍。
所述第一传动轮163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10上分别设有环槽,所述第二连接轴191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弹簧192,所述第十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挡板180,所述第一限位块18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十一活动槽相通的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四连接弹簧182,所述第四连接弹簧182底端设有第一推块181;所述挡板180上设有单向阀1801和通槽1802,所述挡板180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801;在单向阀设置下,气流只能从第三活动腔内进入到第十活动槽内;第一连接板抵在第一限位块底部时,第一连接板推动第一推块往上运动,第一推块挤压第十二活动槽内空气,第十二活动槽内的空气进入第十一活动槽内,气压推动挡板移动,通槽移动至第三活动腔顶部,第三连接弹簧拉动第二连接轴往回移动,第五传动轮移动至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使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形成传动配合;当第一推板移动时,第三活动腔内的空气用过通槽进入到第十活动槽内,气压推动第二连接轴往第十活动槽外侧移动,第五传动轮随第二连接轴移动至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环槽位置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脱开接触,第一传动轮只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以便驱动识别屏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当第一连接板从第一限位块底部脱离后,第一推块从第十二活动槽内伸长,挡板复位使单向阀移动至第三活动腔顶部,将第五传动轮固定在当前位置上,使第二传动轮一直处于静止状态,避免第一密封板对识别屏的下降造成阻碍。
所述第六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的连接腔,所述第二连接杆1201上设有第三连接杆1202,所述第三连接杆1202上设有第二推杆1203,所述第二推杆1203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块170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1702,所述第十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块1702上设有与所述第十四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块1704,所述第一活动块1702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1703,所述第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板190,所述第二连接板190上设有棘齿,所述第一活动块1702一端设有橡胶垫;第一推板往第四活动槽内移动时,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三连接杆移动,第二推杆随第三连接杆移动,第二推杆挤压第三活动腔的空气,将第三活动腔内的空气挤入到第十活动槽内,增加第十活动槽内的气压,在气压作用下将第二连接轴从第十活动槽内推出,使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脱开配合;第二限位块在第一连接绳拉动下移动时,第二连接块移动至第二连接板一侧,第二连接板上的棘齿与第二连接块侧壁相接触,在棘齿作用下对第二连接块起固定作用,使第二限位块处于第九活动槽内无法伸出;当第一连接板往上运动时,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活动块一端的橡胶垫相接触,在橡胶垫设置下增加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块的摩擦力,使第一连接板在往上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活动块一同往上运动,第一活动块带动第二连接块往上运动,第二连接块相对于第二连接板往上运动,第二连接块从第二连接板上的棘齿处推开,第二限位块在第二连接弹簧作用下产生从第九活动槽内伸出的趋势,当第一连接板从第二限位块一侧经过后,第二限位块从第九活动槽内伸出,第二限位块移动至第一连接板底部为第一连接板提供支撑力,以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当前位置上。
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端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密封板159,所述第二密封板159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591,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板1510和第四推板1530,所述第三推板1510和所述第四推板1530通过一第四连接杆1530形成连接配合,所述第四推板1530底部设有支撑弹簧1540,所述第四推板1530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密封板159上;所述第一限位块18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十五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三推杆183;第一连接板往上运动移动至第一限位块底部时,第三推杆推动第三推板往下运动,第三推板带动第四推板往下运动,第四推板带动第二连接绳往下运动,第二连接绳拉动第二密封板往第四活动腔一端移动,第二密封板移动后增加空腔内空间,第二活动腔内的空气进入到空腔内,第三活动槽内的气压减小后第一传动板往第三活动槽内移动,第三传动轮与第一传动板脱开接触,此时第一连接板推动第一推块往上运动,第一推板带动挡板移动,第十活动槽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三活动腔内,第五传动轮移动至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一密封板移动,使识别屏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后第一密封板再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利用第一密封板将第一活动腔封闭,避免闸机使用过程中杂质掉落至第一活动腔内;通过识别屏和第一密封板的先后动作,避免第一密封板在移动时与识别屏产生碰撞,对识别屏起保护作用。
所述识别屏13上设有第三连接辊131,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辊131相配合的第十六活动槽,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底部设有第十七活动槽,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辊131相配合的第六传动轮152,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底部设有第十八活动槽,所述第十八活动槽内设有固定块153,所述固定块153底部设有第六连接弹簧154,所述第十八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九活动槽,所述第十九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块153相配合的第七传动轮155;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九活动槽相通的第二十活动槽,所述第二十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七传动轮155相配合的传动杆17;所述第二十传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一活动槽,所述传动杆17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一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板176,所述第三连接板176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179;识别屏在使用时,固定块抵在第六传动轮底部,固定块将第六传动轮固定,第六传动轮将第三连接辊固定,从而将识别屏固定在当前位置上,避免识别屏在使用过程中转动,保证识别屏使用的可靠性;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后,第一传动板与第三传动轮形成传动配合,第三传动轮驱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第一连接杆往下运动带动识别屏往下运动,识别屏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后,第六传动轮移动至第三传动轮一侧,此时第一连接板移动至第一活动腔底部,传动杆抵在第一活动腔底部,传动杆移动时带动第七传动轮转动,第七传动轮带动固定块往下运动,固定块从第六传动轮底部脱开;第三传动轮转动驱动第六传动轮转动,第六传动轮带动第三连接轴转动,识别屏随第三连接轴一同转动,将识别屏转动至水平状态上,以便对识别屏表面做清理。
所述传动杆17上设有第二十二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七传动轮155相配合的第三传动板171,所述第三传动板171上设有第七连接弹簧172;所述传动杆17上还设有第二十三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二十四活动槽内设有第八连接弹簧174,所述第八连接弹簧174上设有第二活动块173,所述第二活动块173上设有第三连接绳,所述第三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三传动板171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第三连接块156,所述第三连接块156上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通腔内穿设有第四推杆157,所述第四推杆157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腔相配合的限位板1571,所述限位板1571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1572,所述第二十四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二十五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内设有限位杆175,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六活动槽,所述限位杆175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六活动槽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板17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相通的传动腔,所述限位杆175上活动连接有第四传动板178,所述第四传动板178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腔底部设有第二十七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块177;当识别屏清理完成后,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此时第一连接板仍处于第一活动腔底部,固定块不与第六传动轮接触,第三传动轮处于第六传动轮一侧,第三传动轮带动第六传动轮转动,第六传动轮带动第三连接辊转动,识别屏翻转至竖直状态上,识别屏翻转后抵在第四推杆上,识别屏推动第四推杆移动,此时由于传动杆整体上升,第二活动块处于第四推杆一侧,第四推杆推动第二活动块移动,第二活动块拉动第三连接绳移动,第三连接绳拉动第三传动板进入到第二十二活动槽内,第三传动板与第七传动轮脱开接触后,固定块在第六连接弹簧作用下往上运动,固定块抵在第六传动轮上将第六传动轮固定,第三传动轮继续转动时使第六传动轮带动整个第一连接杆往上运动,使第一连接杆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第四推杆推动第二活动块移动时,第二活动块移动至限位杆一侧,限位杆将第二活动块固定,使第三传动板持续处于收缩状态,保证第一连接杆能够正常往上运动;当第一连接板从第一活动腔内升起时,第一连接板从第一活动腔底部脱开,传动杆往下运动,第三连接板移动至第二十一活动槽底部,第二推块抵在第二十一活动槽底部,第二推块往上运动推动第四传动板转动,第四传动板转动带动限位杆往下运动,第二活动块失去限位后往第二十四活动槽外侧移动,完成第二活动块的复位,从而使第三传动板伸出,第三传动板再次与第七传动轮接触。
所述第四传动板为伸缩板,第二推块侧壁上设有滑块,第二十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滑槽,保证第二推块的运动轨迹,避免第二推块从第二十七活动槽内掉出。
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还设有第二十八活动槽,第二十八活动槽内设有与第一密封板相配合第三密封板12,第一密封板底部设有第二十九活动槽,第三密封板上设有与第二十九活动槽相对应的第三十活动槽,清理块设于第二十九活动槽内,清理块上设有第一滑块,第二十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三十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活动腔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十一活动槽,第三密封板上设有第五传动板121,第一密封板上设有第五连接杆113,第五连接杆上设有第六传动板114,第三十一活动槽内设有用于传动第五传动板和第六传动板的第八传动轮1100;所述第一活动槽一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气缸160,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环1601,连接环内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壁上设有第三十二活动槽,第三十二活动槽内设有限位弹簧1602,限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三限位块1603,气缸的活塞杆为磁铁制成,第二十九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识别屏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后,气缸驱动活塞杆伸出,连接环抵在第一密封板上,第一滑块抵在第三限位块上,第三限位块为连接环提供支撑力,支撑环推动第一密封板移动,第一密封板移动时带动第六传动板移动,在第八传动轮作用下使第六传动板移动带动第五传动板移动,第五传动板带动第三密封板移动,从而使第一密封板和第三密封板相互靠近将第一活动腔封闭;当第一密封板无法移动后,气缸继续驱动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插入到第二通孔内抵在清理块上,在气缸活塞杆作用下推动清理块在第二十九和第三十活动槽内移动,使清理块沿识别屏表面移动,对识别屏表面做清理,将识别屏表面的灰尘清除,气缸活塞杆收缩时在磁力作用下拉动清理块往回移动,完成清理块的复位。
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三十三活动槽,第三十三活动槽内设有伸缩管141和第五推板142,闸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储水腔14,储水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伸缩管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处均设有单向阀,使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只能往外出水;第一密封板上顶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密封板顶部设有落水口;在第二凹槽设置下,使落水口移动至第二出水口下方,第二凹槽内壁抵在第五推板上后,第一密封板推动第五推板移动,第五推板挤压伸缩管,伸缩管受到挤压后水流从第二出水口处喷出,水流通过落水口进入到第二十九活动槽内,此时清理块处于落水口下方,水流直接掉落在清理块上润湿清理块,提升清理块对识别屏的清理效果;第一密封板在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时,伸缩管复位,储水腔内的水流通过第一出水口进入到伸缩管内,补充伸缩管内的水流。
第二十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七传动板112,保证第二传动轮与第一密封板有接触点,以便在第二传动轮作用下带动第一密封板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接料盒150,接料盒底部设有第四滑槽,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三滑块,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出料口;第四滑槽和第三滑块对接料盒起定位作用,识别屏上清理后落下的灰尘和水滴掉落在接料盒内,当接料盒内装有指定量的废弃物后,可直接从出料口处将接料盒取出,对接料盒内的垃圾做清理,避免水流直接滴落在第一活动腔内对闸机内部造成影响。
本申请附图仅为示意图,其具体尺寸以实际实施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包括闸机本体(1)和设于所述闸机本体(1)上的识别屏(13),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本体(1)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板(11);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5),所述第一连接板(15)上设有第一连接杆(151),所述识别屏(13)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下降的电机,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11)往所述第一活动槽内移动,所述电机还可驱动所述识别屏(13)转动;所述第一密封板(11)上设有与所述识别屏(13)相配合的清理块(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一传动轮(163)和与所述第一传动轮(163)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110),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轴(161),所述第一连接轴(16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16),所述第三传动轮与(16)所述第一传动轮(163)通过一同步带(162)形成传动配合;当所述第三传动轮(16)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51)移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轮(163)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10)脱开配合;当所述第二传动轮(110)驱动所述第一密封板(11)移动时,所述第三传动轮(1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脱开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传动轮(16)相配合的第一传动板(1550),所述第一传动板(1550)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1560);所述第一连接板(1550)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通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158),所述第一推杆(158)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581);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581)相配合的第一推板(120);当所述第一密封板(11)移动至所述第一活动槽一端时,所述第一推板(120)往所述第四活动槽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一推板(120)上设有第二连接杆(1201),所述第二连接杆(1201)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六活动槽相通的传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板(140),所述第二推板(140)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402),所述第二推板(140)上设有第二传动板(1401),所述传动槽内设有用于传动所述第二传动板(140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01)的第四传动轮(1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8)和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二限位限位块(170),所述第二限位块(170)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8)下方,所述第九活动槽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推板(140)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70)上,所述第二限位块(170)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701);所述第二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轴(191),所述第二连接轴(191)一端设有用于传动所述第一传动轮(163)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10)的第五传动轮(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163)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10)上分别设有环槽,所述第二连接轴(191)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弹簧(192),所述第十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挡板(180),所述第一限位块(18)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十一活动槽相通的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四连接弹簧(182),所述第四连接弹簧(182)底端设有第一推块(181);所述挡板(180)上设有单向阀(1801)和通槽(1802),所述挡板(180)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8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腔相通的连接腔,所述第二连接杆(1201)上设有第三连接杆(1202),所述第三连接杆(1202)上设有第二推杆(1203),所述第二推杆(1203)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块(170)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1702),所述第十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块(1702)上设有与所述第十四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块(1704),所述第一活动块(1702)上设有第五连接弹簧(1703),所述第九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板(190),所述第二连接板(190)上设有棘齿,所述第一活动块(1702)一端设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端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空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密封板(159),所述第二密封板(159)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591),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板(1510)和第四推板(1530),所述第三推板(1510)和所述第四推板(1530)通过一第四连接杆(1530)形成连接配合,所述第四推板(1530)底部设有支撑弹簧(1540),所述第四推板(1530)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密封板(159)上;所述第一限位块(18)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十五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三推杆(18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屏(13)上设有第三连接辊(131),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辊(131)相配合的第十六活动槽,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底部设有第十七活动槽,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辊(131)相配合的第六传动轮(152),所述第十七活动槽底部设有第十八活动槽,所述第十八活动槽内设有固定块(153),所述固定块(153)底部设有第六连接弹簧(154),所述第十八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十九活动槽,所述第十九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块(153)相配合的第七传动轮(155);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与所述第十九活动槽相通的第二十活动槽,所述第二十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七传动轮(155)相配合的传动杆(17);所述第二十传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一活动槽,所述传动杆(17)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一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板(176),所述第三连接板(176)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17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7)上设有第二十二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七传动轮(155)相配合的第三传动板(171),所述第三传动板(171)上设有第七连接弹簧(172);所述传动杆(17)上还设有第二十三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二十四活动槽内设有第八连接弹簧(174),所述第八连接弹簧(174)上设有第二活动块(173),所述第二活动块(173)上设有第三连接绳,所述第三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三传动板(171)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51)上设有第三连接块(156),所述第三连接块(156)上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通腔内穿设有第四推杆(157),所述第四推杆(157)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腔相配合的限位板(1571),所述限位板(1571)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1572),所述第二十四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二十五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内设有限位杆(175),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十六活动槽,所述限位杆(175)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六活动槽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板(17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十五活动槽相通的传动腔,所述限位杆(175)上活动连接有第四传动板(178),所述第四传动板(178)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腔底部设有第二十七活动槽,所述第二十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块(177)。
CN202110633378.5A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3356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3378.5A CN113356108A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3378.5A CN113356108A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108A true CN113356108A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3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3378.5A Pending CN113356108A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61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7714A (zh) * 2021-12-20 2022-04-22 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校园协同管理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28284A1 (en) * 2007-11-20 2009-05-21 Arinc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control of a secured area
CN210776742U (zh) * 2020-01-15 2020-06-16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10955282U (zh) * 2020-02-19 2020-07-07 北京平安云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闸机
CN211827389U (zh) * 2020-04-13 2020-10-30 北京启联恒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
CN212966219U (zh) * 2020-10-19 2021-04-13 武汉鑫慧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摄像头
CN213211135U (zh) * 2020-08-02 2021-05-14 深圳市诚盛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CN213276783U (zh) * 2020-05-08 2021-05-25 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
CN213338864U (zh) * 2020-10-14 2021-06-01 海南途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酒店自助入住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28284A1 (en) * 2007-11-20 2009-05-21 Arinc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control of a secured area
CN210776742U (zh) * 2020-01-15 2020-06-16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10955282U (zh) * 2020-02-19 2020-07-07 北京平安云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闸机
CN211827389U (zh) * 2020-04-13 2020-10-30 北京启联恒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
CN213276783U (zh) * 2020-05-08 2021-05-25 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
CN213211135U (zh) * 2020-08-02 2021-05-14 深圳市诚盛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CN213338864U (zh) * 2020-10-14 2021-06-01 海南途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酒店自助入住机
CN212966219U (zh) * 2020-10-19 2021-04-13 武汉鑫慧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摄像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7714A (zh) * 2021-12-20 2022-04-22 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校园协同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5642B (zh) 一种道路交通洒水除尘装置
CN113356108A (zh) 一种用于城市交通出行的人码互联闸机识别移动终端
CN111583472B (zh) 一种测温闸机用人脸识别装置
CN109338943B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道闸栏杆
CN112627685A (zh) 一种可带除尘吸水功能的自润滑式窗户滑轨装置
CN208857748U (zh) 一种市政用马路护栏清洗设备
CN112275672A (zh) 一种小区门禁人脸识别装置的自清洁系统
CN212200207U (zh)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用路面养护洒水装置
CN113719223A (zh) 一种新型防风节能的铝合金门窗及自动清扫装置
CN215729942U (zh)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防撞型人脸闸机
CN214875646U (zh) 一种索道评估用视频采集和定位装置
CN213458172U (zh) 一种人脸识别智能测温一体机
CN210955282U (zh)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闸机
CN213207046U (zh) 一种智能化小区安防人脸识别设备
CN114473739B (zh) 一种智慧路灯智能边缘计算网关的生产设备
CN114387714A (zh) 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校园协同管理系统
CN214459926U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闸机
CN219490769U (zh) 一种人行通道闸机系统
CN219322704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人脸识别设备
CN217652646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高空窗户
CN220691444U (zh) 一种人脸识别闸机
CN216525045U (zh) 一种烟尘烟气采样器
CN210483810U (zh) 煤矿顶板离层无线监测装置
CN211124052U (zh) 一种固定式ic读卡器
CN220598259U (zh) 一种通道防尾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