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2941B - 高效汽车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汽车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2941B
CN113352941B CN202110658580.3A CN202110658580A CN113352941B CN 113352941 B CN113352941 B CN 113352941B CN 202110658580 A CN202110658580 A CN 202110658580A CN 113352941 B CN113352941 B CN 1133529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attery
base
wall
elastic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85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2941A (zh
Inventor
叶小锋
蔡少花
孙银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q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iq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iq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iq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85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2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2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2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2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2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汽车传感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下侧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呈方型结构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外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安装接头的安装槽,所述蓄电池的外侧套设有温度监测模块,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散热模块,且该散热模块通过设置于底座内部的传动机构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在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壁上的呈包裹状的传感器触点框架,在汽车实际的行驶过程中,能够保证设置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触点与处于振动环境下的蓄电池之间的稳定接触,并且通过设置在框架上的传动机构配合散热模块的设置,能够对触点弹片处进行散热,具有较高的自适应性。

Description

高效汽车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汽车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现有的汽车中,特别是兴起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中,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都是采用电力作为动力输出的来源,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新能源汽车中的蓄电池的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对蓄电池运行时的温度进行有效实时的监控,由于监测过程中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中,因此如何确保传感器的输入端始终能够与蓄电池的外壁间的良好接触,并且实现多点位的温度监测是现阶段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高效汽车传感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的输入端不能够与蓄电池的外壁间的良好接触,并且不能够实现多点位的温度监测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高效汽车传感器,包括用于安装蓄电池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下侧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呈方型结构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外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安装接头的安装槽,所述蓄电池的外侧套设有温度监测模块,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散热模块,且该散热模块通过设置于底座内部的传动机构进行调节;该温度监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外壳体上侧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以及设置于底座内部的第二温度监测机构,且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通过两侧设置的连接板构成对蓄电池包裹的框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于蓄电池上侧外壁上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固定连接在外壳体一侧的主轴转动连接,且该主轴的两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外壳体内部连接固定,所述卡接板上远离主轴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卡接块,所述卡接板与蓄电池中部之间呈方型结构安装有多个圆型弹片,且该圆型弹片与蓄电池上端外壁弹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外壁远离主轴的一侧设有与卡接块相互卡接的卡扣,且该卡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的下端均与设置的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且该连接板分别与外壳体以及底座的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内部的移动块,该所述移动块由两个交叉设置的移动板组成,且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固定,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侧外壁呈对称结构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型弹片,且该弧型弹片的外壁与蓄电池的下端外壁弹性接触,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下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多个第三弹性件与底座内壁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散热槽内部且呈对称结构的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匀开设在散热槽内壁上的限位槽滑动配合,且两个所述滑块的中部之间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与滑块之间通过连接块在沿散热片的轴线方向上保持相对滑动,所述散热片的下端通过连接轴与散热槽内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底座内部的方型块,且该方型块通过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移动板中部交叉部分下侧通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与两个呈对称结构设置于方型块下侧的调节块,且两个所述调节块上端靠近方型块处均开设有斜面,且该斜面外壁与方型块下端外壁之间滑动配合,且该调节块通过弹性件与底座内部连接固定,并且该调节块还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滑块连接固定。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壁上的呈包裹状的传感器触点框架,在汽车实际的行驶过程中,能够保证设置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触点与处于振动环境下的蓄电池之间的稳定接触,并且通过设置在框架上的传动机构配合散热模块的设置,对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的触点弹片根据蓄电池的实际温度灵活的调整散热效率,具有较高的自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外壳体与底座之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座内部传动机构与散热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与散热模块爆炸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设置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设置的弧型弹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变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底座;101-散热槽;2-外壳体;201-安装槽;3-蓄电池;4-安装接头;5-卡接板;501-卡接块;6-主轴;601-第一弹性件;7-圆型弹片;8-卡扣;801-第二弹性件;9-连接板;10-移动块;1001-移动板;1002-连接杆;1003-第三弹性件;11-弧型弹片;12-方型块;13-调节块;1301-斜面;14-散热模块;1401-滑块;1402-散热片;1403-连接块;15-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高效汽车传感器,该汽车传感器的主要监测对象为新能源汽车蓄电池3部分,且该传感器的触点设置为多组,进而能够实现对蓄电池3的不同位置进行温度的监测,具体的在案中,涉及的监测位置为对蓄电池3的顶部以及底部进行温度的监测,采用多点监测的方式进行,能够全面的对蓄电池3进行全方位的温度监测,值得说明的是,在本案中设置的位于对称位置的触点温度监测机构,通过设置的连接板9能够形成对待监测的蓄电池3进行包裹,其目的在于当蓄电池3在安装完成时,能够通过这种包裹的方式形成对蓄电池3的保护,并且通过设置的一体的方式,在蓄电池3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也即是当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确保设置的触点保持与蓄电池3之间的相对固定,并进行同步的振动,包括用于安装蓄电池3的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下侧还设有底座1,底座1的顶面呈方型结构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01,外壳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与蓄电池3电性连接的安装接头4的安装槽201,蓄电池3的外侧套设有温度监测模块,底座1的内部还设有散热模块14,具体的散热模块14设置的目的在于,在对蓄电池3温度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好的利用温度检测机构对蓄电池3本体进行良好的散热处理,且该散热模块14通过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传动机构进行调节;该温度监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外壳体2上侧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以及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第二温度监测机构,且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通过两侧设置的连接板9构成对蓄电池3包裹的框体。
根据附图1、2以及7中所示,该第一温度监测机构的设置,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蓄电池3安装完成后,此时设置的蓄电池3的上端基本位于设置的外壳体2的顶部位置,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设置的卡接板5与外壳体2之间的相对转动的连接关系,当蓄电池3安装完成后,此时通过转动设置的卡接板5能够实现对蓄电池3的上侧外壁进行卡接固定,并且值得说明的是,在安装完成时,能够通过设置的卡接块501和卡扣8之间的卡接配合的关系,能够实现对卡接板5位置的固定,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蓄电池3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能够带动设置的移动块10在竖直安装方向上进行位置的调整,并且由于设置的移动块10通过连接板9与该卡接板5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连接关系,能够带动设置的卡接板5同步向下移动,并且在此过程中设置在主轴6两端的第一弹性件601会处于形变状态,当蓄电池3安装完成时,在对设置的卡接块501与卡扣8之间进行卡接配合时,需要克服一定的蓄电池3的重力作用,在卡接关系完成时,能够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件601以及安装在卡扣8下端的第二弹性件801的弹性作用通过设置的卡接板5完成对蓄电池3的卡接固定,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于蓄电池3上侧外壁上的卡接板5,卡接板5与固定连接在外壳体2一侧的主轴6转动连接,且该主轴6的两端通过第一弹性件601与外壳体2内部连接固定,卡接板5上远离主轴6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卡接块501,卡接板5与蓄电池3中部之间呈方型结构安装有多个圆型弹片7,且该圆型弹片7与蓄电池3上端外壁弹性接触并且值得说明的是,当设置的卡接板5实现对蓄电池3的卡接固定后,此时均匀分布在开卡接板5上并位于蓄电池3同一侧的多个圆型弹片7能够很好的与蓄电池3的上端外壁进行良好接触,并且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在安装完成后,设置的卡接板5受到设置的第一弹性件601以及第二弹性件801的弹性作用保持与蓄电池3外壁的紧密接触,处在此种压力下的圆型弹片7会发生形变,一方面在形变后能够增大圆型弹片7和蓄电池3上端外壁之间的正压力,同时由于正压力的作用能够实现其自身发生形变,进而能够增大与蓄电池3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来保证触感器的触点与待测物体即蓄电池3的稳定接触,值得说明的是,在本案中主要涉及以及解决的方向在于确保温度传感器的触点时刻保持与蓄电池3外壁之间的良好接触保证良好的接触环境,作为传感器自身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触点接触待测源并实现温度的监控在本案中不做过多阐释,并且传感器的技术较为成熟,作为该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很好的掌握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赘述。
根据附图3-4中所示,该卡扣8通过第二弹性件801与设置的连接板9之间连接固定,而设置的主轴6也通过设置在其两端位置的第一弹性件601与连接板9之间连接固定,当蓄电池3在安装完成时,由于设置连接板9的连接作用,并且设置的该连接板9能够保证与外壳体2以及底座1相对滑动的关系,首先配合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第二温度监测机构能够很好的将蓄电池3包裹在其内部,并且该蓄电池3的这重力会作用与设置的第二温度监测机构内的移动块10上,在此过程中,配合设置的连接板9将设置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连接的关系,能够带动设置的卡接板5向下移动,进而在此过程中,能够保证卡接板5同步的向下移动,并且值得说明的是,设置的卡接板5是通过设置的两个弹性件与连接板9之间进行相对固定连接,因此当蓄电池3安装完成时,通过两个弹性件的作用能够保证卡接板5与蓄电池3外壁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值得说明的是,该设置的移动块10、连接板9、第一弹性件601和第二弹性件801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也即是在蓄电池3未安装前)其在竖直方向的叠加长度要比蓄电池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短,以此当处于安装完成时,需要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件601和第二弹性件80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才可实现安装,进而保证在蓄电池3安装完成后卡接板5与蓄电池3之间具有一定的正压力以此保证设置在卡接板5上的圆型弹片7能够很好的与蓄电池3之间进行良好接触,外壳体2的上端外壁远离主轴6的一侧设有与卡接块501相互卡接的卡扣8,且该卡扣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801,两个第一弹性件601,以及第二弹性件801的下端均与设置的连接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且该连接板9分别与外壳体2以及底座1的内壁滑动配合。
结合附图4-6中所示,设置的第二温度监测机构其目的在于当蓄电池3安装完成时,能够确保设置的多个温度触点很好的与蓄电池3的底部接触;结合附图7-8中所示,当蓄电池3在安装时未对设置在移动块10上端的弧型弹片11接触时,其自身能够保持为弧型结构,当蓄电池3的外壁开始与设置的弧型弹片11进行接触时,该弧型弹片11会发生形变,且在形变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回复的作用能够增大对蓄电池3的正压力,并且由于设置的移动块10下端的第三弹性件1003的弹性作用也能够同步的增大设置的弧型弹片11与蓄电池3之间的压力,保证其良好的接触,同时由于随着在安装过程对弧型弹片11的正压力增大的过程中,使得弧型弹片11发生形变进而增大了与蓄电池3底部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了触点与蓄电池3外壁之间的良好接触。
结合附图5-6中所示,该移动块10通过两个交叉设置的移动板1001组成,且在移动板10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型弹片11,且该弧型弹片11呈方型结构设置能够很好的对同一个电池组中,当个的电池块进行温度检测,具体的该移动块10也可由多个移动板1001进行组成,其根据在于能够依据实际的蓄电池3中当个电池块的个数进行灵活的调整,其目的在于能够确保对蓄电池3中的单个电池块进行温度的监测,包括设置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中设置在卡接板5外壁上的圆型弹片7也是同样的概率,其设置的个数及分布状态均可由实际的蓄电池3中的电池块的个数进行调整,第二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移动块10,该移动块10由两个交叉设置的移动板1001组成,且其中一个移动板10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9的下端连接固定,两个移动板1001的上侧外壁呈对称结构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型弹片11,且该弧型弹片11的外壁与蓄电池3的下端外壁弹性接触,两个移动板1001的下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多个第三弹性件1003与底座1内壁连接固定。
根据附图5-6中所示,该散热模块14属于在温度监测机构中的从动机构,并且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上用于检测温度的触点在长时间对高温度进行检测的同时,多数是采用人热敏电阻的性质进行检测,长时间的高温会对热敏电阻的灵敏度造成影响,进而该本案中用于设置在蓄电池3底部位置的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环境内的弧型弹片11触点需要进行降温的处理,以此保证其热敏电阻的灵敏度,同时也能够保证对蓄电池3进行良好的散热处理,散热模块14包括分别设置于散热槽101内部且呈对称结构的两个滑块1401,两个滑块1401均匀开设在散热槽101内壁上的限位槽滑动配合,且两个滑块1401的中部之间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402,且散热片1402与滑块1401之间通过连接块1403在沿散热片1402的轴线方向上保持相对滑动,散热片1402的下端通过连接轴15与散热槽101内壁转动连接,该散热模块14其工作方式为当安装有该蓄电池3的新能源汽车处于行驶状态时,由于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呈倾斜结构的多个散热片1402,且该倾斜设置的散热片1402能够保证将汽车正向行驶过程中的风进行导流,使其能够经过蓄电池3的底部,实现对蓄电池3的降温,当该汽车处于平稳状态行驶时,此时散热片1402的趋近于水平状态,其目的在于能够将少量的气流导流至底座1的内部,进行低功率的降温作用,而通过后续的传动机构,能够对设置的散热片1402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根据实际的汽车的工作状态进行散热程度的调整。
根据附图4-6中所示,当蓄电池3的处于运行状态时,可以理解为安装有该蓄电池3的新能源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中,进而在汽车行驶的状态中,不可避免会有振动的存在,该振动的环境能够带动与汽车底盘固定安装的蓄电池3部分进行同步的振动,在本案中,该蓄电池3与设置的外壳体2以及底座1之间保持弹性接触的关系,而设置的外壳体2以及底座1与汽车底盘之间采用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进而当汽车经过颠簸路段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蓄电池3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当设置的蓄电池3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振动时,此时的配合设置的与蓄电池3相对固定的移动块10能够同步的进行振动,并且通过设置的连接杆1002也能够同步的带动设置的方型块12进行同步的移动,当设置的方型块12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位置的调整时,由于方型块12的外壁与开设在调节块13外壁上的斜面1301之间保持滑动配合的关系,进而当调节块13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位置的调整时,能够同步带动设置的调节块13进行位置的调整,当设置的调节块13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由于该调节块13设置的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401之间的固定连接的关系,能够带动设置的滑块1401进行滑动,结合设置的散热片1402与滑块1401之间通过连接块1403在沿散热片1402的轴线方向上保持相对滑动的关系,能够对设置的散热片1402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设置的蓄电池3通过设置在移动板1001下侧的第三弹性件1003进行缓冲减振,进而在受到震动后,其缓冲过程为有规律的递减,进而在此过程中,设置的散热片1402的角度会进行多次的调整,类似于扇风的操作,增大散热片1402处空气的流通,进而进行高效率的对蓄电池3的散热,同时当蓄电池3处于该路况上运行时,汽车频繁的启动和制动也增大了蓄电池3的工作负荷,使其自身的温度相比较平稳路况是温度要高,进而可以认为此种路况下对蓄电池3的散热十分有必要,通过设置的的传动机构与散热模块14的相互配合,能够很好的适配此路况条件下,满足蓄电池3高效散热的需求,传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底座1内部的方型块12,且该方型块12通过连接杆1002与两个移动板1001中部交叉部分下侧通固定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与两个呈对称结构设置于方型块12下侧的调节块13,且两个调节块13上端靠近方型块12处均开设有斜面1301,且该斜面1301外壁与方型块12下端外壁之间滑动配合,且该调节块13通过弹性件与底座1内部连接固定,并且该调节块13还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401连接固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高效汽车传感器,包括用于安装蓄电池(3)的外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下侧还设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呈方型结构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01),所述外壳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与蓄电池(3)电性连接的安装接头(4)的安装槽(201),所述蓄电池(3)的外侧套设有温度监测模块,所述底座(1)的内部还设有散热模块(14),且该散热模块(14)通过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传动机构进行调节;
该温度监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外壳体(2)上侧的第一温度监测机构,以及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第二温度监测机构,且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和第二温度监测机构通过两侧设置的连接板(9)构成对蓄电池(3)包裹的框体;
所述散热模块(14)包括分别设置于散热槽(101)内部且呈对称结构的两个滑块(1401),两个所述滑块(1401)均匀开设在散热槽(101)内壁上的限位槽滑动配合,且两个所述滑块(1401)的中部之间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402),且所述散热片(1402)与滑块(1401)之间通过连接块(1403)在沿散热片(1402)的轴线方向上保持相对滑动,所述散热片(1402)的下端通过连接轴(15)与散热槽(101)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底座(1)内部的方型块(12),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与两个呈对称结构设置于方型块(12)下侧的调节块(13),且两个所述调节块(13)上端靠近方型块(12)处均开设有斜面(1301),且该斜面(1301)外壁与方型块(12)下端外壁之间滑动配合,且该调节块(13)通过弹性件与底座(1)内部连接固定,并且该调节块(13)还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401)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汽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于蓄电池(3)上侧外壁上的卡接板(5),所述卡接板(5)与固定连接在外壳体(2)一侧的主轴(6)转动连接,且该主轴(6)的两端通过第一弹性件(601)与外壳体(2)内部连接固定,所述卡接板(5)上远离主轴(6)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卡接块(501),所述卡接板(5)与蓄电池(3)中部之间呈方型结构安装有多个圆型弹片(7),且该圆型弹片(7)与蓄电池(3)上端外壁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汽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上端外壁远离主轴(6)的一侧设有与卡接块(501)相互卡接的卡扣(8),且该卡扣(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801),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601),以及第二弹性件(801)的下端均与设置的连接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且该连接板(9)分别与外壳体(2)以及底座(1)的内壁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汽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由两个交叉设置的移动板(1001)组成,且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板(10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9)的下端连接固定,两个所述移动板(1001)的上侧外壁呈对称结构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型弹片(11),且该弧型弹片(11)的外壁与蓄电池(3)的下端外壁弹性接触,两个所述移动板(1001)的下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多个第三弹性件(1003)与底座(1)内壁连接固定,所述方型块(12)通过连接杆(1002)与两个所述移动板(1001)中部交叉部分下侧通固定连接。
CN202110658580.3A 2021-06-15 2021-06-15 高效汽车传感器 Active CN113352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8580.3A CN113352941B (zh) 2021-06-15 2021-06-15 高效汽车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8580.3A CN113352941B (zh) 2021-06-15 2021-06-15 高效汽车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2941A CN113352941A (zh) 2021-09-07
CN113352941B true CN113352941B (zh) 2022-09-20

Family

ID=7753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8580.3A Active CN113352941B (zh) 2021-06-15 2021-06-15 高效汽车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29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331874U (zh) * 2021-09-23 2022-04-19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供电设备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73509B1 (en) * 2012-06-13 2020-06-10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Compliant tip thermistor with flexible clip
CN107482280A (zh) * 2017-09-12 2017-12-15 江苏道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效散热蓄电池装置
CN109094393A (zh) * 2018-07-24 2018-12-28 陈倩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底盘的电池承载装置结构
CN109244297B (zh) * 2018-10-09 2021-08-27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安装箱
CN210970644U (zh) * 2019-09-23 2020-07-10 杨敏 一种电瓶车蓄电池防盗钢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2941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8698B (zh) 电池包、电池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13352941B (zh) 高效汽车传感器
CN111584777A (zh) 一种抗震性好的梯次利用电池包
CN20820893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用散热装置
CN108336452A (zh) 缓冲隔热结构、基础单元模块及软包电池模组
CN109496113A (zh) 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
CN110299574B (zh) 电池过充保护装置
CN202616308U (zh) 锂离子电池并联单元及具有其的锂离子电池模块
CN208819949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的保护装置
CN214426866U (zh) 一种高效导热的压力传感器
CN21352284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池保护板
CN111902025B (zh) 散热背夹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09747579U (zh)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锂电池壳体
CN106230960A (zh) 锂电池组用远程监控装置
CN221216115U (zh) 一种夹爪及物料移载装置
CN214797522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便于拆卸的散热电池箱
CN220272242U (zh) 锂电池极耳退磁装置
CN216188843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传送带
CN216720109U (zh) 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散热结构
CN218414837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结构
CN209344161U (zh) 一种低温锂离子电池
CN220065905U (zh) 一种小型移动电源
CN112399757B (zh) 一种可防止垂直震荡损坏数据板边角的服务器安装箱
CN219832891U (zh) 一种光伏储能蓄电池的保护结构
CN215689210U (zh) 一种新型双人电动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25200 building 6, Yunjiang standard factory machinery area, Nanbin street,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Ruiqi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200 building 6, Yunjiang standard factory machinery area, Nanbin street,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REEQI AUTOMOBILE ELECTRICAL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