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7297A -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7297A
CN113347297A CN202110449853.3A CN202110449853A CN113347297A CN 113347297 A CN113347297 A CN 113347297A CN 202110449853 A CN202110449853 A CN 202110449853A CN 113347297 A CN113347297 A CN 113347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module
module
loudspeaker
mobile terminal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98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兴
姜育恒
葛欢
钟志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98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7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7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7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分别安装于收容空间内的第一扬声器模组、第二扬声器模组和第三扬声器模组以及分别驱动第一扬声器模组、第二扬声器模组及第三扬声器模组工作的功率放大器;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位于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底端;第一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第二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第三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1立方厘米。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使用场景丰富且音效体验效果更好。本发明还提供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发展越来普及,比如手机、IPAD等,实现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从而实现视频、音频及通讯等视听功能。
然而,相关技术的移动终端为了改善音效实现立体声,一般采用双发声器件的配置方案,以手机为例,即在手机的顶端和底端各设置一个扬声器箱作为发声器件。但相关技术的手机空间有限,更多空间用于电子器件和电池,且相关技术中的扬声器箱总体积约为0.76立方厘米以上,因此采用上述方案不容易实现,即使让位出空间给两个扬声器箱实现更好的立体声,也仅能在手机横屏模式下实现立体声,弱化了可能的使用场景及音效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场景丰富且音效体验效果更好的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分别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第一扬声器模组、第二扬声器模组和第三扬声器模组以及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及第三扬声器模组工作的功率放大器;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位于所述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底端;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1立方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85dB,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85dB,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91dB。
优选的,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10kHz,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10kHz,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8kHz。
优选的,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0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5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5mm*12.5mm*4.8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5mm*12.5mm*4.8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移动终端,该立体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所述使用场景包括通话场景和音频视频播放场景;所述通话场景包括手持通话和免提通话,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包括横屏模式一、横屏模式二和竖屏模式:
所述横屏模式一: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
所述横屏模式二: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
所述竖屏模式: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底端;
步骤S2、根据所述使用场景按预设规则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工作;所述预设规则为: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通话场景的手持通话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以受话器模式工作,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受话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通话场景的免提通话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同时以扬声器模式工作,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横屏模式一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同时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横屏模式二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同时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竖屏模式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右声道混音后的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设于在移动终端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将第三扬声器模组设于所述底端,并控制第一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第二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第三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1立方厘米。该结构设置后,使得移动终端在横屏模式下,达到并超过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的整体音效,包括响度,频带宽度,横向声场扩展等;此外,本发明还增加了纵向的声场维度,提升消费者听音时沉浸感;竖屏模式下,顶端的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设计,实现了竖屏立体声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的竖屏模式基础上扩展有效地声场,提升用户体验;手持通话模式下,顶端的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设计,可以扩展听音范围,接听电话时人耳不须正对手机顶端中央即可清楚听音,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免提通话模式下,因采用各扬声器模组为高带宽,相比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具有明显的高频延展,提升了语音通话清晰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已移除部分壳体;
图2为几种不同体积的扬声器模块的声学性能对比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顶端采用两个小体积扬声器模组与现有技术顶端采用单颗大体积扬声器模组的实施例一声学性能对比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顶端采用两个小体积扬声器模组与现有技术顶端采用单颗大体积扬声器模组的实施例二声学性能对比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终端顶端采用两个小体积扬声器模组与现有技术顶端采用单颗大体积扬声器模组的实施例三声学性能对比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10、分别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第一扬声器模组1、第二扬声器模组2和第三扬声器模组3以及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及第三扬声器模组3工作的功率放大器(图未示)。
该移动终端10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11和底端12。
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分别位于所述顶端11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3位于所述底端12,其位于底端12的左侧、右侧或中间均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各方位,如顶端、底端、左、右等,是以用户第一视角为参考的方位。
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1立方厘米。
顶端11的第一扬声器模组1和第二扬声器模组2均为小体积扬声器模组,二者总体积不超过1立方厘米,加起来仍然明显小于目前现有技术的立体声手机采用的顶端单个大体积扬声器模组(体积为1.5立方厘米以上)。这使本发明中的第一扬声器模组1和第二扬声器模组2这两颗小体积的扬声器模组可以较容易地分别排布在接近手机顶端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充分利用小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的扬声器模组的体积为1扬声器本身内核体积、扬声器内核需要的腔体体积以及扬声器与手机外围结构配合需要的前部导音腔体体积三者的总和。
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3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因扬声器模组的振膜振动时有正反两个方向,所谓单身振幅是指振膜向其中一个方向振动时的最大振动距离。
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85dB,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85dB,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3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91dB。本实施方式中,灵敏度是在工作条件(0.1m,1W,2kHz)基础上的定义。
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10kHz,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10kHz,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3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8kHz。本实施方式中,带宽是在工作条件(1W,-3dB)基础上定义。
不同体积的扬声器模组,其声学性能并不相同,如图2所示,其为四种不同体积的扬声器模组的性能曲线,小体积扬声器模组a,其体积为0.336立方厘米;小体积扬声器模组b,其体积为0.378立方厘米;小体积扬声器模组c,其体积为0.45立方厘米;大体积扬声器模组,其体积为0.762立方厘米。由图2可知,随着扬声器模组体积增大,性能也随之增强,总的来说,当小体积扬声器模组体积明显小于大体积扬声器模组时,小体积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以及灵敏度都有明显的劣势;而在高频带宽延伸方面,小体积扬声器模组可以通过结构的优化做到更好的高频响应。当然,图2所示的三个小体积扬声器模组也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扬声器模组1、第一扬声器模组2、第三扬声器模组3。
以下通过本发明顶端设两个小体积扬声器模组与现有技术顶端设一个大体积扬声器模组进行性能测试对比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为两个小尺寸扬声器模组,每一个的尺寸均为7mm*12mm*4.0mm,即其体积为0.336立方厘米,两颗总体积为0.672立方厘米;现有技术中的单颗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10.5mm*14.5mm*5.0mm,即其体积为0.762立方厘米。两颗小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单颗大体积扬声器模组的体积,其声学性能对比效果如图3所示,可见,本发明中顶端采用两颗小体积扬声器模组叠加的总声音输出声压级大于现有技术中顶端采用单个大体积扬声器模组声音输出声压级,频带更宽,同时,两颗小体积的扬声器模组在手机顶端的左右两侧排布,也使得手机能够实现竖屏立体声的效果。
实施例二
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为两个小尺寸扬声器模组,每一个的尺寸均为7mm*12mm*4.5mm,即其体积为0.378立方厘米,两颗总体积为0.756立方厘米;现有技术中的单颗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10.5mm*14.5mm*5.0mm,即其体积为0.762立方厘米。两颗小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略小于单颗大体积扬声器模组的体积,其声学性能对比效果如图4所示,可见,本发明中顶端采用两颗小体积扬声器模组叠加的总声音输出声压级明显高于现有技术中顶端采用单个大体积扬声器模组声音输出声压级,且频带明显更宽,同时,两颗小体积的扬声器模组在手机顶端的左右两侧排布,也使得手机能够实现竖屏立体声的效果。
实施例三
在手机顶端空间允许且布局合理的情况下,手机顶端有可能可以放置两颗稍大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小体积扬声器模组,即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1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2为两个小尺寸扬声器模组,每一个的尺寸均为7.5mm*12.5mm*4.8mm,即其体积为0.45立方厘米,两颗总体积为0.9立方厘米;现有技术中的单颗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10.5mm*14.5mm*5.0mm,即其体积为0.762立方厘米。两颗小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略大于单颗大体积扬声器模组的体积,其声学性能对比效果如图5所示,可见,本发明中顶端采用两颗小体积扬声器模组叠加的总声音输出声压级明显高于现有技术中顶端采用单个大体积扬声器模组声音输出声压级,且频带明显更宽,同时,两颗小体积的扬声器模组在手机顶端的左右两侧排布,也使得手机能够实现竖屏立体声的效果。
功率放大器作为驱动电路,多个扬声器模组方案需要与扬声器模组数量相等的功率放大器进行分别驱动,功率放大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增益,以适应扬声器模组工作在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驱动电压等电路性能要求。本实施方式中,功率放大器可集成于手机的主板上。
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本发明移动终端100使用场景丰富且音效体验效果更好,更适合生产的实现。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移动终端100,该立体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所述使用场景包括通话场景和音频视频播放场景;所述通话场景包括手持通话和免提通话,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包括横屏模式一、横屏模式二和竖屏模式:
所述横屏模式一: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
所述横屏模式二: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
所述竖屏模式: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底端;
步骤S2、根据所述使用场景按预设规则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工作;所述预设规则为: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通话场景的手持通话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以受话器模式工作,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受话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通话场景的免提通话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同时以扬声器模式工作,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横屏模式一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同时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横屏模式二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同时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竖屏模式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右声道混音后的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本发明的立体声控制方法使得移动终端在横屏模式下,达到并超过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的整体音效,包括响度,频带宽度,横向声场扩展等;此外,本发明还增加了纵向的声场维度,提升消费者听音时沉浸感;竖屏模式下,顶端的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设计,实现了竖屏立体声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的竖屏模式基础上扩展有效地声场,提升用户体验;手持通话模式下,顶端的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设计,可以扩展听音范围,接听电话时人耳不须正对手机顶端中央即可清楚听音,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免提通话模式下,因采用各扬声器模组为高带宽,相比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具有明显的高频延展,提升了语音通话清晰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手机为例,扬声器工作模式即对应免提外放功能,受话器工作模式即对应听筒功能。其根据不同工作频率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所述移动终端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存储器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移动终端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也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移动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所述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所述处理器通常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
移动终端内还包括网络接口,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通常用于在移动终端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设于在移动终端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将第三扬声器模组设于所述底端,并控制第一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第二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第三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1立方厘米。该结构设置后,使得移动终端在横屏模式下,达到并超过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的整体音效,包括响度,频带宽度,横向声场扩展等;此外,本发明还增加了纵向的声场维度,提升消费者听音时沉浸感;竖屏模式下,顶端的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设计,实现了竖屏立体声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的竖屏模式基础上扩展有效地声场,提升用户体验;手持通话模式下,顶端的第一扬声器模组和第二扬声器模组设计,可以扩展听音范围,接听电话时人耳不须正对手机顶端中央即可清楚听音,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免提通话模式下,因采用各扬声器模组为高带宽,相比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顶端和底端运用大体积的双扬声器模组方案具有明显的高频延展,提升了语音通话清晰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分别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第一扬声器模组、第二扬声器模组和第三扬声器模组以及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及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工作的功率放大器;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位于所述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底端;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0.5立方厘米;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1立方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单向振幅大于或等于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85dB,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85dB,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灵敏度大于或等于91d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10kHz,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10kHz,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的带宽大于或等于800~8k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0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5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mm*12mm*4.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5mm*12.5mm*4.8mm;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的尺寸为7.5mm*12.5mm*4.8mm。
8.一种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立体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所述使用场景包括通话场景和音频视频播放场景;所述通话场景包括手持通话和免提通话,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包括横屏模式一、横屏模式二和竖屏模式:
所述横屏模式一: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
所述横屏模式二: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左侧;
所述竖屏模式: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顶端的左右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底端;
步骤S2、根据所述使用场景按预设规则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工作;所述预设规则为: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通话场景的手持通话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以受话器模式工作,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受话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通话场景的免提通话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同时以扬声器模式工作,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横屏模式一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同时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横屏模式二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和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同时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并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当所述使用场景为所述音频视频播放场景的竖屏模式时: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声道音源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扬声器模组播放右声道音源信号,驱动所述第三扬声器模组播放左、右声道混音后的信号,切换对应的所述功率放大器为扬声器模式工作。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8中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立体声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49853.3A 2021-04-25 2021-04-25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347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9853.3A CN113347297A (zh) 2021-04-25 2021-04-25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9853.3A CN113347297A (zh) 2021-04-25 2021-04-25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7297A true CN113347297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6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9853.3A Pending CN113347297A (zh) 2021-04-25 2021-04-25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729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02866D0 (en) * 2000-02-08 2000-03-29 Nokia Corp Display apparatus
CN103167383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可自动输出正确声道的电子装置
CN106550141A (zh) * 2016-10-27 2017-03-2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以及终端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040384A (zh) * 2018-10-26 2018-12-1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立体声的移动终端
CN109040919A (zh) * 2018-07-23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77791A (zh) * 2019-10-25 2020-01-10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控制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1294438A (zh) * 2020-01-22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立体声输出的方法及终端
CN111638779A (zh) * 2020-04-27 2020-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2721A (zh) * 2020-11-02 2021-0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音频输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02866D0 (en) * 2000-02-08 2000-03-29 Nokia Corp Display apparatus
CN103167383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可自动输出正确声道的电子装置
CN106550141A (zh) * 2016-10-27 2017-03-2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以及终端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040919A (zh) * 2018-07-23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040384A (zh) * 2018-10-26 2018-12-1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立体声的移动终端
CN110677791A (zh) * 2019-10-25 2020-01-10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控制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1294438A (zh) * 2020-01-22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立体声输出的方法及终端
CN111638779A (zh) * 2020-04-27 2020-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22721A (zh) * 2020-11-02 2021-0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以及音频输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3461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speaker
US7106878B2 (en) Speaker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0531242C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声音再现的装置及方法
CN112261187B (zh) 电子设备
US20170127187A1 (en) Long stroke speaker
KR20120035836A (ko) 이어폰
JP2002252566A (ja) 携帯電話用接続装置
CN110874203A (zh) 屏幕发声控制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466097A (zh) 防漏音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声音输出方法
CN109040384B (zh) 可实现立体声的移动终端
CN113347307B (zh) 抑制漏音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57621B (zh) 一种声音信号自适应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3347297A (zh) 移动终端、立体声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980486A (zh) 音箱模组
KR100688198B1 (ko) 음향 재생 수단을 구비한 단말기 및 입체음향 재생방법
CN10146605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334014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20012832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speakers
CN209218388U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及终端
CN215187597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2649668U (zh) 一种语音传送用音频录入装置
CN202535413U (zh) 一种带超重低音立体声功能的手机
US20240292157A1 (en) Air Motion Transformer Transducer with Closed-Circuit Magnet Motor System
CN209914020U (zh) 一种蓝牙耳机
KR20100001586A (ko) 4극 이어폰 및 이와 연결되는 휴대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