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5331A - 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5331A
CN113345331A CN202110674528.7A CN202110674528A CN113345331A CN 113345331 A CN113345331 A CN 113345331A CN 202110674528 A CN202110674528 A CN 202110674528A CN 113345331 A CN113345331 A CN 113345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layer
screen body
display screen
display modu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45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久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45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45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45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5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较弱的问题。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体;和缓冲层,设置于显示屏体的背面,并由显示屏体的背面延伸覆盖显示屏体的至少一个侧面。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显示模组通常由多个功能膜层依次堆叠而成。为了满足市场化需求,现有显示模组越来越薄,相应地,显示模组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较弱,受到外力作用,例如落球实验时容易受到损伤。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较弱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体;和缓冲层,设置于显示屏体的背面,并由显示屏体的背面延伸覆盖到显示屏体的至少一个侧面。这样,利用缓冲层同时覆盖显示屏体的背面和至少一个侧面,在确保缓冲层不会形成自由端子而导致缓冲层和显示屏体之间分离的前提下,增加了对显示屏体的边缘区域的保护,从而降低了在边缘区域产生渐进式裂纹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层包括叠置的第一子缓冲层和第二子缓冲层,第一子缓冲层覆盖显示屏体的背面,并由显示屏体的背面延伸覆盖到显示屏体的至少一个侧面,第二子缓冲层层叠设置在第一子缓冲层上,并覆盖显示屏体的背面。这种情况下,缓冲层包括仅由第一子缓冲层构成的较薄的第二区域和由第一子缓冲层和第二子缓冲层叠置构成的较厚的第一区域,一方面,利用薄的第二区域和较厚的第一区域的分界线作为弯折线,降低了集中的应力;另一方面,由于背面相比于侧面而言,前者受到外部应力的概率更大,从而确保保护力度的梯度设置更符合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缓冲层的对应背面和侧面的分界线处设置有骑缝线。利用骑缝线释放弯折应力,提供缓冲层和显示屏体间的结合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和/或铜箔。盖板包括中央区域和至少部分围绕中央区域的边缘区域,中央区域设置在显示屏体远离缓冲层的一侧,缓冲层覆盖边缘区域。铜箔设置在缓冲层远离显示屏体的一侧。优选的,缓冲层导电。利用缓冲层释放盖板中的静电,起到静电防护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叠置在盖板和显示屏体之间的第一胶层;缓冲层进一步覆盖第一胶层的侧面。如此,缓冲层从整体上包覆显示模组的侧面,从而可以起到全方位保护,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抗冲击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胶层,第二胶层覆盖边缘区域和缓冲层之间的连接缝。这样,可以避免苛刻环境,例如高温高压下导致缓冲层剥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体的侧面和第一胶层的侧面平齐。通过设置显示屏体的侧面和第一胶层的侧面平齐,可以降低缓冲层的贴合难度,提高贴合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侧面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显示屏体邦定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绕第一侧面弯折后叠置在缓冲层远离显示屏体的一侧;缓冲层覆盖第二侧面。这样,可以避免缓冲层对柔性电路板的弯折路径造成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体包括显示面板和叠置在显示面板远离缓冲层一侧的偏光片。这种情况下,缓冲层覆盖偏光片和显示屏体的接缝,避免水汽渗入偏光片和显示屏体之间;与此同时,缓冲层还可以吸收显示屏体侧面的散射光,从而避免显示屏体边缘漏光产生显示不良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层为泡棉层。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利用缓冲层同时覆盖显示屏体的背面和至少一个侧面,在确保缓冲层不会形成自由端子而导致缓冲层和显示屏体之间分离的前提下,增加了对显示屏体的边缘区域的保护,从而降低了在边缘区域产生渐进式裂纹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依次叠置的盖板11、胶层12、显示屏体13和复合胶带14。
其中,盖板11用于提供保护,例如为玻璃盖板。胶层12用于将盖板11和显示屏体13粘结固定,例如为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显示屏体13具有显示功能,包括叠置的阵列基板和发光单元层。发光单元层中设置有发光单元,例如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例如7T1C电路,8T1C电路或9T1C电路等。此外,显示屏体13还可以包括一些辅助功能膜层,例如偏光片、支撑层等。复合胶带14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其它一些辅助功能膜层堆叠起来单独生产的多膜层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复合胶带14包括叠置的缓冲层、衬底基材、铜箔、支撑层中的至少一项。当复合胶带14包括多个膜层时,该多个膜层的排布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在如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中,为了避免复合胶带14凸出于显示屏体13的边缘形成自由端子,导致当外力作用在自由端子上时,易于造成复合胶带14和显示屏体13之间的分离。通常在显示屏体13的边缘区域预留一定的余量,即显示屏体13的朝向复合胶带14的表面包括和复合胶带14接触的中央区域和至少部分环绕中央区域的边缘区域,也即如图1所示的复合胶带14未完全覆盖显示屏体13的下表面。这种情况下,显示屏体13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未被复合胶带14覆盖,该未被复合胶带14覆盖的表面无法受到良好的保护。特别是在受到撞击时,极易产生裂纹,即便这些裂纹在当下不会对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产生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纹会逐渐向显示区域延伸,最终导致显示模组10损坏。
有鉴于此,本申请对上述显示模组10进行了改进,将复合胶带14的至少部分膜层延伸至覆盖显示屏体13的下表面的同时包覆显示屏体13的侧面,从而在避免形成自由端子的前提下,确保显示屏体13得到全方位保护,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改进后的显示模组进行具体描述。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20包括显示屏体23和缓冲层241。显示屏体23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P和背面Q,以及连接在正面P和背面Q之间的多个侧面C。正面P是指显示面,背面Q是指与显示面相背的表面。缓冲层241设置于显示屏体23的背面Q,并由显示屏体23的背面Q延伸覆盖到显示屏体23的至少一个侧面C。
显示屏体23具有显示功能,包括叠置的阵列基板和发光单元层。发光单元层中设置有发光单元。阵列基板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例如7T1C电路,8T1C电路或9T1C电路等。在一个示例中,发光单元可以为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器件可以是顶发射式结构或者底发射式结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以发光层为分界线,在顶发射式结构中靠近阴极的表面为正面P,靠近阳极的表面为背面Q。这种情况下,阳极作为反射电极,可以有效地将发光层发射的光反射到正面P。在底发射式结构中,靠近阳极的表面为正面P,靠近阴极的表面为背面Q。这种情况下,阴极作为反射电极,可以有效地将发光层发射的光反射到正面P。
缓冲层241是指能够起到应力缓冲作用的膜层。本申请对缓冲层241的材料不作限制。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层241的材料为泡棉。泡棉的具体种类选自亚克力泡棉、聚氨酯泡棉、聚乙烯泡棉、聚丙烯泡棉等发泡泡棉中的任一种。泡棉材料缓冲效果佳,能够有效抗击电子器件内部应力或外部冲击力,从而保护显示屏体20不受损伤,而且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利用缓冲层241同时覆盖显示屏体23的背面Q和至少一个侧面C,在确保缓冲层241不会形成自由端子而导致缓冲层241和显示屏体23之间分离的前提下,增加了对显示屏体23的边缘区域的保护,从而降低了在边缘区域产生渐进式裂纹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显示模组20的可靠性。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模组30中的缓冲层341包括第一区域S1和至少部分环绕第一区域S1的第二区域S2,第一区域S1覆盖显示屏体33的背面Q,第二区域S2覆盖显示屏体33的至少一个侧面C。第一区域S1的厚度大于第二区域S2。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区域S1也可以仅覆盖显示屏体33的背面Q的中央区域,第二区域S2覆盖显示屏体33的背面Q的其它部分,以及至少一个侧面C。
具体而言,缓冲层341包括叠置的第一子缓冲层3411和第二子缓冲层3412,第一子缓冲层3411和第二子缓冲层3412之间通过胶粘结。第一子缓冲层3411相比于第二子缓冲层3412更靠近显示屏体33,第一子缓冲层3411覆盖显示屏体33的背面Q,并由显示屏体33的背面Q延伸覆盖到显示屏体33的至少一个侧面C,第二子缓冲层3412层叠设置在第一子缓冲层3411上,并覆盖显示屏体33的背面Q。第一子缓冲层3411和第二子缓冲层3412重叠的区域为第一区域S1,第一子缓冲层3411的未与第二子缓冲层3412重叠的区域为第二区域S2
在其它实施例中,缓冲层341也可以通过注塑模具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30,通过将缓冲层341实施为厚度不同的两个区域,即较薄的第二区域S2和较厚的第一区域S1,利用较厚的第一区域S1覆盖背面Q,利用较薄的第二区域S2覆盖至少一个侧面C,一方面,利用薄的第二区域S2和较厚的第一区域S1的分界线作为弯折线,降低了集中的应力;另一方面,由于背面Q相比于侧面C而言,前者受到外部应力的概率更大,从而确保保护力度的梯度设置更符合实际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缓冲层3411的对应背面Q和侧面C的分界线处设置有骑缝线3410,即第一子缓冲层3411覆盖背面Q和侧面C的分界线的区域设置有骑缝线3410。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的分界处设置有骑缝线3410。骑缝线3410是指由一组规则或不规则的通孔组成的线条,线条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341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缓冲层341包括较厚的第一区域S1和较薄的第二区域S2,第二区域S2环绕第一区域S1。第二区域S2和第一区域S1之间的分界处设置有骑缝线3410。在一示例中,第二区域S2和第一区域S1均为矩形,骑缝线3410呈矩形环状。本申请对第二区域S2和第一区域S1的形状不作限定。通过在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的分界处设置骑缝线3410,可以在将缓冲层341贴附于显示屏体33上,第二区域S2相对于第一区域S1弯折时释放应力,确保贴合更牢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区域S2和第一区域S1均为矩形,第二区域S2和第一区域S1的对应角点的连线处也设置有骑缝线,即骑缝线Aa、骑缝线Bb、骑缝线Cc、骑缝线Dd。这些骑缝线是为了适应显示屏体33形状而设置的裁剪线,即用于剪裁的引导线。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缓冲层341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缓冲层和图4所示缓冲层的区别仅在于,用于剪裁的骑缝线不是设置在第二区域S2和第一区域S1的对应角点的连线处,而是设置在矩形骑缝线3410的每条边的双向延长线上,即如图5所示的骑缝线Ae、骑缝线Af、骑缝线Bg、骑缝线Bh、骑缝线Ci、骑缝线Cj、骑缝线Dm、骑缝线Dn。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的显示模组40在图3所示显示模组30的基础上还包括,位于显示屏体33的正面P一侧的盖板31和位于缓冲层341远离显示屏体33一侧的铜箔342。缓冲层34导电,缓冲层34同时与盖板31和铜箔342接触,以将盖板31和铜箔342电连接。
缓冲层34同时具有缓冲应力和导电功能,例如导电泡棉。导电泡棉的表面阻抗大约为106~1010V/A,具有长期消除显示屏体表面静电的能力。
由于盖板31表面通常贴附有塑料材质的保护膜,后续生产工序中盖板31上的保护膜会被撕掉,撕掉过程会产生静电。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40,利用导电缓冲层34连接盖板31和铜箔342,可以将盖板31上的静电荷导走,从而起到消除静电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40还包括叠置在盖板31和显示屏体33之间的第一胶层32。盖板31朝向第一胶层32的表面包括被第一胶层32覆盖的中央区域和环绕中央区域的边缘区域。缓冲层341进一步覆盖第一胶层32的侧面,并叠置在盖板31的边缘区域。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缓冲层341包括较厚的第一区域S1和较薄的第二区域S2,以及至少部分环绕第二区域S2的第三区域S3。第三区域S3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区域S2。第一区域S1覆盖显示屏体33的背面Q,第二区域S2同时覆盖显示屏体33和第一胶层32的侧面,第三区域S3和盖板31的边缘区域叠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区域S2和第三区域S3的分界处设置有骑缝线3413,用于释放弯折应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体33的侧面和第一胶层32的侧面平齐。通常,为了避免溢胶而对周围器件结构造成干扰,显示屏体33的边缘区域预留余量,即第一胶层32的边缘和显示屏体33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屏体33的侧面和第一胶层32的侧面设置缓冲层341,可以对第一胶层32起到止挡作用,因此,可以设置显示屏体33的侧面和第一胶层32的侧面平齐,如此还可以降低缓冲层341的贴合难度,提高贴合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模组40还包括第二胶层35,第二胶层35覆盖盖板31的边缘区域和缓冲层341之间的连接缝。该第二胶层35可以通过点胶的方式涂覆。第二胶层35例如可以是OCA。这样,可以避免苛刻环境,例如高温高压下导致缓冲层341剥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模组40还包括叠置在铜箔342和缓冲层341之间的基材层343。该基材层343例如为聚酰亚胺薄膜。铜箔342和基材层343的侧面平齐。铜箔342和基材层343覆盖显示屏体33的背面Q的全部或部分。这种情况下,依次叠置的缓冲层341、基材层343和铜箔342可以作为复合胶带单独生产。
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显示模组50在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基础上,以图6所示显示模组40为例,还包括与显示屏体33邦定连接的柔性电路板36。显示屏体33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柔性电路板绕显示屏体33的第一侧面,例如图7所示的右侧面,可以作为显示产品的下侧面,弯折后叠置在缓冲层341远离显示屏体33的一侧。缓冲层341覆盖第二侧面,该第二侧面例如为显示屏体33的除了第一侧面之外的侧面C。
柔性电路板36包括显示驱动电路板,用于和显示屏体33中的阵列基板电连接,驱动发光单元发光,以实现显示功能;还可以是触控电路板,用于和显示屏体33中的触控面板电连接,以实现触控功能。
这样,可以避免缓冲层341对柔性电路板36的弯折路径造成干扰。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体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屏体60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如图8所示,显示屏体60包括依次叠置的偏光片61、柔性显示面板62和支撑层63。柔性显示面板62包括发光单元层和阵列基板。支撑层63用于为柔性显示面板62提供支撑作用,例如为超薄钢片。
当将图8所示显示屏体60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时,偏光片61位于靠近盖板一侧,支撑层63位于靠近缓冲层一侧。由于显示屏体60的至少一个侧面被缓冲层覆盖,此时,缓冲层还可以吸收显示屏体60侧面的散射光,从而避免显示屏体60边缘漏光产生显示不良的问题。与此同时,缓冲层还可以起到隔热和阻断水汽的功能,从而避免偏光片和显示面板62之间渗入水汽等杂质。在一示例中,缓冲层为黑色泡棉。黑色泡棉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和良好的隔热和阻断水汽的功能。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体;和
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体的背面,并由所述显示屏体的背面延伸覆盖到所述显示屏体的至少一个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第一子缓冲层和第二子缓冲层,所述第一子缓冲层覆盖所述显示屏体的背面,并由所述显示屏体的背面延伸覆盖到所述显示屏体的至少一个侧面,所述第二子缓冲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子缓冲层上,并覆盖所述显示屏体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缓冲层的对应所述背面和所述侧面的分界线处设置有骑缝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和/或铜箔;所述盖板包括中央区域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中央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中央区域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体远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所述缓冲层覆盖所述边缘区域;所述铜箔设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导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叠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屏体之间的第一胶层,所述缓冲层进一步覆盖所述第一胶层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覆盖所述边缘区域和所述缓冲层之间的连接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体的侧面和所述第一胶层的侧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侧面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屏体邦定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绕所述第一侧面弯折后叠置在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所述缓冲层覆盖所述第二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体包括显示面板和叠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缓冲层一侧的偏光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泡棉层。
CN202110674528.7A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模组 Pending CN113345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4528.7A CN113345331A (zh)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4528.7A CN113345331A (zh)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5331A true CN113345331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6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4528.7A Pending CN113345331A (zh) 2021-06-17 2021-06-17 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453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2802A (zh) * 2022-05-06 2022-08-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8951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40563A (zh) * 2017-08-29 2017-11-10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7886847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覆盖窗和使用该覆盖窗的显示装置
CN208141710U (zh) * 2018-05-07 2018-11-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US20190012031A1 (en) * 2017-07-10 2019-01-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9461079U (zh) * 2018-10-18 2019-10-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742553U (zh) * 2020-03-20 2020-10-23 苏州罗格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窥及电磁屏蔽功能的液晶显示模组
CN212083850U (zh) * 2020-03-18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270892A (zh) * 2020-11-25 2021-01-2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8951A (zh) * 2015-04-30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86847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覆盖窗和使用该覆盖窗的显示装置
US20190012031A1 (en) * 2017-07-10 2019-01-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340563A (zh) * 2017-08-29 2017-11-10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8141710U (zh) * 2018-05-07 2018-11-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CN209461079U (zh) * 2018-10-18 2019-10-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083850U (zh) * 2020-03-18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1742553U (zh) * 2020-03-20 2020-10-23 苏州罗格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窥及电磁屏蔽功能的液晶显示模组
CN112270892A (zh) * 2020-11-25 2021-01-2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2802A (zh) * 2022-05-06 2022-08-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882802B (zh) * 2022-05-06 2023-09-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964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876603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364061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251141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483332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8126734A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method for assembling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84047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211604571U (zh) 柔性显示结构及显示装置
TWI647862B (zh) 封裝結構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EP3346357B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method for assembling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362724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79672A (zh) 触控屏贴合工艺、触控屏及触控显示设备
CN213546359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1409016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3345331A (zh) 显示模组
AU2022415721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8153440B (zh) 软性可挠触摸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CN215581236U (zh) 屏幕模组、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50155412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3246423A1 (zh)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3012564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4262580B (zh) 复合胶带及显示模组
CN215182809U (zh) 折叠显示屏以及折叠终端
CN113555374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10323941U (zh)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