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3448A -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3448A
CN113333448A CN202110679763.3A CN202110679763A CN113333448A CN 113333448 A CN113333448 A CN 113333448A CN 202110679763 A CN202110679763 A CN 202110679763A CN 113333448 A CN113333448 A CN 113333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plat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97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g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gg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gg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ggo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97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34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3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344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2Combinations of filters of different ki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2Extraction using liquids, e.g. washing, leaching, flo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的内部设有脱离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箱,存储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腔板,存储箱内部位于隔腔板下方的空腔形成储液腔,存储箱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潜水泵;通过压滤装置对土壤提供推力,使土壤向淋洗装置的内部移动并沿着其内腔向上窜动,通过脱离装置、淋洗装置、施压装置的配合对土壤进行多次淋洗和脱水,修复剂使用量小,利用率高,而且修复剂在土壤内部的残留量极少,方便对土壤进行转移,同时残留修复剂内部溶解的重金属极少,使土壤内部残留的重金属极少,增加了修复效果,修复质量好,提高了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汞、铅、镉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在环境污染方面,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重金属非常难以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干扰输入两种途径,在自然因素中,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很大,而在各种人为因素中,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来源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占比重较高,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需要使用土壤修复装置进行修复。
现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主要由淋洗塔、淋洗系统等构成,使用时,首先将污染土壤置于淋洗塔内,然后淋洗系统对污染土壤进行持续的淋洗,通过喷淋的修复剂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但是,以这样的方式修复污染土壤会消耗大量的修复剂,修复剂使用量较大,修复成本高,而且土壤修复后会残留大量的修复剂,导致土壤泥泞,不方便进行转移,同时修复剂在土壤内残留会导致其内部残留的重金属增多,修复质量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主要由淋洗塔、淋洗系统等构成,使用时,首先将污染土壤置于淋洗塔内,然后淋洗系统对污染土壤进行持续的淋洗,通过喷淋的修复剂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但是,以这样的方式修复污染土壤会消耗大量的修复剂,修复剂使用量较大,修复成本高,而且土壤修复后会残留大量的修复剂,导致土壤泥泞,不方便进行转移,同时修复剂在土壤内残留会导致其内部残留的重金属增多,修复质量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的内部设有脱离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箱,存储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腔板,存储箱内部位于隔腔板下方的空腔形成储液腔,存储箱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潜水泵,存储箱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潜水泵右侧的第二潜水泵,存储箱的右侧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储液腔连通的补液管,存储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隔腔板上方的隔离板,隔离板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配电箱,配电箱的前端固定插接在存储箱的正面上,隔离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废液箱,废液箱的右侧面与存储箱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废液箱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角块,废液箱的左侧面上固定连通有挤液管,废液箱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废液管,废液管的顶端位于三角块的右侧,废液管的另一端固定插接在存储箱的右侧面上并延伸至其外部。
优选的,所述脱离装置包括脱离筒,脱离筒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隔腔板的顶面上,脱离筒固定插接在隔离板上,脱离筒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内腔的左侧面上,脱离筒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渐缩罩,渐缩罩的顶面上活动插接有旋转管,旋转管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梭型件,梭型件位于渐缩罩的内部,梭型件的表面与渐缩罩的内壁滑动连接,旋转管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其顶部的脱离锥齿轮,脱离锥齿轮位于渐缩罩的外部,旋转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液钢管,输液钢管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隔腔板并延伸至储液腔的内部且与第一潜水泵上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渐缩罩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左侧的三角形垫块,三角形垫块的左侧面与存储箱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三角形垫块的顶面上螺栓固定有脱离电机,脱离电机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分离锥齿轮,分离锥齿轮与脱离锥齿轮啮合,脱离筒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导料斜板的前后两端均与脱离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导料斜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脱离筒内腔的底面上,脱离筒上固定连通有位于其左下角处的导料斜管,导料斜管与导料斜板相适配,导料斜管固定插接在隔腔板和存储箱的左侧面上,导料斜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存储箱的外部。
优选的,还包括淋洗装置,所述淋洗装置包括喷淋孔和固定圈,喷淋孔开设在旋转管的外部且与其固定连通,喷淋孔位于旋转管的顶部,固定圈活动套接在旋转管的外部,固定圈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固定圈上下排列,五个固定圈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固定圈,固定圈的外部开设有与其固定连通的渗流孔,固定圈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收集圆箱和锥形圆管,收集圆箱和锥形圆管均活动套接在旋转管的外部,收集圆箱的底面与锥形圆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收集圆箱的顶端与其上方锥形圆管的底端固定连通,锥形圆管的底端与其下方收集圆箱的顶端固定连通,收集圆箱、锥形圆管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均是从上到下排序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收集圆箱和锥形圆管,喷淋孔与第二锥形圆管相对应,固定圈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离心管,离心管的数量为六个且是从上到下排序的,离心管的表面上开设有与其固定连通的离心孔,第一锥形圆管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定位管,定位管活动套接在旋转管的外部,第六收集圆箱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另一端贯穿导料斜板并延伸至脱离筒的外部且与废液箱固定连通,离心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联动臂,联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管的表面上。
优选的,还包括施压装置,所述施压装置包括施压臂、第一限位环形槽、第二限位环形槽、锥形导流块,施压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离心管的表面上,施压臂位于离心管的底端,第一限位环形槽开设在收集圆箱的内壁上,施压臂的端部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环形槽的内部,施压臂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施压斜板,施压斜板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底端的限位杆,第二限位环形槽开设在收集圆箱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限位环形槽的下方,一个限位杆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二限位环形槽的内部,锥形导流块固定套接在固定圈的外部且位于其顶端,锥形导流块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圆盘,定位圆盘固定套接在固定圈的外部,渗流孔位于定位圆盘的下方,定位圆盘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三限位环形槽,另一个限位杆的另一端滑动插接在第三限位环形槽的内部,施压斜板活动插接在定位圆盘与收集圆箱内壁之间的环形腔内,施压斜板呈倾斜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腔和承接环形槽,转接腔开设在离心管的内部,转接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接腔分别位于离心管的上下两端,转接腔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环形开口的另一端为开口状且开口设在离心管的端面上,转接腔的内壁通过压缩弹簧传动连接有环状活塞板,环状活塞板与转接腔的内壁滑动连接,环状活塞板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管,密封管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开口并延伸至其外部,密封管滑动插接在环形开口的内部,承接环形槽开设在固定圈的上下两面上和定位管的底面上,承接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嵌装有环形密封垫,密封管的端部活动插接在承接环形槽的内部并与环形密封垫的表面接触连接,密封管的内部开设有承接通道,承接通道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底端贯穿环状活塞板并穿过压缩弹簧且固定连接在转接腔内腔的底面上,导向杆活动插接在环状活塞板上。
优选的,还包括压滤装置,所述压滤装置包括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存储箱内腔的右侧面上,L型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隔腔板的底面上,L型固定板的前后两端均与存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L型固定板内腔的底面上螺栓固定有压滤电机,压滤电机上输出轴的端部上固定套接有压滤齿轮,L型固定板内腔的底面上活动套接有竖直旋转棒,竖直旋转棒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压滤齿轮啮合,竖直旋转棒的顶端贯穿隔腔板并固定套接有偏心飞轮,竖直旋转棒的顶端活动套接在废液箱的底面上,偏心飞轮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轨道槽,偏心飞轮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形轨道腔,两个环形轨道腔分别位于环形轨道槽的上下两侧,环形轨道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环形轨道腔固定连通的转接轨道孔,两个环形轨道腔的内部均滑动套接有限位弧形柱,两个限位弧形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轴,联动轴活动穿插在转接轨道孔的内部,联动轴呈竖直状态,联动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右端活动插接在环形轨道槽的内部,联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滤弯管,挤液管的底端固定连通在压滤弯管上,压滤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脱离筒的内部并贯穿导料斜板且固定插接在第六收集圆箱的底面上,第六收集圆箱内部的锥形导流块、定位圆盘均固定套接在压滤弯管的外部,压滤弯管的顶面上也开设有承接环形槽,旋转管的底端延伸至压滤弯管的内部并活动套接在其内壁上,压滤弯管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其右端的加强块,加强块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隔腔板的顶面上,加强块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废液箱的底面上,压滤弯管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压滤活塞,联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压滤活塞的右侧面上,压滤活塞的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内部活动嵌装有密封圈,压滤活塞的内部开设有透水孔,透水孔的两端均为开口状且开口分别设在压滤活塞的左右两侧面上。
优选的,还包括隔断装置,所述隔断装置包括隔断柱,隔断柱固定插接在压滤弯管的内部且位于压滤活塞的左侧,隔断柱的表面与压滤弯管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断柱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右锥形孔,隔断柱的左侧面上开设有左锥形孔,左锥形孔的右端与右锥形孔的左端固定连通,隔断柱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左锥形孔周围的缓冲腔,缓冲腔内腔的左侧面通过缓冲弹簧传动连接有缓冲活塞,缓冲活塞与缓冲腔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活塞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缓冲杆,L型缓冲杆的左端穿过缓冲弹簧并从隔断柱的左侧面上延伸出来且固定连接有锥形塞,锥形塞的右端活动插接在左锥形孔的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闭合装置,所述闭合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压滤弯管的顶面上,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扁腔,固定块的顶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固定扁腔固定连通的转接弯管,转接弯管的底端面与固定扁腔内腔的顶面齐平,固定块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固定扁腔固定连通的转接直管,转接直管与转接弯管对应,转接直管的顶端与固定扁腔内腔的底面齐平,转接直管的底端与压滤弯管固定连通,转接直管位于挤液管的左侧,固定扁腔的内部滑动插接有隔断活塞板,隔断活塞板上开设有与转接弯管和转接直管均相适配的固定通孔,隔断活塞板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窜动杆,窜动杆的右端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窜动杆滑动插接在固定块的内部,窜动杆滑动插接在加强块的内部,窜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加强块右侧的蓄力弹簧,窜动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蓄力弹簧右侧的承力板,蓄力弹簧的一端与加强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蓄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承力板的左侧面上,窜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联动板上开设有贯穿孔,竖直旋转棒活动插接在贯穿孔的内部,联动板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贯穿孔右侧的扶正扁管,扶正扁管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废液箱的底面上,联动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接触杆,接触杆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杆,加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联动板的底面上,接触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加固杆下方的接触轮,接触轮与偏心飞轮的右侧面接触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隔离板的顶面上,搅拌桶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内腔的顶面上,搅拌桶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内腔的右侧面上,转接弯管的顶端贯穿隔离板并固定连通在搅拌桶的左侧面上,搅拌桶左侧面上固定连通有位于其顶部的输液管,输液管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隔腔板并与第二潜水泵上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搅拌桶内腔的底面上活动套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搅拌杆,旋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搅拌杆上方的长搅拌刀,旋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长搅拌刀上方的短搅拌刀,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短搅拌刀上方的截留网,截留网与搅拌桶的内壁固定连接,转接弯管的端部位于截留网的上方,旋转轴的顶端延伸至存储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螺栓固定在存储箱的顶面上,搅拌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短搅拌刀右侧的隔开板,输液管的一端固定插接在隔开板上,截留网的右端与隔开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隔开板的右侧面与搅拌桶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缓冲室,搅拌桶的右侧面上固定连通有加料斗,加料斗与缓冲室固定连通,加料斗的右端延伸至存储箱的外部。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配电箱开启电源,然后向混合装置的内部添加污染土壤,然后混合装置对污染土壤进行初步的清洗修复;
第二步:压滤装置、隔断装置、闭合装置配合将初步清洗修复后的土壤转移到淋洗装置的内部,同时对土壤进行脱水;
第三步:存储装置、脱离装置、淋洗装置、施压装置配合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多次淋洗和脱水;
第四步:脱离装置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即可。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混合装置,使污染土壤能够与修复剂快速混合均匀并对污染土壤进行初步修复,有助于减少修复剂的用量,增加修复效果,通过压滤装置和闭合装置的配合,使混合装置内部的泥水能够进入压滤装置的内部,通过压滤装置和隔断装置的配合,使泥水中的土壤和修复剂快速分离,有助于减少土壤内部修复剂的残留量,进而减少修复剂的消耗量,同时减少了重金属的残留量,通过压滤装置对土壤提供推力,使土壤向淋洗装置的内部移动并沿着其内腔向上窜动,通过脱离装置、淋洗装置、施压装置的配合对土壤进行多次淋洗和脱水,修复剂使用量小,利用率高,而且修复剂在土壤内部的残留量极少,方便对土壤进行转移,同时残留修复剂内部溶解的重金属极少,使土壤内部残留的重金属极少,增加了修复效果,修复质量好,提高了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脱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淋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转接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2中压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压滤活塞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8中偏心飞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8中隔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8中闭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2中混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4中B-B处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存储装置;101、存储箱;102、隔腔板;103、储液腔;104、第一潜水泵;105、第二潜水泵;106、补液管;107、隔离板;108、配电箱;109、废液箱;110、三角块;111、挤液管;112、废液管;2、脱离装置;201、脱离筒;202、渐缩罩;203、旋转管;204、梭型件;205、脱离锥齿轮;206、旋转接头;207、输液钢管;208、三角形垫块;209、脱离电机;210、分离锥齿轮;211、导料斜板;212、导料斜管;3、淋洗装置;30、联动臂;31、喷淋孔;32、固定圈;33、渗流孔;34、收集圆箱;35、锥形圆管;36、离心管;37、离心孔;38、定位管;39、排液管;4、施压装置;41、施压臂;42、第一限位环形槽;43、施压斜板;44、限位杆;45、第二限位环形槽;46、锥形导流块;47、定位圆盘;48、第三限位环形槽;5、转接件;51、转接腔;52、环形开口;53、压缩弹簧;54、环状活塞板;55、密封管;56、承接环形槽;57、环形密封垫;58、承接通道;59、导向杆;6、压滤装置;601、L型固定板;602、压滤电机;603、压滤齿轮;604、竖直旋转棒;605、从动锥齿轮;606、偏心飞轮;607、环形轨道槽;608、环形轨道腔;609、转接轨道孔;610、限位弧形柱;611、联动轴;612、联动臂;613、压滤弯管;614、加强块;615、压滤活塞;616、密封槽;617、密封圈;618、透水孔;7、隔断装置;71、隔断柱;72、右锥形孔;73、左锥形孔;74、缓冲腔;75、缓冲弹簧;76、缓冲活塞;77、L型缓冲杆;78、锥形塞;8、闭合装置;801、固定块;802、固定扁腔;803、转接弯管;804、转接直管;805、隔断活塞板;806、固定通孔;807、窜动杆;808、蓄力弹簧;809、承力板;810、联动板;811、贯穿孔;812、扶正扁管;813、接触杆;814、加固杆;815、接触轮;9、混合装置;90、加料斗;91、搅拌桶;92、输液管;93、旋转轴;94、搅拌杆;95、长搅拌刀;96、短搅拌刀;97、截留网;98、搅拌电机;99、隔开板;900、缓冲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5,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存储装置1,存储装置1的内部设有脱离装置2,存储装置1包括存储箱101,存储箱1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腔板102,存储箱101内部位于隔腔板102下方的空腔形成储液腔103,存储箱101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潜水泵104,存储箱101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潜水泵104右侧的第二潜水泵105,存储箱101的右侧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储液腔103连通的补液管106,存储箱1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隔腔板102上方的隔离板107,隔离板107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配电箱108,配电箱108的前端固定插接在存储箱101的正面上,隔离板107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废液箱109,废液箱109的右侧面与存储箱10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废液箱109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10,废液箱109的左侧面上固定连通有挤液管111,废液箱109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废液管112,废液管112的顶端位于三角块110的右侧,废液管112的另一端固定插接在存储箱101的右侧面上并延伸至其外部,配电箱108与第一潜水泵104、第二潜水泵105、脱离电机209、压滤电机602、搅拌电机98均电连接。
脱离装置2包括脱离筒201,脱离筒20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隔腔板102的顶面上,脱离筒201固定插接在隔离板107上,脱离筒2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左侧面上,脱离筒20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渐缩罩202,渐缩罩202的顶面上活动插接有旋转管203,旋转管20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梭型件204,梭型件204位于渐缩罩202的内部,梭型件204的表面与渐缩罩202的内壁滑动连接,旋转管20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其顶部的脱离锥齿轮205,脱离锥齿轮205位于渐缩罩202的外部,旋转管203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旋转接头206,旋转接头206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液钢管207,输液钢管207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107、隔腔板102并延伸至储液腔103的内部且与第一潜水泵104上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渐缩罩20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左侧的三角形垫块208,三角形垫块208的左侧面与存储箱101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三角形垫块208的顶面上螺栓固定有脱离电机209,脱离电机209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分离锥齿轮210,分离锥齿轮210与脱离锥齿轮205啮合,脱离筒201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211,导料斜板211的前后两端均与脱离筒201的内壁固定连接,导料斜板2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脱离筒201内腔的底面上,脱离筒201上固定连通有位于其左下角处的导料斜管212,导料斜管212与导料斜板211相适配,导料斜管212固定插接在隔腔板102和存储箱101的左侧面上,导料斜管212的另一端延伸至存储箱101的外部。
还包括淋洗装置3,淋洗装置3包括喷淋孔31和固定圈32,喷淋孔31开设在旋转管203的外部且与其固定连通,喷淋孔31位于旋转管203的顶部,固定圈32活动套接在旋转管203的外部,固定圈3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固定圈32上下排列,五个固定圈32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固定圈32,固定圈32的外部开设有与其固定连通的渗流孔33,固定圈3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收集圆箱34和锥形圆管35,收集圆箱34和锥形圆管35均活动套接在旋转管203的外部,收集圆箱34的底面与锥形圆管35的顶端固定连接,收集圆箱34的顶端与其上方锥形圆管35的底端固定连通,锥形圆管35的底端与其下方收集圆箱34的顶端固定连通,收集圆箱34、锥形圆管35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均是从上到下排序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收集圆箱34和锥形圆管35,喷淋孔31与第二锥形圆管35相对应,固定圈3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离心管36,离心管36的数量为六个且是从上到下排序的,离心管36的表面上开设有与其固定连通的离心孔37,第一锥形圆管35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定位管38,定位管38活动套接在旋转管203的外部,第六收集圆箱34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排液管39,排液管39的另一端贯穿导料斜板211并延伸至脱离筒201的外部且与废液箱109固定连通,离心管3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联动臂30,联动臂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管203的表面上。
还包括施压装置4,施压装置4包括施压臂41、第一限位环形槽42、第二限位环形槽45、锥形导流块46,施压臂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离心管36的表面上,施压臂41位于离心管36的底端,第一限位环形槽42开设在收集圆箱34的内壁上,施压臂41的端部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环形槽42的内部,施压臂4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施压斜板43,施压斜板43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底端的限位杆44,第二限位环形槽45开设在收集圆箱34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限位环形槽42的下方,一个限位杆44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二限位环形槽45的内部,锥形导流块46固定套接在固定圈32的外部且位于其顶端,锥形导流块46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圆盘47,定位圆盘47固定套接在固定圈32的外部,渗流孔33位于定位圆盘47的下方,定位圆盘47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三限位环形槽48,另一个限位杆44的另一端滑动插接在第三限位环形槽48的内部,施压斜板43活动插接在定位圆盘47与收集圆箱34内壁之间的环形腔内,施压斜板43呈倾斜状态。
还包括转接件5,转接件5包括转接腔51和承接环形槽56,转接腔51开设在离心管36的内部,转接腔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接腔51分别位于离心管36的上下两端,转接腔5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52,环形开口52的另一端为开口状且开口设在离心管36的端面上,转接腔51的内壁通过压缩弹簧53传动连接有环状活塞板54,环状活塞板54与转接腔51的内壁滑动连接,环状活塞板54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管55,密封管55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开口52并延伸至其外部,密封管55滑动插接在环形开口52的内部,承接环形槽56开设在固定圈32的上下两面上和定位管38的底面上,承接环形槽56的内部活动嵌装有环形密封垫57,密封管55的端部活动插接在承接环形槽56的内部并与环形密封垫57的表面接触连接,密封管55的内部开设有承接通道58,承接通道58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向杆59,导向杆59的底端贯穿环状活塞板54并穿过压缩弹簧53且固定连接在转接腔51内腔的底面上,导向杆59活动插接在环状活塞板54上。
还包括压滤装置6,压滤装置6包括L型固定板601,L型固定板601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右侧面上,L型固定板60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隔腔板102的底面上,L型固定板601的前后两端均与存储箱101的内壁固定连接,L型固定板601内腔的底面上螺栓固定有压滤电机602,压滤电机602上输出轴的端部上固定套接有压滤齿轮603,L型固定板601内腔的底面上活动套接有竖直旋转棒604,竖直旋转棒6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605,从动锥齿轮605与压滤齿轮603啮合,竖直旋转棒604的顶端贯穿隔腔板102并固定套接有偏心飞轮606,竖直旋转棒604的顶端活动套接在废液箱109的底面上,偏心飞轮606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轨道槽607,偏心飞轮606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形轨道腔608,两个环形轨道腔608分别位于环形轨道槽607的上下两侧,环形轨道槽607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环形轨道腔608固定连通的转接轨道孔609,两个环形轨道腔608的内部均滑动套接有限位弧形柱610,两个限位弧形柱610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轴611,联动轴611活动穿插在转接轨道孔609的内部,联动轴611呈竖直状态,联动轴61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联动杆612,联动杆612的右端活动插接在环形轨道槽607的内部,联动杆61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滤弯管613,挤液管111的底端固定连通在压滤弯管613上,压滤弯管613的另一端延伸至脱离筒201的内部并贯穿导料斜板211且固定插接在第六收集圆箱34的底面上,第六收集圆箱34内部的锥形导流块46、定位圆盘47均固定套接在压滤弯管613的外部,压滤弯管613的顶面上也开设有承接环形槽56,旋转管203的底端延伸至压滤弯管613的内部并活动套接在其内壁上,压滤弯管61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其右端的加强块614,加强块6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隔腔板102的顶面上,加强块61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废液箱109的底面上,压滤弯管613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压滤活塞615,联动杆612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压滤活塞615的右侧面上,压滤活塞615的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槽616,密封槽616的内部活动嵌装有密封圈617,压滤活塞615的内部开设有透水孔618,透水孔618的两端均为开口状且开口分别设在压滤活塞615的左右两侧面上。
还包括隔断装置7,隔断装置7包括隔断柱71,隔断柱71固定插接在压滤弯管613的内部且位于压滤活塞615的左侧,隔断柱71的表面与压滤弯管613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断柱71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右锥形孔72,隔断柱7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左锥形孔73,左锥形孔73的右端与右锥形孔72的左端固定连通,隔断柱7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左锥形孔73周围的缓冲腔74,缓冲腔74内腔的左侧面通过缓冲弹簧75传动连接有缓冲活塞76,缓冲活塞76与缓冲腔74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活塞7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缓冲杆77,L型缓冲杆77的左端穿过缓冲弹簧75并从隔断柱71的左侧面上延伸出来且固定连接有锥形塞78,锥形塞78的右端活动插接在左锥形孔73的内部。
还包括闭合装置8,闭合装置8包括固定块801,固定块80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压滤弯管613的顶面上,固定块80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扁腔802,固定块801的顶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固定扁腔802固定连通的转接弯管803,转接弯管803的底端面与固定扁腔802内腔的顶面齐平,固定块801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固定扁腔802固定连通的转接直管804,转接直管804与转接弯管803对应,转接直管804的顶端与固定扁腔802内腔的底面齐平,转接直管804的底端与压滤弯管613固定连通,转接直管804位于挤液管111的左侧,固定扁腔802的内部滑动插接有隔断活塞板805,隔断活塞板805上开设有与转接弯管803和转接直管804均相适配的固定通孔806,隔断活塞板805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窜动杆807,窜动杆807的右端延伸至固定块801的外部,窜动杆807滑动插接在固定块801的内部,窜动杆807滑动插接在加强块614的内部,窜动杆8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加强块614右侧的蓄力弹簧808,窜动杆807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蓄力弹簧808右侧的承力板809,蓄力弹簧808的一端与加强块61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蓄力弹簧8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承力板809的左侧面上,窜动杆80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810,联动板810上开设有贯穿孔811,竖直旋转棒604活动插接在贯穿孔811的内部,联动板810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贯穿孔811右侧的扶正扁管812,扶正扁管812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废液箱109的底面上,联动板810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接触杆813,接触杆813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杆814,加固杆8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联动板810的底面上,接触杆81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加固杆814下方的接触轮815,接触轮815与偏心飞轮606的右侧面接触连接。
还包括混合装置9,混合装置9包括搅拌桶91,搅拌桶9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隔离板107的顶面上,搅拌桶91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顶面上,搅拌桶9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右侧面上,转接弯管803的顶端贯穿隔离板107并固定连通在搅拌桶91的左侧面上,搅拌桶91左侧面上固定连通有位于其顶部的输液管92,输液管92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107、隔腔板102并与第二潜水泵105上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搅拌桶91内腔的底面上活动套接有旋转轴93,旋转轴9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搅拌杆94,旋转轴9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搅拌杆94上方的长搅拌刀95,旋转轴9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长搅拌刀95上方的短搅拌刀96,旋转轴9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短搅拌刀96上方的截留网97,截留网97与搅拌桶9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接弯管803的端部位于截留网97的上方,旋转轴93的顶端延伸至存储箱10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98,搅拌电机98螺栓固定在存储箱101的顶面上,搅拌桶9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短搅拌刀96右侧的隔开板99,输液管92的一端固定插接在隔开板99上,截留网97的右端与隔开板9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隔开板99的右侧面与搅拌桶9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缓冲室900,搅拌桶91的右侧面上固定连通有加料斗90,加料斗90与缓冲室900固定连通,加料斗90的右端延伸至存储箱101的外部,搅拌桶91的内部可以安装液位计来控制其内部的液面高度。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配电箱108开启电源,然后向混合装置9的内部添加污染土壤,然后混合装置9对污染土壤进行初步的清洗修复;
第二步:压滤装置6、隔断装置7、闭合装置8配合将初步清洗修复后的土壤转移到淋洗装置3的内部,同时对土壤进行脱水;
第三步:存储装置1、脱离装置2、淋洗装置3、施压装置4配合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多次淋洗和脱水;
第四步:脱离装置2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即可。
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配电箱108开启第二潜水泵105的电源,然后第二潜水泵105将储液腔103内部的修复剂通过输液管92快速泵入缓冲室900,接着修复剂穿过缓冲室900并进入搅拌桶91,之后搅拌桶91内部修复剂的液面逐渐升高,在修复剂的液面到达加料斗90的底端时,通过配电箱108控制第二潜水泵105的功率,降低修复剂进入缓冲室900的速度,然后通过配电箱108开启搅拌电机98,接着搅拌电机98通过旋转轴93带着搅拌杆94、长搅拌刀95、短搅拌刀96转动,之后将经过粉碎筛选之后的污染土壤缓慢倒入加料斗90,然后污染土壤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沉没,接着修复剂、污染土壤在搅拌杆94、长搅拌刀95、短搅拌刀96的搅拌下快速混合均匀并形成泥水,之后泥水的液面逐渐升高,然后泥水的液面漫过截留网97和转接弯管803的端部,截留网97用于拦截大块的土壤,接着泥水通过转接弯管803、固定通孔806、转接直管804进入压滤弯管613,之后通过配电箱108开启压滤电机602,然后压滤电机602通过压滤齿轮603与从动锥齿轮605的啮合作用带着竖直旋转棒604转动,接着竖直旋转棒604带着偏心飞轮606转动,之后偏心飞轮606的长轴侧向竖直旋转棒604的左侧转动,然后承力板809在蓄力弹簧808弹性拉力的作用下通过窜动杆807带着隔断活塞板805、联动板810、接触杆813、接触轮815向左移动,接着固定通孔806与转接弯管803和转接直管804错开,之后转接弯管803和转接直管804之间的连通状态被隔断活塞板805断开,同时环形轨道腔608、转接轨道孔609通过限位弧形柱610、联动轴611推动联动杆612向左移动,然后搅拌桶91内部的泥水停止向压滤弯管613的内部移动,接着偏心飞轮606的侧面与接触轮815分开,之后联动杆612带着压滤活塞615向左移动,然后挤液管111的端部与压滤活塞615分开,挤液管111与压滤弯管613连通处的端口被打开,接着压滤活塞615对压滤弯管613内部的泥水进行挤压,之后泥水中的修复剂穿过透水孔618并进入压滤活塞615右侧的空腔内,然后泥水逐渐脱水并形成土壤,接着压滤活塞615推动土壤向左移动,之后土壤进入右锥形孔72,然后右锥形孔72的内壁会对土壤进行二次挤压脱水,接着土壤对锥形塞78施加推力,之后锥形塞78受力逐渐向左移动,然后锥形塞78通过L型缓冲杆77带着缓冲活塞76向左移动,接着缓冲弹簧75的弹性势能增加,之后锥形塞78从左锥形孔73的内部移动出来,然后左锥形孔73被打开,接着土壤穿过左锥形孔73内壁与锥形塞78之间的环形空腔,之后土壤沿着压滤弯管613的轨迹逐渐向第六离心管36的内部移动,然后偏心飞轮606的最长轴从竖直旋转棒604的左侧逐渐向其右侧转动,接着偏心飞轮606通过环形轨道腔608、转接轨道孔609、限位弧形柱610、联动轴611、联动杆612带着压滤活塞615向右移动,之后压滤活塞615右侧空腔内修复液的液面逐渐升高,然后这些修复液在压滤活塞615挤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挤液管111进入废液箱109,接着挤液管111端部的开口与压滤活塞615的表面完全接触,使挤液管111端部的开口被堵住,之后压滤活塞615右侧修复剂的液压增加,然后少量修复液在液压的作用下穿过透水孔618,对透水孔618进行反冲,避免透水孔618被堵塞,接着偏心飞轮606的侧面与接触轮815接触并对其施加向右的推力,之后接触轮815通过接触杆813、联动板810、窜动杆807带着隔断活塞板805向右移动,同时窜动杆807带着承力板809向右移动,承力板809牵拉蓄力弹簧808,蓄力弹簧808弹性拉伸,弹性势能增加,然后固定通孔806与转接弯管803和转接直管804的端口对准,接着转接弯管803通过固定通孔806与转接直管804连通,之后搅拌桶91内部的泥水开始向压滤弯管613的内部移动,如此往复,使泥水中的土壤和修复剂分开,然后土壤穿过压滤弯管613与旋转管203之间的环形空腔、固定圈32与旋转管203之间的环形空腔、密封管55与旋转管203之间的环形空腔、离心管36与旋转管203之间的环形空腔、定位管38与旋转管203之间的环形空腔向上移动,接着通过配电箱108开启脱离电机209,之后脱离电机209通过分离锥齿轮210与脱离锥齿轮205的啮合作用带着旋转管203转动,然后旋转管203通过联动臂30带着离心管36转动,接着离心管36带着其内部的土壤高速旋转,之后通过配电箱108开启第一潜水泵104,然后第一潜水泵104通过输液钢管207、旋转接头206将储液腔103内部的修复液泵入旋转管203,接着旋转管203通过喷淋孔31将修复液喷向第二离心管36的内部,之后喷射出的修复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土壤之间的缝隙并穿过离心孔37进入第二锥形圆管35的内部,对第二离心管36内部的土壤进行第一次淋洗,第一次淋洗后的土壤进入第一离心管36的内部进行离心脱水,离心出来的修复液在第一锥形圆管35遮挡作用下进入第一收集圆箱34,第一收集圆箱34内部的淋洗液通过渗流孔33向固定圈32的内部渗透,随着处理的进行,第一收集圆箱34内部淋洗液的液面逐渐升高,然后相应的施压斜板43被修复液淹没,接着离心管36通过施压臂41带着施压斜板43高速转动,之后施压斜板43会对修复液施加压力,使收集圆箱34内部的修复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以更快的方式进入固定圈32,然后进入固定圈32内部的修复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并逐渐进入第二离心管36的内部,接着第二个离心管36内部的修复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离心孔37进入第二锥形圆管35的内部并在第二收集圆箱34的内部聚集形成第一淋洗液,之后第一淋洗液的液面逐渐升高,然后第一淋洗液通过渗流孔33进入第二固定圈32并向下流动,接着第一淋洗液进入第三离心管36,之后第一淋洗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离心孔37进入第三锥形圆管35并在第三收集圆箱34的内部汇聚形成第二淋洗液,然后第二淋洗液通过渗流孔33进入第三固定圈32并向下流动,接着第二淋洗液进入第四离心管36,之后第二淋洗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离心孔37进入第四锥形圆管35并在第四收集圆箱34的内部汇聚形成第三淋洗液,然后第三淋洗液通过渗流孔33进入第四固定圈32并向下流动,接着第三淋洗液进入第五离心管36,之后第三淋洗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离心孔37进入第五锥形圆管35并在第五收集圆箱34的内部汇聚形成第四淋洗液,然后第四淋洗液通过渗流孔33进入第五固定圈32并向下流动,接着第四淋洗液进入第六离心管36,之后第四淋洗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离心孔37进入第六锥形圆管35并在第六收集圆箱34的内部汇聚形成第五淋洗液,然后第五淋洗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排液管39进入废液箱109,废液箱109内部的液体通过废液管112排出,第一、二、三、四、五淋洗液中的重金属浓度越来越多,以此来分四次对土壤进行淋洗修复,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修复质量高,而且低重金属浓度的淋洗液是高重金属含量土壤的淋洗液,使修复剂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降低了修复剂的使用量,接着经修复和脱水后的土壤穿过定位管38与旋转管203之间的间隙并向上移动,之后旋转管203表面的土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出并撞击在渐缩罩202的内壁上,然后土壤在重力的作用下坠落,接着土壤沿着导料斜板211的顶面和导料斜管212内腔的底面向下滑动并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存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1)的内部设有脱离装置(2),所述存储装置(1)包括存储箱(101),存储箱(1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腔板(102),存储箱(101)内部位于隔腔板(102)下方的空腔形成储液腔(103),存储箱(101)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潜水泵(104),存储箱(101)内腔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潜水泵(104)右侧的第二潜水泵(105),存储箱(101)的右侧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储液腔(103)连通的补液管(106),存储箱(1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隔腔板(102)上方的隔离板(107),隔离板(107)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配电箱(108),配电箱(108)的前端固定插接在存储箱(101)的正面上,隔离板(107)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废液箱(109),废液箱(109)的右侧面与存储箱(10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废液箱(109)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10),废液箱(109)的左侧面上固定连通有挤液管(111),废液箱(109)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废液管(112),废液管(112)的顶端位于三角块(110)的右侧,废液管(112)的另一端固定插接在存储箱(101)的右侧面上并延伸至其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装置(2)包括脱离筒(201),脱离筒(20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隔腔板(102)的顶面上,脱离筒(201)固定插接在隔离板(107)上,脱离筒(2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左侧面上,脱离筒(20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渐缩罩(202),渐缩罩(202)的顶面上活动插接有旋转管(203),旋转管(20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梭型件(204),梭型件(204)位于渐缩罩(202)的内部,梭型件(204)的表面与渐缩罩(202)的内壁滑动连接,旋转管(20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其顶部的脱离锥齿轮(205),脱离锥齿轮(205)位于渐缩罩(202)的外部,旋转管(203)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旋转接头(206),旋转接头(206)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液钢管(207),输液钢管(207)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107)、隔腔板(102)并延伸至储液腔(103)的内部且与第一潜水泵(104)上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渐缩罩(20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左侧的三角形垫块(208),三角形垫块(208)的左侧面与存储箱(101)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三角形垫块(208)的顶面上螺栓固定有脱离电机(209),脱离电机(209)上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分离锥齿轮(210),分离锥齿轮(210)与脱离锥齿轮(205)啮合,脱离筒(201)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211),导料斜板(211)的前后两端均与脱离筒(201)的内壁固定连接,导料斜板(2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脱离筒(201)内腔的底面上,脱离筒(201)上固定连通有位于其左下角处的导料斜管(212),导料斜管(212)与导料斜板(211)相适配,导料斜管(212)固定插接在隔腔板(102)和存储箱(101)的左侧面上,导料斜管(212)的另一端延伸至存储箱(10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淋洗装置(3),所述淋洗装置(3)包括喷淋孔(31)和固定圈(32),喷淋孔(31)开设在旋转管(203)的外部且与其固定连通,喷淋孔(31)位于旋转管(203)的顶部,固定圈(32)活动套接在旋转管(203)的外部,固定圈(3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固定圈(32)上下排列,五个固定圈(32)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固定圈(32),固定圈(32)的外部开设有与其固定连通的渗流孔(33),固定圈(3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收集圆箱(34)和锥形圆管(35),收集圆箱(34)和锥形圆管(35)均活动套接在旋转管(203)的外部,收集圆箱(34)的底面与锥形圆管(35)的顶端固定连接,收集圆箱(34)的顶端与其上方锥形圆管(35)的底端固定连通,锥形圆管(35)的底端与其下方收集圆箱(34)的顶端固定连通,收集圆箱(34)、锥形圆管(35)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均是从上到下排序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收集圆箱(34)和锥形圆管(35),喷淋孔(31)与第二锥形圆管(35)相对应,固定圈(3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离心管(36),离心管(36)的数量为六个且是从上到下排序的,离心管(36)的表面上开设有与其固定连通的离心孔(37),第一锥形圆管(35)的顶端固定套接有定位管(38),定位管(38)活动套接在旋转管(203)的外部,第六收集圆箱(34)的底面上固定连通有排液管(39),排液管(39)的另一端贯穿导料斜板(211)并延伸至脱离筒(201)的外部且与废液箱(109)固定连通,离心管(3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联动臂(30),联动臂(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管(203)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压装置(4),所述施压装置(4)包括施压臂(41)、第一限位环形槽(42)、第二限位环形槽(45)、锥形导流块(46),施压臂(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离心管(36)的表面上,施压臂(41)位于离心管(36)的底端,第一限位环形槽(42)开设在收集圆箱(34)的内壁上,施压臂(41)的端部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环形槽(42)的内部,施压臂(4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施压斜板(43),施压斜板(43)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底端的限位杆(44),第二限位环形槽(45)开设在收集圆箱(34)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限位环形槽(42)的下方,一个限位杆(44)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第二限位环形槽(45)的内部,锥形导流块(46)固定套接在固定圈(32)的外部且位于其顶端,锥形导流块(46)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圆盘(47),定位圆盘(47)固定套接在固定圈(32)的外部,渗流孔(33)位于定位圆盘(47)的下方,定位圆盘(47)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三限位环形槽(48),另一个限位杆(44)的另一端滑动插接在第三限位环形槽(48)的内部,施压斜板(43)活动插接在定位圆盘(47)与收集圆箱(34)内壁之间的环形腔内,施压斜板(43)呈倾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件(5),所述转接件(5)包括转接腔(51)和承接环形槽(56),转接腔(51)开设在离心管(36)的内部,转接腔(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接腔(51)分别位于离心管(36)的上下两端,转接腔(5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开口(52),环形开口(52)的另一端为开口状且开口设在离心管(36)的端面上,转接腔(51)的内壁通过压缩弹簧(53)传动连接有环状活塞板(54),环状活塞板(54)与转接腔(51)的内壁滑动连接,环状活塞板(54)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管(55),密封管(55)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开口(52)并延伸至其外部,密封管(55)滑动插接在环形开口(52)的内部,承接环形槽(56)开设在固定圈(32)的上下两面上和定位管(38)的底面上,承接环形槽(56)的内部活动嵌装有环形密封垫(57),密封管(55)的端部活动插接在承接环形槽(56)的内部并与环形密封垫(57)的表面接触连接,密封管(55)的内部开设有承接通道(58),承接通道(58)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向杆(59),导向杆(59)的底端贯穿环状活塞板(54)并穿过压缩弹簧(53)且固定连接在转接腔(51)内腔的底面上,导向杆(59)活动插接在环状活塞板(5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滤装置(6),所述压滤装置(6)包括L型固定板(601),L型固定板(601)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右侧面上,L型固定板(60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隔腔板(102)的底面上,L型固定板(601)的前后两端均与存储箱(101)的内壁固定连接,L型固定板(601)内腔的底面上螺栓固定有压滤电机(602),压滤电机(602)上输出轴的端部上固定套接有压滤齿轮(603),L型固定板(601)内腔的底面上活动套接有竖直旋转棒(604),竖直旋转棒(6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605),从动锥齿轮(605)与压滤齿轮(603)啮合,竖直旋转棒(604)的顶端贯穿隔腔板(102)并固定套接有偏心飞轮(606),竖直旋转棒(604)的顶端活动套接在废液箱(109)的底面上,偏心飞轮(606)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轨道槽(607),偏心飞轮(606)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形轨道腔(608),两个环形轨道腔(608)分别位于环形轨道槽(607)的上下两侧,环形轨道槽(607)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环形轨道腔(608)固定连通的转接轨道孔(609),两个环形轨道腔(608)的内部均滑动套接有限位弧形柱(610),两个限位弧形柱(610)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轴(611),联动轴(611)活动穿插在转接轨道孔(609)的内部,联动轴(611)呈竖直状态,联动轴(61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联动杆(612),联动杆(612)的右端活动插接在环形轨道槽(607)的内部,联动杆(61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滤弯管(613),挤液管(111)的底端固定连通在压滤弯管(613)上,压滤弯管(613)的另一端延伸至脱离筒(201)的内部并贯穿导料斜板(211)且固定插接在第六收集圆箱(34)的底面上,第六收集圆箱(34)内部的锥形导流块(46)、定位圆盘(47)均固定套接在压滤弯管(613)的外部,压滤弯管(613)的顶面上也开设有承接环形槽(56),旋转管(203)的底端延伸至压滤弯管(613)的内部并活动套接在其内壁上,压滤弯管(61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其右端的加强块(614),加强块(6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隔腔板(102)的顶面上,加强块(61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废液箱(109)的底面上,压滤弯管(613)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压滤活塞(615),联动杆(612)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压滤活塞(615)的右侧面上,压滤活塞(615)的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槽(616),密封槽(616)的内部活动嵌装有密封圈(617),压滤活塞(615)的内部开设有透水孔(618),透水孔(618)的两端均为开口状且开口分别设在压滤活塞(615)的左右两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断装置(7),所述隔断装置(7)包括隔断柱(71),隔断柱(71)固定插接在压滤弯管(613)的内部且位于压滤活塞(615)的左侧,隔断柱(71)的表面与压滤弯管(613)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断柱(71)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右锥形孔(72),隔断柱(7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左锥形孔(73),左锥形孔(73)的右端与右锥形孔(72)的左端固定连通,隔断柱(7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左锥形孔(73)周围的缓冲腔(74),缓冲腔(74)内腔的左侧面通过缓冲弹簧(75)传动连接有缓冲活塞(76),缓冲活塞(76)与缓冲腔(74)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活塞(7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缓冲杆(77),L型缓冲杆(77)的左端穿过缓冲弹簧(75)并从隔断柱(71)的左侧面上延伸出来且固定连接有锥形塞(78),锥形塞(78)的右端活动插接在左锥形孔(73)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闭合装置(8),所述闭合装置(8)包括固定块(801),固定块(80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压滤弯管(613)的顶面上,固定块(80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扁腔(802),固定块(801)的顶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固定扁腔(802)固定连通的转接弯管(803),转接弯管(803)的底端面与固定扁腔(802)内腔的顶面齐平,固定块(801)的底面上固定插接有与固定扁腔(802)固定连通的转接直管(804),转接直管(804)与转接弯管(803)对应,转接直管(804)的顶端与固定扁腔(802)内腔的底面齐平,转接直管(804)的底端与压滤弯管(613)固定连通,转接直管(804)位于挤液管(111)的左侧,固定扁腔(802)的内部滑动插接有隔断活塞板(805),隔断活塞板(805)上开设有与转接弯管(803)和转接直管(804)均相适配的固定通孔(806),隔断活塞板(805)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窜动杆(807),窜动杆(807)的右端延伸至固定块(801)的外部,窜动杆(807)滑动插接在固定块(801)的内部,窜动杆(807)滑动插接在加强块(614)的内部,窜动杆(8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加强块(614)右侧的蓄力弹簧(808),窜动杆(807)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蓄力弹簧(808)右侧的承力板(809),蓄力弹簧(808)的一端与加强块(61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蓄力弹簧(8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承力板(809)的左侧面上,窜动杆(80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810),联动板(810)上开设有贯穿孔(811),竖直旋转棒(604)活动插接在贯穿孔(811)的内部,联动板(810)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贯穿孔(811)右侧的扶正扁管(812),扶正扁管(812)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废液箱(109)的底面上,联动板(810)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其右端的接触杆(813),接触杆(813)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杆(814),加固杆(8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联动板(810)的底面上,接触杆(81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加固杆(814)下方的接触轮(815),接触轮(815)与偏心飞轮(606)的右侧面接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装置(9),所述混合装置(9)包括搅拌桶(91),搅拌桶(9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隔离板(107)的顶面上,搅拌桶(91)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顶面上,搅拌桶(9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存储箱(101)内腔的右侧面上,转接弯管(803)的顶端贯穿隔离板(107)并固定连通在搅拌桶(91)的左侧面上,搅拌桶(91)左侧面上固定连通有位于其顶部的输液管(92),输液管(92)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107)、隔腔板(102)并与第二潜水泵(105)上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搅拌桶(91)内腔的底面上活动套接有旋转轴(93),旋转轴(9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搅拌杆(94),旋转轴(9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搅拌杆(94)上方的长搅拌刀(95),旋转轴(9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长搅拌刀(95)上方的短搅拌刀(96),旋转轴(9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短搅拌刀(96)上方的截留网(97),截留网(97)与搅拌桶(9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接弯管(803)的端部位于截留网(97)的上方,旋转轴(93)的顶端延伸至存储箱(10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98),搅拌电机(98)螺栓固定在存储箱(101)的顶面上,搅拌桶(9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短搅拌刀(96)右侧的隔开板(99),输液管(92)的一端固定插接在隔开板(99)上,截留网(97)的右端与隔开板(9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隔开板(99)的右侧面与搅拌桶(9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缓冲室(900),搅拌桶(91)的右侧面上固定连通有加料斗(90),加料斗(90)与缓冲室(900)固定连通,加料斗(90)的右端延伸至存储箱(101)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配电箱(108)开启电源,然后向混合装置(9)的内部添加污染土壤,然后混合装置(9)对污染土壤进行初步的清洗修复;
第二步:压滤装置(6)、隔断装置(7)、闭合装置(8)配合将初步清洗修复后的土壤转移到淋洗装置(3)的内部,同时对土壤进行脱水;
第三步:存储装置(1)、脱离装置(2)、淋洗装置(3)、施压装置(4)配合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多次淋洗和脱水;
第四步:脱离装置(2)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即可。
CN202110679763.3A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Withdrawn CN1133334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9763.3A CN113333448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9763.3A CN113333448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3448A true CN113333448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9763.3A Withdrawn CN113333448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344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1481A (zh) * 2021-09-07 2021-12-07 淮南中科盛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土壤修复设备
CN114798710A (zh) * 2022-06-28 2022-07-29 烟台市那些花儿园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森林生态修复装置
CN115196769A (zh) * 2022-07-12 2022-10-18 阳城县安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打捞功能的污水处理用格栅机
CN115301107A (zh) * 2022-09-02 2022-11-08 湖南润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生物修复剂制备装置
CN116165042A (zh) * 2023-03-02 2023-05-26 卢江涛 一种高效检测土壤装置及土壤治理方法
CN117564074A (zh) * 2024-01-09 2024-02-20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工业污染的有机土壤恢复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1481A (zh) * 2021-09-07 2021-12-07 淮南中科盛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土壤修复设备
CN114798710A (zh) * 2022-06-28 2022-07-29 烟台市那些花儿园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森林生态修复装置
CN114798710B (zh) * 2022-06-28 2022-09-13 烟台市那些花儿园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森林生态修复装置
CN115196769A (zh) * 2022-07-12 2022-10-18 阳城县安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打捞功能的污水处理用格栅机
CN115196769B (zh) * 2022-07-12 2024-04-09 阳城县安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打捞功能的污水处理用格栅机
CN115301107A (zh) * 2022-09-02 2022-11-08 湖南润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生物修复剂制备装置
CN115301107B (zh) * 2022-09-02 2023-09-19 湖南润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生物修复剂制备装置
CN116165042A (zh) * 2023-03-02 2023-05-26 卢江涛 一种高效检测土壤装置及土壤治理方法
CN117564074A (zh) * 2024-01-09 2024-02-20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工业污染的有机土壤恢复设备
CN117564074B (zh) * 2024-01-09 2024-05-03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工业污染的有机土壤恢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3448A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106825020B (zh) 一种物化结合的土壤修复系统与方法
CN207126977U (zh) 一种基于联合工艺的土壤修复设备
CN208327584U (zh) 一种处理油田污水的高效过滤器
CN116589113B (zh) 一种浊环水高效净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8708243U (zh) 一种可收集垃圾的深水荷花种植装置
CN215250348U (zh) 水利工程用水渠淤泥处理装置
CN107185953A (zh) 一种萃取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14028873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可分离漂浮物的污水沉淀池
CN112661152A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制备原料预处理方法
CN209334326U (zh) 一种硬质合金混合料浆输送盘循环清洗装置
CN108823073B (zh) 一种微藻细胞的采收装置及采收方法
CN112495572A (zh) 一种湖泊蓝藻与树枝杂物分离装置
CN20868568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6868807U (zh) 一种物化结合的土壤修复装置
CN113893575B (zh) 一种天然化妆品原料提取工艺
CN113385242A (zh) 一种具有芯片自清洗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设备
CN2182906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884385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9964034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08800541U (zh) 一种治理土壤污染的透析装置
CN209508183U (zh) 一种一级豆油浸出分离装置
CN209809645U (zh) 一种便于回收处理垃圾废滤液的垃圾池
CN214972135U (zh) 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
CN208450022U (zh) 脚踏动力节水洗砂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