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2244B -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2244B
CN113332244B CN202110610703.6A CN202110610703A CN113332244B CN 113332244 B CN113332244 B CN 113332244B CN 202110610703 A CN202110610703 A CN 202110610703A CN 113332244 B CN113332244 B CN 113332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olution
ethanol
oral
antivi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07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2244A (zh
Inventor
谢作桦
周彦如
盛文胜
陈琦
曹国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Desha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xi Des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Desha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xi Des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Desha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xi Desh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Desha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07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2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2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2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2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2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2Aerosols; Fo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045Hydroxy compounds, e.g. alcohols; Salts thereof, e.g. alcoh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19Acanthaceae (Acanthus family)
    • A61K36/195Strobilant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3Apiaceae or Umbelliferae (Carrot family), e.g. dill, chervil, coriander or cumin
    • A61K36/233Bupleu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7Chrysanthemum, e.g. dais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31Brassicaceae or Cruciferae (Mustard family), e.g. broccoli, cabbage or kohlrabi
    • A61K36/315Isatis, e.g. Dyer's wo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35Caprifoliaceae (Honeysuckle family)
    • A61K36/355Lonicera (honeysuck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4Glycyrrhiza (lico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9Scutellaria (skullc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3Oleaceae (Olive family), e.g. jasmine, lilac or ash tree
    • A61K36/634Forsyth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0Polygonaceae (Buckwheat family), e.g. spineflower or dock
    • A61K36/704Polygonum, e.g. knotw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8Saururaceae (Lizard's-tail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5Verbenaceae (Verbena family)
    • A61K36/855Clerodendrum, e.g. glorybow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6Carbohydrates, e.g. sugar alcohols, amino sugars, nucleic acids, mono-, di- or oligo-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sorbates, 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s or glycyrrhiz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53Mouth and digestive tract, i.e. intraoral and peroral administration
    • A61K9/006Oral mucosa, e.g. mucoadhesive forms, sublingual droplets; Buccal patches or films; Buccal sp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2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e.g. drugs for caries, aphtae, periodontit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2Local antisep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1Concentration or drying of the extract, e.g.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or spray-dr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3Liquid-solid separation, e.g. centrifugation, sedimentation or crystalliz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13‑25,黄芩13‑25,连翘13‑25,大青叶12‑22,甘草6‑11,柴胡5‑10,野野菊花5‑10,板兰根5‑10,薄荷脑0.2‑0.8,鱼腥草5‑10,三氯蔗糖1.0‑2.0,95%的苯扎溴铵0.25‑0.85,乙醇400‑600,纯净水补充至1000。具有杀灭和抑制口腔中病毒的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铜假单胞菌的杀灭率在5分钟内达99.999%;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时间>4.00分钟,杀灭率同样>99.99%,可预防由病毒复制引发的口腔炎症和呼吸道上皮粘膜损伤,有效防止带病毒的飞沫传播,同时能有效的起到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传播和扩散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剂的领域,主要是使用的中草药制备的预防及抗病毒的口腔喷雾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及人类的社会的医学瑰宝,对中草药进行充分利用,使中草药利用实现最大化。实践表明中草药在抗击新冠病毒预防与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如何来制备一款具有预防和消毒抗病毒功能的口腔喷剂。可以有效的对口腔中的病毒进行有效杀灭和预防。因此,如何选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组分组成,制成喷剂,从而达到杀灭和抑制口腔中病毒的功能,起到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传播和扩散的作用。
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重症化都会有共性的致病现象:由病毒复制引发的炎症和呼吸道上皮粘膜损伤。两类活性成分,分别为中药抑制病毒成分与抑制炎症杀菌成分。消毒喷剂近年来发展较快,因为使用携带方便、低毒副作用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再加上包装容器、生产设备、工艺与技术等也不断改进,应用范围、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所以消毒喷剂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重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出现,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一款广谱抗病毒喷剂,但由于产量的原因,目前仅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病房职业防护。有的民众自发要求上海的亲友,代购寻找这款“神药”。当此消息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后,更有媒体称其为“口罩内的防护”,市场对同类型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一斑。
当前,据上海药物和武汉病毒等研究所的研究已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的效果;如小柴胡汤也是被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为抗新冠病毒的处方制剂之一;《中药药理学》中收载有抗病毒作用的药材还有如:板蓝根、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苦参、大青叶、连翘等。但是其各组分组成中的比例与制备方法如何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如何来制备可方便携带的口腔制剂,可以进一步增强产品的抑菌抗病毒功能。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是密切联系又有巨大差异的三种剂型。气雾剂靠抛射剂驱动;粉雾剂依赖人呼吸作动力,以吸入为主;喷雾剂则是一种独特的剂型,有雾化给药的优势及特点,还避免了使用抛射剂,特别适用于皮肤、黏膜、肢体表面、腔道等部位给药。随着近几年来气雾剂抛射剂氟利昂禁用,很多气雾剂产品也在学习喷雾剂的工艺思路,喷雾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发明产品进行剂型上的创新,确定为喷雾剂产品。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的CN 111617164 A公开的,由发明人公司研制的,发明名称《一种双花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组份:金银花160-200份、黄芩160-200份、连翘160-200份、大青叶140-180份、甘草60-100份、柴胡40-80份和野野菊花40-80份;还包括三氯蔗糖含量、薄荷脑、苯扎溴铵、乙醇和纯化水;其中,三氯蔗糖占总质量的0.10%-0.15%、薄荷脑占总质量的0.02%-0.05%,乙醇占总质量的5%-50%;其中,每160-200克金银花中,添加苯扎溴铵0.45mg-0.55mg,以及添加纯化水1000ml。等。其所公开的双花抗病毒口腔喷剂使用范围进行了延伸,能够应用于应用于口腔黏膜,受益人群增多,但是其功能有限。
还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85370A公开的《一种口腔炎症性疾病的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口腔喷剂包括如下组份:0.1-5%水溶性壳聚糖、0.5-5%蜂胶提取物、0.1-1%乳铁蛋白、0.01-0.5%乳过氧化酶、0.1-0.5%溶菌酶、0.01-0.1%免疫球蛋白、1-10%牛初乳提取物、1-10%防龋甜味剂、0.8-1.2%的冰凉芳香剂、0.1-1%的防腐剂及余量的注射用水组成。将上述各组分混在一起搅匀,灌装至口腔喷雾器,经85℃灭菌消毒15分钟得制成品。其的口腔喷剂具有即时和快速的治疗口腔炎症性疾病的作用,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痛、减少牙龈发炎出血、促进口腔溃疡创面愈合、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湿润清新口腔和消除口臭的功效。
而且当前的市场上的消毒产品中,多以搽剂、水剂、消毒水、口服液的形式销售,产品形式单一,而以口腔喷剂的形式还是较少,而比较流行的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受到市场的追捧。
因此,如何来提供一种可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纯中国中草药组分组成,主要是分别采用中药抑制病毒成分与抑制炎症杀菌成分,对人体口腔具有消毒抗病毒功能的喷剂,具有杀灭和抑制口腔中病毒的功能,预防由病毒复制引发的口腔炎症和呼吸道上皮粘膜损伤,有效防止带病毒的飞沫传播,同时能有效的起到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传播和扩散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主要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大青叶,甘草,柴胡等组分组成,生产成本低,预防效果佳,并具有杀灭和抑制口腔中病毒的功能,预防由病毒复制引发的口腔炎症和呼吸道上皮粘膜损伤,有效防止带病毒的飞沫传播,同时能有效的起到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传播和扩散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13-25,黄芩13-25,连翘13-25,大青叶12-22,甘草6-11,柴胡5-10,野菊花5-10,板兰根5-10,薄荷脑0.2-0.8,鱼腥草5-10,三氯蔗糖1.0-2.0,95%的苯扎溴铵0.25-0.85,乙醇400-600,纯净水补充至100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优选的是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18,黄芩18,连翘18,大青叶16,甘草8,柴胡6,野菊花5-10,板兰根6,三氯蔗糖1.5,薄荷脑0.5,鱼腥草5,95%的苯扎溴铵0.55,乙醇500,纯净水补充至1000。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青蒿5-10,知母3-8,北豆根0.5-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半仿生学方法进行提取,其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提取、过滤,
将配比质量份的金银花、连翘、甘草、大青叶、野菊花、板兰根、鱼腥草、青蒿、知母、北豆根混合为混合料再用纯净水浸泡1-10小时,然后按照料液质量比为1:10-15的比例混合加热进行提取,控制提取温度为50-70℃,时间为1-1.5小时,于上述条件下反复提取3-4次,过滤,将各次提取的过滤液混合,得混合提取液;
2)减压浓缩,
将步骤1)混合提取液置于减压真空浓缩装置中,进行真空浓缩处理,控制真空浓缩温度为55-75℃,时间为0.1-0.3小时,控制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08MPa,得混合浓缩液;
3)醇沉,除杂质,
将步骤2)混合浓缩液用乙醇溶液在不断离心搅拌条件下进行醇沉处理,同时控制乙醇分2-4次加入,并控制乙醇浓度为65-75%,得金银花提取浸出液;
4)、黄芩微波提取,
将黄芩清洗凉干,用45-5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过滤、浓缩,得黄芩提取液;
5)、柴胡微波提取,
将柴胡清洗凉干,用60-6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过滤、浓缩,得柴胡提取液;
6)混合制混合液,
将金银花提取浸出液、黄芩提取液和柴胡提取液置于搅拌混合装置中,先进行充分搅拌混合10-20min后,然后按配比分步加薄荷脑、95%的苯扎溴铵、三氯蔗糖,继续搅拌混合10-20min,得到抗病毒口腔喷剂液,经过滤、灌装得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
所述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3)控制制备得到的金银花提取浸出液中的绿原酸含量在35-50mg/L,其固形物含量为9-15%。
所述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其所述过滤是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是,步骤3)离心搅拌是分次间隔进行,控制每次离心搅拌速度在4000r/min条件下进,离心搅拌时间1-3min,共离心搅拌3-8次。
所述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其控制灌装时的灌装车间的环境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并保证达30万级洁净区。
所述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其控制步骤4)、5)的浓缩温度为55-65℃。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其具体的制备工艺主要是:
分别将黄芩提取液,柴胡提取液和金银花、野菊花、连翘、大青叶、甘草等其他各中草药组分提取液,三者提取液按配比混合后,在30万洁净区经混合、过滤、灌装、检验即为产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其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中的绿原酸含量达40mg/L以上,其固形物含量约为11%。一是本发明的喷剂产品剂型新颖,采用喷剂形式,其中的中药成分通过口腔粘膜吸收,更快进入血液系统;同时方便携带,使用方便,记得就拿出来喷一喷,抑菌消毒,保障健康;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喷剂产品;
二是本发明主要是由纯中国中草药组分组成,主要是分别采用中药抑制病毒成分与抑制炎症杀菌成分,对人体口腔具有消毒抗病毒功能的喷剂,具有杀灭和抑制口腔中病毒的功能,预防由病毒复制引发的口腔炎症和呼吸道上皮粘膜损伤,有效防止带病毒的飞沫传播,同时能有效的起到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传播和扩散的作用;
三是本发明利用中华中医五千年的历史的一直以来老百姓常用的用金银花、黄芩、柴胡、大青叶等中药进行治疗瘟疫传播的的习惯,而该喷剂产品综合了这些中药成分,配伍合理,安全,抑菌抗病毒效果更强,能够适合老百姓的需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铜假单胞菌的杀灭率在5分钟内达99.999%;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时间>4.00分钟,杀灭率同样>99.99%;本发明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腔溃疡采用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处理3-4天,口腔溃疡的作用有效率为65%,处理5-7天,有效率达到90%。对于白色念珠菌口腔溃疡采用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处理3-4天,口腔溃疡的作用有效率为60%,处理5-7天,有效率达到80%。
同时本发明主要所需的原料成本是为中药材种植、包装材料、物流运输等。整个过程中使用纯化水即注射用水和乙醇,并且乙醇可回收,不存在其他有机溶剂的添加和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没有污染。经检测本发明发产品在此工艺下生产的产成品“符合消毒产品相关指标”“性状稳定”。表明本品工艺合理,可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且功效明显,携带方便、质量稳定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质量或质量比。本发明所的各原料组分为本发明公司购买或自种,其各组分均可由市售获得,并按说明添加。本发明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或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意义相同。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13-25,黄芩13-25,连翘13-25,大青叶12-22,甘草6-11,柴胡5-10,野菊花5-10,板兰根5-10,薄荷脑0.2-0.8,鱼腥草5-10,三氯蔗糖1.0-2.0,95%的苯扎溴铵0.25-0.85,乙醇400-600,纯净水补充至1000;
优选的是还包括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组成:青蒿5-10,知母3-8,北豆根0.5-0.8。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提取、过滤,
将配比质量份的金银花、连翘、甘草、大青叶、野菊花、板兰根、鱼腥草、青蒿、知母、北豆根混合为混合料再用纯净水浸泡1-10小时,然后按照料液质量比为1:10-15的比例混合加热进行提取,控制提取温度为50-70℃,时间为1-1.5小时,于上述条件下反复提取3-4次,过滤,将各次提取的过滤液混合,得混合提取液;
2)减压浓缩,
将步骤1)混合提取液置于减压真空浓缩装置中,进行真空浓缩处理,控制真空浓缩温度为55-75℃,时间为0.1-0.3小时,控制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08MPa,得混合浓缩液;
3)醇沉,除杂质,
将步骤2)混合浓缩液用乙醇溶液在不断离心搅拌条件下进行醇沉处理,同时控制乙醇分2-4次加入,并控制乙醇浓度为65-75%,离心搅拌是分次间隔进行,控制每次离心搅拌速度在4000r/min条件下进,离心搅拌时间1-3min,共离心搅拌3-8次;得金银花提取浸出液;控制制备得到的金银花提取浸出液中的绿原酸含量在35-50mg/L,其固形物含量为9-15%;
4)、黄芩微波提取,
将黄芩清洗凉干,用45-5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过滤、于55-65℃条件下进行浓缩;得黄芩提取液;
5)、柴胡微波提取,
将柴胡清洗凉干,用60-6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过滤、浓缩,浓缩温度为55-65℃;得柴胡提取液;
6)混合制混合液,
将金银花提取浸出液、黄芩提取液和柴胡提取液置于搅拌混合装置中,先进行充分搅拌混合10-20min后,然后按配比分步加薄荷脑、95%的苯扎溴铵、三氯蔗糖,继续搅拌混合10-20min,得到抗病毒口腔喷剂液,经过滤、灌装得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控制灌装时的灌装车间的环境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并保证达30万级洁净区;所述过滤均是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
经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的效果。《中药药理学》中收载有抗病毒作用的药材分别是:板蓝根、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苦参、大青叶、连翘、知母、板兰根、黄连、青蒿、北豆根。通过相关检索、整理和分析已公开发表的关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文献,根据重复和综合评价等原则,发明人拟中药抗病毒作用的评价标准,进行再评价,以确定其抗病毒作用的确定性;结果表明板蓝根、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苦参和大青叶等清热药抗病毒作用确切;
柴胡,始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主治功能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同时柴胡在抑菌抗病毒方面也均有较好作用;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味苦,性大寒,归心、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止痛的作用,为肺部疾病的常用抗病毒中药;本发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配方调整研究,增加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甘草等作为原料,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抗病毒能力;
在筛选本发明的各组分组成配比的过程中,经查阅了相关资料,从原料的合法性、用量安全性、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考查,最后筛选确定本发明的上述各组分组成,综上所述,选定本发明的上述的进行配伍。本发明的产品配方中各原、辅料的来源符合药典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本发明所选用的部分原料功效作用、用量及各原料配伍关系和对人体安全性的影响,
所选用原料功效作用,
本发明的主要的上述的原辅料制成的喷剂的配方是在原双黄连口服液和小柴胡汤等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配方调整研究而成,严格按照《GB 27954-2011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的相关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并遴选高质量的原料。下面着重说明本发明的部分的中药成份的功效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作用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主治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金银花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
黄芩的功效作用,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胎动不安;黄芩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苷、黄芩苷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本品还有解热、降压、镇静、保肝、利胆、抑制肠管蠕动、降血脂、抗氧化、调节cAMP水平、抗肿瘤等作用;黄芩水提物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
野菊花的功效作用,
野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目赤昏花,疮痈肿毒;野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本品对流感病毒PR3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野菊花制剂具有降压、缩短凝血时间、解热、抗炎、镇静作用。
连翘的功效作用,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主治疮痈肿毒,瘰疬痰核,风热外感,温病初起,热淋涩痛。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主要成分为连翘酚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以及钩端螺旋体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品有抗炎、解热作用。
柴胡的功效作用,
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主治表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退热截疟;柴胡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促进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等有关,柴胡皂苷又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低转氨酶、兴奋肠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抑制胰蛋白酶等作用。柴胡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柴胡还有抗感冒病毒、增加蛋白质生物合成、抗肿瘤、抗辐射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大青叶的功效作用,
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喉痹口疮,痄腮丹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
甘草的功效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甘草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还有一定平喘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还有抗利尿、降脂、保肝等作用。
苯扎溴铵的功效作用,
本发明的口腔喷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广泛用于杀菌、消毒、防腐、乳化、去垢、增溶等方面。在同等试验情况下,本品比洁而灭具有更好的杀菌活性。例如在10mg/L有效物的用量下,本品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为98.9%,而洁而灭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为98.3%。此外,本品比洁而灭具有更低的毒性。本品对杀菌有高效、毒性小、可溶于水、不受水硬度影响、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各组分组成所选用原料的用法用量依据,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中药用法与用量的定义为:“二十七、饮片的用法与用量,除另有规定外,用法系指水煎内服;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经实验使用验证确定本发明产品每天的使用量约为1mL左右。
金银花的用量依据,
《本草纲目》中详细论述了金银花具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0.25g/kg,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另有报道金银花注射液30~40g/kg能减轻蛋清性脚肿程度。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液8g/kg,2次/天,连续6天,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也有明显抗渗出和抗增生的作用。金银花水浸液灌胃,对家兔、犬等无明显毒性反应,对呼吸、血压、尿量均无影响。小鼠皮下注射本品浸膏的LD50为53g/kg;
金银花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绿原酸浓度分别为0.05、0.1、0.8毫克/毫升时,可分别体外抑制合胞病毒(RSV,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柯萨奇病毒(CV,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B3型(B3)和CVB5型;《中国药典》2015年版推荐用法与用量为:内服:煎服,6-15g。
黄芩的用量依据,
经现有技术的对黄芩苷(baicalin)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作用及最佳浓度的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体外抗RSV感染作用,有效浓度为0.078~1.25mg/ml,最佳作用浓度为0.156mg/ml,其中以0.3125mg/ml组的细胞存活率最高,达82.09%;
《中国药典》2015年版推荐用法与用量为:内服: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2.2.3野菊花的用量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推荐用法与用量为:内服:煎服,5-9g。
2.2.4连翘的用量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推荐用法与用量为:内服:煎服,6-15g;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在体外的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为银翘散中抗菌之主要成分。金银花对沙门氏菌属,特别是伤寒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似超过连翘,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抑制则以连翘似较好。二者联合使用,在试管中并无协同作用,与黄连,黄芩组成的复方,体外抑菌作用比单用连翘时更强。连翘中抗菌的有效成分研究不多,连翘酚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为1:5120;对痢疾杆菌为1:1280;对白喉杆菌及副伤寒(甲)杆菌为1:640,可能为抗菌有效成分。花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疗效,对豚鼠则无效。此外,还报告过它在试管中及临床上的抗结核杆菌的作用。连翘的醇提取物在体外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其强度不及黄连、荔枝草或金银花、黄芩,而与黄柏、蚤休相似。连翘水浸剂(1:5)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些抑制作用。朝鲜连翘果实的乙醇、丙酮提取物以及从F.intermedia中提出的树脂有抗真菌作用。
柴胡的用量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推荐用法与用量为:内服: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大青叶的用量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推荐用法与用量为:内服:煎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大青煎剂5-10g/kgig,可使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体温明显下降。大青煎剂(100%)按1:10加于含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30分钟后即有杀菌作用。氯仿提取物有抗内毒素作用。大青煎剂5g/kgig,可使大鼠甲醛性脚肿减轻或消退加速。大青煎剂10g/kgig家兔,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局部皮肤炎性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甘草的用量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推荐用法与用量为: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苯扎溴铵的用量依据,
在通常使用情况下,其使用浓度为50-100mg/L。0.1%以下浓度对皮肤无刺激性;
各原料配伍关系和对人体安全性的影响,
本配方中的中药成分配伍均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是对人体安全的用量。配方中三氯蔗糖、薄荷脑为制剂成型辅料,在发明产品中无功效作用,其质量标准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配方中苯扎溴铵符合《GB 27954-2011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中对有效成分使用的要求,故在本发明的配方上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产品进行毒理实验,主要指标为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一项致突变试验、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眼刺激性试验,经过江西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检测,这几项指标均显示为无毒、无刺激性。
产品的主要功效成分的确定过程和依据,
本发明产品作为消毒类产品,需要对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本发明涉及的消毒有效成分为苯扎溴铵。其含量按照《GB 27954-2011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中对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规定进行测定;
本发明作为中药抑菌抗病毒类产品,涉及的抗病毒有效成分为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等,选取了绿原酸和黄芩苷作为产品的中药成分指标制定了对应的鉴别方法和含量检测方法。本发明产品的主要指标以及检测方法如下。
感官指标
本发明产品为黄色、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液体,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允许有少许沉淀,具有本品特有的气味。
鉴别,绿原酸的鉴别,
取本品5ml,过滤,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黄芩苷的鉴别,
取本品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0μl、黄芩苷对照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苷对照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主要有PH值、绿原酸含量、黄芩苷含量、苯扎溴铵含量、铅、砷、汞;
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制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容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得对照品溶液(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得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得绿原酸含量。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制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黄芩苷含量。
微生物杀灭指标,
主要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自然菌(现场试验)等指标,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微生物污染指标,
微生物污染指标主要是包括细菌菌落总数≤20,真菌菌落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
毒理学安全性指标
毒理安全性指标有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实际无毒或者低毒;一项致突变试验,无致突变性;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和眼刺激性试验均为无刺激性或轻度刺激性,
稳定性指标,
包装完整的产品,放置在37℃,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下,90天后,苯扎溴铵含量下降率≤10%,
本发明的产品在黏膜消毒剂标准基础上,添加了抗病毒中药成分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指标,以期达到消毒与抗病毒的双重效果。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监控产品质量,保证每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性。
4、工艺路线设计、产品形态与剂型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及依据产品形态与剂型的选择,
工艺路线设计,
本发明的主要的中药中主要的功效成分分别为:金银花为绿原酸;黄芩为黄芩苷;小柴胡为柴胡皂苷和黄酮;大青叶为有机酸、生物碱;干草为甘草酸苷,这些成分都是在水中能够溶解的,所以确定采用水提或者醇提以及水提醇沉等工艺处理是可行的;
提取、过滤,
金银花、连翘、甘草、大青叶、野菊花板兰根、鱼腥草、青蒿、知母、北豆根等混合提取,采用半仿生学技术进行提取,120目滤布过滤,备用;
柴胡采用乙醇微波提取,120目滤布过滤,备用;
黄芩采用低浓度乙醇微波提取,120目滤布过滤,备用。
浓缩,
对上述几种的提取液采用减压浓缩技术分别进行浓缩,浓缩温度60℃,真空度-0.08MPa;
纯化,对4.3.1.1进行浓缩后,再进行醇沉,醇沉液采用高速离心去除沉淀,备用;
配料,
合并上述醇沉液及其它浓缩液,添加苯扎溴铵、薄荷脑、三氯蔗糖,进行调配混合15min,最后调整乙醇浓度,并用纯化水定容至配方设定容积,达到最终使用的最佳口感,送下一工序。
灌装,
预先装好包装机的量杯及调整其它的装置,先加少量进行装量的调节,调好量杯和量杯转动速度,然后往料斗里装料进行灌装。开动灌装机,控制装量50ml/瓶,得到小包装产品。包装的过程中要注意是否有漏液、旋盖不紧等现象,并不断调试以消除这些问题。品管随时检测装量、密封性;控制装量差异≤5%;内包装间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对灌装好的半成品先进行挑选,无漏液等问题的,可进行外包装,检验合格得成品,入库。
工艺的试验研究,
本发明的提取次数是影响的因素,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以固形物含量为指标,综合考虑经济等各因素,经验证,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绿原酸含量约为40mg/L,固形物含量约为11%。减压浓缩,
采用减压浓缩设备对金银花等混合中药提取的溶液进行浓缩。考察了浓缩温度与真空度对浓缩难易程度的影响;
真空度对减压浓缩的影响,
设定物料温度在60℃情况下,采用旋转蒸发仪为浓缩设备,考察不同真空度情况下每10分钟减压浓缩冷却液的溶液量,确定最低需要达到的浓缩真空度。在真空度为≤-0.08MPa就可以满足我们减压浓缩的真空度的要求;
温度对减压浓缩的影响,一般浓缩过程中考虑到热敏性成分的存在,会采用减压浓缩,物料温度设定不会超过80℃,温度太高溶液容易起泡和上冲,不好控制,温度太低,浓缩时间长,所以我们考察温度从40℃到80℃温度范围,每增加10℃进行实验观察对溶液减压浓缩的影响;
消泡实验,消泡剂的选择
减压浓缩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导致浓缩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延长了操作时间。一开始考虑降低真空度,但是,随着真空度的降低,浓缩速度减慢,起泡情况也没有太大好转。经过对已公开的专利技术进行检索,发现抑制泡沫的方法并不多;
故选用花生油、大豆油、正丁醇、D120、K18食品级消泡剂进行抑泡效果比较,用量为0.1g/kg提取液,浓缩温度60℃,真空度≤-0.08MPa,最终浓缩体积为3倍中药量。从上表可以得出结论,K18型号消泡剂不仅符合食品添加剂的要求,而且能起到很好的消泡作用,所以选用K18型号消泡剂为浓缩过程的消泡剂。
浓缩量的确定,
考虑到后续工艺需要进行醇沉处理,那么控制浓缩液的溶液量是控制醇沉乙醇添加量的前提。我们进行了浓缩液的浓缩,观察浓缩后溶液的澄清度,如果出现浑浊,那就不适用继续浓缩,经过实验,我们确定了浓缩到药材重量3倍量的浓度,容易依然澄清,未出现浑浊,所以我们确定浓缩到3倍药材重量浓度,再进行下一步的醇沉工艺;
醇沉,
中药材加水煎煮,既提取出了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盐、甙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多糖类等;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水溶性杂质,如:淀粉、蛋白质、粘液质、鞣质、色素、无机盐等。若往水煎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以改变其溶解性能而将杂质部分或全部除去;对醇沉时使用的乙醇浓度进行了考察;试验方法为:分次加入乙醇,直至不出现沉淀为止;
当醇沉液乙醇浓度达到70%时,杂质已基本除去。试验中还发现,分2-3次加入乙醇,浓度逐步提高到70%,除去杂质的效果比直接一次加到70%好,但操作步骤太多,花费在离心上的时间太多。故最终采取直接将乙醇浓度调整到70%进行醇沉;取醇沉后溶液,在固定的转速4000r/min条件下,考察离心时间对沉淀质量的对应关系,本发明的在4000r/min条件下,离心1.5分钟后,沉淀量已经没有显著增加。黄芩微波提取,
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1)对黄芩“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的测定方法。考虑用稀乙醇对黄芩进行提取。其中,稀乙醇的定义为:取乙醇529ml,加水稀释至1000ml;本液在20℃时含C2H5OH应为49.5%-50.5%(ml/ml)(《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VB试液),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竹叶柴胡中提取槲皮素的研究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较热回流提取2h的提取率多23.5%。考虑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选择微波时间、料液比、微波次数为参考因素,采用L9(33)进行正交试验。
柴胡微波提取,
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1)对柴胡“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通则2201)测定,用乙醇作溶剂”的测定方法。考虑用乙醇做溶剂进行柴胡的提取;
甜味剂用量的确定,
设定薄荷脑添加量为溶液量0.05%的情况下,从0.02%逐步添加三氯蔗糖的用量,通过性状和口感确定最佳三氯蔗糖用量,三氯蔗糖的添加量为0.15%的口感和性状最好。
薄荷脑用量的确定,
三氯蔗糖添加量为溶液量0.15%的情况下,从0.01%逐步添加薄荷脑的用量,通过性状和口感确定最佳三氯蔗糖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三氯蔗糖含量为0.15%,薄荷脑含量为0.05%时,口感与产品性状较好;
本发明的中试样品送至具第三方检测资质的江西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樟树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品在此工艺下生产的成品“符合消毒产品相关指标”“性状稳定”。表明本发明工艺合理,可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目前国内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还处在控制期,国际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还处在增长期。本发明的喷剂产品的研制开发成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其中的中药成分通过口腔粘膜吸收,更快进入血液系统;同时方便携带,使用方便,喷一喷,抑菌消毒,保障健康。
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卫生安全性情况研究,
新冠病毒或其他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有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主要载体是通过人体呼吸的空气以及口腔中唾液以及打喷嚏的方式向外界传播的;
本发明的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正是在现有的双黄连口服液和小柴胡汤结合的基础上进行配方调整研究,增强抑菌抗病毒能力和口感,并确定剂型为喷剂的喷剂产品,对口腔中的病毒进行杀灭,起到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传播和扩散的作用;
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实施《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对部分消毒剂的卫生安全性评价设置了具体的指标和要求。本发明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为观察该产品的理化性能、杀菌效果及毒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其综合性能做出评价。
1材料
1.1受试物
本发明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由发明人公司提供,有效成分:金银花、黄芩、柴胡、连翘、甘草、野野菊花、青蒿、知母、北豆根、鱼腥草、板兰根、苯扎溴铵等。
1.2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值4.00,混合磷酸盐缓冲液,(PH值6.86,四硼酸钠缓冲液,PH值9.18;氢氧化钠溶液、溴酚蓝指示剂、氯仿、0.02mol/L四硼酸钠滴定液。优级纯硝酸、优级纯高氯酸、氢氧化钾、优级纯盐酸和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1000μg/ml铅标准溶液,1000μg/ml汞标准溶液,1000μg/ml砷标准溶液;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SDLP培养液,十六烷三甲基绣花铵琼脂,葡萄糖肉汤,沙氏琼脂。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ATCC6538)第3代(来源于上海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绿铜假单胞菌菌株(ATCC15442)第3代,来源于上海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和剂(含0.5%硫代硫酸钠、3%吐温-80、0.3%卵磷脂的TSB);有机干扰物(3%牛血清蛋白);
1.3仪器,
PH计pHS-3E,碱式滴定管,恒温恒湿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岛津AA6880,原子荧光光谱仪SK-2003AZ,生化培养箱LHR-150,生化培养箱LRH-70,无菌棉签,规格板(3.0cm×10.0cm);
1.4试验动物,
SPF级Km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由江西中医药大学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K(赣)2018-0003)。新西兰兔子,体重2.5kg~2.7kg,由赣州市某研究所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赣)2018-0009)。
2方法
2.1检测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4、2.2.1.2.13、2.2.3、2.1.1.5.5、2.1.1.7.4、2.1.2.8、2.3.1、2.3.8.4、2.3.3.3.1和2.3.4、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2.2评价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GB 27951-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Q/DS0036S-2020本发明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企业标准。
3、试验,
3.1理化指标,
3.1.1PH值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4操作,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环境下,用缓冲溶液校正后,取受试物测定pH值。数据见下表1。
表1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pH值测定结果
受试物批号20200312的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样品PH值为5.56,符合企业标准的要求。
3.1.2苯扎溴铵含量测定,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2.13操作,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环境下,采用滴定法测定其中苯扎溴铵的含量。数据见下表2。
表2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苯扎溴铵含量测定结果,
受试物批号20200312的本发明白抗病毒口腔喷剂样品原液苯扎溴铵含量为480ml/L,符合企业标准的要求。
3.1.3稳定性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2.13、2.2.3规定操作,将受试物样品置于54℃的恒温箱中放置14天后,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检测其中的苯扎溴铵的含量,观察苯扎溴铵的下降率。具体数据见下表3、表4。
表3抗病毒口腔喷剂稳定性试验数据
表4苯扎溴铵稳定性前后的下降率结果
受试物批号20200312的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样品密封样品置于54℃的恒温箱中放置14天后,苯扎溴铵含量为458mg/L,下降了4.58%,有效期一年,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
3.1.4铅砷汞,
取样品1ml,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湿式催化消解法处理后,定容至25ml。按照GB/T 5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方法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进行测定。数据见下表5。
表5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铅砷汞测定结果
受试物批号20200312的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样品的铅含量为<0.001mg/L,汞含量<0.001mg/L,砷含量<0.010mg/L,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
2、微生物指标,
2.1微生物污染指标,
按照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的检测方法,在温度22℃,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培养和检测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见下表6。
表6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符合GB27591-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的要求。
2.2微生物杀灭指标,
2.2.1金黄色葡萄球菌、绿铜假单胞菌杀灭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5.5和2.1.1.7.4规定的方法。用受试物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铜假单胞菌作用2.5min、5min、7.5min,试验重复3次,然后各不同作用时间的试验菌与受试物混合液再采用中和剂作用5min,试验重复3次,比较结果见表7。
表7德上双花抗病毒口腔喷剂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说明: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第3、4、5组三组间误差率分别为2.8%、3.8%、4.3%,第1、2组平均生长菌落总数分别为0CFU/ml、100CFU/ml;
在20℃±1℃试验温度下,该样品原液作用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铜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杀灭率)均>5.00(>99.999%)。结果见下表8。
表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铜假单胞菌试验菌的杀灭效果,
注: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
2.2.2白色念珠菌杀灭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1.5.5和2.1.1.7.4规定的方法。用受试物原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5min、5min、7.5min,试验重复3次,然后各不同作用时间的白色念珠菌与受试物混合液再采用中和剂作用5min,试验重复3次,比较结果见表9;
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第3、4、5组三组间误差率分别为2.6%、2.5%、2.7%,第1、2组平均生长菌落总数分别为0CFU/ml、97CFU/ml。
表9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说明:在20℃±1℃试验温度下,该样品原液作用5min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杀灭率)均>4.00(>99.99%)。结果见表10。
表1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
注: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
2.3粘膜消毒现场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2.8规定的方法。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采用受试物原液对前臂内侧中段皮肤采用涂擦的消毒方式,消毒5min,然后测定杀灭对数值来判定效果;
具体数据见下表11。
表11粘膜消毒现场试验结果
注: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
结果表明:检测环境:温度22℃,相对湿度:50%条件下,该样品原液对前臂内侧中段皮肤擦拭消毒5.0分钟的杀灭对数值(杀灭率)均>1.00,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
2.4急性经口毒理试验,
天平称取样品5.0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20ml,用此溶液作为受试物灌胃,灌胃容量为20ml/kg·BW;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3.1中规定的方法,取体重18~22g的SPF级Km小鼠20只,将小鼠禁食过夜,采用一次最大限度法。取受试物直接灌胃,连续观察14d,并记录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观察期借宿后存活动物称重,处死后进行尸检。动物房温度19~24℃,相对湿度48%~62%;
小鼠受试物后未出现死亡,无明显中毒症状。大体解剖未见肉眼可见的病变。结果见下表12。
表12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急性经口试验结果,
/>
受试物所试批号20200312的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样品对雌雄Km小鼠急性井口毒性LD50>5000mg/kg,属于无毒,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
2.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分别称取5.0g、2.5g、1.25gs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20ml,作为各剂量组受试物。用这些浓度的溶液灌胃,灌胃容量为20ml/kg·BW;
在动物房温度19~24℃,相对湿度50%~52%环境下,取体重25~30g的SPF级Km小鼠50只,采用经口灌胃30h染毒法进行试验。受试物设3个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40mg/kgBW剂量的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CP),蒸馏水为阴性对照。雌雄性各剂量组为5000、2500、1250mg/kgBW/d。末次灌胃后6h,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股骨骨髓用小牛血清稀释涂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观察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同时观察200个嗜多染红细胞数视野内的成熟红细胞数,计算PCE/NCE值和微核率,并进行统计处理(X2检验);
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且均在本实验室正常值范围内,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及各剂量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性有显著性(P<0.01);表明样品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小鼠受试物后未出现死亡,无明显中毒症状。大体解剖未见肉眼可见的病变。结果见下表13。
表13德上双花抗病毒口腔喷剂小鼠骨髓微核发生率及PCE/NCE值,
说明:*阴性对照组及各剂量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
受试物批号20200312的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样品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
2.6一次皮肤完整刺激性试验
样品处理:原液染毒;
在动物房温度18-20℃,相对湿度46%~56%环境下,取体重2.5kg~2.7kg的新西兰兔子进行实验。实验前24h把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发剪去,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约2.5cm×2.5cm。实验时取受试物0.5ml直接涂抹在皮肤上,然后用2-4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玻璃纸或类似物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带和绷带加以固定,另一侧为空白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为4h,实验结束后用温水或无刺激性溶剂清楚残留受试物,分别观察消除受试物后1、24和48小时皮肤局部反应;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皮肤刺激实验”表2-11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对观察结果进行评分,计算出各观察时间点的总积分均值,并按表2-12判定皮肤刺激程度,结果见下表14。
表14本发明抗病毒口腔喷剂对实验兔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受试物对实验兔一次完整皮肤刺激指数为0,属于无刺激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
2.7急性眼刺激试验
样品处理:原液染毒;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3.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在动物房温度18~20℃,相对湿度46%~56%环境下,取体重2.5kg~2.7kg的新西兰兔子进行实验。适应环境2-3天后,取无眼疾的动物作为受试动物。吸取受试物0.1ml,滴入实验兔一侧眼结膜囊内。另一侧眼以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滴受试物后,将眼被动闭合4S,30S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于滴眼后1h、24h、48h、72h、14d和21d。或将第7d或第14d,眼刺激反应完全恢复,即可提前终止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2.3.4“急性眼刺激试验”表2-13家兔急性眼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对观察结果进行评分,并按表2-14、2-15判定受试物对眼睛的刺激程度;
结果见下表15。
表15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
结论,
本发明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样品原液PH值为5.56左右,苯扎溴铵含量为480ml/L,符合企业标准的要求。该喷剂置于54℃的恒温箱中放置14天后,苯扎溴铵含量为458mg/L,下降了4.58%,其有效期一年;在20±1℃试验温度下,含0.5%硫代硫酸钠、3%吐温-80、0.3%卵磷脂的TSB能有效中止该样品原液的残留毒性,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和培养基均无不良影响,故判定其为该样品定量杀菌试验的中和剂。在20±1℃试验温度下,样品原液作用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杀灭率)均>5.00(>99.999%);口腔喷剂在20±1℃试验温度下,样品原液作用5min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杀灭率)均>4.00(>99.99%);在温度22℃,相对湿度50%条件下,本发明的抗病毒的口腔喷剂原液对前臂内侧中段皮肤擦拭消毒5.0分钟的杀灭对数值(杀灭率)均>1.00;口腔喷剂样品对雌雄Km小鼠急性井口毒性LD50>5000mg/kg,属于无毒;口腔喷剂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对实验兔一次完整皮肤刺激指数为0,属于无刺激性;对兔急性眼刺激分为0,属于无刺激性;以上指标均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样品的铅含量为<0.001mg/L,汞含量<0.001mg/L,砷含量<0.010mg/L,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符合GB27591-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的要求;说明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能达到《口腔粘膜消毒剂》的标准要求,具有防疫抗疫方面即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发挥作用。
5、下面以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治的具体情况的防治效果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以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与牙周疾病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关系。白色念珠菌可引起鹅口疮、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口腔溃疡又称溃疡性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多见于唇内侧、舌头、颊粘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很多,常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一般常见病原菌包括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等;
临床采用随机对比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30例门诊口腔溃疡病患者,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作用于溃疡处,观察使用喷剂后溃疡的好转程度。
1资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选取本院口腔科门诊年龄l8—62岁口腔溃疡病患者3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腔溃疡患者20例,白色念珠菌口腔溃疡患者10例;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从2020年某月15日到2020年某月20日;其约60天;
实验材料,口镜,牙周探针,1.3.2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本发明人公司生产);
实验标准,受试者为符合纳入及排除表标准的健康成年男性和女性;
纳入标准,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在实验期间能按照要求记录并随时参加检查;口腔中至少有一个口腔溃疡,且溃疡发生时间为72小时至96小时;如果为女性,不得出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内;对乙醇和中药成分不会过敏;没有同时参加类似实验研究;
排除标准,重型复发型阿弗溃疡、白塞病;全身性疾病背景:贫血、消化性溃疡、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4小时内使用镇痛药物或治疗扣钱溃疡的药物;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消炎药,3个月内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3个月内吸烟、嗜酒者;肿瘤患者。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然后用本发明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喷溃疡处3次,按溃疡面大小适量增加喷的次数2次,不要急于吐掉或者用水漱口,需要保证喷剂作用于溃疡面2-5分钟,每日4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自由饮食;
疗效观察,
观察溃疡面局部充血、水肿、疼痛及愈合等情况。局部红肿减退,无疼痛症状,溃疡面3~4天愈合且无疼痛,为痊愈;5天内溃疡面基本愈合,无疼痛等自觉症状为治疗显效;6天内溃疡面基本愈合,无疼痛等自觉症状为有效;超过1周仍有疼痛,溃疡面无好转为无效。采用以下公式评定疗效:
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每组总人数×100%。
2结果,
各种口腔溃疡使用效果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腔溃疡患者使用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处理5-7天后的有效率为90%;白色念珠菌口腔溃疡患者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处理5-7天后的有效率为80%。具体数据见下表16:
下表16为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对2组口腔溃疡的作用效果对比,
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口腔溃疡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都可能患病。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0%。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压力、饮食、药物、激素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目前仍无根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特效方法,只能减少复发次数,延长间隙期,减轻疼痛,促进愈合。一旦发生就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是采用中药进行提取、浓缩、纯化、配料、调味、灌装等工艺得到的抑菌抗病毒产品,加强了产品的抑菌抗病毒的效果。通过毒理安全性试验属于无毒,没有不良反应,安全性高,适合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溃疡患者对微生物的杀灭,从而加速溃疡的好转愈合。
通过上述表的口腔溃疡的作用效果对比数据可以知道,本发明的喷剂产品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型口腔溃疡就有很好的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腔溃疡采用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处理3-4天,口腔溃疡的作用有效率为65%,处理5-7天,有效率达到90%。对于白色念珠菌口腔溃疡采用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处理3-4天,口腔溃疡的作用有效率为60%,处理5-7天,有效率达到80%。
说明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腔溃疡和白色念珠菌口腔溃疡的作用效果明显。同时本发明整个实验过程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证明本发明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的安全性高。
下面实施例除下面说明之处外,其余未说明之处均上述说明的内容相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是由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18,黄芩18,连翘18,大青叶16,甘草8,柴胡6,野菊花5-10,板兰根6,三氯蔗糖1.5,薄荷脑0.5,鱼腥草5,95%的苯扎溴铵0.55,乙醇500,青蒿5,知母3,北豆根0.5,纯净水或叫注射水补充至1000单位为质量单位如克等。
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半仿生学方法进行提取,其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提取、过滤,
将上述质量配比质量份的金银花、连翘、甘草、大青叶、野菊花、板兰根、鱼腥草、青蒿、知母、北豆根混合为混合料再用纯净水浸泡1-10小时,然后按照料液质量比为1:10-15的比例混合加热进行提取,控制提取温度为50-70℃,时间为1-1.5小时,于上述条件下反复提取3-4次,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将各次提取的过滤液混合,得混合提取液;
2)减压浓缩,
将步骤1)混合提取液置于减压真空浓缩装置中,进行真空浓缩处理,控制真空浓缩温度为55-75℃,时间为0.1-0.3小时,控制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08MPa,得混合浓缩液;
3)醇沉,除杂质,
将步骤2)混合浓缩液用乙醇溶液在不断分次间隔的进行离心搅拌条件下进行醇沉处理,控制每次离心搅拌速度在4000r/min,控制离心搅拌时间1-3min,共离心搅拌3-8次;同时控制乙醇分2-4次加入,并控制乙醇浓度为65-75%,得金银花提取浸出液;控制制备得到的金银花提取浸出液中的绿原酸含量在35-50mg/L,其固形物含量为9-15%;
4)、黄芩微波提取,
将黄芩清洗凉干,用45-5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于温度为55-65℃条件进行浓缩,得黄芩提取液;
5)、柴胡微波提取,
将柴胡清洗凉干,用60-6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于温度为55-65℃条件进行浓缩,得柴胡提取液;
6)混合制混合液,
将金银花提取浸出液、黄芩提取液和柴胡提取液置于搅拌混合装置中,先进行充分搅拌混合10-20min后,然后按配比分步加薄荷脑、95%的苯扎溴铵、三氯蔗糖,继续搅拌混合10-20min,得到抗病毒口腔喷剂液,经过滤、灌装是控制灌装时的灌装车间的环境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并保证达30万级洁净区,即得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
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上述组分组成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应用于口腔病毒的预防情况说明。
本实施例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理化指标,
1、pH值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4操作,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环境下,用缓冲溶液校正后,取受试物测定pH值为5.56;
2、苯扎溴铵含量测定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2.13操作,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环境下,采用滴定法测定其中苯扎溴铵的含量480mg/L;
3、稳定性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2.13、2.2.3规定操作,将受试物样品置于54℃的恒温箱中放置14天后,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检测其中的苯扎溴铵的含量458mg/L,观察苯扎溴铵的下降率4.58%;
4、铅砷汞
取样品1ml,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湿式催化消解法处理后,定容至25ml。按照GB/T 5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方法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进行测定,铅含量为<0.001mg/L,汞含量<0.001mg/L,砷含量<0.010mg/L,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
5、微生物污染指标
按照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的检测方法,在温度22℃,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培养和检测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见下表17。
下表17本实施例抗病毒口腔喷剂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口腔喷剂的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符合GB27591-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的要求。
6、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对口腔病毒杀灭使用实验效果说明,
对疑似新冠病毒的的口腔患者2例,普通口腔含病毒患者28例,共30例;经对上述两类的含有病毒者的口腔中,检测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铜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菌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对上述含有病毒者的病菌进行杀灭情况对比说明,实施例1为预防组,对比实施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市售的消毒盐水,预防组即使用本发明上述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
表18
病菌 实施例1 杀灭率% 对照组(对比例) 杀灭率%
绿铜假单胞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28例 93.3
绿脓杆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28 93.3
溶血性链球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27 90.0
真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30 100
说明:利用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使用情况均按本发明的上述的方法规范进行操作,从本发明的上述试验情况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对预防新冠病毒的及其他口腔病毒具有预防和抗病毒功效,效果较对比例更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腔溃疡的防治效果及其他病菌的杀灭均按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操作说明进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是由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20,黄芩20,连翘20,大青叶15,甘草10,柴胡10,野菊花8,板兰根6,三氯蔗糖1.5,薄荷脑0.5,鱼腥草8,95%的苯扎溴铵0.55,乙醇500,纯净水或叫注射水补充至1000单位为质量单位如克等;
本发明的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半仿生学方法进行提取,其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提取、过滤,
将上述质量配比质量份的金银花、连翘、甘草、大青叶、野菊花、板兰根、鱼腥草、青蒿、知母、北豆根混合为混合料再用纯净水浸泡1-10小时,然后按照料液质量比为1:10-15的比例混合加热进行提取,控制提取温度为50-70℃,时间为1-1.5小时,于上述条件下反复提取3-4次,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将各次提取的过滤液混合,得混合提取液;
2)减压浓缩,
将步骤1)混合提取液置于减压真空浓缩装置中,进行真空浓缩处理,控制真空浓缩温度为55-75℃,时间为0.1-0.3小时,控制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08MPa,得混合浓缩液;
3)醇沉,除杂质,
将步骤2)混合浓缩液用乙醇溶液在不断分次间隔的进行离心搅拌条件下进行醇沉处理,控制每次离心搅拌速度在4000r/min,控制离心搅拌时间1-3min,共离心搅拌3-8次;同时控制乙醇分2-4次加入,并控制乙醇浓度为65-75%,得金银花提取浸出液;控制制备得到的金银花提取浸出液中的绿原酸含量在35-50mg/L,其固形物含量为9-15%;
4)、黄芩微波提取,
将黄芩清洗凉干,用45-5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于温度为55-65℃条件进行浓缩,得黄芩提取液;
5)、柴胡微波提取,
将柴胡清洗凉干,用60-6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于温度为55-65℃条件进行浓缩,得柴胡提取液;
6)混合制混合液,
将金银花提取浸出液、黄芩提取液和柴胡提取液置于搅拌混合装置中,先进行充分搅拌混合10-20min后,然后按配比分步加薄荷脑、95%的苯扎溴铵、三氯蔗糖,继续搅拌混合10-20min,得到抗病毒口腔喷剂液,经过滤、灌装是控制灌装时的灌装车间的环境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并保证达30万级洁净区,即得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
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上述组分组成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应用于口腔病毒的预防情况说明。
本实施例制备的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理化指标,
1、pH值,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4操作,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环境下,用缓冲溶液校正后,取受试物测定pH值为5.56;
2、苯扎溴铵含量测定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2.13操作,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环境下,采用滴定法测定其中苯扎溴铵的含量480mg/L;
3、稳定性试验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2.1.2.13、2.2.3规定操作,将受试物样品置于54℃的恒温箱中放置14天后,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检测其中的苯扎溴铵的含量458mg/L,观察苯扎溴铵的下降率4.58%;
4、铅砷汞
取样品1ml,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湿式催化消解法处理后,定容至25ml。按照GB/T 5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方法在温度22℃,相对湿度58%的环境下进行测定,铅含量为<0.001mg/L,汞含量<0.001mg/L,砷含量<0.010mg/L,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
5、微生物污染指标,
按照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的检测方法,在温度22℃,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培养和检测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见下表19。
表19本实施例抗病毒口腔喷剂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
结果表明:该喷剂的微生物污染指标结果符合GB27591-2011《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的要求。
6、利用本发明实施例2对口腔病毒杀灭使用实验效果说明,
对疑似新冠病毒的的口腔患者2例,普通口腔含病毒患者28例;经对上述两类的含有病毒者的口腔中,均检测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铜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菌。
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对上述含有病毒者的病菌进行杀灭情况对比说明,实施例2为预防组,对比实施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市售的消毒盐水,预防组即使用本发明上述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表20。
表20,
病菌 实施例1 杀灭率% 对照组(对比例) 杀灭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28例 93.3
绿铜假单胞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28例 93.3
绿脓杆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28例 93.3
溶血性链球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26例 86.6
真菌 30例全杀灭有效 100 30例 100
说明:利用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使用情况均按本发明的上述的方法规范进行,从本发明的上述试验情况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制备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对预防新冠病毒的及其他口腔病毒具有预防和抗病毒功效,效果较对比例更优。杀灭率的确定未说明之处,与上述说明方法进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未说明之处均与实施例1、2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内容相同;疗程和治疗方法均与上述说明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是由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15,黄芩15,连翘15,大青叶20,甘草8,柴胡10,野菊花10,板兰根8,三氯蔗糖1.5,薄荷脑0.5,鱼腥草8,95%的苯扎溴铵0.55,乙醇500,青蒿5,知母3,北豆根0.5,纯净水或叫注射水补充至1000单位为质量单位如克等。

Claims (2)

1.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抗病毒口腔喷剂,包括如下质量组分组成,金银花 18,黄芩18 ,连翘18 ,大青叶 16,甘草 8,柴胡 6,野菊花5-10,板兰根6 ,三氯蔗糖1.5,薄荷脑 0.5,鱼腥草5,95%的苯扎溴铵 0.55,乙醇500,青蒿 5,知母3,北豆根0.5, 纯净水补充至1000;
采用半仿生学方法进行提取,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提取、过滤,
将配比质量份的金银花、连翘、甘草、大青叶、野菊花、板兰根、鱼腥草、青蒿、知母、北豆根混合为混合料再用纯净水浸泡1-10小时,然后按照料液质量比为1:10-15的比例混合加热进行提取,控制提取温度为50-70℃,时间为1-1.5小时,于上述条件下反复提取3-4次,过滤,将各次提取的过滤液混合,得混合提取液;
2)减压浓缩,
将步骤1)混合提取液置于减压真空浓缩装置中,进行真空浓缩处理,控制真空浓缩温度为55-75℃,时间为0.1-0.3小时,控制真空浓缩真空度为≤-0.08MPa,得混合浓缩液;
3)醇沉,除杂质,
将步骤2)混合浓缩液用乙醇溶液在不断离心搅拌条件下进行醇沉处理,同时控制乙醇分2-4次加入,并控制乙醇浓度为65-75%,得金银花提取浸出液;
4)、黄芩微波提取,
将黄芩清洗凉干,用45-5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过滤、浓缩,得黄芩提取液;
5)、柴胡微波提取,
将柴胡清洗凉干,用60-65%的乙醇溶液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提取5-15min,过滤、浓缩,得柴胡提取液;
6)混合制混合液,
将金银花提取浸出液、黄芩提取液和柴胡提取液置于搅拌混合装置中,先进行充分搅拌混合10-20 min后,然后按配比分步加薄荷脑、95%的苯扎溴铵、三氯蔗糖,继续搅拌混合10-20min,得到抗病毒口腔喷剂液,经过滤、灌装得预防新冠病毒的抗病毒口腔喷剂产品;
步骤3)控制制备得到的金银花提取浸出液中的绿原酸含量在35-50mg/L,其固形物含量为9-15%;
步骤3)离心搅拌是分次间隔进行,控制每次离心搅拌速度在4000r/min条件下进,离心搅拌时间1-3 min,共离心搅拌3-8次;
所述过滤是采用100-13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
控制步骤4)、5)的浓缩温度为55-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病毒口腔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控制灌装时的灌装车间的环境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并保证达30万级洁净区。
CN202110610703.6A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332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0703.6A CN113332244B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0703.6A CN113332244B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2244A CN113332244A (zh) 2021-09-03
CN113332244B true CN113332244B (zh) 2024-01-30

Family

ID=7747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0703.6A Active CN113332244B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2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2845B (zh) * 2022-05-09 2023-06-06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一种含汉麻提取物的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77591A (zh) * 2022-10-08 2023-05-09 郴州市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含其口腔护理液
CN116492425A (zh) * 2023-06-08 2023-07-28 北京蒲禾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腔保健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0150A1 (zh) * 2009-06-30 2011-01-06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902A (zh) * 2016-01-18 2016-04-06 黄庆辉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
CN107890486A (zh) * 2017-12-04 2018-04-10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中药外用消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92521A (zh) * 2018-04-24 2018-08-14 纯美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7164A (zh) * 2020-06-04 2020-09-04 江西德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花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0513A (zh) * 2020-10-28 2021-02-19 坤承(宁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0150A1 (zh) * 2009-06-30 2011-01-06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902A (zh) * 2016-01-18 2016-04-06 黄庆辉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
CN107890486A (zh) * 2017-12-04 2018-04-10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中药外用消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92521A (zh) * 2018-04-24 2018-08-14 纯美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7164A (zh) * 2020-06-04 2020-09-04 江西德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花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0513A (zh) * 2020-10-28 2021-02-19 坤承(宁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单味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进展;齐有胜;孙毅坤;刘为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23卷(第14期);210-218 *
双花喷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与实验研究;马丙祥,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0930;第20卷(第9期);653-655 *
抗感灵汤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王多祥;《中医儿科杂志》;20090115;第5卷(第01期);24-25 *
清热药抗病毒作用的文献再评价;严亚锋,等;《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0815;第33卷(第4期);220-224 *
金花喷雾剂制备工艺初步研究;王志超;《中成药》;20031231;第25卷(第12期);1033-10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2244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2244B (zh)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CA2814312C (en) Formul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orders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CN108578421B (zh) 连翘苷/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缓解或/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1202822A (zh) 一种妇科外用抗菌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423B (zh) 一种具有抗菌消炎脱臭的漱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440563B (zh) 一种复方鱼腥草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R201802779T4 (tr) Bitkisel formülasyonlar.
TW200406217A (en) Nasal irrigation solu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11544540A (zh)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300593B (zh) 用于咳嗽的组合物
CN108066224B (zh) 一种安胃疡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1726B (zh) 一种预防或缓解感冒症状的鼻腔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0486B (zh) 一种中药外用消炎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13234B (zh) 一种鹿茸草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RU2385733C1 (ru) Лечебно-профилактическ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молодняка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животных и способ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респираторных болезней телят с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м
CN112826849A (zh) 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抗炎抗病毒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37359B (zh) 一种治疗螨虫皮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2354B (zh) 一种用于伤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物和应用
CN113768855B (zh) 一种抑菌组合物、抑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01331B (zh) 一种百里香药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14027B (zh) 一种用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16211993B (zh) 老慢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808A (zh) 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7138009A (zh) 一种植物抗生素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5645364A (zh) 一种宠物用双黄连口服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