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2787B - 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22787B CN113322787B CN202110690792.XA CN202110690792A CN113322787B CN 113322787 B CN113322787 B CN 113322787B CN 202110690792 A CN202110690792 A CN 202110690792A CN 113322787 B CN113322787 B CN 1133227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
- fixing unit
- bridge deck
- formwork
- tem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8—Damp-proof or other insulating layers; Drainage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ridge deck surfacings
- E01D19/083—Waterproofing of bridge decks; Other insulations for bridges, e.g. thermal ; Bridge deck surfac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8—Damp-proof or other insulating layers; Drainage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ridge deck surfacings
- E01D19/086—Drainage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能够解决桥梁径流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的问题。本公开的施工工艺包括: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在桥梁主体上表面施工桥面铺装层;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在桥梁主体上表面施工桥梁护栏。本公开能够避免工人在桥梁主体以外进行作业,保证了施工安全。本公开的支模装置包括:𠃎型上模板、𠃎型下模板、用于支撑𠃎型下模板的第一固定单元和用于支撑𠃎型上模板的第二固定单元;本公开利用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便能实现𠃎型上模板和𠃎型下模板的固定,降低桥梁径流施工的模板安装难度,降低危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高度与跨度的不断提高,桥梁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桥梁径流施工就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桥梁径流施工是一项高危工作,且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随着施工机械化、智能化的推进,已有的人工桥梁径流施工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施工条件。
与此同时,人工桥梁径流施工成本高,难度大,危险性高。因此,如何高效快速、智能安全的进行桥梁径流施工,成为当前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施工工艺利用桥梁主体的预留钢筋将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外悬式固定在桥梁主体外侧,暂未施工桥梁护栏使得桥面铺装层和桥梁主体对应桥梁护栏位置形成高差,利用桥面铺装层和高差支撑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模板,能够避免工人在桥梁主体以外进行作业,保证了施工安全;另外,一次支模能保证完成较大长度的径流装置施工,其施工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施工技术,且施工方便快捷。另外,支模装置的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在桥面铺装层,支模装置的第二固定单元固定在第一固定单元,第一固定单元固定“𠃎”型下模板,第二固定单元固定“𠃎”型上模板,利用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便能实现“𠃎”型上模板和“𠃎”型下模板的固定,降低桥梁径流施工的模板安装难度,降低危险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包括:
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
在桥梁主体上表面对应桥面位置施工桥面铺装层,所述桥面铺装层避开桥梁护栏位置;
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
在桥梁主体上表面施工桥梁护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包括:
桥梁主体施工中绑扎钢筋时,在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预留钢筋位于桥梁主体的侧面;
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先将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绑扎钢筋与预留钢筋固定,再浇筑混凝土形成桥面径流收集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桥面铺装层避开桥梁护栏位置,包括:
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暂未施工桥梁护栏,使得桥梁主体对应桥梁护栏位置与桥面铺装层之间形成高差;
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利用该高差固定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内模板和外模板;
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悬挂在桥梁主体外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包括:
利用桥面铺装层放置支模装置的第一固定单元;
利用所述高差和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安装支模装置的第二固定单元;
利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二固定单元支撑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使得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外悬于桥梁主体外侧;
在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之间的空间绑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钢筋,形成绑扎钢筋,该绑扎钢筋与预留钢筋固定;
从所述内模板的上方向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完成径流收集装置的一个施工单元;
把所述内模板、所述外模板、所述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移动到下一个施工单元继续施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支模装置每次施工径流收集装置的一个施工单元,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重复使用直至完成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径流收集装置位于桥梁侧面,桥面径流的水从桥面流到径流收集装置;
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包括:“𠃎”型上模板、“𠃎”型下模板、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第一固定单元和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第二固定单元;
所述“𠃎”型上模板和所述“𠃎”型下模板放置于桥梁侧面,所述“𠃎”型上模板和所述“𠃎”型下模板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所述施工单元的浇筑腔;
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𠃎”型下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桥面;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所述“𠃎”型上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第三固定单元,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桥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竖部内侧;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竖部顶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端部。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N个第一固定组件、用于连接N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联接架、位于所述联接架和桥面之间的支撑组件;N≥2;
N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沿所述联接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联接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𠃎”型上模板、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N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共同承托所述“𠃎”型下模板;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下模支板和支撑梁,支撑梁沿桥梁的宽度方向分布,支撑梁固定于所述联接架;
下模支板与所述“𠃎”型下模板连接,所述下模支板承托所述“𠃎”型下模板;
支撑梁伸出桥梁的端部且位于所述“𠃎”型下模板和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正上方,下模支板的顶端与支撑梁伸出桥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下模支板固定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模支板为“𠃎”型,“𠃎”型的下模支板承托所述“𠃎”型下模板;
“𠃎”型的竖部延伸至支撑梁并与支撑梁固定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千斤顶,千斤顶靠近径流收集装置安装;
千斤顶的顶头通过圆管与支撑梁固定连接,以实现千斤顶和所述联接架共同支撑支撑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模支板包括立柱、上滑块和下滑块,上滑块和下滑块均套设于立柱,立柱顶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于立柱;
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横部与支撑梁通过第一拉杆固定,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竖部与支撑梁通过第二拉杆固定;
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伸长或缩短使得上滑块和下滑块沿立柱滑动,以实现所述“𠃎”型下模板和所述“𠃎”型上模板之间间距调节。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𠃎”型上模板和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横向一侧均与桥梁边缘接触;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平行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横部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一端与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竖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下模支板固定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𠃎”型上模板通过第三固定单元固定于桥梁,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平行;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从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竖部顶端向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延伸,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从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竖部底端向桥梁延伸。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轮组、2M个升降柱和M个横梁,M≥4;轮组包括偶数个车轮和轮架,每个车轮均安装于轮架;
2M个升降柱分两组相对设置于车轮上方,2M个升降柱的底端均与轮架连接,2M个升降柱的顶端对应连接M个横梁;
所述联接架固定于横梁,轮组位于桥面。
在本公开中,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在桥面,第二固定单元固定在第一固定单元,第一固定单元固定“𠃎”型下模板,第二固定单元固定“𠃎”型上模板,利用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便能实现“𠃎”型上模板和“𠃎”型下模板的固定,降低桥梁径流施工的模板安装难度。
2、现有的桥面径流装置主要为PVC管和L型混凝土结构。对于PVC管的径流装置,其耐久性差、梅雨季节排水性较差,并且一旦堵塞难以处理。本公开的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为混凝土结构,在耐久性、便捷性、泄洪能力等方面均较PVC管好。
3、现有的桥面径流施工处理技术:针对PVC管作为径流装置主要是利用人工进行施工,安全性能低。此外,针对混凝土径流装置的施工,主要是人工与外悬式台车结合施工,其危险性高、施工效率低,且施工难度大。本公开的桥面径流支模装置利用外悬式结构,能够避免工人在桥面以外进行作业,保证了施工安全;一次支模能保证完成较大长度的径流装置施工,其施工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施工技术,且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的详细流程图;
图3为图1中桥面铺装层避开桥梁护栏位置的详细流程图;
图4为图1中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详细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整体示意图一;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整体示意图二;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整体示意图一;
图8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整体示意图二;
图9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整体示意图一;
图10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整体示意图二;
图11为图5至图10中第一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a-施工单元;b-桥梁侧面;c-桥面;d-预留桥梁护栏位置;e-桥梁;f-桥面预埋钢筋;j-后锚件;1-“𠃎”型上模板;11-横部;12-竖部;2-“𠃎”型下模板;3-第一固定单元;31-第一固定组件;311-下模支板;3111-立柱;3112-上滑块;3113-下滑块;3114-第一拉杆;3115-第二拉杆;312-支撑梁;313-千斤顶;314-圆管;32-联接架;33-支撑组件;331-车轮;332-轮架;333-升降柱;334-横梁;4-第二固定单元;5-第三固定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桥面径流装置主要为PVC管和L型混凝土结构。对于PVC管的径流装置,其耐久性差、梅雨季节排水性较差,并且一旦堵塞难以处理。为了提高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耐久性、便捷性、泄洪能力,请参阅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包括: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在桥梁主体上表面对应桥面位置施工桥面铺装层,桥面铺装层避开桥梁护栏位置;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在桥梁主体上表面施工桥梁护栏。
本公开实施例的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为混凝土结构,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施工工艺,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在耐久性、便捷性、泄洪能力等方面均较PVC管好。
请参阅图2,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包括:桥梁主体施工中绑扎钢筋时,在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预留钢筋位于桥梁主体的侧面;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先将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绑扎钢筋与预留钢筋固定,再浇筑混凝土形成桥面径流收集装置。
请参阅图3,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桥面铺装层避开桥梁护栏位置,包括: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暂未施工桥梁护栏,使得桥梁主体对应桥梁护栏位置与桥面铺装层之间形成高差;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利用该高差固定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内模板和外模板;内模板和外模板悬挂在桥梁主体外侧。
请参阅图4,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包括:利用桥面铺装层放置支模装置的第一固定单元;利用高差和第一固定单元安装支模装置的第二固定单元;利用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支撑内模板和外模板,使得内模板和外模板外悬于桥梁主体外侧;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的空间绑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钢筋,形成绑扎钢筋,该绑扎钢筋与预留钢筋固定;从内模板的上方向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完成径流收集装置的一个施工单元;把内模板、外模板、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移动到下一个施工单元继续施工。
现有的桥面径流施工处理技术:针对PVC管作为径流装置主要是利用人工进行施工,安全性能低。此外,针对混凝土径流装置的施工,主要是人工与外悬式台车结合施工,其危险性高、施工效率低,且施工难度大。本公开的桥面径流支模装置利用外悬式结构,能够避免工人在桥面以外进行作业,保证了施工安全;一次支模能保证完成较大长度的径流装置施工,其施工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施工技术,且施工方便快捷。
基于上述的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请参阅图5、图7和图9,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每次施工径流收集装置的一个施工单元a,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重复使用直至完成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径流收集装置位于桥梁侧面b,桥面径流的水从桥面c流到径流收集装置;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包括:“𠃎”型上模板1、“𠃎”型下模板2、用于支撑“𠃎”型下模板2的第一固定单元3和用于支撑“𠃎”型上模板1的第二固定单元4;“𠃎”型上模板1和“𠃎”型下模板2放置于桥梁侧面b,“𠃎”型上模板1和“𠃎”型下模板2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施工单元a的浇筑腔;第一固定单元3与“𠃎”型下模板2连接,第一固定单元3固定于桥面c;第二固定单元4与“𠃎”型上模板1连接,第二固定单元4固定于第一固定单元3。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一次架设,每次施工一个施工单元a,单个施工单元a施工完成后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移动到下一个施工单元a继续施工,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受用于整条桥梁e径流施工,节省劳动力,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包括:作为连接模块的第一固定单元3、第二固定单元4的N个第一固定组件31和第三固定单元5,作为支模板块的“𠃎”型上模板1和“𠃎”型下模板2,作为移动模块的第二固定单元4的支撑组件33,与移动模块配合使用的配重模块。其中: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各块体的结构;支模板块安装在顺向施工桥梁e的侧边缘,用于机械支模,节省劳动力。配重模块安装在桥梁e的桥面c,用于维持整个装置稳定。移动模块安装在桥梁e的路面上,用于支持整个装置的水平向移动。
由于支撑模块的一端连接车轮331,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平衡性,本发明实施例在支撑模块的相对另一端连接配重模块,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移动装置辅助支模,使支模的稳定性更好,更便于支模模块稳定而可靠的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的上模板为L型设计,位于桥梁e边缘,“𠃎”型上模板1横向一面与桥梁e边缘对角接触且用托顶将其固定住,“𠃎”型上模板1横向另一面与即将要浇筑的桥梁e径流无缝接触,“𠃎”型上模板1上部利用第二固定单元4与“𠃎”型下模板2连接,第二固定单元4作用主要是限制浇筑桥梁e径流的混凝土向横向与竖向流动。
本公开实施例的下模板同样为L型设计,并沿纵向延伸,但其在横向和竖向的长度均比“𠃎”型上模板1长,“𠃎”型下模板2横向一侧与桥梁e边缘无缝接触,“𠃎”型下模板2上部利用螺栓与第二固定单元4连接,利用第一固定单元3将”𠃎”型下模板2托住,具体地,第一固定单元3主要作用是托住从带孔钢板的圆孔中浇筑来的混凝土,限制混凝土横向与竖向流动,导向混凝土向纵向流动。
请继续参阅图5、图7和图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除了包括“𠃎”型上模板1、“𠃎”型下模板2、第一固定单元3和第二固定单元4之外,还包括:用于支撑“𠃎”型上模板1的第三固定单元5,第三固定单元5的一端固定于桥梁e、另一端固定于“𠃎”型上模板1的竖部12内侧;第二固定单元4的一端固定于“𠃎”型上模板1的竖部12顶端、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单元3的端部。
本公开实施例设置第三固定单元5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的支撑“𠃎”型上模板1,二是为了在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移动到下一个施工单元a之前,通过第三固定单元5的收缩更便于“𠃎”型上模板1脱模。
请参阅图5、图7、图9、图11和图12,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单元3包括:N个第一固定组件31、用于连接N个第一固定组件31的联接架32、位于联接架32和桥面c之间的支撑组件33;N≥2; N个第一固定组件31沿联接架32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联接架32的长度方向与“𠃎”型上模板1、“𠃎”型下模板2的长度方向一致;N个第一固定组件31共同承托“𠃎”型下模板2;第二固定单元4与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组件31固定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单元4为带孔钢板和托顶,本公开实施例的带孔钢板位于“𠃎”型上模板1与“𠃎”型下模板2的顶部,并通过螺栓将“𠃎”型上模板1与“𠃎”型下模板2连接,其中带孔钢板的孔口位于预留径流空间的正上方,便于浇筑混凝土。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固定单元5为N个托顶,本公开实施例的托顶固定于桥面c靠近桥梁e边缘处,另一端与上模板相连,其中托顶可以沿桥梁e横向伸缩,托顶的作用主要是稳定并调整上模板。
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组件31包括下模支板311和支撑梁312,支撑梁312沿桥梁e的宽度方向分布,支撑梁312固定于联接架32;下模支板311与“𠃎”型下模板2连接,下模支板311承托“𠃎”型下模板2;支撑梁312伸出桥梁e的端部且位于“𠃎”型下模板2和“𠃎”型上模板1的正上方,下模支板311的顶端与支撑梁312伸出桥梁e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单元4与下模支板311固定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撑梁312与联接架32通过销钉连接,销钉为T字型设计,主要用于连接支撑梁312与联接架32,使支撑梁312能够沿着一定方向转动,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辅助调整模板的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的下模支板311和支撑梁312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为工字型设计,主要用于连接并固定装置交接处。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下模支板311对下模的固定作用,实现临空支模,临空成型,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不需要工人高空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请参阅图5、图6、图7和图8,本公开实施例的下模支板311为“𠃎”型,“𠃎”型的下模支板311承托“𠃎”型下模板2;“𠃎”型的竖部12延伸至支撑梁312并与支撑梁312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5、图6、图7和图8,本公开实施例的下模支板311也为“𠃎”型设计,上部承载“𠃎”型下模板2的重量,顶部利用螺栓与第一固定组件31的支撑梁312【即第一口对口双槽钢】稳定连接,在下模支板311远离桥面c的一侧中部用工字钢通过螺栓将其斜撑固定,下模支板311的作用主要用于稳定“𠃎”型下模板2。
上述的第一口对口双槽钢位于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的顶部,主要起连接整个装置的作用,请参阅图7和图8,第一口对口双槽钢横向靠近桥面c的一侧通过销钉与支撑组件33的横梁334【第二口对口双槽钢】相连,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口对口双槽钢的中部被千斤顶313通过三角板与圆管314托起,请参阅图9和图10,第一口对口双槽钢横向另一侧与下模支板311的立柱3111【工字钢】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口对口双槽钢在工字钢与千斤顶313之间利用螺栓与L型下模支板311相连。优选第一口对扣双槽钢为10#槽钢。
本公开实施例中下模支板311的立柱3111【工字钢】倾斜位于整个装置横向远离桥面c一端,上部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组件31的支撑梁312【即第一口对口双槽钢】连接,下部通过螺栓与下模支板311连接。其中支撑梁312【即第一口对口双槽钢】、工字钢与下模支板311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主要是为了稳定下模支板311。
支撑组件33的横梁334【第二口对口双槽钢】的上部固定两枚活动销钉,支撑组件33的横梁334【第二口对口双槽钢】下部与2根升降柱333相连。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组件31还包括千斤顶313,千斤顶313靠近径流收集装置安装;千斤顶313的顶头通过圆管314与支撑梁312固定连接,以实现千斤顶313和联接架32共同支撑支撑梁312。
本公开实施例的千斤顶313安装在桥梁e路面的边缘,上部通过圆管314和三角板与第一口对口双槽钢相连。优选的千斤顶313为承重10吨千斤;顶优选的圆管314为8#圆管314;优选的三角板为10*10*10。
请参阅图9和图10,本公开实施例的下模支板311包括立柱3111、上滑块3112和下滑块3113,上滑块3112和下滑块3113均套设于立柱3111,立柱3111顶端与支撑梁31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于立柱3111;“𠃎”型下模板2的横部11与支撑梁312通过第一拉杆3114固定,“𠃎”型下模板2的竖部12与支撑梁312通过第二拉杆3115固定;第一拉杆3114和第二拉杆3115伸长或缩短使得上滑块3112和下滑块3113沿立柱3111滑动,以实现“𠃎”型下模板2和“𠃎”型上模板1之间间距调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𠃎”型上模板1和“𠃎”型下模板2的横向一侧均与桥梁e边缘接触;第二固定单元4平行“𠃎”型上模板1的横部11设置,第二固定单元4的一端与“𠃎”型上模板1的竖部12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单元4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单元3的下模支板311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𠃎”型上模板1通过第三固定单元5固定于桥梁e,第三固定单元5与第二固定单元4平行;第二固定单元4从“𠃎”型上模板1的竖部12顶端向第一固定单元3延伸,第三固定单元5从“𠃎”型上模板1的竖部12底端向桥梁e延伸。
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支撑组件33包括轮组、2M个升降柱333和M个横梁334,M≥4;轮组包括偶数个车轮331和轮架332,每个车轮331均安装于轮架332;2M个升降柱333分两组相对设置于车轮331上方,2M个升降柱333的底端均与轮架332连接,2M个升降柱333的顶端对应连接M个横梁334;联接架32固定于横梁334,轮组位于桥面c。
本公开实施例的升降柱333位于支撑组件33的横梁334【第二口对口双槽钢】与轮架332【单槽钢】之间,主要其升降作用并调整第一固定组件31的支撑梁312【即第一口对口双槽钢】的高度,从而调节下模支板311的高度,进而使“𠃎”型下模板2能紧贴桥梁e边缘。轮架332【单槽钢】位于升降柱333的下部,两端连接有车轮331,轮架332【单槽钢】横向靠近桥面c一端固定后锚件j。优选轮架332【单槽钢】为10#槽钢。后锚件j位于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横向靠近路面中部方向的尾部,后锚件j与轮架332【单槽钢】直接连接,主要用于平衡基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悬空部分的重量。
支撑组件33的车轮331位于升降柱333的下方,两车轮331通过轮架332【单槽钢】连接。车轮331能够通过人为自由控制其工作与静置,只能沿着桥梁e纵向运动,主要用于待径流混凝土硬化后整个装置的纵向移动。主要用于待径流混凝土硬化后整个装置的纵向移动。优选的车轮331为∅30车轮331。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第一固定单元3固定在桥面c,第二固定单元4固定在第一固定单元3,第一固定单元3固定“𠃎”型下模板2,第二固定单元4固定“𠃎”型上模板1,利用第一固定单元3和第二固定单元4便能实现“𠃎”型上模板1和“𠃎”型下模板2的固定,降低桥梁e径流施工的模板安装难度。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公开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公开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公开。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公开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
在桥梁主体上表面对应桥面位置施工桥面铺装层,所述桥面铺装层避开桥梁护栏位置;
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
在桥梁主体上表面施工桥梁护栏;
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暂未施工桥梁护栏,使得桥梁主体对应桥梁护栏位置与桥面铺装层之间形成高差;
利用桥面铺装层放置支模装置的第一固定单元;利用所述高差和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安装支模装置的第二固定单元;
支模装置包括:“𠃎”型上模板、“𠃎”型下模板、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第一固定单元和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第二固定单元;所述“𠃎”型上模板和所述“𠃎”型下模板放置于桥梁侧面,所述“𠃎”型上模板和所述“𠃎”型下模板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所述施工单元的浇筑腔;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𠃎”型下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桥面;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所述“𠃎”型上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主体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包括:
桥梁主体施工中绑扎钢筋时,在对应桥面径流收集装置位置预留钢筋,预留钢筋位于桥梁主体的侧面;
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先将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绑扎钢筋与预留钢筋固定,再浇筑混凝土形成桥面径流收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铺装层避开桥梁护栏位置,包括:
桥面径流收集装置施工时,利用所述高差固定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内模板和外模板;
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悬挂在桥梁主体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留钢筋采用外悬式结构施工桥面径流收集装置,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二固定单元支撑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使得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外悬于桥梁主体外侧;
在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之间的空间绑扎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钢筋,形成绑扎钢筋,该绑扎钢筋与预留钢筋固定;
从所述内模板的上方向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外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完成径流收集装置的一个施工单元;
把所述内模板、所述外模板、所述第一固定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移动到下一个施工单元继续施工。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模装置每次施工径流收集装置的一个施工单元,支模装置重复使用直至完成径流收集装置施工,径流收集装置位于桥梁侧面,桥面径流的水从桥面流到径流收集装置;
支模装置包括:“𠃎”型上模板、“𠃎”型下模板、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第一固定单元和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第二固定单元;
所述“𠃎”型上模板和所述“𠃎”型下模板放置于桥梁侧面,所述“𠃎”型上模板和所述“𠃎”型下模板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所述施工单元的浇筑腔;
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𠃎”型下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桥面;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所述“𠃎”型上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第三固定单元,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桥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竖部内侧;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竖部顶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N个第一固定组件、用于连接N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联接架、位于所述联接架和桥面之间的支撑组件;N≥2;
N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沿所述联接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联接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𠃎”型上模板、所述“𠃎”型下模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N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共同承托所述“𠃎”型下模板;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下模支板和支撑梁,支撑梁沿桥梁的宽度方向分布,支撑梁固定于所述联接架;
下模支板与所述“𠃎”型下模板连接,所述下模支板承托所述“𠃎”型下模板;
支撑梁伸出桥梁的端部且位于所述“𠃎”型下模板和所述“𠃎”型上模板的正上方,下模支板的顶端与支撑梁伸出桥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下模支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支板为“𠃎”型,“𠃎”型的下模支板承托所述“𠃎”型下模板;
“𠃎”型的竖部延伸至支撑梁并与支撑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千斤顶,千斤顶靠近径流收集装置安装;
千斤顶的顶头通过圆管与支撑梁固定连接,以实现千斤顶和所述联接架共同支撑支撑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90792.XA CN113322787B (zh) | 2021-06-22 | 2021-06-22 | 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90792.XA CN113322787B (zh) | 2021-06-22 | 2021-06-22 | 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2787A CN113322787A (zh) | 2021-08-31 |
CN113322787B true CN113322787B (zh) | 2023-03-03 |
Family
ID=77424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90792.XA Active CN113322787B (zh) | 2021-06-22 | 2021-06-22 | 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2278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76870B (zh) * | 2023-05-26 | 2024-06-14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飞檐式墩帽的模板拆除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44461A (ja) * | 2004-11-22 | 2006-06-08 | Kcon Kk | ボックス構造の躯体からなる自動車道路構造物における路面排水施設 |
JP2008261165A (ja) * | 2007-04-13 | 2008-10-30 | Shigeyuki Matsui | 歩車道境界用排水装置 |
CN101705658A (zh) * | 2009-11-05 | 2010-05-12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 桥梁的侧缘排水系统 |
CN206173802U (zh) * | 2016-10-27 | 2017-05-17 |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高速公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施工用移动吊篮 |
CN208009240U (zh) * | 2017-09-18 | 2018-10-26 | 孙维军 | 一种桥面排水结构 |
CN211772814U (zh) * | 2020-01-03 | 2020-10-27 |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结合铺装层的钢砼边沟式桥面排水系统 |
-
2021
- 2021-06-22 CN CN202110690792.XA patent/CN1133227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44461A (ja) * | 2004-11-22 | 2006-06-08 | Kcon Kk | ボックス構造の躯体からなる自動車道路構造物における路面排水施設 |
JP2008261165A (ja) * | 2007-04-13 | 2008-10-30 | Shigeyuki Matsui | 歩車道境界用排水装置 |
CN101705658A (zh) * | 2009-11-05 | 2010-05-12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 桥梁的侧缘排水系统 |
CN206173802U (zh) * | 2016-10-27 | 2017-05-17 |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高速公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施工用移动吊篮 |
CN208009240U (zh) * | 2017-09-18 | 2018-10-26 | 孙维军 | 一种桥面排水结构 |
CN211772814U (zh) * | 2020-01-03 | 2020-10-27 |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结合铺装层的钢砼边沟式桥面排水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22787A (zh) | 2021-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53613B (zh) | 一种大跨径梁桥箱梁全断面一次悬浇施工方法 | |
CN109778700B (zh) | 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现浇槽形梁三点滑移顶推施工方法 | |
CN212336714U (zh) | 一种自行桁架支撑模板 | |
CN208329596U (zh) | 一种半机械有轨式地铁车站侧墙模板施工装备 | |
CN211947993U (zh) | 大跨度现浇桥梁施工用支架 | |
CN113322787B (zh) | 一种桥面径流收集装置的施工工艺及其支模装置 | |
CN110468743B (zh) | 一种用于旧桥墩帽改造的移动式吊架及施工方法 | |
CN116378711A (zh) |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分离式台车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05936645U (zh) | 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 | |
WO2022142193A1 (zh) | 大跨度薄壁混凝土声屏障浇筑台车的施工方法 | |
CN212612627U (zh) | 综合管廊矩形台车 | |
CN210685373U (zh) |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厂房施工的台车系统 | |
CN112160773A (zh) | 一种隧道衬砌钢筋台车及衬砌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 |
CN110438908B (zh) | 一种上承式箱型拱桥改造施工方法 | |
CN112211112A (zh) | 一种在既有桥梁上采用双导梁架桥机的钢箱梁安装方法 | |
CN217128007U (zh) | 一种桥面径流支模装置 | |
CN212003212U (zh) | 一种多种变截面暗挖隧道二衬快速施工结构 | |
CN110438906B (zh) | 一种上承式箱型拱桥拱肋施工方法 | |
CN210395127U (zh) | 一种组装式贝雷梁挂篮上走行系统 | |
CN110438907B (zh) | 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 | |
CN212801257U (zh) | 一种移动式现浇梁侧模装置 | |
CN109629443B (zh) | 跨既有道路的现浇槽型梁三点式顶推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21626836U (zh) |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筑桥机 | |
CN216892058U (zh) | 一种无轨道梁三角挂篮装置 | |
CN218147885U (zh) | 一种移动式雨水箱涵外模板安装拆卸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