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2424B - 气体用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气体用电磁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02424B CN113302424B CN202080011165.2A CN202080011165A CN113302424B CN 113302424 B CN113302424 B CN 113302424B CN 202080011165 A CN202080011165 A CN 202080011165A CN 113302424 B CN113302424 B CN 1133024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valve
- main
- guide member
- main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气体用电磁阀,具备: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阀口的壳体;能在闭位置和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向开方向移动的主阀芯;一端部与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主阀芯的引导构件;配置于以在引导构件内包围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主阀芯向开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构件;向主阀芯施加施加力以使主阀芯位于闭位置的第二施力构件;以及产生与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的电磁驱动装置;容纳空间配置成在开方向上远离一端部;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上以包围引导构件的内孔的开口端的形式形成有缓冲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电磁驱动式的开关阀的气体用电磁阀。
背景技术
为了开闭供气体流动的流路设置气体用电磁阀,作为其一例,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电磁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22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电磁阀有时例如设置在储气罐中,当设置在储气罐中时如下使用。即,当向储气罐填充气体时,气体压力使主阀从阀座上抬起从而打开流路。此时,主阀等发生颤振,会产生发出噪音、阀座损坏以及磨损带来的污染等各种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主阀芯的颤振发生的气体用电磁阀。
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第一发明的气体用电磁阀,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相连的阀口;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在关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打开所述阀口的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所述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向开方向移动;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所述主阀芯以将所述主阀芯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引导;第一施力构件,所述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以在所述引导构件内包围所述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所述主阀芯向开方向施力;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向所述主阀芯施加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施加力以使所述主阀芯位于闭位置;以及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所述容纳空间配置成在开方向上远离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上以包围所述引导构件的内的开口端的形式形成有缓冲槽。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沿着主阀芯的外周面流动的气体释放到缓冲槽,可以防止在主阀芯和引导构件之间流入大量气体。这样一来,可以抑制容纳空间的内压的急剧变动,可以抑制主阀芯中颤振的发生。
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还具备座活塞,所述座活塞插通所述主阀芯,受到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而对所述主阀芯向闭位置施力;所述主阀芯上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先导通路;所述座活塞能在关闭所述先导通路的先导闭位置和打开所述先导通路的先导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励磁力使所述座活塞向开位置移动,由此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在电磁驱动装置中产生励磁力来打开阀口,能使气体从第二端口流向第一端口。在允许这种双向流动的气体用电磁阀中,也可以抑制主阀芯中颤振的发生。
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主阀芯及所述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泄压通路;所述泄压通路形成为能排出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体。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排出流入容纳空间的气体,即可以进行容纳空间的泄压。由此,可以抑制容纳空间的内压的急剧变更,可以抑制主阀芯中颤振的发生。
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引导构件具有至少一个连通流路以将从打开的所述阀口导出的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二端口;所述至少一个连通流路形成于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配置为使在该处流动的气体的流量的分布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不对称。
根据上述结构,能使气体流动时将主阀芯压在引导构件上那样的载荷作用在主阀芯上。由此,可以增加主阀芯的滑动阻力。如此,可以抑制主阀芯的振动,可以抑制主阀芯中颤振的发生。
作为第二发明的气体用电磁阀,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相连的阀口;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在关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打开所述阀口的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所述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从闭位置朝开位置向开方向移动;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所述主阀芯以将所述主阀芯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引导;第一施力构件,所述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以在所述引导构件内包围所述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所述主阀芯从闭位置朝开位置向开方向施力;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向所述主阀芯施加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施加力以使所述主阀芯位于闭位置;以及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所述主阀芯及所述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泄压通路;所述泄压通路形成为能排出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体。
根据本发明,能够排出流入容纳空间的气体,即可以对容纳空间进行泄压。由此,可以抑制容纳空间的内压的急剧变动,可以抑制主阀芯中的颤振的发生。
作为第三发明的气体用电磁阀,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相连的阀口;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在关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打开所述阀口的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所述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从闭位置朝开位置向开方向移动;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所述主阀芯以将所述主阀芯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引导;第一施力构件,所述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以在所述引导构件内包围所述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所述主阀芯从闭位置朝开位置向开方向施力;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向所述主阀芯施加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施加力以使所述主阀芯位于闭位置;以及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所述引导构件具有至少一个连通流路以将从打开的所述阀口导出的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二端口;所述至少一个连通流路形成于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配置为使从所述阀口流向连通流路的气体的流量的分布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不对称。
根据本发明,能使气体流动时将主阀芯压在引导构件上那样的载荷作用在主阀芯上。由此,可以增加主阀芯的滑动阻力。如此,可以抑制主阀芯的颤振,可以抑制主阀芯中颤振的发生。
作为第四发明的气体用电磁阀,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相连的阀口;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在关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打开所述阀口的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所述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向开方向移动;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所述主阀芯以将所述主阀芯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引导;第一施力构件,所述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以在所述引导构件内包围所述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所述主阀芯向开方向施力;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向所述主阀芯施加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施加力以使所述主阀芯位于闭位置;以及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所述容纳空间配置成在开方向上远离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所述主阀芯的一端部从所述引导构件突出而关闭所述阀口;所述壳体上以包围所述主阀芯的一端部的形式形成有缓冲空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沿着主阀芯的外周面流动的气体释放到缓冲空间,可以防止主阀芯和引导构件之间流入大量气体。如此,可以抑制容纳空间的内压的急剧变动,可以抑制主阀芯中颤振的产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主阀芯中颤振的产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在参照附图的基础上,由以下优选的实施形态的详细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的剖切线II-II剖切观察气体用电磁阀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图1的区域X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气体用电磁阀中从第二端口向第一端口供给气体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气体用电磁阀中从第一端口向第二端口供给气体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1A至1C。另外,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方向的概念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并不旨在将本发明的结构的方向限制在该方向。又,以下说明的气体用电磁阀1、1A~1C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因此,本发明不限于实施形态,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追加、删除或变更。
<第一实施形态>
在储存高压气体的储气罐等中设有图1所示的气体用电磁阀1,气体用电磁阀1通过开闭流路使能进行气体的填充和释放。另外储气罐是使用气体用电磁阀1的一个例子,使用的对象不仅限于储气罐。即,气体用电磁阀1设置在需要气体双向流动的流路中。具有这种功能的气体用电磁阀1结构如下。
即,气体用电磁阀1主要包括壳体11、引导构件12、主阀芯13、座活塞14和电磁驱动装置15。壳体11形成有大致有底圆柱形的阀室21,其开口部分由盖体18封闭。又,壳体11上形成有连接到第一端口22的第一流路23和连接到第二端口24的第二流路25。第一流路23通过阀口26在阀室21的底部21a开口。第二流路25在阀室21的侧面开口。据此构成的壳体11中,在阀室21内容纳有引导构件12、主阀芯13、座活塞14和电磁驱动装置15以开闭阀口26。
引导构件1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其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形态中,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距180度的两个位置)平坦地形成。具有这种形状的引导构件12以其一端与阀室21的底部21a抵接的状态嵌合于阀室21,和壳体11之间形成一对间隙27、27。又,如图2所示,引导构件12的一端部形成有两个连通流路31、32。两个连通流路31、32以在一直线上排列的形式从引导构件12的内孔12a向径向一方及另一方延伸,连接阀口26和间隙27,27。在引导构件12的另一端面上同样也形成两条连通流路33、34,通过连通流路33、34连接间隙27、27和引导构件12的内孔12a。又,如图3所示,主阀芯13插入内孔12a中。
主阀芯13大致形成为有底圆筒形,基端侧部分13b形成为具有比梢端侧部分13a大的直径。具有这种形状的主阀芯13的基端侧部分13b装配至内孔12a中,它可以沿着引导构件12的内孔12a在轴向上移动。又,主阀芯13可位于图1所示的闭位置,座构件13c设置在其梢端面上。当主阀芯13处于闭位置时,座构件13c位于阀座28上,以关闭阀座26。另一方面,当主阀芯13沿轴向移动到另一侧并位于打开位置时,座构件13c与阀座28分离并开启阀口26。
像这样构成的主阀芯13与引导构件12形成容纳空间35,以容纳第一螺旋弹簧16。即,在引导构件12中,内孔12a的一端侧部分12b形成为比剩余部分12c小径,其中插入有主阀芯13的梢端部分13a。据此,在主阀芯13的梢端侧部分13a和引导构件12之间形成大致圆环状的容纳空间35,其中容纳有第一螺旋弹簧16。作为第一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第一螺旋弹簧16是所谓的压缩螺旋弹簧,沿作为从闭位置向开位置的方向的开方向对主阀芯13施加施加力。另外,代替第一螺旋弹簧16地,可以使用板簧、弹性体、磁力弹簧、空气弹簧以及借助静电力的按压机构等。
又,主阀芯13上以能在开位置连通第一端口22和第二端口24的形式形成有先导通路13d。先导通路13d沿其轴线贯穿主阀芯13,在主阀芯13落座的状态下,阀口26与主阀芯13的内孔13e相连。又,主阀芯13的内孔13e中能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地插通有座活塞14,以打开和关闭先导通路13d。
座活塞14形成为大致圆柱状,通过使其梢端部14a插入先导通路13d的座部13f并落座,来关闭先导通路13d。即,当座活塞14位于先导闭位置时,先导通路13d关闭。又,座活塞14可沿其轴线从先导闭位置移动到先导打开位置,通过移动,梢端部分14a与座部13f分离。据此,先导通路13d开启,阀口26和主阀芯13的内孔13e相互连接。又,座活塞1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狭缝(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两个狭缝)14b和14b,当先导通路13d打开时,狭缝14b和14b形成连接先导通路13d和上述两个连通流路33和34的流路。具有这种构造的座活塞14的基端侧部分14c由主阀芯13突出,同时电磁驱动装置15设置在那里。
电磁驱动装置15设有柱塞41、固定磁极42以及螺线管43。柱塞41是由磁性体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其内孔41a中插入有座活塞14的基端侧部分14c。又,在内孔41a中,梢端侧部分41b形成为比基端侧部分41c小径,相应地座活塞14的基端部14d也形成为比剩余的部分大径。据此,柱塞41在内孔41a的梢端侧部分与座活塞14的基端部14d结合,与座活塞14联动。与如此构成的柱塞41相向地设置有固定磁极42。
固定磁极42是由强磁性体构成的大致圆柱状的构件,从柱塞41的基端向轴线方向一方隔开间隔地配置。如此配置的固定磁极42的梢端侧部分42b的外径与柱塞41的外径大致相同,固定磁极42的梢端侧部分42b和柱塞41上外装有套筒44。套筒44是由非磁性体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构成为柱塞41能在其中沿轴线方向移动。如此构成的套筒44上外装有螺线管43。
螺线管43形成为大致圆柱状,通过使电流流过绕线管43a缠绕的线圈43b,可对柱塞41产生励磁力。即,螺线管43能够使柱塞41励磁并将其向固定磁极42吸引,借助吸引使与其联动的座活塞14向先导开位置移动。又,柱塞41上设有第二螺旋弹簧17,以向柱塞41(更具体地,经由座活塞14向柱塞41)施加对抗这种励磁力的施加力。
作为第二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的第二螺旋弹簧17是所谓的压缩螺旋弹簧,插通柱塞41内。第二螺旋弹簧17的一端嵌套于固定磁极42的弹簧座凹部42a,另一端按压在座活塞14的基端部14d上。因此,第二螺旋弹簧17通过座活塞14对柱塞41向轴线方向一侧施力,使柱塞41与固定磁极42分离。又,第二螺旋弹簧17通过按压座活塞14能使柱塞41和座活塞14联动,在没有电流流过螺线管43的状态下使座活塞14位于先导闭位置。另,作为替代,第二螺旋弹簧17可以使用板簧、弹性体、磁力弹簧、空气弹簧以及借助静电力的加压机构等。
又,螺线管43的外周面相对于基端部而言剩余的部分形成为小径,剩余的部分与壳体11之间形成圆环状的环状流路29。环状流路29通过第二流路25连接到第二端口24,又通过间隙27、27、连通流路31、32以及第一流路23连接到第一端口22,和这些流路23、25、27、27、31、32一起构成阀通路30。
如此构成的气体用电磁阀1中,引导构件12和主阀芯13的如下构成。即,引导构件12的一端部上如图2所示形成有缓冲槽36。缓冲槽36以从外部围住引导构件12的内孔12a的开口端的形式形成,形成为环状(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为大致圆环状)。在本实施形态中,缓冲槽36的深度与两个连通流路31、32的深度大致相同,缓冲槽36中流动的气体无滞留地引导至连通流路31、32。另外,缓冲槽36的深度并非必须相同,也可以是比两个连通流路31、32的深度浅或深。
又,主阀芯13如图3所示在其基端侧部分13b上形成有多个泄压通路(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两个泄压通路)13g、13g。泄压通路13g、13g是在主阀芯13的基端侧部分13b的外周面上分别形成的狭缝,例如通过使外周面上至少有两处平坦而形成。如此形成的泄压通路13g、13g在主阀芯13的基端侧部分13b上沿轴线方向延伸,能将容纳空间35的气体向两个连通流路33、34排出。
下面说明气体用电磁阀1的动作。即,气体用电磁阀1如上所述设置在例如储气罐中,能在阀通路30中使气体双向流动以填充和释放气体。例如,如图4所示当气体由第二端口24流向第一端口22时,螺线管43的线圈43b中流通电流。因此,柱塞41抬起,与之联动地座活塞14向先导开位置移动。据此,先导通路13d打开,气体通过两个连通流路33、34、狭缝14b、14b以及先导通路13d引导至第一流路23。于是,阀室21内的气体与流通于第一流路23的气体之间的压差变小,进而第一螺旋弹簧16将主阀芯13向上推至开位置。据此,阀口26开启,即阀通路30打开,气体由第二端口24通过阀通路30流向第一端口22。之后,当流过线圈43b的电流停止时,第二螺旋弹簧17通过座活塞14按压主阀芯13,主阀芯13向闭位置移动。据此,阀口26关闭,即阀通路30关闭,气体的流动停止。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当气体由第一端口22流向第二端口24时,气体用电磁阀1如下动作。即,当气体由第一端口22流向第一流路23时,该气体的压力将主阀芯13开方向按压。据此,主阀芯13向开位置移动,阀口26打开,即阀通路30打开。于是,气体主要由第一流路23通过阀口26流向各连通流路31、32,并进一步通过间隙27、27以及环状流路29引导至第二流路25。像这样将供给至第一端口22的气体经由阀通路30引导至第二端口24。又、随少量但气体还如下流动。即,通过阀口26后,少量的气体沿主阀芯13的外周面流动,通过主阀芯13与引导构件12之间流入容纳空间35(例如,参见图3中的箭头A)。据此,容纳空间35的内压升高,这种状态下主阀芯13移动而导致容纳空间35的内压急剧变动从而相对于主阀芯13产生颤振。对此,气体用电磁阀1中,如下所述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产生。
即,气体用电磁阀1如上所述在引导构件12的一端部形成有缓冲槽36,能将沿着主阀芯13的外周面流动的气体引导至缓冲槽36流向各连通流路31、32(参照图2中的箭头)。因此,可以抑制主阀芯13和引导构件12之间流入大量的气体从而使容纳空间35的内压上升。据此,可以抑制容纳空间35的内压力的急剧变化,可以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发生。
又,在气体用电磁阀1中,如上所述形成有两个泄压通路13g、13g,能将流入容纳空间35的气体通过连通流路33、34向阀通路30排出,即能够进行容纳空间35的泄压(例如,参照图3的箭头B)。据此,可以抑制容纳空间35的内压的急剧变动,可以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发生。
像这样,在气体用电磁阀1中,通过由第一端口22向第一流路23供给气体,能打开阀口26使气体流向第二端口24,此时可以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发生。又,通过停止由第一端口22向第一流路23的气体的供给,由此与从第二端口24流出的情况同样地主阀芯13被第二螺旋弹簧17推压而向闭位置移动。据此,阀口26关闭,即阀通路30关闭从而气体的流动停止。像这样,在气体用电磁阀1中,气体能从第一端口22及第二端口24双方流出。
<第二实施形态>
第二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A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的结构相似。因此,对于第二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A的结构,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的区别点,对相同的结构标以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对后述的第三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B也是同样。
在第二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A中,如图6所示引导构件12A的如下构成。即,在引导构件12A中,在其一端部形成有一个连通流路31A,连通流路31A从内孔12a朝一方的间隙27向径向外方延伸。据此,在引导构件12A的一端部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分布相对于引导构件12A的中心轴线不对称,能使气体流动时将主阀芯13压在引导构件12A上那样的载荷作用在主阀芯13上。据此,可以增加主阀芯13的滑动阻力。这样一来,可以抑制主阀芯13的振动,可以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发生。
其他,第二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A发挥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形态>
在第三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B中,如图7所示,引导构件12B的结构如下。即,在引导构件12B中,在其一端部形成有两个连通流路31B、32B。两个连通流路31B、32B由内孔12a朝间隙27向径向外方延伸,并非在一直线上排列配置而是呈规定的角度α(15°≤α<180°,本实施形态中α=60°)配置。据此,与引导构件12A的情况一样,在其一端部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分布相对于引导构件12B的中心轴不对称,能使气体流动时将主阀芯13压在引导构件12B上那样的载荷作用在主阀芯13上。据此,可以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发生。
其他,第三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B也发挥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形态>
在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B中,如图8所示,引导构件12C不具有缓冲槽36,在壳体11C中形成有缓冲空间36C。即,在壳体11C中,在阀室21的底部21a形成有凹部21b,在该凹部21b的底部形成有阀口26。又,主阀芯13在闭位置从引导构件12C向凹部21b突出的状态下落座于阀座28。此外,凹部21b的内径形成为大于主阀芯13的外径,围绕主阀芯13形成有缓冲空间36C。缓冲空间36C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并与连通流路31、32连接。因此,缓冲空间36C具有与第一至第三实施形态的缓冲槽36相同的功能。因此,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C也发挥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形态>
在第一至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1A~1C中,泄压通路13g、13g通过使外周面上的至少两处平坦而形成,但并非必须如此。例如,泄压通路13g、13g可以是细槽,其形状不限。又,泄压通路13g、13g也可以是形成在主阀芯13、13A或引导构件12、12A~12C中的连通孔。例如,连通孔可以是以连通容纳空间35和先导通路13d的形式形成于主阀芯13、13A,或者以连通容纳空间35和间隙27的形式形成于引导构件12、12A~12C。此外,并非必须形成泄压通路13g、13g,仅形成缓冲槽36就能够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产生。另一方面,缓冲槽36和缓冲空间36C也不一定要形成,仅形成泄压通路13g、13g就能够抑制主阀芯13中颤振的产生。
又,这同样适用于第一至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1A~1C中在引导构件12、12A~12C的一端部形成的连通流路,不一定是一个或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又,在如第二和第三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A、1B中那样增加主阀芯13的滑动阻力的情况下,连通流路也可以如下构成。即,也可以是多个连通流路不对称(即,并非使β根连通流路以每根360/β°角度错开(即以等角度错开)配置)配置,或者每个连通流路的深度和宽度都不同,或者在下游侧设置节流器。即,多个连通流路可以配置为使在引导构件12的一端部流动的气体的流量分布相对于引导构件12B的中心轴线不对称。
在第一至第四实施形态的气体用电磁阀1、1A~1C中,设置了座活塞14,但并非必须,也可以是构成为柱塞41直接按压在主阀芯13上。又,主阀芯13不一定需要具备座构件13c,也可以是座构件13c形成在壳体11侧。又,主阀芯13自身也可以由与座构件13c相同的材料构成。又,座构件13c为截面矩形状,但也可以是有截面圆形状或具有曲面的形状。
根据上述说明,本发明的多种改进以及其他实施形态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得以明确。因此,上述说明应仅理解为示例,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教示执行本发明的最佳的形态为目的而提供。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可对其构造和/或功能的具体内容进行实质性的变更。
符号说明:
1、1A、1B 气体用电磁阀
11、11C 壳体
12、12A~12C 引导构件
12a 内孔
12b 一端侧部分
13 主阀芯
13d 先导通路
13g 泄压通路
14 座活塞
15 电磁驱动装置
16 第一螺旋弹簧
17 第二螺旋弹簧
22 第一端口
24 第二端口
26 阀口
31、31A、31B 连通流路
32、32B 连通流路
35 容纳空间
36 缓冲槽
36C 缓冲空间。
Claims (5)
1.一种气体用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相连的阀口;
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在关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打开所述阀口的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所述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向开方向移动;
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所述主阀芯以将所述主阀芯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引导;
第一施力构件,所述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以在所述引导构件内包围所述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所述主阀芯向开方向施力;
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向所述主阀芯施加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施加力以使所述主阀芯位于闭位置;
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以及
座活塞,所述座活塞插通所述主阀芯,受到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而对所述主阀芯向闭位置施力;
所述容纳空间配置成在开方向上远离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
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上以包围所述引导构件的内孔的开口端的形式形成有缓冲槽;
所述主阀芯上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先导通路;
所述座活塞能在关闭所述先导通路的先导闭位置和打开所述先导通路的先导开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励磁力使所述座活塞向开位置移动,由此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用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阀芯及所述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泄压通路;
所述泄压通路形成为能排出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用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构件具有至少一个连通流路以将从打开的所述阀口导出的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二端口;
所述至少一个连通流路形成于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配置为使在该处流动的气体的流量的分布在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不对称。
4.一种气体用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相连的阀口;
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在关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打开所述阀口的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所述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从闭位置朝开位置向开方向移动;
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所述主阀芯以将所述主阀芯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引导;
第一施力构件,所述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以在所述引导构件内包围所述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所述主阀芯从闭位置朝开位置向开方向施力;
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向所述主阀芯施加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施加力以使所述主阀芯位于闭位置;以及
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
所述主阀芯的基端侧部分能滑动地嵌入所述引导构件;
所述主阀芯及所述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泄压通路;
所述泄压通路形成为通过排出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体而泄放所述容纳空间的压力。
5.一种气体用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相连的阀口;
主阀芯,所述主阀芯能在关闭所述阀口的闭位置和打开所述阀口的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借助从所述第一端口供给的气体的压力向开方向移动;
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阀口相向配置,且在其内孔中插入所述主阀芯以将所述主阀芯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引导;
第一施力构件,所述第一施力构件配置于以在所述引导构件内包围所述主阀芯的形式形成的容纳空间,且对所述主阀芯向开方向施力;
第二施力构件,所述第二施力构件向所述主阀芯施加与所述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施加力以使所述主阀芯位于闭位置;以及
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产生与所述第二施力构件的施加力对抗的励磁力而使所述主阀芯向开位置移动;
所述容纳空间配置成在开方向上远离所述引导构件的一端部;
所述壳体具有在底部分形成所述阀口及阀座的凹部;
所述主阀芯的一端部从所述引导构件向凹部突出而落座于所述阀座,落座于阀座从而关闭所述阀口;
所述凹部上以包围所述主阀芯的一端部的形式形成有缓冲空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15885A JP7266415B2 (ja) | 2019-01-31 | 2019-01-31 | ガス用電磁弁 |
JP2019-015885 | 2019-01-31 | ||
PCT/JP2020/002969 WO2020158728A1 (ja) | 2019-01-31 | 2020-01-28 | ガス用電磁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02424A CN113302424A (zh) | 2021-08-24 |
CN113302424B true CN113302424B (zh) | 2023-04-28 |
Family
ID=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84977A (en) * | 1944-06-14 | 1945-09-18 | Clair V Swearingen | Valve mechanism |
CN1519150A (zh) * | 2003-01-13 | 2004-08-11 | ������������ʽ���� | 制动牵引控制阀 |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84977A (en) * | 1944-06-14 | 1945-09-18 | Clair V Swearingen | Valve mechanism |
CN1519150A (zh) * | 2003-01-13 | 2004-08-11 | ������������ʽ���� | 制动牵引控制阀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文江 ; 闫孝姮 , 宋巍,唐宇静 ; .金属雷管管壳暗伤自动检测机.煤矿安全.2007,(07),全文.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18258B1 (ko) | 가스용 솔레노이드 밸브 | |
JP5857878B2 (ja) | 電磁弁 | |
US20180038507A1 (en) | Valve device | |
CN104024709B (zh) | 电磁式线性阀 | |
CN113302425B (zh) | 气体用电磁阀 | |
JP5880358B2 (ja) | 燃料噴射弁 | |
JP6245632B2 (ja) |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
US20180038317A1 (en) | Gas fuel supply apparatus | |
CN113302424B (zh) | 气体用电磁阀 | |
JP2013100915A (ja) | 電磁弁 | |
US8573559B1 (en) | Control valve with area independent pressure sensing | |
JP2010025217A (ja) | 電磁弁 | |
JP6888451B2 (ja) | 電磁弁 | |
JP7463356B2 (ja) |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
JP7455053B2 (ja) | 電磁バルブ | |
JP2019019898A (ja) | 電磁弁 | |
JP4280266B2 (ja) | 流体遮断弁 | |
KR102501556B1 (ko) | 흐름 제어 밸브 | |
KR20240033124A (ko) | 솔레노이드 밸브 및 솔레노이드 밸브를 구비한 수소 탱크 시스템 | |
CN116420040A (zh) | 滑阀 | |
JP2019019966A (ja) | 電磁弁 | |
JP2019086127A (ja) | 電磁弁 | |
JP2012216679A (ja) | リニアソレノイ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ルブ装置 | |
JP2016136036A (ja) |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 |
JP2011127728A (ja) | 電磁式リニア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