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1323B -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1323B
CN113301323B CN202010676687.6A CN202010676687A CN113301323B CN 113301323 B CN113301323 B CN 113301323B CN 202010676687 A CN202010676687 A CN 202010676687A CN 113301323 B CN113301323 B CN 1133013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or
screen
auto
image
f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66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1323A (zh
Inventor
孙长浩
单国军
张光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66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1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1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1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该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包括:屏幕,用于接收投影仪进行多次自动对焦后投射的图像;屏幕调整装置,用于在投影仪的多次自动对焦时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屏幕上的所述图像;以及,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投影仪多次自动对焦,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是否成功。这样,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效率性,且可以有效地节约测试需要的人力和时间。

Description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投影类产品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其通常被称为投影仪或者投影机。目前,大部分投影类产品都具有自动对焦功能,这使得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对焦范围的自动调整。
近来,伴随着投影类产品的普及和易用,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支持自动对焦功能。但是,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在测试时基本上依靠人眼和手工方式,导致测试准确率不足以及客观性不足的问题。
此外,除了投影仪以外,越来越多的其它电子设备也配备了投影功能,同样,在这些电子设备进行自动对焦功能的测试时,也遇到了与投影仪类似的问题。
因此,期望提供改进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通过将自动对焦后的设备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判定设备的自动对焦是否成功,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效率性,且可以有效地节约测试需要的人力和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包括:屏幕,用于接收投影仪进行多次自动对焦后投射的图像;屏幕调整装置,用于在投影仪的多次自动对焦时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屏幕上的所述图像;以及,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投影仪多次自动对焦,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是否成功。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控制投影仪初始化为基准设置。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控制屏幕初始化到基准位置。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以作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以及,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控制所述屏幕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取所述图像的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括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图像和所述投影仪的操作日志。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生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报告,所述自动对焦报告包括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率和所述失败信息。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屏幕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屏幕连接的多根操作杆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操作杆的移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进一步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和/或所述屏幕的姿态调整过程。
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显示所述投影仪的单次对焦操作和/或所述屏幕的单次姿态调整操作之后,接收用户的确认操作;以及,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完成所述投影仪的单次对焦操作和/或所述屏幕的单次姿态调整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包括:屏幕,用于接收电子设备进行多次自动对焦后投射的图像;屏幕调整装置,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多次自动对焦时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屏幕上的所述图像;以及,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多次自动对焦,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是否成功。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手机、摄像机和监控设备之一。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包括:调整屏幕的姿态;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获取自动对焦后的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
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在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之前进一步包括:控制投影仪初始化为基准设置。
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以作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以及,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得所述图像的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括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图像和所述投影仪的操作日志。
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报告,所述自动对焦报告包括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率和所述失败信息。
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在调整屏幕的姿态之后包括:呈现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过程;接收用户对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过程的确认;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确认,确定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
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在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之后包括:呈现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接收用户对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的确认;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确认,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
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通过将自动对焦后的设备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判定设备的自动对焦是否成功,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效率性,且可以有效地节约测试需要的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的屏幕调整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的屏幕调整装置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的应用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场景概述
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可以用于测试例如投影仪P的自动对焦功能。例如,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可以应用于投影仪的研发阶段,以测试作为研发样品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成功实现。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投影仪的生产阶段,以测试作为成品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正常。
首先,投影仪P将图像投射在屏幕S上。然后,在投影仪P将图像投射到屏幕S上之后,图像采集设备C,比如摄像头采集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并传送到处理器T,比如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从而判定投影仪P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
另外,还可以包括屏幕调整装置M来调整屏幕的姿态,从而确定投影仪P是否在屏幕姿态改变的情况下仍然能自动对焦成功。此外,处理器T还可以控制投影仪P的其它功能,例如启动投影仪P的自动对焦和初始化投影仪P的设置等。
下面,将结合图1进一步说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
示例性系统
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100可以用于对投影仪150的自动对焦功能进行测试。并且,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100包括:屏幕110,用于接收投影仪进行多次自动对焦后投射的图像;屏幕调整装置120,用于在投影仪的多次自动对焦时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图像采集装置130,用于采集所述屏幕上的所述图像;以及,处理器140,用于控制所述投影仪多次自动对焦,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是否成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40通过控制投影仪多次自动对焦来将图像投射到屏幕110上。在实际场景中,投影仪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进行自动对焦,第一种是投影仪开机启动时,第二种是投影仪发生姿态的改变时,例如被移动位置或者被晃动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40可以向投影仪150发送自动对焦指令,以控制投影仪150进行自动对焦。例如,在处理器140为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口或者遥控器方式向投影仪150发送自动对焦指令。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投影仪150自动对焦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投影仪150初始化为基准设置。这里,投影仪150的基准设置也可以被称为投影仪150的初始化设置,例如,其可以是投影仪150在出厂时的默认设置。类似地,在处理器140为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口或者遥控器方式向投影仪150发送初始化指令,以控制投影仪150初始化为基准设置。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控制投影仪150自动对焦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屏幕110初始化到基准位置。这里,屏幕110的基准位置也就是也可以被称为屏幕110的初始化位置,例如,屏幕110垂直放置投影仪150的平面,且屏幕110的中心正对投影仪150的投影的图像中心的位置。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处理器140控制屏幕调整装置120来调整屏幕110的姿态,这将在下面进一步具体说明。
因此,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控制投影仪初始化为基准设置。
并且,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控制屏幕初始化到基准位置。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的屏幕调整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屏幕调整装置M用于调整屏幕P的姿态,具体地,屏幕调整装置M包括用于操作屏幕S的四根操作杆R(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例如,该四根操作杆R是4根行程电动推杆,其连接在作为底座的一块500*500*8MM的铝板上。
在调整屏幕S时,四根操作杆R一起运动则前后移动屏幕S,左侧或者右侧两根操作杆R同时动作则为左右倾斜屏幕S,上边或者下边两根操作杆R同时动作则为上下倾斜屏幕S。这样,通过控制屏幕S的前后移动以及上下或者左右倾斜,可以模拟实际用户对焦的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屏幕调整装置M可以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控制四根操作杆R的运动。并且,如图3所示,PLC可以通过串口通信接收来自处理器T的指令,所述指令可用于调整屏幕S的前后移动、左右倾斜、上下倾斜等。
这样,通过屏幕调整装置M,可以将屏幕M初始化到如上所述的基准位置,即,屏幕M垂直放置投影仪P的平面,且屏幕M的中心正对投影仪P的投影的图像中心的位置。
也就是,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屏幕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屏幕连接的多根操作杆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操作杆的移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屏幕调整装置。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的屏幕调整装置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的屏幕调整装置可以实现为万向球装置。在万向球装置中,球状部分O容纳在套筒H中,并可在套筒H内运动,从而带动连杆B一起运动。而连杆B的另一端连接到屏幕,从而进一步带动屏幕B运动,以调整屏幕B的姿态。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屏幕调整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连接到屏幕的四角的四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30可以实现为用于采集屏幕110上的图像的各种设备,比如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等。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投影仪150完成自动对焦之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130来获取投射在屏幕110上的图像。
并且,所述处理器140用于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是否成功。
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代替通过人眼观看的方法,采用图像处理算法来将自动对焦的投影仪投影获得的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测试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
并且,如果要判定开发或者制造出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优选地使用多次自动对焦测试的结果,也就是,确定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且在成功次数达到一定数目的情况下,判定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因此,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以作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以及,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如果自动对焦成功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则需要再度测试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与如上所述的过程类似地,首先使用屏幕调整装置调整屏幕的姿态,然后控制投影仪再次自动对焦,并获取再次自动对焦的投影仪投射在已调整姿态的屏幕上的图像。接下来,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并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是否成功。
另一方面,如果比较结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未达到预定阈值,则保存本次自动对焦的失败信息,该失败信息可以包括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图像和投影仪的操作日志。
因此,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控制所述屏幕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并且,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取所述图像的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括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图像和所述投影仪的操作日志。
最后,在完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之后,可以生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报告,所述自动对焦报告包括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率和所述失败信息。这里,所述自动对焦成功率指的是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的成功次数与自动对焦的总次数的比值。
因此,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生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报告,所述自动对焦报告包括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率和所述失败信息。
另外,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以向用户显示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和/或屏幕的姿态调整过程。例如,在投影仪进行自动对焦时,或者在屏幕的姿态进行调整时,可以向用户显示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参数,比如时间、位置移动等,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了解上述过程。
这样,用户可以进一步通过确认操作来确认投影仪的本次自动对焦或者屏幕姿态的本次调整,从而提高用户进行自动测试的便利度。
因此,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进一步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和/或所述屏幕的姿态调整过程。
并且,在上述自动对焦测试系统中,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显示所述投影仪的单次对焦操作和/或所述屏幕的单次姿态调整操作之后,接收用户的确认操作;以及,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完成所述投影仪的单次对焦操作和/或所述屏幕的单次姿态调整操作。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通过图像清晰度的处理算法来模拟人眼观察实际图像的效果,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效率性。
并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通过控制屏幕的姿态以模拟实际使用的场景,并使用图像清晰度的处理算法来确定测试结果,可以显著节约自动对焦的测试所需的人力和时间。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除了对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进行测试以外,还可以对其它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行测试,比如手机、摄像机、监控设备等。
因此,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包括:屏幕,用于接收电子设备进行多次自动对焦后投射的图像;屏幕调整装置,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多次自动对焦时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屏幕上的所述图像;以及,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多次自动对焦,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是否成功。
并且,在上述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手机、摄像机和监控设备之一。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投影仪替换为电子设备以外,该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的各方面细节与如上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的相应细节完全相同,为了避免冗余便不再赘述。
示例性方法
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包括:S210,调整屏幕的姿态;S220,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S230,获取自动对焦后的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S240,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S250,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在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之前进一步包括:控制投影仪初始化为基准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以作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以及,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得所述图像的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括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图像和所述投影仪的操作日志。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报告,所述自动对焦报告包括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率和所述失败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在调整屏幕的姿态之后包括:呈现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过程;接收用户对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过程的确认;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确认,确定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中,在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之后包括:呈现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接收用户对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的确认;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确认,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的其它细节与如上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的相应细节完全相同,为了避免冗余便不再赘述。
应用示例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的应用示例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该应用示例中,首先在步骤S301,通过处理器,例如个人计算机通过网口或者遥控器方式初始化屏幕到基准位置,并初始化投影仪为基准配置。然后,在步骤S302,开启投影仪的日志抓取和控制投影仪开启自动对焦。在步骤S303,等待投影仪自动对焦完成,通过摄像头采集最终对焦后的图片并评估其清晰度。在步骤S304,判断采集到的图片的清晰度是否达到指定清晰度。在步骤S305,如果采集到的图片的清晰度未达到指定清晰度,则判断为失败,保存采集到的图片及投影仪的操作日志,并记录失败结果。在步骤S306,如果采集到的图片的清晰度达到指定清晰度,记录为成功,并保存对焦后的图片。
在步骤S307,判定是否自动对焦成功是否已经达到指定次数。在步骤S308,如果未达到指定次数,则移动屏幕的方向和角度,开始下一次对焦,并重复步骤S302到步骤S307的过程。这里,如上所述,移动屏幕的方向和角度的具体方式可以是通过PC自动连接PLC控制单元,由多根行程电动推杆控制屏幕。在步骤S309,如果已达到指定次数,则生成自动测试报告,包括成功率和失败的详细信息。
因此,该应用示例可以通过PLC控制行程电机的方式,对屏幕进行前后方向,以及上线和左右方向倾斜模拟用户实际的场景,并通过清晰度的算法模拟人眼观察实际图像的效果,从而代替仅依靠人工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使得测试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更具有效率性,且能够大大节约自动对焦的测试时间。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8)

1.一种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包括:
屏幕,用于接收投影仪进行多次自动对焦后投射的图像;
屏幕调整装置,用于在投影仪的多次自动对焦时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屏幕上的所述图像;以及
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投影仪多次自动对焦,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以作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以及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控制投影仪初始化为基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控制屏幕初始化到基准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控制所述屏幕调整装置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取所述图像的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括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图像和所述投影仪的操作日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
生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报告,所述自动对焦报告包括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率和所述失败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屏幕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屏幕连接的多根操作杆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操作杆的移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和/或所述屏幕的姿态调整过程。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显示所述投影仪的单次对焦操作和/或所述屏幕的单次姿态调整操作之后,接收用户的确认操作;以及
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完成所述投影仪的单次对焦操作和/或所述屏幕的单次姿态调整操作。
10.一种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包括:
屏幕,用于接收电子设备进行多次自动对焦后投射的图像;
屏幕调整装置,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多次自动对焦时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屏幕上的所述图像;以及
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多次自动对焦,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以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以及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的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手机、摄像机和监控设备之一。
12.一种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包括:
调整屏幕的姿态;
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
获取自动对焦后的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
将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预定阈值比较;以及
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以作为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以及
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达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合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中,在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之前进一步包括:
控制投影仪初始化为基准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调整所述屏幕的姿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图像的清晰度与所述预定阈值的比较结果判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功能是否合格包括:
基于所述比较结果获得所述图像的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括清晰度未达到所述预定阈值的图像和所述投影仪的操作日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进一步包括:
生成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报告,所述自动对焦报告包括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成功率和所述失败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中,在调整屏幕的姿态之后包括:
呈现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过程;
接收用户对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过程的确认;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确认,确定所述屏幕姿态的调整。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仪的自动对焦测试方法,其中,在控制投影仪自动对焦之后包括:
呈现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
接收用户对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过程的确认;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确认,确定所述投影仪的自动对焦。
CN202010676687.6A 2020-07-14 2020-07-14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3301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6687.6A CN113301323B (zh) 2020-07-14 2020-07-14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6687.6A CN113301323B (zh) 2020-07-14 2020-07-14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323A CN113301323A (zh) 2021-08-24
CN113301323B true CN113301323B (zh) 2023-05-23

Family

ID=77318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6687.6A Active CN113301323B (zh) 2020-07-14 2020-07-14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13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9201A (zh) * 2022-08-16 2022-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2495B2 (ja) * 2012-12-28 2017-08-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校正装置、装置、プロジェクタ、3次元スキャナ、校正方法、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5915870A (zh) * 2015-12-30 2016-08-3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的自动对焦装置及方法
CN111225196B (zh) * 2018-11-26 2022-09-27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对焦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418123A (zh) * 2019-08-01 2019-11-05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辅助工具的对焦方法、辅助工具及投影系统
CN111327890B (zh) * 2020-03-06 2021-12-28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机测试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323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2143B2 (en) Imaging system and imaging control method with pan/tilt control
CN104954644B (zh) 摄影设备、摄像观察设备、图像比较显示方法和系统
US20120113277A1 (e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imagag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imaging system
JP2002354328A (ja) 画像撮影装置、その操作装置、及び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103661A (ja) 撮影機能を備えた端末装置及びその投写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調整方法
CN113301323B (zh) 自动对焦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4866751A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触发校正方法
CN110933297A (zh) 智能摄影系统的摄影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6210546A (zh) 一种全景照片拍摄系统、全景照片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32524B (zh) 一种云台控制方法和云台系统
CN111464801A (zh) 一种振镜调整装置、系统、方法及投影仪
CN113473102A (zh) 图像自动化调试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TWM569008U (zh) 眼球定位校正系統
CN106559627B (zh) 投影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20910B (zh) 一种基于温度检测对投影机镜头聚焦进行补偿的方法
CN115327847B (zh) 一种基于手机拍照实现投影仪自动对焦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JP2002354330A (ja) 画像撮影装置、その操作装置、及び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CN110599550A (zh) Rgb-d模组的校准系统及其设备和方法
CN111050100A (zh)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JP2002191046A (ja) 画像監視装置
US20210258504A1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14077127A (zh) 投影设备控制系统、投影设备和投影设备的控制方法
JP2009175615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画質調整方法および画質調整システム
JP6772045B2 (ja) 表示システム、投影型表示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07072361A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