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0100A -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0100A
CN111050100A CN201811190704.4A CN201811190704A CN111050100A CN 111050100 A CN111050100 A CN 111050100A CN 201811190704 A CN201811190704 A CN 201811190704A CN 111050100 A CN111050100 A CN 111050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low
microprocessor
transverse
tracking
image cap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07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MAVIS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HEIMAVIS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MAVISTA Inc filed Critical HEIMAVISTA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1907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0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0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用以执行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此方法以手持行动装置于所拍摄的取像数据中定义互相垂直的横向坐标轴及纵向坐标轴。于取像数据中识别出特征物件时,于特征物件周围设定一取样框,环绕预定特征物件,并且于取样框中设定基准点。计算基准点与目标坐标的横向距离及纵向距离。当横向距离大于横向阈值,发出转向控制信号改变拍摄方向,使基准点朝目标坐标横向移动至少一个横向单位;当纵向距离大于纵向阈值,发出转向控制信号改变拍摄方向,使取像数据中的基准点朝目标坐标纵向移动至少一个纵向单位。

Description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摄录像跟拍,特别是关于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者智能型手机自拍时,传统的方式是如同照相机一般,利用三脚架或其他形式固定架来固定智能型手机,并且启动延时照相或录像。此时智能型手机是完全固定,使用者只能在很小的范围中移动,才能确保自己被拍摄到。另一种工具是自拍杆,用手持杆体取代脚架,并且提供可驱动快门的机构(有线或无线联机机制)。使用者以持握杆体的方式进行自拍,但取像距离被杆体长度限制,只能进行近距离自拍。
虽目前有几种跟拍技术被开发出来,可由底座驱动摄影机跟拍特定目标。然而,此类底座的过度跟拍反而致使智能型手机持续摆动以跟拍特定目标,将使得取像数据(特别是动态影片串流)出现明显晃动,因此仍改善跟拍方式的需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据以解决对特定目标过度跟拍造成取像数据晃动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包含有手持行动装置及跟拍装置。
手持行动装置包含微处理器,用以执行跟拍模式;取像单元,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用以沿拍摄方向拍摄影像而传送至微处理器,且微处理器于取像数据中定义互相垂直的横向坐标轴及纵向坐标轴,取像数据沿横向坐标轴的长度定义为多个横向单位,且取像数据沿横向坐标轴的高度定义为多个纵向单位;内存单元,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用以储存取像数据;触控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用以显示取像数据,并接受触控操作回馈至微处理器;及第一通讯接口,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
跟拍装置包含控制器;第二通讯接口,电性连接于控制器,与第一通讯接口建立通信链接,以接收转向控制信号并传送至控制器;转向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用以承载手持行动装置,控制器依据转向控制信号驱动转向模块转向,改变取像单元的拍摄方向;光学编码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带有跟拍启动码的光学编码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器,使控制器通过第一通讯接口及第二通讯接口触发微处理器开始执行跟拍模式。
于跟拍模式,微处理器于取像数据中识别出特征物件时,于特征物件周围设定取样框,环绕特征物件,并且随特征物件移动取样框;微处理器并于取样框中设定基准点,计算基准点与目标坐标的横向距离及纵向距离;当横向距离大于横向阈值,微处理器发出转向控制信号驱动转向模块改变拍摄方向,使基准点朝目标坐标横向移动至少一个横向单位;当纵向距离大于纵向阈值,微处理器发出转向控制信号控制转向模块,使取像数据中的基准点朝目标坐标纵向移动至少一个纵向单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适用于互相建立通信链接的手持行动装置及跟拍装置,手持行动装置以取像单元沿拍摄方向拍摄取像数据,并产生转向控制信号至跟拍装置,跟拍装置承载手持行动装置,并接收转向控制装置以改变拍摄方向;方法包含下列步骤:以跟拍装置接收跟拍启动码,触发手持行动装置执行跟拍模式,对取像数据中的特征物件进行跟拍模式;于取像数据中定义互相垂直的横向坐标轴及纵向坐标轴;取像数据沿横向坐标轴的长度定义为多个横向单位,取像数据沿横向坐标轴的高度定义为多个纵向单位;于取像数据中识别出特征物件时,于特征物件周围设定取样框,环绕特征物件,并且于取样框中设定一基准点;及计算基准点与目标坐标的横向距离及纵向距离;当横向距离大于横向阈值,发出转向控制信号改变拍摄方向,使基准点朝目标坐标横向移动至少一个横向单位;当纵向距离大于纵向阈值,发出转向控制信号改变拍摄方向,使取像数据中的基准点朝目标坐标纵向移动至少一个纵向单位。
本发明是在基准点位移超过阈值后,才进行拍摄方向的调整。因此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手段中,取像单元的跟拍动作,就不会过度跟随人脸,而造成所拍摄的取像数据过度晃动,只有在移动距离较大的情况下才逐步调整取向方向,可使得取像数据相对稳定,跟拍摄影的方式也会相对平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持行动装置及跟拍装置的电路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跟拍装置及遥控装置的电路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特征物件产生取样框及基准点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基准点及目标坐标并改变拍摄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于多个取样框中选取部分选取框并同时执行跟拍模式的示意图。
图7及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持续以面积最大取样框进行跟拍模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遥控装置于多组手持行动装置及跟拍装置的组合中择一启动跟拍模式的示意图。
图10及图11为本发明的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0 手持行动装置 100a 第一手持行动装置
100b 第二手持行动装置 110 微处理器
120 取像单元 130 内存单元
140 触控显示面板 150 第一通讯接口
200 跟拍装置 200a 第一跟拍装置
200b 第二跟拍装置 210 控制器
220 第二通讯接口 230 转向模块
232 夹具 240 光学编码接收单元
300 遥控装置 310 编码电路
320 按键组 330 光学编码发射单元
A,A’ 特征物件 X 横向坐标轴
Y 纵向坐标轴 SX 横向单位
SY 纵向单位 F,F’ 取样框
AF 辅助框 M 取像数据
T 目标坐标 R 基准点
Dis Y 纵向距离 Dis X 横向距离、
Step 110~Step 21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用以执行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所述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包含手持行动装置100、跟拍装置200及遥控装置300。手持行动装置100被承载于跟拍装置200上,用以沿一拍摄方向拍摄取像数据M,手持行动装置100控制跟拍装置200转动,而改变手持行动装置100的拍摄方向,对特征物件A进行跟拍。
手持行动装置100可以是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具有摄录像功能并且可以与跟拍装置200建立通信链接的电子装置。
如图1及图2所示,手持行动装置100包含微处理器110、取像单元120、内存单元130、触控显示面板140及第一通讯接口150。
如图1及图2所示,取像单元120、内存单元130及触控显示面板140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110。取像单元120用于拍摄取像数据M而传送至微处理器110,传输至内存单元130以储存取像数据M。
如图2所示,除了作为取像数据M储存之外,内存单元130也储存操作系统及跟拍应用程序,以供微处理器110加载执行跟拍模式。
如图1及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40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110,以显示取像数据M,并接受触控操作回馈至微处理器110。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通讯接口150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110,用以建立通信链接。第一通讯接口150可为有线通讯接口,例如USB接口,亦可为无线通信接口,例如蓝牙、RF通讯接口、Wi-Fi接口(支持Wi-Fi Direct)。
如图1及图2所示,跟拍装置200包含控制器210、第二通讯接口220、转向模块230及光学编码接收单元240。
如图1与图2所示,第二通讯接口220电性连接于控制器210,并与第一通讯接口150建立通信链接,使得跟拍装置200的控制器210与手持行动装置100建立通信链接。
如图1及图2所示,转向模块230电性连接于控制器210,且转向模块230用于承载手持行动装置100。控制器210依据转向控制信号驱动转向模块230转向,使转向模块230于横向及纵向转动或偏斜手持行动装置100而改变拍摄方向。
转向模块230通常包含一或多个马达、必要的齿轮箱及夹具232,夹具232用以夹持手持行动装置100,以承载手持行动装置100于转向模块230上。马达与齿轮箱的组合用于在一或多个轴向转动夹具232。马达、齿轮箱及夹具232的组合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以下不再赘述其技术手段细节。
如图1及图2所示,光学编码接收单元240电性连接于控制器210,用于接收带有跟拍启动码的光学编码信号,并传送至控制器210,使控制器210于接收跟拍启动码时触发微处理器110开始执行跟拍模式。
如图1及图3所示,遥控装置300包含编码电路310、按键组320及光学编码发射单元330。
编码电路310储存至少一跟拍启动码,该跟拍启动码对应于一专属的跟拍装置200。光学编码发射单元330电性连接于编码电路310。当按键组320被按压形成指定按键组合后(按键同时被按压,或单一按键被快速按压特定次数),按键组320触发编码电路310驱动光学编码发射单元330发出带有跟拍启动码的光学编码信号,以被跟拍装置200的光学编码接收单元240接收。
如图2及图3所示,当光学编码接收单元240接收跟拍启动码,控制器210判断跟拍启动码是否为专属的。于跟拍启动码为专属的时,控制器210触发微处理器110开始执行跟拍模式。若跟拍启动码不是为专属的,或是光学编码信号未带有跟拍启动码,则控制器210不触发微处理器110执行跟拍模式,或进一步触发微处理器110停止跟拍模式。
如图4所示,微处理器110于取像数据M中定义互相垂直的横向坐标轴X及纵向坐标轴Y。取像数据M沿横向坐标轴X的长度定义为多个横向单位SX,且取像数据M沿横向坐标轴X的高度定义为多个纵向单位SY。
手持行动装置100执行跟拍模式之后,微处理器110于取像数据M中识别特征物件A,例如人脸。若取像数据M中未识别出特征物件A,则微处理器110发出转向控制信号,控制跟拍装置200持续变化拍摄方向,直到于取像数据M中识别出特征物件A为止。
如图4所示,于识别出特征物件A后,微处理器110于特征物件A周围设定取样框F,取样框F环绕特征物件A,并且随特征物件A的移动而移动取样框F,使特征物件A维持位于取样框F中。微处理器110可以实时调整取像单元120的取像倍率,使取样框F于拍摄的影像数据M中的比例维持不变。微处理器110并于取样框F中设定基准点R。
如图4所示,若微处理器110同时识别出多个特征物件A,A’时,微处理器110对多个特征物件A,A’分别设定取样框F,F’,并以面积最大的取样框F执行跟拍模式。或,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控显示显示面板140选取要执行跟拍模式的特征物件A。
如图4所示,微处理器110计算基准点R与目标坐标T的横向距离Dis X及纵向距离Dis Y。前述的目标坐标T可以是默认储存于内存单元130,由微处理器110加载,例如默认的目标坐标T可以是位于取像数据M的中央位置。目标坐标T也可以是使用者直接在触控显示面板140上直接点选。此外,使用者也可以手动在触控显示面板140操作产生取样框F,以变更待跟拍的特征物件A,例如另一个人脸。
微处理器110由内存单元130加载横向阈值及纵向阈值。横向阈值通常小于一个横向单位SX,且纵向阈值小于一个纵向单位SY。
如图5所示,当横向距离Dis X大于横向阈值,微处理器110发出转向控制信号,以通过控制器210控制转向模块230改变拍摄方向,使拍摄方向于水平方向转动,藉以让基准点R朝目标坐标T横向移动至少一个横向单位SX。实际上转向模块230在水平方向的转动方向,会与基准点R在取像数据M中的横向移动方向相反。同样地,当纵向距离Dis Y大于纵向阈值,微处理器110控制转向模块230改变拍摄方向,使拍摄方向改变上下倾角,藉以让基准点R朝目标坐标T纵向移动至少一个纵向单位SY。实际上转向模块230改变倾角的方向,会与基准点R在取像数据M中的纵向移动方向相反。
如图4所示,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当横向阈值为0.5个横向单位SX而纵向阈值为0.5个纵向单位SY。当横向距离Dis X小于0.5个横向单位SX,则微处理器110不控制转向模块230作动;且当纵向距离Dis Y小于0.5个纵向单位SY,则微处理器110不控制转向模块230作动。
如图5所示,当横向距离Dis X大于0.5个横向单位SX,则微处理器110通过控制器210控制转向模块230,使基准点R朝目标坐标T横向移动一个横向单位SX。微处理器110可进一步载入进阶横向阈值,例如于横向距离Dis X大于1.5个横向单位SX时,微处理器110控制转向模块230,使基准点R朝目标坐标T横向移动二个横向单位SX。
如图5所示,同样地当纵向距离Dis Y大于0.5个纵向单位SY,则微处理器110通过控制器210控制转向模块230,使基准点R朝目标坐标T纵向移动一个纵向单位SY。微处理器110可进一步载入进阶纵向阈值,例如于纵向距离Dis Y大于1.5个纵向单位SY时,微处理器110控制转向模块230,使基准点R朝取像数据M中的目标坐标T横向移动二个纵向单位SY。基准点R在横向坐标轴X及纵向坐标轴Y的移动,可以是同步进行,也可以是依序进行。
如图6所示,本发明另一种跟拍方法中,当识别出多个特征物件A,A’时,微处理器110对多个特征物件A,A’分别设定取样框F,F’,接着,依据所要跟拍数量,依序由面积最大至面积最小选取符合跟拍数量的取样框F作为跟拍对象,并设定包围该些被选取的取样框F的辅助框AF,以辅助框AF为范围,于该些取样框F之间设定基准点R,以执行该跟拍模式。跟拍数量可以是二个,也可以是二个以上,或者是全部。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另一种跟拍方法中,当识别出多个特征物件A,A’时,微处理器110对多个特征物件A,A’分别设定取样框F,并以面积最大的取样框F作为跟拍对象。微处理器110持续比对各取样框F之间的大小变化,实时将跟拍对象改为当前面积最大的取样框F。在多人同时被拍摄入取像数据M时,取像单元120可以随时将跟拍对象改为距离取像单元120最接近的人脸(取样框F面积最大)。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此一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包含若多组已经成对建立通信链接的手持行动装置100a,100b及跟拍装置200a,200b,并且每一跟拍装置200a,200b中储存有对应的跟拍启动码。在此依据对应跟拍装置200a,200b的不同,区隔为第一跟拍启动码及第二跟拍启动码;其中,第一跟拍装置200a对应的是第一跟拍启动码,第二跟拍装置200b对应的是第二跟拍启动码。
按键组320可以依据按键组合的不同,分别发出第一跟拍启动码、第二跟拍启动码及停止码;例如,单击按键组320为第一跟拍启动码,快速双击为第二跟拍启动码,长按或另一个按键组320为停止码。前述按键组合仅为例示,亦可是不同的按压模式或是多个按键组合。
当遥控装置300发出带有第一跟拍启动码的遥控信号,且被第一跟拍装置200a接收时,其控制器210可识别出遥控信号带有第一跟拍启动码,而触发承载于第一跟拍装置200a上的第一手持行动装置100a。而第二跟拍装置200b若接收到第一跟拍启动码的遥控信号,则因为与第二跟拍启动码不符合,因此不会有作动;或是,第二跟拍装置200b可在接收到第一跟拍启动码时,将第一跟拍启动码识别为停止码,而触发停止跟拍。
相反地,当遥控装置300发出带有第二跟拍启动码的遥控信号,且被第二跟拍装置200b接收时,其控制器210可识别出遥控信号带有第二跟拍启动码,而触发承载于第二跟拍装置200b上的第二手持行动装置100b。而第一跟拍装置200a若接收到第二跟拍启动码的遥控信号,则因为与第一跟拍启动码不符合而不会有作动;或是,第一跟拍装置200a可在接收到第二跟拍启动码时,将第二跟拍启动码识别为停止码,而触发停止跟拍。
当遥控装置300发出带有停止码的遥控信号而被第一跟拍装置200a及第二跟拍装置200b接收后,第一跟拍装置200a及第二跟拍装置200b可各自触发第一及第二手持行动装置100a,100b停止跟拍。
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适用于互相建立通信链接的手持行动装置100及跟拍装置200,手持行动装置100以取像单元120沿拍摄方向拍摄取像数据M,并产生转向控制信号至跟拍装置200,跟拍装置200用于承载手持行动装置100,并接收转向控制信号以改变拍摄方向。
首先,以跟拍装置200接收跟拍启动码,而触发手持行动装置100执行跟拍模式,以对取像数据M中的特征物件A进行一跟拍模式。如步骤Step 110及Step120所示。
前述步骤Step 110中,跟拍装置200持续等待由遥控装置300发出的光学编码信号,并比对光学编码信号是否包含跟拍启动码。若光学编码信号包含跟拍启动码,则执行步骤Step 120;若光学编码信号不包含跟拍启动码,则等待接收下一个光学编码信号。光学编码信号的收发已揭露于前述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的实施方式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手持行动装置100于取像数据M中定义互相垂直的横向坐标轴X及纵向坐标轴Y;其中,取像数据M沿横向坐标轴X的长度定义为多个横向单位SX,且取像数据M沿横向坐标轴X的高度定义为多个纵向单位SY,如步骤Step 130所示。
手持行动装置100持续识别取像数据M中是否包含特征物件A,如步骤Step 140所示。
当取像数据M中识别出特征物件A时,手持行动装置100于特征物件A周围设定取样框F,使取样框F环绕特征物件A,并且于取样框A中设定一基准点R,如步骤Step 150所示。
于步骤Step 140中,若取像数据M中未识别出特征物件A,则微处理器110发出转向控制信号,控制跟拍装置200持续变化拍摄方向,如步骤Step 160所示,重复进行识别并变化拍摄方向直到于取像数据M中识别出特征物件A为止。
在步骤Step 150后,手持行动装置100计算基准点R与目标坐标T的横向距离Dis X及纵向距离Dis Y,如步骤Step 170所示。
当横向距离Dis X大于横向阈值,手持行动装置100发出转向控制信号以改变拍摄方向,使基准点R朝目标坐标T横向移动至少一个横向单位SX,如步骤Step 180及步骤Step190所示。若横向距离Dis X不大于横向阈值,则跳过步骤Step 190,直接到步骤Step 200。
当纵向距离Dis Y大于纵向阈值,手持行动装置100发出转向控制信号以改变拍摄方向,使取像数据M中的基准点R朝目标坐标T纵向移动至少一个纵向单位SY,如步骤Step200及Step 210所示,接着重回步骤Step 170。若纵向距离Dis Y不大于纵向阈值,则跳过步骤Step 210,直接回到步骤Step 170。
如图12所示,横向坐标轴X及纵向坐标轴Y中的比对调整顺序可以互换或是并行,不限于图11的顺序。
若于步骤Step 140中识别出多个特征物件A,A’时,手持行动装置100分别对各特征物件A,A’设定取样框F,F’,并以面积最大的取样框F进行跟拍模式。
若于步骤Step 140中识别出多个特征物件A,A’时,手持行动装置100分别对各特征物件A,A’设定取样框F,F’,并依据所要跟拍数量,依序由面积最大至面积最小选取符合跟拍数量的该些取样框F,并设定包围该些被选取的取样框F的辅助框AF,以辅助框AF为范围,于该些取样框F之间设定基准点R,以进行跟拍模式。
如图11所示,在步骤Step 120之后,跟拍装置200仍持续接收光学编码信号,并比对光学编码信号是否包含一停止码。于光学编码信号包含停止码时,跟拍装置200触发手持行动装置100停止跟拍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手段中,取像单元的跟拍动作,不会过度跟随人脸,而造成所拍摄的取像数据过度晃动,只有在移动距离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才逐步调整取向方向,可使得取像数据相对稳定,跟拍摄影的方式也会相对平顺。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手持行动装置,包含:
一微处理器,用以执行一跟拍模式;
一取像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微处理器,用以沿一拍摄方向拍摄一取像数据而传送至该微处理器;且该微处理器于该取像数据中定义互相垂直的一横向坐标轴及一纵向坐标轴,该取像数据沿该横向坐标轴的长度定义为多个横向单位,且该取像数据沿该横向坐标轴的高度定义为多个纵向单位;
一内存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微处理器,用以储存该取像数据;
一触控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于该微处理器,用以显示该取像数据,并可接受一触控操作回馈至该微处理器;及
一第一通讯接口,电性连接于该微处理器;及
一跟拍装置,包含:
一控制器;
一第二通讯接口,电性连接于该控制器,并与该第一通讯接口建立通信链接,以接收一转向控制信号并传送至该控制器;
一转向模块,电性连接于该控制器,且该转向模块承载该手持行动装置;其中该控制器依据该转向控制信号驱动该转向模块转向,而改变该取像单元的该拍摄方向;及
一光学编码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带有一跟拍启动码的一光学编码信号并传送给该控制器,使该控制器于接收该跟拍启动码时通过该第一通讯接口及该第二通讯接口触发该微处理器开始执行该跟拍模式;
其中,于该跟拍模式,该微处理器于该取像数据中识别一特征物件,于该特征物件周围设定一取样框,使该取样框环绕该特征物件,并且随该特征物件的移动而移动该取样框;该微处理器并于该取样框中设定一基准点;及
其中,该微处理器计算该基准点与一目标坐标的一横向距离及一纵向距离,并且当该横向距离大于一横向阈值,该微处理器发出该转向控制信号驱动该转向模块改变该拍摄方向,使该基准点朝该目标坐标T横向移动至少一个该横向单位;及当该纵向距离大于一纵向阈值,该微处理器发出该转向控制信号控制该转向模块,使该取像数据中的基准点朝该目标坐标纵向移动至少一个该纵向单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遥控装置,具有:
一编码电路,储存该跟拍启动码;
一光学编码发射单元,电性连接于该编码电路;及
一按键组,电性连接于该编码电路,用以被按压而触发该编码电路驱动该光学编码发射单元发出带有该跟拍启动码的该光学编码信号,以被该跟拍装置的光学编码接收单元接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按键组被按压形成一按键组合后,该编码电路依据该按键组合,驱动该光学编码发射单元发出带有该跟拍启动码的该光学编码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识别出多个该特征物件时,该微处理器分别对各该特征物件设定该取样框,并以面积最大的该取样框F执行该跟拍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识别出多个该特征物件时,该微处理器分别对各该特征物件设定该取样框,并依据所要一跟拍数量,依序由面积最大至面积最小选取符合该跟拍数量的该些取样框,并设定包围该些被选取的取样框的一辅助框,以该辅助框为范围,于该些取样框之间设定该基准点,以执行该跟拍模式。
6.一种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适用于互相建立通信链接的一手持行动装置及一跟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手持行动装置以一取像单元沿一拍摄方向拍摄一取像数据,并产生一转向控制信号至该跟拍装置,该跟拍装置用于承载该手持行动装置,并接收一转向控制装置以改变该拍摄方向;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以该跟拍装置接收一跟拍启动码,而触发该手持行动装置执行一跟拍模式,以对该取像数据中的一特征物件进行一跟拍模式;
于该取像数据中定义互相垂直的一横向坐标轴及一纵向坐标轴;其中,该取像数据沿该横向坐标轴的长度定义为多个横向单位,且该取像数据沿该横向坐标轴的高度定义为多个纵向单位;
于该取像数据中识别出该特征物件时,于该特征物件周围设定一取样框,使该取样框F环绕该特征物件,并且于该取样框中设定一基准点;及
计算该基准点与一目标坐标的一横向距离及一纵向距离;
其中,当该横向距离大于一横向阈值,发出该转向控制信号以改变该拍摄方向,使该基准点朝该目标坐标横向移动至少一个该横向单位;及当该纵向距离大于一纵向阈值,发出该转向控制信号以改变该拍摄方向,使该取像数据中的该基准点朝该目标坐标纵向移动至少一个该纵向单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别出多个该特征物件时,分别对各该特征物件设定该取样框F,并以面积最大的该取样框进行该跟拍模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别出多个该特征物件时,分别对各该特征物件设定该取样框,并依据所要一跟拍数量,依序由面积最大至面积最小选取符合该跟拍数量的该些取样框,并设定一包围该些被选取的取样框的辅助框,以该辅助框为范围,于该些取样框之间设定该基准点,以进行该跟拍模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跟拍装置接收该跟拍启动码的步骤包含,接收一光学编码信号,比对该光学编码信号是否包含该跟拍启动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接收一光学编码信号,比对该光学编码信号是否包含一停止码,于该光学编码信号包含该停止码时触发该手持行动装置停止该跟拍模式。
CN201811190704.4A 2018-10-12 2018-10-12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Pending CN111050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0704.4A CN111050100A (zh) 2018-10-12 2018-10-12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0704.4A CN111050100A (zh) 2018-10-12 2018-10-12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100A true CN111050100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2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0704.4A Pending CN111050100A (zh) 2018-10-12 2018-10-12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01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3277A (zh) * 2020-07-07 2022-01-11 黑快马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摄录影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影跟拍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58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跟踪方法
CN101415077B (zh) * 2007-10-17 2011-06-08 索尼株式会社 构图判定设备和构图判定方法
CN104639835A (zh) * 2014-02-14 2015-05-20 小绿草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追踪系统及影像追踪方法
CN105678809A (zh) * 2016-01-12 2016-06-15 湖南优象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式自动跟拍装置及其目标跟踪方法
CN106598081A (zh) * 2016-10-27 2017-04-26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73220A (zh) * 2017-02-24 2017-07-21 小绿草股份有限公司 物件追踪方法
TWI612497B (zh) * 2017-04-07 2018-01-21 王明科 主動影像追蹤方法、影像追蹤輔助裝置與嵌入式系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077B (zh) * 2007-10-17 2011-06-08 索尼株式会社 构图判定设备和构图判定方法
CN101662587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跟踪方法
CN104639835A (zh) * 2014-02-14 2015-05-20 小绿草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追踪系统及影像追踪方法
CN105678809A (zh) * 2016-01-12 2016-06-15 湖南优象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式自动跟拍装置及其目标跟踪方法
CN106598081A (zh) * 2016-10-27 2017-04-26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73220A (zh) * 2017-02-24 2017-07-21 小绿草股份有限公司 物件追踪方法
TWI612497B (zh) * 2017-04-07 2018-01-21 王明科 主動影像追蹤方法、影像追蹤輔助裝置與嵌入式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3277A (zh) * 2020-07-07 2022-01-11 黑快马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摄录影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影跟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5926B2 (en) Automatic object tracking system and automatic object tracking method
KR100869952B1 (ko) 파노라마 사진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US11159734B2 (en) Automatic object tracking system and automatic object tracking method
US9609227B2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nd observation apparatus, image comparison and display method, image comparison and display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8028884B (zh) 摄像系统及摄像控制方法
CN107925713B (zh) 摄像系统及摄像控制方法
CN107211089B (zh) 跟踪系统、终端装置、相机装置、跟踪摄影方法及程序
JP6380787B2 (ja) 撮像装置、カメラ、表示装置、撮像方法、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27141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US9628700B2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assis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ding medium storing an imaging assist program
JP2003259351A (ja) 首振りカメラの遠隔操作方法及び画像配信方法
JP5200800B2 (ja) 撮影装置及び撮影システム
US8692879B2 (e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KR102657340B1 (ko)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단말기 거치대의 제어방법
CN111050100A (zh) 自动摄录像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像跟拍方法
CN107211090B (zh) 操作装置、跟踪系统、操作方法及介质
TWI663879B (zh) 自動攝錄影跟拍系統及自動攝錄影跟拍方法
CN111050059B (zh) 具有画面稳定功能的跟拍系统及具有画面稳定功能的跟拍方法
TWI691210B (zh) 具有畫面穩定功能的跟拍系統及具有畫面穩定功能的跟拍方法
TWI769471B (zh) 自動攝錄影跟拍系統及自動攝錄影跟拍方法
CN113923277A (zh) 自动摄录影跟拍系统及自动摄录影跟拍方法
US2020032920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nning shot with image-stabilizing function
JP2015012550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US2020018672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ject tracking with image-stabilizing function
TWI772830B (zh) 具有畫面穩定功能的跟拍系統及具有畫面穩定功能的跟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