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2683A -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2683A
CN113292683A CN202110430413.3A CN202110430413A CN113292683A CN 113292683 A CN113292683 A CN 113292683A CN 202110430413 A CN202110430413 A CN 202110430413A CN 113292683 A CN113292683 A CN 113292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roportion
ratio
raw materials
metal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04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羽标
顾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s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04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2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2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26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carbonamides, polyesteramides or poly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F251/00 - C08F2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4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nd organic or inorganic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2Esters; Ether-esters of cyclic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6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本发明通过在生产的塑胶材料中分别添加了金属氧化物和石蜡油,并额外添加了两种添加剂,其中金属氧化物为石墨纤维和碳纤维,然后再结合石蜡油可以实现较强的导热性和阻燃性能,加入了金属氧化物就可以使得该塑胶具备了金属本身的热传递性,而石蜡油因本身的耐候性和高温下不易挥发的效果可以充分的在塑胶材料中体现出来,二者相互结合使得塑胶材料整体达到了高性能阻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就是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成品为固体,在制造过程中是熔融状的液体,因此可以机加热使其熔化、加压力使其流动、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种形状,此庞大而变化多端的材料族群称为塑胶,而塑胶材料按热行为分为热塑性与热固性两类。
现市面上的导热塑胶大多数在应用时虽然本身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导热性,但是随着热量的持续不断上升,很容易使得导热塑胶出现燃烧不熄灭的情况,无法达到高性能阻燃的目的,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0份-35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19份-31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31份-5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32份-49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3份-36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23份-44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26份-35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29份-41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1份-30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1份-39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19份-36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0份-3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0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19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32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3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23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26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29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1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19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5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49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6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44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41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30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9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36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35份。
制作方法包括如下:
S1,混料: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
S2,清洗烘干: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
S3,上料: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
S4,挤出冷却: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1中,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同时称重步骤需要重复两次避免出现称重失误的情况,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当称重完成后将所有的原材料统一倒入在清洗池的内部等待清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2中,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同时单次搅拌时间需要保持在6min-10min之间,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同时烘干时间需要维持在13min-15min之间,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5-69°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3中,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确定好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的分量后投入到混合的原料中即可,同时上料机的送料精度为±0.05mm,送料速度为30m/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S4中,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将固态的原料转变成均匀一致的熔体,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需要将其放置在冷风机内,同时冷却时间控制在9min-16min之间。
本发明通过在生产的塑胶材料中分别添加了金属氧化物和石蜡油,并额外添加了两种添加剂,其中金属氧化物为石墨纤维和碳纤维,然后再结合石蜡油可以实现较强的导热性和阻燃性能,加入了金属氧化物就可以使得该塑胶具备了金属本身的热传递性,而石蜡油因本身的耐候性和高温下不易挥发的效果可以充分的在塑胶材料中体现出来,二者相互结合使得塑胶材料整体达到了高性能阻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0份-35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19份-31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31份-5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32份-49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3份-36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23份-44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26份-35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29份-41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1份-30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1份-39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19份-36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0份-35份。
制作方法包括如下:
S1,混料: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
S2,清洗烘干: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
S3,上料: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
S4,挤出冷却: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
步骤S1中,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同时称重步骤需要重复两次避免出现称重失误的情况,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当称重完成后将所有的原材料统一倒入在清洗池的内部等待清洗。
步骤S2中,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同时单次搅拌时间需要保持在6min-10min之间,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同时烘干时间需要维持在13min-15min之间,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5-69°之间。
步骤S3中,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确定好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的分量后投入到混合的原料中即可,同时上料机的送料精度为±0.05mm,送料速度为30m/min。
步骤S4中,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将固态的原料转变成均匀一致的熔体,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需要将其放置在冷风机内,同时冷却时间控制在9min-16min之间。
实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0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19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32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3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23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26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29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1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19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0份。
制作方法包括如下:
S1,混料: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
S2,清洗烘干: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
S3,上料: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
S4,挤出冷却: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
步骤S1中,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同时称重步骤需要重复两次避免出现称重失误的情况,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当称重完成后将所有的原材料统一倒入在清洗池的内部等待清洗。
步骤S2中,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同时单次搅拌时间需要保持在6min-10min之间,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同时烘干时间需要维持在13min-15min之间,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5-69°之间。
步骤S3中,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确定好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的分量后投入到混合的原料中即可,同时上料机的送料精度为±0.05mm,送料速度为30m/min。
步骤S4中,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将固态的原料转变成均匀一致的熔体,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需要将其放置在冷风机内,同时冷却时间控制在9min-16min之间。
实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5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49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6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44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41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30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9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36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35份。
制作方法包括如下:
S1,混料: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
S2,清洗烘干: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
S3,上料: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
S4,挤出冷却: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
步骤S1中,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同时称重步骤需要重复两次避免出现称重失误的情况,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当称重完成后将所有的原材料统一倒入在清洗池的内部等待清洗。
步骤S2中,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同时单次搅拌时间需要保持在6min-10min之间,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同时烘干时间需要维持在13min-15min之间,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5-69°之间。
步骤S3中,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确定好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的分量后投入到混合的原料中即可,同时上料机的送料精度为±0.05mm,送料速度为30m/min。
步骤S4中,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将固态的原料转变成均匀一致的熔体,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需要将其放置在冷风机内,同时冷却时间控制在9min-16min之间。
实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6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25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4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40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4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33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30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5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27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6份。
制作方法包括如下:
S1,混料: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
S2,清洗烘干: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
S3,上料: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
S4,挤出冷却: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
步骤S1中,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同时称重步骤需要重复两次避免出现称重失误的情况,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当称重完成后将所有的原材料统一倒入在清洗池的内部等待清洗。
步骤S2中,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同时单次搅拌时间需要保持在6min-10min之间,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同时烘干时间需要维持在13min-15min之间,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5-69°之间。
步骤S3中,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确定好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的分量后投入到混合的原料中即可,同时上料机的送料精度为±0.05mm,送料速度为30m/min。
步骤S4中,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将固态的原料转变成均匀一致的熔体,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需要将其放置在冷风机内,同时冷却时间控制在9min-16min之间。
本发明塑胶材料参数表格如下表:
Figure BDA0003031254110000101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生产的塑胶材料中分别添加了金属氧化物和石蜡油,并额外添加了两种添加剂,其中金属氧化物为石墨纤维和碳纤维,然后再结合石蜡油可以实现较强的导热性和阻燃性能,加入了金属氧化物就可以使得该塑胶具备了金属本身的热传递性,而石蜡油因本身的耐候性和高温下不易挥发的效果可以充分的在塑胶材料中体现出来,二者相互结合使得塑胶材料整体达到了高性能阻燃的效果;而添加剂设为填充剂和阻燃剂的结合,其中填充剂可以提高塑胶材料的强度,而阻燃剂可与氧反应形成惰性气体,从而笼罩在燃烧物四周,降低燃烧物氧气含量,以达到终止燃烧的目的,使得该塑胶材料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较好的实现高性能阻燃的效果,功能性较强,从而满足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0份-35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19份-31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31份-5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32份-49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3份-36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23份-44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26份-35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29份-41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1份-30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1份-39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19份-36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0份-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0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19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32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3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23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26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29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1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19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31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5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49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6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44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41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30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9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36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35份。
4.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聚甲醛、聚苯硫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石蜡油以及添加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石墨纤维和碳纤维,所述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和阻燃剂,其中石墨纤维的占比设为26份,所述碳纤维的占比设为25份,所述丙稀晴的占比设为40份,所述丁二烯的占比设为40份,所述苯乙烯的占比设为34份,所述聚甲醛的占比设为33份,所述聚苯硫醚的占比设为30份,所述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聚酰胺的占比设为25份,所述石蜡油的占比设为35份,所述填充剂的的占比设为27份,所述阻燃剂的占比设为2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包括如下:
S1,混料: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
S2,清洗烘干: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
S3,上料: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
S4,挤出冷却: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首先将所有的塑胶原材料取出来,并根据每一份原材料分量的不同来进行相对应的称重,当完成一种材料的称重后就将其放置在容器内部暂时储存,同时称重步骤需要重复两次避免出现称重失误的情况,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称重工作,当称重完成后将所有的原材料统一倒入在清洗池的内部等待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干净的水灌入到清洗池的内部,然后由工作人员拿持搅拌杆伸入到清洗池之中进行搅拌,首先需要进行一次顺时针搅拌,接着在进行一次逆时针搅拌,同时单次搅拌时间需要保持在6min-10min之间,然后将打捞出清洗池内部的原材料,并投入到烘干机的内部进行烘干,同时烘干时间需要维持在13min-15min之间,且烘干的温度控制在55-6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处理好的原料统一倒入在上料机的内部,利用上料机的传送运行来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同时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定量的添加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确定好金属氧化物和添加剂的分量后投入到混合的原料中即可,同时上料机的送料精度为±0.05mm,送料速度为3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启动挤出机经过其机器内部的加热,即可对所有的原料进行高温熔化,将固态的原料转变成均匀一致的熔体,然后再利用挤出机的挤出模具来完成成品塑胶的挤出工作,接着再对挤出的塑胶产品进行冷却工作,需要将其放置在冷风机内,同时冷却时间控制在9min-16min之间。
CN202110430413.3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3292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0413.3A CN113292683A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0413.3A CN113292683A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2683A true CN113292683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0413.3A Withdrawn CN113292683A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26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10644A (zh) * 2024-02-29 2024-04-02 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10644A (zh) * 2024-02-29 2024-04-02 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10644B (zh) * 2024-02-29 2024-04-26 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9148A (zh) 一种高热扩散系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707B (zh) 一种导热增韧阻燃增强的pbt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9192B (zh) 一种低烟防火pv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2683A (zh) 一种高性能阻燃的导热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3336A (zh) 一种高表面质量聚丙烯微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613A (zh) 一种挤塑保温板及其加工工艺
CN108393485A (zh) 一种用于粉末注射成形的钨合金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7019B (zh) 一种长效防静电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0885496A (zh) 一种抗静电导热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894A (zh) 一种抗冲击铅酸蓄电池塑壳生产方法
CN107189438A (zh) 一种抗菌型低翘曲低飞边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3298A (zh) 一种高光泽耐析出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1789B (zh) 一种低翘曲、高耐压pbt改性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313B (zh) 一种回收abs的增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588A (zh) 一种低翘曲3d打印pa/ppo合金耗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265A (zh) 一种具有快速结晶性填充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CN108624040A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147A (zh) 高灼热丝阻燃增强pbt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8948417B (zh) 一种复配导热粉、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665100B (zh) 一种同向旋转锥形双螺杆熔融沉积成型挤出式3d打印喷头
CN104151809B (zh) 一种耐高温注塑材料
JPH0365311A (ja) 炭素繊維チョップ
CN103756152A (zh) 一种用于线圈骨架的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587B (zh) 导热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4639A (zh) 一种绝缘塑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