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1100A -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1100A
CN113281100A CN202110724148.XA CN202110724148A CN113281100A CN 113281100 A CN113281100 A CN 113281100A CN 202110724148 A CN202110724148 A CN 202110724148A CN 113281100 A CN113281100 A CN 113281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r
parts
silane
powder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41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1100B (zh
Inventor
孙一森
秦红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k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k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k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k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41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1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1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1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1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1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in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8Anti-corrosive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件,左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一取样器,右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二取样器;第一取样器的内表面和第二取样器的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材料层。本发明所制备的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能够封闭取样,使药品不易撒出,解决了常规取样器可能会污染样品,还会影响取样环境,危害取样人的健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生物化学实验需要称取粉末药品时,通常会使用勺状取样器,工作人员在使用这些工具时,比较耗费精力,特别是在疲劳工作时很容易撒出来;并且,勺状取样器存在几种弊端,它在取粉的过程中粉末药品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这不仅可能会污染样品,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取样环境,危害取样人的健康。此外,现有的药品取样器在取样时会有部分药品残留于取样器上,或者腐蚀性的药品对取样器造成腐蚀,从而严重影响到取样器称取药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勺状取样器很容易撒出来、污染样品、影响取样环境和残留于取样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撒出、能够封闭、耐腐蚀且不粘结药品的药品取样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左把手和右把手,左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一取样器,右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二取样器;第一取样器的内表面和第二取样器的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样器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凸块,所述第二取样器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凸块与凹槽相对应设置且相互匹配。
优选地,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取样器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柱状物,第一柱状物上设置有可绕第一柱状物旋转的卡接块,所述第一取样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柱状物,卡接块与第二柱状物相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的表面涂覆有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不粘材料层为陶瓷涂层。
优选地,所述陶瓷涂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20~30份、硅溶胶30~40份、烷氧基硅烷12~26份、填料12~20份、颜料4~13份、改性剂2~8份、氟代硅烷0.6~2.8份、表面活性剂0.5~2.5份、分散剂1~3份、流平剂0.5~2份和增稠剂0.1~2份。
优选地,所述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大于40%,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20nm。
优选地,所述烷氧基硅烷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氟代硅烷包括十三氟代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或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优选地,所述填料包括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其中,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的质量比为2.2~3.6:0.8~1.4:0.5~1.2:0.7~1.5。
优选地,所述颜料包括钛白粉、铜铬黑、钴黑、锰铁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盐型和磷酸盐型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非离子型分散剂和/或阴离子型分散剂。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聚酯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盐、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改性剂为聚吡啶改性硅化铼,制备方法为:
S1、活化硅化铼:
将硅化铼粉末置于碱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在60~80℃下搅拌处理2~3h后,抽滤收集粉末,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改性硅化铼粉末;其中,硅化铼粉末与碱液的质量比为1~2:10;
S2、制备三硫基苯甲酸吡啶:
称取2-巯基吡啶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2-巯基吡啶溶液;称取二硫化碳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二硫化碳溶液;向2-巯基吡啶溶液中滴加碱液至pH为11.0~12.0,之后再逐滴加入二硫化碳溶液,完全滴加后室温下搅拌处理0.2~0.5h,再加入间氯苯甲酸钠,室温下继续搅拌1~2h后使用盐酸酸化至pH为5.0~6.0,之后减压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其中,2-巯基吡啶溶液中的2-巯基吡啶和丙酮的质量比为1.68~2.24:10;二硫化碳溶液中,二硫化碳和丙酮的质量比为0.89~1.01:1;2-巯基吡啶溶液与二硫化碳溶液的质量比为2.8~3.2:1;间氯苯甲酸钠与2-巯基吡啶的质量比为2.32~2.54:2;
S3、制备聚吡啶改性硅化铼:
称取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改性硅化铼粉末,超声均匀后,加入过硫酸铵,倒入反应釜内,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5h,冷却后出料并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聚吡啶改性硅化铼;其中,三硫基苯甲酸吡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6~2.38:0.1~0.3:10,改性硅化铼粉末、过硫酸铵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2:0.02~0.05:5。
优选地,硅化铼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纳米铼粉和纳米硅粉混合后倒入坩埚内,将坩埚置于850~1100℃的高温反应炉内反应3~5h,之后通入氢气置换出高温反应炉内的气体,升温至1250~1350℃继续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后,收集反应得到的固体并粉碎成纳米颗粒,得到硅化铼粉末;其中,金属铼纳米粉与纳米硅粉的摩尔比为2~2.2:1。
优选地,所述碱液为浓度为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优选地,所述间氯苯甲酸钠是使用间氯苯甲酸在碳酸钠溶液中反应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该夹持取样器制作简便且使用起来很方便。通过使用单手握住左把手和右把手,稍微用力后,弹性件会压缩,从而使勺状的第一取样器和勺状的第二取样器扣合,第一取样器和第二取样器上的凸块与凹槽相对应设置且相互匹配,能够使第一取样器和第二取样器扣合的更加紧密和稳固;在第二取样器的外表面固定设置的卡接块能够与第一取样器的外表面设置的第二柱状物卡接,从而能够在手不用劲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第一取样器和第二取样器的紧密扣合。本发明所制备的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能够封闭取样,使药品不易撒出,解决了常规取样器可能会污染样品,还会影响取样环境,危害取样人的健康的问题。
2、本发明还在第一取样器和第二取样器的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材料层,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药品取样器在取样时会有部分药品残留于取样器上,或者腐蚀性的药品对取样器造成腐蚀,从而严重影响到取样器称取药品的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不粘材料层为陶瓷涂层,主要使用硅溶胶、烷氧基硅烷和一些填料组成,该陶瓷涂层具有优良的不粘性、成型性、热稳定性、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此外,还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
3、现有的不粘陶瓷涂料,大多以硅溶胶和硅烷反应成膜,加入有机硅油以达到不粘效果,由于所形成的涂层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与耐磨性,在受到长时间冲击与机械作用后,会很快磨损,乃至剥落而失去对基材的保护作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机硅油的流失,不粘性将会逐渐降低,因此存在不粘持久性不足的问题。
4、本发明制备的三硫基苯甲酸吡啶能够在引发剂过硫酸铵的作用下在硅化铼粉末的表面发生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聚合),形成包裹着硅化铼的壳核结构,该结构是以硅化铼作为核体,硅化铼表面均匀包裹的聚吡啶作为壳体,该种交联结构具有优良的成型性、热稳定性、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够增强陶瓷涂层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此外,聚吡啶结构中的三硫基容易与有机硅油的硅氧键结合,从而使有机硅油不易剥落,且通过RAFT聚合合成的聚吡啶本身具有热可逆自修复性,可以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能够将磨损的表面予以修复,从而进一步保护了陶瓷涂层的表面稳定性,也能够达到更为长久的不粘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转轴1、左把手2、右把手3、第一取样器4、第二取样器5、凸块6、凹槽7、弹性件8、第一柱状物9、卡接块10和第二柱状物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不粘材料多数是“特氟龙”(聚四氟乙烯),虽然聚四氟乙烯具有较好的防粘结性,但是其耐磨性差、膨胀系数较高,特别是与其他物件的表面粘合极为困难的缺陷限制了应用。陶瓷涂层是一种新型的不粘材料涂层,它是以纳米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并且以水为分散质,加入颜料、填料等制备而成,涂装后通常经过加热方式固化,形成性能和陶瓷相似的涂膜。相比较于市场上所使用的聚四氟乙烯具有更加绿色环保、易于涂装以及较高的耐磨性能的优点。
聚吡啶是以三硫基苯甲酸吡啶作为单体聚合而成,而三硫基苯甲酸吡啶的合成中,是以二硫化碳作为中间连接键,2-巯基吡啶与间氯苯甲酸分别接枝于二硫化碳的两个硫原子处,而2-巯基吡啶中的硫原子与二硫化碳中的二硫键结合后形成了三硫结构。
聚吡啶结构中的三硫基容易与有机硅油的硅氧键结合,从而使有机硅油不易剥落,且通过RAFT聚合合成的聚吡啶本身具有热可逆自修复性,可以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能够将磨损的表面予以修复,从而进一步保护了陶瓷涂层的表面稳定性,也能够达到更为长久的不粘效果。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转轴1连接的左把手2和右把手3,左把手2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一取样器4,右把手3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二取样器5;第一取样器4的内表面和第二取样器5的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材料层,不粘材料层为陶瓷涂层。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捏住左把手2和右把手3使第一取样器4与第二取样器5完成扣接,从而实现对粉末药品的取样。
第一取样器4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凸块6,第二取样器5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7,凸块6与凹槽7相对应设置且相互匹配。凸块6与凹槽7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取样器4与第二取样器5的扣接更加吻合,而不会出现错位导致粉末漏出。
左把手2和右把手3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件8,弹性件8为弹簧,左把手2和右把手3的表面涂覆有防滑层。弹性件8的设置是在夹持取样器未使用时保持第一取样器4与第二取样器5的分开,通过手部用力挤压左把手2和右把手3,使第一取样器4与第二取样器5完成扣合,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
第二取样器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柱状物9,第一柱状物9上设置有可绕第一柱状物9旋转的卡接块10,第一取样器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柱状物11,卡接块10与第二柱状物11相配合设置。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柱状物9上的卡接块10通过旋转与第二柱状物11完成卡接,从而使第一取样器4与第二取样器5完成固定。
上述的陶瓷涂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25份、硅溶胶35份、烷氧基硅烷18份、填料17份、颜料9份、聚吡啶改性硅化铼6份、十三氟代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4份、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1.7份、非离子型分散剂2份、聚酯改性聚硅氧烷1.2份和聚丙烯酸盐1.3份。
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大于40%,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20nm。
烷氧基硅烷由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基三乙基硅烷按照重量比为1:0.2:1.6混合得到。
填料包括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其中,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的质量比为2.7:1.1:0.9:1.2。
颜料包括钛白粉和铜铬黑按照重量比为1:0.12的混合物。
聚吡啶改性硅化铼的制备方法为:
S1、活化硅化铼:
将硅化铼粉末置于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在60~80℃下搅拌处理2~3h后,抽滤收集粉末,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改性硅化铼粉末;其中,硅化铼粉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5:10;
S2、制备三硫基苯甲酸吡啶:
称取2-巯基吡啶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2-巯基吡啶溶液;称取二硫化碳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二硫化碳溶液;向2-巯基吡啶溶液中滴加碱液至pH为11.0~12.0,之后再逐滴加入二硫化碳溶液,完全滴加后室温下搅拌处理0.2~0.5h,再加入间氯苯甲酸钠,室温下继续搅拌1~2h后使用盐酸酸化至pH为5.0~6.0,之后减压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其中,2-巯基吡啶溶液中的2-巯基吡啶和丙酮的质量比为1.92:10;二硫化碳溶液中,二硫化碳和丙酮的质量比为0.95:1;2-巯基吡啶溶液与二硫化碳溶液的质量比为3:1;间氯苯甲酸钠与2-巯基吡啶的质量比为2.48:2;
S3、制备聚吡啶改性硅化铼:
称取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改性硅化铼粉末,超声均匀后,加入过硫酸铵,倒入反应釜内,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5h,冷却后出料并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聚吡啶改性硅化铼;其中,三硫基苯甲酸吡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95:0.2:10,改性硅化铼粉末、过硫酸铵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0.03:5。
其中,硅化铼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纳米铼粉和纳米硅粉混合后倒入坩埚内,将坩埚置于850~1100℃的高温反应炉内反应3~5h,之后通入氢气置换出高温反应炉内的气体,升温至1250~1350℃继续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后,收集反应得到的固体并粉碎成纳米颗粒,得到硅化铼粉末;其中,金属铼纳米粉与纳米硅粉的摩尔比为2.1:1。
实施例2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转轴1连接的左把手2和右把手3,左把手2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一取样器4,右把手3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二取样器5;第一取样器4的内表面和第二取样器5的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材料层,不粘材料层为陶瓷涂层。
第一取样器4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凸块6,第二取样器5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7,凸块6与凹槽7相对应设置且相互匹配。
左把手2和右把手3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件8,弹性件8为弹簧,左把手2和右把手3的表面涂覆有防滑层。
第二取样器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柱状物9,第一柱状物9上设置有可绕第一柱状物9旋转的卡接块10,第一取样器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柱状物11,卡接块10与第二柱状物11相配合设置。
上述的陶瓷涂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20份、硅溶胶30份、烷氧基硅烷12份、填料12份、颜料4份、聚吡啶改性硅化铼2份、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0.6份、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0.5份、阴离子型分散剂1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0.5份和甲基纤维素0.1份。
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大于40%,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20nm。
烷氧基硅烷包括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重量比为1:1.8:4混合得到。
填料包括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其中,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的质量比为2.2:0.8:0.5:0.7。
颜料包括钛白粉和钴黑按照重量比为1:0.2混合的混合物。
聚吡啶改性硅化铼的制备方法为:
S1、活化硅化铼:
将硅化铼粉末置于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在60~80℃下搅拌处理2~3h后,抽滤收集粉末,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改性硅化铼粉末;其中,硅化铼粉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S2、制备三硫基苯甲酸吡啶:
称取2-巯基吡啶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2-巯基吡啶溶液;称取二硫化碳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二硫化碳溶液;向2-巯基吡啶溶液中滴加碱液至pH为11.0~12.0,之后再逐滴加入二硫化碳溶液,完全滴加后室温下搅拌处理0.2~0.5h,再加入间氯苯甲酸钠,室温下继续搅拌1~2h后使用盐酸酸化至pH为5.0~6.0,之后减压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其中,2-巯基吡啶溶液中的2-巯基吡啶和丙酮的质量比为1.68:10;二硫化碳溶液中,二硫化碳和丙酮的质量比为0.89:1;2-巯基吡啶溶液与二硫化碳溶液的质量比为2.8:1;间氯苯甲酸钠与2-巯基吡啶的质量比为2.32:2;
S3、制备聚吡啶改性硅化铼:
称取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改性硅化铼粉末,超声均匀后,加入过硫酸铵,倒入反应釜内,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5h,冷却后出料并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聚吡啶改性硅化铼;其中,三硫基苯甲酸吡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6:0.1:10,改性硅化铼粉末、过硫酸铵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0.02:5。
硅化铼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纳米铼粉和纳米硅粉混合后倒入坩埚内,将坩埚置于850~1100℃的高温反应炉内反应3~5h,之后通入氢气置换出高温反应炉内的气体,升温至1250~1350℃继续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后,收集反应得到的固体并粉碎成纳米颗粒,得到硅化铼粉末;其中,金属铼纳米粉与纳米硅粉的摩尔比为2:1。
实施例3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转轴1连接的左把手2和右把手3,左把手2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一取样器4,右把手3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二取样器5;第一取样器4的内表面和第二取样器5的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材料层,不粘材料层为陶瓷涂层。
第一取样器4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凸块6,第二取样器5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7,凸块6与凹槽7相对应设置且相互匹配。
左把手2和右把手3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件8,弹性件8为弹簧,左把手2和右把手3的表面涂覆有防滑层。
第二取样器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柱状物9,第一柱状物9上设置有可绕第一柱状物9旋转的卡接块10,第一取样器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柱状物11,卡接块10与第二柱状物11相配合设置。
上述的陶瓷涂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30份、硅溶胶40份、烷氧基硅烷26份、填料20份、颜料13份、聚吡啶改性硅化铼8份、十三氟代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2.8份、硫酸盐型表面活性剂2.5份、非离子型分散剂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和羧甲基纤维素2份。
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大于40%,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20nm。
烷氧基硅烷包括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按照重量比1:2.4:0.6混合的混合物。
填料包括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其中,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的质量比为3.6:1.4:1.2:1.5。
颜料包括钛白粉和锰铁黑的按照重量比为1:0.18混合的混合物。
聚吡啶改性硅化铼的制备方法为:
S1、活化硅化铼:
将硅化铼粉末置于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在60~80℃下搅拌处理2~3h后,抽滤收集粉末,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改性硅化铼粉末;其中,硅化铼粉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0;
S2、制备三硫基苯甲酸吡啶:
称取2-巯基吡啶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2-巯基吡啶溶液;称取二硫化碳和丙酮混合,充分溶解后,得到二硫化碳溶液;向2-巯基吡啶溶液中滴加碱液至pH为11.0~12.0,之后再逐滴加入二硫化碳溶液,完全滴加后室温下搅拌处理0.2~0.5h,再加入间氯苯甲酸钠,室温下继续搅拌1~2h后使用盐酸酸化至pH为5.0~6.0,之后减压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其中,2-巯基吡啶溶液中的2-巯基吡啶和丙酮的质量比为1.68~2.24:10;二硫化碳溶液中,二硫化碳和丙酮的质量比为0.89~1.01:1;2-巯基吡啶溶液与二硫化碳溶液的质量比为2.8~3.2:1;间氯苯甲酸钠与2-巯基吡啶的质量比为2.32~2.54:2;
S3、制备聚吡啶改性硅化铼:
称取三硫基苯甲酸吡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改性硅化铼粉末,超声均匀后,加入过硫酸铵,倒入反应釜内,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在70~80℃的条件下反应2~5h,冷却后出料并除去溶剂,再经过洗涤和干燥,得到聚吡啶改性硅化铼;其中,三硫基苯甲酸吡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56~2.38:0.1~0.3:10,改性硅化铼粉末、过硫酸铵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2:0.02~0.05:5。
硅化铼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纳米铼粉和纳米硅粉混合后倒入坩埚内,将坩埚置于850~1100℃的高温反应炉内反应3~5h,之后通入氢气置换出高温反应炉内的气体,升温至1250~1350℃继续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后,收集反应得到的固体并粉碎成纳米颗粒,得到硅化铼粉末;其中,金属铼纳米粉与纳米硅粉的摩尔比为2~2.2:1。
对比例1
一种陶瓷涂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25份、硅溶胶35份、烷氧基硅烷18份、填料17份、颜料9份、硅化铼粉末6份、十三氟代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4份、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1.7份、非离子型分散剂2份、聚酯改性聚硅氧烷1.2份和聚丙烯酸盐1.3份。
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大于40%,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20nm。
烷氧基硅烷由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基三乙基硅烷按照重量比为1:0.2:1.6混合得到。
填料包括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其中,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的质量比为2.7:1.1:0.9:1.2。
颜料包括钛白粉和铜铬黑按照重量比为1:0.12的混合物。
其中,硅化铼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称取纳米铼粉和纳米硅粉混合后倒入坩埚内,将坩埚置于850~1100℃的高温反应炉内反应3~5h,之后通入氢气置换出高温反应炉内的气体,升温至1250~1350℃继续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后,收集反应得到的固体并粉碎成纳米颗粒,得到硅化铼粉末;其中,金属铼纳米粉与纳米硅粉的摩尔比为2.1:1。
对比例2
一种陶瓷涂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25份、硅溶胶35份、烷氧基硅烷18份、填料17份、颜料9份、十三氟代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4份、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1.7份、非离子型分散剂2份、聚酯改性聚硅氧烷1.2份和聚丙烯酸盐1.3份。
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大于40%,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20nm。
烷氧基硅烷由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基三乙基硅烷按照重量比为1:0.2:1.6混合得到。
填料包括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其中,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的质量比为2.7:1.1:0.9:1.2。
颜料包括钛白粉和铜铬黑按照重量比为1:0.12的混合物。
为了更加清楚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本发明还做了以下实验,以不锈钢材料作为基板涂覆相同厚度的陶瓷涂层并进行相应的性能检测(涂层厚度约200μm),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热稳定性是在250℃的温度下处理0.2h后,观察涂层的表面结构变化;不粘性是根据标准GB-T 10006-1988检测摩擦系数;附着力是指在不锈钢基材上的附着力,根据标准GB/T 9286-1998进行检测;耐冲击性根据标准GB/T 1732-1993检测;耐磨性根据标准GB/T1768-1979检测(0.25kg下打磨200圈,计算涂层损失);耐腐蚀性是将涂层件置于25℃、3.5%浓度盐水中盐雾试验1000h后,观察是否出现起泡、脱落和腐蚀现象;自修复性是在0.098N维氏压痕测试后,在300℃下处理4h,观察压痕的变化情况。
表1陶瓷涂层的性能检测
Figure BDA000313723874000011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陶瓷涂层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较好的附着力、耐冲击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件,左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一取样器,右把手的下端设置有勺状的第二取样器;第一取样器的内表面和第二取样器的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器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凸块,所述第二取样器的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凸块与凹槽相对应设置且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样器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柱状物,第一柱状物上设置有绕第一柱状物旋转的卡接块,所述第一取样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柱状物,卡接块与第二柱状物相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和所述右把手的表面涂覆有防滑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材料层为陶瓷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涂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水20~30份、硅溶胶30~40份、烷氧基硅烷12~26份、填料12~20份、颜料4~13份、改性剂2~8份、氟代硅烷0.6~2.8份、表面活性剂0.5~2.5份、分散剂1~3份、流平剂0.5~2份和增稠剂0.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含量大于40%,且二氧化硅的粒径不大于20n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硅烷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氟代硅烷包括十三氟代辛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或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其中,沸石粉、纳米氧化铝、纳米氮化硅和纳米碳硅硼的质量比为2.2~3.6:0.8~1.4:0.5~1.2:0.7~1.5;所述颜料包括钛白粉、铜铬黑、钴黑、锰铁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羧酸盐型、磺酸盐型、硫酸盐型和磷酸盐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非离子型分散剂和/或阴离子型分散剂;所述流平剂为聚酯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盐、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CN202110724148.XA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Active CN113281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4148.XA CN113281100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4148.XA CN113281100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1100A true CN113281100A (zh) 2021-08-20
CN113281100B CN113281100B (zh) 2022-05-13

Family

ID=7728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4148.XA Active CN113281100B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110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2923A (zh) * 2009-03-17 2009-09-16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河流底泥取样器
CN203629898U (zh) * 2013-12-27 2014-06-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粉状物定量取样器
US20140366655A1 (en) * 2013-06-13 2014-12-18 Thomas Charles Stevens Suspended Sediment Sampler
CN204255672U (zh) * 2014-12-19 2015-04-08 贵州大学 一种便捷型取样器
CN104725903A (zh) * 2015-03-30 2015-06-24 佛山市新战略知识产权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不粘耐磨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1374182U (zh) * 2019-12-11 2020-08-28 湖北华仁同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手持取样装置
CN211838053U (zh) * 2020-03-31 2020-11-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ep管夹持器
CN212903947U (zh) * 2020-07-07 2021-04-06 江苏迈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晶状态化学品的专用取样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2923A (zh) * 2009-03-17 2009-09-16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河流底泥取样器
US20140366655A1 (en) * 2013-06-13 2014-12-18 Thomas Charles Stevens Suspended Sediment Sampler
CN203629898U (zh) * 2013-12-27 2014-06-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粉状物定量取样器
CN204255672U (zh) * 2014-12-19 2015-04-08 贵州大学 一种便捷型取样器
CN104725903A (zh) * 2015-03-30 2015-06-24 佛山市新战略知识产权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不粘耐磨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1374182U (zh) * 2019-12-11 2020-08-28 湖北华仁同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手持取样装置
CN211838053U (zh) * 2020-03-31 2020-11-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ep管夹持器
CN212903947U (zh) * 2020-07-07 2021-04-06 江苏迈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晶状态化学品的专用取样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1100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8195A (zh) 一种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000064337A (ko) 향상된물성을구비한방호도막제조방법
CN109988440B (zh) 一种耐高温防腐耐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4087A (zh) 一种氟硅杂化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23525097A (ja)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コーティング及びその方法
WO2018218821A1 (zh) 一种水性无机富锌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99180A1 (ja) 摩擦抵抗低減塗膜形成用の塗料組成物、塗膜、及び塗膜付き基材
CN113281100B (zh)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用粉末药品夹持取样器
CN106700917B (zh) 一种高辐射率耐高温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6268A (zh) 一种增韧加硬涂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塑料处理方法
CN110144138A (zh) 一种环保水性胶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Jeon et al. Hard coating films based on organosilane-modified boehmite nanoparticles under UV/thermal dual curing
CN108384442A (zh) 一种用于氧化铝生产中溶出设备的防腐阻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7097A (zh) 一种钛基氟硅高分子合金及其合成、应用方法
CN113667371A (zh) 一种换热器用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3542A (zh) 一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50683B (zh) 环保型水下专用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3555A (zh) 纳米防腐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1350B (zh) 耐高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含有该耐高温树脂的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
CN114891166A (zh) 一种有机硅油复合丙烯酸乳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8200B (zh) 水性有机硅耐高温面漆
CN112920707A (zh) 一种超亲水硅质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3903A (zh) 一种提高高铝低密度钢耐磨性能的方法
CN107974143B (zh) 耐腐蚀玻璃鳞片树脂
JP3994001B2 (ja) 耐候性鋼の防食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