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6797A -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6797A
CN113276797A CN202110709436.8A CN202110709436A CN113276797A CN 113276797 A CN113276797 A CN 113276797A CN 202110709436 A CN202110709436 A CN 202110709436A CN 113276797 A CN113276797 A CN 113276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bag
central main
edg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9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6797B (zh
Inventor
阙中帝
李�浩
薛乐乐
王承
徐候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094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6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6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6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6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6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正面气囊,属于车辆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气体发生器和囊袋,囊袋包括一对侧片和将一对侧片彼此连接的中央主片,囊袋还包括底片,底片与中央主片和/或一对侧片结合形成囊袋腔体,囊袋腔体具有通孔且与气体发生器出气口连通,底片位于囊袋腔体底部并具有向囊袋腔体内部延伸的凹进结构。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在独立的底片上增加凹进结构,相比传统的导向装置和在侧片上设置凹陷可以对囊袋起到更好的引导并形成凹陷的作用,可以更好的适应车辆内不同的屏幕布置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被动安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汽车的中控和副驾处设置娱乐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如何避免乘客在事故中撞击屏幕成为新的需求,传统的气囊展开姿态往往不能适应设计多样的娱乐屏布置,气囊在展开过程中若与屏幕发生干涉,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保护效果,甚至可能击碎屏幕从而伤害车内乘客。
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多采取在气囊上设置导向装置或在正面气囊的侧片上设置凹陷等方法,使气囊在膨胀和展开的过程中越过屏幕。但在针对超宽且凸出仪表板较大高度的屏幕布置,导向装置或侧片的凹陷等现有技术对囊袋展开姿态的引导作用有限,对多样化的屏幕布置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正面气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高车辆气囊对屏幕导布置的适应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正面气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包括气体发生器和囊袋,所述囊袋包括一对侧片和将一对所述侧片彼此连接的中央主片,所述囊袋还包括底片,所述底片与所述中央主片和/或一对所述侧片结合形成囊袋腔体,所述囊袋腔体具有通孔且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出气口连通,所述底片位于所述囊袋腔体底部并具有向所述囊袋腔体内部延伸的凹进结构。
可选的,所述底片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折线对折,在所述折线一侧且与所述折线平行的方向上将对折后的所述底片结合固定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可选的,所述底片上具有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长条形开口,所述底片对折后沿所述长条形开口轮廓线结合固定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央主片呈长条状,包括较长的两侧边和较短的两端边,所述两端边分别连接所述底片的相对两端,一对所述侧片相对地设置在所述中央主片和底片的两侧,分别连接所在侧的主布片的侧边和底片剩余边缘,形成所述囊袋腔体。。
可选的,一对所述侧片的每个所述侧片的边缘线均包括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一轮廓线朝向一侧弯曲使所述侧片的一侧朝所述囊袋外侧凸出,所述第二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同向弯曲使侧片的另一侧朝所述囊袋内部凹进;
所述第一轮廓线仅与所述中央主片的侧边结合形成所述囊袋的外凸部,所述第二轮廓线与所述中央主片剩余的侧边和所述底片剩余的边缘结合形成内凹部。
可选的,所述囊袋展开后,一对所述侧片的所述第二轮廓线的最高点连线与所述底片结合固定线平行或为同一车宽方向或为同一垂直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轮廓线包括不同曲率的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所述第二曲线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曲线,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囊袋腔体通孔处的所述中央主片侧边固定连接,形成与所述车辆的方向盘和/或仪表板抵接的支撑部,所述第二曲线与所述底片边缘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可选的,述中央主片上设有嵌口,所述嵌口为长条形开口,所述嵌口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底片边缘与所述嵌口内边固定连接,所述中央主片的两端结合,一对所述侧片与结合后的所述中央主片边缘连接形成所述囊袋腔体。
可选的,所述嵌口设置于所述中央主片的一端,且所述中央主片在靠近所述嵌口处的宽度逐渐增大;
一对所述侧片的每个所述侧片的边缘线均包括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一轮廓线朝向一侧弯曲使所述侧片的一侧朝所述囊袋外侧凸出,所述第二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同向弯曲使侧片的另一侧朝所述囊袋内部凹进;
所述中央主片对应所述嵌口处逐渐增大部分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轮廓线结合形成内凹部,所述第一轮廓线与所述中央主片剩余的边缘线结合形成所述囊袋的外凸部。
可选的,所述中央主片靠近所述嵌口一端的端边与所述嵌口间形成与所述车辆的方向盘和/或仪表板抵接的支撑部,所述嵌口内的所述底片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在囊袋的底部增加具有凹进结构的底片,使囊袋在展开过程中,囊袋的底部形成凹陷,使囊袋在膨胀和展开的过程中从屏幕的上方越过屏幕,并在囊袋的底片部位形成容纳屏幕的空间,从而达到避免乘客在事故中直接撞击屏幕,并保护屏幕不被气囊损坏的目的。
而且通过在独立的底片上增加凹进结构,相比传统的导向装置和在侧片上设置凹陷可以对囊袋起到更好的引导并形成凹陷的作用,并且通过设置不同凹陷程度的底片,或调节底片的位置,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屏幕布置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车辆正面气囊在车辆上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囊袋第一种结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囊袋第一种结合结构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囊袋第一种结合结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的囊袋第二种结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囊地啊第二中结合结构结合状态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囊袋;11、外凸部;12、内凹部;121、凹进结构;122、支撑部;2、气体发生器安装位置;3、中央主片;31、通孔;32、嵌口;4、侧片;41、第一轮廓线;42、第二轮廓线;421、第一曲线;422、第二曲线;5、底片;51、长条形开口;61、缝线一;62、缝线二;63、缝线三;64、缝线四;65、缝线五;66、缝线六;7、仪表板;8、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如图1-4所示,一种车辆正面气囊,包括气体发生器和囊袋1,气体发生器安装在仪表板7内的气体发生器安装位置2处,囊袋1包括一对侧片4和将一对侧片4彼此连接的中央主片3,囊袋1还包括底片5。中央主片3呈长条状,包括较长的两侧边和较短的两端边,所述两端边分别连接所述底片的相对两端,与底片5结合形成闭合的圈状结构,一对侧片4包括左右各一个侧片4,左侧片与闭合的圈状结构一侧边缘结合,分别与中央主片的侧边和底片剩余边缘结合,封闭闭合的圈状结构的一个侧面,右侧片4与闭合圈状结构的另一侧边缘结合,分别与中央主片的侧边和底片剩余边缘结合,封闭闭合的圈状结构的另一侧面,形成囊袋腔体。两个侧片4形状一致,在囊袋1成品上,两个侧片4呈镜像对称分布。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的左右为图2中所展示的左右,并不代表侧片4在气囊上的确定的左或右。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底片5与一对侧片4结合形成囊袋腔体;还可以是底片5与中央主片3结合形成囊袋腔体。
中央主片3、底片5、一对侧片4的结合方式为缝制固定结合。也可以通过胶粘或本领域其他常用方式进行固定结合。
囊袋腔体具有通孔31且与气体发生器出气口连通,通孔31开设于中央主片3的一端。
底片5位于囊袋腔体底部并具有向囊袋腔体内部延伸的凹进结构121。
在囊袋1的底部增加具有凹进结构121的底片5,使囊袋1在展开过程中,囊袋1的底部形成凹陷,使囊袋1在膨胀和展开的过程中从屏幕8的上方越过屏幕8,并在囊袋1的底片5部位形成容纳屏幕8的空间。从而达到避免乘客在事故中直接撞击屏幕8,并保护屏幕8不被气囊损坏的目的。
而且通过在独立的底片5上增加凹进结构121,相比传统的导向装置和在侧片4上设置凹陷可以对囊袋1起到更好的引导并形成凹陷的作用。并且通过设置不同凹陷程度的底片5,或调节底片5的位置,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屏幕8布置情况。
底片5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折线对折,在折线一侧且与折线平行的方向上将对折后的底片5结合固定形成凹进结构121。折线平行于车辆的宽度方向,即为屏幕8顶部的侧边长度方向,囊袋1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以沿折线进行凹陷,使形成的凹进结构1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屏幕8的上侧边,从而使得囊袋1展开过程中更好的越过屏幕8,减少囊袋1展开过程对屏幕8的撞击。
底片5上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长条形开口51,底片5对折后沿长条形开口51轮廓线结合固定形成凹进结构121,即长条形开口51的中心线为折线。长条形开口51的设置减少底片5在囊袋1内部的冗余部分,从而减少底片5内侧的多余部分造成囊袋1内侧气体流动异常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长条形开口51的边缘通过缝制固定结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粘胶或者其他方式结合固定。
底片5、中央主片3和一对侧片4的结合结构包括至少两种方式。
其一,如图2和图3所示,中央主片3从通孔3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方向上,中央主片3的至少部分结构的宽度逐渐增大至最宽部后再逐渐缩小至另一端。中央主片3的两端边连接底片5的相对两端,底片5通过缝线五65和缝线六66结合形成闭合的圈状结构,且一对侧片4的部分边缘与底片5剩余的相对侧边结合,形成囊袋腔体。形成的囊袋腔体再展开后,中央主片3的最宽处为与最顶端或面向乘客,而且中央主片3最宽处的宽度大于等于屏幕8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使囊袋1能完全覆盖屏幕8,使囊袋1对成员形成更好的保护效果。
一对侧片4的每个侧片4的边缘线均包括第一轮廓线41和第二轮廓线42,第一轮廓线41的长度大于侧片4边缘线长度的一半,且第一轮廓线41和第二轮廓线42均为连续的平滑曲线。第一轮廓线41朝向一侧弯曲使侧片4的一侧朝囊袋1外侧凸出。第二轮廓线42与第一轮廓线41同向弯曲使侧片4的另一侧朝囊袋1内部凹进。
第一轮廓线41仅与中央主片3的侧边结合形成囊袋1的外凸部11,如图2所示,左侧边的第一轮廓线41和中央主片3侧边通过缝线一61结合,右侧片4的第一轮廓线41和中央主片3侧边通过缝线二62结合。
第二轮廓线42与中央主片3剩余的侧边和底片5剩余的边缘结合形成内凹部12。第二轮廓线42包括不同曲率的第一曲线421和第二曲线422,为了适应具有凹进结构121的底片5,第二曲线422的曲率大于第一曲线421,即第二曲线422比第一曲线421更加弯曲,更加弯曲的第二曲线422也可以使底片5更好发生内凹,第一曲线421与囊袋腔体通孔31处的中央主片3侧边固定连接,即与中央主片3结合第一轮廓线41之后剩余的边缘固定连接,形成与车辆的方向盘和/或仪表板7抵接的支撑部122。支撑部122与面向成员方向上的方向盘和/或仪表板7贴合,为整个囊袋1传递来自方向盘和/或仪表板7的反作用力,根据不同的方向盘和/或仪表板7造型调整第一曲线421的长度和曲率,可以实现不同的展开姿态和支撑角度。
第二曲线422与底片5边缘固定连接,形成凹进结构121,使囊袋1形成容纳屏幕8的空间,根据不同的显示器造型调整第二曲线422的长度和曲率以及底片5的结合部造型可以实现更多的容纳空间组合。如图2所示,左侧片4的第二曲线422通过缝线三63与底片5结合,左侧片4的第二曲线422通过缝线四64与底片5结合。
囊袋1展开后,一对侧片4的第二轮廓线42的最高点连线与底片5结合固定线平行或为同一车宽方向或为同一垂直高度。
其二,如图5和图6所示,央主片上设有嵌口32,嵌口32为长条形开口51,嵌口32的长度方向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底片5边缘与嵌口32内边固定连接;嵌口32设置于中央主片3远离通孔31的一端,且中央主片3在靠近嵌口32处的宽度逐渐增大,即嵌口32附近的中央主片3从嵌口32向中央主片3两端方向上,中央主片3的宽度逐渐减小,中央主片3除嵌口32区域的部分为从通孔3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方向上,中央主片3的至少部分结构的宽度逐渐增大至最宽部后再逐渐缩小。中央主片3嵌口32部分与其余部分呈葫芦状。连接底片5后的中央主片3的两端结合形成闭合的圈状结构,一对侧片4与结合后的中央主片3边缘连接形成囊袋腔体。
一对侧片4的每个侧片4的边缘线均包括第一轮廓线41和第二轮廓线42,第一轮廓线41的长度大于侧片4边缘线长度的一半,且第一轮廓线41和第二轮廓线42均为连续的平滑曲线。第一轮廓线41朝向一侧弯曲使侧片4的一侧朝囊袋1外侧凸出。第二轮廓线42与第一轮廓线41同向弯曲使侧片4的另一侧朝囊袋1内部凹进。
中央主片3对应嵌口32处逐渐增大部分的边缘与第二轮廓线42结合形成内凹部12,第一轮廓线41与中央主片3剩余的边缘线结合形成囊袋1的外凸部11。
中央主片3靠近嵌口32一端的端边与所述嵌口间形成支撑部122,嵌口32内的底片5形成凹进结构12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正面气囊,包括气体发生器和囊袋,所述囊袋包括一对侧片和将一对所述侧片彼此连接的中央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还包括底片,所述底片与所述中央主片和/或一对所述侧片结合形成囊袋腔体,所述囊袋腔体具有通孔且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出气口连通,所述底片位于所述囊袋腔体底部并具有向所述囊袋腔体内部延伸的凹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折线对折,在所述折线一侧且与所述折线平行的方向上将对折后的所述底片结合固定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上具有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长条形开口,所述底片对折后沿所述长条形开口轮廓线结合固定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主片呈长条状,包括较长的两侧边和较短的两端边,所述两端边分别连接所述底片的相对两端,一对所述侧片相对地设置在所述中央主片和底片的两侧,分别连接所在侧的中央主片的侧边和底片剩余边缘,形成所述囊袋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侧片的每个所述侧片的边缘线均包括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一轮廓线朝向一侧弯曲使所述侧片的一侧朝所述囊袋外侧凸出,所述第二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同向弯曲使侧片的另一侧朝所述囊袋内部凹进;
所述第一轮廓线仅与所述中央主片的侧边结合形成所述囊袋的外凸部,所述第二轮廓线与所述中央主片剩余的侧边和所述底片剩余的边缘结合形成内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展开后,一对所述侧片的所述第二轮廓线的最高点连线与所述底片结合固定线平行或为同一车宽方向或为同一垂直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廓线包括不同曲率的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所述第二曲线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曲线,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囊袋腔体通孔处的所述中央主片侧边固定连接,形成与所述车辆的方向盘和/或仪表板抵接的支撑部,所述第二曲线与所述底片边缘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主片上设有嵌口,所述嵌口为长条形开口,所述嵌口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底片边缘与所述嵌口内边固定连接,所述中央主片的两端结合,一对所述侧片与结合后的所述中央主片边缘连接形成所述囊袋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口设置于所述中央主片的一端,且所述中央主片在靠近所述嵌口处的宽度逐渐增大;
一对所述侧片的每个所述侧片的边缘线均包括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一轮廓线朝向一侧弯曲使所述侧片的一侧朝所述囊袋外侧凸出,所述第二轮廓线与第一轮廓线同向弯曲使侧片的另一侧朝所述囊袋内部凹进;
所述中央主片对应所述嵌口处逐渐增大部分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轮廓线结合形成内凹部,所述第一轮廓线与所述中央主片剩余的边缘线结合形成所述囊袋的外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正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主片靠近所述嵌口一端的端边与所述嵌口间形成支撑部,所述嵌口内的所述底片形成所述凹进结构。
CN202110709436.8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Active CN113276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436.8A CN113276797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436.8A CN113276797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6797A true CN113276797A (zh) 2021-08-20
CN113276797B CN113276797B (zh) 2023-02-10

Family

ID=7728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9436.8A Active CN113276797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679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975A (zh) * 2021-08-30 2021-12-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组件、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4074634A (zh) * 2021-11-29 2022-02-22 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用途
EP4227168A1 (de) * 2022-02-14 2023-08-16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für einen fahrersitzplatz eines fahrzeugs sowie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gassack
WO2024122216A1 (ja) * 2022-12-05 2024-06-13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拘束装置
WO2024223594A1 (de) * 2023-04-26 2024-10-31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DE102023110680A1 (de) 2023-04-26 2024-10-31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2010B1 (en) * 1998-08-20 2001-11-06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Gas bag
CN1883985A (zh) * 2005-06-24 2006-12-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和气囊装置
US20080023950A1 (en) * 2006-07-27 2008-01-3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vent with tether
CN103802780A (zh) * 2014-03-05 2014-05-21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仪表板的安全气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2010B1 (en) * 1998-08-20 2001-11-06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Gas bag
CN1883985A (zh) * 2005-06-24 2006-12-27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和气囊装置
US20080023950A1 (en) * 2006-07-27 2008-01-3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vent with tether
CN103802780A (zh) * 2014-03-05 2014-05-21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仪表板的安全气囊装置
US20170072892A1 (en) * 2014-03-05 2017-03-16 Yanfeng Kss ( Shanghai)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 Ltd. An airbag device mounted on dashboard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975A (zh) * 2021-08-30 2021-12-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组件、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4074634A (zh) * 2021-11-29 2022-02-22 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用途
EP4227168A1 (de) * 2022-02-14 2023-08-16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für einen fahrersitzplatz eines fahrzeugs sowie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gassack
WO2023152360A1 (de) * 2022-02-14 2023-08-17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für einen fahrersitzplatz eines fahrzeugs sowie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gassack
WO2024122216A1 (ja) * 2022-12-05 2024-06-13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拘束装置
WO2024223594A1 (de) * 2023-04-26 2024-10-31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DE102023110682A1 (de) 2023-04-26 2024-10-31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DE102023110680A1 (de) 2023-04-26 2024-10-31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assack, Gassackmodul, Fahrzeuginsassensicherheitssystem und 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6797B (zh) 2023-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76797B (zh) 一种车辆正面气囊
US7000947B2 (en) Airbag device
JP6411965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WO2019244763A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314616A1 (en) Passenger-side airbag apparatus
US8528935B2 (en) Airbag apparatus and tether sewing method
CN104512368B (zh) 气囊及具备该气囊的气囊装置
US20030030256A1 (en) Airbag arrangement
US20020145272A1 (en) Airbag apparatus
JP2017074939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4228659B (zh) 一种正面气囊
JP5337583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866693B2 (en)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US2013005594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ushion for front passenger seat air bag device
US20070024042A1 (en)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CN113002472B (zh) 一种车辆座椅远端气囊装置
CN114633712B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垫
JP2007015685A (ja) エアバッグ予備折畳み技術
JP5476024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及び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219651140U (zh) 一种气袋折叠结构
CN220809356U (zh) 副驾驶安全气囊及车辆
CN220147280U (zh) 一种跨越障碍物的安全气囊
WO2024122216A1 (ja) 乗員拘束装置
JP2012116362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及び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7984936A (zh) 一种远端气囊、远端气囊装置及气囊缝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