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4247B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74247B CN113274247B CN202110538553.2A CN202110538553A CN113274247B CN 113274247 B CN113274247 B CN 113274247B CN 202110538553 A CN202110538553 A CN 202110538553A CN 113274247 B CN113274247 B CN 1132742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ient
-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 mode
- training
- gear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07 myocard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197 pelv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59 moto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4 post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2661 Dyskin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926 Myel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2902 Nervous syste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5966 Neurological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5664 Pneumo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7249 Venous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89 abdominal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544 articulatio talocrural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69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14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47 compens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903 pelvic flo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32 should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62 stern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00 swe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16—Platforms for rocking motion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e.g. axis through the middle of the platform; Balancing drums; Balancing board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2001/0207—Nutating movement of a body part around its articul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包括驱动装置、背部安置装置、腿部辅助装置、坐垫装置、反馈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调节背部安置装置、坐垫装置以及腿部辅助装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反馈装置用于获取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控制装置与反馈装置和驱动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核心肌力参数,并向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上述康复训练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体位训练模式,且能够根据核心肌力参数调节体位训练模式,实现快速帮助患者恢复核心肌力及平衡,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脊髓炎等可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减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坠机性肺炎、压疮等风险,同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重塑和运动功能的重建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是一项核心内容。在目前常采用的疗法中主张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将手置于患者躯干和肢体的特定部位,通过用手控制这些部位姿势或运动,从而阻止患者的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其中胸骨中下段为身体中央控制点,对于维持身体中枢部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其次,肩部、骨盆,足部的控制也必不可少。
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维持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包括腹部肌群肌、腰背部肌群,骨盆底肌群组成。核心肌群的力量体现在患者完成体位变换(如卧-坐-立)的难易程度,以及维持体位姿势平衡;患者在运动功能康复过程中只有首先完成躯干平衡后,才能为由四肢肌肉控制的精巧运动(如行走及抓握等)提供可能性,同时自主可完成体位变换也大大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因此在全身运动功能的重建中,核心肌群力量的训练是应摆在优先且重要的地位;另外,对于卧床病人,体位变换训练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需首先完成卧-坐的训练后才能进一步过渡到坐-立的训练。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及专利多数只适用于仍保持一定平衡及保持直立的病人,不能用于卧床或行动困难病人,例如:下肢锻炼如康复用脚踏板或上肢训练旋转轮盘,这些产品只是单纯练习上肢或下肢干肌肉力量,不能有效训练核心肌肉;而有较少产品及专利虽涉及到了核心肌群的康复,但是其功能单一,范围受限,没有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无法兼顾卧-坐-立全方位训练,且目前也没有能够根据患者自身的核心肌力参数为患者提供更加合适的体位训练模式的产品,导致目前的产品由于训练时内容枯燥乏味,不能为患者提供丰富的康复环境,使患者依从性不高,不能定期完成应用的康复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体位训练模式,且能够根据核心肌力参数调节体位训练模式,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康复训练设备包括驱动装置、背部安置装置以及腿部辅助装置,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
坐垫装置,其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所述背部安置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背部安置装置、坐垫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
反馈装置,其装设于所述背部安置装置、腿部辅助装置或坐垫装置中一处或多处,且配置为获取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
控制装置,其与所述反馈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核心肌力参数,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调节所述转动角度以实现中间模式作为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调节所述转动角度以实现至少两个体位训练模式之间的转换训练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在核心肌力参数对应的核心肌力性能越健康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指示体位训练模式下辅助程度越低的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可通信地连接到用户终端,以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用户输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支撑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液压组件,所述腿部辅助装置固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且其一端与所述坐垫装置铰接,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组件抬起或放下所述坐垫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坐垫装置连接所述腿部辅助装置的一侧的第一齿轮组件,以及转动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和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转动,使得所述坐垫装置相对所述腿部辅助装置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坐垫装置连接所述背部安置装置的一侧的第三齿轮组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坐垫装置上且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四齿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二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三齿轮组件和所述第四齿轮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背部安置装置相对所述坐垫装置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部安置装置包括靠背及弹性连接于所述靠背以固定人体上半身的多个上身固定带,多个所述上身固定带沿着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部安置装置还包括用于装设所述上身固定带的多个活动安装座,所述活动安装座与所述上身固定带对应设置,所述靠背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活动安装座对应设置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连接对应所述活动安装座的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靠背前的桌面组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靠背的相对两侧伸缩支架,所述桌面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伸缩支架枢接的桌板以及设于所述桌板上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控制所述康复训练设备的体位训练模式的操作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腿部辅助装置包括托腿组件及弹性连接于所述托腿组件以固定人体下半身的下身固定带,所述托腿组件包括托腿板、与人体脚尖对应的脚尖套、与人体脚面对应的多个固定板,以及与人体脚跟对应的脚跟套,所述脚跟套连接于所述托腿板,多个所述固定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分别设于所述脚跟套和所述脚尖套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尖套具有向所述脚跟套的方向延伸形成的插接轴,所述脚跟套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轴对应的插槽,且所述脚跟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槽相连通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装设有将所述插接轴抵紧在所述插槽内的锁紧件;
所述托腿板包括上下设置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横板用于承托所述脚尖套和所述脚跟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馈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扭矩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通过驱动装置调节背部安置装置、坐垫装置以及腿部辅助装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使得康复训练设备能够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进行训练,患者在无需外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多种体位训练模式,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有利于丰富患者的康复环境,并且本申请所公开的康复训练设备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反馈装置获取到的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调节康复训练设备进入与患者的核心肌力参数适配的体位训练模式,使得康复训练设备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情况来动态地调节体位训练模式,实现快速帮助瘫痪患者恢复核心肌力及平衡,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处于卧躺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处于坐起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处于站立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的体位变换状态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的第一局部爆炸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的第二局部爆炸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的第三局部爆炸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的桌面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的腿部辅助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构件:
1-驱动装置;101-液压组件;102-第一电机;103-第一输出轴;104-第二电机;105-第二输出轴;2-背部安置装置;201-靠背;202-上身固定带;203-活动安装座;204-安装槽;205-弹性件;3-腿部辅助装置;301-托腿组件;302-下身固定带;303-托腿板;3031-竖板;3032-横板;304-脚尖套;305-固定板;306-脚跟套;307-插接轴;308-插槽;309-固定套;4-坐垫装置;5-控制装置;6-支撑部;7-第一齿轮组件;8-第二齿轮组件;9-第三齿轮组件;10-第四齿轮组件;11-桌面组件;1101-桌板;1102-操作手柄;1103-长臂支撑;1104-桌面支撑;1105-过渡支撑;1106-控制面板;12-伸缩支架;1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定。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如图1至图4所示,康复训练设备包括驱动装置1、背部安置装置2以及腿部辅助装置3,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坐垫装置4、反馈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装置5。坐垫装置4的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背部安置装置2以及腿部辅助装置3,驱动装置1被配置为调节背部安置装置2、坐垫装置4以及腿部辅助装置3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反馈装置装设于背部安置装置2、腿部辅助装置3或坐垫装置4中一处或多处,且配置为获取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控制装置5与反馈装置和驱动装置1电连接,控制装置5被配置为获取核心肌力参数,并向所述驱动装置1发送控制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背部安置装置2用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支撑,坐垫装置4用于对患者的盆骨进行支撑,腿部辅助装置3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支撑。
如图1和图4所示所示,当患者的上肢和盆骨处均处于平躺状态时,此时上述背部安置装置2和坐垫装置4平置,康复训练设备处于卧躺模式;如图2和图4所示,当坐垫装置4平置,而背部安置装置2相对坐垫装置4向上转动一定角度的情况下,康复训练设备整体结构呈椅子状,此时康复训练设备处于坐起模式;如图3和图4所示,当背部安置装置2和坐垫装置4分别转动至立置时,患者可以站立在腿部辅助装置3上,此时康复训练设备处于站立模式。如此,采用上述康复训练设备可以使患者循序进行卧-坐-立训练,以达到康复早期坐起和站立,以及增强核心肌肉的目的,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异常恢复模式出现。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患者的瘫痪程度也是不同的,针对瘫痪程度较轻的患者,上述反馈装置在获取该患者的核心肌力参数后,控制装置5能够对该患者具有较强的核心肌力参数进行分析处理,为患者提供辅助程度低的训练方式,从而能有效地根据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核心肌力参数的实时状况来动态地调节体位训练模式,实现驱动装置1调节更为适合该患者的体位训练模式,如在前期进行卧-坐训练时,可通过康复训练设备为患者提供较强的辅助力,在后期进行坐-立训练时,可减小康复训练设备提供的辅助力,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进行训练,使得患者能够快速地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身体。上述方式使得该康复训练设备能够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计划,而并非核心肌力参数不同的用户均采用相同的体位训练模式,避免了训练效率低,患者康复周期长的问题。
本公开通过驱动装置1调节背部安置装置2、坐垫装置4以及腿部辅助装置3之间的转动角度,使得康复训练设备能够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进行训练,患者在无需外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完成多种体位训练模式,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有利于丰富患者的康复环境,并且本申请所公开的康复训练设备的控制装置5能够根据反馈装置获取到的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调节康复训练设备进入与患者的核心肌力参数适配的体位训练模式,使得康复训练设备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情况来动态地调节体位训练模式,实现快速帮助瘫痪患者恢复核心肌力及平衡,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进一步配置为调节转动角度以实现中间模式作为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上述中间模式可理解为处于站立模式和坐起模式之间的模式,或处于坐起模式或卧躺模式之间的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体位训练模式,使患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更为适合自身的体位训练模式进行康复。
可以理解的是,当康复训练设备处于上述中间模式时,患者的姿态至少可以包括能够使患者处于坐-立之间或处于卧-坐之间的中间体位,也就是,背部安置装置2和坐垫装置4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及坐垫装置4和腿部辅助装置3之间的转动角度均可调,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体位训练模式,在患者需要做针对性训练时,以更加贴合患者的不同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进一步配置为调节转动角度以实现至少两个体位训练模式之间的转换训练过程。
具体地,上述实现至少两个体位训练模式之间的转换训练过程可理解为在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卧躺模式以及中间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至少两个体位训练模式进行切换,例如,用户在站立模式和坐起模式之间切换进行训练,或用户在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三个模式之间切换进行训练,从而实现患者可以选择多种体位训练模式制定训练计划,达到快速康复和高效训练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进一步配置为:在核心肌力参数对应的核心肌力性能越健康的情况下,向驱动装置1发送指示体位训练模式下辅助程度越低的控制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核心肌力参数可以表征患者在进行体位变换(如卧-坐-立)的难易程度,当患者的瘫痪程度较轻时,与该患者的核心肌力参数对应的核心肌力性能越健康,此时,驱动装置1无需为患者提供较高的辅助程度,患者结合自身的力量和康复训练设备提供的较低的辅助程度下就能够完成训练,实现结合患者自身的核心肌力参数快速地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身体。当患者的瘫痪程度较重时,与该患者的核心肌力参数对应的核心肌力性能越不健康,此时,驱动装置1需要为患者提供较高的辅助程度,患者在康复训练设备提供的较高的辅助程度下才能够完成训练。上述核心肌力参数随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控制装置5获取实时的核心肌力参数,以根据患者的实时情况快速地帮助患者训练从而恢复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进一步配置为可通信地连接到用户终端,以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用户输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用户终端可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用户PC端,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的医生或患者本身均可在用户终端上输入其所需的体位训练模式,控制装置5接收到用户终端上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从而控制驱动装置1根据设定好的训练计划下的体位训练模式调节背部安置装置2、坐垫装置4以及腿部辅助装置3之间的转动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6所示,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支撑部6,驱动装置1包括设于支撑部6上的液压组件101,腿部辅助装置3固设于支撑部6的一侧,液压组件101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且其一端与坐垫装置4铰接,控制装置5还用于控制液压组件101抬起或放下坐垫装置4。
可以理解的是,液压组件101的下端通过铰接耳铰接安装在支撑部6的上表面,液压组件101的上端通过铰接耳铰接安装在坐垫装置4的下表面,使坐垫装置4在液压组件101的驱动下转动时,液压组件101不仅能够对坐垫装置4进行支撑,液压组件101还能在坐垫装置4转动时对坐垫装置4的转动进行缓冲,使坐垫装置4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更加方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液压组件101可为多级液压缸,该液压缸的行程应足够支持坐垫装置4转动至立置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固定设于坐垫装置4连接腿部辅助装置3的一侧的第一齿轮组件7,以及转动设于支撑部6上且与第一齿轮组件7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组件8,驱动装置1还包括第一电机102以及与第二齿轮组件8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轴103,以通过第一输出轴103带动第二齿轮组件8和第一齿轮组件7转动,使得坐垫装置4相对腿部辅助装置3转动。上述第一电机102可为螺杆电机,上述第一输出轴103可为螺杆轴。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所示,第一齿轮组件7可包括两个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组件8可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用于与第一输出轴103啮合的第一输入齿轮,上述两个第二齿轮和第一输入齿轮均安装在第一安装轴上,上述第一输出轴103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输入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一安装轴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坐垫装置4相对脚部辅助装置转动。另外,支撑部6上可设置支撑架13,第一安装轴的两端可以通过支撑架13置于支撑部6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转动设于坐垫装置4连接背部安置装置2的一侧的第三齿轮组件9,以及固定设于坐垫装置4上且与第三齿轮组件9传动连接的第四齿轮组件10,驱动装置1还包括第二电机104以及与第三齿轮组件9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轴105,以通过第二输出轴105带动第三齿轮组件9和第四齿轮组件10转动,使得背部安置装置2相对坐垫装置4转动。上述第二电机104可为螺杆电机,螺杆电机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上述第二输出轴105可为螺杆轴,螺杆轴能够与第三齿轮组件9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第四齿轮组件10可包括两个第四齿轮,两个第四齿轮可通过第二安装轴连接,两个第四齿轮分别设于第二安装轴的两端,第三齿轮组件9可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以及用于与第二输出轴105啮合的第二输入齿轮,上述两个第三齿轮和第二输入齿轮均安装在第三安装轴上,上述第二输出轴105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输入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三安装轴带动两个第三齿轮和第二安装轴转动,从而使背部安置装置2相对坐垫装置4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电机104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坐垫装置4的下表面上,第二电机104与第二输出轴105可通过联轴器连接,且第二输出轴105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相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背部安置装置2包括靠背201及弹性连接于靠背201以固定人体上半身的多个上身固定带202,多个上身固定带202沿着靠背20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其中,上述靠背201的上部宽度应大于患者的背部上部宽度,方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放置肩膀。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靠背201的上端可固定安装枕头和用于支撑枕头的两个架体,为了适合脖子长度不同的患者使用,架体可采用伸缩结构,从而方便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更加舒适。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坐垫装置4可包括用于承托患者臀部的坐垫板,靠背201和坐垫板上可安装多个上述上身固定带202,靠背201上的多个上身固定带202沿靠背20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上身固定带202分别位于靠背201的上下两端,而位于靠背201上端的上身固定带202主要用于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固定,而位于靠背201下端的上身固定带202主要用于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通过多个上身固定带202的共同配合,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上身部分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站立时趴下受伤。
进一步地,上身固定带202也可设置在坐垫板上,坐垫板上的上身固定带202主要用于对患者的大腿部分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康复训练站立时,患者的大腿部位因得不到支撑而向下滑动,从而达到对患者的固定更加牢固的目的。
进一步地,为了使患者的上身部分在固定后与靠背201的贴合效果更好,且方便对不同胖瘦的患者进行固定,可将上身固定带202的一端设置成具有弹性的结构,使患者在被固定后,上身固定带202能与患者的身体贴合,使患者在康复训练站立时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靠背201上可安装固定肩带(图中未示出),固定肩带可为两个,两个固定肩带沿靠背201的中心轴线对称排布,且上述固定肩带可具有弹性,以对患者肩部更好的固定。通过两个上述固定肩带共同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使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站立时,患者的上肢更加稳定,不仅能防止患者在站立时因重力作用向下滑动,且使患者在康复训练站立时,患者的上身部分与靠背201的贴合效果更好,使患者在康复训练站立时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背部安置装置2还包括用于装设上身固定带202的多个活动安装座203,活动安装座203与上身固定带202对应设置,靠背201上开设有多个与多个活动安装座203对应设置的安装槽204,每个安装槽204内均设有连接对应活动安装座203的弹性件205。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8所示,上身固定带202安装在活动安装座203上,活动安装座203与安装槽204的槽底之间安装有弹性件205,安装槽204的开口宽度小于安装槽204的槽底宽度,且活动安装座203与安装槽204配合。
进一步地,当靠背201上的上身固定带202为多个时,活动安装座203的数量和位置均与靠背201上的上身固定带202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安装槽204开设在靠背201的靠设面上,通过将安装槽204的开口宽度设置成小于安装槽204的槽底的宽度,使活动安装座203安装在安装槽204内后不会从安装槽204内脱落。
进一步地,通过将活动安装座203与安装槽204的槽底之间安装弹性件205,使活动安装座203能在安装槽204内具有一定的活动性,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能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使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设于靠背201前的桌面组件11以及分别设于靠背201的相对两侧伸缩支架12,桌面组件11包括与两个伸缩支架12枢接的桌板1101以及设于桌板1101上的操作手柄1102,操作手柄1102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以向控制装置5发送用于控制康复训练设备的体位训练模式的操作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桌板1101靠近患者的一侧为弧形结构,方便桌板1101与患者身体贴合,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更加舒适,且桌板1101上可放置控制面板1106,操作手柄1102与控制面板1106电连接,使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可通过控制面板1106观看控制面板1106上的显示屏的内容,操作手柄1102可向控制装置5发送指令信号,从而对康复训练设备的模式进行控制,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患者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康复模式,从而增大患者的康复乐趣。另外,为了防止操作手柄1102在握持时打滑,操作手柄1102的外表面可设有防滑纹路。
可以理解的是,伸缩支架12的一端可安装长臂支撑1103,长臂支撑1103上铰接有过渡支撑1105,桌板1101的下表面可安装有桌面支撑1104,过渡支撑1105可与桌面支撑1104铰接。伸缩支架12的另一端可铰接在靠背201上,使伸缩支架12可在靠背201上进行转动,伸缩支架12与长臂支撑1103之间的铰接、长臂铰接与过渡支撑1105之间的铰接,以及过渡支撑1105与桌面支撑1104之间的铰接均通过摩擦铰链连接,不仅能方便人们对桌板1101随意转动,且使桌板1101在调节好位置后,桌板1101不会随意转动,放置稳定。桌面支撑1104为固定支承在桌板1101的下表面上的固定轴,过渡支撑1105与该固定轴摩擦铰接,使桌板1101的安装更加稳固。
可以理解的是,坐垫板的两侧均可安装有扶手,扶手与坐垫板可拆卸安装,且方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扶持。另外,为了方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能紧握扶手,可在扶手上设置防滑螺纹,防止患者因手部出汗与扶手打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腿部辅助装置3包括托腿组件301及弹性连接于托腿组件301以固定人体下半身的下身固定带302,托腿组件301包括托腿板303、与人体脚尖对应的脚尖套304、与人体脚面对应的多个固定板305,以及与人体脚跟对应的脚跟套306,脚跟套306连接于托腿板303,且脚跟套306的形状可为L型,脚跟套306的竖向方向的高度可延伸至与患者的踝关节对应的位置上,多个固定板305以可拆卸的方式分别设于脚跟套306和脚尖套304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下身固定带302用于对患者的小腿部位进行固定,且其以可拆卸的方式装设于托腿组件301上。脚跟套306用于对患者的脚跟部进行固定,脚尖套304用于对患者的脚尖部进行固定,当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的脚部可直接穿戴在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内,患者的小腿被下身固定带302固定在托腿组件301上,从而对患者的下半身进行有效固定,上述结构能够达到较好地固定效果,且利于对患者的脚部力量进行训练。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10,单脚对应的上述固定板305的数量可为另两个,两个固定板305沿患者的脚面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上述腿部辅助装置3还可以包括设于托腿板303上对应患者的踝关节的固定套309,通过固定套309和固定板305之间的配合达到对患者的脚部的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为了利于固定板305的安装,上述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的上边缘处可设置向外翻的凸台,固定板305上设有与该凸台对应的连接部,凸台和连接部上可分别设置对应的通孔,当安装固定板305时,可通过穿设两个通孔的插销将固定板305稳定装设在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上,且上述结构拆装方便,便于患者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患者固定,可将上身固定带202、固定肩带以及固定套309均设置成皮带结构,即一端固定安装,另一端通过扣子扣紧机壳固定,不仅方便对患者固定,且方便患者在康复训练完毕后与托腿板303、坐垫板和靠背201脱离。另外,靠背201上的上身固定带202的宽度不小于20厘米,坐垫板上的上身固定带202的宽度不小于10厘米,固定肩带的宽度不小于10厘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脚尖套304具有向脚跟套306的方向延伸形成的插接轴307,脚跟套306上开设有与插接轴307对应的插槽308,且脚跟套306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插槽308相连通的锁定槽(图中未示出),锁定槽内装设有将插接轴307抵紧在插槽308内的锁紧件(图中未示出);托腿板303包括上下设置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竖板3031和横板3032(如图7所示),竖板3031固定连接于支撑部6,横板3032用于承托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10所示,上述托推板的形状为L型,具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3031和水平放置的横板3032,下身固定带302上安装在竖板3031上,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设置在上述横板3032上,固定套309可设置在竖板3031上。上述竖板3031可固定安装在支撑部6上,且固定部的下侧上可设有连接槽,横板3032的上侧可设有能够插接连接槽的横板3032连接轴,上述横板3032和竖板3031可通过连接槽和连接轴进行固定,上述结构实现横板3032和竖板3031之间的距离可调,使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能够针对患者的腿长对横板3032和竖板303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患者在坐起模式和站立模式下均能够具有较佳的舒适体验,对患者的小腿部的固定效果更好,避免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膝部受伤。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槽和横板3032连接轴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槽和横板3032连接轴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连接槽沿着竖板303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优选地,上述连接槽和横板3032连接轴的数量可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竖板3031的沿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上可分别设置锁紧螺钉,锁紧螺钉插入竖板3031内并抵向连接轴,以将连接轴抵紧在连接槽内,从而使得竖板3031和横板3032能够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脚跟套306与脚尖套304相对的一侧上设置上述插槽308,脚尖套304与该侧相对的一侧上设置上述插接轴307,上述锁紧件能够通过穿过锁定槽作用于拆接轴上,使脚跟套306和脚尖套304之间的距离与患者的脚掌尺寸适配时,通过锁紧件将插接轴307抵紧在插槽308内,从而保持脚跟套306与脚尖套304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插槽308与插接轴307一一对应设置,且插槽308与插接轴307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插接孔沿着脚跟套306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优选地,如图10所示,上述插槽308和插接轴307的数量可均为两个。
上述脚尖套304通过插接轴307和插槽308的配合能够使脚尖套304相对靠近或远离脚跟套306,以适配不同患者的脚部尺寸,使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能够适用于脚掌大小不同的患者,防止患者在进行站立康复训练时,因患者的脚部固定不稳而导致脚踝处受伤的情况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反馈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扭矩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压力传感器和/或扭矩传感器可设置在背部安置装置2、腿部辅助装置3或坐垫装置4中一处或多处上,且压力传感器和/或扭矩传感器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控制装置5接收到压力传感器和/或扭矩传感器传来的与患者的核心肌力参数相关的压力信息,并对该压力信息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为患者提供更为适合其身体情况的体位训练模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本公开实施例康复训练设备在使用时,如图4和图5所示,当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先坐在坐垫装置4上,然后将患者的脚部放置在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内,然后调节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之间的距离使其患者脚部的大小适配,当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调节至合适位置时,通过拧动锁紧件,使脚尖套304和脚跟套306被锁紧固定,最后,通过脚跟套306和脚尖套304上的固定板305和固定套309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根据患者小腿的长度调节托腿板303的高度,具体地,松动锁紧螺钉,使连接轴失去锁紧力,此时,根据患者小腿的长度,移动托腿板303的竖板3031和横板3032,从而对竖板3031和横板303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当竖板3031和横板3032之间的距离与患者小腿的长度配合时,拧紧锁紧螺钉,使连接轴锁紧固定,然后,通过托腿板303的竖板3031上的固定套309将患者小腿部进行固定。
接着,通过坐垫板上的上身固定带202对患者的大腿部进行固定,通过靠背201的下端的上身固定带202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固定,通过靠背201的上端的上身固定带202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固定,并通过两个固定肩带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基于此使患者固定在康复训练设备上。
在患者固定在康复训练设备上后,可根据患者头部的高度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节,具体地,可通过调节架体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患者的头部能得到支撑。
当患者需采用卧躺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时,第二电机104正向转动并带动第二输出轴105转动,通过第二输出轴105带动第三齿轮组件9转动,并带动第四齿轮组件10转动,从而使靠背201随第四齿轮组件10同步转动,当靠背201转动至与坐垫板水平时,患者可平躺在坐垫板和靠背201上(如图1和图4所示)。
当患者需采用坐起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时,第二电机104反向转动并带动第二输出轴105转动,通过第二输出轴105带动第三齿轮组件9转动,并带动第四齿轮组件10转动,从而使靠背201随第四齿轮组件10同步转动,当靠背201转动至与坐垫板垂直时,患者可在康复训练设备上呈坐直状(如图2和图4所示)。在患者采用坐起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时,靠背201可与坐垫板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也就是康复训练设备处于在卧躺模式和坐起模式之间的中间模式。
当患者需采用站立模式进行康复训练时,先将靠背201转动至垂直状态,具体地,第二电机104反向转动,第二电机104转动并带动第二输出轴105转动,通过第二输出轴105带动第三齿轮组件9转动,并带动第四齿轮组件10转动,从而使靠背201随第四齿轮组件10同步转动,当靠背201转动至与坐垫板垂直时,患者在康复训练设备上呈坐直状(如图2和图4所示);接着,将坐垫板转动至竖直状态,第一电机102反转,第一电机102转动带动第一输出轴103转动,通过第一输出轴103与第二齿轮组件8啮合,并带动第一齿轮组件7转动,从而使坐垫板随第一齿轮组件7同步转动,而在第二电机104转动的同时,液压组件101同步工作,从而使坐垫板在转动时液压组件101能对坐垫板同步支撑,当坐垫板转动至垂直状态时,托腿板303的竖板3031、坐垫板以及靠背201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从而使患者呈站立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
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或康复训练师可调节伸缩支架12、长臂支撑1103、过渡支撑1105使控制面板1106与患者对应;同时,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当患者需改变体位时,患者或康复训练师可通过操控操作手柄1102在控制面板1106上选择调整的体位、体位训练模式、训练游戏或观看视频,从而提高患者在平衡训练过程的趣味性。
当患者需要进行“卧-坐”训练时,也就是在卧躺模式和坐起模式之间切换时,通过第二电机104的正转或反转,使靠背201转动,从而使靠背201与坐垫板平行或垂直即可。当患者需要进行“坐-立”训练时,也就是以在坐起模式和站立模式之间切换时,通过调节第二电机104或第一电机102和液压组件101,使靠背201转动或靠背201和坐垫板相对转动,从而使坐垫板和靠背201相对转动以在坐起模式和站立模式之间切换以进行训练。
本公开根据核心肌群平衡康复训练理念和人体工程学特点,通过控制患者身体关键点,从而给帮助患者恢复核心肌力及平衡;同时,通过循序训练“卧-坐-站”体位变换或“卧-坐”体位变换或“坐-站”体位变换以及“卧-坐”体位之间或处于“坐-站”体位之间的中间体位,辅助患者进行体位变动,避免产生卧床并发症,实现患者早期坐起站立、早期康复的目的。
患者在训练通过中,可根据病人恢复情况,初期可进行“卧-坐”训练,后期进行“坐-立”训练;同时,可根据第一电机102和第二电机104的工作情况调节患者的训练强度,并根据患者的核心肌力参数,帮助患者在训练者帮助下循序完成训练。
本公开在训练过程中,由于体位训练模式多元化,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在固定患者时,通过固定套309、固定板305、上身固定带202、下身固定带302以及固定肩带之间的配合共同对患者进行固定,不仅提高了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且可帮助患者引入正确的姿势及反射。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公开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公开。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公开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公开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公开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背部安置装置以及腿部辅助装置,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
坐垫装置,其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所述背部安置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背部安置装置、坐垫装置以及所述腿部辅助装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以实现从包括站立模式、坐起模式和卧躺模式在内的多个体位训练模式中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
反馈装置,其装设于所述背部安置装置、腿部辅助装置或坐垫装置中一处或多处,且配置为获取人体的核心肌力参数;
控制装置,其与所述反馈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核心肌力参数,并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在核心肌力参数对应的核心肌力性能越健康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指示体位训练模式下辅助程度越低的控制信号;其中,
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支撑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液压组件,所述腿部辅助装置固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一侧,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且其一端与所述坐垫装置铰接,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组件抬起或放下所述坐垫装置;
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坐垫装置连接所述腿部辅助装置的一侧的第一齿轮组件,以及转动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和所述第一齿轮组件转动,使得所述坐垫装置相对所述腿部辅助装置转动;
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坐垫装置连接所述背部安置装置的一侧的第三齿轮组件,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坐垫装置上且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四齿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二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三齿轮组件和所述第四齿轮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背部安置装置相对所述坐垫装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调节所述转动角度以实现中间模式作为选择的体位训练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调节所述转动角度以实现至少两个体位训练模式之间的转换训练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可通信地连接到用户终端,以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用户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安置装置包括靠背及弹性连接于所述靠背以固定人体上半身的多个上身固定带,多个所述上身固定带沿着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安置装置还包括用于装设所述上身固定带的多个活动安装座,所述活动安装座与所述上身固定带对应设置,所述靠背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多个活动安装座对应设置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连接对应所述活动安装座的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训练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靠背前的桌面组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靠背的相对两侧伸缩支架,所述桌面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伸缩支架枢接的桌板以及设于所述桌板上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控制所述康复训练设备的体位训练模式的操作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辅助装置包括托腿组件及弹性连接于所述托腿组件以固定人体下半身的下身固定带,所述托腿组件包括托腿板、与人体脚尖对应的脚尖套、与人体脚面对应的多个固定板,以及与人体脚跟对应的脚跟套,所述脚跟套连接于所述托腿板,多个所述固定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分别设于所述脚跟套和所述脚尖套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尖套具有向所述脚跟套的方向延伸形成的插接轴,所述脚跟套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轴对应的插槽,且所述脚跟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槽相连通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内装设有将所述插接轴抵紧在所述插槽内的锁紧件;
所述托腿板包括上下设置且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横板用于承托所述脚尖套和所述脚跟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扭矩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7/333,099 US20210369532A1 (en) | 2020-05-28 | 2021-05-28 |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quipment and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34026 | 2020-05-28 | ||
CN2020209340264 | 2020-05-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4247A CN113274247A (zh) | 2021-08-20 |
CN113274247B true CN113274247B (zh) | 2024-04-30 |
Family
ID=7672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58667.9U Active CN216258145U (zh) | 2020-05-28 | 2021-05-18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 |
CN202110538553.2A Active CN113274247B (zh) | 2020-05-28 | 2021-05-18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CN202121058955.4U Active CN215193464U (zh) | 2020-05-28 | 2021-05-18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CN202110538544.3A Active CN113101147B (zh) | 2020-05-28 | 2021-05-18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58667.9U Active CN216258145U (zh) | 2020-05-28 | 2021-05-18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58955.4U Active CN215193464U (zh) | 2020-05-28 | 2021-05-18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CN202110538544.3A Active CN113101147B (zh) | 2020-05-28 | 2021-05-18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4) | CN216258145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904202B2 (en) | 2019-03-11 | 2024-02-20 | Rom Technolgies, Inc. | Monitoring joint extension and flexion using a sensor device securable to an upper and lower limb |
US11904207B2 (en) | 2019-05-10 | 2024-02-20 | Rehab2Fi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present a user interface representing a user's progress in various domains |
US11433276B2 (en) | 2019-05-10 | 2022-09-06 | Rehab2Fi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independently adjust resistance of pedals based on leg strength |
US12102878B2 (en) | 2019-05-10 | 2024-10-01 | Rehab2Fi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determine a user's progress during interval training |
US11957956B2 (en) | 2019-05-10 | 2024-04-16 | Rehab2Fi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
US11957960B2 (en) | 2019-05-10 | 2024-04-16 | Rehab2Fi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adjust pedal resistance |
US11896540B2 (en) | 2019-06-24 | 2024-02-13 | Rehab2Fi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n exercise protocol for osteogenesis and/or muscular hypertrophy |
US11071597B2 (en) | 2019-10-03 | 2021-07-27 | Rom Technologies, Inc. | Telemedicine for orthopedic treatment |
US11915816B2 (en) | 2019-10-03 | 2024-02-27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a telemedical environment to predict user disease states |
US11961603B2 (en) | 2019-10-03 | 2024-04-16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I ML and telemedicine to perform bariatric rehabilitation via an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 |
US11101028B2 (en) | 2019-10-03 | 2021-08-24 | Rom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monitor use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 telemedicine session |
US11978559B2 (en) | 2019-10-03 | 2024-05-07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ly-enabled identification of a user infection |
US11955222B2 (en) | 2019-10-03 | 2024-04-09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ased on advanced metrics of actual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 medical procedure eligibility in order to ascertain survivability rates and measures of quality-of-life criteria |
US12020799B2 (en) | 2019-10-03 | 2024-06-25 | Rom Technologies, Inc. | Rowing machines, systems including row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rowing machines to perform treatment plans for rehabilitation |
US11955221B2 (en) | 2019-10-03 | 2024-04-09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I/ML to generate treatment plans to stimulate preferred angiogenesis |
US11955223B2 (en) | 2019-10-03 | 2024-04-09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provide an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presenting data pertaining to cardiac health, bariatric health, pulmonary health, and/or cardio-oncologic health for the purpose of performing preventative actions |
US12062425B2 (en) | 2019-10-03 | 2024-08-13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by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s |
US11923065B2 (en) | 2019-10-03 | 2024-03-05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detect abnormal heart rhythms of a user performing a treatment plan with an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 |
US11887717B2 (en) | 2019-10-03 | 2024-01-30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I, machine learning and telemedicine to perform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via an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 |
US11955220B2 (en) | 2019-10-03 | 2024-04-09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I/ML and telemedicine for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to determine a cardiac treatment plan that uses an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 |
US11075000B2 (en) | 2019-10-03 | 2021-07-27 | Rom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virtual avatars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professionals during exercise sessions |
US12020800B2 (en) | 2019-10-03 | 2024-06-25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I/ML and telemedicine to integrate rehabilitation for a plurality of comorbid conditions |
US11317975B2 (en) | 2019-10-03 | 2022-05-03 | Rom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eating patients via telemedicine using sensor data from rehabilitation or exercise equipment |
US11069436B2 (en) | 2019-10-03 | 2021-07-20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telemedicine-enabled rehabilitative hardware and for encouraging rehabilitative compliance through patient-based virtual shared sessions with patient-enabled mutual encouragement across simulated social networks |
US12087426B2 (en) | 2019-10-03 | 2024-09-10 | Rom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I ML to predict, based on data analytics or big data, an optimal number or range of rehabilitation sessions for a user |
US11107591B1 (en) | 2020-04-23 | 2021-08-31 | Rom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cribing and recommending optimal treatment plans in adaptive telemedical or other contexts |
CN216258145U (zh) * | 2020-05-28 | 2022-04-12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训练系统 |
US12100499B2 (en) | 2020-08-06 | 2024-09-24 | Rom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create optimal treatment plans based on monetary value amount generated and/or patient outcome |
CN115006135A (zh) * | 2022-06-30 | 2022-09-06 | 谢开兴 | 一种康复护理床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079066A (ko) * | 2015-12-30 | 2017-07-10 | 건양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재활훈련 시스템 |
CN108245840A (zh) * | 2018-01-12 | 2018-07-06 | 深圳市瀚翔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龙门式下肢训练康复设备 |
CN208799724U (zh) * | 2018-03-09 | 2019-04-30 | 北京力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踝关节训练适配件及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 |
CN209033661U (zh) * | 2018-08-13 | 2019-06-28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下肢多功能训练康复器 |
CN215193464U (zh) * | 2020-05-28 | 2021-12-17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8474B (zh) * | 2009-09-28 | 2012-05-23 | 上海理工大学 | 视觉反馈式动态平衡评定训练系统 |
US10722416B2 (en) * | 2015-03-20 | 2020-07-28 |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ulti-postur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
CN209091355U (zh) * | 2018-04-08 | 2019-07-12 | 曹福成 | 双模态视觉反馈动静态平衡训练装置 |
CN108324254A (zh) * | 2018-04-08 | 2018-07-27 | 曹福成 | 双模态视觉反馈动静态平衡训练装置 |
-
2021
- 2021-05-18 CN CN202121058667.9U patent/CN216258145U/zh active Active
- 2021-05-18 CN CN202110538553.2A patent/CN113274247B/zh active Active
- 2021-05-18 CN CN202121058955.4U patent/CN215193464U/zh active Active
- 2021-05-18 CN CN202110538544.3A patent/CN1131011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70079066A (ko) * | 2015-12-30 | 2017-07-10 | 건양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재활훈련 시스템 |
CN108245840A (zh) * | 2018-01-12 | 2018-07-06 | 深圳市瀚翔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龙门式下肢训练康复设备 |
CN208799724U (zh) * | 2018-03-09 | 2019-04-30 | 北京力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踝关节训练适配件及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 |
CN209033661U (zh) * | 2018-08-13 | 2019-06-28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下肢多功能训练康复器 |
CN215193464U (zh) * | 2020-05-28 | 2021-12-17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93464U (zh) | 2021-12-17 |
CN113101147A (zh) | 2021-07-13 |
CN113274247A (zh) | 2021-08-20 |
CN113101147B (zh) | 2024-04-30 |
CN216258145U (zh) | 2022-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74247B (zh) | 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 |
US11590045B2 (en) |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synchronized body motions of a user | |
US20210369532A1 (en) |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quipment and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 |
US8523792B2 (en) |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devices for use by stroke patients | |
US8801638B2 (en) | Delordosation device | |
KR100902602B1 (ko) | 요추관절 재활치료 운동기구 | |
KR100245627B1 (ko) | 운동용 보조의자를 이용한 운동장치 | |
KR101287134B1 (ko) | 척추교정 및 척추주변 근육강화 운동기구 | |
KR101441290B1 (ko) | 근력운동 및 마사지 의자 | |
CN110327597A (zh) | 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椅 | |
CN111956446A (zh) | 一种骨科下肢康复锻炼设备 | |
JP2002200193A (ja) | 足腰の屈伸トレーニングする際の補助装置。 | |
US10130835B1 (en) | Three exercise combination device to alleviate sciatica and low back pain | |
CN201052252Y (zh) | 拉伸按摩保健椅 | |
JP2001212163A (ja) | 特殊牽引治療器 | |
CN208877822U (zh) | 上肢有氧运动康复器 | |
CN114225325B (zh) | 一种腿部康复健身装置 | |
CN114870332A (zh) | 一种大健康医疗用按摩健身器 | |
WO2009076731A2 (en) |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the upper limbs of people or patients with diverse physical limitations | |
CN2810578Y (zh) | 偏瘫康复健身器 | |
EP2994206B1 (en) | The device for general and sports physiotherapy | |
CN109126030A (zh) | 一种上肢有氧运动康复器 | |
CN220860586U (zh) | 一种运动功能锻炼装置 | |
TWI843680B (zh) | 腳踝架自動扣住裝置 | |
JP3246561U (ja) | 健康運動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