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652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2652A
CN113272652A CN202080007554.8A CN202080007554A CN113272652A CN 113272652 A CN113272652 A CN 113272652A CN 202080007554 A CN202080007554 A CN 202080007554A CN 113272652 A CN113272652 A CN 113272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reagent container
stopper
container
analysi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75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冈晋弥
海老原大介
西木健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272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6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79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with means for piercing stoppers or septu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8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relatively moving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containers in an horizontal plane
    • G01N35/1083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relatively moving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containers in an horizontal plane with one horizontal degree of freedo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92Type of components bearing the codes, other than sample carriers
    • G01N2035/00811Type of components bearing the codes, other than sample carriers consumable or exchangeable components other than sample carriers, e.g. detectors, flow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将止动件(202)配置在以下的位置:在将试剂容器(301A、301B)与穿孔针(205)接合之前,止动件(202)与试剂容器(301A、301B)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接触从而阻碍设置,并且在试剂容器(301A、301B)与穿孔针(205)接合的状态下,即使要取出试剂容器(301A、301B),止动件(202)也会阻挠试剂容器(301A、301B)的保持面,从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在槽(201)中移动。由此,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能够以更小的空间和更少的部件实现防止试剂种类的错误放置和防止在错误定时取出试剂。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使用试剂分析血液或尿液等生物试料(以下记载为检体)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
背景技术
作为与以往相比能够顺畅地更换试剂容器的检体分析装置的一例,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具备能够设置试剂容器的容器设置部、设置在试剂容器设置部的能够开闭的盖部、将盖部锁定在打开位置的螺线管、控制螺线管对盖部在打开位置的锁定及锁定解除的信息处理单元,在进行试剂更换时,将盖部锁定在打开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092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已知一种使用设置在装置内的试剂来分析检体的自动分析装置。
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试剂大多采用针对每个测定对象项目单独准备的试剂(以下称为化验试剂)、以及在各种测定对象项目中通用的试剂(以下称为系统试剂)这两种试剂。
其中,根据装置的测定原理和装置的清洗方法等,搭载多个系统试剂的情况较多。
这里,如果要设置的系统试剂较多,则使用者可能会误设要设置的试剂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测量难以准确地执行。需要重新进行操作。此外,由于装置内的部件与原本不想要的系统试剂接触,因此有时需要进行清洗。
另外,作为与系统试剂相关的另一个课题,假设使用者会错误地取下正在使用的系统试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提供系统试剂,装置无法继续进行测定,从而停止。使用者需要再次设置试剂并重新进行测定,从而到获得分析结果为止的时间变长。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记载了一种设有容器设置部并对盖部进行锁定或者解除锁定的方法,该容器设置部能够设置容纳有用于分析的试剂的试剂容器,该盖部使容器设置部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此外,设为该盖部和插入试剂中的喷嘴部联动的结构。通过在放置试剂时识别试剂种类,在识别为正确的试剂种类时允许盖部和喷嘴下降,在未被识别为正确的试剂种类时禁止喷嘴下降,从而防止错误设置。在设置试剂后,在要更换试剂的定时以外均禁止盖部和喷嘴上升,从而防止使用者错误地取下试剂。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为了将试剂设置在装置中,需要使用并非必须的盖部。因此,存在试剂设置部大型化、复杂化的问题。尤其是,存在极不适合需要设置多种试剂的装置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能够以较小的空间和较少的构成部件来防止试剂种类的误放和防止在错误定时取出试剂。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包括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多种技术手段,若举出其一个示例,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包括:试剂容器设置部,该试剂容器设置部用于设置容纳有在分析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接合部,该接合部用于将供给流路与所述试剂容器进行接合,该供给流路用于连接使用所述试剂的部位和设置在所述试剂容器设置部的所述试剂容器;以及槽部,该槽部用于将所述试剂容器导入所述接合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动件,该止动件阻碍所设置的所述试剂容器在所述槽部中进行移动,所述止动件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将所述试剂容器与所述接合部接合之前,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插入方向的正面接触,从而阻碍设置所述试剂容器,并且在所述试剂容器与所述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即使要取出所述试剂容器,所述止动件也会阻挠所述试剂容器的保持面,从而阻碍所述试剂容器在所述槽部中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小的空间和较少的构成部件防止试剂种类的错误放置和防止在错误的定时取出试剂。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容纳系统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概要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容纳系统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概要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系统试剂设置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6是说明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时的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7是说明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时的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8是说明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时的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9是说明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时的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10是说明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时的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11是说明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时的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12是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设置试剂容器时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图12中的步骤S1、S2、S3A、S3B时的试剂容器与止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4是示出图12中的步骤S4时试剂容器和止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2中的步骤S5、S6时的试剂容器和止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示出图12中的步骤S7时试剂容器和止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7是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取出试剂容器时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图17中的步骤S4时试剂容器和止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9是示出图17的所有步骤结束时试剂容器和止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图1至图19说明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实施例。
这里,在以下实施例中,以免疫分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然而,应用了本发明中公开的试剂容器设置的结构的自动分析装置不限于免疫分析装置,可以应用于使用系统试剂的所有自动分析装置,例如生化自动分析装置、血液检查装置、液体色谱质量分析装置等。
首先,使用图1说明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所示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是使检体与试剂反应并测定该反应后的反应液的装置,具备传送线100、检体分注机构103、培养箱109、盒部108、传送机构113、试剂盘102、试剂分注机构104、磁性颗粒搅拌机构105、磁分离部114、BF分离用传送机构115、反应溶液吸引机构116、清洗液A排出机构117、清洗液B排出机构118、检测部传送机构121、检测用溶液排出机构119、检测部120、控制部131、记录装置132、显示装置133和输入装置134。
传送线100是用于将能够放置多个容纳检体的检体容器100B的支架100A传送到检体分注位置等的线路。
检体分注机构103是用于吸引容纳在检体容器100B中的检体并将其排出到培养箱109上的反应容器106中的喷嘴。
培养箱109是用于在恒温下进行检体与试剂之间的反应的盘,通过加热器(省略图示)将其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从而促进检体与试剂之间的反应。将多个反应容器106保持在培养箱109中,成为用于使检体和试剂混合并反应的地方。
盒部108保管一次性分注针头107和反应容器106,该一次性分注针头107在进行检体的分配、分注时安装在检体分注机构103的前端被使用,该反应容器106被注入由检体分注机构103分配的检体和试剂并进行反应。
传送机构113将保持在盒部108中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106传送到培养箱109,还将使用过的反应容器106传送到反应容器废弃部110,将保持在盒部108中的未使用的分注针头107传送到分注针头安装位置111,并将使用过的分注针头107传送到分注针头废弃处112。
试剂盘102是用于保管容纳化验试剂的试剂容器101的盘,并且进行保冷以抑制化验试剂的劣化。
试剂分注机构104是用于吸引保管在试剂盘102内的试剂容器101中的试剂并将其排出到反应容器106的喷嘴。
磁性颗粒搅拌机构105搅拌试剂盘102内的试剂中的磁性颗粒溶液。
BF分离用传送机构115将分注有磁性颗粒溶液的反应容器106从培养箱109传送到磁分离部114。
磁分离部114对分注有磁性颗粒溶液的反应容器106进行磁分离处理。
反应溶液吸引机构116从传送到磁分离部114的反应容器106吸引反应溶液。清洗液A排出机构117将清洗液A排出到被传送至磁分离部114的反应容器106。清洗液B排出机构118将清洗液B排出到被传送到磁分离部114的反应容器106。
检测部传送机构121将反应容器106从培养箱109传送到检测部120或从检测部120传送到培养箱109。
检测用溶液排出机构119将用于检测的试剂排出到由检测部传送机构121传送到检测部120的反应容器106。
检测部120检测由检测用溶液排出机构119排出了检测用试剂的反应容器106内的反应液的测定对象物质。
为了除去残留在反应液中的来自检体的物质,而实施在磁分离部114中执行的清洗工序。这里,依次使用两种清洗液来进行清洗。清洗液A使用水溶液,主要除去无机盐等共存物质。清洗液B使用含有有机溶剂的溶液,主要除去脂质或蛋白质等共存物质。
从检测用溶液排出机构119排出的检测用试剂用于调节pH等,以在清晰工序之后的液体性质适于检测。
清洗液A、B和检测用溶液统称为系统试剂。
控制部131是控制上述各部件的各种动作,并根据由检测部120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用于求出检体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的运算处理的计算机,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等构成。由控制部131对各设备的动作的控制通过各种程序来执行。该程序被存储在记录装置132等中,由CPU读取并执行。
由控制部131执行的动作的控制处理可以汇总成一个程序,也可以分别分成多个程序,或者可以是这些程序的组合。此外,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由专用硬件实现,也可以模块化。
记录装置132是用于记录关于投入到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内的检体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的记录介质,并且由闪存等的半导体存储器或HDD等磁盘等构成。该记录装置132还记录用于控制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内的各个设备的动作和执行后述的各种显示处理等的各种计算机程序等。
显示装置133是显示与分析结果或分析进展状况有关的信息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
输入装置134由用于输入数据的键盘或鼠标构成。
接下来,对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的整体分析流程的概要进行说明。在分析之前,将分析所需的试剂容器101、分注针头107和反应容器106等消耗品分别设置在装置内的试剂盘102、盒部108中。
首先,使用者在作为分析对象的血液、尿液等检体注入检体容器100B中的状态下,将支架100A投入自动分析装置中。这里,未使用的反应容器106和分注针头107通过传送机构113传送到培养箱109和分注针头安装位置111。
之后,试剂分注机构104进入试剂盘102内,从而将保管在试剂容器101内的试剂分注到培养箱109上的反应容器106中。
之后,当支架100A通过传送线100到达检体分注位置时,检体通过检体分注机构103分注到反应容器106,并且检体与试剂的反应开始。这里所说的反应例如是通过使仅与检体的特定抗原进行反应的发光标记抗体作为试剂,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将检体与发光标记物质耦合。
在该动作完成之后,使用过的分注针头107通过传送机构113被传送到分注针头废弃处112并被废弃。
有时在通过搅拌开始检体和试剂之间的反应之后,在特定的定时进一步加入其它试剂来进行反应。例如,存在使表面上耦合了抗体的磁珠进一步与上述抗原耦合的过程。因此,通过BF分离用传送机构115将在培养箱109中放置了规定时间的反应容器106传送到磁分离部114。
在磁分离部114中,进行检体的磁分离,接着从反应溶液吸引机构116排出不需要的溶液,进一步从清洗液A排出机构117、清洗液B排出机构118排出被称为清洗液的系统试剂。
在磁分离的过程结束后,反应容器106通过BF分离用传送机构115从磁分离部114再次传送到培养箱109。
无论有无进行磁分离,在放置在培养箱109中的状态下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反应容器106通过检测部传送机构121传送到检测部120,通过检测用溶液排出机构119排出检测用试剂,然后通过检测部120检测来自反应液的信号,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31。
控制部131求出检体中规定成分的浓度,将结果显示在显示装置133上,通知使用者,并记录在记录装置132中。
在检测动作完成后,反应容器106通过检测部传送机构121和传送机构113被传送到反应容器废弃部110并被废弃。
接下来,用图2和图3来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中使用的容纳系统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概要。试剂容器和系统试剂设置部200之间的尺寸关系将在后面详细说明。图2和图3是在免疫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容纳系统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概要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301A是具有深度比宽度要长的形状的塑料制的容器。
在试剂容器301A的面中,将图2所示的各个面作为插入方向的正面302、侧面303、上表面304和底表面305A来进行说明。这与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也相同,但是试剂容器301B中,设为底面305B。
在试剂容器301A、301B的上表面304上设置有圆柱状螺纹盖306。在将试剂容器设置在装置上之后,螺纹盖306被使用者松开,用于从间隙导入空气。
在试剂容器301A、301B的正面302上,在设置于后述的系统试剂设置部200的槽201的前端部上的穿孔针205能够刺入的位置上设有隔离部307。
隔离部307由橡胶制成,并且当穿孔针205穿过时,设置在穿孔针205的前端的供给流路206与试剂容器301A、301B的内部连通,从而能将系统试剂提供给装置。由于隔离部307由橡胶制成,所以即使穿孔针205贯穿隔离部307,也能够确保密闭性,从而确保系统试剂不会漏出。
在试剂容器301A的侧面303上粘贴有记载了试剂的种类、使用期限等的标签308。将RFID标签309粘贴在标签308上。在RFID标签309中记录有例如试剂种类、批号、使用期限、是否已经使用以及剩余使用次数这样的关于该系统试剂的信息。
与之相对,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的底面305B上设置有切口部310。后面说明切口部310的功能。
接着,用图4和图5说明作为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系统试剂供给部。图4是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的系统试剂设置部200的立体图。图5从图4所说明的系统试剂设置部200中两个两个设置的槽201中取出一个槽并示意性地表示。由于槽201的结构都相同,因此对其中一个槽201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中,如图4所示的系统试剂设置部200在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的前盖的背侧设有三处。如图4所示,在系统试剂设置部200,供容纳了在分析中使用的系统试剂的试剂容器301A、301B插入的槽201设有两处,并且整个装置能够设置合计六个系统试剂。
3种系统试剂各自设有两处的设置场所这是为了当一个试剂容器变空时,自动使用另一个试剂容器。因此,能连续地使用,而不会为了设置系统试剂而使装置停止。
如图4和图5所示,系统试剂设置部200包括槽201、止动件202、RFID读取器203、穿孔针205、电动机406、皮带407、止动件控制部408、止动件检测传感器411和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412。
槽201是用于将后述的试剂容器301A、301B导入穿孔针205的引导路径。
止动件202设置在槽201的引导路径上用于阻碍所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301B在槽201上移动的位置。
止动件202构成为当电动机406通过止动件控制部408的控制而进行旋转驱动时,通过利用经由皮带407传递的旋转力进行上下动作,从槽201的下方侧向上方侧突出或从上方侧向下方侧后退,从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安装或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止动件202配置在试剂容器301A、301B与穿孔针205接合之前与试剂容器301A、301B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接触以阻碍设置的位置。此外,还配置在试剂容器301A、301B与穿孔针205接合的状态下,即使要取出试剂容器301A、301B,也会阻挠试剂容器301A、301B的保持面,从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在槽201中移动的位置。
这里,在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301A中,保持面是与试剂容器301A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相对的面即侧面303,为了方便起见,将该面定义为试剂容器后端509(参照图6等)。
此外,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中,设置在其底面305B上的切口部310的与试剂容器301A的插入方向垂直的两个面中位于切口部后端611(参照图9等)侧的面用作保持面。
因此,当试剂容器301A、301B位于槽201的上方(图5所示的上升位置409)时,试剂容器301A、301B与止动件202相互阻挠,从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插入槽前端部403中。
另一方面,当止动件202位于槽201的下方(图5所示的下降位置410,即图中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止动件202不会阻挠试剂容器301A、301B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试剂容器301A、301B能插入槽前端部403中。
此外,在试剂容器301A、301B插入了槽前端部403的状态下,如果止动件202位于上升位置409,则在试图拔出试剂容器301A、301B时,止动件202阻挠试剂容器301A、301B的保持面,从而无法拔出试剂容器301A、301B。
即,止动件控制部408优选为对电动机406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在更换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定时以外的定时固定止动件202,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移动。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根据试剂信息判定设置在槽201中的试剂容器301A、301B是正确的时,希望止动件控制部408驱动止动件202,不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安装。此外,当试剂容器301A、301B未被判定为正确时,希望不驱动止动件202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安装。
优选地,通过上述的止动件202的动作,进行试剂容器301A、301B可否插入槽前端部403的控制、以及可否从槽前端部403拔出试剂容器301A、301B的控制。
止动件检测传感器411设置在止动件202的下降位置,并且能够判断止动件202处于上升位置409和下降位置410中的哪一个位置。
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412设置在槽前端部403上,使用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412来判断试剂容器301A、301B是否到达(设置在)槽前端部403。
RFID读取器203是用于读取记录在安装于试剂容器301A、301B的标签308的RFID标签309中的试剂信息的设备,并且设置在槽201的侧面中当试剂容器301A、301B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碰到止动件202而停止时RFID标签309能进行读取的位置。
穿孔针205是用于将供给流路206与试剂容器301A、301B进行接合的设备,并且设置在槽201的前端部204,该供给流路206连接使用试剂的部位和设置在系统试剂设置部200的试剂容器301A、301B。
穿孔针205连接到供给流路206、注射器(省略图示)等液体驱动设备,并且能从试剂容器301A、301B向装置上的使用场所提供试剂。
接下来,引用图5至图11说明为了通过止动件202实现试剂容器301A和301B可否插入穿孔针205以及试剂容器301A和301B可否从穿孔针205拔出的控制而优选地要求的止动件202的设置位置条件。
首先,用图5至图8说明使用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301A时的条件。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试剂容器301A、301B、止动件202和穿孔针205在槽201中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至图8是用于说明当使用用于容纳图2所示的系统试剂的试剂容器时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当试剂容器301A插入槽前端部403中时,插入方向的正面302插入到抵接面504。当试剂容器301A插入到抵接面504时,穿孔针205充分地插入到试剂容器301内。
这里,将试剂容器301A沿着槽201的方向上的长度设为长度501,将从穿孔针205(抵接面504)到止动件202的面中位于试剂容器后端509侧的面为止的距离508设为L2。
在图6至图8中,为了通过止动件202阻碍试剂容器301A被拔出,长度501和距离508优选满足下面列出的(1)和(2)的条件。
(1)如图7所示,将从试剂容器301A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到试剂容器后端509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试剂容器301A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长度501A设为L1时,满足L1<L2的关系。
(2)如图8所示,将试剂容器301A与穿孔针205接触时从试剂容器后端509到止动件202的试剂容器后端509侧的面为止的距离510设为L3。此外,将从试剂容器301A的抵接面504到穿孔针205的前端为止的长度设为长度511,将从长度511中去除了穿孔针205的切割后的针部的长度512后得到的长度设为长度513。该长度513是试剂容器301A为了维持与穿孔针205接合所需的最小长度,并且将长度513设为L4。此时,满足L3<L4的关系。
其中,(2)的条件是为了在使用试剂容器301A的过程中使用者错误地试图拔出正在使用中的试剂容器301A时,也能防止试剂容器301A和穿孔针205之间失去连接从而无法向装置提供系统试剂而期望满足的条件。
这里,穿孔针205的长度511能在满足上述(2)的条件的范围内自由设计。这里,通过不使穿孔针205过长,从而能尽可能地降低穿孔针205在插入隔离部307时或从隔离部307中拔出时发生折弯的可能性。因此,希望穿孔针205的长度511是满足上述条件的范围内的最低限度的长度。
接下来,引用图9至图11说明当使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时止动件202的设置位置条件。槽201的基本结构与使用试剂容器301A的情况相同,省略说明。图9至图11是说明使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时止动件的设置位置的图。
如图9等所示,将切口部310的正面603与止动件后端604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605。
与图6至图8中说明的试剂容器301A相同,在试剂容器301B与装置的连接位置处存在抵接面504。当将插入方向的正面302推入槽前端部403时,正面302碰到抵接面504并停止。
将从抵接面504到止动件正面507为止的距离设为距离609A。为了在使用试剂容器301B时通过止动件610阻碍试剂容器301B被拔出,希望满足下面列举的(3)至(6)的关系。
(3)如图10所示,在从试剂容器301B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到切口部后端611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试剂容器301B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长度605A设为L5,将从穿孔针205到止动件202位于切口部后端611侧的面为止的距离609A设为L6时,满足L5<L6的关系。
(4)如图11所示,在试剂容器301B的从穿孔针205到切口部310的切口部后端611侧的面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试剂容器301B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小长度605B设为L7,将从穿孔针205到止动件202的切口部后端611侧的相反侧的面为止的距离609B设为L8时,满足L7>L8的关系。
(5)如图11所示,当试剂容器301B的切口部310的宽度设为L9,止动件202的宽度设为L10时,满足L9>L10的关系。
(6)如图11所示,从切口部310位于切口部后端611侧的面到止动件202位于与切口部后端611侧正对的面为止的长度612设为L11。此外,从抵接面504到穿孔针205的前端的距离设为长度613,从长度613中去除了穿孔针205的切割后的针部的长度614而得到的长度设为长度615。该长度615是试剂容器301B为了维持与穿孔针205接合所需的最小长度,并且当该长度615设为L12时,满足L12>L11的关系。
图9等中的穿孔针205的长度优选为与图6至图8中的情况同样,是满足上述条件的范围内的最小限度的长度。
这里,当使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时,具有能够缩短槽201的全长的优点。另一方面,需要在试剂容器301B上设置切口部310,从而存在试剂容器的形状复杂、制造成本增大的缺点。
因此,能根据优先考虑哪个要素来适当地选择使用图2中说明的试剂容器301A或图3中说明的试剂容器301B中的哪一个。
在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中,切口部310不限于设置在试剂容器301B的底面上的情况,可以设置在与插入方向的正面302相对的侧面303上。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3)至(6)的条件中,不需要(4)和(5)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能缩短槽201的长度的效果变小,但形状变得简单。
接下来,用图12至图19说明在应用了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将系统试剂设置到系统试剂设置部200或从其取出系统试剂的过程。
首先,用图12至图16说明系统试剂的设置的过程。图12是设置试剂容器时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了图12中步骤S1、S2、S3A、S3B时试剂容器301B和止动件20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4是示出了图12中步骤S4时的试剂容器301B和止动件20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5是示出了图12中步骤S5、S6时试剂容器301B和止动件20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6是示出了图12中步骤S7时的试剂容器301B和止动件202的位置关系的图。
由于试剂设置过程对于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301A和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来说是通用的,因此这里使用图2所说明的试剂容器301A的情况进行说明。
作为开始试剂容器301A的设置的最初动作,如图13所示,使用者将想要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放置在槽201中。此时,止动件控制部408将止动件202固定在上升位置。由此,试剂容器301A的前端碰到止动件202,即使要将试剂容器301A插入槽201,止动件202也会进行阻挠,阻碍试剂容器301A进一步向前插入槽201(图12,步骤S1)。
然后,止动件控制部408基于来自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412的信息,判断使用者要设置试剂容器301A的槽201是否为空(步骤S2)。当判断槽201为空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3A。与之相对,当判断不为空的情况是已经存在正在使用中的试剂容器301A的情况,使用者无法设置试剂容器301A。此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8。
之后,RFID读取器203尝试以一定间隔读取RFID标签309(步骤S3A)。当试剂容器301A被使用者放置在槽201中,并被止动件202阻挠而停止时,能通过RFID读取器203读取RFID标签309的信息。
在识别出通过RFID读取器203读取了试剂容器301A的RFID标签309的信息之后,止动件控制部408判断是否应该设置使用者要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步骤S3B)。
在试剂种类不同时的情况、有效期已过期的情况、试剂容器301A已经被另一装置使用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下,判断为不应该设置试剂容器301A。此外,当从RFID标签309读取到的信息与原本应该读取的信息大相径庭时,也判断为不应该进行设置。控制部131基于从RFID标签309读取到的信息来进行上述判断。
当判断为不应该设置使用者要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时,止动件控制部408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8。
当判断为不应该设置使用者要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时,优选为通知使用者。因此,当在步骤S2中判断为槽201不为空时,或者当判断为试剂信息不正确时,止动件控制部408发出警报(步骤S8),并通知使用者。通知的方法有例如点亮指示灯或在用户界面上显示警报等方法。
例如,指示灯大多配置在系统试剂设置部200中的槽201上部等,且由内置有LED的按钮等构成。根据该指示灯的点亮方式,大多用于通知使用者有槽放置了需要更换的试剂容器时,或者通知使用者设置了不恰当的试剂时。此外,如上所述,该指示灯还用作按钮,当使用者将试剂容器301A完全设置在槽201中时,通过按下该指示灯,装置侧能识别出试剂容器301A的设置完成。
之后,止动件控制部408将止动件202固定到上升位置(步骤S9),处理结束。因此,试剂容器301A被止动件202阻挠,继续阻碍将试剂容器301A推入连接位置。由此,能够防止使用者设置了原本不应该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
希望在将试剂容器301A设置到连接位置之前,确认可否设置使用者要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
当连接位置上设有试剂容器301A时,处于穿孔针205已经贯穿试剂容器301A的隔离部307并且与容器内的试剂接触的状态。因此,即使使用者通过来自装置的通知注意到搞错了试剂容器301A,也已经通过穿孔针205或其前方的供给流路206发生了试剂混合。由于与不应该设置的试剂混合可能会对分析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更换为正确的试剂之前需要清洗穿孔针205、供给流路206等复杂的追加操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试剂容器301A设置到连接位置之前的阶段中判断可否设置试剂容器301A,并且当判断为不可设置试剂容器301A时不进行设置,这样的机构是非常有用的。
在步骤S3A中,当在规定时间以内没有读取到试剂信息时,可能发生了试剂容器301A没有设置在适当的方向上、忘记更换试剂容器、或者设置了完全不同的试剂容器等某些问题。因此,希望止动件控制部408在这种情况下也发出警报。
当在步骤S3B中判断为可以设置使用者要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时,如图14所示,止动件控制部408使止动件202移动到下降位置并固定(步骤S4)。
当止动件202固定在下降位置时,如图15所示,使用者能用手推试剂容器301A并将其插入槽201内(步骤S5)。由于止动件202下降,使用者能容易地识别到可以设置试剂容器301A。
之后,止动件控制部408基于来自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412的信息,判断试剂容器301A是否位于与穿孔针205连接的位置(步骤S6)。如图15所示,当试剂容器301A被推入到连接位置时,穿孔针205贯穿试剂容器301A的隔离部307,连接装置和试剂,从而使装置处于可用的状态。
当判断为有试剂容器301A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7,当判断为没有试剂容器301A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6,并且等待试剂容器301A的设置。
在步骤S6中,当试剂容器301A在规定时间以内未连接到连接位置时,由于可能产生忘记设置试剂容器301A等问题,因此希望止动件控制部408发出警报。
当检测到试剂容器301A时,如图16所示,止动件控制部408将止动件202移动到上升位置并进行固定(步骤S7)。通过将止动件202固定在上升位置,当使用者试图取出试剂容器301A时,试剂容器301A被止动件202阻挠,从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被拔出。因此,能防止在使用试剂容器301A的过程中,使用者错误地取出试剂容器301A。
接下来,用图17至图19说明从系统试剂设置部200取出系统试剂的过程。与设置试剂容器301A时同样,取出过程对于图2所示的试剂容器301A和图3所示的试剂容器301B是通用的,因此这里将使用在图2中说明的试剂容器301A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7是取出试剂容器301A时的流程图,图18是示出图17中步骤S11时的试剂容器301A和止动件202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9是示出图17的所有步骤结束时的试剂容器301A和止动件202的位置关系的图。
需要更换试剂容器301A的情况包括:试剂容器301A变空的情况、试剂的使用期限到期的情况、使用者向装置明确地指示更换试剂的情况、以及装置基于精度管理结果等判断为所设置的试剂无法使用的情况等。由控制部131进行这些判断。
当判断为需要更换时,止动件控制部408通过指示灯的闪烁等向使用者通知试剂更换,并且如图18所示,将止动件202移动并固定到下降位置(步骤S11)。
若处于该状态下,则使用者能拔出试剂容器301A(步骤S12)。使用者能通过止动件202是否下降等容易地识别是否可以取出试剂容器301A。
之后,止动件控制部408基于来自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412的信息,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412判断试剂容器301A是否被从连接位置取下(步骤S13)。
当判断为试剂容器301A被取下时,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14,当判断为试剂容器301未被取下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3,并且等待试剂容器301A被取下。
在步骤S13中,当试剂容器301A在规定时间以内一直连接到连接位置时,由于可能产生忘记试剂容器301A的更换作业等问题,因此希望止动件控制部408发出警报。
在检测到试剂容器301A被从连接位置取下之后,止动件控制部408将止动件202移动并固定到上升位置(步骤S14)。该状态是图19所示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进行如上所述的下一试剂容器301A的设置。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说明。
上述本实施例的免疫自动分析装置1包括:系统试剂设置部200,该系统试剂设置部200用于设置容纳有分析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301A、301B;穿孔针205,该穿孔针205用于将供给流路206接合到试剂容器301A、301B,该供给流路206连接使用试剂的部位和设置在系统试剂设置部200上的试剂容器301A、301B;槽201,该槽201用于将试剂容器301A、301B导入穿孔针205;以及止动件202,该止动件202阻碍所设置的试剂容器301A、301B在槽201中进行移动。其中,在将试剂容器301A、301B与穿孔针205接合之前,止动件202与试剂容器301A、301B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接触从而阻碍设置,并且在试剂容器301A、301B与穿孔针205接合的状态下,止动件202配置在即使要取出试剂容器301A、301B也会阻挠试剂容器301A、301B的保持面从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在槽201中移动的位置上。
因此,针对错误地设置试剂容器301A、301B、以及在试剂使用过程中错误地取出试剂容器301A、301B这两种情况,通过止动件202的动作可以实现其目的。
此外,由于用于达到上述两个目的的机构仅是止动件202和与其相关的设备,所以能使系统试剂设置部200小型化。因此,例如,如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能将系统试剂设置部200设置在与其他部位相比空间较充裕的正面盖部的背面侧。近年来,由于自动分析装置所要求的功能扩展,要搭载的机构有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增大装置尺寸会压缩有限的装置设置空间,因此对使用者不利。然而,根据本发明,能确保防止系统试剂错误处理这样的使用者便利性,并且抑制装置尺寸的增大。
此外,当保持面是与插入方向的正面302相对的面即试剂容器后端509时,将从试剂容器301A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到试剂容器后端509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试剂容器301A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长度501A设为L1,将从穿孔针205到止动件202位于试剂容器后端509侧的面为止的距离508设为L2时,满足L1<L2的关系,因此能可靠地起到通过止动件202来防止取出试剂容器301A的效果。
此外,将试剂容器301A与穿孔针205接触时从试剂容器后端509到止动件202位于试剂容器后端509侧的面为止的距离510设为L3,将试剂容器301A为了维持与穿孔针205接合所需的最小长度513设为L4时,满足L3<L4的关系,从而能可靠地防止穿孔针205在使用试剂过程中意外地从试剂容器301A脱落,并且能实现稳定的分析动作。
此外,试剂容器301B在其底面或与插入方向的正面302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任一个面上具有切口部310,当保持面是切口部310的切口部后端611时,将从试剂容器301B的插入方向的正面302到切口部后端611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试剂容器301B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长度605A设为L5,将从穿孔针205到止动件202位于切口部后端611侧的面为止的距离609A设为L6时,满足L5<L6的关系,当试剂容器301B在底面上具有切口部310时,将试剂容器301B的从穿孔针205到切口部310位于切口部后端611侧的面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试剂容器301B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小长度605B设为L7,将从穿孔针205到止动件202位于切口部后端611侧的相反侧的面为止的距离609B设为L8时,满足L7>L8的关系,在将切口部310的宽度设为L9,将止动件202的宽度设为L10时,满足L9>L10的关系,从而能可靠地起到通过止动件202来防止取出试剂容器301B的效果。
此外,当切口部310位于切口部后端611侧的面到止动件202位于切口部后端611侧的相反侧的面为止的距离612设为L11,并且将试剂容器301B为了维持与穿孔针205接合所需的最小长度615设为L12时,满足L12>L11的关系,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穿孔针205在试剂使用过程中意外地从试剂容器301B脱落,并且能够实现稳定的分析动作。
此外,还包括对止动件202进行驱动控制的止动件控制部408,止动件控制部408在更换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定时以外的定时固定止动件202,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移动,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错误地设置试剂容器301A、301B,并且能够进行更稳定的检体分析。
此外,还包括RFID读取器203,该RFID读取器203在止动件202使试剂容器301A、301B停止时读取记录在安装于试剂容器301A、301B的RFID标签309中的试剂信息,当根据试剂信息判定为设置在槽201中的试剂容器301A、301B是正确的时,止动件控制部408驱动止动件202,而不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安装,当判定为试剂容器301A、301B不正确时,不驱动止动件202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安装,从而在槽210中设置了试剂容器301A、301B中时,能自动地判断并通知使用者所设置的试剂是否合适,并且能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此外,止动件202从槽201的下方侧向上方侧突出,从而阻碍试剂容器301A、301B的安装或取出,从而能够将止动件202、驱动止动件202的电动机406等配置在空间有富余的系统试剂设置部200的下方侧,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装置的大型化。
<其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进行各种变形、应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
例如,虽然示出了通过电动机406使止动件202上下移动的方式,但也可以是试剂容器301A、301B抵接在抵接面上时,止动件202机械地从槽201的传送面上突出。
标号说明
1 免疫自动分析装置
100 传送线
100A 支架
100B 检体容器
101 试剂容器,
102 试剂盘
103 检体分注机构
104 试剂分注机构
105 磁性颗粒搅拌机构
106 反应容器
107 分注针头
108 盒部
109 培养箱
110 反应容器废弃部
111 分注针头安装位置
112 分注针头废弃处
113 传送机构
114 磁分离部
115 BF分离用传送机构
116 反应溶液吸引机构
117 清洗液A排出机构
118 清洗液B排出机构
119 检测用溶液排出机构
120 检测部
121 检测部传送机构
131 控制部
132 记录装置
133 显示装置
134 输入装置
200 系统试剂设置部(试剂容器设置部)
201 槽(槽部)
202 止动件
203 RFID读取器
204 前端部
205 穿孔针(接合部)
206 供给流路
301、301A、301B 试剂容器
302 插入方向的正面
303 侧面(保持面)
304 上表面
305A、305B 底面
306 螺纹盖
307 隔离部
308 标签
309 RFID标签
310 切口部
403 槽前端部
406 电动机
407 皮带
408 止动件控制部
409 上升位置
410 下降位置
411 止动件检测传感器
412 试剂容器检测传感器
501 试剂容器的长度
501A 考虑了试剂容器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长度(L1)
504 试剂容器抵接面
507 止动件正面
508 从试剂容器抵接面到止动件正面为止的距离(L2)
509 试剂容器后端(保持面)
510 试剂容器后端与止动件正面之间的距离(L3)
511 穿孔针的长度
512 穿孔针的针状部的长度
513 穿孔针全长减去针状部后得到的长度(L4)
603 切口部的正面
604 止动件后端
605 从切口部正面到止动件后端的距离
605A 从切口部正面到止动件后端的考虑了试剂容器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距离(L5)
605B 从切口部正面到止动件后端的考虑了试剂容器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小距离(L7)
609A 从试剂容器抵接面到止动件正面为止的距离(L6)
609B 从试剂容器抵接面到止动件后表面的距离(L8)
610 止动件
611 切口部后端(保持面)
612 切口部后端与止动件后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长度(L11)
613 从试剂容器抵接面到穿孔针前端的长度
614 穿孔针的针状部的长度
615 穿孔针去除了针状部后得到的长度(L12)。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包括:
试剂容器设置部,该试剂容器设置部用于设置容纳有在分析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
接合部,该接合部用于将供给流路与所述试剂容器进行接合,该供给流路连接使用所述试剂的部位和设置在所述试剂容器设置部的所述试剂容器;以及
槽部,该槽部用于将所述试剂容器导入所述接合部,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止动件,该止动件阻碍所设置的所述试剂容器在所述槽部中进行移动,
所述止动件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即,在将所述试剂容器与所述接合部接合之前,所述止动件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插入方向的正面接触,从而阻碍设置所述试剂容器;并且在所述试剂容器与所述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即使要取出所述试剂容器,所述止动件也会阻挠所述试剂容器的保持面,从而阻碍所述试剂容器在所述槽部中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保持面是与所述插入方向的正面相对的面时,
将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插入方向的正面到所述保持面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所述试剂容器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长度设为L1,并且将从所述接合部到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保持面侧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2时,满足L1<L2的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试剂容器与所述接合部接触时从所述保持面到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保持面侧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3,将所述试剂容器为了维持与所述接合部接合所需的最小长度设为L4时,满足L3<L4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在其底面或与所述插入方向的正面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任一个面上具有切口部,当所述保持面位于所述切口部时,
将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插入方向的正面到所述保持面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所述试剂容器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大长度设为L5,并且将从所述接合部到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保持面侧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6时,满足L5<L6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试剂容器在所述底面上具有所述切口部时,
将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接合部到所述切口部位于所述保持面侧的面为止的长度中考虑了所述试剂容器的制造上的公差的最小长度设为L7,并且将从所述接合部到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保持面侧的相反侧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8时,满足L7>L8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切口部的宽度设为L9,将所述止动件的宽度为L10时,满足L9>L10的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切口部位于所述保持面侧的相反侧的面到所述止动件位于所述保持面侧的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11,将所述试剂容器为了维持与所述接合部接合所需的最小长度设为L12时,满足L12>L11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所述止动件进行驱动控制的止动件控制部,
所述止动件控制部在更换所述试剂容器的定时以外的定时固定所述止动件,阻碍所述试剂容器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RFID读取器,该RFID读取器在所述止动件使所述试剂容器停止时读取记录在安装于所述试剂容器的RFID标签中的试剂信息,
所述止动件控制部在根据所述试剂信息判定为设置在所述槽部的所述试剂容器是正确的时,驱动所述止动件而不阻碍所述试剂容器的安装,在判断为所述试剂容器不正确时,不驱动所述止动件而阻碍所述试剂容器的安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件从所述槽部的下方侧向上方侧突出,从而阻碍所述试剂容器的安装或取出。
CN202080007554.8A 2019-01-11 2020-01-10 自动分析装置 Withdrawn CN1132726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3570 2019-01-11
JP2019-003570 2019-01-11
PCT/JP2020/000687 WO2020145389A1 (ja) 2019-01-11 2020-01-10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652A true CN113272652A (zh) 2021-08-17

Family

ID=7152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7554.8A Withdrawn CN113272652A (zh) 2019-01-11 2020-01-10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5886A1 (zh)
EP (1) EP3910343A4 (zh)
JP (1) JPWO2020145389A1 (zh)
CN (1) CN113272652A (zh)
WO (1) WO2020145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1600B2 (ja) * 2020-04-27 2023-05-2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8848A (ja) * 1988-11-09 1990-05-1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171538A (en) * 1989-11-21 1992-12-15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Reagent supply system for a medical analytical instrument
JPH05162335A (ja) * 1991-12-11 1993-06-29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46079A (ja) * 2002-02-25 2003-09-02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105268A (ja) * 2008-10-30 2010-05-13 Brother Ind Ltd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容器
JP2013039732A (ja) * 2011-08-17 2013-02-2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容器の誤挿入防止装置、液体収容容器、液体消費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の誤挿入防止方法
US20160263576A1 (en) * 2013-12-13 2016-09-15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Reagent vessel holder for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reagent supply system for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and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CN10755407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以及打印机用耗材容器插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8848A (ja) * 1988-11-09 1990-05-1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171538A (en) * 1989-11-21 1992-12-15 Boehringer Mannheim Gmbh Reagent supply system for a medical analytical instrument
JPH05162335A (ja) * 1991-12-11 1993-06-29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46079A (ja) * 2002-02-25 2003-09-02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105268A (ja) * 2008-10-30 2010-05-13 Brother Ind Ltd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容器
JP2013039732A (ja) * 2011-08-17 2013-02-2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容器の誤挿入防止装置、液体収容容器、液体消費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の誤挿入防止方法
US20160263576A1 (en) * 2013-12-13 2016-09-15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Reagent vessel holder for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reagent supply system for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and an analytical instrument
CN10755407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以及打印机用耗材容器插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45389A1 (ja) 2020-07-16
JPWO2020145389A1 (ja) 2021-11-25
EP3910343A4 (en) 2022-10-05
EP3910343A1 (en) 2021-11-17
US20220065886A1 (en)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02412B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 chemical analysis
JP517883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9128072B2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erforming analyses
JP5466066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US20130078617A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ple analyzer
JP2008534924A (ja) リニアラックを使用する自動化化学的又は生物学的分析装置のためのカルーセルシステム
JP5579479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JP6573524B2 (ja) 検体ラック搬送装置及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EP3508858A1 (en) Sampl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ample measurement device
WO2017110487A1 (ja) 検体ラック搬送装置、自動分析システム及び検体ラック搬送装置の検体ラック回収方法
WO2017110486A1 (ja) 検体ラック搬送装置及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CN113272652A (zh) 自动分析装置
WO2021220571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25809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5164506A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3508859A1 (en) Sampl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sample measurement method
WO2023100791A1 (ja) 血液分析装置、血液分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20104523A (ko) 인큐베이션 챔버를 구비한 면역반응 분석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