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209B - 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和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和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2209B
CN113272209B CN201980088330.1A CN201980088330A CN113272209B CN 113272209 B CN113272209 B CN 113272209B CN 201980088330 A CN201980088330 A CN 201980088330A CN 113272209 B CN113272209 B CN 113272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motor vehicle
wave
transparent material
lug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83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2209A (zh
Inventor
S·比尔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1327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2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2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1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05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preformed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elements being joined together, e.g. by adhes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0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 H01Q1/323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 H01Q1/3241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particular used in keyless entr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0Radiating elements coated with or embedded in prote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阶背车尾机动车(2)的行李舱(5)的行李舱盖(1),所述行李舱盖具有:至少一个内部部件,所述内部部件包括用于机动车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纳部;和至少一个与内部部件(7)连接的外部装饰部件(9)。根据本发明规定,外部装饰部件(9)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18)构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行李舱盖(1)的配备有阶背车尾的机动车(2)。

Description

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和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这种行李舱盖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
背景技术
用于配备有阶背车尾的机动车的现代的行李舱盖至少大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传统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中、即在配备有这种传统的行李舱盖的机动车中,这意味着,用于在机动车与在机动车周围环境中的装置之间传递信息和/或数据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被金属材料包围。因为不仅机动车的金属白车身和/或金属外部蒙皮而且金属行李舱盖都阻碍相应的无线电波,借助于所述无线电波,机动车或其发射和/或接收装置与机动车周围环境中的相应的装置交换数据,即进行通讯。因此存在如下需求,至少局部地这样构造机动车,使得无线电波仅特别少地被机动车的外部蒙皮屏蔽。
由此,例如DE10025051C1和DE10200750A1以及DE19943716C2分别公开了一种车辆顶部,该车辆顶部至少局部地由玻璃或塑料制成。但当所述机动车是阶背车尾式机动车并且发射和/或接收装置、尤其是其相应的天线布置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中,并且该行李舱能够独立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相应的顶部设计借助于传统的金属行李舱盖封闭时,这种顶部设计不能实现机动车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的改善的发射和/或接收功率。在此,应理解为,用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盖通常构造成无窗的(与旅行车或掀背式机动车相反)并且机动车的后窗玻璃在通过行李舱盖打开或闭合行李舱时相对于机动车的白车身在位置和部位方面保持固定。就此而言,因此也可将敞篷车视作阶背车尾式机动车。该机动车此外尤其是可以构造为轿车。
但在制造、尤其是批量制造现代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时,仍存在如下需求,即,将天线布置在机动车的行李舱的区域中,尤其是布置在行李舱盖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行李舱盖和一种机动车,在所述行李舱盖和机动车中,布置在机动车内部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能够特别高效地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行李舱盖的优点和有利的设计方案可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优点和有利的设计方案并且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具有至少一个内部部件,该内部部件包括用于机动车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纳部。此外,行李舱盖具有至少一个与内部部件连接的外部装饰部件。这意味着,经由行李舱盖上的接纳部、尤其是行李舱盖的内部部件上的接纳部能够固定机动车的天线,所述天线与机动车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相配设。由此,天线无线地和/或有线地与机动车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连接并且设置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以用于数据通讯。与此相应地,发射和/或接收装置可以例如是车辆内部的导航系统、模拟和/或数字的收音机、移动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车辆中控锁的发射器或接收器等。
所述机动车尤其是为具有阶背车尾的轿车。这种阶背车尾式机动车可以例如构成为大型轿车、两门跑车或敞篷车。尤其是所述阶背车尾式机动车不是旅行车、掀背式机动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或其他如下机动车,在所述机动车中,在不调节所述机动车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从乘客舱伸到行李舱中。由此,尤其是其行李舱仅通过一排座椅和/或通过可调节的后窗台板或装载物空间覆盖件而与相应的乘客舱分开的机动车在本申请的意义下不属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如下情况用作阶背车尾式机动车所满足的另外的评价标准,在行李舱盖在其闭合位置(在该闭合位置中,行李舱盖将行李舱相对于机动车的周围环境封闭)与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行李舱向着机动车的周围环境打开)之间调节时机动车的可能存在的后窗玻璃在位置和部位方面保持固定、即不运动。
现在为了确保,发射和/或接收装置能够在机动车内部特别高效地运行,根据本发明规定,行李舱盖的外部装饰部件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构成,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包含玻璃。“无线电波可穿透”在此应理解为,在借助于发射和/或接收装置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时的功率损耗是特别小的。换言之,外部装饰部件至少在其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有利地仅特别少地屏蔽在发射和/或接收装置与机动车周围环境中的相应的对方站之间的无线电波。由此实现了,将一个天线或多个天线安置到行李舱盖中,例如安置到行李舱盖的内部部件处,并且完全地安置在外部装饰部件内侧。尽管如此仍确保与一个天线或与多个天线共同作用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的按照规定的发射和/或接收功能。
一方面,当(尤其是在行李舱盖的区域中或在机动车的顶部上)取消了布置在外部蒙皮处或布置在行李舱盖的外部装饰部件上的天线时,有助于得到机动车的特别有利的和/或讨人喜欢的外部侧像。
由此,另一方面也可以省却在发射和/或接收装置与外部蒙皮或外部装饰部件上的相应相配的天线之间的布线(例如通向相应的顶部天线的布线),因为相应的天线布置或能布置在相应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的附近区域,即布置或能布置在外部装饰部件内侧。由此,能够特别质量高效地制造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由此阶背车尾式机动车能够特别能量高效或燃料高效地和/或排放少地运行。
作为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尤其是考虑非金属的材料。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形成行李舱盖的增强元件。由此,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可以例如比行李舱盖的其余材料更硬,由此行李舱盖的抗扭刚性、即抵抗扭转的阻力是特别强的。尤其是可以这样将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用作行李舱盖的增强元件,使得行李舱盖的金属白车身可以构造得更小和/或更轻或完全地省却。由于增强元件或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的起稳定作用的特性,在此获得行李舱盖的所需的刚性和/或稳定性。如果使用构造得特别小的或轻的金属白车身或完全省却了所述金属白车身,则行李舱盖对于机动车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的无线电波或对于相应的对方站的屏蔽还更少。此外,配备有行李舱盖的机动车能够再次更高效地制造,从而该行李舱盖还能够更燃料高效或能量高效地和/或排放更少地运行。
作为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可设想塑料和/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但被证明为特别有利的是,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包含玻璃。因此,行李舱盖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玻璃构成,即尤其是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由玻璃构成。在此有利的是,玻璃与金属材料相反具有特别高的硬度,由此玻璃或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是特别抗弯曲的并且对于扭转更有抵抗能力。尽管如此,玻璃对于无线电波是特别可穿透的,即,玻璃仅以极其小的程度屏蔽发射和/或接收装置或对方站的无线电波。此外,包含玻璃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可以用作设计元素,其方式为,将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或玻璃以特别美观的方式与机动车的其余外部蒙皮、即涂漆的外部蒙皮分开。
具有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的行李舱盖(该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至少包含玻璃或可以至少基本上完全地由玻璃形成)由此具有多功能,即无线电波可穿透性、特别有利的稳定性和设计元素。
此外有利的是,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至少在行李舱盖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边缘之间完全地延伸。这意味着,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例如在行李舱盖的两个纵向边缘之间和/或在行李舱盖的两个横向边缘之间完全地延伸。在此,纵向边缘或横向边缘是相应的纵向端部边缘或横向端部边缘,行李舱盖在所述纵向端部边缘或横向端部边缘上结束。换言之,行李舱盖在纵向端部边缘或横向端部边缘处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其他的外部蒙皮构件直接邻接。如果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例如在行李舱盖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则得到特别大面积的无线电波通过区域,并且行李舱盖具有特别高的稳定性。
特别有利的是,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外部装饰部件的材料厚度完全地通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形成。这意味着,行李舱盖的外部装饰部件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是没有下部结构或承载元件的,因为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是自承载的。行李舱盖因此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完全地通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形成并且不是例如仅用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涂层。由此,确保无线电波特别高效地穿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或穿过行李舱盖的外部装饰部件。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规定,外部装饰部件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之外的第一子表面与外部装饰部件在所述无线电波通过区域内的第二子表面相互齐平地结束。这意味着,行李舱盖的总表面通过第一子表面和第二子表面形成。尤其是当行李舱盖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之外由金属材料、例如金属板制成时,金属板和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相互齐平地结束。第一子表面和第二子表面可以例如布置在阶背车尾机动车的外部蒙皮上或布置在行李舱盖的面向阶背车尾式机动车周围环境的外表面上。以这种方式,得到行李舱盖的特别美观的外观。此外,行李舱盖特别平滑地构造、尤其是在外表面上特别平滑地构造,由此行李舱盖的外表面一方面空气动力学性能特别好并且另一方面能特别容易清洗。
此外,表明有利的是,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是不透图像的。例如,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可以被涂层、涂漆、浑浊化或被另外被涂色或着色,以便防止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之外的人类观察者直接看到行李舱盖的内部,即瞟见内部部件和外部装饰部件之间的区域并且看到行李舱盖的布置在内部部件与外部装饰部件之间的白车身结构。因为这种白车身结构在美学上特别不好看的并且此外可能有潜在地通过阶背车尾机动车的装备进行偷窃的风险。因此为了防止看到在外部装饰部件与内部部件之间的区域,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构造成至少基本上不透明的或完全不透明的。
为了提供特别大的无线电波通过区域,被证明为有利的是,行李舱盖的至少一个视线折弯部构造在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中。在行李舱盖的视线折弯部处,行李舱盖的两个直接彼此邻接的且相互连接的材料区域相互围成一个角度,尤其是至少基本上直角的角度。如果行李舱盖装配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上,则视线折弯部可以例如在行李舱盖的至少基本上水平的表面与行李舱盖的至少基本上竖直的表面之间延伸。这意味着,例如视线折弯部可以是行李舱盖和/或机动车的尾部侧的边缘,其中,在视线折弯部或尾部侧的边缘两侧布置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
最后,如下实施方式被证明为有利的,在该实施方式中,内部部件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由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构造。由此,外部装饰部件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构成所用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可以是第一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而内部部件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制成所用的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是第二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但也可设想,分别涉及相同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从而第一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不仅使用在内部部件上而且使用在外部装饰部件上。同样地,第二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不仅可以使用在内部部件上而且可以使用在外部装饰部件上。无论如何,行李舱盖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完全地通过第一和/或第二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充满。由此尤其是得到以下优点,使与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相配设的天线离开行李舱盖,例如能将其布置在行李舱内部。就此而言,上文所描述的不透图像性(如果应用的话)实现防盗保护,因为有效地防止看到行李舱中和尤其是防止看到布置在行李舱中的物品。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该机动车在其阶背车尾上具有行李舱盖,该行李舱盖具有:至少一个内部部件,该内部部件包括用于机动车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纳部;和至少一个与内部部件连接的外部装饰部件。为了将机动车构造为使得该机动车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能够在机动车的内部空间中特别高效地运行,根据本发明规定,外部装饰部件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构造,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包含玻璃。尤其是所述机动车是上文所描述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而行李舱盖是具有上文所描述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的上文所描述的行李舱盖。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由附图和附图说明得出。上面在说明书中提及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下面在附图说明中提及的和/或仅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能够以相应给出的组合使用,而且能够以其他组合或单独地使用。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以及参考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以示意性的且剖切的图示示出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具有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的行李舱盖;
图2以透视的且示意性的图示示出阶背车尾机动车的尾部;
图3以透视的且示意性的图示示出具有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行李舱盖的阶背车尾机动车的尾部;
图4以示意性的且剖切的图示示出具有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行李舱盖的阶背车尾机动车的行李舱盖;
图5以透视的且示意性的图示示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阶背车尾机动车尾部;以及
图6以示意性的且剖切的图示示出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盖,其中,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布置在行李舱盖的内部部件处。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初次在图2中示出)的行李舱盖1的示意性的且剖切的图示,其中,行李舱盖1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具有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行李舱盖1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行李舱5,该行李舱在当前示例中构造为轿车。在行李舱盖1在闭合状态(如图中所示)与打开状态(未示出)之间枢转时,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后窗玻璃6保持不运动。此外,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行李舱5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乘客舱不能毫无问题地达到,从而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用户不能从乘客空间伸入到行李舱5中。换言之,行李舱5在结构上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乘客空间分开或隔开。如果允许机动车2的用户从乘客空间中、例如仅在运动后窗台板或装载物空间覆盖件的情况下伸入到行李舱5中,则这种机动车不属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由此,例如旅行车、越野车、掀背式轿车和其他符合这些评价标准的机动车不属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与此完全相反地,例如大型轿车和敞篷车在本说明书的意义下属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
在制造、尤其是批量制造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时,存在如下需求,将机动车2的至少一个天线集成到行李舱盖1中。为此,行李舱盖1与传统的行李舱盖相反具有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该无线电波通过区域构造用于,使无线电波特别高效地通过。换言之,行李舱盖1的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构造用于,在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波时仅产生特别小的功率损耗。通过或借助于无线电波可以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尤其是其发射和/或接收装置与在机动车2的周围环境中的相应的对方站之间传递信号和/或数据。
行李舱盖1具有至少一个内部部件7,该内部部件包括用于机动车2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纳部8。此外,行李舱盖1具有至少一个与内部部件7连接的外部装饰部件9,该外部装饰部件形成阶背车尾机动车2的外部蒙皮10的一部分。内部部件7和和外部装饰部件9相互力锁合地、形锁合地和/或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焊接、粘接等。替代地,内部部件7和外部装饰部件9可以相互一件式地构造。
现在为了确保,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的无线电波或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周围环境中的相应的对方站的发射和/或接收装置的无线电波尽可能不受阻碍地穿过外部蒙皮10或外部装饰部件9并且到达至布置或能布置在接纳部8中的天线,外部装饰部件9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构成。
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在当前示例中包含玻璃或至少基本上由玻璃制成。由于在当前示例中由玻璃构成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与传统的材料相反(所述传统的材料被用于构造行李舱盖)是特别硬的,因此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具有比传统的材料更高的稳定性,例如更高的扭转刚度。由此,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或玻璃用作行李舱盖1的增强元件。换言之,行李舱盖1由于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或由于玻璃而与没有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的传统的行李舱盖相比针对弯曲和/或扭转是刚性更大的和/或更有抵抗能力。
此外,包含玻璃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允许无线电波特别高效地穿过外部装饰部件9或外部蒙皮10。
如果将多个彼此不同地构造的天线使用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中,特别有利的是,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特别大面积地构造。为此,图2以透视的且示意性的图示示出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尾部,该尾部的行李舱盖1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配备有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或玻璃。可看出,外部装饰部件9的第一子表面11和外部装饰部件9的第二子表面12相互齐平地结束,其中,第一子表面11布置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之外,而第二子表面12布置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之内。此外,图2明确示出,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或玻璃至少在行李舱盖1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边缘13之间完全地延伸。在当前示例中,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在所述两个边缘13之间延伸,所述两个边缘例如构造为行李舱盖1的相应的纵向边缘(当前构造为相应的纵向端部边缘),行李舱盖1在所述纵向边缘处结束并且与机动车2的与行李舱盖不同地构造的外部蒙皮构件邻接。
替代地或附加地,行李舱盖1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可以在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中3中尤其是完全地在两个横向边缘、尤其是横向端部边缘之间延伸。在图2中,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与行李舱盖1的前侧的横向边缘14邻接。这意味着,横向边缘14(该横向边缘在当前示例中是行李舱盖1的横向端部边缘)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形成或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直接与行李舱盖1的横向边缘14或横向端部边缘邻接。
图3示出具有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行李舱盖1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尾部的透视的且示意性的图示,其中,行李舱盖1的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不仅在纵向边缘13之间而且在横向边缘14之间完全地延伸。
图4以示意性的且剖切的图示示出具有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行李舱盖1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行李舱盖1,其中,行李舱盖1的至少一个视线折弯部15构造在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中。视线折弯部15可以例如构造为尾部侧的横向边缘,所述尾部侧的横向边缘与前侧的横向边缘14相对置并且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前侧的横向边缘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用于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或用于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的前侧的横向边缘14出发得到沿着行李舱盖1的以下走向: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形成前侧的横向边缘14或直接布置在前侧的横向边缘14上。从那出来,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至少基本上沿着车辆纵向方向x延伸(见附图中的坐标系)直至视线折弯部15或直至尾部侧的横向边缘并且超出它们,现在沿着车辆竖直方向z延伸。这意味着,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在视线折弯部15处围成一个角度、例如直角的角度。由此,不仅至少部分地通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形成行李舱盖1的至少基本上水平布置的上侧,而且至少局部地通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形成行李舱盖1的至少基本上垂直的尾部侧,从而产生特别大的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从而行李舱盖1关于用于一个或多个天线的接纳部8的安装位置特别灵活地设计。
在图4中此外绘出外部装饰部件9的材料厚度16,该外部装饰部件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具有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适用于行李舱盖1的所有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是,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外部装饰部件9的材料厚度16完全地通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形成。换言之,行李舱盖1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完全地通过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或玻璃形成。由此,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的材料厚度16等于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的外部装饰部件的材料厚度16。这意味着,如果外部装饰部件9具有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和与此不同的其他材料,外部装饰部件9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完全地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充满。
为了阻止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之外的人类观察者看到在行李舱盖的外部装饰部件9与内部部件7之间的区域,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构造成不透明的或完全不透明的,无论无何是不透图像的。对于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是玻璃的情况,玻璃可以构造为磨砂玻璃,该磨砂玻璃这样使光扩散地散射,使得阻止人类观察者清楚看到外部装饰部件9与内部部件7之间的区域或看到外部装饰部件与内部部件之间的真实图像。
图5以透视的且示意性的图示示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尾部,其中,在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中构造视线折弯部15。在图5中可看出,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可以在厂标区域17中留空,以便强调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公司隶属关系。尤其是在将玻璃用作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时,在与直接邻接于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的、以传统的方式涂漆的表面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得到特别与众不同的设计元素,因为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的玻璃实现特别光滑的且光亮的以及同时深色的表面。这种效果虽然能借助于行李舱盖1的部分涂漆实现,但这要特别耗费地且因此仅糟糕地与行李舱盖1的批量制造相协调。
图6以示意性的且剖切的图示示出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行李舱盖1,其中,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18布置在行李舱盖1的内部部件7上。所述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18可以例如是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或玻璃。这意味着,玻璃不仅可以布置在行李舱盖1的外部装饰部件9处而且可以布置在行李舱盖的内部部件7处。替代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18可以是与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不同的材料,例如塑料。所述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18也布置在行李舱盖1的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从而无线电波不仅能够尽可能损耗少地穿过行李舱盖1的外部装饰部件9而且能够尽可能损耗少地穿过行李舱盖的内部部件7。以这种方式特别有利地实现,接纳部8离开行李舱盖1布置,例如布置在行李舱5的内部,由此行李舱盖1本身能够特别材料高效地和/或质量高效地制造。这对于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用户引起:用户可以特别容易将行李舱盖1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此外,也可以特别质量高效地构造可能的支撑机构或支持机构,由此配备有所述行李舱盖的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又可特别质量高效地构造、即特别轻地构造,从而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能够特别保护环境地制造和/或运行。
对于所述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18和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分别包含玻璃或分别至少基本上由玻璃制成的情况,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和/或所述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18可以分别被涂层、涂漆、浑浊化、涂色或被另外着色,以便阻止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之外的人类观察者穿过外部装饰部件9看到东西,尤其是看到真实图像。由此,有效地确保,在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之外的人类观察者看不到行李舱5的内部并且尤其是看不到存放在该行李舱内部的物体。
总体上,本发明碰到如下问题:天线位于传统的尾部盖中,其中,所述传统的尾部盖至少基本上由钢、铝或其他金属材料形成。因为在这些传统的尾部盖中穿过所述尾部盖的无线电波遭受特别高的屏蔽并且由此遭受特别高的功率损耗。但例如在具有阶背车尾和/或天线不适合布置在相应的顶部区域中的机动车中、尤其是在敞篷车中,需要将天线布置在相应的尾部盖中。本发明因此提出,使尾部盖的至少基本上水平的面作为一体式的和/或结构化的组成部分设有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17、尤其是玻璃。为此,可以使用如下玻璃片材,所述玻璃片材全面地构造、即直至相应的边缘地构造,或置入式构造、即构造成置入到尾部盖的承载结构中。在此,玻璃片材或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承担设计任务、刚性任务和/或功能任务,其中,功能任务在于,确保无线电波可穿透性,从而机动车或阶背车尾式机动车2的天线能够布置在玻璃片材下方。
虽然由现有技术已知,可使用塑料作为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17,但在此所提出的将玻璃用作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17的解决方案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
附图标记列表
1行李舱盖
2阶背车尾式机动车
3无线电波通过区域
4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
5行李舱
6后窗玻璃
7内部部件
8接纳部
9外部装饰部件
10 外部蒙皮
11 第一子表面
12 第二子表面
13 纵向边缘
14 横向边缘
15 视线折弯部
16 材料厚度
17 厂标区域
18 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

Claims (9)

1.一种用于封闭阶背车尾机动车(2)的行李舱(5)的行李舱盖(1),所述行李舱盖具有:至少一个内部部件(7),所述内部部件包括用于所述机动车(2)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纳部(8);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内部部件(7)连接的外部装饰部件(9),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构成,
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之外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
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在所述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之外的第一子表面(11)与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在所述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内的第二子表面(12)相互齐平地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舱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形成所述行李舱盖(1)的增强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舱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至少在所述行李舱盖(1)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边缘之间完全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舱盖(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的材料厚度(16)完全地通过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舱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是不透图像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舱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盖(1)的至少一个视线折弯部(15)构造在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舱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部件(7)至少在所述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由另外的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18)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舱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4)包含玻璃。
9.一种机动车(2),所述机动车在其阶背车尾上具有行李舱盖(1),所述行李舱盖具有:至少一个内部部件(7),所述内部部件包括用于所述机动车(2)的至少一个天线的接纳部(8);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内部部件(7)连接的外部装饰部件(9),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至少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中由无线电波可穿透的材料构成,
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在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之外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
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在所述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之外的第一子表面(11)与所述外部装饰部件(9)在所述无线电波通过区域(3)内的第二子表面(12)相互齐平地结束。
CN201980088330.1A 2019-01-16 2019-12-16 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和机动车 Active CN113272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01062.4 2019-01-16
DE102019101062.4A DE102019101062B4 (de) 2019-01-16 2019-01-16 Kofferraumklappe zum Verschließen eines Kofferraums eines Stufenheck-Kraftwagens und Kraftwagen
PCT/EP2019/085225 WO2020148043A1 (de) 2019-01-16 2019-12-16 KOFFERRAUMKLAPPE ZUM VERSCHLIEßEN EINES KOFFERRAUMS EINES STUFENHECK-KRAFTWAGENS UND KRAFTWA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2209A CN113272209A (zh) 2021-08-17
CN113272209B true CN113272209B (zh) 2023-08-29

Family

ID=6914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8330.1A Active CN113272209B (zh) 2019-01-16 2019-12-16 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和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26925A1 (zh)
CN (1) CN113272209B (zh)
DE (1) DE102019101062B4 (zh)
WO (1) WO202014804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5250A1 (de) * 1995-09-22 1997-03-27 Fuba Automotive Gmbh Mehrantennen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DE20116106U1 (de) * 2001-10-01 2003-02-27 Karmann Gmbh W Karosseriebauteil
KR100774716B1 (ko) * 2006-10-10 2007-11-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트렁크 리오픈 기능이 구비된 개인식별 차량 시스템 및 그동작 방법
DE102007024163A1 (de) * 2007-05-24 2008-12-04 Daimler Ag Karosserietei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Karosserieteils
CN102540871A (zh) * 2010-12-28 2012-07-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波接收设备及电波接收设备的制造方法
DE102011121405A1 (de) * 2011-12-17 2013-06-20 Daimler Ag Anordnung einer Antennen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wagen
CN107688763A (zh) * 2016-08-04 2018-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屏蔽结构的电子设备
DE102017104992A1 (de) * 2017-03-09 2018-09-1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ennen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310058U1 (de) * 1993-07-06 1993-09-09 Hs Tech & Design Heckklappe für Kraftwagen
DE19943716C2 (de) 1999-09-13 2002-09-19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Personenkraftwagen mit einem variablen Dach-/Heckbereich
DE10025051C1 (de) 2000-05-23 2001-11-15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Fahrzeug mit einem zu öffnenden Fahrzeugdach
DE10060603A1 (de) 2000-12-05 2002-06-13 Daimler Chrysler Ag Karosserieteil mit integrierter Antenne
DE10113285A1 (de) * 2001-03-16 2002-10-02 Daimler Chrysler Ag Antennenanordnung
DE10200750B4 (de) 2002-01-10 2006-10-26 Peguform Gmbh Fahrzeugdach aus transparentem oder transluzentem Kunststoff
US20140118199A1 (en) 2012-10-31 2014-05-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ow profile applique antenna
GB2548995A (en) 2016-03-28 2017-10-04 Taoglas Group Holdings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into a body pane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5250A1 (de) * 1995-09-22 1997-03-27 Fuba Automotive Gmbh Mehrantennen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DE20116106U1 (de) * 2001-10-01 2003-02-27 Karmann Gmbh W Karosseriebauteil
KR100774716B1 (ko) * 2006-10-10 2007-11-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트렁크 리오픈 기능이 구비된 개인식별 차량 시스템 및 그동작 방법
DE102007024163A1 (de) * 2007-05-24 2008-12-04 Daimler Ag Karosserietei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Karosserieteils
CN102540871A (zh) * 2010-12-28 2012-07-0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波接收设备及电波接收设备的制造方法
DE102011121405A1 (de) * 2011-12-17 2013-06-20 Daimler Ag Anordnung einer Antennen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wagen
CN107688763A (zh) * 2016-08-04 2018-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屏蔽结构的电子设备
DE102017104992A1 (de) * 2017-03-09 2018-09-1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tennen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01062A1 (de) 2020-07-16
DE102019101062B4 (de) 2023-12-07
CN113272209A (zh) 2021-08-17
WO2020148043A1 (de) 2020-07-23
US20220126925A1 (en)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07084B1 (en) Improved vehicle seal system, and/or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7273304B2 (en) End region of a vehicle with a lid
US8523269B2 (en) Vehicle back door
US20070182217A1 (en) Transparent vehicle roof
US8215700B2 (en) Vehicle window/garnish assembly and seal design therefor
US8414059B2 (en) Vehicle rear windshield structure
CN113272209B (zh) 用于封闭阶背车尾式机动车的行李舱的行李舱盖和机动车
US20110127758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an at least partly mobile roof
US11186154B2 (en) Weather strip structure for vehicle mounted with opposite sliding doors
US20070075564A1 (en) Tailgate of a motor vehicle
US11167627B2 (en) Covering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10792984B2 (en) Tailgate provided with a trim that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uce the silkscreen printing of the window
KR102644310B1 (ko) 차량용 도어의 실링 구조
JP2017210048A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EP4299384A1 (en) Applique arrangement and doo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JP4626341B2 (ja) ドア構造
JP2014159224A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の端子取付部構造
EP1960253B1 (en) Hatch frame for vehicle
US20080163556A1 (en) Automotive vehicle door system
KR100828775B1 (ko) 차량의 테일 게이트구조
IES20040573A2 (en) Methods and assemblies for modifying vehicles
IES84027Y1 (en) Methods and assemblies for modifying vehicles
CN111746242A (zh) 汽车的车身构造
IE20040573U1 (en) Methods and assemblies for modifying vehicles
JP2018008566A (ja) 自動車用ド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