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预制成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件模具,是根据特定尺寸规格专门定制的混凝土成品的模具。水泥预制块模具,混凝土预制件模具,高速预制件模盒,混凝土预制块模盒,预制塑料模具等都是混凝土预制块模具的别称;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预制件的制作分为现浇混凝土预制件和预制混凝土预制件,因为混凝土预制件相对于现浇混凝土预制件便于批量生产,制造方便快捷,能够节约制造时间而加快施工进度,故建筑施工中常用到了混凝土预制件。混凝土预制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在模具内搭设钢筋,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但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可能因混凝土的重量或其流动时所产生的力量又或是混凝土振捣器的振动等原因而造成钢筋产生偏摆或位移,当混凝土预制件的钢筋的位置或角度不准确,将导致混凝土预制件的结构强度和抗弯承载力受到影响,造成施工上的不便。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预制梁成型模具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7211095288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梁成型模具,属于混凝土预制成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和模板组,模板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架,固定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螺纹连接,第一夹持件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夹持件形成夹持孔,以夹持固定从预制梁内伸出的钢筋。所述夹持孔垂直于水平方向,夹持孔沿水平方向排列;上述实用新型预制梁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钢筋偏摆或位移的问题,通过在预制梁成型模具加设固定架夹持固定钢筋以保证预制梁的精度更高,从而加快生产效率,提高预制梁的质量;但是上述实用新型仍然存在缺陷,在高频振动器工作时,振动的侧模板带动固定架振动,振动的固定架带动相接触的钢筋振动,使得成型空间内部的钢筋振动,从而导致钢筋与相接触的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受到影响;并且当上述实用新型应用于制造体积较大的混凝土预制件时,应当使混凝土的中间部位受到振动处理,仅仅依靠侧模板上的高频振动器,只能使成型空间内部靠近侧模板部位的混凝土受到振动作用,并混合得较为均匀;而成型空间内靠近中间的部位因为与高频振动器之间的间距较大,导致受到的振动作用不充分,物料之间分布不均,因此混凝土预制件成型后靠近中间的部位因物料分布不均导致结构强度较差,从而影响了整个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鉴于此,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在制造混凝土预制件的过程中,当侧模板上的高频振动器工作时,容易影响成型空间内的钢筋振动,从而阻碍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包括底模板、上模板、侧模板、端模板和固定框,所述底模板上表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平行的两块侧模板,且两块侧模板的初始安装状态为竖直状态;两块所述端模板垂直滑动安装在底模板上表面,并与两块侧模板初始状态之间垂直接触;所述侧模板相对表面靠近两侧边缘的部位均匀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以对端模板的横向滑动进行限位;所述端模板上均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以对浇注腔中伸出的钢筋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所述上模板用以对浇注腔进行封盖,并对浇注腔内部所浇注的混凝土进行压实;且上模板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设有压型装置,所述压型装置用以与压力机相结合,并对浇注腔内部进行压型处理;所述侧模板和端模板的侧面所包围的区域为浇注腔;所述侧模板外表面均匀设有一组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所述固定框为方形结构,且固定框嵌入侧模板侧壁上对应部位所设置的一号槽中,所述固定框位于一号槽中的部位通过一号弹簧与一号槽内表面相连,且所述一号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一号弹簧为拉簧,且一号弹簧一端连接一号槽内表面,另一端与固定框相连;所述固定框上正对固定孔的部位均匀设有固定套,所述钢筋端部穿过相对应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靠近固定孔的端部与端模板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浇注腔上方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弹性杆,且固定杆端部设有钩块,所述侧模板上设有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表面均设有二号槽,所述钩块端部嵌入所述二号槽中。
工作时,在浇注混凝土预制部件之前,将准备好的钢筋均匀排布在浇注腔内部,并使得钢筋端部从固定孔伸出,将固定框安装在侧模板上的一号槽中,使得钢筋端部依次穿过固定框上的固定套,通过固定套的作用使得钢筋在竖直方向得到限位作用,使得钢筋在成型过程中保持稳定;将配制好并得到充分搅拌的混凝土物料从浇注腔的中间区域倒入,混凝土物料从浇注腔中间区域向四周流动并冲击端模板,端模板受压后保持竖直状态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为混凝土物料的充型提供了充型余量,进一步促使混凝土物料充满浇注腔;在端模板的受压滑动过程中,与端模板相接触的固定框受压随端模板滑动,而固定框通过一号弹簧与侧模板的一号槽内表面相连,使得固定框受到限位并推动端模板抵抗浇注腔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平流带来的推力,实现缓慢让位后移的同时,避免端模板移动过快而影响了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并且在上述的混凝土物料平流过程中,混凝土物料被进一步压实,并且浇注腔内部及混凝土物料中混有的空气被逐渐挤出,使得混凝土物料内部更加致密;并且在端模板移动过程中,钢筋在固定框上的固定套中贴合滑动,保证了钢筋在竖直方向的稳定,有效避免了均匀排列的钢筋在混凝土受压流动的冲击作用下出现移动错位,进而避免了最终浇注成型的混凝土预制部件内部的钢筋分布不均,保证了混凝土预制部件的抗弯承载力和结构强度;浇注结束后,启动侧模板上的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使得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带动侧模板高频振动,从而使得浇注腔内部靠近侧模板的混凝土物料中的空气排出,并在高频振动作用下分布得更加均匀;并且,为了使混凝土物料混合得更加充分,分布得更加均匀,操作工人往往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动棒,从浇注腔上方均匀插入混凝土物料的中间部位进行振动处理,使得浇注腔内部靠近中间部位的混凝土物料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的蜂窝麻面等现象,极大提高了混凝土成型部件的结构强度;并且在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在带动侧模板振动的过程中,因为固定框与侧模板通过一号槽中的一号弹簧相连,振动作用在传递到一号弹簧时转化为一号弹簧的弹性势能,又从一号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固定框的动能,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受到损失,因此传递到固定框上的振动作用大大减小,并且固定框上均匀分布的固定套在一号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与侧模板表面紧密接触,进一步保证了固定框的稳定,避免固定框带动固定套中的钢筋振动,影响了钢筋与相接触的混凝土的结合,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成型件的抗弯作用;并且在侧模板的振动过程中,固定杆使得侧模板的摆动幅度受到限制,避免侧模板摆动幅度过大而影响了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当混凝土物料的振动过程结束后,将上模板从侧边推入浇注腔中并架设在两端模板上,使得浇注腔被封盖,且压力机与上模板上表面中间部位所设置的压型装置相结合,并启动压力机带动压型装置使得上模板均匀受压下移,从而使得混凝土物料受到向下的压力充满浇注腔内部并挤压端模板和侧模板,端模板受压滑动并带动固定框使得一号弹簧变形增大,直到端模板与限位块相接触,使得端模板受到限位,避免端模板滑动行程过大;而侧模板受压摆动并受到固定杆的限位作用,避免侧模板摆动幅度过大;侧模板和端模板的移动增大了浇注腔的容积,为混凝土物料的充型提供了更大的充型余量,避免混凝土物料对侧模板和端模板的压力过大并造成模具的损坏;在混凝土预制件基本成型后,因为一号弹簧为拉簧,且一号弹簧一端钩连固定框,另一端钩连一号槽内表面,形成可拆式连接;将一号弹簧拆下,即可将固定框从一号槽上拆下,使得端模板不再受到限位,而固定套随固定框与钢筋分离;随后将端模板拆下;再将固定杆拆下,使得侧模板和上模板都不再受到限位并能够轻松拆下,模具依次拆除后即可将取出混凝土预制件,经过质量检验后即可投入使用。
优选的,所述一号槽内上下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固定框位于一号槽内部部位的厚度,且所述固定框上与一号槽上下底面相对应的部位均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表面与一号槽上下底面紧密接触。
工作时,当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工作时带动侧模板振动,一号槽上下底面随侧模板振动并挤压固定框,因为一号槽内表面与固定框上下底面之间的间隙较大,并且安装有弹性的橡胶垫,一方面,橡胶垫填充到一号槽内表面与固定框上下底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固定框上下底面均与橡胶垫紧密接触并受到固定,避免固定框随侧模板剧烈振动;另一方面,当侧模板的振动作用传递到橡胶垫时,橡胶垫受压形变,从而使得振动作用受到缓解,在使得固定框受到橡胶垫的摩擦作用而保持固定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固定框所受到的振动作用,避免固定框带动固定套中的钢筋振动,保证了钢筋与相接触的混凝土的结合,进一步保证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端模板相对表面靠近顶部的部位均设有一号圆弧曲面,所述一号圆弧曲面向远离上模板的方向弯曲;所述上模板正对端模板的表面靠近底部的部位设有二号圆弧曲面,所述二号圆弧曲面向靠近端模板的方向弯曲,且上模板表面位于二号圆弧曲面上方的部位为竖直面。
工作时,当上模板被安装在浇注腔顶部时,上模板侧壁上的二号圆弧曲面和端模板相对表面上的一号圆弧曲面相接触,使得两侧的端模板受压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横向滑动,使得上模板顺利嵌入浇注腔中,避免了上模板卡在浇注腔顶部,阻碍对浇注腔的压型过程;通过二号圆弧曲面和一号圆弧曲面之间的滑动,使得上模板的安装过程更加平稳缓和,避免上模板与端模板顶部边缘部位出现剧烈碰撞;并且通过二号圆弧曲面和一号圆弧曲面的过度,使得上模板侧面位于二号圆弧曲面上方的竖直面,与端模板相对表面上位于一号圆弧曲面下方的竖直面紧密接触,避免了上模板侧壁与端模板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在上模板下移压型过程中,混凝土物料从上模板与端模板之间的间隙渗出,造成混凝土物料的损失,影响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均匀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数量比每一排钢筋的数量少一,所述固定环位于钢筋之间间隙的中间部位。
工作时,操作工人在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对浇注腔内部的混凝土物料的中间部位进行振动处理时,因为操作工人的熟练度较低,可能会出现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动棒在插入时与浇注腔内部的钢筋之间发生碰撞,导致钢筋出现弯曲移位;因此操作工人在根据浇注的混凝土预制件的尺寸确定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需要插入的次数和间距后,将对应数量的固定环均匀安装在固定杆上,并且预先保证固定环位于钢筋间隙的中间部位;在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时,操作工人将振动棒套入固定环后竖直插入混凝土物料内部,启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并进一步插入振动棒,通过固定环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竖直插入混凝土中位于钢筋之间的间隙部位,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振动棒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发生碰撞,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因碰撞而移位弯曲,影响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成型件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环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受到限制,进一步保证了振动棒的插入深度相近,避免在同一混凝土预制件上的不同部位,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之间相差较大,导致混凝土预制件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分布不均,从而影响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通过橡胶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且橡胶套内表面与固定杆外表面紧密接触。
工作时,固定环通过橡胶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构成了可拆式连接,使得操作工人能够在根据混凝土预制件的结构尺寸确定钢筋的位置,方便地对固定杆上的固定环进行安装并移动,使其与钢筋的数量与位置相对应;并且在混凝土预制件成型后,能够迅速对固定杆上的固定环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下一个不同的混凝土预制件模具,提高固定杆的利用率和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小于侧模板之间的间距,且钩块与固定杆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固定杆相连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工作时,当侧模板在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作用下剧烈晃动时,与侧模板相接触的钩块随侧模板剧烈晃动,并且钩块的振动作用在固定杆上传递到相连弹簧时,固定杆相连弹簧在振动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振动作用得到缓解,进一步减少了固定杆的振动;而固定杆相连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使得钩块嵌入二号槽内部并挤压二号槽内表面,增大了钩块端部与二号槽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钩块在振动作用下带动固定杆移动,从而导致固定杆错位,影响了对振动棒插入位置的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通过在钢筋端部设置固定框,并在固定框上设置固定套;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筋在固定套和固定框的作用下受到限位作用,有效避免了均匀排列的钢筋在混凝土受压流动的冲击作用下出现移动错位,从而避免了最终浇注成型的混凝土预制部件内部的钢筋分布不均,保证了混凝土预制部件的抗弯承载力和结构强度。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通过在固定杆上均匀设置固定环,并且预先保证固定环位于钢筋间隙的中间部位,在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时,通过固定环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竖直插入混凝土中位于钢筋之间的间隙部位,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振动棒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发生碰撞,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因碰撞而移位弯曲;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环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受到限制,避免在同一混凝土预制件上的不同部位,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之间相差较大,导致混凝土预制件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分布不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7是图6中D-D方向的半剖视图;
图8是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底模板1、上模板2、二号圆弧曲面21、侧模板3、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一号槽32、橡胶垫321、一号弹簧322、二号槽33、限位块34、端模板4、固定孔41、一号圆弧曲面42、固定框5、固定套51、固定杆52、钩块521、固定环522、橡胶套523、浇注腔6、钢筋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成型模具,包括底模板1、上模板2、侧模板3、端模板4和固定框5,所述底模板1上表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平行的两块侧模板3,且两块侧模板3的初始安装状态为竖直状态;两块所述端模板4垂直滑动安装在底模板1上表面,并与两块侧模板3初始状态之间垂直接触;所述侧模板3相对表面靠近两侧边缘的部位均匀设有限位块34,所述限位块34用以对端模板4的横向滑动进行限位;所述端模板4上均匀设有若干固定孔41,所述固定孔41用以对浇注腔6中伸出的钢筋61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所述上模板2用以对浇注腔6进行封盖,并对浇注腔6内部所浇注的混凝土进行压实;且上模板2上表面的中间部位设有压型装置,所述压型装置用以与压力机相结合,并对浇注腔6内部进行压型处理;所述侧模板3和端模板4的侧面所包围的区域为浇注腔6;所述侧模板3外表面均匀设有一组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所述固定框5为方形结构,且固定框5嵌入侧模板3侧壁上对应部位所设置的一号槽32中,所述固定框5位于一号槽32中的部位通过一号弹簧322与一号槽32内表面相连,且所述一号弹簧322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一号弹簧322为拉簧,且一号弹簧322一端连接一号槽32内表面,另一端与固定框5相连;所述固定框5上正对固定孔41的部位均匀设有固定套51,所述钢筋61端部穿过相对应的固定套51;所述固定套51上靠近固定孔41的端部与端模板4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浇注腔6上方设有固定杆52,所述固定杆52为弹性杆,且固定杆52端部设有钩块521,所述侧模板3上设有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的表面均设有二号槽33,所述钩块521端部嵌入所述二号槽33中。
工作时,在浇注混凝土预制部件之前,将准备好的钢筋61均匀排布在浇注腔6内部,并使得钢筋61端部从固定孔41伸出,将固定框5安装在侧模板3上的一号槽32中,使得钢筋61端部依次穿过固定框5上的固定套51,通过固定套51的作用使得钢筋61在竖直方向得到限位作用,使得钢筋61在成型过程中保持稳定;将配制好并得到充分搅拌的混凝土物料从浇注腔6的中间区域倒入,混凝土物料从浇注腔6中间区域向四周流动并冲击端模板4,端模板4受压后保持竖直状态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为混凝土物料的充型提供了充型余量,进一步促使混凝土物料充满浇注腔6;在端模板4的受压滑动过程中,与端模板4相接触的固定框5受压随端模板4滑动,而固定框5通过一号弹簧322与侧模板3的一号槽32内表面相连,使得固定框5受到限位并推动端模板4抵抗浇注腔6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平流带来的推力,实现缓慢让位后移的同时,避免端模板4移动过快而影响了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并且在上述的混凝土物料平流过程中,混凝土物料被进一步压实,并且浇注腔6内部及混凝土物料中混有的空气被逐渐挤出,使得混凝土物料内部更加致密;并且在端模板4移动过程中,钢筋61在固定框5上的固定套51中贴合滑动,保证了钢筋61在竖直方向的稳定,有效避免了均匀排列的钢筋61在混凝土受压流动的冲击作用下出现移动错位,进而避免了最终浇注成型的混凝土预制部件内部的钢筋61分布不均,保证了混凝土预制部件的抗弯承载力和结构强度;浇注结束后,启动侧模板3上的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使得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带动侧模板3高频振动,从而使得浇注腔6内部靠近侧模板3的混凝土物料中的空气排出,并在高频振动作用下分布得更加均匀;并且,为了使混凝土物料混合得更加充分,分布得更加均匀,操作工人往往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动棒,从浇注腔6上方均匀插入混凝土物料的中间部位进行振动处理,使得浇注腔6内部靠近中间部位的混凝土物料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的蜂窝麻面等现象,极大提高了混凝土成型部件的结构强度;并且在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在带动侧模板3振动的过程中,因为固定框5与侧模板3通过一号槽32中的一号弹簧322相连,振动作用在传递到一号弹簧322时转化为一号弹簧322的弹性势能,又从一号弹簧322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固定框5的动能,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受到损失,因此传递到固定框5上的振动作用大大减小,并且固定框5上均匀分布的固定套51在一号弹簧322的拉力作用下与侧模板3表面紧密接触,进一步保证了固定框5的稳定,避免固定框5带动固定套51中的钢筋61振动,影响了钢筋61与相接触的混凝土的结合,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成型件的抗弯作用;并且在侧模板3的振动过程中,固定杆52使得侧模板3的摆动幅度受到限制,避免侧模板3摆动幅度过大而影响了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当混凝土物料的振动过程结束后,将上模板2从侧边推入浇注腔6中并架设在两端模板4上,使得浇注腔6被封盖,且压力机与上模板2上表面中间部位所设置的压型装置相结合,并启动压力机带动压型装置使得上模板2均匀受压下移,从而使得混凝土物料受到向下的压力充满浇注腔6内部并挤压端模板4和侧模板3,端模板4受压滑动并带动固定框5使得一号弹簧322变形增大,直到端模板4与限位块34相接触,使得端模板4受到限位,避免端模板4滑动行程过大;而侧模板3受压摆动并受到固定杆52的限位作用,避免侧模板3摆动幅度过大;侧模板3和端模板4的移动增大了浇注腔6的容积,为混凝土物料的充型提供了更大的充型余量,避免混凝土物料对侧模板3和端模板4的压力过大并造成模具的损坏;在混凝土预制件基本成型后,因为一号弹簧322为拉簧,且一号弹簧322一端钩连固定框5,另一端钩连一号槽32内表面,形成可拆式连接;将一号弹簧322拆下,即可将固定框5从一号槽32上拆下,使得端模板4不再受到限位,而固定套51随固定框5与钢筋61分离;随后将端模板4拆下;再将固定杆52拆下,使得侧模板3和上模板2都不再受到限位并能够轻松拆下,模具依次拆除后即可将取出混凝土预制件,经过质量检验后即可投入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槽32内上下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固定框5位于一号槽32内部部位的厚度,且所述固定框5上与一号槽32上下底面相对应的部位均设有橡胶垫321,所述橡胶垫321表面与一号槽32上下底面紧密接触。
工作时,当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工作时带动侧模板3振动,一号槽32上下底面随侧模板3振动并挤压固定框5,因为一号槽32内表面与固定框5上下底面之间的间隙较大,并且安装有弹性的橡胶垫321,一方面,橡胶垫321填充到一号槽32内表面与固定框5上下底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固定框5上下底面均与橡胶垫321紧密接触并受到固定,避免固定框5随侧模板3剧烈振动;另一方面,当侧模板3的振动作用传递到橡胶垫321时,橡胶垫321受压形变,从而使得振动作用受到缓解,在使得固定框5受到橡胶垫321的摩擦作用而保持固定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固定框5所受到的振动作用,避免固定框5带动固定套51中的钢筋61振动,保证了钢筋61与相接触的混凝土的结合,进一步保证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模板4相对表面靠近顶部的部位均设有一号圆弧曲面42,所述一号圆弧曲面42向远离上模板2的方向弯曲;所述上模板2正对端模板4的表面靠近底部的部位设有二号圆弧曲面21,所述二号圆弧曲面21向靠近端模板4的方向弯曲,且上模板2表面位于二号圆弧曲面21上方的部位为竖直面。
工作时,当上模板2被安装在浇注腔6顶部时,上模板2侧壁上的二号圆弧曲面21和端模板4相对表面上的一号圆弧曲面42相接触,使得两侧的端模板4受压并以竖直状态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横向滑动,使得上模板2顺利嵌入浇注腔6中,避免了上模板2卡在浇注腔6顶部,阻碍对浇注腔6的压型过程;通过二号圆弧曲面21和一号圆弧曲面42之间的滑动,使得上模板2的安装过程更加平稳缓和,避免上模板2与端模板4顶部边缘部位出现剧烈碰撞,造成上模板2与端模板4接触部位的破损;并且通过二号圆弧曲面21和一号圆弧曲面42的过渡,使得上模板2侧面位于二号圆弧曲面21上方的竖直面,与端模板4相对表面上位于一号圆弧曲面42下方的竖直面紧密接触,避免了上模板2侧壁与端模板4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在上模板2下移压型过程中,混凝土物料从上模板2与端模板4之间的间隙渗出,造成混凝土物料的损失,影响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杆52上均匀设有固定环522,所述固定环522的数量比每一排钢筋61的数量少一,所述固定环522位于钢筋61之间间隙的中间部位。
工作时,操作工人在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对浇注腔6内部的混凝土物料的中间部位进行振动处理时,因为操作工人的熟练度较低,可能会出现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动棒在插入时与浇注腔6内部的钢筋61之间发生碰撞,导致钢筋61出现弯曲移位;因此操作工人在根据浇注的混凝土预制件的尺寸确定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需要插入的次数和间距后,将对应数量的固定环522均匀安装在固定杆52上,并且预先保证固定环522位于钢筋61间隙的中间部位;在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时,操作工人将振动棒套入固定环522后竖直插入混凝土物料内部,启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并进一步插入振动棒,通过固定环522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竖直插入混凝土中位于钢筋61之间的间隙部位,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振动棒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61发生碰撞,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的钢筋61因碰撞而移位弯曲,影响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成型件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环522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受到限制,进一步保证了振动棒的插入深度相近,避免在同一混凝土预制件上的不同部位,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之间相差较大,导致混凝土预制件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分布不均,从而影响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环522通过橡胶套523与固定杆52滑动连接,且橡胶套523内表面与固定杆52外表面紧密接触。
工作时,固定环522通过橡胶套523与固定杆52滑动连接,构成了可拆式连接,使得操作工人能够在根据混凝土预制件的结构尺寸确定钢筋61的位置,方便地对固定杆52上的固定环522进行安装并移动,使其与钢筋61的数量与位置相对应;并且在混凝土预制件成型后,能够迅速对固定杆52上的固定环522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下一个不同的混凝土预制件模具,提高固定杆52的利用率和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杆52的长度小于侧模板3之间的间距,且钩块521与固定杆52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固定杆52相连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工作时,当侧模板3在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的作用下剧烈晃动时,与侧模板3相接触的钩块521随侧模板3剧烈晃动,并且钩块521的振动作用在固定杆52上传递到相连弹簧时,固定杆52相连弹簧在振动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振动作用得到缓解,进一步减少了固定杆52的振动;而固定杆52相连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使得钩块521嵌入二号槽33内部并挤压二号槽33内表面,增大了钩块521端部与二号槽33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钩块521在振动作用下带动固定杆52移动,从而导致固定杆52错位,影响了对振动棒插入位置的确定。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在浇注混凝土预制部件之前,将准备好的钢筋61均匀排布在浇注腔6内部,并使得钢筋61端部从固定孔41伸出,将固定框5安装在侧模板3上的一号槽32中,使得钢筋61端部依次穿过固定框5上的固定套51,通过固定套51的作用使得钢筋61在竖直方向得到限位作用,使得钢筋61在成型过程中保持稳定;将配制好并得到充分搅拌的混凝土物料从浇注腔6的中间区域倒入,混凝土物料从浇注腔6中间区域向四周流动并冲击端模板4,端模板4受压后保持竖直状态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为混凝土物料的充型提供了充型余量,进一步促使混凝土物料充满浇注腔6;在端模板4的受压滑动过程中,与端模板4相接触的固定框5受压随端模板4滑动,而固定框5通过一号弹簧322与侧模板3的一号槽32内表面相连,使得固定框5受到限位并推动端模板4抵抗浇注腔6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平流带来的推力,实现缓慢让位后移的同时,避免端模板4移动过快而影响了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并且在上述的混凝土物料平流过程中,混凝土物料被进一步压实,并且浇注腔6内部及混凝土物料中混有的空气被逐渐挤出,使得混凝土物料内部更加致密;并且在端模板4移动过程中,钢筋61在固定框5上的固定套51中贴合滑动,保证了钢筋61在竖直方向的稳定,有效避免了均匀排列的钢筋61在混凝土受压流动的冲击作用下出现移动错位,进而避免了最终浇注成型的混凝土预制部件内部的钢筋61分布不均,保证了混凝土预制部件的抗弯承载力和结构强度;浇注结束后,启动侧模板3上的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使得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带动侧模板3高频振动,从而使得浇注腔6内部靠近侧模板3的混凝土物料中的空气排出,并在高频振动作用下分布得更加均匀;并且,为了使混凝土物料混合得更加充分,分布得更加均匀,操作工人往往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动棒,从浇注腔6上方均匀插入混凝土物料的中间部位进行振动处理,使得浇注腔6内部靠近中间部位的混凝土物料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的蜂窝麻面等现象,极大提高了混凝土成型部件的结构强度;并且在外部式混凝土振动器31在带动侧模板3振动的过程中,因为固定框5与侧模板3通过一号槽32中的一号弹簧322相连,振动作用在传递到一号弹簧322时转化为一号弹簧322的弹性势能,又从一号弹簧322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固定框5的动能,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受到损失,因此传递到固定框5上的振动作用大大减小,并且固定框5上均匀分布的固定套51在一号弹簧322的拉力作用下与侧模板3表面紧密接触,进一步保证了固定框5的稳定,避免固定框5带动固定套51中的钢筋61振动,影响了钢筋61与相接触的混凝土的结合,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成型件的抗弯作用;并且在侧模板3的振动过程中,固定杆52使得侧模板3的摆动幅度受到限制,避免侧模板3摆动幅度过大而影响了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当混凝土物料的振动过程结束后,将上模板2从侧边推入浇注腔6中并架设在两端模板4上,使得浇注腔6被封盖,且压力机与上模板2上表面中间部位所设置的压型装置相结合,并启动压力机带动压型装置使得上模板2均匀受压下移,从而使得混凝土物料受到向下的压力充满浇注腔6内部并挤压端模板4和侧模板3,端模板4受压滑动并带动固定框5使得一号弹簧322变形增大,直到端模板4与限位块34相接触,使得端模板4受到限位,避免端模板4滑动行程过大;而侧模板3受压摆动并受到固定杆52的限位作用,避免侧模板3摆动幅度过大;侧模板3和端模板4的移动增大了浇注腔6的容积,为混凝土物料的充型提供了更大的充型余量,避免混凝土物料对侧模板3和端模板4的压力过大并造成模具的损坏;在混凝土预制件基本成型后,因为一号弹簧322为拉簧,且一号弹簧322一端钩连固定框5,另一端钩连一号槽32内表面,形成可拆式连接;将一号弹簧322拆下,即可将固定框5从一号槽32上拆下,使得端模板4不再受到限位,而固定套51随固定框5与钢筋61分离;随后将端模板4拆下;再将固定杆52拆下,使得侧模板3和上模板2都不再受到限位并能够轻松拆下,模具依次拆除后即可将取出混凝土预制件,经过质量检验后即可投入使用;当上模板2被安装在浇注腔6顶部时,上模板2侧壁上的二号圆弧曲面21和端模板4相对表面上的一号圆弧曲面42相接触,使得两侧的端模板4受压并以竖直状态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横向滑动,使得上模板2顺利嵌入浇注腔6中,避免了上模板2卡在浇注腔6顶部,阻碍对浇注腔6的压型过程;通过二号圆弧曲面21和一号圆弧曲面42之间的滑动,使得上模板2的安装过程更加平稳缓和,避免上模板2与端模板4顶部边缘部位出现剧烈碰撞,造成上模板2与端模板4接触部位的破损;并且通过二号圆弧曲面21和一号圆弧曲面42的过渡,使得上模板2侧面位于二号圆弧曲面21上方的竖直面,与端模板4相对表面上位于一号圆弧曲面42下方的竖直面紧密接触,避免了上模板2侧壁与端模板4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在上模板2下移压型过程中,混凝土物料从上模板2与端模板4之间的间隙渗出,造成混凝土物料的损失,影响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操作工人在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对浇注腔6内部的混凝土物料的中间部位进行振动处理时,因为操作工人的熟练度较低,可能会出现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的振动棒在插入时与浇注腔6内部的钢筋61之间发生碰撞,导致钢筋61出现弯曲移位;因此操作工人在根据浇注的混凝土预制件的尺寸确定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需要插入的次数和间距后,将对应数量的固定环522均匀安装在固定杆52上,并且预先保证固定环522位于钢筋61间隙的中间部位;在使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时,操作工人将振动棒套入固定环522后竖直插入混凝土物料内部,启动内部式混凝土振动器并进一步插入振动棒,通过固定环522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竖直插入混凝土中位于钢筋61之间的间隙部位,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振动棒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61发生碰撞,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的钢筋61因碰撞而移位弯曲,影响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成型件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环522的限位作用,使得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受到限制,进一步保证了振动棒的插入深度相近,避免在同一混凝土预制件上的不同部位,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之间相差较大,导致混凝土预制件内部的混凝土物料分布不均,从而影响了最终制得的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