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8357A - 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8357A
CN113258357A CN202110186562.XA CN202110186562A CN113258357A CN 113258357 A CN113258357 A CN 113258357A CN 202110186562 A CN202110186562 A CN 202110186562A CN 113258357 A CN113258357 A CN 113258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ble
plug connector
cable
impedan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65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劳斯·马克夫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h Jaeg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rich Jaeg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h Jaeger GmbH filed Critical Erich Jaeg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25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01R13/5812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the cable clamping being achieved by mounting the separate part on the housing of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9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with wires separated by conductive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9Threaded ferrule or bolt operating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cable or wi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4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network, e.g. LAN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包括具有线缆联接侧、插头联接侧和插头屏蔽件的插头主体。线缆联接侧联接屏蔽的数据线缆,数据线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导线和第二绝缘导线,线缆联接侧具有第一联接引导部、第二联接引导部和屏蔽联接部。插头联接侧具有带有触头开口的触头载体,触头开口容纳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触头开口作为通道开口在触头载体中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上以触头间距平行延伸地布置。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线缆联接侧中具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阻抗‑传送器,在阻抗‑传送器中具有第一联接引导部、第二联接引导部,其中导电材料至少部分地构造在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这种数据传输可以在例如牵引车与挂车之间或者在车辆与车载机器(例如农用车辆与可固定在农用车辆上的农用机器)之间使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插头主体,该插头主体具有线缆联接侧、插头联接侧以及特别是围绕线缆联接侧和插头联接侧的插头屏蔽件。线缆联接侧被构造成联接屏蔽的数据线缆、用于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导线和第二绝缘导线以及至少围绕第一绝缘导线和第二绝缘导线的线路屏蔽件。该线缆联接侧具有用于第一绝缘导线的第一联接引导部、用于第二绝缘导线的第二联接引导部和用于线路屏蔽件的屏蔽联接部。对于高数据速率的数据传输来说,为了避免干扰,屏蔽数据线缆及其插头连接器是必要的。
此外,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联接侧包括触头载体,该触头载体具有用于容纳可与第一绝缘导线和第二绝缘导线连接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触头开口。触头开口作为(优选直地或直线地延伸的)通道开口在触头载体中的通道开口,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上以触头间距平行延伸地布置,使得具有以触头间距布置的第一插头触头和第二插头触头的插头可与用于数据传输的触头载体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连接,特别是通过将插头插接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联接侧来进行连接。
线缆中的导线对(特别是数据线缆中的导线对)通常具有小的间距。通常,这些导线对也被扭绞。各个绝缘导线的厚度进而整个线缆的厚度特别是也影响线缆的最大长度,在该最大长度上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对于部分地插入数千次的插头连接器而言,有时需要优化触感和/或耐用性。因此,常常伴随着插头触头的增厚,以便满足用户的要求。如果要将不同直径的导线彼此连接,例如为了在数据传输时增加线缆的总长度,那么也需要更厚的插头触头。
为此,必须在插头主体中增加位于线缆中的绝缘导线的距离。然而已知的是,特别是插头连接器的几何改变或导线的间距改变会在数据传输时导致干扰部位。
背景技术
正是在高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这种干扰部位尤其使数据传输期间的可能的数据速率最小化。插接装置中的干扰部位特别是以线缆的阻抗变化的形式产生,这对线缆中传输的信号波有影响。从现有技术,特别是从专利文献DE 10 2018 208 532 A1中已知,插接装置在插头和配对插头之间沿插接方向的阻抗应保持恒定或近乎恒定。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阻抗补偿装置,其包括电感区段和电容区段,其中,电感区段对阻抗产生可变的电感份额,电容区段对阻抗产生可变的电容份额,其中,电感份额必须与电容份额数值相等,以便保持阻抗恒定。为此公开了一种电感区段,其包括多个可偏转的部分,其中通过电感区段的偏转可以增加电感份额并且可以补偿电容份额。
专利文献DE 10 2018 104 253 B4公开了一种影响插接装置的阻抗的替代方式,特别是通过改变外导线和导线对的导线之间的间距或改变导线对的导线之间的间距来影响阻抗。
但经证实,这些解决方案在实践中的缺陷在于,这些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更稳固的环境中是不可靠的。如果出现外界影响,例如振动,导线可能会无意间相互靠近。由此引起的阻抗变化对数据传输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这些解决方案在结构上非常复杂,这不仅会增加制造成本,还会在引导线缆时产生相对较大的公差,从而导致不期望的阻抗波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别是在技术上稳固的环境中,诸如在机动车的插接中,更易于制造,能够可靠地避免阻抗波动。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来实现。为此,特别规定,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线缆联接侧中布置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阻抗-传送器,在该阻抗-传送器中构造有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并且在该阻抗-传送器中必要时也构造有屏蔽联接部,其中至少部分导电材料被构造在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之间。根据本发明,阻抗-传送器与触头载体邻接地构造,其中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的朝向触头载体的开口通入触头载体的通道开口。
经证实,通过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阻抗-传送器的这种构造和布置,线路波阻(也被称为阻抗或线缆阻抗)仅受插头的影响最小。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特别是在传输高数据速率(例如在1GBit/s(千兆位每秒)的范围内)时,这对于数据线缆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可以特别优选地使用本发明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在从第一数据线缆过渡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时、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内部以及在从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过渡到第二数据线缆时,出现线路波阻的变化。数据传输中的干扰部位或线路波阻的变化导致数据信号(在数据线缆中传播的电磁波)在干扰部位处部分地被传送(即继续在数据线缆中沿先前的传播方向传播)并且部分地被反射(即在数据线缆中与先前的传播方向相反地传播)。这导致信号传输中的干扰并且应当被避免。因此,数据插头连接中的波阻的尽可能小的变化表明干扰部位的数量少。此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稳固,并且因此也可以可靠地在车辆领域中使用,在车辆领域中在车辆运行期间由于振动而出现大的机械负荷。
通常,触头载体例如由于触觉原因、由于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不同侧上的线缆中的绝缘导线的不同直径或者由于为了实现大量的可靠地可实现的插入过程(触头的机械稳定性)的机械预设,使得数据线缆中的绝缘导线的间距与触头载体中的触头的间距不相同。第一绝缘导线和第二绝缘导线之间的不同间距导致波阻的显著变化。已经证实,在间距变化期间波阻的变化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最小化,即,在用于引导第一绝缘导线和第二绝缘导线的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之间布置导电材料,从而该区域中每个导线具有自身的导线屏蔽件。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规定,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的间距相对于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特别是该间距也可以相对于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中心轴线)发生变化,特别是增大。特别是当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具有两个以上的绝缘导线或联接引导部时。根据本发明这可以适用于多个或所有联接引导部。
联接引导部的间距的改变特别是在联接引导时的间距的改变可以意味着,例如平面中的联接引导部的中线或其他分别相同的、表征性的特征的间距的改变,该间距在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并且贯穿两个联接引导部的中线(例如其他表征性的特征)。在一般性的定义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描述联接引导部的间距的改变,即联接引导部的间距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上限定的轴线之间的改变,特别是在圆形或椭圆形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情况下,该间距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中心轴线以及联接引导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改变。由于联接引导部形成第一绝缘导线和第二绝缘导线的自身的导线屏蔽件,电磁兼容性得到了改善,并且使信号传输的易受干扰性最小化。
本发明可以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规定,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联接引导部的长度相同。由此避免了信号在第一联接引导部、第二联接引导部和必要时在每个其他的联接引导部中的运行时间差。这种运行时间差可以导致数据传输中的干扰和线路波阻(阻抗)的变化。为了附加地有利于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数据传输特性,可以特别规定,将线缆引入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用于插接插头的插头触头联接图和联接引导部分别围绕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所选择的轴向轴线(例如其中心轴线)对称地布置。因为所有围绕导线引导部布置的组件、特别是由于其屏蔽效果而影响传递特性。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和其确定的组件围绕所选择的对称轴线(例如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轴线,例如中心轴线)对称地或至少尽可能对称地布置和设计是特别有利的。
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以及必要时其他的联接引导部)被构造为阻抗-传送器中的非平行延伸的通道。优选地,联接引导部或通道的数量恰好相当于用于数据传输的绝缘导线的数量。通道在此可以特别地构造为(直线延伸的)通孔的形式,其中通孔的表面质量也能够确定通孔的区域内的阻抗特性。
优选地,不同的联接引导部的通道相对于插头主体的纵向轴线(轴向轴线)以一定角度对称地延伸。从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中心轴线测量的角度在此优选是相同的。优选地,如此确定通道与中心轴线的角度和通道的长度,使得至少两个绝缘导线的最小间距在进入通道之前最小并且在离开通道之后最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规定,通道的内直径大于数据线缆的绝缘导线的外直径,从而在数据线缆的在通道中引导的绝缘导线和阻抗-传送器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填充有不导电的材料,该不导电的材料相应地具有与阻抗-传送器的介电常数不同的介电常数εR
在通道中引导的绝缘导线与通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的材料、尤其可以是空气或具有比阻抗-传送器的导电材料的介电常数更小的介电常数εR的其他材料,被用作电介质。阻抗-传送器的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镀镍的铜或黄铜合金,或者具有这些材料之一的材料。
通过间隙的尺寸、填充间隙的材料的介电常数εR和/或联接引导部的间距,可以改变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阻抗。由于不仅通道的长度而且通道的内壁与绝缘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间隔都影响传输特性,因此通道有利地在其长度上具有恒定的直径。
阻抗-传送器或联接引导部的插头联接侧的开口通入到触头载体的通道开口中。在此,触头载体能够例如通过突出的边缘区域来部分地围绕阻抗-传送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触头载体可以由具有限定的介电常数εR的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的介电常数εR在实践中可以约为3并且此外尤其可以在约2或2.5和约4之间的范围内。利用在实践中给出的几何形状和数据线缆以及利用之前描述的有利的实施例和材料,通常可以调整在触头载体的区域中的阻抗,该阻抗对应于数据线缆的阻抗,例如100欧姆。塑料载体的介电常数εR的值虽然代表典型的值域,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与绝缘导线和阻抗-传送器的通道的内壁的间隙相比,原则上导线和触头也可以与塑料载体的通道开口的内壁相间隔。在该部位上用例如空气的材料填充该间隙也是有利的。
此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触头载体中的第一触头和/或第二触头能够在第一位置处沿着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在外直径上具有错位部。当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相应的触头例如通过压接或焊接固定在数据线缆上时,触头载体可以在第二位置处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上在外直径上具有错位部,以便将这些触头容纳在触头载体中。由于数据传输特性如前所述受到数据插头连接器中的阻抗的影响(其中屏蔽尤其通过处于插头连接器外部的环境与导线和/或触头之间的材料的总和来确定),处于插头连接器外部的环境与导线和/或触头之间的间距彼此相关地改变是有利的。因此,有利的是,第二位置在轴向方向上在与第一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具有错位部。这种错位部也可以固定和/或紧固导线和/或触头。
在允许传输特别高的数据速率的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规定,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阻抗对应于数据线缆的阻抗值。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的规定,通过改变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通道的走向
·间隙的尺寸
·填充间隙的材料的介电常数εR
·触头载体的介电常数εR
·在触头的外直径中的错位部的第一位置
·在触头载体的外直径中的错位部的第二位置
来调整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阻抗,使得该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阻抗对应于数据线缆的预定阻抗值。
阻抗-传送器中的通道的走向的变化尤其包括在联接引导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的变化和/或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轴向方向上的阻抗-传送器的长度的变化。此外,通道的走向的变化也包括所有前述的影响阻抗的变化可能性,例如表面质量的变化。
根据可行的实施例,通过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物理模型中计算阻抗,可以确定参数的最佳值。由于参数部分地相互影响,所以可能存在多个最佳参数值,其中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阻抗对应于数据线缆的预定阻抗值。然而,在物理模型中确定参数相对复杂,因为阻抗的理论计算需要精确考虑所采用的材料和几何关系。
因此,优化参数的替代方式在于,特别是借助时域反射仪测量设备来测量在阻抗-传送器中的阻抗。在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iectometrie-TDR)中,确定线缆或信号导线中的电磁波和信号的渡越长度和反射特性。这样的或类似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它们基于脉冲发生器生成一系列馈送到线缆中的非常短的信号。在测量设备中将信号的信号振幅和渡越时间与所馈入的信号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定位干扰源。因此,干扰源特别是通过在干扰源处的阻抗发生偏差、特别是发生振荡来被识别。
相应地,为了使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阻抗与数据线缆的阻抗值匹配,可以将数据线缆联接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上并且可以在空间上确定干扰源。通过改变参数,干扰源可以被消除或至少被减少,使得干扰不妨碍可靠的数据传输。
经证实,本发明提出的基本配置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通常具有如常规数据线缆的约100Ω的阻抗。在此,类似的阻抗值意味着,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在其长度上的阻抗与平均阻抗的偏差不超过5%,并且因此,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在其长度上的阻抗优选地在100±5欧姆的范围内。因此,这同样也适用于阻抗-传送器的区域中的阻抗。
相应地,经证实,在使用凭经验确定的参数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借助时域反射仪测量设备进行的测量中,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没有显示阻抗变化或干扰。为了测量,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可以与数据线缆连接。干扰在此被理解为特别是干扰以所需数据速率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个数量级的阻抗变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各个数量级可酌情凭经验确定。这样,尤其是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在长度上测得的阻抗与位于插头连接器外部的线缆的阻抗近乎相同,或换言之,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内未测得影响数据传输的干扰,从而能够实现优化。
此外,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具有屏蔽联接部,其中用于线路屏蔽件的屏蔽联接部优选被构造在阻抗-传送器上,并且阻抗-传送器与插头屏蔽件导电连接。这首先具有结构上的优点,因为阻抗-传送器在线缆联接侧优选至少区域性地平坦地构造,从而可以在没有另外的结构耗费的情况下,在线路屏蔽件和阻抗-传送器之间相对简单地建立导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屏蔽联接部完全围绕第一联接引导部和第二联接引导部,即在阻抗-传送器上围绕(或所有)联接引导部形成360°环绕的圆环。因为电绝缘导线在从数据线缆出来之后直接进入阻抗-传送器或其通道中,所以此外可以通过将导线屏蔽件联接到阻抗-传送器来避免屏蔽部的中断。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插头主体在线缆联接侧上具有带有应力释放夹和张紧螺母的线缆引入部,其中,通过拧紧张紧螺母将应力释放夹压在阻抗-传送器上,并且线缆引入部与联接引导部对置地布置在阻抗-传送器中。由此,可以实现特别是将导线屏蔽件固定或压紧到阻抗-传送器上,其中,导线屏蔽件的固定或压紧特别是在应力释放夹的朝向插头联接侧的表面与阻抗-传送器的朝向线缆联接侧的表面之间实现。此外,张紧螺母的拧紧使得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模块化和稳定的结构成为可能。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允许数据线缆的绝缘导线直线地引入到被构造为阻抗-传送器中的通道的联接引导部的开口中。由此避免或减少阻抗变化以及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干扰部位。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联接引导部可以通入到阻抗-传送器的共同的凹部中。这种凹部为绝缘导线从数据线缆无折弯地引导到联接引导部中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优选地,屏蔽联接部被构造为围绕该凹部。结合前述特征,这使得数据线缆的功率屏蔽部能够被压在应力释放夹和阻抗-传送器之间,并且该功率屏蔽部与阻抗-传送器、优选地也与金属的应力释放夹保持导电。这有助于在线缆引入部中完全可靠地屏蔽数据电缆的导线,同时提供足够的灵活性以避免电导线的扭结和/或损坏。由此也避免了阻抗变化,进而避免了数据线缆进入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中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将机动车的数据线缆联接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线缆联接侧上,其中,数据线缆已连接或可以连接至机动车的车辆数据网络。此外,本发明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可以用于将牵引车和挂车连接或机动车和外部的有线数据通信连接。这种外部的有线数据通信尤其包括与可联接到机动车外部的设备或功能的联接部。
因为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尤其也遭受环境(例如潮气)影响,所以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例如在从数据线缆至插头主体的过渡处)的密封是有利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能够用于连接两个具有不同直径的绝缘导线的数据线缆。这样的应用尤其在汽车领域中是有利的,因为机动车的数据网络中的线缆通常具有小横截面积约为0.13mm2至0.15mm2的导线。这些导线用于车辆内的快速的数据传输,例如高达GBit/s的数据传输。这些小横截面可以确保数据线缆的所需阻抗、例如大约100欧姆,但是仅在大约8米至10米的相对短的线缆长度上确保数据线缆的所需阻抗。因此不能实现在挂车或外部设备上的联接。为了在直至40米的线缆长度上实现GBit-数据传输,数据线缆必须实现过渡处具有较大横截面积、特别是具有0.35mm2至0.75mm2范围内的横截面积。这种数据线缆的插头需要更大的触头间距,从而也必须提供相应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这种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优选地可以具有在5±1mm范围内的插销触头间距。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特别良好地适合于此,因为所提出的阻抗-传送器提出一种联接引导部,该联接引导部使得能够在不改变阻抗的情况下改变数据线路的间距。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优点和应用可能性也从以下对实施例和附图的描述中得出。在此,所有描述的和/或图示的特征本身或以任意组合形成本发明的主题,与其在描述或示出的实施例中或在权利要求中的总结无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未分解的侧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1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3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5A示出根据一种实施例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的阻抗-传送器的三维透视图;
图5B示出根据图5A的阻抗-传送器的剖面图;
图5C示出根据图5A的阻抗-传送器的分解侧视图;
图5D示出根据图5A的阻抗-传送器的插头联接侧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用于数据传输、特别是用于在汽车和商用车领域的高频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包括插头主体2,该插头主体2具有线缆联接侧3和插头联接侧4。在线缆联接侧3上,将数据线缆100引导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中。图1中的数据线缆100具有第一导线101和第二导线102,它们分别由导线绝缘层106围绕。绝缘的第一导线101和第二导线102又位于导线屏蔽件103中,该导线屏蔽件被线缆护套107包覆。
在线缆联接侧3上,数据线缆100首先通过例如张紧螺母6进入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中。张紧螺母6在图1中相对于应力释放夹5拧紧地布置。代替这里描述的应力释放,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发明以其他形式实现应力释放。
数据线缆100穿过应力释放夹5,其中应力释放夹5在插头联接方向上将线路屏蔽件103压到阻抗-传送器200。因此,线路屏蔽件103直接联接到导电的阻抗-传送器200上。应力释放夹5也可以具有导电材料,从而屏蔽联接部9由阻抗-传送器200的表面并且也可能由应力释放夹5形成。
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能够在插头主体2和数据线缆100之间和/或在张紧螺母6和数据线缆100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在此未示出),例如在机动车的外部区域中,特别是当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遭受潮气和/或受到保护时。
此外,应力释放夹5可具有第一防扭转装置7,该第一防扭转装置在图1中包括平头螺钉。在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组装状态下,平头螺钉可以嵌入到插头主体2的构造在线缆联接侧的螺纹区域的凸部中,从而防止数据线缆100与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相对扭转。
在从线缆护套107中出来之后,将数据线缆100的绝缘的第一导线101和第二导线102引入到本发明提出的阻抗-传送器200中。阻抗-传送器200在线缆联接侧贴靠在应力释放夹5上,使得线路屏蔽件103导电地夹紧在应力释放夹5和阻抗-传送器200之间。为了清楚起见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不必具有数据线缆100;数据线缆100因此不一定是本发明的部分。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在该情况下被构造为用于容纳相应的常见的数据线缆100。但是,根据一种实施例,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也配备有被取出的并且用于说明而示出的数据线缆100。
在插头联接侧,阻抗-传送器200贴靠在触头载体300上。阻抗-传送器200在线缆联接侧的和插头联接侧的接触面之间具有凸肩。该凸肩贴靠在插头屏蔽件10的错位部上,从而阻抗-传送器200朝插头联接侧4的方向的运动尤其通过插头屏蔽件10的错位部来予以限制。
如图1所示,第一绝缘导线101和第二绝缘导线102分别引入到第一联接引导部201和第二联接引导部202中。联接引导部201和联接引导部202特别是通过呈通孔的形式的通道205构成。通道205与阻抗-传送器200中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11成相同角度。由此形成的中间区域、即两个通道205之间的区域,根据本发明填充有导电材料204,优选地填充有阻抗-传送器200的导电材料204。
此外,在电导线101和电导线102的导线绝缘层106与通道205的内壁之间构成间隙203。间隙203可以填充介电(即,不导电的)材料、特别是空气。优选地,该材料具有与阻抗-传送器200的介电常数不同的介电常数εR,即作为附加的电介质起作用。
在插头联接侧,第一导线101和第二导线102被引入到触头载体300中或容纳在触头载体300中的第一触头104和第二触头105中。在此,导线绝缘层106终止于阻抗-传送器200的末端、即在进入到触头载体300或触头104、105中时结束。
优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触头载体300具有两个通道开口302。在这些通道开口302的每一个中布置有触头104、105中的一个,即第一触头104和第二触头105。第一导线101以及第二导线102分别与这里的第一触头104和第二触头105例如通过压接或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在触头载体300的插头联接侧的边界和具有阻抗-传送器200的线缆联接侧的接触面之间,触头载体300在其外周上具有错位部。该错位部贴靠在插头屏蔽件10的错位部上,从而使得触头载体300朝插头联接侧4的方向的运动尤其通过插头屏蔽件10的凸肩来限制。通过凸肩尤其可以防止触头载体在插头联接侧从插头主体2中不期望地逸出。此外,触头载体300和插头屏蔽件10的错位部的位置对应于在触头104、105的外周中的错位部。这种错位有助于将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阻抗沿着其中心轴线11保持恒定,并且由此避免在数据传输时的相关干扰部位。
在插头联接侧,触头载体300具有触头开口301,每个触头开口301对应每个通道开口302,用来引入插头(未示出)的触头、例如插头的插销触头,其插入到触头104、105的插座触头中。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触头的这种构造。
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轴对称地构造,其中,对称轴线通过中心轴线11形成。
在图2中,图1示出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未剖切地示出。除了插头主体2、线缆联接侧3、插头联接侧4和数据线缆100之外,尤其示出第二防扭转装置8。该第二防扭转装置8具有突出部、特别是乳状突起,其构造在触头载体300上,以及在插头主体2的插头屏蔽件10中的与此对应的凹部。由此防止触头载体300在插头主体2中扭转。
图3示出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解图。除了已经在上文中描述的特征之外,该图示示出阻抗-传送器200在组装状态下至少部分地位于触头载体300中,其方式为,触头载体300的突出的边缘容纳阻抗-传送器200的平坦区域。因为触头载体通过第二防扭转装置8来支承触头载体300以防止扭转,所以阻抗-传送器200在组装状态下也得到支承以防止扭转。
在图3中平坦地(完全闭合地)示出数据线缆100的导线屏蔽件103。然而,因为导线屏蔽件103优选由金属编织物、例如铝编织物或铝薄膜制成,所以在该部位上对导线屏蔽件103的描述仅仅用于说明并且不必强制为平坦地构造。特别地,编织物的各个的金属线可以在那里形成。优选地,金属编织物以导电的方式放置屏蔽联接部9的整个表面上,也就是说,360°围绕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中心轴线。根据本发明,为了避免干扰部位,这比通过各个触头所实现的联接更好。
在组装状态下布置在触头载体的通道开口302中的第一触头104和第二触头105具有翼形件或锁片。当触头104和触头105从线缆联接侧3被引入到触头载体300中时,通过在图1和图4中可看到的、在通道开口302内的凸肩首先将锁片压到一起。一旦触头104和触头105完全被压入到通道开口302中,锁片展开并且因此将触头104和触头105固定在触头载体300中。在将导线101和导线102与触头104和触头105连接时,导线101和导线102插入到触头104和触头105的线缆联接侧的开口中并且固定在那里。因为触头104和触头105保持在通道开口302中,所以在此例如在插接插头时不能够将触头从触头载体300中压出。特别是在图4的剖面图中可以识别出在通道开口302中的错位部,触头104和触头105的锁片支承在该错位部上。
图5A至图5D示出阻抗-传送器200的可行的实施例的经剖切的图示和未经剖切的图示以及不同取向的图示。尤其地,图5B和图5C示出通过导电材料204彼此分离地布置的、呈通孔形式的通道205。通道205用于引导绝缘导线101和绝缘导线102。特别地,当导线102和导线102在组装状态下被引入通道205中时,通过布置在绝缘导线101和绝缘导线102之间的导电材料204,导线101、102中的每一个在该部位上具有自身的导线屏蔽件。这是防止阻抗随着导线101和导线102之间的间距的增加而变化的重要特征。
阻抗-传送器200的通道205在图5A至图5D中不是彼此平行地而是以一定角度布置。由此,联接引导部201在插头联接侧4的方向上比在线缆联接侧3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得更远。图5C还示出,第一联接引导部201和第二联接引导部202的穿引部205在线缆联接侧通入到共同的凹部206中,该凹部由阻抗-传送器200的形成屏蔽联接部9的表面形成。
在组装状态下,由此产生非常紧凑且极其稳定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优点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附图标记列表:
1 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2 插头主体
3 线缆联接侧
4 插头联接侧
5 应力释放夹
6 张紧螺母
7 第一防扭转装置
8 第二防扭转装置
9 屏蔽联接部
10 插头屏蔽件
11 中心轴线
100 数据线缆
101 第一导线
102 第二导线
103 线路屏蔽件
104 第一触头
105 第二触头
106 导线绝缘层
107 线缆护套
200 阻抗-传送器
201 第一联接引导部
202 第二联接引导部
203 间隙
204 导电材料
205 通道
206 凹部
300 触头载体
301 触头开口
302 通道开口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主体(2),所述插头主体具有线缆联接侧(3)、插头联接侧(4)和插头屏蔽件(10),其中,
所述线缆联接侧(3)被构造为联接屏蔽的数据线缆(100),所述数据线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导线(101)和第二绝缘导线(102)以进行数据传输和围绕所述第一绝缘导线和所述第二绝缘导线(101、102)的线路屏蔽件(103),并且所述线缆联接侧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绝缘导线(101)的第一联接引导部(201)、用于所述第二绝缘导线(102)的第二联接引导部(202)以及用于所述线路屏蔽件(103)的屏蔽联接部(9);
所述插头联接侧(4)包括触头载体(300),所述触头载体具有用于容纳能够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线和所述第二绝缘导线(101、102)连接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104、105)的触头开口(301),其中,所述触头开口(301)作为通道开口(302)在所述触头载体(300)中在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轴向方向上以触头间距平行延伸地布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所述线缆联接侧(3)中布置有由导电材料(204)制成的阻抗-传送器(200),在所述阻抗-传送器中构造有所述第一联接引导部(201)和所述第二联接引导部(202),其中至少部分导电材料(204)被构造在所述第一联接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联接引导部之间,并且其中所述阻抗-传送器(200)与所述触头载体(300)邻接地构造,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联接引导部(201、202)的朝向所述触头载体(300)的开口通入到所述触头载体(300)的所述通道开口(30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引导部(201)与所述第二联接引导部(202)的间距相对于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轴向方向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中的联接引导部(201、202)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联接引导部(201、202)被构造为所述阻抗-传送器(200)中的非平行延伸的通道(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05)的内直径被构造为大于所述数据线缆(100)的绝缘导线(101、102)的外直径,从而在所述数据线缆(100)的在所述通道(205)中引导的绝缘导线(101、102)与所述阻抗-传送器(200)之间构成间隙(203),所述间隙填充有非导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载体(300)由具有限定的介电常数εR的塑料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载体(300)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第一触头和/或所述第二触头(104、105)容纳到所述触头载体(300)中,所述第一触头和/或所述第二触头在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轴向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处在外直径上具有错位部,为此,所述触头载体(300)在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轴向方向上在第二位置处在外直径上具有错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通道(205)的走向
·间隙(203)的尺寸
·填充间隙(203)的材料的介电常数εR
·触头载体(300)的介电常数εR
·触头(104、105)的外直径中的错位部的第一位置
·触头载体(300)的外直径中的错位部的第二位置
来调整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中的阻抗,使得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中的阻抗对应于预定阻抗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使用凭经验确定的参数,在借助于时域反射仪-测量设备进行的测量中,在与数据线缆(100)连接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中没有显示阻抗变化或干扰,所述阻抗变化或干扰对以期望的数据速率进行的数据传输造成了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线路屏蔽件(103)的所述屏蔽联接部(9)被构造在所述阻抗-传送器(200)上,并且所述阻抗-传送器(200)与所述插头屏蔽件(10)导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2)在所述线缆联接侧(3)上具有带有应力释放夹(5)和张紧螺母(6)的线缆引入部,其中通过拧紧所述张紧螺母(6)将所述应力释放夹(5)压在所述阻抗-传送器(200)上,并且所述线缆引入部与联接引导部(201、202)对置地布置在所述阻抗-传送器(20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联接引导部(201、202)通入到所述阻抗-传送器(200)的共同的凹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机动车的数据线缆(100)联接到所述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1)的所述线缆联接侧(3)上,其中,所述数据线缆(100)已连接或可以连接至所述机动车的车辆数据网络。
14.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来将两根具有不同直径的绝缘导线的数据线缆连接起来的应用。
CN202110186562.XA 2020-02-11 2021-02-08 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Pending CN113258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56736.9A EP3866280B1 (de) 2020-02-11 2020-02-11 Datenkabel-steckverbinder für eine datenübertragung
EP20156736.9 2020-0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357A true CN113258357A (zh) 2021-08-13

Family

ID=6957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6562.XA Pending CN113258357A (zh) 2020-02-11 2021-02-08 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2460B2 (zh)
EP (1) EP3866280B1 (zh)
CN (1) CN11325835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679A (zh) * 2019-04-01 2021-11-23 富利驰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螺纹连接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5561B2 (en) * 2003-02-26 2005-10-18 Osram Sylvania Inc. Inline connector
DE202015000753U1 (de) * 2015-01-30 2015-02-16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mit Hülsenteil
KR102118817B1 (ko) * 2016-02-26 2020-06-04 로젠버거 호흐프리쿠벤츠테흐닉 게엠베하 운트 코. 카게 동축 플러그 커넥터용 외부 전도체 장치
JP6663814B2 (ja) * 2016-07-21 2020-03-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EP3319182B1 (de) * 2016-11-04 2023-01-04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DE102018104253B4 (de) 2018-02-26 2019-12-05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DE102018208532B4 (de) 2018-05-29 2020-01-0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teckverbindungsanordnung, umfassend einen Stecker und einen mit dem Stecker entlang einer Steckrichtung zusammensteckbaren Gegensteck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02460B2 (en) 2022-11-15
US20210249820A1 (en) 2021-08-12
EP3866280A1 (de) 2021-08-18
EP3866280B1 (de) 2023-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1832B2 (ja) スリーブ部を備えたプラグコネクタ構造
US9859663B2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system
US4599483A (en) Signal cable
EP2385587B1 (en) Ground sleeve having improved impedance control and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KR20180038365A (ko)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 및 동축 케이블 접속 방법
JP2021027036A (ja) Rfコネクタ素子およびrf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US2019039365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1489290B2 (en) Data connector adapter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motor vehicle socket with data connector adapter
CN113258357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缆-插头连接器
US11355889B2 (en) Cover assembly with at least one impedance control structure
JP2020024844A (ja) 同軸コネクタ
JP2008159312A (ja) 同軸ケーブルと同軸コネクタとの接続構造
US10965066B2 (en) Connector arrangement
US20160203887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able
CN112997369A (zh) 电缆布置
JP4295060B2 (ja) 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CN106663855B (zh) 具有阻抗匹配的连接线和制造连接线的方法
US20220231462A1 (en) Connector
JP7000816B2 (ja)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WO2023024807A1 (zh)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4256694A (zh) 插接连接器和方法
WO2011064212A1 (en) Cable
JP2024068584A (ja) L形端子およびl形同軸端子
CN117355994A (zh) 预制电缆、电缆插头连接器装置和电插头连接件
JP5813029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取り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