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7599A -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 Google Patents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7599A
CN113257599A CN202110457530.9A CN202110457530A CN113257599A CN 113257599 A CN113257599 A CN 113257599A CN 202110457530 A CN202110457530 A CN 202110457530A CN 113257599 A CN113257599 A CN 113257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switching
driving
safety switch
transmiss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75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75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7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7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75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包括:固定基座、上盖、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行程放大机构及作用机构;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基座配合;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行程放大机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基于多边形块体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本发明公开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可以在简便模式及安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使用以适应操作简便或安全性高的需求,使用灵活,适应性好。

Description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在某些应用场合容易出现生产加工设备将工人误伤的情况。上述的误伤情况主要是由于生产加工设备误启动引起的。即,在生产加工设备本应处于断电停运状态(此时通常由工人对生产加工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等),其通断电开关却被其他工人或是物件误触碰,而使得通断电开关被按下而突然启动运行,进而使正在给生产加工进行检修、维护的工人受伤。
而且,若生产加工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突然被误触碰而断电停运,一方面容易产生不良品,另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断电后重新上电运行,可能还需要重新调整参数配置等,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生产加工设备突然断电,也可能引起安全问题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现有技术存在安全性高的安全开关,但现有的安全性高的安全开关操作复杂,不适用于需要操作简便的场合。操作简便的安全开关又不能适用于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在生产加工设备的应用中,有些应用场合需要安全开关操作简便,而有些应用场合则容易出现误启动因而对安全开关的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安全开关则不能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可以在简便模式及安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使用以适应操作简便或安全性高的需求,使用灵活,适应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包括:固定基座、上盖、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行程放大机构及作用机构;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基座配合;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行程放大机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八边形块体、四边形块体、连接套筒及第一传动轴,所述八边形块体及四边形块体通过所述连接套筒层叠设置,所述连接套筒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转筒及与所述传动转筒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行程放大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及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
所述传动转筒具有阶梯底面,所述阶梯底面压持于所述作用机构,以使得所述作用机构从所述收容腔伸出或向所述收容腔回缩;所述阶梯底面具有依次首尾相接的通电第一行走面、通电第二行走面、断电第一行走面、断电第二行走面;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八边形块体抵持或分离,或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四边形块体抵持或分离;
所述连接套筒的侧壁开设有八个上环调位凹槽及四个下环调位凹槽,八个所述上环调位凹槽及四个所述下环调位凹槽分别以所述连接套筒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精调组件,所述精调组件包括调位件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调位件通过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收容腔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调位件具有压持于所述上环调位凹槽或所述下环调位凹槽的趋势;
所述基于多边形块体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用机构包括:连接滚轮、杆式触头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滚轮与所述杆式触头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阶梯底面压持于所述连接滚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杆式触头;所述杆式触头的另一端从所述收容腔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座还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驱动通道,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驱动通道往复滑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块、按压杆及第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按压杆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按压杆;所述驱动块沿所述驱动通道往复滑动,以驱动所述八边形块体或所述四边形块体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侧壁沿轴向设置有滑动引导凸条,所述连接套筒开设有滑动配合槽,所述滑动配合槽与所述滑动引导凸条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位件具有弧形压持头,所述弧形压持头与所述上环调位凹槽或所述下环调位凹槽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滚轮,所述驱动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块,所述驱动滚轮与所述八边形块体的侧壁抵持或分离,或所述驱动滚轮与所述四边形块体的侧壁抵持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模式切换杆及模式稳定凸起,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模式切换避让槽;所述模式切换杆经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延伸至所述收容腔中,且所述模式切换杆沿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转动设置;
所述模式稳定凸起设置在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的侧壁,且与所述模式切换杆抵持或分离;
所述模式切换杆靠近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模式切换部,所述模式切换部与所述八边形块体的底面接触或与所述四边形块体的顶面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杆远离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杆通过凸柱与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的侧壁转动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可以在简便模式及安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使用以适应操作简便或安全性高的需求,使用灵活,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安全开关移除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安全开关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安全开关的局部分解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安全开关在安全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安全开关在安全模式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安全开关在简便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安全开关在安全模式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的安全开关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传动转筒在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安全开关在安全模式下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安全开关在简便模式下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10,包括:固定基座20、上盖30、驱动机构40、第一传动机构50、第二传动机构60、行程放大机构70及作用机构80。上盖30与固定基座20配合;固定基座20开设有收容腔100,第一传动机构50、第二传动机构60及行程放大机构70收容于收容腔100中。
如图4所示,第一传动机构50包括:八边形块体510、四边形块体520、连接套筒530及第一传动轴540,八边形块体510及四边形块体520通过连接套筒530层叠设置,连接套筒530滑动套接于第一传动轴540。第二传动机构60包括传动转筒610及与传动转筒610连接的第二传动轴620。行程放大机构70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710及小齿轮720。大齿轮710与第一传动轴540连接,小齿轮720与第二传动轴6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大齿轮710的周长是小齿轮720的周长的两倍。
如图4及图5所示,传动转筒610具有阶梯底面630,阶梯底面630压持于作用机构80,以使得作用机构80从收容腔100伸出或向收容腔100回缩。如图10所示,阶梯底面630具有依次首尾相接的通电第一行走面631、通电第二行走面632、断电第一行走面633、断电第二行走面634。
如图4所示,具体的,连接套筒530的侧壁开设有八个上环调位凹槽531及四个下环调位凹槽532,八个上环调位凹槽531及四个下环调位凹槽532分别以连接套筒530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如图9所示,第一传动机构50还包括精调组件550,精调组件550包括调位件551及第一复位弹簧552。调位件55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552与收容腔100的侧壁连接,以使得调位件551具有压持于上环调位凹槽531或下环调位凹槽532的趋势。具体的,收容腔100的侧壁设置有精调引导槽554,调位件551沿精调引导槽554往复滑动。具体的,调位件551具有弧形压持头553,弧形压持头553与上环调位凹槽531或下环调位凹槽532配合。
如图4所示,具体的,第一传动轴540的侧壁沿轴向设置有滑动引导凸条541,连接套筒530开设有滑动配合槽(图未示),滑动配合槽与滑动引导凸条541配合。
如图4及图5所示,具体的,作用机构80包括:连接滚轮810、杆式触头820及第二复位弹簧830;连接滚轮810与杆式触头820的一端转动连接,且阶梯底面630压持于连接滚轮810;第二复位弹簧830套设于杆式触头820;杆式触头820的另一端从收容腔100伸出。
如图4、图11及图12所示,具体的,驱动机构40与八边形块体510抵持或分离,或驱动机构40与四边形块体520抵持或分离。具体的,固定基座20还开设有与收容腔100连通的驱动通道200,驱动机构40沿驱动通道200往复滑动。驱动机构40包括:驱动块410、按压杆420及第三复位弹簧430,驱动块410与按压杆420连接,第三复位弹簧430套接于按压杆420。驱动块410沿驱动通道200往复滑动,以驱动八边形块体510或四边形块体520转动。驱动机构40还包括驱动滚轮440,驱动滚轮440转动设置于驱动块410,驱动滚轮440与八边形块体510的侧壁抵持或分离,或驱动滚轮440与四边形块体520的侧壁抵持或分离。
如图4所示,基于多边形块体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10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90,模式切换机构90与第一传动机构50连接。模式切换机构90包括模式切换杆910及模式稳定凸起920(如图1所示),固定基座20开设有模式切换避让槽300(如图1所示)。模式切换杆910经模式切换避让槽300延伸至收容腔100中,且模式切换杆910沿模式切换避让槽300转动设置。模式稳定凸起920设置在模式切换避让槽300的侧壁,且与模式切换杆910抵持或分离。模式切换杆910靠近第一传动机构50的一端设置有模式切换部911,模式切换部911与八边形块体510的底面接触或与四边形块体520的顶面接触。模式切换杆910远离第一传动机构50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912。具体的,模式切换杆910通过凸柱913与模式切换避让槽300的侧壁转动连接。
下面对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开关10应用于生产加工设备,且安全开关10应用于生产加工设备时与按压式导电开关配合使用;即,通过安全开关10对按压式导电开关按压与否来实现按压式导电开关的导通或断开,由此来实现生产加工设备的通电或断电;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过程是以断电状态为初始状态且以一个通断电的循环为例进行说明的;
在安全模式下
此时,模式切换部911与四边形块体520的顶面接触,模式切换杆910卡接在模式稳定凸的上方;且,调位件551的弧形压持头553压持于其中一个上环调位凹槽531;驱动滚轮440与八边形块体510对应;
当需要给生产加工设备通电时,第一次按压按压杆420,按压杆420带动驱动块410向深入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滑动;在此过程中,驱动滚轮440抵持于八边形块体510的一面侧壁并推动八边形块体510顺时针转动,直至八边形块体510与驱动滚轮440抵持的侧边转动至与驱动通道200平行,此时八边形块体510转动接近45度;需要说明的是,八边形块体51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连接套筒530一同转动接近45度,其中一个上环调位凹槽531逐渐向调位件551靠近,直至该上环调位凹槽531与调位件551部分重合;需要强调的是,此时弧形压持头553并未完全对准上环调位凹槽531,弧形压持头553在第一复位弹簧55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压持于上环调位凹槽531,并通过上环调位凹槽531对连接套筒530施力施力;
当八边形块体510与驱动滚轮440抵持的侧边转动至与驱动通道200平行时,此时松开按压杆420,按压杆420在第三复位弹簧43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凸出于驱动通道200的方向复位;当按压杆420完全复位时,驱动滚轮440与八边形块体510分离;此时,连接套筒530在第一复位弹簧552的弹性回复力的间接作用下继续转动一个角度(与前一次转动合计转动45度),从而使得弧形压持头553与上环调位凹槽531完全对准;连接套筒530继续转动时同时带动八边形块体510一同转动;故,当弧形压持头553与上环调位凹槽531完全对准时,八边形块体510刚好转动了45度;此时八边形块体510从收容腔100稍微凸出于驱动通道200,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下一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块410可与八边形块体510再次抵持并再次推动八边形块体51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八边形块体510、四边形块体520、连接套筒530的转动是同步的,在连接套筒530及八边形块体510转动45度的过程中,四边形块体520也一同转动45度;且,连接套筒530转动时通过滑动引导凸条541带动第一传动轴540一同转动45度;滑动配合槽与滑动引导凸条541的配合,实现连接套筒530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轴540同步转动,还实现连接套筒530可沿第一传动轴540的轴向往复滑动;连接套筒530沿第一传动轴540的轴向往复滑动时,带动八边形块体510及四边形块体520一同往复滑动;
在第一传动轴540转动45度的过程中,第一传动轴540还带动大齿轮710转动45度,从而带动小齿轮720转动90度;小齿轮720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轴620带动传动转筒610一同转动90度;由于阶梯底面630保持压持于连接滚轮810,故在此过程中,连接滚轮810行走于通电第一行走面631并使杆式触头820逐渐伸出于收容腔100(即向按压式导电开关靠近);但此过程中,生产加工设备仍处于断电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安全开关10在初始的断电状态下,被误触了一下,也不能使生产加工设备通电运行;这样就起到防误触作用,避免误触导致生产加工设备误通电运行而产生安全事故;
大齿轮710的周长是小齿轮720的周长的两倍,这样就使得小齿轮720转动角度是大齿轮710转动角度的两倍,由此实现转动行程的放大;
第二次按压按压杆420,按压杆420再次带动驱动块410向深入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滑动并再次带动传动转筒610转动9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再次转动90度的原理与第一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转动90度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但,在此过程中,连接滚轮810行走于通电第二行走面632并使杆式触头820进一步伸出于收容腔100;从而最终接通按压式导电开关,使生产加工设备切换至通电状态;
当需要给生产加工设备断电时,第三次按压按压杆420,按压杆420再次带动驱动块410向深入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滑动并再次带动传动转筒610转动9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再次转动90度的原理与第一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转动90度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但,在此过程中,连接滚轮810行走于断电第一行走面633,杆式触头820保持静止状态,按压式导电开关也保持接通状态,即生产加工设备仍然保持通电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安全开关10在通电状态下,被误触了一下,也不能使生产加工设备断电;这样就起到防误触作用,避免误触导致生产加工设备误断电而影响生产及产生安全事故;
第四次按压按压杆420,按压杆420再次带动驱动块410向深入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滑动并再次带动传动转筒610转动9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再次转动90度的原理与第一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转动90度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但,在此过程中,连接滚轮810行走于断电第二行走面634并使杆式触头820向收容腔100回缩,从而最终使按压式导电开关断开,进而使生产加工设备切换至断电状态;同时,安全开关10也复位至初始断电状态并等待下一个通断电循环;
简而言之,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开关10在安全模式下,需要连续按压两次,才能实现通电与断电之间的状态切换;有效避免误触碰而引起的误通电或误断电;为生产作业人员提供有效的人身安全保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良品率;
此外,通过连接滚轮810与阶梯底面630抵持,使得连接滚轮810更加顺畅地行走于阶梯底面630,进而使每一次对按压杆420的按压保持顺畅无阻,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当需要将安全开关10从安全模式切换至简便模式时,握住握持部912并向下拨动,使模式切换杆910越过模式稳定凸起920并保持在模式稳定凸起920的下方;在此过程中,模式切换杆910发生转动并使模式切换部911上抬;模式切换部911上抬并抵持于八边形块体510的底面,从而使八边形块体510、连接套筒530及四边形块体520一同上滑,使安全开关10切换至简便模式;
在简便模式下
此时,驱动滚轮440与四边形块体520对应,调位件551的弧形压持头553压持于其中一个下环调位凹槽532;
当需要给生产加工设备通电时,按压杆420带动驱动块410向深入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滑动;在此过程中,驱动滚轮440抵持于四边形块体520的一面侧壁并推动四边形块体520顺时针转动,直至四边形块体520与驱动滚轮440抵持的侧边转动至与驱动通道200平行,此时四边形块体520转动接近90度;需要说明的是,四边形块体52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连接套筒530一同转动接近90度,其中一个下环调位凹槽532逐渐向调位件551靠近,直至该下环调位凹槽532与调位件551部分重合;需要强调的是,此时弧形压持头553并未完全对准下环调位凹槽532,弧形压持头553在第一复位弹簧55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压持于下环调位凹槽532,并通过下环调位凹槽532对连接套筒530施力;
当四边形块体520与驱动滚轮440抵持的侧边转动至与驱动通道200平行时,此时松开按压杆420,按压杆420在第三复位弹簧43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凸出于驱动通道200的方向复位;当按压杆420完全复位时,驱动滚轮440与四边形块体520分离;此时,连接套筒530在第一复位弹簧552的弹性回复力的间接作用下继续转动一个角度(与前一次转动合计转动90度),从而使得弧形压持头553与下环调位凹槽532完全对准;连接套筒530继续转动时同时带动四边形块体520一同转动;故,当弧形压持头553与下环调位凹槽532完全对准时,四边形块体520刚好转动了90度;此时四边形块体520从收容腔100稍微凸出于驱动通道200,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下一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块410可与四边形块体520再次抵持并再次推动四边形块体520转动;当然,在连接套筒530及四边形块体520转动90度的过程中,八边形块体510也一同转动90度;且,连接套筒530转动时通过滑动引导凸条541带动第一传动轴540一同转动90度;
第一次按压按压杆420的过程中,第一传动轴540还带动大齿轮710转动90度,从而带动小齿轮720转动180度;小齿轮720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轴620带动传动转筒610一同转动180度;由于阶梯底面630保持压持于连接滚轮810,故在此过程中,连接滚轮810依次行走于通电第一行走面631、通电第二行走面632,并使杆式触头820逐渐伸出于收容腔100从而最终接通按压式导电开关,使生产加工设备切换至通电状态;
当需要给生产加工设备断电时,第二次按压按压杆420,按压杆420再次带动驱动块410向深入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滑动并再次带动传动转筒610转动180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再次转动180度的原理与第一次按压按压杆420时驱动传动转筒610转动180度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但,在此过程中,连接滚轮810依次行走于断电第一行走面633、断电第二行走面634并最终使杆式触头820向收容腔100回缩,从而最终使按压式导电开关断开,进而使生产加工设备切换至断电状态;同时,安全开关10也复位至初始断电状态并等待下一个通断电循环;
简而言之,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开关10在简便模式下,仅需按压一次,就能实现通电与断电之间的状态切换,操作非常简便;在简便模式下的安全开关10适用于需要操作简便且不容易出现开关误触的场合;
当需要将安全开关10从简便模式切换至安全模式时,握住握持部912并向上拨动,使模式切换杆910越过模式稳定凸起920并保持在模式稳定凸起920的上方;在此过程中,模式切换杆910发生转动并使模式切换部911下移;模式切换部911下移并抵持于四边形块体520的顶面,从而使四边形块体520、连接套筒530及八边形块体510一同上滑,使安全开关10切换至简便模式;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精调组件550与上环调位凹槽531、下环调位凹槽532的配合,一方面确保每一次按压按压杆420都能带动八边形块体510或四边形块体520转动,又保证按压杆420的正常复位;即,保证可以连续按压按压杆420的同时保证每一次按压按压杆420实现传动转筒610精确地转动90度或180度,从而实现通电、断电的状态稳定切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驱动组件与八边形块体510或四边形块体520的配合,使得驱动组件只能驱动八边形块体510或四边形块体520单向转动;即,向远离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拉动按压杆420时,八边形块体510或四边形块体520不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就避免由于工作人员不熟悉安全开关10的操作方式而出现将按压杆420向远离驱动通道200的方向拉动而使安全开复位的误操作,从而提高安全开关10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安全开关10可以根据其应用的场合的不同需求,在安全模式和简便模式之间进行灵活切换,适应性好,灵活性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上盖、驱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行程放大机构及作用机构;所述上盖与所述固定基座配合;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行程放大机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八边形块体、四边形块体、连接套筒及第一传动轴,所述八边形块体及四边形块体通过所述连接套筒层叠设置,所述连接套筒滑动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转筒及与所述传动转筒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行程放大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及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小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
所述传动转筒具有阶梯底面,所述底面压持于所述作用机构,以使得所述作用机构从所述收容腔伸出或向所述收容腔回缩;所述阶梯底面具有依次首尾相接的通电第一行走面、通电第二行走面、断电第一行走面、断电第二行走面;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八边形块体抵持或分离,或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四边形块体抵持或分离;
所述连接套筒的侧壁开设有八个上环调位凹槽及四个下环调位凹槽,八个所述上环调位凹槽及四个所述下环调位凹槽分别以所述连接套筒的中心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精调组件,所述精调组件包括调位件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调位件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收容腔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调位件具有压持于所述上环调位凹槽或所述下环调位凹槽的趋势;
所述基于多边形块体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还包括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机构包括:连接滚轮、杆式触头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滚轮与所述杆式触头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阶梯底面压持于所述连接滚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杆式触头;所述杆式触头的另一端从所述收容腔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还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驱动通道,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驱动通道往复滑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块、按压杆及第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按压杆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按压杆;所述驱动块沿所述驱动通道往复滑动,以驱动所述八边形块体或所述四边形块体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侧壁沿轴向设置有滑动引导凸条,所述连接套筒开设有滑动配合槽,所述滑动配合槽与所述滑动引导凸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件具有弧形压持头,所述弧形压持头与所述上环调位凹槽或所述下环调位凹槽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滚轮,所述驱动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块,所述驱动滚轮与所述八边形块体的侧壁抵持或分离,或所述驱动滚轮与所述四边形块体的侧壁抵持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模式切换杆及模式稳定凸起,所述固定基座开设有模式切换避让槽;所述模式切换杆经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延伸至所述收容腔中,且所述模式切换杆沿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转动设置;
所述模式稳定凸起设置在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的侧壁,且与所述模式切换杆抵持或分离;
所述模式切换杆靠近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模式切换部,所述模式切换部与所述八边形块体的底面接触或与所述四边形块体的顶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杆远离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杆通过凸柱与所述模式切换避让槽的侧壁转动连接。
CN202110457530.9A 2021-04-27 2021-04-27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Withdrawn CN113257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530.9A CN113257599A (zh) 2021-04-27 2021-04-27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530.9A CN113257599A (zh) 2021-04-27 2021-04-27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7599A true CN113257599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2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7530.9A Withdrawn CN113257599A (zh) 2021-04-27 2021-04-27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75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23755C (en) Lawnmower with operation protection and safety switch mechanism thereof
EP4174893A1 (en) Rotary switch
WO2018223956A1 (zh) 微动限位通用开关
CN113257599A (zh) 基于行程放大机构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CN113192772B (zh) 基于多边形块体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KR20010048780A (ko) 진공청소기의 흡입력 조절스위치
CN215834461U (zh) 一种按钮及旋钮复合控制开关
CN211743011U (zh) 用于清洁工具的微动开关触发结构
CN217372249U (zh) 一种具有自锁与反自锁功能的电动工具控制结构
CN113035618B (zh) 通过两次按压实现通电或断电的安全开关及其操作方法
CN113066678B (zh) 基于齿轮盘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CN113096994B (zh) 基于双棘齿盘实现模式切换的安全开关
CN201163576Y (zh) 开关装置
AU2017279756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ush-button switch, push-button switch and socket
CN202114590U (zh) 一种带过载保护的电动角磨机
CN113078016B (zh) 通过两次间断式旋转实现通电或断电的安全开关
CN212032924U (zh) 一种按钮开关
EP1863050B1 (en) Switch assembly
US20200335292A1 (en) Rocker Switch
CN113078015B (zh) 单次90度旋转到位的可撤回安全开关
CN113035617B (zh) 可撤回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及其操作方法
CN202825770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源自动切断装置
CN207574993U (zh) 一种智能窗帘电机的卡扣结构
CN220914080U (zh) 一种控制组件及手持动力工具
US2194619A (en) Switch for hand-operated electrical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