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5863A -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5863A
CN113255863A CN202110600605.4A CN202110600605A CN113255863A CN 113255863 A CN113255863 A CN 113255863A CN 202110600605 A CN202110600605 A CN 202110600605A CN 113255863 A CN113255863 A CN 113255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ode
equipment
rehabilitation
protectiv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06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广茂
严函
孙国顺
郭宗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nmed Medical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nmed Medical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nmed Medical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nmed Medical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06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5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5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5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解析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根据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根据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若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康复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实现了在大量患者共同使用康复设备时,对康复设备进行高效地管控,并且有效防止了护具识别码的泄露,保证了基于护具进行康复设备控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进步,用于康复治疗的康复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能够有效地帮助各类患者恢复其生理功能。在使用康复设备的过程中,患者通常会穿戴上配套的康复护具以在运动时起到辅助康复治疗的完成、保护组织等作用。
但是,大量患者在医疗机构中进行康复治疗时,无论是康复设备还是配套的康复护具均是共同使用的,一方面不能够保证护具的卫生,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在大量患者使用康复设备时,对康复设备进行控制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
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
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
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
第一解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上述方法通过护具携带的唯一识别信息与用户绑定,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各自的护具解锁其可启动的康复设备,从而实现在大量患者共同使用康复设备时,对康复设备进行高效地管控,并且为了防止护具识别码的泄露,对解析护具的识别信息获取的第一护具识别码还需要进一步地解码,以此才能够获取第二护具识别码,进而才能基于第二护具识别码获取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解锁康复设备,有效提升了基于护具进行康复设备控制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中S103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中S103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中S1034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康复设备,也可以为康复设备中的组成部件,例如其内部的处理器或微处理器等;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与康复设备建立数据连接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以下简称控制设备),也可以为所述控制设备中的组成部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还可以是与康复设备建立数据连接的远程服务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
其中,该康复设备是指对消除和减轻人体功能障碍,对人体功能进行恢复和重建的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该康复设备的具体类型不进行限定,其可以为上肢康复、下肢康复、平衡力康复、手指康复以及步态康复等多种类型的康复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在用户使用康复设备时,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并且,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
所述识别信息为二维码图像、条形码图像和射频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若所述识别信息为二维码图像和/或条形码图像,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二维码图像和/或条形码图像打印至目标材料,并将目标材料缝合或粘贴在护具上。具体的打印方式可以为激光打印等不易被磨损的打印方式,目标材料可以为不易弯折的铝片等。
若所述识别信息为射频信号,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NFC芯片内置在护具中。在本实施例中,对NFC芯片的具体类型和内置方式不进行详细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识别信息为二维码图像和/或条形码图像,所述康复设备需带有图像扫描头,该图像扫描头可以扫描获取二维码图像和/或条形码图像。
若所述识别信息为射频信号,所述康复设备需带有射频信号感应装置,该射频信号感应装置可以捕捉附近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感应装置的感应灵敏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S102: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
由于护具的识别信息为二维码图像、条形码图像和射频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因此,护具的不同类型的识别信息均有匹配的识别信息解析算法。
具体地,控制设备根据康复设备获取的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与护具的识别信息匹配的识别信息解析算法,再根据护具的识别信息和与所述识别信息匹配的识别解析算法,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
可以理解的是,与二维码图像匹配的识别信息解析算法为二维码解析算法,与条形码图像匹配的识别信息解析算法为条形码解析算法,与射频信号匹配的识别信息解析算法为射频信号解析算法。
由于无论是二维码解析算法、条形码解析算法还是射频信号解析算法均为现有的解析算法,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其进行详细限定,凡是能够对二维码图像、条形码图像或射频信号解析的现有算法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S103: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
控制设备中预先设置有识别码解码算法,用于对第一护具识别码进行解码。
具体地,控制设备在获取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后,调用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对其进行解码,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
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为首尾拼接康复设备的类型、护具的类型、护具的生产日期和护具的生产流水号得到的。
其中,类型相同的康复设备具有相同的第一类型编码,第一类型编码可以为预设第一长度的字符串;类型相同的护具具有相同的第二类型编码,第二类型编码可以为预设第二长度的字符串;相同时间生产的护具具有相同的生产日期,生产日期可以精确到日,也可以精确到小时等,在此不进行限定;每个护具具有不同的生产流水号,生产流水号的位数可以根据预估的生产总量而进行设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可以为任意一种现有的解密算法,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是基于将第二护具识别码和与该解密算法对应的加密算法生成得到的,因此,可以基于该解密算法对第一护具识别码进行解码,得到第二护具识别码。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步骤S103包括步骤S1031~S1032,如下所示:
S1031:获取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编码标识;其中,所述编码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的编码顺序。
S1032:根据预设的与所述编码标识对应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对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重新排序,得到已解码的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护具识别码中包括编码标识,所述编码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的编码顺序。
例如:若编码标识为预设第一标识时,则将第二护具识别码中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按照与预设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顺序排序后,再进行首尾拼接,得到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之后根据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第一标识得到第一护具识别码。
若编码标识为预设第二标识时,则将第二护具识别码中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按照与预设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顺序排序后,再进行首尾拼接,得到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之后根据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第二标识得到第一护具识别码。
以上仅为两个示例,可以理解的是,依据预设顺序排序后再进行首尾拼接得到第一护具识别码,控制设备无法读取其中的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的编码,因此,在获取到第一护具识别码时,需对其解码得到第二护具识别码,恢复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的编码的排列顺序。
故,在进行识别码解码时,控制设备根据预设的与所述编码标识对应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编码标识对应的目标顺序,按照所述目标顺序将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重新排序,得到已解码的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编码标识在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位置可以预先进行设定,例如设置为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首个字符,那么在获取到初始第一护具识别码后,控制设备则是将编码标识和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首尾拼接,得到第一护具识别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护具识别码的泄露,对解析护具的识别信息获取的第一护具识别码还需要进一步地解码,以此才能够获取第二护具识别码,进而才能基于第二护具识别码获取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解锁康复设备,有效提升了基于护具进行康复设备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步骤S1031之前还包括步骤S1033~S1034,具体如下:
S1033:获取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预设第一位置处的第一字符。
S1034:根据与所述第一字符关联的字符去除算法,去除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第二字符。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在获取到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之后,为进一步提高护具识别码的安全性,不仅增加编码标识,还在预设第一位置处增加第一字符。
该第一字符用于指示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用于解码干扰的第二字符的数量。可选的,所述第一位置处可以为第一护具识别码的末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字符可以包括若干个位置相邻的字符,第二字符可以放置在编码标识之前,也可以放置在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的编码中任意一个字符串之前,从而对识别码解码进行干扰,防止被恶意解码,解锁康复设备。
控制设备在获取到第一护具识别码之后,先提取预设第一位置处的第一字符,确认用于解码干扰的第二字符的数量,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字符包括若干个位置相邻的字符,因此,控制设备再根据第二字符中首个字符的位置和第二字符的数量,即可以去除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第二字符。之后,再通过与所述编码标识对应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对去除了第二字符之后的第一护具识别码进行解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识别码的安全性,请参阅图4,步骤S1034包括S10341~S10343,具体如下:
S10341:获取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的字符串长度。
S10342:根据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的字符串长度和所述第一字符,得到所述第二字符在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的位置。
S10343:去除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所述位置处的第二字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字符为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相隔预设距离的字符,其中,预设距离指相隔字符的个数。
控制设备为了去除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第二字符,需先获取第一护具识别码的字符串长度,再根据第一护具识别码的字符串长度和第一字符(用于解码干扰的第二字符的数量),得到第二字符在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位置。
例如:若第一护具识别码的字符串长度为18位,第一字符指示的第二字符的数量为4,基于18比4为4.5(取整数部分),那么第二字符就为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相隔4个字符的字符,即,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第1位、第6位、第11位和第16位。
之后,在获取到第二字符的位置后,去除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所述位置处的第二字符,此时再对去除第二字符的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进行识别码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提升了第二字符设置的随机性,进一步提高第一护具识别码的解码难度,有效提升对康复设备的管控效果。
S104: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控制设备中预存储有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用户标识为各个用户的唯一标识。
控制设备先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存储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
之后,再根据用户标识得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具体地,在用户购买至少一个类型的康复设备的使用权限后,即可在控制设备中将用户标识与至少一个康复设备类型绑定,从而使得控制设备可以获取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设备获取到解码后的第二护具识别码,先判断该第二护具识别码是否未与任一用户关联;若是,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将护第二护具识别码与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关联,之后再获取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若否,则直接获取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从而实现了在用户首次使用护具时自动将第二护具识别码、用户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康复设备类型进行绑定,简化了用户操作。
其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用户姓名、用户目前的功能障碍和功能障碍等级等有关信息,在此不进行详细限定。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设备获取到第二护具识别码之后,还可以获取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的个人信息关联的时间以及当前时间;根据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的个人信息关联的时间、当前时间以及预设的护具建议使用期限,判断用户所穿戴的护具是否能够用于解锁所述康复设备,若否,则禁止解锁康复设备;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105,在确认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时解锁康复设备。
具体地,控制设备在判断用户所穿戴的护具是否能够用于解锁所述康复设备时,可以根据当前时间与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的个人信息关联的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比较时间差与预设的护具建议使用期限的大小,若时间差大于预设的护具建议使用期限,则禁止解锁康复设备;若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护具建议使用期限,则继续执行步骤S105,在确认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时解锁康复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避免用户由于护具建议使用期限的限定,无法在合理时间内解锁康复设备,从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设置在控制设备判断出用户所穿戴的护具无法解锁康复设备时,控制设备先根据预设的提醒方式发出使用期限提醒,若用户取消该使用期限提醒,则继续执行步骤S105。
其中,预设的提醒方式可以是声音、文字或振动等任一种方式,或者,上述方式的任意组合。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设备记录使用期限提醒的发出次数,当使用期限提醒的发出次数超过预设提醒次数阈值时,则控制设备停止根据预设的提醒方式发出使用期限提醒,禁止解锁康复设备,不再继续执行步骤S10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提醒次数阈值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护具的使用安全性,防止用户出现由于长时间不更换护具而造成的训练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更新了新护具,并将新护具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个人信息绑定之后,新护具和旧护具依旧可以同时使用,但是旧护具在使用时,若控制设备针对该旧护具发出的使用期限提醒的次数超过预设提醒次数阈值时,则用户无法再使用该旧护具解锁康复设备。
S105: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控制设备判断康复设备的类型是否与任一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若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康复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至少包括一种,当前用户使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只要是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中的任意一种,即可解锁用户使用的康复设备。
例如:当前用户穿戴的是保护肘部的护具a,通过解析护具a的识别信息,得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包括A类型和B类型,此时,当前用户使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若为A类型或者B类型,则均可以解锁。
反之,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均不相同,则禁止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上述方法通过护具携带的唯一识别信息与用户绑定,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各自的护具解锁其可启动的康复设备,从而实现在大量患者共同使用康复设备时,对康复设备进行高效地管控,并且为了防止护具识别码的泄露,对解析护具的识别信息获取的第一护具识别码还需要进一步地解码,以此才能够获取第二护具识别码,进而才能基于第二护具识别码获取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解锁康复设备,有效提升了基于护具进行康复设备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之后,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获取所述用户所穿戴的所述护具的类型。
具体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中护具的类型对应的字符串位置,得到所述用户所穿戴的所述护具的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控制设备仅在判断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并且所述康复设备对应的康复部位与所述护具的类型匹配时才能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需要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还需要康复设备对应的康复部位与获取用户所穿戴护具的类型匹配,只有两者同时满足时,才能解锁康复设备,从而避免用户利用某一个护具解锁多台该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时,但是却未穿戴该康复设备对应的康复部位所需要穿戴的护具,进而进一步加强对康复设备的管控和卫生防疫的效果。
请参阅图5,其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6~S109,具体如下:
S106:获取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产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
关于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产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已在步骤S103中进行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S107:根据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产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和预设的识别码生成算法,生成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
该识别码生成算法预先设置在控制设备中,控制设备先获取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产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之后调用该识别码生成算法,生成第二护具识别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是将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产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首尾拼接,生成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
S108: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编码算法,得到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
预设的识别码生成算法与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相对应,基于步骤S103中对于解码步骤的阐述,可以明确预设的识别码生成算法如何生成第二护具识别码。
例如:将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按照与编码标识对应的顺序排序后,再进行首尾拼接,得到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之后根据编码标识与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首尾拼接,得到第一护具识别码。
又或者,控制设备在将编码标识与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首尾拼接之后,在编码标识之前插入第二字符,并将指示第二字符数量的第一字符拼接至初始的第一护具识别码之后。
S109:根据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信息生成算法,生成通过所述康复设备可获取的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
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信息生成算法,生成通过康复设备可获取的护具的识别信息。
由于识别信息为二维码图像、条形码图像和射频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的识别信息生成算法包括多种,例如:二维码图像生成算法、条形码图像生成算法和射频信号生成算法。
本实施例中生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能够保证该识别信息的唯一性,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解析解码操作,可以得到每个护具的详细信息,有利于对护具以及康复设备的管控。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6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61,用于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
第一解析单元62,用于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
第一解码单元63,用于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
第二获取单元6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控制单元65,用于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上述方法通过护具携带的唯一识别信息与用户绑定,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各自的护具解锁其可启动的康复设备,从而实现在大量患者共同使用康复设备时,对康复设备进行高效地管控,并且为了防止护具识别码的泄露,对解析护具的识别信息获取的第一护具识别码还需要进一步地解码,以此才能够获取第二护具识别码,进而才能基于第二护具识别码获取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解锁康复设备,有效提升了基于护具进行康复设备控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装置在执行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装置与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7可以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71并可以在该处理器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例如: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程序;该处理器70执行该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5。或者,该处理器70执行该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1至65的功能。
其中,该处理器7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7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该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7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1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器71内的数据,执行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7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7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个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7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71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71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71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7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指令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71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70的存储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该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
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
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
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均不相同,则禁止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之后,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获取所述用户所穿戴的所述护具的类型;
所述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包括步骤:
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并且所述康复设备对应的康复部位与所述护具的类型匹配,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编码标识;其中,所述编码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的编码顺序;
根据预设的与所述编码标识对应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对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成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重新排序,得到已解码的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护具识别码内的编码标识之前,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预设第一位置处的第一字符;
根据与所述第一字符关联的字符去除算法,去除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第二字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与所述第一字符关联的字符去除算法,去除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的第二字符,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的字符串长度;
根据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的字符串长度和所述第一字符,得到所述第二字符在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的位置;
去除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中所述位置处的第二字符。
7.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之前,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产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
根据所述护具适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类型、所述护具的生产日期以及所述护具的生产流水号和预设的识别码生成算法,生成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
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编码算法,得到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
根据所述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信息生成算法,生成通过所述康复设备可获取的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
8.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康复设备获取用户所穿戴的护具的识别信息;其中,所述护具为用户在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需穿戴的护具,每个所述护具携带唯一的识别信息;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护具的识别信息,得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
第一解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解码的第一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识别码解码算法,得到已解码的第二护具识别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和预设的第二护具识别码与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护具识别码对应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类型;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康复设备的类型与任一所述用户可启动的康复设备的类型相同,则解锁所述康复设备。
9.一种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00605.4A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3255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0605.4A CN113255863A (zh)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0605.4A CN113255863A (zh)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5863A true CN113255863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8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0605.4A Pending CN113255863A (zh) 2021-05-31 2021-05-31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586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155A (zh) * 2013-05-21 2013-08-2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的锁屏解锁方法
US20140303998A1 (en) * 2011-10-24 2014-10-09 Medixine Oy Method for managing a health card
CN107229851A (zh) * 2017-05-23 2017-10-03 崔俊新 共用设备使用方法、共用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03998A1 (en) * 2011-10-24 2014-10-09 Medixine Oy Method for managing a health card
CN103258155A (zh) * 2013-05-21 2013-08-2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的锁屏解锁方法
CN107229851A (zh) * 2017-05-23 2017-10-03 崔俊新 共用设备使用方法、共用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100C (zh) 根据通信双方的开始信息产生口令的加密通信系统
CN106056054B (zh) 一种进行指纹识别的方法和终端
CN1359504A (zh) 指纹模板匹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65986B (zh)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医疗信息识别卡生成系统和方法
CN113255863A (zh)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49998B (zh)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597490A (zh) 保护小应用程序免受隐藏信道分析
CN113593682B (zh) 一种携带产品信息的设备管理系统
CN113255785B (zh) 基于护具的康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144291A (zh) 基于脑电波的游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13475A (zh) 基于联发科mtk处理器通信协议的安卓系统手机屏幕锁破解方法
KR101500947B1 (ko) 생체 정보 생성 및 인증
CN108256300A (zh) 一种密码设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56554B (zh)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JP2009031986A (ja) チャレンジ&レスポンス型指静脈認証システム
CN106951864A (zh) 一种指纹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6529624B (zh) 一种生物特征鉴权的方法及装置
JP2018041202A (ja) 操作者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操作者認証方法
CN106375333A (zh) 一种输注安全确保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穿戴式医疗装置
US2021020959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cure identification of a user
CN113836970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4881756B (zh) 一种指纹考勤管理方法及装置
KR100435171B1 (ko) 핸드폰을 이용한 수지침 요법 및 장치
CN110942317A (zh) 安全工具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2700853B (zh) 一种康复治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1400 No. 3, Jinshanhu Street,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LEANMED MEDICAL (GU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Baishanqiao 102, Thir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ongcu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EANMED MEDICAL (GU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