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5897A -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5897A
CN113245897A CN202110698535.0A CN202110698535A CN113245897A CN 113245897 A CN113245897 A CN 113245897A CN 202110698535 A CN202110698535 A CN 202110698535A CN 113245897 A CN113245897 A CN 113245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machine tool
fixed
attraction
machining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85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5897B (zh
Inventor
梁洪然
秦广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Maka Machine Tool Co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Maka Machine Too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Maka Machine Tool Co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Maka Machine Tool Co
Priority to CN2021106985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5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5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5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5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5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8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 B23Q11/0891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arts of machine tools; Splash guards arranged between the working area and the ope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护顶吸合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吸合主体和移动组件。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防护侧壁的前侧一端。吸合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磁性件,固定组件活动地连接于吸合主体。吸合主体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移动组件活动地连接于连接件。移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机床主体上,且随着机床主体的前后运动而前后运动。通过护顶吸合装置中的固定组件与吸合主体之间的可选择地固定和分离以及吸合主体与移动组件之间的可选择地固定和分离。从而自动化地控制前防护罩的打开和关闭,无需人工手动。提升加工效率,使得上料、工件加工更加节省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附加值、高精密产品的迅速发展。对于高端大型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需求迅速增加。
大型五轴加工中心包括机床主体和在其机床主体外部四周以及顶面均罩设有防护系统,用于防止加工时,废料或废液飞溅,避免对人造成一定危险。其中,防护系统包括罩设于机床主体四周的侧壁防护墙,且侧壁防护墙的顶部为敞开式的结构,以及分别固定安装于机床主体的前后两端的前护顶罩和后护顶罩,并且,前护顶罩和后护顶罩均设置于侧壁防护墙的顶部开口处。其中,后护顶罩的前端与大型五轴加工中心的后端相固定,后护顶罩的后端与侧壁防护墙后端顶部相固定。前护顶罩的前端与侧壁防护墙的前端顶部通过卡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前护顶罩的后端与机床主体的前端相固定。在大型五轴加工中心使用时,前护顶罩和后护顶罩使侧壁防护墙顶部开口处于封闭的状态,以防止废料飞溅。
目前在为机床上料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打开前护顶罩,使之与侧壁防护墙的前端顶部分离,并使前护顶罩与侧壁防护墙的前端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于大型五轴加工中心的待加工工件的上料。但是打开前护顶罩为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进出待加工工件非常不方便,拖长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其解决了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进出待加工工件非常不方便,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方面,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所述护顶吸合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吸合主体和移动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五轴加工中心的防护侧壁的前侧一端;
所述吸合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磁性件,所述固定组件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吸合主体;所述吸合主体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移动组件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五轴加工中心地机床主体上,且随着所述机床主体的前后运动而前后运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防护侧壁固定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的钢质连接架;
所述吸合主体包括支撑铝材、基板和缓冲吸能单元;
所述支撑铝材沿所述五轴加工中心的前防护罩的前端边缘横向设置,且与所述前防护罩固定连接;
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支撑铝材的前侧一端,所述基板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永磁铁,所述永磁铁与所述钢质连接架的后板形成吸引力;
所述缓冲吸能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铝材的上方,所述缓冲吸能单元的后侧与所述移动组件相互作用产生牵引力,所述牵引力大于所述吸引力。
可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支架和电磁铁;
所述移动支架沿所述前防护罩的纵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移动支架的后端与所述机床主体相固定,所述移动支架的前端与所述电磁铁相固定;
所述缓冲吸能单元包括缓冲吸能主体和钢质连接片;
所述缓冲吸能主体固定于所述支撑铝材上方,所述钢质连接片安装于所述缓冲吸能主体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缓冲吸能主体包括两个互相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支撑铝材上侧的竖直板以及平行于所述支撑铝材设置的横向板,两个所述竖直板固定于所述横向板的两端,以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后端焊接所述钢质连接片,所述基板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焊接于所述缓冲腔的前端;
所述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部套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钢质连接片相抵。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
所述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通过“L”型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钢质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为“L”型,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横板与所述支撑铝材通过螺栓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竖板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相配合,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竖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横板之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筋。
可选地,还包括两个导向组件,两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铝材的左右两端,在所述机床主体前后运动时为所述前防护罩提供导向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种包括所述的护顶吸合装置的五轴加工中心,所述五轴加工中心还包括机床主体,设置于所述机床主体前后两端的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以及罩设于所述机床主体、所述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外周的防护侧壁;
所述机床主体沿其纵向方向做前后的往复运动,所述前防护罩的后端与所述机床主体的前端相固定,所述前防护罩的前端与所述防护侧壁的前端顶部通过所述护顶吸合装置与所述防护侧壁的前端顶部活动地连接,所述后防护罩的前端与所述机床主体的后端相固定,所述后防护罩的后端与所述防护侧壁的后端顶部相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五轴加工中心的防护侧壁的前侧一端,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五轴加工中心的机床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护顶吸合装置共有两个,且两个护顶吸合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床主体的左右两端。
再一方面,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状态,所述固定组件的后侧与所述吸合主体的前侧处于互相吸合的状态,所述机床主体正常加工;
S2、上料状态,所述机床主体停止加工,启动所述机床主体向前运动,带动所述移动组件前进,直至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吸合主体相接触,停止所述机床主体前进,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吸合主体之间产生牵引力,且所述牵引力大于所述吸引力,再次启动所述机床主体向后运动,带动所述移动组件后退,进而带动与所述移动组件通过牵引力相连的吸合主体向后运动,以使前防护罩打开,为所述机床上料,此时所述机床主体处于上料状态;
S3、关闭状态,所述机床上料结束后,启动所述机床主体向前运动,带动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吸合主体前进,直至所述吸合主体与所述固定组件相接触,停止所述机床主体前进,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吸合主体之间的牵引力消失,所述吸合主体与所述固定组件继续通过吸引力相互吸合在一起,所述机床继续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通过护顶吸合装置中的固定组件与吸合主体之间的可选择地固定和分离以及吸合主体与移动组件之间的可选择地固定和分离。从而自动化地控制前防护罩的打开和关闭,无需人工手动。提升加工效率,使得上料、工件加工更加节省时间。本发明由于采用自动护顶的吸合装置的优势,可以适应不同跨距、不同行程的加工中心。本发明整体设计紧凑,并且接口灵活,能够很好的与机床主体相结合,不额外占据空间,制造成本低。本发明密封性好,一旦前防护罩闭合后,连接牢固稳定,不受机床主体加工震动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圈出区域“A”即护顶吸合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部分侧面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的吸合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的移动主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床主体;
2:前防护罩;
3:后防护罩;
4:防护侧壁;
5:护顶吸合装置;
51:固定组件;511:连接板;512:钢质连接架;
52:吸合主体;521:支撑铝材;522:基板;523:永磁铁;524:缓冲吸能主体;525:钢质连接片;526:导柱;527:弹簧;
53:移动组件;531:移动支架;532:电磁铁;
54: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
55:安装板;
56:第一固定板;
57: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
58:第二固定板;
59:加强筋;
6:导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将图1中前防护罩2所在的一侧定义为前侧。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五轴加工中心包括护顶吸合装置5、机床主体1、设置于机床主体1前后两端的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以及罩设于机床主体1、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外周的防护侧壁4(在图3中显示部分)。
具体地,防护侧壁4为“回”型防护侧壁,防护侧壁罩设于机床主体1、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连接一体的外周。在防护侧壁4的前端开设有用于车间工作人员进入的防护门。在防护侧壁外,设置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采用PLC控制终端控制机床主体1以及护顶吸合装置5,车间工作人间通过按键便可直接操控机床主体1以及护顶吸合装置5。
其中,前防护罩2的后端与机床主体1的前端相固定,前防护罩2的前端与防护侧壁4的前端顶部通过护顶吸合装置5与防护侧壁4的前端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后防护罩3的前端与机床主体1的后端相固定,后防护罩3的后端与防护侧壁4的后端顶部相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均的材质均为三层无纺布软性材质,且为半透明状态,可以提供一定的透光性。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沿其横向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固定柱,固定柱用于固定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将位于前端的固定柱成为支撑铝材。且相邻两固定柱之间的前防护罩2在机床主体1向后运动时则为展开状态,在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时则为折叠状态。相邻两固定柱之间的后防护罩3在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时则为展开状态,在机床主体1向后运动时则为折叠状态。
在PLC控制终端的控制下,机床主体1可沿其纵向方向做前后的往复运动。在机床主体1的运动下,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之间会随之展开或折叠。
参见图1-图5所示,护顶吸合装置5包括固定组件51、吸合主体52和移动组件53。
固定组件51固定设置于防护侧壁4的前侧一端,固定组件51与吸合主体52的一侧进行相互作用,使得固定组件51与吸合主体52之间可选择地进行固定和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机床主体1是否需要上料来对固定组件51与吸合主体52之间可选择地固定和分离。当不需要上料,机床主体1正常工作时,固定组件51与吸合主体52之间依靠彼此的吸引力来实现固定;当需要上料时,通过移动组件53与吸合主体52之间所产生的牵引力大于固定组件51与吸合主体52之间的吸引力,以牵引吸合主体52。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机床主体1向后运动,在机床主体1的带动下,使得吸合主体52与移动组件53共同向后运动,进而使得吸合主体52与固定组件51分开,防护侧壁4与前防护罩2之间具有一定缝隙,该缝隙便可用来上料。
吸合主体52另一侧与移动组件53进行相互作用,使得吸合主体52与移动组件53之间可选择地固定和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机床主体1是否需要工作来对吸合主体52与移动组件53之间可选择地固定和分离。当上料结束后,机床主体1需要工作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在机床主体1的带动下,使得吸合主体52与移动组件53共同向前运动,运动至前防护罩2与防护侧壁4之间没有间隙,此时吸合主体52与固定组件51通过吸引力互相吸引而接触,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移动组件3与吸合主体2之间的牵引力消失,因此,固定组件51与吸合主体2之间依靠吸引力相连接,机床主体1继续回到工作的位置进行工作。移动组件3伴随着机床主体1与吸合主体2之间分离。
移动组件53固定安装于机床主体1上,且随着机床主体1的前后运动而前后运动。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51包括与防护侧壁4通过螺栓相固定的连接板511以及与连接板511的顶部相焊接的钢质连接架512。
钢质连接架512具有上板、下板、前板和后板,上板、下板、前板和后板之间侧边依次焊接形成纵向截面为矩形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面均焊接有端面板。端面板的设置增强了钢质连接架512的强度。钢质连接架512的上板、下板、前板和后板的材质同样均为钢质。具体采用碳素钢。
吸合主体52包括支撑铝材521、基板522和缓冲吸能单元。
支撑铝材521沿前防护罩2的前端边缘横向设置,且与前防护罩2固定连接。
基板522设置于支撑铝材521的前侧一端,基板522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永磁铁523,永磁铁523与钢质连接架512的后板可选择的相互吸引形成吸引力。
具体地,在机床主体1正常工作时,吸合主体52的基板522前侧设置的永磁铁523与钢质连接架512的后板互相吸引而产生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永磁铁523的数量,进一步调整永磁铁523与钢质连接架512的吸引力。
缓冲吸能单元设置于支撑铝材521的上方,缓冲吸能单元的后侧与移动组件53可选择的相互作用产生牵引力,确保牵引力大于吸引力。
进一步地,移动组件53包括移动支架531和电磁铁532。
移动支架531沿前防护罩2的纵向方向设置,且移动支架531的后端与机床主体1相固定,移动支架531的前端与电磁铁532相固定。
进一步地,缓冲吸能单元包括缓冲吸能主体524和钢质连接片525;
缓冲吸能主体524焊接于支撑铝材521上方,钢质连接片525通过螺栓安装于缓冲吸能主体524的后侧。钢质连接片525材质同样为碳素钢。
通过电磁铁532的通电或断电,以使移动支架531与钢质连接片525可选择的相互作用产生牵引力或消失牵引力。
具体地,当需要上料时,移动支架531使得其前端的电磁铁532与缓冲吸能主体524后侧的钢质连接片525相接触,然后为电磁铁532通电,进而使电磁铁532与钢质连接片525之间同样产生吸引力(即牵引力),电磁铁532与钢质连接片525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永磁铁523与钢质连接架512的吸引力。确保在上料时,移动组件53带动吸合主体52与固定组件51分离。
缓冲吸能主体524包括两个互相平行且均垂直于支撑铝材521上侧的竖直板以及平行于支撑铝材521设置的横向板。两个竖直板焊接于横向板的两端,以形成缓冲腔。缓冲腔的后端焊接钢质连接片525,基板522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支撑板,支撑板焊接于缓冲腔的前端。
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导柱526,导柱526的外部套接有弹簧527。且弹簧527的一端与支撑板相抵,弹簧527的另一端与钢质连接片525相抵。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吸能主体524的设置,目的是在机床主体1带动移动支架531向前运动时,会有对吸合主体52产生一定的较大的冲击力,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缓冲吸能主体524内的弹簧527会沿导柱526的方向压缩,中和了部分冲击力,不会对缓冲吸能主体524造成较大的变形,不会影响下一次的使用。而且,在移动支架531移走时,弹簧527会进行回弹使得钢质连接片525恢复至初始位置,确保使用效果更精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通过“L”型安装板55固定安装于钢质连接架512的上板上,相应地,支撑板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56,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通过检测与第一固定板56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检测永磁铁523是否与钢质连接架512的前板吸合固定。确保了在机床主体1工作时,前防护罩2处于封闭的状态。若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与第一固定板56距离较远,此时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无检测信号,机床主体1不工作。只有在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与第一固定板56之间的距离在设定范围内时,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方可检测到信号,机床主体1工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57,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57固定安装于移动支架531上,相应地,支撑铝材52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58,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57通过检测与第二固定板58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检测移动支架531前端的电磁铁532是否一直与钢质连接片525相接触。确保了移动支架531达到合适的位置,进而对吸合主体52进一步吸引。在前防护罩2被打开的过程中,打开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57必须一直检测有信号,目的时为了确保电磁铁532的吸合效果良好,一旦信号丢失,控制面板所在的会发出报警信号,反馈故障信息。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板58为“L”型,且第二固定板58的横板与支撑铝材521通过螺栓相固定,第二固定板58的竖板与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57相配合,在第二固定板58的竖板和第二固定板58的横板之间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59。“L”型第二固定板58设置在支撑铝材521上更稳定。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第二固定板58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导向组件6,两个导向组件6分别设置于支撑铝材521的左右两端,用于为前防护罩2提供导向的作用。在机床主体1前后运动时通过导向轮滚动,实现护顶的移动,起到辅助定位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护顶吸合装置5共有两个,且两个护顶吸合装置5分别设置于机床主体1的左右两端。从机床主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进行护顶吸合,增强了吸合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后侧的两个护顶吸合装置5是在移动组件53与吸合主体52相分离时,移动组件53随着机床主体1正常工作状态的一个示意。
实施例2,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方法,方法基于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状态,固定组件51的后侧与吸合主体52的前侧通过吸引力互相吸合在一起,机床主体1正常加工。
S2、上料状态,机床主体1停止加工,启动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带动移动组件53前进,直至移动组件53与吸合主体52相接触,停止机床主体1前进,移动组件53与吸合主体52之间产生牵引力,且牵引力大于吸引力,再次启动机床主体1向后运动,带动移动组件53后退,进而带动与移动组件53通过牵引力相连的吸合主体52向后运动,以使前防护罩2打开,为机床上料。
S3、关闭状态,机床上料结束后,启动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带动移动组件53和吸合主体52前进,直至吸合主体52与固定组件51相接触,停止机床主体1前进,移动组件53与吸合主体52之间的牵引力消失,吸合主体52与固定组件51继续通过吸引力相互吸合在一起,机床继续正常工作。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前防护罩2的前端通过基板522上的永磁铁523与钢质连接架512的后板相吸引,使得前防护罩2的前端与防护侧壁4进行固定,机床主体1正常工作。在需要对机床所加工的工件上料时,机床主体1停止工作,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进而带动移动支架531向前运动,移动支架531上电磁铁532随之运动,直至,电磁铁532与钢质连接片525相接触,此时,通过控制面板为电磁铁532进行通电,电磁铁532吸引钢质连接片525,并且电磁铁532与钢质连接片525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永磁铁523与钢质连接架512的吸引力,确保电磁铁532一直通电,带动支撑铝材521向后运动,钢质连接架512与永磁铁523之间分离,使得前防护罩2处于折叠状态,完成上料。然后,关闭前防护罩2,机床主体1继续保持初始状态。在关闭前防护罩2时,首先控制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带动移动支架531以及与移动支架531上的电磁铁532相吸引的钢质连接片525向前运动,进而支撑铝材521随之向前运动,直至永磁铁523与钢质连接架512接触进而互相吸引,控制电磁铁532断电,机床主体1带动移动支架531回到正常工作的位置进行工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顶吸合装置包括固定组件(51)、吸合主体(52)和移动组件(53);
所述固定组件(51)固定设置于五轴加工中心的防护侧壁(4)的前侧一端;
所述吸合主体(52)的一侧设置有磁性件,所述固定组件(51)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吸合主体(52);所述吸合主体(52)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移动组件(53)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所述移动组件(53)固定安装于所述五轴加工中心地机床主体(1)上,且随着所述机床主体(1)的前后运动而前后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1)包括与所述防护侧壁(4)固定的连接板(511)以及与所述连接板(511)的顶部固定的钢质连接架(512);
所述吸合主体(52)包括支撑铝材(521)、基板(522)和缓冲吸能单元;
所述支撑铝材(521)沿所述五轴加工中心的前防护罩(2)的前端边缘横向设置,且与所述前防护罩(2)固定连接;
所述基板(522)设置于所述支撑铝材(521)的前侧一端,所述基板(522)的前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永磁铁(523),所述永磁铁(523)与所述钢质连接架(512)的后板形成吸引力;
所述缓冲吸能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铝材(521)的上方,所述缓冲吸能单元的后侧与所述移动组件(53)相互作用产生牵引力,所述牵引力大于所述吸引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3)包括移动支架(531)和电磁铁(532);
所述移动支架(531)沿所述前防护罩(2)的纵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移动支架(531)的后端与所述机床主体(1)相固定,所述移动支架(531)的前端与所述电磁铁(532)相固定;
所述缓冲吸能单元包括缓冲吸能主体(524)和钢质连接片(525);
所述缓冲吸能主体(524)固定于所述支撑铝材(521)上方,所述钢质连接片(525)安装于所述缓冲吸能主体(524)的后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主体(524)包括两个互相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支撑铝材(521)上侧的竖直板以及平行于所述支撑铝材(521)设置的横向板,两个所述竖直板固定于所述横向板的两端,以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后端焊接所述钢质连接片(525),所述基板(522)向上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焊接于所述缓冲腔的前端;
所述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导柱(526),所述导柱(526)的外部套接有弹簧(527),且所述弹簧(52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抵,所述弹簧(527)的另一端与所述钢质连接片(525)相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57);
所述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54)通过“L”型安装板(55)固定安装于所述钢质连接架(512)上,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板(5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8)为“L”型,且所述第二固定板(58)的横板与所述支撑铝材(521)通过螺栓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58)的竖板与所述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57)相配合,在所述第二固定板(58)的竖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8)的横板之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筋(59)。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向组件(6),两个所述导向组件(6)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铝材(521)的左右两端,在所述机床主体(1)前后运动时为所述前防护罩(2)提供导向的作用。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护顶吸合装置的五轴加工中心,所述五轴加工中心还包括机床主体(1),设置于所述机床主体(1)前后两端的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以及罩设于所述机床主体(1)、所述前防护罩(2)和后防护罩(3)外周的防护侧壁(4);
所述机床主体(1)沿其纵向方向做前后的往复运动,所述前防护罩(2)的后端与所述机床主体(1)的前端相固定,所述前防护罩(2)的前端与所述防护侧壁(4)的前端顶部通过所述护顶吸合装置(5)与所述防护侧壁(4)的前端顶部活动地连接,所述后防护罩(3)的前端与所述机床主体(1)的后端相固定,所述后防护罩(3)的后端与所述防护侧壁(4)的后端顶部相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51)固定设置于所述五轴加工中心的防护侧壁(4)的前侧一端,所述移动组件(53)固定安装于所述五轴加工中心的机床主体(1)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轴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顶吸合装置(5)共有两个,且两个护顶吸合装置(5)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床主体(1)的左右两端。
10.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五轴加工中心,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状态,所述固定组件(51)的后侧与所述吸合主体(52)的前侧处于互相吸合的状态,所述机床主体(1)正常加工;
S2、上料状态,所述机床主体(1)停止加工,启动所述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带动所述移动组件(53)前进,直至所述移动组件(53)与所述吸合主体(52)相接触,停止所述机床主体(1)前进,所述移动组件(53)与所述吸合主体(52)之间产生牵引力,且所述牵引力大于所述吸引力,再次启动所述机床主体(1)向后运动,带动所述移动组件(53)后退,进而带动与所述移动组件(53)通过牵引力相连的吸合主体(52)向后运动,以使前防护罩(2)打开,为所述机床上料,此时所述机床主体(1)处于上料状态;
S3、关闭状态,所述机床上料结束后,启动所述机床主体(1)向前运动,带动所述移动组件(53)和所述吸合主体(52)前进,直至所述吸合主体(52)与所述固定组件(51)相接触,停止所述机床主体(1)前进,所述移动组件(53)与所述吸合主体(52)之间的牵引力消失,所述吸合主体(52)与所述固定组件(51)继续通过吸引力相互吸合在一起,所述机床继续正常工作。
CN202110698535.0A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13245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8535.0A CN113245897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8535.0A CN113245897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5897A true CN113245897A (zh) 2021-08-13
CN113245897B CN113245897B (zh) 2021-12-31

Family

ID=7718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8535.0A Active CN113245897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589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6944A1 (de) * 1994-10-15 1996-04-18 Saechsische Werkzeug Und Sonde Maschinentischabdeckung
DE19956900A1 (de) * 1999-11-26 2001-05-31 Stama Maschinenfabrik Gmbh Werkzeugmaschine mit Faltenbalg-Dachabdeckung
CN1915589A (zh) * 2005-08-19 2007-02-21 麦克隆·阿杰·查米莱斯股份公司 具有手风琴式盖的机床
CN106425673A (zh) * 2016-11-16 2017-02-22 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倒立式伸缩铠甲防护
CN208582373U (zh) * 2018-01-23 2019-03-08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设于内窥镜手柄控制端的电磁连接装置
CN210677937U (zh) * 2019-10-10 2020-06-05 天津金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nc加工中心机床的传动装置
CN210997790U (zh) * 2019-11-13 2020-07-14 罗威斯数控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罩自动开合的加工中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6944A1 (de) * 1994-10-15 1996-04-18 Saechsische Werkzeug Und Sonde Maschinentischabdeckung
DE19956900A1 (de) * 1999-11-26 2001-05-31 Stama Maschinenfabrik Gmbh Werkzeugmaschine mit Faltenbalg-Dachabdeckung
CN1915589A (zh) * 2005-08-19 2007-02-21 麦克隆·阿杰·查米莱斯股份公司 具有手风琴式盖的机床
CN106425673A (zh) * 2016-11-16 2017-02-22 大连三垒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倒立式伸缩铠甲防护
CN208582373U (zh) * 2018-01-23 2019-03-08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设于内窥镜手柄控制端的电磁连接装置
CN210677937U (zh) * 2019-10-10 2020-06-05 天津金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nc加工中心机床的传动装置
CN210997790U (zh) * 2019-11-13 2020-07-14 罗威斯数控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罩自动开合的加工中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5897B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17032A (ko) 가공 헤드, 흡입관, 및 가공 장치 이송용의 구조적 연결 프레임을 구비하는 공작물 가공 장치
JPS6351020A (ja) 近接スイツチ組立体
CN105059270A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控制方法
JP3315945B2 (ja) 放電加工装置の軸送り装置
CN113245897B (zh) 一种用于五轴加工中心的护顶吸合装置及其方法
CN105083233A (zh) 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锁紧系统
CN208083754U (zh) 一种汽车门环加工定位工装
KR100655196B1 (ko) 프로젝션볼트 용접장치
CN210476163U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焊接机
CN215973832U (zh) 一种侧面阻挡机构
CN114669943B (zh) 一种前围板焊装工装
CN105082969A (zh) 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锁紧控制方法
CN105082968A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滑动块组件系统
KR100261860B1 (ko) 배터리 구동의 건설기계
CN113478077B (zh) 激光焊接设备
CN205168462U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换电举升平台
CN210677959U (zh) 一种便于自动上料的机床
CN211615503U (zh) 插装阀检测设备的工作台
CN107685209A (zh) 一种环保型行走三工位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CN114498167A (zh) 一种挂轨式巡检机器人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215752347U (zh) 一种车辆防撞急停装置
CN205496438U (zh) 冲压拆垛上料机器人
CN212762125U (zh) 一种吹胀板封口焊接裁切设备
CN218195034U (zh) 灭弧件装配组件
CN215941846U (zh) 一种快换装置及激光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