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1014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1014A
CN113241014A CN202110558766.1A CN202110558766A CN113241014A CN 113241014 A CN113241014 A CN 113241014A CN 202110558766 A CN202110558766 A CN 202110558766A CN 113241014 A CN113241014 A CN 113241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panel
light emitting
vertical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87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1014B (zh
Inventor
郑泽源
余艳平
周婷
李俊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87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1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1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1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1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1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发光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一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二垂直投影不交叠;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区域与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区域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发光区域具有第一边界,第二发光区域具有第二边界,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满足0≤D≤L/4,L为第一发光区域或第二发光区域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使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基本一致,避免其中一者故障后像素单元的发光区域发生较大偏移,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Mini-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面板因其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优点日益受到显示市场的关注。
以Micro-LED显示面板为例,为了避免若LED元件损坏或断路,则导致对应子像素无法显示的情况,现有技术采取设置备用LED的方案,如此,当原有(主用)LED故障时,备用LED可以继续发光,该子像素仍然可以显示。
但是,现有技术中,备用LED和原有LED的位置差异较大,导致备用LED的发光区域与原发光区域的亮度分布产生较大差异,如此,相比于原有LED而言,当备用LED开启时,备用LED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距离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像素单元包括发光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一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二垂直投影不交叠;
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区域与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区域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发光区域具有第一边界,第二发光区域具有第二边界,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满足0≤D≤L/4,L为第一发光区域或第二发光区域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其中,第一发光区域为第一垂直投影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第二发光区域为第二垂直投影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第一方向为任意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包括发光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从而可以利用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分别作为主用发光元件和备用发光元件;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一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二垂直投影不交叠,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区域与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区域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发光区域的第一边界与第二发光区域的第二边界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满足0≤D≤L/4,使得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接近重叠,如此,无论第一发光元件发光,还是第二发光元件发光,还是二者均发光,对应像素单元的发光区域的位置均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进而与相邻像素单元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从而可以避免其中一者故障后像素单元的发光区域发生较大偏移,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一个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一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二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一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二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版图;
图14是沿图13中EE’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16是沿图6中AA’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沿图6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且附图中各元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其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一个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一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二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像素单元10包括发光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第一发光元件1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与第二发光元件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二垂直投影1210不交叠;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发光区域110与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发光区域120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发光区域110具有第一边界111,第二发光区域120具有第二边界121,第一边界111和第二边界121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满足0≤D≤L/4,L为第一发光区域110或第二发光区域12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其中,第一发光区域110为第一垂直投影1110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第二发光区域120为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第一方向为任意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如图1中x方向和y方向)。
其中,一个像素单元10可理解为一个子像素,显示面板100中,不同像素单元10可以具有不同的发光颜色,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红色像素单元R、绿色像素单元G和蓝色像素单元B,红色像素单元R、绿色像素单元G和蓝色像素单元B可按图1所示阵列排布,以实现彩色显示。不同颜色的像素单元还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意可知的方式排布,本发明实施例对像素单元的排布方式不作限定。
如图2所示,一个像素单元10包括发光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如此,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可以分别作为主用发光元件和备用发光元件,只要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发光,对应像素单元10即可显示。可选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为micro-LED或mini-LED。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不交叠,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发光区域110与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发光区域120存在交叠,并且设置第一发光区域110的第一边界111与第二发光区域120的第二边界121之间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较小,小于或等于第一发光区域110或第二发光区域12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L的1/4,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与第二发光元件12的发光区域接近重叠,如此,无论第一发光元件11发光,还是第二发光元件12发光,还是二者均发光,对应像素单元10的发光区域的位置均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进而与相邻像素单元10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从而可以避免其中一者故障后像素单元的发光区域发生较大偏移,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示例性的,参见图3和图4,第一发光区域110为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第一边界111即第一垂直投影1110的外边界,第二发光区域120为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第二边界121即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外边界。参见图2,第一发光区域110和第二发光区域120的中心区域交叠,仅在二者的边界处具有一定的错位距离,该错位距离是指第一边界111和第二边界121中同一位置处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沿y方向,第一边界111中的上边界和第二边界121中的上边界的错位距离为D,该错位距离D满足0≤D≤L/4,此时,L具体可指第二发光区域120沿y方向的长度,因为micro-LED或mini-LED的尺寸至多处于微米数量级,因此,错位距离D很小。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边界111中的下边界和第二边界121中的下边界、第一边界111中的左边界和第二边界121中的左边界以及第一边界111中的右边界和第二边界121中的右边界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错位距离,该错位距离同样满足上述范围,因此,沿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任意方向,第一发光区域110和第二发光区域120的错位距离均很小,二者接近重叠,因此,无论第一发光元件11发光,还是第二发光元件12发光,还是二者均发光,对应像素单元10的发光区域的位置均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进而与相邻像素单元10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从而可以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可以理解的,第一发光区域110仅为第一发光元件11的光亮度集中区域,第二发光区域120仅为第二发光元件12的光亮度集中区域,由于光的扩散,第一发光元件11(第二发光元件12)实际发光区域的范围必然大于第一发光区域110(第二发光区域120),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在此忽略了光的扩散。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所示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的形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形状仅为示意,并非限定,凡是满足“第一发光元件1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与第二发光元件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二垂直投影1210不交叠,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发光区域110与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发光区域120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发光区域110具有第一边界111,第二发光区域120具有第二边界121,第一边界111和第二边界121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满足0≤D≤L/4”条件的任意形状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均可,后续对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俯视形状做示例性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包括发光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从而可以利用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分别作为主用发光元件和备用发光元件;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一垂直投影与第二发光元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二垂直投影不交叠,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区域与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区域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发光区域的第一边界与第二发光区域的第二边界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满足0≤D≤L/4,使得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接近重叠,从而可以避免其中一者故障后像素单元的发光区域发生较大偏移,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像素单元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可选的,第一发光区域110的面积与第二发光区域120的面积相等。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区域110的面积与第二发光区域120的面积相等,可使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光通量和发光效率一致,进一步改善亮度均一性。
参见图2,可选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关于参考点101中心对称;第一发光区域110的中心与第二发光区域120的中心的连线中点为参考点101。
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垂直投影1210关于参考点101中心对称,一方面可使第一发光区域110的面积和第二发光区域120的面积相等,另一方面还可使第一发光区域110的第一边界111与第二发光区域120的第二边界121在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任意方向上的错位距离相等,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参见图2-图4,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为非对称图形,第二垂直投影1210为非对称图形。
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垂直投影1210关于参考点101中心对称,并且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为非对称图形,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垂直投影1210为非对称图形,可使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穿插设置,达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条件,使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发光区域接近重叠,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在此针对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提供两种可行的形状。
作为其中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继续参见图2-图4,可选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形状为螺旋状。当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为螺旋状时,可使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穿插设置,以达到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不交叠,第一发光区域110和第二发光区域120存在交叠,且沿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任意方向具有较小的错位距离的条件,使第一发光区域110和第二发光区域120接近重叠,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进一步的,从图2可以看出,当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形状为螺旋状时,错位距离D即一圈螺旋条的宽度。如此,当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一定时,螺旋圈数越多,错位距离越小,但制备难度和精度要求较高,相反,螺旋圈数越少,可降低制备难度和精度要求,但错位距离相对增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螺旋圈数。可选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螺旋圈数n满足2≤n≤5。研究表明,当L一定时,若n=2,则错位距离D≈L/4,若n=5,则错位距离D≈L/10。示例性的,L约为10μm~50μm。
可选的,螺旋状包括圆形螺旋状或多边形螺旋状。示例性的,图2以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形状为矩形螺旋状为例进行示意;图5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形状为圆形螺旋状为例进行示意;图6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形状为菱形螺旋状为例进行示意;图7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形状为八边形螺旋状为例进行示意。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图8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一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像素单元中第二发光元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图10,可选的,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形状为梳齿状。从图8可以看出,当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为梳齿状时,同样可使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穿插设置,以达到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不交叠,第一发光区域110和第二发光区域120存在交叠,且沿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任意方向具有较小的错位距离的条件,使第一发光区域110和第二发光区域120接近重叠,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具体可参考上述螺旋状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解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LED包括有源层以及位于有源层相对两侧的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具体到生产过程,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垂直投影1110和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形状制备上述膜层,再形成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阳极和阴极,得到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采用此制备方式的效率较高。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参见图11,图11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另一种像素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可选的,第一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一子发光元件1111,多个第一子发光元件1111并联,且按照第一垂直投影1110的形状排布;第二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二子发光元件1211,多个第二子发光元件1211并联,且按照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形状排布。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制备多个第一子发光元件1111,使多个第一子发光元件1111按照第一垂直投影1110的形状排布且并联,即可得到第一发光元件,同理,通过制备多个第二子发光元件1211,使多个第二子发光元件1211按照第二垂直投影1210的形状排布且并联,即可得到第二发光元件,此制备方式的难度较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任意方式形成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像素单元中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进一步的,针对显示面板中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像素电路做如下说明。
以Micro-LED显示面板为例,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中形成有多个像素电路,发光元件(Micro-LED)通过巨量转移技术转移至阵列基板上,并与对应的像素电路键合,如此,像素电路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发光。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可同时制备,并同时转运至阵列基板上,与相应的像素电路键合。示例性的,像素电路可以为2T1C(2个晶体管1个电容)或7T1C等主动驱动电路,也可以为被动驱动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鉴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可作为一个像素单元10中的主用发光元件和备用发光元件,只要保证其中一者能够发光即可,因此,可选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并联设置,并采用同一像素电路进行驱动,如此,无需增加像素电路的数量,可避免增加阵列基板的制备难度。
示例性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示出了一种2T1C像素电路,其中,SCAN表示扫描信号端,DATA表示数据信号端,PVDD表示第一电源信号端,PVEE表示第二电源信号端,第一电源信号端PVDD的电压大于第二电源信号端PVEE的电压,T1为驱动晶体管,T2为开关晶体管,C为存储电容,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图13是图12所示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版图,图13中各信号线与图12中各信号端子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正方形位置处采用打孔连接,图14是沿图13中EE’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图14,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源线PVDD、第二电源线PVEE、多个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多个第二电极连接部212(图13和图14仅示出了对应显示面板中一个像素单元10的一个第一电极连接部211和一个第二电极连接部212);像素单元10还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如T1),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电极与第一电源线PVDD耦接,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与第一电极连接部211耦接,第一电极连接部211与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阳极1101以及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阳极1201电连接;第二电源线PVEE通过第二电极连接部212与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阴极1102以及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阴极1202电连接;其中,第一电源线PVDD上的电压大于第二电源线PVEE上的电压;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为其输入电极,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为其输出电极,或者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为其输入电极,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为其输出电极;耦接表示直接电连接或通过其他器件间接电连接。
如图14所示,像素电路(如驱动晶体管T1、开关晶体管T2以及存储电容C等结构)设置于阵列基板20中,一个像素单元10包括一个像素电路,像素电路通过第一电极连接部211与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阳极电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极连接部212与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阴极电连接,如此,可使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并联,并利用像素电路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发光。当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中的一者故障时,另一者仍可发光,保证对应像素单元10仍可显示。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设置方式,无论哪个发光元件发光,对应像素单元10的发光区域均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较好。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示出了一种7T1C像素电路,其中,VREF表示初始化信号端,SCAN1表示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2表示第二扫描信号端,EMIT表示发光控制信号端,DATA表示数据信号端,PVDD表示第一电源信号端,PVEE表示第二电源信号端,第一电源信号端PVDD的电压大于第二电源信号端PVEE的电压,M3为驱动晶体管,M1、M2、M4、M5、M6和M7均为开关晶体管,C为存储电容,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说明,电路结构的版图可参照2T1C像素电路进行设计,在此不做亦过多说明。
进一步可选的,第一阳极1101和第二阳极1201为一体结构;和/或,第一阴极1102和第二阴极1202为一体结构。
示例性的,图16是沿图6中AA’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阳极1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阳极1201为一体结构,且与第一电极连接部211电连接;图17是沿图6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7,第一发光元件11的第一阴极1102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第二阴极1202为一体结构,且与第二电极连接部212电连接,如此可以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对第一发光元件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的电极与阵列基板20上的电极连接部的键合精度要求。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像素电路的结构做了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取其他方式设置像素电路,例如,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可分别采用一个像素电路进行驱动,即一个像素单元对应两个像素电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因而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图18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发光颜色相同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一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第二垂直投影不交叠;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发光区域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发光区域具有交叠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具有第一边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具有第二边界,所述第一边界和所述第二边界沿第一方向的错位距离D满足0≤D≤L/4,L为所述第一发光区域或所述第二发光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区域为所述第一垂直投影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区域为所述第二垂直投影的外边界围成的区域;所述第一方向为任意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面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投影和所述第二垂直投影关于参考点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发光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发光区域的中心的连线中点为所述参考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投影为非对称图形,所述第二垂直投影为非对称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投影和所述第二垂直投影的形状为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包括圆形螺旋状或多边形螺旋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螺旋圈数n满足2≤n≤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投影和所述第二垂直投影的形状为梳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一子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一子发光元件并联,且按照所述第一垂直投影的形状排布;
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二子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二子发光元件并联,且按照所述第二垂直投影的形状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多个第一电极连接部和多个第二电极连接部;
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线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耦接,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阳极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阴极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二阴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上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源线上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为一体结构;和/或,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第二阴极为一体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为micro-LED或mini-LED。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558766.1A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241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8766.1A CN113241014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8766.1A CN113241014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1014A true CN113241014A (zh) 2021-08-10
CN113241014B CN113241014B (zh) 2022-09-20

Family

ID=77138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8766.1A Active CN113241014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101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9176A (zh) * 2017-06-12 2017-11-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97374A (zh) * 2018-04-20 2018-09-2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26627A (zh) * 2017-07-31 2019-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
CN109584794A (zh) * 2019-01-25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45646A (zh) * 2019-06-28 2019-09-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90360A (zh) * 2019-09-26 2020-01-1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99938A (zh) * 2020-05-25 2020-08-2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39926A (zh) * 2020-08-17 2020-10-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3754A (zh) * 2020-04-27 2020-10-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210104708A1 (en) * 2019-10-07 2021-04-08 Joled Inc. Self-luminous display panel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9176A (zh) * 2017-06-12 2017-11-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26627A (zh) * 2017-07-31 2019-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
CN108597374A (zh) * 2018-04-20 2018-09-2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84794A (zh) * 2019-01-25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45646A (zh) * 2019-06-28 2019-09-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90360A (zh) * 2019-09-26 2020-01-1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104708A1 (en) * 2019-10-07 2021-04-08 Joled Inc. Self-luminous display panel
CN111833754A (zh) * 2020-04-27 2020-10-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599938A (zh) * 2020-05-25 2020-08-28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39926A (zh) * 2020-08-17 2020-10-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1014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60453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splic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114023801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5358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805378B (zh)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455959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200002733A (ko)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1654192U (zh) 阵列基板及拼接显示面板
US20220392993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45478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06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4083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91922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483022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266306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24139A1 (zh) 显示面板
CN110494911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324101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10015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5084213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875361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97440A (zh) 一种发光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US2023031770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9042436U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218996328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072102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