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6333A -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6333A
CN113236333A CN202110709180.0A CN202110709180A CN113236333A CN 113236333 A CN113236333 A CN 113236333A CN 202110709180 A CN202110709180 A CN 202110709180A CN 113236333 A CN113236333 A CN 113236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smoke
layer
atrium
d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91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6333B (zh
Inventor
史聪灵
丁伟
侯正波
刘国林
任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Priority to CN2021107091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6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6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6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6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003Ventilation of traffic tu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00Ventilation of mines or tunnels; Distribution of ventilating currents
    • E21F1/18Gravity flow venti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Fire Alarm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其排烟控制方法。所述排烟系统,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所述站台层位于地下,站厅层位于地上,在站台层和站厅层的中部具有贯通的中庭区域,所述站台层和站厅层的顶部均设置有排烟口,在所述中庭区域的顶部,具有中庭排烟口;在所述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顶部还设有送风口。所述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状况,选择性的开启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排风口、送风口,与中庭的排烟口紧密配合,从而达到优化排烟效果,为站内人员提供更好的疏散条件。

Description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通风排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其排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地铁车站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地铁车站公共区发生火灾,且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火灾烟气、控制火势,则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尤其是对于半地下地铁车站中庭处发生火灾时,站台公共区内的人员的疏散难度更大、有毒有害烟气排出组织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的地铁地下车站工程均设计有通风排烟系统,以用于及时有效排出车站火灾烟气,尽可能减少火灾烟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半地下地铁车站的公共区通风排烟系统,大多设置在非中庭区域,缺乏对于中庭区域发生火灾的针对性应对措施,而且很难避免中庭区域火灾烟气扩散至站台或站厅公共区,进而为人员疏散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在设置中庭区域的排烟口时,对于整个地铁站的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需要与现有的排烟口进行配合,考虑在不同情形下的排烟策略,另一方面,由于中庭的区域较大,且贯穿于整个站台层和站厅层,排烟压力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保证,需要考虑增加送风口以增加排烟压力,送风口与现有的排烟口、中庭排烟口的配合形成合理的排烟策略也是需要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能够更好的应对中庭区域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控制,及时有效的排出中庭区域内的火灾烟气,为站内人员提供更好的疏散条件。
所述排烟系统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所述站台层位于地下,站厅层位于地上,在站台层和站厅层的中部具有贯通的中庭区域,所述站厅层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在所述中庭区域的顶部,具有中庭排烟口;在所述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顶部还设有送风口。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中庭顶部区域设置排烟口,有利于中庭底部火灾发生时烟气的直接排出;同时在传统的排烟系统的技术上在站厅层和站台层设置送风口,不仅有利于中庭区域正压的形成,而且能够为处于该区域的人员提供新鲜的氧气,为安全疏散提供有利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装置和人员检测装置,所述火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中庭区域是否发生火灾,所述人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站厅和站台的人员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烟气密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火灾发生时的烟气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火灾检测装置、人员检测装置以及烟气密度探测装置的信号,控制中庭排烟口、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排烟口、送风口的开启和/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火灾探测系统利用红外装置检测火灾的发生,所述人员检测装置采用红外装置或人脸识别装置检测人员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密度探测装置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判断烟气密度的大小。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状况,选择性的开启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排风口、送风口,与中庭的排烟口紧密配合,从而达到优化排烟效果,为站内人员提供更好的疏散条件。具体而言,当中庭底部位置发生火灾时,开启中庭排烟口,并采用以下控制步骤进一步地进行细化控制:
S1:判断车站是否处于运营状态,如果不是,则打开站厅层排烟口,依靠自然排烟将烟气排除,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2;
S2:检测站台和站厅的人员分布;当站台或站厅人员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表明地铁站内人员较多,执行步骤S3,否则,则执行步骤S5;
S3:同时打开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送风通道,从而在中庭区域形成正压,快速排出烟气,并为站厅层和站台层提供新鲜的空气,从而保证人员的供氧;同时转入步骤S4,判断烟气的密度;
S4:检测中庭火灾的烟气密度,判断烟气密度是否超过预设值,如果是则打开站厅排烟口,从而有利于烟气从站厅层快速排出;
S5:比较站厅层和站台层的人流密度,如果站台层人流密度大于等于站厅层人流密度,则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7;
S6:打开站台层送风口;
S7:打开站厅层送风口。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站台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台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进一步地,步骤S7中,所述站厅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厅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上述排烟系统和排烟方法,充分利用了中庭区域排烟口的作用,利用烟囱效应使得火灾烟气直接从中庭顶部排出,减少了烟气向站厅层的蔓延,及时地排出了烟气;同时,通过在展厅层和站台层配置送风通道,有利于中庭区域正压的形成,加速了烟气的排出。另外,上述排烟控制方法,充分考虑到地铁运营状况、人员分布、烟气密度进行排烟的优化控制,从而在节约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排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包括站台层1和站厅层2,所述站台层位于地下,站厅层位于地上,在站台层和站厅层的中部具有贯通的中庭区域3,所述站台层设有排烟口4,所述站厅层的顶部均设置有排烟口5,在所述中庭区域的顶部,具有中庭排烟口6;在所述站厅层的顶部设有多个送风口7,在所述站台层的顶部设有多个送风口8;在中庭的底部火灾发生时,示意性的示出火灾着火点9。
所述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装置和人员检测装置(均未示出),所述火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中庭区域是否发生火灾,所述人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站厅和站台的人员分布。所述火灾探测系统利用红外装置检测火灾的发生,所述人员检测装置采用红外装置或人脸识别装置检测人员分布。所述系统还包括烟气密度探测装置(未示出),用于探测火灾发生时的烟气密度,例如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判断烟气密度的大小。
所述系统利用中央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火灾检测装置、人员检测装置以及烟气密度探测装置的信号,控制中庭排烟口6、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排烟口、送风口的开启和/或关闭。所述站台层排烟口4用于在站台层发生火灾时打开以排出烟气。
图2描述了上述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当中庭底部位置发生火灾时,开启中庭排烟口,并采用以下控制方法进行排烟:
S1:判断车站是否处于运营状态,如果不是,则打开站厅层排烟口,依靠自然排烟将烟气排除,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2;
S2:检测站台和站厅的人员分布;当站台或站厅人员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表明地铁站内人员较多,执行步骤S3,否则,则执行步骤S5;
S3:同时打开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送风口,从而在中庭区域形成正压,快速排出烟气,并为站厅层和站台层提供新鲜的空气,从而保证人员的供氧;同时转入步骤S4,判断烟气的密度;
S4:检测中庭火灾的烟气密度,判断烟气密度是否超过预设值,如果是则打开站厅排烟口,从而有利于烟气从站厅层快速排出;
S5:比较站厅层和站台层的人流密度,如果站台层人流密度大于等于站厅层人流密度,则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7;
S6:打开站台层送风口;
S7:打开站厅层送风口。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站台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台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在步骤S7中,所述站厅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厅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上述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状况,选择性的开启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排风口、送风口,与中庭的排烟口紧密配合,从而达到优化排烟效果,为站内人员提供更好的疏散条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包括站台层和站厅层,所述站台层位于地下,站厅层位于地上,在站台层和站厅层的中部具有贯通的中庭区域,所述站厅层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庭区域的顶部,具有中庭排烟口;在所述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顶部还设有送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火灾检测装置和人员检测装置,所述火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中庭区域是否发生火灾,所述人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站厅和站台的人员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密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火灾发生时的烟气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火灾检测装置、人员检测装置以及烟气密度探测装置的信号,控制中庭排烟口、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排烟口、送风口的开启和/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探测系统利用红外装置检测火灾的发生,所述人员检测装置采用红外装置或人脸识别装置检测人员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密度探测装置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判断烟气密度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台层还设置有排烟口。
8.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的控制方法,当中庭底部位置发生火灾时,开启中庭排烟口,并采用以下控制方法进行排烟:
S1:判断车站是否处于运营状态,如果不是,则打开站厅层排烟口,依靠自然排烟将烟气排除,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2;
S2:检测站台和站厅的人员分布;当站台或站厅人员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表明地铁站内人员较多,执行步骤S3,否则,则执行步骤S5;
S3:同时打开站厅层和站台层的送风口,从而在中庭区域形成正压,快速排出烟气,并为站厅层和站台层提供新鲜的空气,从而保证人员的供氧;同时转入步骤S4,判断烟气的密度;
S4:检测中庭火灾的烟气密度,判断烟气密度是否超过预设值,如果是则打开站厅排烟口,从而有利于烟气从站厅层快速排出;
S5:比较站厅层和站台层的人流密度,如果站台层人流密度大于等于站厅层人流密度,则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7;
S6:打开站台层送风口;
S7:打开站厅层送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站台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台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站厅层送风口分布在站厅层的两侧,检测两侧的人流密度,如果两侧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预设值时,则两侧的送风口均打开,否则,打开人流密度较大的一侧的送风口。
CN202110709180.0A 2021-06-25 2021-06-25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236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180.0A CN113236333B (zh) 2021-06-25 2021-06-25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9180.0A CN113236333B (zh) 2021-06-25 2021-06-25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333A true CN113236333A (zh) 2021-08-10
CN113236333B CN113236333B (zh) 2022-02-01

Family

ID=7714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9180.0A Active CN113236333B (zh) 2021-06-25 2021-06-25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63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128A (zh) * 2021-12-02 2022-03-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庭式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与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498A (zh) * 2014-12-18 2015-04-2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点排式地铁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
CN106781986A (zh) * 2017-02-28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地铁多线换乘车站的火灾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9991585U (zh) * 2019-03-28 2020-01-24 封宗兴 地铁车站排烟控制系统
KR20200038873A (ko) * 2018-10-04 2020-04-14 주식회사 코너스 터널 배연설비 연동 터널 내 피난 유도 시스템
CN112983527A (zh) * 2021-03-30 2021-06-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集成式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及其排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498A (zh) * 2014-12-18 2015-04-2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点排式地铁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
CN106781986A (zh) * 2017-02-28 2017-05-31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地铁多线换乘车站的火灾试验装置及方法
KR20200038873A (ko) * 2018-10-04 2020-04-14 주식회사 코너스 터널 배연설비 연동 터널 내 피난 유도 시스템
CN209991585U (zh) * 2019-03-28 2020-01-24 封宗兴 地铁车站排烟控制系统
CN112983527A (zh) * 2021-03-30 2021-06-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集成式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及其排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亮峰: "中庭式地铁车站公共区防排烟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铁道标准设计》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128A (zh) * 2021-12-02 2022-03-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庭式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与方法
CN114198128B (zh) * 2021-12-02 2022-08-1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庭式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6333B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3320B2 (en) Fire evacu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fire door control device
CN113236333B (zh) 半地下中庭地铁车站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及方法
CN109237674B (zh) 基于人工智能地下避难走廊防烟、防护和冷源系统及方法
CN108952798B (zh) 一种具有防排烟和人员应急疏散功能的铁路救援站
US7743889B2 (e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which operates an elevator in an event of a fire
CN111852535B (zh) 分离岛式地铁地下车站站厅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和方法
WO2013137703A1 (ko) 산소 공급 승강기
KR102054889B1 (ko) 급기가압 차압제연장치
CN109681264A (zh) 一种用于地铁火灾逃生的应急疏散通道
CN105256981A (zh) 地下立体停车库通风排烟方法
CN102381317A (zh) 紧急疏散逃生通道
CN113457043B (zh) 一种基于电动挡烟垂壁的中庭地铁站火灾排烟系统及方法
KR20090044172A (ko) 고층건물의 제연방법
CN210599057U (zh) 一种全高站台门制式地铁车站轨顶风道协同站台排烟系统
CN203201233U (zh) 具有无源自救逃生疏散系统的建筑
CN208534535U (zh) 一种公路隧道临时避难室
CN113511300B (zh) 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检疫的船体结构及舰船
CN110940041A (zh) 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厅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CN112843527A (zh) 综合管廊通风区间单元及管廊火灾处理方法
KR102069516B1 (ko) 조명설비가 결합된 지하주차장 지능형 환기 및 제연 모듈
CN116972478A (zh) 机房排烟系统以及机房排烟的控制方法
CN102513323B (zh)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布置结构
CN211461845U (zh) 综合管廊通风区间单元
CN106930782B (zh)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以及送风方法
CN212079718U (zh) 地铁列车站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