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5359B -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5359B
CN113235359B CN202110101059.XA CN202110101059A CN113235359B CN 113235359 B CN113235359 B CN 113235359B CN 202110101059 A CN202110101059 A CN 202110101059A CN 113235359 B CN113235359 B CN 113235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barrel
feeding
aggregate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10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5359A (zh
Inventor
蔡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Yili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Yili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Yili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Yili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10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5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5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5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5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5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E01C19/1013Plant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 of operation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xing apparatus; Mixing apparatus
    • E01C19/104Mixing by means of movable members in a non-rotating mixing enclosure, e.g. stirr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道路建设领的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集料原料放置在搅拌烘干装置中,先烘干搅拌至含水2%~4%状态;S2、经过10s左右的拌料后集料颗粒形成湿润的披膜,再加入抗紫外老化直溜沥青结合剂;S3、继续搅拌,在拌料的同时形成泡沫,约40s后形成混合料成品。本发明能够将集料烘干至规定的含水状态后自动投入直馏沥青结合剂,搅拌形成混合料成品。

Description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设领域,具体涉及到的是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舒适的行车性能,是公路建设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但在紫外线辐射下,沥青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硬化变脆,破坏应变变小,易于开裂,逐渐老化,严重影响了沥青的使用性能。特别是在紫外线较强的地区,极大的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为解决沥青路面的紫外老化问题,可通过向道路沥青中添加纳米粉体,如二氧化钛粉、CeO2粉等;还可添加光吸收剂,如二苯甲酮类和受阻胺类衍生物等
目前的抗紫外老化沥青生产中,通常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方式。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中温和冷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施工的温度较低,燃料的耗用较少,更加环保。所以目前需要采用中温冷拌沥青混合方式生产的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能够将集料烘干至规定的含水状态后自动投入直馏沥青结合剂,搅拌形成混合料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主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缺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集料原料放置在搅拌烘干装置中,先烘干搅拌至含水2%~4%状态;
S2:经过10s左右的拌料后集料颗粒形成湿润的披膜,再加入抗紫外老化直溜沥青结合剂;
S3:继续搅拌,在拌料的同时形成泡沫,约40s后形成混合料成品;
所述搅拌烘干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搅拌烘干桶,搅拌烘干桶轴线处竖直设置有用于对桶内物质进行搅拌烘干的搅拌烘干对辊;搅拌烘干桶内侧底部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动底板,滑动底板与搅拌烘干桶桶底通过压缩弹簧a相连;在搅拌烘干桶桶壁上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动侧板,滑动侧板与滑动底板固定连接,滑动侧板顶端设置有楔面a;
进一步地,在搅拌烘干桶顶端设置有桶盖,桶盖上表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将桶盖上表面沿桶盖径向分为集料投料区和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沿桶盖径向设置有空缺部a,空缺部a穿过凸起部,在空缺部a内滑动安装有投料控制板,所述投料控制板沿桶盖径向滑动,投料控制板与桶盖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b;投料控制板远离搅拌烘干桶轴线处的一端设置有楔面b,楔面a与楔面b紧贴设置;所述投料控制板沿桶盖径向开有集料投料口和结合剂投料口。
进一步地,在投料控制板集料投料口和结合剂投料口之间还滑动安装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投料控制板上,伸缩块与投料控制板通过压缩弹簧c相连,伸缩块顶端设置有楔面c;
进一步地,在桶盖集料投料区和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之间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搅拌烘干桶轴线处的侧面开有斜面。
进一步地,搅拌烘干桶桶壁外侧设置补水仓,补水仓靠近桶壁的一侧开有补水口与搅拌烘干桶桶内相通;滑动侧板上开有空缺部b,所述空缺部b用于容纳由补水仓进入搅拌烘干桶桶内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侧板滑动安装在竖直安装在搅拌烘干桶桶内壁的滑动槽内,滑动槽上开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用于将空缺部b内的水喷入搅拌烘干桶桶内。
进一步地,在滑动侧板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桶盖径向滑动安装在桶盖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搅拌烘干对辊同轴安装的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用于刮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以辅助下料。
进一步地,搅拌烘干桶(1)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将集料烘干至规定的含水状态后自动投入直馏沥青结合剂,搅拌形成混合料成品。在投料过程中利用重量的变化控制投料控制板的移动,进而控制两种原料投料口的开关,实现自动化投料生产的目的。
2.本发明虽然通过滑动底板的重量变化控制投料控制板的移动,但是在实际生产投料时需要保证在投料时投料口必须维持打开的状态。所以本发明利用伸缩块卡在凸起部上保证在投放直馏沥青结合剂时结合剂投料口一直打开。通过凹槽边缘斜面的设计使结合剂投料口可以在瞬时打开,方便投料。
3.本发明通过补水仓的设计不仅可以对含水量高的集料进行加工,对于干燥的集料也可以加工,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这样就不用事先检测集料的含水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搅拌烘干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搅拌烘干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搅拌烘干桶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搅拌烘干桶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投料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搅拌烘干桶、2-搅拌烘干对辊、3-滑动底板、4-压缩弹簧a、5-滑动侧板、6-楔面a、7-桶盖、8-凸起部、9-集料投料区、10-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1-空缺部a、12-投料控制板、13-压缩弹簧b、14-限位板、15-楔面b、16-集料投料口16、17-结合剂投料口、18-伸缩块、19-压缩弹簧c、20-楔面c、21-凹槽、22-斜面、23-补水仓、24-补水口、25-空缺部b、26-滑动槽、27-喷水口、28-限位块、29-柔性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集料原料放置在搅拌烘干装置中,开启电机,先将集料烘干搅拌至含水2%~4%状态;
S2:经过10s左右的拌料后集料颗粒形成湿润的披膜,再加入抗紫外老化直溜沥青结合剂;
S3:继续搅拌,在拌料的同时形成泡沫,约40s后形成混合料成品;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搅拌烘干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搅拌烘干桶1,搅拌烘干桶1轴线处竖直设置有用于对桶内物质进行搅拌烘干的搅拌烘干对辊2;搅拌烘干桶1内侧底部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动底板3,滑动底板3与搅拌烘干桶1桶底通过压缩弹簧a4相连;在搅拌烘干桶1桶壁上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动侧板5,滑动侧板5与滑动底板3固定连接,滑动侧板5顶端设置有楔面a6;
如图1、图5~图8所示,在搅拌烘干桶1顶端设置有桶盖7,桶盖7上表面设置有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将桶盖7上表面沿桶盖7径向分为集料投料区9和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沿桶盖7径向设置有空缺部a11,空缺部a11穿过凸起部8,在空缺部a11内滑动安装有投料控制板12,所述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滑动,投料控制板12与桶盖7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b13,压缩弹簧b13的一端连接在桶盖7上,另一端连接在投料控制板12上的限位板14上,所述限位板14位于桶盖7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内;投料控制板12远离搅拌烘干桶1轴线处的一端设置有楔面b15,楔面a6与楔面b15紧贴设置;所述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开有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
如图3、图7所示,在滑动侧板5上方设置有限位块28,所述限位块28沿桶盖7径向滑动安装在桶盖7上。
在沥青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集料进行烘干处理,因为沥青软化点比较高,水分碰到沥青以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导致沥青形成大量的气泡,使沥青耐磨能力下降,甚至因为水分蒸发使沥青温度下降重新凝固在沥青搅拌机里,所以集料中不能含有过量水。目前中温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先将集料完全烘干,再向其中加入2%~4%的水,然后搅拌料集料颗粒形成湿润的披膜。可是不同批次的集料含水量不同,完全烘干所需的时间也不同,若依靠人工多次检测集料的含水量来确定烘干程度,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若依靠过量的时间保证集料完全烘干,这会造成燃料的大量浪费。
本发明先在桶盖7的集料投料区9放入单位体积的集料,在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放入足量的直馏沥青结合剂。集料通过投料控制板12中的集料投料口16进入搅拌烘干桶1内,此时桶盖7的集料投料区9与投料控制板12中的集料投料口16相对应,集料投料口16打开,投料控制板12中的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凸起部8相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关闭。
在还未向桶内投料时,滑动底板3被压缩弹簧a4支撑会向上移动,这样就会造成使滑动侧板5向上移动,滑动侧板5上移会驱动投料控制块径向移动,使投料控制板12上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使在还未投入集料并烘干搅拌的情况下就已经让直馏沥青结合剂进入桶内,违反反应步骤。所以本发明设置了限位块28,限位块28设置在滑动侧板5上方,沿桶盖7径向滑动安装。在还未向投放集料时,虽然滑动侧板5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区驱动投料控制板12滑动,但因为有限位块28的设置,限位块28阻止滑动侧板5上移。在完成投放集料后,人工拨动限位块28沿桶盖7径向向内侧移动,并启动电机。
开启电机后,搅拌烘干对辊2开始转动,对进入桶内的集料进行搅拌烘干。在集料进入搅拌烘干桶1后,集料落在位于桶内侧底部的滑动底板3,滑动底板3受集料的重力作用向下滑动,压缩弹簧a4被压缩;因为滑动底板3与滑动侧板5固定连接,所以滑动侧板5被滑动底板3带动向下滑动。随着烘干搅拌的继续,集料中的水分被不断蒸发,从集料投料口16排出,集料的重量也在不断减少,滑动底板3因所受集料的重力减少从而在压缩弹簧a4的驱动下向上滑动,滑动侧板5也随之向上滑动,因为此时已没有限位块28的阻碍,滑动侧板5会上移超越初始位置并继续上移。在滑动侧板5上移的过程中,滑动侧板5上的楔面a6向上移动与投料控制板12的楔面b15接触,并驱动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向内侧滑动。
原本投料控制板12中的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凸起部8相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处于关闭状态。随着投料控制板12的移动,结合剂投料口17进入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同时集料投料口16进入凸起部8下方,集料投料口16关闭。因为投入的集料是单位体积,集料的密度可以事先确定,所以可以确定单位体积的集料含水2%~4%的重量。当滑动底板3上的集料重量减少到单位体积的集料含水2%~4%的重量时,投料控制板12上的结合剂投料口17正好进入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位于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处的直馏沥青结合剂通过投料控制板12上的结合剂投料口17进入桶内被搅拌混合,随着直馏沥青结合剂的不断加入,滑动底板3所受重力不断增大从而向下移动,滑动侧板5也向下移动。因为投料控制板12与桶盖7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b13,压缩弹簧b13的一端连接在桶盖7上,另一端连接在投料控制板12上的限位板14,在没有滑动侧板5上楔面a6对楔面b15的驱动的情况下,投料控制板12被压缩弹簧b1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沿桶盖7径向向外侧滑动,投料控制板12上的结合剂投料口17重新与桶盖7上的凸起部8相对应,关闭结合剂投料口17,直馏沥青结合剂停止进入烘干桶1内。烘干桶1内继续搅拌形成泡沫,并最终形成混合料成品。设置限位板14的目的不仅为了方便压缩弹簧b13的安装,还可以在投料控制板12复位时使限位板14卡在桶盖7凸起部8上,使结合剂投料口17确定位于凸起部8下方,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
本发明能够将集料烘干至规定的含水状态后自动投入直馏沥青结合剂,搅拌形成混合料成品。在投料过程中利用重量的变化控制投料控制板12的移动,进而自动切换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的开关,实现在确保混合比例的情况下自动化投料生产的目的。
如图5、图6所示,在投料控制板12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之间还滑动安装有伸缩块18,所述伸缩块18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投料控制板12上,伸缩块18与投料控制板12通过压缩弹簧c19相连,伸缩块18上表面为楔面c20;
如图5、图6所示,在桶盖7集料投料区9和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之间还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靠近搅拌烘干桶1轴线处的侧面开有斜面22。
在本发明烘干集料和直馏沥青结合剂进入桶内时,滑动底板3上所受的重力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滑动侧板5会产生移动,投料控制板12也随之发生移动。在直馏沥青结合剂持续进入桶内时,需保证结合剂投料口17一直与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相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一直打开,避免结合剂未投完时,结合剂投料口17就与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错开,导致结合剂投料口17关闭。此外在桶内集料刚烘干至含水2%~4%时,投料控制板12上的结合剂投料口17需要加速移动,与桶盖7上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相对应使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方便投入结合剂,避免集料被过分烘干影响后续成形效果。
本发明在投料控制板12、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之间还设置了伸缩块18,伸缩块18滑动安装在投料控制板12上,且与投料控制板12通过压缩弹簧c19相连。当投料控制板12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的凸起部8对应时(即结合剂投料口17关闭时),伸缩块18卡在凹槽21内(即图6所示状态),压缩弹簧c19被压缩。随着含水集料被不断的烘干,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向内侧移动,此时伸缩块18在凹槽21内滑动。当含水集料被烘干至含水2%~4%时,伸缩块18滑动至凹槽21边缘的斜面22上,此时伸缩块18在压缩弹簧c19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与斜面22产生相对滑动并最终卡在桶盖7的凸起部8右端上(如图6所示),从而使凸起部8通过卡住伸缩块18限制投料控制板12向左侧移动,当伸缩块18上的楔面c20运动到与斜面22对应的位置时,在压缩弹簧c19的弹力作用下,伸缩块18和楔面c20之间瞬时产生的摩擦力会产生一个向右的分力从而导致投料控制板12在瞬时产生向右的加速度,直到压缩弹簧b13的反作用力可以平衡来自滑动侧板5对投料控制板12的横向分力与凸起部8对伸缩块18摩擦力的横向分力之和时,投料控制板12停止右移,对应的此时结合剂投料口17完全打开(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的瞬间,投料控制板12的受到的横向力是平衡的,分别是来自滑动侧板5对投料控制板12的横向分力,在压缩弹簧c19作用下的来自斜面22的横向分力,以及来自压缩弹簧b13的弹力。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滑动侧板5是有向上运动的趋势的,即滑动底板3上所受重力不能完全平衡压缩弹簧a4的弹力)。当结合剂投料口17与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对应时(即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时),伸缩块18卡在桶盖7的凸起部8上。这样即使随着直馏沥青结合剂进入桶内,滑动底板3的重力增大,滑动侧板5对投料控制板12的正压力减小(即4反作用力和x重力随着结合剂的加入趋向平衡),投料控制板12也不会移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5对12的作用力的减少量可以由22和20的静摩擦力产生的横向分离来补偿),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一直对应(即结合剂投料口17一直打开)。但是当直馏沥青结合剂进入桶内规定的重量时,伸缩块18的楔面c20在压缩弹簧b13的回复力下与凸起部8产生滑动(当滑动侧板5对于投料控制板12的正压力减少的足够多以至于斜面22和楔面c20之间的摩擦力和压缩弹簧c19的反作用力不能完全补偿时,压缩弹簧b13即可驱动投料控制板12向左运动),伸缩块18向下收缩,伸缩块18重新进入凹槽21内并卡在凹槽21内。
本发明虽然通过滑动底板3的重量变化控制投料控制板12的移动,但是在实际生产投料时需要保证在投料时投料口必须维持打开的状态。所以本发明利用伸缩块18卡在凸起部8上保证在投放直馏沥青结合剂时结合剂投料口17一直打开。通过凹槽21边缘斜面22的设计使结合剂投料口17可以在加速打开,方便投料。
如图2、图4所示,搅拌烘干桶1桶壁外侧设置补水仓23,补水仓23靠近桶壁的一侧开有补水口24与搅拌烘干桶1桶内相通;滑动侧板5上开有空缺部b25,所述空缺部b25用于容纳由补水仓23进入搅拌烘干桶1桶内的水;
如图2、图4所示,所述滑动侧板5滑动安装在竖直安装在搅拌烘干桶1桶内壁的滑动槽26内,滑动槽26上开有喷水口27,所述喷水口27用于将空缺部b25内的水喷入搅拌烘干桶1桶内。
本发明需要将集料烘干至含水2%~4%,当提供的集料含水率大于4%时,可以将集料烘干至含水2%~4%。但是当提供的集料含水率小于2%时,则需要向集料内加水。
本发明在搅拌烘干桶1桶壁外侧设置补水仓23向桶内补水。补水仓23靠近桶壁的一侧开有补水口24与搅拌烘干桶1桶内相通,滑动侧板5上开有空缺部b25,所述空缺部b25用于容纳由补水仓23进入搅拌烘干桶1桶内的水。当刚开始向桶内投放集料时,滑动底板3下移,滑动侧板5也随之下移,此时补水仓23内的水通过补水口24进入空缺部b25。当开始烘干时,随着水分减少,滑动底板3不断上移,滑动侧板5也随之不断上移,空缺部b25上移,当移动至滑动槽26上的喷水口27时,水从喷水口27进入桶内与集料混合搅拌。本发明实施例中空缺部b25上移至喷水口27时,投料控制板12上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
本发明通过补水仓23的设计不仅可以对含水量高的集料进行加工,对于干燥的集料也可以加工,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这样就不用事先检测集料的含水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如图1、图5所示,还包括与搅拌烘干对辊2同轴安装的柔性刮板29,所述柔性刮板29用于刮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以辅助下料。因为事先在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放入了足量的直馏沥青结合剂,为了避免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时会堵塞在结合剂投料口17,设置柔性刮板29刮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以辅助下料。之所以采用柔性材质是因为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内还设置有压缩弹簧b13和限位板14,刮板在刮动时需要弹性变形一面损坏压缩弹簧b13和限位板14。
此外,搅拌烘干桶(1)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工作原理:本发明先在桶盖7的集料投料区9放入单位体积的集料,在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放入足量的直馏沥青结合剂。集料通过投料控制板12中的集料投料口16进入搅拌烘干桶1内,此时桶盖7的集料投料区9与投料控制板12中的集料投料口16相对应,集料投料口16打开,投料控制板12中的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凸起部8相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关闭。
在还未向桶内投料时,滑动底板3被压缩弹簧a4支撑会向上移动,这样就会造成使滑动侧板5向上移动,滑动侧板5上移会驱动投料控制块径向移动,使投料控制板12上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使在还未投入集料并烘干搅拌的情况下就已经让直馏沥青结合剂进入桶内,违反反应步骤。所以本发明设置了限位块28,限位块28设置在滑动侧板5上方,沿桶盖7径向滑动安装。在还未向投放集料时,虽然滑动侧板5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区驱动投料控制板12滑动,但因为有限位块28的设置,限位块28阻止滑动侧板5上移。在完成投放集料后,人工拨动限位块28沿桶盖7径向向内侧移动,并启动电机。
开启电机后,搅拌烘干对辊2开始转动,对进入桶内的集料进行搅拌烘干。在集料进入搅拌烘干桶1后,集料落在位于桶内侧底部的滑动底板3,滑动底板3受集料的重力作用向下滑动,压缩弹簧a4被压缩;因为滑动底板3与滑动侧板5固定连接,所以滑动侧板5被滑动底板3带动向下滑动。随着烘干搅拌的继续,集料中的水分被不断蒸发,从集料投料口16排出,集料的重量也在不断减少,滑动底板3因所受集料的重力减少从而在压缩弹簧a4的驱动下向上滑动,滑动侧板5也随之向上滑动,因为此时已没有限位块28的阻碍,滑动侧板5会上移超越初始位置并继续上移。在滑动侧板5上移的过程中,滑动侧板5上的楔面a6向上移动与投料控制板12的楔面b15接触,并驱动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向内侧滑动。
原本投料控制板12中的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凸起部8相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处于关闭状态。随着投料控制板12的移动,结合剂投料口17进入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同时集料投料口16进入凸起部8下方,集料投料口16关闭。因为投入的集料是单位体积,集料的密度可以事先确定,所以可以确定单位体积的集料含水2%~4%的重量。当滑动底板3上的集料重量减少到单位体积的集料含水2%~4%的重量时,投料控制板12上的结合剂投料口17正好进入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位于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处的直馏沥青结合剂通过投料控制板12上的结合剂投料口17进入桶内被搅拌混合,随着直馏沥青结合剂的不断加入,滑动底板3所受重力不断增大从而向下移动,滑动侧板5也向下移动。因为投料控制板12与桶盖7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b13,压缩弹簧b13的一端连接在桶盖7上,另一端连接在投料控制板12上的限位板14,在没有滑动侧板5上楔面a6对楔面b15的驱动的情况下,投料控制板12被压缩弹簧b1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沿桶盖7径向向外侧滑动,投料控制板12上的结合剂投料口17重新与桶盖7上的凸起部8相对应,关闭结合剂投料口17,直馏沥青结合剂停止进入烘干桶1内。烘干桶1内继续搅拌形成泡沫,并最终形成混合料成品。设置限位板14的目的不仅为了方便压缩弹簧b13的安装,还可以在投料控制板12复位时使限位板14卡在桶盖7凸起部8上,使结合剂投料口17确定位于凸起部8下方,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
本发明能够将集料烘干至规定的含水状态后自动投入直馏沥青结合剂,搅拌形成混合料成品。在投料过程中利用重量的变化控制投料控制板12的移动,进而自动切换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的开关,实现在确保混合比例的情况下自动化投料生产的目的。
本发明在投料控制板12、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之间还设置了伸缩块18,伸缩块18滑动安装在投料控制板12上,且与投料控制板12通过压缩弹簧c19相连。当投料控制板12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的凸起部8对应时(即结合剂投料口17关闭时),伸缩块18卡在凹槽21内(即图6所示状态),压缩弹簧c19被压缩。随着含水集料被不断的烘干,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向内侧移动,此时伸缩块18在凹槽21内滑动。当含水集料被烘干至含水2%~4%时,伸缩块18滑动至凹槽21边缘的斜面22上,此时伸缩块18在压缩弹簧c19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与斜面22产生相对滑动并最终卡在桶盖7的凸起部8右端上(如图6所示),从而使凸起部8通过卡住伸缩块18限制投料控制板12向左侧移动,当伸缩块18上的楔面c20运动到与斜面22对应的位置时,在压缩弹簧c19的弹力作用下,伸缩块18和楔面c20之间瞬时产生的摩擦力会产生一个向右的分力从而导致投料控制板12在瞬时产生向右的加速度,直到压缩弹簧b13的反作用力可以平衡来自滑动侧板5对投料控制板12的横向分力与凸起部8对伸缩块18摩擦力的横向分力之和时,投料控制板12停止右移,对应的此时结合剂投料口17完全打开(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的瞬间,投料控制板12的受到的横向力是平衡的,分别是来自滑动侧板5对投料控制板12的横向分力,在压缩弹簧c19作用下的来自斜面22的横向分力,以及来自压缩弹簧b13的弹力。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滑动侧板5是有向上运动的趋势的,即滑动底板3上所受重力不能完全平衡压缩弹簧a4的弹力)。当结合剂投料口17与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对应时(即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时),伸缩块18卡在桶盖7的凸起部8上。这样即使随着直馏沥青结合剂进入桶内,滑动底板3的重力增大,滑动侧板5对投料控制板12的正压力减小(即4反作用力和x重力随着结合剂的加入趋向平衡),投料控制板12也不会移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5对12的作用力的减少量可以由22和20的静摩擦力产生的横向分离来补偿),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一直对应(即结合剂投料口17一直打开)。但是当直馏沥青结合剂进入桶内规定的重量时,伸缩块18的楔面c20在压缩弹簧b13的回复力下与凸起部8产生滑动(当滑动侧板5对于投料控制板12的正压力减少的足够多以至于斜面22和楔面c20之间的摩擦力和压缩弹簧c19的反作用力不能完全补偿时,压缩弹簧b13即可驱动投料控制板12向左运动),伸缩块18向下收缩,伸缩块18重新进入凹槽21内并卡在凹槽21内。
本发明虽然通过滑动底板3的重量变化控制投料控制板12的移动,但是在实际生产投料时需要保证在投料时投料口必须维持打开的状态。所以本发明利用伸缩块18卡在凸起部8上保证在投放直馏沥青结合剂时结合剂投料口17一直打开。通过凹槽21边缘斜面22的设计使结合剂投料口17可以在加速打开,方便投料。
本发明在搅拌烘干桶1桶壁外侧设置补水仓23向桶内补水。补水仓23靠近桶壁的一侧开有补水口24与搅拌烘干桶1桶内相通,滑动侧板5上开有空缺部b25,所述空缺部b25用于容纳由补水仓23进入搅拌烘干桶1桶内的水。当刚开始向桶内投放集料时,滑动底板3下移,滑动侧板5也随之下移,此时补水仓23内的水通过补水口24进入空缺部b25。当开始烘干时,随着水分减少,滑动底板3不断上移,滑动侧板5也随之不断上移,空缺部b25上移,当移动至滑动槽26上的喷水口27时,水从喷水口27进入桶内与集料混合搅拌。本发明实施例中空缺部b25上移至喷水口27时,投料控制板12上结合剂投料口17与桶盖7上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对应,结合剂投料口17打开。
本发明通过补水仓23的设计不仅可以对含水量高的集料进行加工,对于干燥的集料也可以加工,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这样就不用事先检测集料的含水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因为事先在桶盖7的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放入了足量的直馏沥青结合剂,为了避免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时会堵塞在结合剂投料口17,设置柔性刮板29刮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以辅助下料。之所以采用柔性材质是因为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内还设置有压缩弹簧b13和限位板14,刮板在刮动时需要弹性变形一面损坏压缩弹簧b13和限位板1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集料原料放置在搅拌烘干装置中,先烘干搅拌至含水2%~4%状态;
S2:经过10s左右的拌料后集料颗粒形成湿润的披膜,再加入抗紫外老化直溜沥青结合剂;
S3:继续搅拌,在拌料的同时形成泡沫,约40s后形成混合料成品;
所述搅拌烘干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搅拌烘干桶(1),搅拌烘干桶(1)轴线处竖直设置有用于对桶内物质进行搅拌烘干的搅拌烘干对辊(2);搅拌烘干桶(1)内侧底部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动底板(3),滑动底板(3)与搅拌烘干桶(1)桶底通过压缩弹簧a(4)相连;在搅拌烘干桶(1)桶壁上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动侧板(5),滑动侧板(5)与滑动底板(3)固定连接,滑动侧板(5)顶端设置有楔面a(6);
在搅拌烘干桶(1)顶端设置有桶盖(7),桶盖(7)上表面设置有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将桶盖(7)上表面沿桶盖(7)径向分为集料投料区(9)和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沿桶盖(7)径向设置有空缺部a(11),空缺部a(11)穿过凸起部(8),在空缺部a(11)内滑动安装有投料控制板(12),所述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滑动,投料控制板(12)与桶盖(7)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b(13);投料控制板(12)远离搅拌烘干桶(1)轴线处的一端设置有楔面b(15),楔面a(6)与楔面b(15)紧贴设置;所述投料控制板(12)沿桶盖(7)径向开有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
在滑动侧板(5)上方设置有限位块(28),所述限位块(28)沿桶盖(7)径向滑动安装在桶盖(7)上;
在投料控制板(12)集料投料口(16)和结合剂投料口(17)之间还滑动安装有伸缩块(18),所述伸缩块(18)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投料控制板(12)上,伸缩块(18)与投料控制板(12)通过压缩弹簧c(19)相连;
在桶盖(7)集料投料区(9)和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之间还设置有凹槽(21);
所述伸缩块(18)顶端设置有楔面c(20);所述凹槽(21)靠近搅拌烘干桶(1)轴线处的侧面开有斜面(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搅拌烘干桶(1)桶壁外侧设置补水仓(23),补水仓(23)靠近桶壁的一侧开有补水口(24)与搅拌烘干桶(1)桶内相通;滑动侧板(5)上开有空缺部b(25),所述空缺部b(25)用于容纳由补水仓(23)进入搅拌烘干桶(1)桶内的水;
所述滑动侧板(5)滑动安装在竖直安装在搅拌烘干桶(1)桶内壁的滑动槽(26)内,滑动槽(26)上开有喷水口(27),所述喷水口(27)用于将空缺部b(25)内的水喷入搅拌烘干桶(1)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搅拌烘干对辊(2)同轴安装的柔性刮板(29),所述柔性刮板(29)用于刮动直馏沥青结合剂投料区(10)以辅助下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搅拌烘干桶(1)采用保温材料制成。
CN202110101059.XA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Active CN113235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1059.XA CN113235359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1059.XA CN113235359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5359A CN113235359A (zh) 2021-08-10
CN113235359B true CN113235359B (zh) 2023-03-31

Family

ID=7713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1059.XA Active CN113235359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535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760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及拌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00220A (en) * 1909-01-05 1909-11-11 William Henry Baxt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ans for Drying, Heating, Coating and Mixing Broken Stone or Ore, or Granite, or Slag, or Clinker or other Materials with Tar or the like for Road Making or other purposes.
GB191012838A (en) * 1909-05-26 1911-06-26 Linn White Improvements in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Paving Material.
GB583650A (en) * 1944-11-13 1946-12-23 Pyrene Co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ire-extinguishing apparatus
GB920539A (en) * 1958-10-21 1963-03-06 Gino Eigenmann Road-marking device and vehicle
DE3814895A1 (de) * 1988-05-03 1990-04-12 Koch Christian Strassentrocknungsgeraet
AU646380B3 (en) * 1993-11-11 1994-02-17 Fastidia Pty Ltd Distributing low slump concrete
CN2764814Y (zh) * 2005-02-04 2006-03-15 杨林江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
CN202023133U (zh) * 2011-03-17 2011-11-02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厂拌热再生设备的热料计量输送装置
CN202304303U (zh) * 2011-09-30 2012-07-04 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低质煤的微波干燥提质设备
CN104018415A (zh) * 2014-06-11 2014-09-03 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及热再生沥青搅拌设备
CN105708320B (zh) * 2014-12-05 2018-09-11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豆浆机的研磨结构和具有其的豆浆机
CN105859175A (zh) * 2016-04-21 2016-08-17 天津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一种大比例rap料厂拌温再生沥青混合料
CN207592227U (zh) * 2017-10-18 2018-07-10 江苏钰丰麦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麦高效组合筛
CN108978420B (zh) * 2018-08-29 2023-09-22 天津四方智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远程监控系统
CN211870497U (zh) * 2019-12-31 2020-11-06 河南步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链斗式粉末包装机
CN111673906B (zh) * 2020-06-24 2021-02-23 海南泰坤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含自动加水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2316606U (zh) * 2020-08-24 2021-01-08 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760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及拌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5359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623C (zh) 刚柔复合高分子水泥基防水材料的生产方法
CN207119270U (zh) 一种可定量的建筑涂料颗粒破碎混合一体装置
CN113235359B (zh)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CN112458830B (zh) 一种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方法
CN109914620A (zh) 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JPH0764898B2 (ja) 硬化可能の注型用樹脂の製造法
CN208146645U (zh) 一种废旧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RU2162866C2 (ru) Водная дисперсия для силиконового эластомера с регулируемой светопроницаемостью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CN108329766A (zh) 表层自剥离型建筑铝模板专用防污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3018275A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batch type double mixed cold asphalt mixtur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0732289A (zh) 一种基于建筑涂料生产用配料系统
CN114849582A (zh) 一种用于回转窑厂区生产的废水脱硫装置
CN210699164U (zh) 一种用于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的沉降箱
CN211864983U (zh) 一种柔韧型防水涂料生产反应罐
CN209832201U (zh) 一种混凝土用混合搅拌系统
CN210229770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洗涤剂搅拌设备
CN206652413U (zh) 涂料的混合设备
CN116653114B (zh) 一种建筑砂浆原料加工便于上料的混合设备
CN206357437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车
CN216125570U (zh) 一种防火涂料生产用防结块搅拌装置
CN217257283U (zh) 再生骨料湿拌砂浆制备装置
CN218795587U (zh) 一种抑尘剂原料配料装置
CN211541780U (zh) 一种蒸养混凝土掺合料搅拌机
CN116585936A (zh) 一种改性沥青搅拌系统
CN218905830U (zh) 一种水泥砂浆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9

Address after: 415000 group 7, Shibantan Town, Dingcheng District,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angde Yilian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674200 No. 52, Fuchun village, Xinmin village committee, Guanghua Township, Yongsheng County, Lijia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ai Lij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