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6606U -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16606U CN212316606U CN202021789926.0U CN202021789926U CN212316606U CN 212316606 U CN212316606 U CN 212316606U CN 202021789926 U CN202021789926 U CN 202021789926U CN 212316606 U CN212316606 U CN 2123166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
- stirring
- baffle
- asphalt concrete
- aspha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384 asphal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2 stora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再生储料仓包括有仓体,仓体内设置有搅拌下料组件和料仓启闭组件;搅拌下料组件包括有搅拌轴,以及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料仓启闭组件包括有仓门,以及驱动仓门转动的动力件;且仓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分流物料的挡板,物料在仓体内被挡板分流后再经由搅拌轴搅拌送至出料口处出料。配料系统可由具有上述再生储料仓的投料系统以及搅拌系统构成。利用挡板、搅拌下料组件与料仓启闭组件相配合实现物料的持续搅拌以及分流下料作业,综合提高物料存储后下料的顺畅性和精准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又称为沥青砼,是由人工选配的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石屑以及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沥青混凝土可采用新料和再生料按照比例混合的方式制备得到,且其中的再生料一般是通过废旧沥青料与再生骨料通过热拌或者冷拌的方式处理得到。
在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配料过程中,一般是需要用到用于存储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的储料仓,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称量作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沥青混凝土再生料自身粘性高,容易出现频繁粘附、板结堵塞再生料储料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储料仓频繁发生堵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配料系统及再生储料仓应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包括有仓体,所述仓体包括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仓体内设置有用于搅拌输送物料的搅拌下料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料仓开启或关闭的料仓启闭组件;所述搅拌下料组件包括有转动设置于仓体内的搅拌轴,以及设置于仓体上并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料仓启闭组件包括有转动设置于仓体的出料口处的仓门,以及设置于仓体上并驱动仓门转动的动力件;且所述仓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分流物料的挡板,物料在仓体内被所述挡板分流后再经由搅拌轴搅拌送至出料口处出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进行下料作业时,动力件驱动仓门关闭,而驱动件仍可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下料组件在此时起到持续搅拌仓体内物料,预防板结、物料堵塞出料口的作用。在进行下料作业时,动力件驱动仓门开启,驱动件驱动搅拌轴转动,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挡板的分流作用以及搅拌轴的搅拌带动作用下,顺畅通过仓体的出料口,既有利于预防物料在仓体内壁、仓体的出料口处发生板结,又有利于提高物料下料的精度。利用挡板、搅拌下料组件与料仓启闭组件相配合实现物料的持续搅拌以及分流下料作业,综合提高物料存储后下料的顺畅性和精准性。
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有朝向进料口方向设置的尖端结构,且所述尖端结构的夹角小于或等于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朝向仓体的进料口的端部设置为尖端结构,以起到降低冲击阻力,顺畅分流物料的作用,同时限制尖端结构的夹角角度,在降低冲击阻力,顺畅分流物料与物料流通量之间取得平衡。
优选的,所述仓门设置为对开式结构,且所述仓门与仓体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动力件与连接轴连接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一端与动力件的输出轴相铰接,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与连接轴相连接,且所述动力件铰接安装于仓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的输出轴伸出或者缩回驱动驱动臂转动,驱动臂转动的同时带动连接轴转动,动力件本身同时发生转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仓门开启或者闭合,进而实现驱动仓门开启或者闭合的目的。仓门开启或者闭合的自驱动结构易于实施,具有较好的自驱动性。
优选的,两所述搅拌轴对称转动设置于仓体内,且两所述搅拌轴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的两侧设置两个搅拌轴,两个搅拌轴分别搅拌输送挡板与仓体内壁构成的通道内的物料,有利于提高每个通道内的物料流通量和物料流通顺畅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储料仓整体的防板结堵塞效果以及下料精度的控制。
优选的,两所述搅拌轴配合搅拌并输送物料,且两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并均朝向仓体的内仓壁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相较于同向转动的两搅拌轴而言,可以有效减少搅动死角区域的产生,同时两搅拌轴分别朝向仓体的内仓壁旋转,有利于提高物料搅动的充分性。
优选的,所述仓体包括有上仓室和下仓室,所述搅拌下料组件和挡板设置于上仓室处,所述料仓启闭组件设置于下仓室处,且所述上仓室与下仓室可拆卸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仓室和下仓室配合安装挡板、搅拌下料组件以及料仓启闭组件,且上仓室与下仓室呈分体连接的设计,便于加工、运输以及组装混凝土加工储料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配料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配料系统,包括有投料系统和搅拌系统,投料系统包括有再生混合料组、沥青料组和骨料组,再生混合料组、沥青料组以及骨料组均包括有计量仓和缓冲仓,搅拌系统包括有过渡搅拌缸、强制拌缸以及接料斗;再生混合料组还包括有所述沥青混凝土再生料储料仓,且再生料储料仓、再生料计量仓以及再生料缓冲仓依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沥青混凝土再生料储料仓的仓体存储再生料,可有效解决沥青混凝土再生料在储料仓的出料口处发生堵料的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生产人员可通过驱动件控制旋转轴是否转动,以及旋转轴的转动速率等,进而达到提高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的下料速率、下料量控制精准性的目的。
优选的,仓体的出料口与再生料计量仓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活动连接方式连接仓体的出料口与再生料计量仓,以满足再生料计量仓在计量过程中可以发生位移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挡板、搅拌下料组件与料仓启闭组件相配合实现物料的持续搅拌以及分流下料作业,综合提高物料存储后下料的顺畅性和精准性;
2.采用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配合再生料计量仓使用,可有效解决沥青混凝土再生料在储料仓的出料口处发生堵料的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生产人员可通过驱动件控制旋转轴是否转动,以及旋转轴的转动速率等,进而达到提高混凝土再生料的下料速率、下料量控制精准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配料系统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仓体;11、上仓室;12、下仓室;13、裙边;14、进料口;15、出料口;2、挡板;21、单板;211、侧端面;212、侧平面;22、尖端结构;3、搅拌下料组件;31、搅拌轴;311、搅拌叶片;32、驱动件;33、减速机;4、料仓启闭组件;41、仓门;42、动力件;43、连接轴;44、安装座;45、驱动臂;5、物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参照图1和图2,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包括有仓体1,仓体1包括有位于顶部的进料口14和位于底部的出料口15,且仓体1内由进料口14至出料口15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挡板2、搅拌下料组件3以及料仓启闭组件4。沥青混凝土再生料可在仓体1内存储,且在进行下料作业时,挡板2、搅拌下料组件3以及料仓启闭组件4相配合实现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的精准下料,同时解决了沥青混凝土再生料在仓体1的出料口15处容易出现板结堵塞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仓体1包括有上仓室11和下仓室12,上仓室11和下仓室12呈上下分体设置,上仓室11的上仓口作为仓体1的进料口14使用,下仓室12的下仓口作为仓体1的出料口15使用,而上仓室11的下仓口与下仓室12的上仓口相对接连通。上仓室11和下仓室12的截面形状均为近似方型结构,且上仓室11的下仓口的周侧四边和下仓室12的上仓口的周侧四边均焊接有裙边13,上仓室11的裙边13与下仓室12的裙边13相抵接并通过螺栓穿设锁定。
参照图1和图2,挡板2和搅拌下料组件3均安装于上仓室11处,且挡板2位于搅拌下料组件3的上方,并焊接固定于上仓室11的内仓壁靠近上仓口的位置处。挡板2包括有两单板21,两单板21的一端焊接固定并形成朝向进料口14方向的尖端结构22,即形成高度方向截面形状近似于三角形的尖端结构22,且尖端结构22的三角形截面的顶角夹角小于或等于20°。两单板21的另一端均朝向上仓室11的下仓口方向延伸,同时,两单板21的另一端分别朝向上仓室11的相对两内仓壁倾斜,即两单板21的侧端面211与上仓室11的一组相对设置的内仓壁焊接固定,而两单板21的侧平面212与上仓室11的另一组相对设置的内仓壁配合构成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的物料通道5。
参照图1和图2,搅拌下料组件3包括有转动安装于上仓室11内的搅拌轴31,以及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件32。上仓室11内平行转动安装有两搅拌轴31,两搅拌轴31分别位于上述两物料通道5的下方,且两搅拌轴31上均延期轴向延伸布置有若干搅拌叶片311。可采用电机作为该驱动件32使用,电机固定安装于上仓室11的外壁处,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31之间传动连接有减速机33。两搅拌轴31的转动方向相反,且两搅拌轴31均朝向外侧转动,即朝向上仓室11的内仓壁方向旋转,从而达到搅拌输送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2,料仓启闭组件4安装于下仓室12处,并焊接固定于下仓室12的内仓壁靠近于下仓口的位置处,即靠近于仓体1的出料口15位置处。料仓启闭组件4包括有翻转安装于下仓室12处的仓门41,仓门41呈对开式结构设计,且每个仓门41均连接有驱动其翻转的动力件42。仓门41与下仓室12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3,且连接轴43的两端与下仓室12转动配合并穿设出下仓室12与动力件42驱动连接,即每个仓门41均由两个动力件42共同驱动翻转。可采用气缸作为动力件42使用,且下仓室12的外仓壁上安装固定有安装座44,气缸可安装于该安装座44上。气缸的外缸体铰接安装于该安装座44上,且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驱动臂45,驱动臂45的一端与动力件42的输出轴相铰接,而驱动臂45的另一端与连接轴43穿设出下仓室12的端部同轴连接;当气缸的输出轴伸出或者缩回时,气缸自身作小幅度的转动运动,同时驱动驱动臂45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连接轴43转动的目的,进而达到驱动仓门41开启或者关闭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挡板2、搅拌下料组件3以及料仓启闭组件4三者相配合完成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的搅拌下料作业,其中,挡板2与搅拌下料组件3配合实现分流搅拌下料作业,可以有效解决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的出料口15处发生物料堆积而板结堵塞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搅拌下料组件3中的搅拌轴31的转动状态,实现提高沥青混凝土再生料下料作业控制精度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配料系统。参照图3,配料系统包括有投料系统和搅拌系统。投料系统包括有再生混合料组、沥青料组以及骨料组,再生混合料组的沥青混凝土再生料、沥青料组的沥青油以及骨料组的新骨料称量后投入至搅拌系统内完成物料的混合搅拌作业;搅拌系统包括有两阶段,第一阶段为预混料阶段,第二阶段为强制搅拌阶段,上述沥青混凝土再生料、沥青油以及新骨料在预混料阶段的连续搅拌缸中混合,得到预混料,然后存储于混凝土加工储料仓中,待混凝土加工储料仓中的预混料达到总容量的90%以上,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强制搅拌阶段的强制拌缸中强制搅拌,得到成品料。
参照图3,冷骨料经由烘干筒加热后得到热骨料,热骨料再投入至骨料组。铣刨料采用热拌和/或冷拌和工艺处理后得到再生料,再生料再投入至再生混合料组,其中,铣刨料是对废旧沥青进行铣刨和粉碎处理后,筛选出的粒径在10-30mm之间的混合铣刨料。沥青料组中所投入的沥青料是石油沥青。
参照图3,再生混合料组、沥青料组以及骨料组均包括有储料仓、计量仓和缓冲仓。经由前工序处理后的再生料存储于再生料储料仓内,再生料储料仓内的存储料在排配下投入至再生料计量仓内,按照配比要求称量后,投入至再生料缓冲仓内暂存。经由前工序处理后的沥青料存储于沥青油储料仓或者也叫做沥青油储料罐内,沥青油储料仓内的存储料在排配下投入至沥青油计量仓内,按照配比要求称量后,投入至沥青油缓冲仓内暂存。经由前工序处理后的新骨料投入至震动筛分仓内,震动筛分后在排配下投入至新骨料计量仓内,按照配比要求称量后,投入至新骨料缓冲仓内暂存。需要注意的是,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的仓体1的出料口15与再生料计量仓之间活动连接,即利用柔性材料连接两者,以满足再生料计量仓在称量过程中发生高度方向的位移的需求,同时起到提高连着连接处密封性的作用。
参照图3,各缓冲仓内的再生混合料、沥青料以及新骨料在配比要求下投入至过渡搅拌缸内,在此过程中,还会按照配比要求同步投入粉料,粉料同样是经由矿粉计量仓和矿粉缓冲仓后进入至过渡搅拌缸中,混合料在过渡搅拌缸的螺旋搅拌输送作用下完成预搅拌混合作业,从而得到预混料,其中,过渡搅拌缸可以为混凝土连续式螺旋搅拌机。预混料投入至混凝土加工储料仓内暂存,当预混料达到整仓容量的90%以上后,再放料进入至强制搅拌缸中完成搅拌作业,强制搅拌缸可以为卧式双轴混凝土搅拌机,最后进入至接料斗内,得到成品。
参照图3,在混凝土配料系统中,各储料仓、计量仓以及缓冲仓由高至底依次布置于作业平台上,且搅拌系统的过渡搅拌缸、混凝土加工储料仓、强制搅拌缸以及接料斗同样是采用由高至低的布置于作业平台上并位于投料系统的下方,通过螺旋输送机、管路以及阀门的控制实现物料的输送控制作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包括有仓体(1),所述仓体(1)包括有进料口(14)和出料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内设置有用于搅拌输送物料的搅拌下料组件(3),以及用于控制料仓开启或关闭的料仓启闭组件(4);所述搅拌下料组件(3)包括有转动设置于仓体(1)内的搅拌轴(31),以及设置于仓体(1)上并驱动搅拌轴(31)转动的驱动件(32),所述料仓启闭组件(4)包括有转动设置于仓体(1)的出料口(15)处的仓门(41),以及设置于仓体(1)上并驱动仓门(41)转动的动力件(42);且所述仓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分流物料的挡板(2),物料在仓体(1)内被所述挡板(2)分流后再经由搅拌轴(31)搅拌送至出料口(15)处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包括有朝向进料口(14)方向设置的尖端结构(22),且所述尖端结构(22)的夹角小于或等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41)设置为对开式结构,且所述仓门(41)与仓体(1)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3);所述动力件(42)与连接轴(43)连接有驱动臂(45),所述驱动臂(45)的一端与动力件(42)的输出轴相铰接,所述驱动臂(45)的另一端与连接轴(43)相连接,且所述动力件(42)铰接安装于仓体(1)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搅拌轴(31)对称转动设置于仓体(1)内,且两所述搅拌轴(31)分别位于挡板(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搅拌轴(31)配合搅拌并输送物料,且两所述搅拌轴(31)的转动方向相反,并均朝向仓体(1)的内仓壁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包括有上仓室(11)和下仓室(12),所述搅拌下料组件(3)和挡板(2)设置于上仓室(11)处,所述料仓启闭组件(4)设置于下仓室(12)处,且所述上仓室(11)与下仓室(12)可拆卸连接固定。
7.具有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的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投料系统和搅拌系统,投料系统包括有再生混合料组、沥青料组和骨料组,再生混合料组、沥青料组以及骨料组均包括有计量仓和缓冲仓,搅拌系统包括有过渡搅拌缸、强制拌缸以及接料斗;再生混合料组还包括有所述沥青混凝土再生料储料仓,且再生料储料仓、再生料计量仓以及再生料缓冲仓依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仓体(1)的出料口(15)与再生料计量仓活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89926.0U CN212316606U (zh) | 2020-08-24 | 2020-08-24 |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89926.0U CN212316606U (zh) | 2020-08-24 | 2020-08-24 |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16606U true CN212316606U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403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89926.0U Active CN212316606U (zh) | 2020-08-24 | 2020-08-24 |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1660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35359A (zh) * | 2021-01-26 | 2021-08-10 | 蔡立军 |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
CN115400678A (zh) * | 2022-09-21 | 2022-11-29 |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抗冻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
-
2020
- 2020-08-24 CN CN202021789926.0U patent/CN2123166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35359A (zh) * | 2021-01-26 | 2021-08-10 | 蔡立军 | 一种抗紫外老化沥青的生产加工工艺 |
CN115400678A (zh) * | 2022-09-21 | 2022-11-29 |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抗冻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115400678B (zh) * | 2022-09-21 | 2023-08-18 |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抗冻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16606U (zh) |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及配料系统 | |
CN1853891A (zh) | 一种建筑用干粉砂浆的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 | |
CN107116695A (zh) | 一种均匀下料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210880248U (zh) | 一种干粉砂浆混合搅拌系统 | |
CN215038827U (zh) | 一种混凝土上料装置 | |
CN105235061B (zh) | 一种利用废弃泥浆制备加气块砖的生产系统及工艺方法 | |
CN212421772U (zh) | 一种砂石过渡储料斗 | |
CN211221422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楼 | |
CN205651515U (zh) | 干粉砂浆搅拌混合装置 | |
CN111945517A (zh) | 沥青混凝土再生储料仓、配料系统及再生储料仓应用方法 | |
CN210438005U (zh) | 一种混凝土称重配料料仓 | |
CN105839499B (zh) | L型沥青冷再生拌和设备 | |
CN100335722C (zh) | 消除温度离析的料斗 | |
CN210161419U (zh) | 一种建筑用物料配比混料机 | |
CN215086260U (zh) | 一种沥青混凝土骨料预混料机构 | |
CN212636125U (zh) | 沥青混凝土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201720014U (zh) | 搅拌单螺杆泵 | |
CN107803931A (zh) | 一种搅拌生产线 | |
CN116160559A (zh) | 一种混凝土拌和输料车 | |
CN212919878U (zh) | 干粉砂浆防离析包装装置 | |
CN213005907U (zh) | 用于连续式搅拌站的细粉料原料配料斗 | |
CN209214730U (zh) | 搅拌改进称重计量器 | |
CN105883875A (zh) | 一种电石泥制备干粉氢氧化钙的方法 | |
CN210820251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楼的搅拌机 | |
CN219311610U (zh) | 一种封闭式无尘砂浆混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