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2910B - 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2910B
CN113232910B CN202110417974.XA CN202110417974A CN113232910B CN 113232910 B CN113232910 B CN 113232910B CN 202110417974 A CN202110417974 A CN 202110417974A CN 113232910 B CN113232910 B CN 113232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binding wire
cutting
wir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79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2910A (zh
Inventor
板垣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32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2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2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2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5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185Details of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3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applying separate securing members, e.g. deformable clips
    • B65B13/345Han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10Bundling rods, sticks, or like elongat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5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cutting cables or wires, or splic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 H02G1/1292Devices for dismantling twisted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捆扎机。钢筋捆扎机具备:具有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A)的固定刀部(60A);及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固定刀部(60A)进行旋转且具有可动刀(613A)的可动刀部(61A)。固定刀部(60A)具备避让部(602A1),该避让部(602A1)在通过可动刀部(61A)切断两根捆扎丝(W)的动作中,在一方的捆扎丝(W)被按压的位置的端缘部(601A1)设置供该捆扎丝(W)进入的形状的凹部,使一方的捆扎丝(W)避让可动刀部(61A)。

Description

捆扎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2月27日、申请号为201711444372.3、发明名称为捆扎机这一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捆扎丝对钢筋等捆扎物进行捆扎的捆扎机。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在2根以上的钢筋上卷绕捆扎丝并将卷绕于钢筋的捆扎丝扭转而利用捆扎丝捆扎该2根以上的钢筋的称为钢筋捆扎机的捆扎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2月27日、申请日号为201711444372.3、发明名称为捆扎机这一申请的分案申请。
在这样的捆扎机中,是将长条状的捆扎丝向钢筋卷绕并在切断了卷绕于钢筋的捆扎丝之后将捆扎丝扭转的结构。因此,提出了如下的结构:捆扎机具备将捆扎丝切断的机构,在滑动接触的一对刀部之间夹持捆扎丝,通过剪切将捆扎丝切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16802号公报
在具备在一对刀部的相对移动中通过剪切将捆扎丝切断的结构的以往的捆扎机中,对应于捆扎丝切断时的载荷,通过使用高转矩的电动机或使驱动电流增加等来应对。然而,这样的应对导致装置的大型化、消耗电力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将捆扎丝切断的动作中的载荷的捆扎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机,具备:捆扎丝传送部,传送向捆扎物卷绕的捆扎丝;切断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切断;及捆扎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扭转,切断部具备夹住并切断捆扎丝的一对刀部,在一对刀部中的一方或两方具备使捆扎丝的一部分的切断相对于捆扎丝的其余部分延迟的延迟部。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机,具备:捆扎丝传送部,传送向捆扎物卷绕的捆扎丝;切断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切断;及捆扎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扭转,切断部具备夹住并切断捆扎丝的一对刀部,将一对刀部中的一方或两方相对于刀部的切断方向形成为曲柄状。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机,具备:捆扎丝传送部,传送向捆扎物卷绕的捆扎丝;切断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切断;及捆扎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扭转,切断部具备夹住并切断捆扎丝的一对刀部,使一对刀部中的一方或两方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刀部的切断方向倾斜。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使捆扎丝的切断开始的定时错开,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轻载荷。这样,通过减轻捆扎丝切断时的载荷,与以往相比,也能够使用低转矩的电动机,或降低驱动电流等,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低消耗电力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从侧面观察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一例的从侧面观察的图。
图3是表示捆扎丝传送部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捆扎丝传送部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一例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9A、9B是表示捆扎部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捆扎部的一例的图。
图11A-11D是表示把持捆扎丝而进行扭转的动作的一例的详情的动作说明图。
图12A、12B是表示切断捆扎丝的动作的详情的动作说明图。
图13A-13D是表示切断捆扎丝的动作的详情的动作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另一例的侧视图。
图21A、21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钢筋捆扎机、2A…料仓、20…卷轴、3A、3B、3C…捆扎丝传送部、30L…第一传送齿轮(传送部件)、31L…齿部、32L…槽部、30R…第二传送齿轮(传送部件)、31R…齿部、32R…槽部、33…传送电动机(原动机)、33a…小齿轮、33b…大齿轮、34…驱动力传递机构、34a…传送小齿轮、36…位移部件、4A1…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2…第二捆扎丝引导件、5A…卷曲引导部、50…卷曲引导件(第一引导件)、51…诱导引导件(第二引导件)、53…退避机构、53a…第一引导销、53b…第二引导销、6A…切断部、60A…固定刀部(刀部)、600A…轴部、601A…开口、601A1…端缘部、602A1…避让部、61A…可动刀部(刀部)、610A…可动部主体、611A…孔部、612A…轴支撑部、613A…可动刀、614A…轴、62A…传递机构、620A…第一连杆、621A…第二连杆、622A…轴、623A…被按压部、624A…轴、630…传递部件、7A…捆扎部、70…把持部、70C…固定把持部件、70L…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R…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1…弯折部、71a…开闭销、76…轴、8A…驱动部、80…电动机、81…减速器、82…旋转轴、83…可动部件、W…捆扎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捆扎机的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一例。
<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从侧面观察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一例的从侧面观察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1A将捆扎丝W向作为一方向的正方向传送,向作为捆扎物的钢筋S的周围卷绕,将卷绕于钢筋S的周围的捆扎丝W向作为另一方向的反方向传送而卷缠于钢筋S之后,将捆扎丝W扭转而利用捆扎丝W捆扎钢筋S。
因此,钢筋捆扎机1A具备:收纳捆扎丝W的作为收纳部的料仓2A;及传送捆扎丝W的捆扎丝传送部3A。而且,钢筋捆扎机1A具备:对向捆扎丝传送部3A送入的捆扎丝W进行引导的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及对从捆扎丝传送部3A送出的捆扎丝W进行引导的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
此外,钢筋捆扎机1A具备:构成将由捆扎丝传送部3A传送的捆扎丝W向钢筋S的周围卷绕的路径的卷曲引导部5A;及将卷绕于钢筋S的捆扎丝W切断的切断部6A。而且,钢筋捆扎机1A具备将卷缠于钢筋S的捆扎丝W扭转的捆扎部7A。
料仓2A是卷轴收纳部的一例,将卷轴20收纳成能够旋转、拆装,该卷轴20对长条状的捆扎丝W以能够抽出的方式进行卷绕。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1A为了能够利用2根捆扎丝W捆扎钢筋S,而在卷轴20卷绕有能够抽出的2根捆扎丝W。捆扎丝W使用由可塑性变形的金属线构成的捆扎丝、金属线由树脂包覆而成的捆扎丝、或者绞线这样的捆扎丝。
图3及图4是表示捆扎丝传送部的一例的图,接下来,说明捆扎丝传送部3A的结构。捆扎丝传送部3A具备通过旋转动作来传送捆扎丝W的第一传送齿轮30L和第二传送齿轮30R,作为夹持并列的2根捆扎丝W而传送的一对传送部件。
第一传送齿轮30L具备对驱动力进行传递的齿部31L。在本例中,齿部31L是构成正齿轮的形状,形成于第一传送齿轮30L的外周的整周。而且,第一传送齿轮30L具备供捆扎丝W进入的槽部32L。在本例中,槽部32L由截面形状为大致V字形状的凹部构成,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于第一传送齿轮30L的外周的整周。
第二传送齿轮30R具备对驱动力进行传递的齿部31R。在本例中,齿部31R是构成正齿轮的形状,形成于第二传送齿轮30R的外周的整周。而且,第二传送齿轮30R具备供捆扎丝W进入的槽部32R。在本例中,槽部32R由截面形状为大致V字形状的凹部构成,沿圆周方向形成于第二传送齿轮30R的外周的整周。
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以各自的槽部32L、32R相向的方式隔着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设置。
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为了夹持捆扎丝W而以彼此接近的方式被按压。由此,捆扎丝传送部3A在第一传送齿轮30L的槽部32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的槽部32R之间夹持捆扎丝W。
因此,捆扎丝传送部3A具备使第二传送齿轮30R向相对于第一传送齿轮30L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位移的位移部件36。位移部件36在一方的端部侧通过轴300R将第二传送齿轮30R支撑为能够旋转。而且,位移部件36的另一方的端部能够以轴36a为支点旋转地支撑于捆扎丝传送部3A的支撑部件301。
位移部件36被未图示的弹簧按压,通过以轴36a为支点的旋转动作而向箭头V1方向位移。由此,第二传送齿轮30R由弹簧38的力向第一传送齿轮30L方向按压。
在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装填捆扎丝W的情况下,在第一传送齿轮30L的槽部32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的槽部32R之间夹持捆扎丝W。
另外,以在第一传送齿轮30L的槽部32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的槽部32R之间夹持有捆扎丝W的状态,使第一传送齿轮30L的齿部31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的齿部31R啮合。由此,在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传递由旋转产生的驱动力。
捆扎丝传送部3A具备:对第一传送齿轮30L和第二传送齿轮30R中的一方、在本例中为第一传送齿轮30L进行驱动的作为原动机的一例的传送电动机33;及将传送电动机33的驱动力向第一传送齿轮30L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34。
驱动力传递机构34是原动机驱动力传递部的一例,具备:安装在传送电动机33的轴上的小齿轮33a;及与小齿轮33a啮合的大齿轮33b。而且,驱动力传递机构34具备从大齿轮33b被传递驱动力并与第一传送齿轮30L啮合的传送小齿轮34a。小齿轮33a、大齿轮33b及传送小齿轮34a分别由正齿轮构成。
第一传送齿轮30L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34被传递传送电动机33的旋转动作而旋转。第二传送齿轮30R通过齿部31L与齿部31R的啮合而被传递第一传送齿轮30L的旋转动作,从动于第一传送齿轮30L而旋转。
由此,捆扎丝传送部3A将夹持在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的捆扎丝W沿捆扎丝W的延伸方向传送。在传送2根捆扎丝W的结构中,通过在第一传送齿轮30L的槽部32L与一方的捆扎丝W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在第二传送齿轮30R的槽部32R与另一方的捆扎丝W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及在一方的捆扎丝W与另一方的捆扎丝W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2根捆扎丝W以并列的状态传送。
捆扎丝传送部3A通过切换传送电动机33的旋转方向的正反,来切换第一传送齿轮30L和第二传送齿轮30R的旋转方向,从而切换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的正反。
接下来,说明对捆扎丝W的传送进行引导的捆扎丝引导件。如图2所示,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相对于向正方向传送的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而配置在第一传送齿轮30L及第二传送齿轮30R的上游侧。而且,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相对于向正方向传送的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而配置在第一传送齿轮30L及第二传送齿轮30R的下游侧。
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及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具备供捆扎丝W穿过的引导孔40A。引导孔40A具有对捆扎丝W的径向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形状。在传送2根捆扎丝W的结构中,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及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形成有使2根捆扎丝W并列地穿过的形状的引导孔40A。
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及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的引导孔40A设于穿过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的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L上。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将穿过引导孔40A的捆扎丝W导向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的传送路径L。
相对于向正方向传送的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而位于引导孔40A的上游侧的捆扎丝导入部成为比下游侧的开口面积大的圆锥形状或棱锥形状等锥状。由此,捆扎丝W相对于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及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的导入变得容易。
接下来,说明构成将捆扎丝W卷绕于钢筋S的周围的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的卷曲引导部5A。卷曲引导部5A具备:使由第一传送齿轮30L及第二传送齿轮30R传送的捆扎丝W形成卷的卷曲引导件(第一引导件)50;及将从第一引导件50送出的捆扎丝W导向捆扎部7A的诱导引导件(第二引导件)51。
第一引导件50具备:构成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的引导槽52;及通过与引导槽52的协作而使捆扎丝W形成卷的作为引导部件的第一引导销53a及第二引导销53b。
第一引导销53a在第一引导件中设于由第一传送齿轮30L及第二传送齿轮30R传送的捆扎丝W的导入部侧,相对于由引导槽52形成的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配置在由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内侧。第一引导销53a对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进行限制,以避免沿引导槽52被传送的捆扎丝W进入到由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内侧。
第二引导销53b在第一引导件50中设于由第一传送齿轮30L及第二传送齿轮30R传送的捆扎丝W的排出部侧,相对于由引导槽52形成的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配置在由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外侧。
卷曲引导部5A具备使第一引导销53a退避的退避机构53。在捆扎丝W卷绕于钢筋S之后,退避机构53与捆扎部7A的动作联动地位移,在将捆扎丝W向钢筋S卷缠的定时之前,使第一引导销53a从捆扎丝W移动的路径退避。
第二引导件51具备:对由卷绕于钢筋S的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三引导部54;及对由卷绕于钢筋S的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沿轴向Ru1的位置进行限制的第四引导部55。
第三引导部54在由卷绕于钢筋S的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外侧设有由沿着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延伸的面形成的壁面54a。在捆扎丝W卷绕于钢筋S时,第三引导部54通过壁面54a对由卷绕于钢筋S的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位置进行限制。
第四引导部55设置在捆扎丝W的导入侧,在由卷绕于钢筋S的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沿轴向Ru1的两侧设有由朝向环Ru的径向的内侧而从壁面54a立起的面形成的壁面55a。在捆扎丝W卷绕于钢筋S时,第四引导部55通过壁面55a对由卷绕于钢筋S的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沿轴向Ru1的位置进行限制。
由此,从第一引导件50送出的捆扎丝W的卷绕于钢筋S的环Ru的轴向Ru1的位置由第四引导部55的壁面55a限制,且捆扎丝W由第四引导部55向第三引导部54引导。
关于第二引导件51,在本例中,第三引导部54固定于钢筋捆扎机1A的主体部10A,第四引导部55以能够以轴55b为支点旋转的状态支撑于第三引导部54。第四引导部55的从第一引导件50送出的捆扎丝W进入的导入侧相对于第一引导件50能够向接触/分离的方向开闭。在利用捆扎丝W捆扎了钢筋S之后,通过将钢筋捆扎机1A从钢筋S拔出的动作而使第四引导部55退避,因此将钢筋捆扎机1A从钢筋S拔出的动作变得容易。
接下来,说明使捆扎丝W形成卷的结构。由第一传送齿轮30L及第二传送齿轮30R传送的捆扎丝W通过由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外侧的两个点和这两个点之间的内侧的一个点这至少三个点,对由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位置进行限制,由此使捆扎丝W形成卷。
在本例中,通过相对于被向正方向传送的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在第一引导销53a的上游侧设置的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和在第一引导销53a的下游侧设置的第二引导销53b这两个点,限制由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外侧的位置。而且,通过第一引导销53a,限制由捆扎丝W形成的环Ru的径向的内侧的位置。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一例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一例的局部侧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一例的侧视图。接下来,说明将卷缠于钢筋S的捆扎丝W切断的切断部6A。
切断部6A具备:固定刀部60A;通过与固定刀部60A的协作而将捆扎丝W切断的可动刀部61A;及将捆扎部7A的动作向可动刀部61A传递的传递机构62A。
固定刀部60A是刀部的一例,具备轴部600A和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A。轴部600A具有圆柱形状,沿轴向的端部固定于图7及图8所示的支撑部件650。开口601A沿着与轴向正交的方向贯通轴部600A。开口601A具有2根捆扎丝W能够以并列的状态穿过的形状。在本例中,开口601A的截面形状是沿着2根捆扎丝W并列的方向的长孔形状,长孔形状的长度方向是沿着轴部600A的轴向的朝向。
开口601A具有相对于向箭头D1所示的正方向的捆扎丝W的传送而开口601A的导入侧的开口面积变宽那样的例如锥形状。而且,开口601A具有相对于向箭头D2所示的反方向的捆扎丝W的传送而开口601A的导入侧的开口面积变宽那样的例如锥形状。由此,在固定刀部60A的开口601A穿过的捆扎丝W无论是被向正方向传送时还是被向反方向传送时,都将捆扎丝W按压于开口601A的导入侧的端部,抑制成为传送的阻力的情况。固定刀部60A相对于向正方向传送的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而设置在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的下游侧,开口601A构成第三捆扎丝引导件。
可动刀部61A是刀部的一例,具备:可动部主体610A;供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插入的孔部611A;将可动部主体610A支撑于轴部600A的轴支撑部612A;及将穿过固定刀部60A的开口601A的捆扎丝W切断的可动刀613A。
孔部611A由与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的外形形状一致的圆形的开口构成,并贯通可动部主体610A。轴支撑部612A和可动刀613A对应于孔部611A的内表面的位置,从可动部主体610A的一个面沿孔部611A的轴向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可动刀部61A的孔部611A供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插入,在固定刀部60A安装有可动刀部61A的状态下,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的轴向与可动刀部61A的孔部611A的轴向平行且大体一致。
当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插入于孔部611A时,可动刀部61A在能够以轴部600A为支点相对于固定刀部60A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于固定刀部60A。
可动刀613A以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插入于可动刀部61A的孔部611A的状态,设置在沿着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的外周面的位置,并沿着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的轴向延伸。
通过以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为支点的可动刀部61A的旋转动作,可动刀613A向对固定刀部60A的开口601A进行开闭的方向、沿着轴部600A的周面在圆周方向上移动。可动刀613A相对于开口601A的移动方向是与长孔形状的开口601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通过可动刀部61A以固定刀部60A为支点的旋转动作,可动刀613A与固定刀部60A的开口601A的一方的开口端进行滑动接触。在捆扎丝W的切断动作中,可动刀63A向箭头C1方向移动。当可动刀613A向箭头C1方向移动时,穿过开口601A的捆扎丝W被夹于固定刀部60A的开口601A与可动刀部61A的可动刀613A之间。夹于固定刀部60A与可动刀部61A之间的捆扎丝W被可动刀613A向箭头C1方向按压,被按压于固定刀部60A的构成刀的开口601A的端缘部601A1。并且,可动刀部61A的可动刀613A与固定刀部60A的端缘部601A1进行滑动接触,进而可动刀613A向箭头C1方向移动,施加将捆扎丝W剪切的力,将捆扎丝W切断。
接下来,说明使2根捆扎丝W中的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相对于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延迟来实现载荷的减轻的延迟部的结构。
固定刀部60A具备避让部602A1,在通过可动刀部61A将2根捆扎丝W切断的动作中,该避让部602A1作为通过使一方的捆扎丝W避让可动刀部61A而使切断开始的定时延迟的延迟部。
在向箭头C1所示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刀部61A的动作中捆扎丝W被按压的开口601A的开口端处,在一方的捆扎丝W被按压的位置的端缘部601A1设置供该捆扎丝W的一部分进入的形状的凹部来构成避让部602A1
接下来,说明使可动刀部61A动作的结构。传递机构62A具备接受捆扎部7A的动作的第一连杆620A和将第一连杆620A的动作向可动刀部61A传递的第二连杆621A。
第一连杆620A由在支撑部件650设置的轴622A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一连杆620A隔着轴622A而在一方的端部具备接受捆扎部7A的动作的被按压部623A。而且,第一连杆620A隔着轴622A而在另一方的端部具备将第二连杆621A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624A。
第二连杆621A的一方的端部被连结成能够以可动刀部61A的轴614A为支点相对于可动刀部61A旋转。可动刀部61A的轴614A设置在从孔部611A分离了预定的长度的位置,该孔部611A供作为可动刀部61A的旋转动作的支点的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插入。而且,第二连杆621A的另一方的端部被连结成能够以轴624A为支点相对于第一连杆620A旋转。
传递机构62A通过传递部件630将捆扎部7A的动作向第一连杆620A传递,第一连杆620A以轴622A为支点旋转。传递机构62A通过第二连杆621A将第一连杆620A的以轴622A为支点的旋转动作向可动刀部61A传递,可动刀部61A以固定刀部60A为支点旋转。由此,穿过固定刀部60A的开口601A的捆扎丝W被可动刀部61A切断。
图9A、9B及图10是表示捆扎部的一例的图,接下来,说明利用捆扎丝W捆扎钢筋S的捆扎部7A。
捆扎部7A具备:把持捆扎丝W的把持部70;及将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侧和另一方的端部WE侧向钢筋S侧弯曲的弯折部71。
把持部70具备固定把持部件70C、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隔着固定把持部件70C而沿左右方向配置。具体而言,相对于固定把持部件70C,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配置在卷绕的捆扎丝W的沿轴向的一侧,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配置在另一侧。
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和固定把持部件70C中,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固定把持部件70C的前端侧之间穿过捆扎丝W。而且,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和固定把持部件70C中,在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与固定把持部件70C的前端侧之间穿过捆扎丝W。
固定把持部件70C具备将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76。固定把持部件70C通过轴76支撑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的后端侧。由此,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通过以轴76为支点的旋转动作,向前端侧相对于固定把持部件70C接触/分离的方向开闭。而且,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通过以轴76为支点的旋转动作,向前端侧相对于固定把持部件70C接触/分离的方向开闭。
弯折部71具有将把持部70的周围覆盖的形状,设置成能够沿着捆扎部7A的轴向移动。弯折部71具备对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进行开闭的开闭销71a。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具备通过开闭销71a的动作而对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进行开闭的开闭引导孔77。
开闭销71a贯通弯折部71的内部而与弯折部71的移动方向正交。开闭销71a通过固定于弯折部71而与弯折部71的移动联动地移动。
开闭引导孔77具备沿开闭销71a的移动方向延伸并将开闭销71a的直线方向的动作转换成由以轴76为支点的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的旋转进行的开闭动作的开闭部78。开闭引导孔77具备:沿着弯折部71的移动方向而延伸第一等待距离的第一等待部770;及沿着弯折部71的移动方向而延伸第二等待距离的第二等待部771。开闭部78从第一等待部770的一端部向斜外侧方向弯折延伸,且与第二等待部771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A、图9B中,图示出在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设置的开闭引导孔77,但是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也以左右对称的形状设有同样的开闭引导孔77。
如图9A所示,把持部70中,通过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向离开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移动,而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形成捆扎丝W穿过的传送路径。
由第一传送齿轮30L及第二传送齿轮30R传送的捆扎丝W穿过固定把持部件70C与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之间,由卷曲引导部5A引导。通过卷曲引导部5A形成卷的捆扎丝W穿过固定把持部件70C与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之间。
在钢筋捆扎机1A中,在将图1所示的设置卷曲引导部5A的一侧作为前侧的情况下,通过弯折部71向图10的箭头F所示的前方移动而开闭销71a按压开闭引导孔77的开闭部78时,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通过以轴76为支点的旋转动作而向接近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移动。
如图9B所示,通过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向接近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移动而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把持捆扎丝W。而且,通过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向接近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移动,在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的捆扎丝W穿过的部位形成能够传送捆扎丝W的间隔。
弯折部71具备对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被把持的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侧进行按压的弯曲部71b1。而且,弯折部71具备对在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被把持的捆扎丝W的另一方的端部WE侧进行按压的弯曲部71b2。
弯折部71向箭头F所示的前方移动,由此通过弯曲部71b1按压由固定把持部件70C与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把持的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侧,使其向钢筋S侧弯曲。而且,弯折部71向箭头F所示的前方移动,由此通过弯曲部71b1按压在固定把持部件70C与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之间穿过的捆扎丝W的另一方的端部WE侧,使其向钢筋S侧弯曲。
如图2所示,捆扎部7A具备对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长度限制部74。长度限制部74通过在通过了固定把持部件70C与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之间的捆扎丝W的传送路径上设置与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接触的部件而构成。
此外,捆扎部7A具备:旋转轴82;通过旋转轴82的旋转动作而进行位移的作为被动作部件的可动部件83;及对与旋转轴82的旋转动作联动的可动部件83的旋转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部件84。而且,钢筋捆扎机1A具备驱动捆扎部7A的驱动部8A。驱动部8A具备:电动机80;及进行减速及转矩的放大的减速器81。旋转轴82经由减速器81而由电动机80驱动。
旋转轴82和可动部件83通过设于旋转轴82的螺纹部和设于可动部件83的螺母部,将旋转轴82的旋转动作转换成可动部件83的沿旋转轴82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捆扎部7A将弯折部71与可动部件83一体设置,通过可动部件83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而弯折部71沿前后方向移动。
可动部件83及弯折部71和支撑于弯折部71的把持部70在通过把持部70把持捆扎丝W及通过弯折部71弯折捆扎丝W的动作区域中,通过卡定于旋转限制部件84,而以通过旋转限制部件84限制了旋转动作的状态沿前后方向移动。而且,可动部件83及弯折部71和把持部70通过从旋转限制部件84的卡定脱落而通过旋转轴82的旋转动作进行旋转。
把持部70与可动部件83及弯折部71的旋转联动,而把持有捆扎丝W的固定把持部件70C、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旋转。
上述的第一引导销53a的退避机构53由将可动部件83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转换成第一引导销53a的位移的连杆机构构成。而且,切断部6A通过传递部件630A将可动部件83的动作向传递机构62A传递,使可动刀部61A旋转。
接下来,说明钢筋捆扎机1A的形状。钢筋捆扎机1A是作业者手持使用的方式,具备主体部10A和手柄部11A。钢筋捆扎机1A在主体部10A的前侧的端部设置上述的卷曲引导部5A的卷曲引导件50和诱导引导件51。而且,钢筋捆扎机1A在主体部10A收纳有上述的捆扎丝传送部3A、切断部6A、捆扎部7A及驱动部8A等。此外,钢筋捆扎机1A的手柄部11A从主体部10A向一方向延伸。而且,钢筋捆扎机1A的料仓2A设置在手柄部11A的前方。
接下来,对钢筋捆扎机1A的操作部进行说明。钢筋捆扎机1A在手柄部11A的前侧设置扳机12A,控制部14A根据通过扳机12A的操作被按压的开关13A的状态来控制传送电动机33和电动机80。而且,蓄电池15A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手柄部11A的下部。
<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动作例>
图11A-11D是表示把持捆扎丝而进行扭转的动作的一例的详情的动作说明图,接下来,参照各图,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1A以2根捆扎丝W捆扎钢筋S的动作。
钢筋捆扎机1A将捆扎丝W夹持在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该捆扎丝W的前端从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的夹持位置至位于与切断部6A的固定刀部60之间的状态成为等待状态。而且,钢筋捆扎机1A在等待状态下,如图9A所示,是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相对于固定把持部件70C打开且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相对于固定把持部件70C打开的状态。
当钢筋S进入到卷曲引导部5A的第一引导件50与第二引导件51之间且扳机12A被操作时,传送电动机33被向正转方向驱动,第一传送齿轮30L正转,并且第二传送齿轮30R从动于第一传送齿轮30L而正转。由此,夹持在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的2根捆扎丝W被向正方向传送。
相对于被向正方向传送的捆扎丝W的传送方向,在捆扎丝传送部3A的上游侧设置第一捆扎丝引导件4A1,在下游侧设置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由此2根捆扎丝W以并列的状态被传送。
当捆扎丝W被向正方向传送时,捆扎丝W穿过固定把持部件70C与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之间,通过卷曲引导部5A的第一引导件50的引导槽52。由此,捆扎丝W被第二捆扎丝引导件4A2引导(支撑),且通过第一引导件50的第一引导销53a及第二引导销53b这两个点,形成向钢筋S的周围卷绕的卷。
从第一引导件50被送出的捆扎丝W由第二引导件51导向固定把持部件70C与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之间。并且,当捆扎丝W的前端被传送至与长度限制部74接触的位置时,传送电动机33的驱动停止。由此,如图11A所示,捆扎丝W呈环状地卷绕于钢筋S的周围。
在捆扎丝W的传送停止之后,通过向正转方向驱动电动机80,而电动机80使可动部件83向作为前方的箭头F方向移动。即,可动部件83的与电动机80的旋转联动的旋转动作被旋转限制部件84限制,电动机80的旋转被转换成直线移动。由此,可动部件83向前方移动。
与可动部件83向前方移动的动作联动,弯折部71与可动部件83一体地不旋转而向前方移动。当弯折部71向前方移动时,如图9B所示,开闭销71a通过开闭引导孔77的开闭部78。
由此,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通过以轴76为支点的旋转动作而向接近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移动。由此,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把持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侧。而且,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通过以轴76为支点的旋转动作而向接近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移动。由此,在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的捆扎丝W穿过的部位形成能够传送捆扎丝W的间隔。
此外,当可动部件83向前方移动时,可动部件83的动作向退避机构53传递,第一引导销53a退避。
在使可动部件83前进至通过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及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的开闭动作而把持捆扎丝W的位置之后,暂时停止电动机80的旋转,将传送电动机33向反转方向驱动。由此,伴随着第一传送齿轮30L的反转,第二传送齿轮30R从动于第一传送齿轮30L而反转。
由此,夹持在第一传送齿轮30L与第二传送齿轮30R之间的捆扎丝W被向反方向传送。通过将捆扎丝W向反方向传送的动作,如图11B所示,捆扎丝W紧贴地卷缠于钢筋S。
在将捆扎丝W卷缠于钢筋S而停止了传送电动机33的反转方向的驱动之后,将电动机80向正转方向驱动,由此使可动部件83向前方移动。可动部件83向前方移动的动作由传递机构62A向切断部6A传递,由此可动刀部61A旋转,通过固定刀部60A和可动刀部61A的动作将由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和固定把持部件70C把持的捆扎丝W的另一方的端部WE侧切断。
在如本例那样利用2根捆扎丝W来捆扎钢筋S的情况下,与以往那样利用1根捆扎丝捆扎钢筋S的情况相比,即使使各捆扎丝W的直径变细也能够获得与以往同等的捆扎强度。因此,捆扎丝W容易弯曲,利用较小的力就能够使捆扎丝W紧贴于钢筋S。因此,能够以较小的力将捆扎丝W卷缠于钢筋S。伴随于此,能够实现基于钢筋捆扎机1A的各电动机的小型化、机构部位的小型化而得到的主体部整体的小型化。而且,通过电动机的小型化、载荷的降低,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在切断了捆扎丝W之后,使可动部件83进一步向前方移动,由此如图11C所示,弯折部71与可动部件83一体地向前方移动。弯折部71向箭头F所示的前方即接近钢筋S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弯曲部71b1将由固定把持部件70C和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把持的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侧向钢筋S侧按压,使其以把持位置为支点向钢筋S侧弯曲。通过弯折部71进一步向前方移动,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S侧以被把持的状态保持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
另外,弯折部71通过向箭头F所示的前方即接近钢筋S的方向移动,而通过弯曲部71b2将由固定把持部件70C和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把持的捆扎丝W的另一方的端部WE侧向钢筋S侧按压,使其以把持位置为支点向钢筋S侧弯曲。通过弯折部71进一步向前方移动,捆扎丝W的一方的端部WE侧被支撑在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与固定把持部件70C之间。
在将捆扎丝W的端部向钢筋S侧弯折之后,通过将电动机80进一步向正转方向驱动,而电动机80使可动部件83进一步向作为前方的箭头F方向移动。通过可动部件83移动至箭头F方向的预定的位置而可动部件83从旋转限制部件84的卡定脱落,可动部件83的由旋转限制部件84产生的旋转的限制被解除。
由此,通过将电动机80进一步向正转方向驱动,而把持捆扎丝W的把持部70与弯折部71一体旋转,如图11D所示,将捆扎丝W扭转。
在扭转了捆扎丝W之后,通过将电动机80向反转方向驱动,而电动机80使可动部件83向箭头R所示的后方移动。即,可动部件83的与电动机80的旋转联动的旋转动作被旋转限制部件84限制,电动机80的旋转被转换成直线移动。
由此,可动部件83向后方移动。与可动部件83向后方移动的动作联动,第一可动把持部件70L和第二可动把持部件70R向离开固定把持部件70C的方向位移,把持部70放开捆扎丝W。
图12A、12B和图13A-13D是表示切断捆扎丝的动作的详情的动作说明图,接下来,说明通过上述的切断部6A切断捆扎丝W的动作的详情。
切断部6A通过传递部件630将可动部件83的动作向传递机构62A的第一连杆620A传递,使传递部件630向箭头F方向移动,由此第一连杆620A的被按压部623A受到按压,第一连杆620A以轴622A为支点向箭头C11方向旋转。
切断部6A通过第二连杆621A将第一连杆620A的以轴622A为支点的旋转动作向可动刀部61A传递,可动刀部61A以固定刀部60A为支点向箭头C1方向旋转。
当可动刀部61A向箭头C1旋转时,穿过了固定刀部60A的开口601A的捆扎丝W被可动刀613A按压于开口601A的开口端。并列的2根捆扎丝W中的一方的捆扎丝W进入到固定刀部60A的避让部602A1。由此,如图13A所示,通过可动刀613A的动作而被按压于固定刀部60A的端缘部601A1的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先开始。
在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之后,当该另一方的捆扎丝W被切断至预定的位置时,一方的捆扎丝W通过可动刀613A的动作而被按压于固定刀部60A的避让部602A1的端缘部。由此,如图13B所示,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在本例中,避让部602A1的形状设定为,在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之后,当该另一方的捆扎丝W被切断径向的一半以上时,使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即,从开口601A至避让部602A1的端缘部的距离设定为捆扎丝W的直径的大致一半。
当如图12A所示可动刀部61A进一步向箭头C1旋转时,如图13C所示,切断先开始的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完成。并且,当如图12B所示可动刀部61A进一步向箭头C1旋转时,如图13D所示,切断延迟开始的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完成。
在将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捆扎丝W切断的动作中,在刀部到达直径的位置附近载荷升为最高。因此,在将并列的2根捆扎丝W切断的结构中,在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设置差别。首先,在第一根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之后该捆扎丝W被切断至径向的一半以上的位置时,开始第二根捆扎丝W的切断。
与将并列的2根捆扎丝W切断的情况相比,切断1根捆扎丝W的情况能减轻载荷。由此,首先,使1根捆扎丝W的切断先开始,从而减轻载荷。而且,将第一根捆扎丝W切断至径向的一半以上的位置而通过了载荷最大的位置之后,开始第二根捆扎丝W的切断,由此,即使在切断2根捆扎丝W的情况下,也能减轻载荷。此外,在第一根捆扎丝W的切断完成之前,开始第二步的捆扎丝W的切断,由此能抑制切断所需的时间的增加。
如上所述,能够实现2根捆扎丝W的切断时的载荷降低,因此能够实现基于钢筋捆扎机1A的各电动机的小型化、机构部位的小型化而得到的主体部整体的小型化。而且,通过电动机的小型化、载荷的降低而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本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变形例>
图14~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接下来,说明固定刀部及可动刀部的另一实施方式。
与图5同样,图14所示的切断部6A是在固定刀部60A设置捆扎丝W的避让部的结构,具备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避让可动刀部61A的避让部602A2
在向箭头C1所示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刀部61A的动作中捆扎丝W被按压的开口601A的开口端处,在另一方的捆扎丝W被按压的位置的端缘部601A1设置供该捆扎丝W的一部分进入的形状的凹部,来构成避让部602A2。在图14所示的切断部6A中,能够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比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延迟。
图15及图16所示的切断部6B具备:具有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B的固定刀部60B;及安装成能够以固定刀部60B为轴进行旋转且具有可动刀613B的可动刀部61B。开口601B能够使2根捆扎丝W以并列的状态穿过,例如截面形状为长孔形状。切断部6B在固定刀部60B的开口601B未设置避让部。
相对于此,切断部6B在可动刀部61B具备避让部。关于图15所示的避让部615B1,使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的可动刀613B相对于箭头C1所示的可动刀部61B的移动方向比另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后退,而在可动刀613B设置曲柄状的台阶。避让部615B1的后退量为例如捆扎丝W的直径的一半左右。在图15所示的切断部6B中,能够使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比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延迟。
关于图16所示的避让部615B2,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的可动刀613B相对于箭头C1所示的可动刀部61B的移动方向比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后退,而在可动刀613B设置曲柄状的台阶。避让部615B2的后退量为例如捆扎丝W的直径的一半左右。在图16所示的切断部6B中,能够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比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延迟。
图17所示的切断部6C具备:具有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C的固定刀部60C;及安装成能够以固定刀部60C为轴进行旋转且具有可动刀613C的可动刀部61C。开口601C能够使2根捆扎丝W以并列的状态穿过,例如截面形状为长孔形状。切断部6C是在固定刀部60C和可动刀部61C这两方设置避让部的结构。固定刀部60C具备例如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避让可动刀部61C的避让部602C。
在向箭头C1所示的方向移动的可动刀部61C的动作中捆扎丝W被按压的开口601C的开口端处,在另一方的捆扎丝W被按压的位置的端缘部601C1设置供该捆扎丝W进入的形状的凹部,来构成避让部602C。
另外,关于在可动刀部61C设置的避让部615C,例如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的可动刀613C相对于箭头C1所示的可动刀部61C的移动方向比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后退,而在可动刀613C设置曲柄状的台阶。在图17所示的切断部6C中,能够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比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延迟。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7的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刀部60C及可动刀部61C中,可以取代另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而在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分别设置避让部。
图18所示的切断部6D具备:具有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D的固定刀部60D;及安装成能够以固定刀部60D为轴进行旋转且具有可动刀613D的可动刀部61D。开口601D能够使2根捆扎丝W以并列的状态穿过,例如截面形状为长孔形状。
可动刀部61D相对于箭头C1所示的可动刀部61D的移动方向而倾斜地设置可动刀613D。可动刀613D相对于箭头C1所示的可动刀部61D的移动方向,向与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一侧后退的方向倾斜,且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与另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设置在一直线上。固定刀部60D具备使一方的捆扎丝W避让可动刀部61D的避让部602D1和使另一方的捆扎丝W避让可动刀部61D的避让部602D2。在图18所示的切断部6D中,能够使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比另一方的捆扎丝W的切断开始的定时延迟。
图19所示的切断部6E具备:具有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E的固定刀部60E;及安装成能够以固定刀部60E为轴进行旋转且具有可动刀613E的可动刀部61E。开口601E能够使2根捆扎丝W以并列的状态穿过,例如截面形状为长孔形状。
可动刀部61E相对于箭头C1所示的可动刀部61D的移动方向,在可动刀613E设置半圆状的凹部。可动刀613E由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与另一方的捆扎丝W相接的位置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弯曲面构成。在固定刀部或可动刀部的一方或两方设置的凹状部除了半圆状之外,也可以为矩形形状、弯曲状等。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另一例的侧视图,接下来,说明使可动刀部61F动作的另一实施方式。切断部6F具备:具有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F的固定刀部60F;及具有可动刀613F的可动刀部61F。在固定刀部60F和可动刀部61F中的任一方或两方具备上述的捆扎丝W的避让部。可动刀部61F取代上述的旋转动作而以滑动移动进行位移。
因此,具备对可动刀部61F的滑动移动进行引导的滑动引导件660。而且,传递机构62B具备接受捆扎部7A的动作的第一连杆620B1、将第一连杆620B1的动作向可动刀部61F传递的第二连杆620B2、第三连杆620B3、第四连杆620B4
第一连杆620B1由在支撑部件650设置的轴622B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一连杆620B1隔着轴622B而在一方的端部具备接受捆扎部7A的动作的被按压部623B。而且,第一连杆620B1隔着轴622B而在另一方的端部具备将第二连杆620B2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624B。
第二连杆620B2的一方的端部被连结成能够以轴624B为支点相对于第一连杆620B1旋转。而且,第二连杆620B2在另一方的端部具备将第三连杆620B3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625B1
第三连杆620B3由在支撑部件650设置的轴625B2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三连杆620B3隔着轴625B2而一方的端部被连结成能够以轴625B1为支点相对于第二连杆620B2旋转。而且,第三连杆620B3在另一方的端部具备将第四连杆620B4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625B3
第四连杆620B4的一方的端部被连结成能够以轴625B3为支点相对于第三连杆620B3旋转。而且,第四连杆620B4的另一方的端部被连结成能够以可动刀部61F的轴625B3为支点相对于可动刀部61F旋转。
传递机构62B通过传递部件630将捆扎部7A的动作向第一连杆620B1传递,第一连杆620B1的动作由第二连杆620B2、第三连杆620B3及第四连杆620B4向可动刀部61F传递,可动刀部61F由滑动引导件660引导而滑动移动。由此,穿过了固定刀部60F的开口601F的捆扎丝W被可动刀部61F切断。
图21A、2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断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剖视图,接下来,说明抑制载荷的变动的结构。切断部6A具备:具有供捆扎丝W穿过的开口601A的固定刀部60A;及安装成能够以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为支点旋转的可动刀部61A。
在图21A中,在可动刀部61A的孔部611A的内周面具备供润滑脂进入的槽部626A1。槽部626A1设于孔部611A的整周,断续地设于整周或设于局部。
在图21B中,在固定刀部60A的轴部600A的外周面具备供润滑脂进入的槽部626A2。槽部626A2设于轴部600A的整周、断续地设于整周或设于局部。
在切断部6A中,在固定刀部60A与可动刀部61A的滑动面具备供润滑脂进入的槽部,由此能够使润滑脂长期残留。由此,能够抑制润滑脂用尽引起的载荷的增加、动作不良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切断部设为固定刀部与可动刀部的组合,但是也可以两方都由可动刀部构成。而且,虽然以切断2根捆扎丝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切断3根以上的多根捆扎丝W的结构中,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在切断1根捆扎丝W的结构中,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例如,在切断截面形状为椭圆形、长圆形、连续多个圆形的形状等与圆形不同的异形的捆扎丝W的结构中,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捆扎丝传送部,传送向捆扎物卷绕的捆扎丝;
切断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所述捆扎丝切断;及
捆扎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所述捆扎丝扭转,
所述切断部具备夹住并切断所述捆扎丝的一对刀部,
所述一对刀部包括供多根所述捆扎丝穿过的开口,并通过使滑动接触的端缘部相对移动来切断所述捆扎丝,所述相对移动的方向即切断方向与多根所述捆扎丝并列的方向正交,
在所述一对刀部中的一方或两方具备使所述捆扎丝的一部分的切断相对于所述捆扎丝的其余部分延迟的延迟部,
所述延迟部是设于所述滑动接触的端缘部并向所述切断方向凹陷而使捆扎丝的一部分的切断延迟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迟部使多根所述捆扎丝中的至少一根所述捆扎丝的切断相对于其他的所述捆扎丝的切断延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迟部使沿着多根所述捆扎丝并列的方向的一端的所述捆扎丝接触的一侧相对于切断方向比另一端的所述捆扎丝接触的一侧后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呈矩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呈弯曲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呈半圆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与所述端缘部的距离被设定为,在开始切断多根所述捆扎丝中的至少第一根捆扎丝之后,当第一根所述捆扎丝被切断至径向的一半以上的位置时开始其他的所述捆扎丝的切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所述切断方向上的尺寸为所述捆扎丝的直径的大致一半。
9.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捆扎丝传送部,传送向捆扎物卷绕的捆扎丝;
切断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切断;及
捆扎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扭转,
所述切断部具备夹住并切断捆扎丝的一对刀部,
所述一对刀部包括供多根所述捆扎丝以并列的状态穿过的开口,并通过使滑动接触的端缘部相对移动来切断所述捆扎丝,所述相对移动的方向即切断方向与多根所述捆扎丝并列的方向正交,
将所述一对刀部中的一方或两方的所述端缘部相对于所述切断方向形成为曲柄状而使所述捆扎丝的一部分的切断相对于所述捆扎丝的其余部分延迟。
10.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捆扎丝传送部,传送向捆扎物卷绕的捆扎丝;
切断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切断;及
捆扎部,将卷绕于捆扎物的捆扎丝扭转,
所述切断部具备夹住并切断捆扎丝的一对刀部,
所述一对刀部包括供多根所述捆扎丝以并列的状态穿过的开口,并通过使滑动接触的端缘部相对移动来切断所述捆扎丝,所述相对移动的方向即切断方向与多根所述捆扎丝并列的方向正交,
使所述一对刀部中的一方或两方的所述端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切断方向倾斜而使所述捆扎丝的一部分的切断相对于所述捆扎丝的其余部分延迟。
CN202110417974.XA 2016-12-29 2017-12-27 捆扎机 Active CN1132329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7453A JP6932925B2 (ja) 2016-12-29 2016-12-29 結束機
JP2016-257453 2016-12-29
CN201711444372.3A CN108248920B (zh) 2016-12-29 2017-12-27 捆扎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4372.3A Division CN108248920B (zh) 2016-12-29 2017-12-27 捆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2910A CN113232910A (zh) 2021-08-10
CN113232910B true CN113232910B (zh) 2022-11-18

Family

ID=6078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4372.3A Active CN108248920B (zh) 2016-12-29 2017-12-27 捆扎机
CN202110417974.XA Active CN113232910B (zh) 2016-12-29 2017-12-27 捆扎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4372.3A Active CN108248920B (zh) 2016-12-29 2017-12-27 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883284B2 (zh)
EP (1) EP3342954B1 (zh)
JP (2) JP6932925B2 (zh)
CN (2) CN108248920B (zh)
PL (1) PL3342954T3 (zh)
TW (2) TWI7002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2075B2 (ja) * 2020-02-13 2023-12-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鉄筋結束ロボット
JP2022164437A (ja) * 2021-04-16 2022-10-2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JP2023061806A (ja) 2021-10-20 2023-05-0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JP2023061809A (ja) 2021-10-20 2023-05-02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113998179B (zh) * 2021-11-01 2023-02-21 安徽银山阻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前脱脂水刺无纺布生产用原料打包的打包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54893A (ko) * 2014-11-07 2016-05-17 에스케이 코키 코., 엘티디. 결속공구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56196A5 (zh) * 1969-06-09 1971-05-14 Ty Lok Assembly Systems
JPS55175020U (zh) * 1979-05-25 1980-12-15
JPH0857167A (ja) * 1994-08-19 1996-03-05 Applied Power Japan Kk カッタ用の刃及びケーブルカッタ
SE507347C2 (sv) 1996-09-02 1998-05-18 Jarmo Rytkoenen Najningsförfarande och najningsverktyg för att hålla fast najningsobjekt
JP2000158381A (ja) * 1998-11-26 2000-06-13 Fujikura Ltd ケーブル切断機
DE19859672C2 (de) 1998-12-23 2001-04-12 Raymond A & Cie Verfahren zum automatisierten Bündeln von Kabelsträngen und automatisch arbeitendes Gerät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423202Y (zh) 2000-03-21 2001-03-14 首钢总公司 一种钢材捆扎机
US6324712B1 (en) * 2000-05-16 2001-12-04 Victorinox Ag Plier jaws having a wire cutting structure
AU2002318747B2 (en) 2001-07-19 2008-02-21 Max Co., Ltd Reinforcing steel bar tying machine
JP4016802B2 (ja) * 2002-10-28 2007-12-0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CN2652552Y (zh) 2003-10-17 2004-11-03 李国昌 钢筋捆绑扎线器
CN201086837Y (zh) * 2007-06-06 2008-07-16 坂爪孝治 捆包装置
JP5126101B2 (ja) 2008-05-19 2013-01-23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US9403610B2 (en) * 2013-02-05 2016-08-02 Bedford Industries, Inc. In-line tie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NZ710453A (en) 2014-07-31 2019-05-31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JP6519301B2 (ja) * 2015-04-30 2019-05-2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54893A (ko) * 2014-11-07 2016-05-17 에스케이 코키 코., 엘티디. 결속공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633A (zh) 2019-07-16
US20210148127A1 (en) 2021-05-20
PL3342954T3 (pl) 2023-11-13
CN108248920B (zh) 2021-05-04
TWI700221B (zh) 2020-08-01
CN108248920A (zh) 2018-07-06
EP3342954B1 (en) 2023-08-16
JP7147938B2 (ja) 2022-10-05
JP6932925B2 (ja) 2021-09-08
US20180187432A1 (en) 2018-07-05
EP3342954A1 (en) 2018-07-04
TW201836932A (zh) 2018-10-16
CN113232910A (zh) 2021-08-10
JP2018109298A (ja) 2018-07-12
TWI700218B (zh) 2020-08-01
US11859396B2 (en) 2024-01-02
US10883284B2 (en) 2021-01-05
JP2021193269A (ja) 2021-12-23
EP3342954C0 (en) 202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2910B (zh) 捆扎机
CN111483640B (zh) 捆扎机
US11274458B2 (en) Binding machine
US11952154B2 (en) Binding machine
US11428020B2 (en) Binding machine
US11819904B2 (en) Binding machine
US11420780B2 (en) Binding machine
JP6870325B2 (ja) 結束機
US20240140635A1 (en) Binding machine
RU2806762C2 (ru) Обвязочная маши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