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5682B - 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15682B CN113215682B CN202110458305.7A CN202110458305A CN113215682B CN 113215682 B CN113215682 B CN 113215682B CN 202110458305 A CN202110458305 A CN 202110458305A CN 113215682 B CN113215682 B CN 1132156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sensing
- sensing fiber
- fiber
- core layer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1 yar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9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6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6
- 239000012792 cor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4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HEDRZPFGACZZDS-UHFFFAOYSA-N Chloroform Chemical compound ClC(Cl)Cl HEDRZPFGACZZD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29910021393 carbon nanotub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2041 carbon nanotub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29920000089 Cyclic olefin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29920000052 poly(p-xyl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713 Cyclic olefin co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4205 dimethyl polysilox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0435 poly(dimethyl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033 PVDF bin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2981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2239 polyacrylonitril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1223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1940 conductive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695 Polyether sulf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202 Polyethylene glyco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2873 Polyethylenimi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328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400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903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700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684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702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086 nano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6393 polyether sulfo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5996 polystyrene-poly(ethylene-butylene)-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5033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YMWUJEATGCHHMB-UHFFFAOYSA-N Dichl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lCCl YMWUJEATGCHHMB-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2215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2972 Acrylic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NBVXSUQYWXRMNV-UHFFFAOYSA-N flu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 NBVXSUQYWXRMN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2313 fluor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Acet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O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6231 aramid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554 vinyl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DHKHKXVYLBGOIT-UHFFFAOYSA-N 1,1-Diethoxy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C)OCC DHKHKXVYLBGOI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0208202 Lin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04431 Linum usitatissimum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609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FOIXSVOLVBLSDH-UHFFFAOYSA-N Silver ion Chemical compound [Ag+] FOIXSVOLVBLSD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042 Silver nanowi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334 Spandex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Natural products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3481 amorphous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90 dissol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96 eutectic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082 metal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070 nanowi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467 poly(styrenesulfonates)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767 polyanili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12287 polyphenylene sulfo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128 polypyrrol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59 spandex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RFJSVARKFQELLL-UHFFFAOYSA-N 1-ethyl-3-methyl-2h-imidazole;1,1,1-trifluoro-n-(trifluoromethylsulfonyl)methanesulfon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CN1CN(C)C=C1.FC(F)(F)S(=O)(=O)NS(=O)(=O)C(F)(F)F RFJSVARKFQELLL-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TXRWKRVRITETP-UHFFFAOYSA-N Vin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OC=C XTXRWKRVRITET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64 physical bl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O-Xyl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C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MHABMANUFPZXEB-UHFFFAOYSA-N O-demethyl-aloesaponarin I Natural products O=C1C2=CC=CC(O)=C2C(=O)C2=C1C=C(O)C(C(O)=O)=C2C MHABMANUFPZXEB-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30040373 Paraformaldehyde Natural produ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096 x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870 dimethyl polysiloxane Nutrition 0.000 claims 6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4
- 229920001935 styrene-ethylen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4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29920000491 Polyphenylsulfone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29920007962 Styrene 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1354 acetal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GZCKIUIIYCBICZ-UHFFFAOYSA-L disodium;benzene-1,3-dicarboxyl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C(=O)C1=CC=CC(C([O-])=O)=C1 GZCKIUIIYCBICZ-UHFFFAOYSA-L 0.000 claims 2
- 229910001120 nichrom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2
- CXQXSVUQTKDNFP-UHFFFAOYSA-N octamethyltrisiloxane Chemical compound C[Si](C)(C)O[Si](C)(C)O[Si](C)(C)C CXQXSVUQTKDNF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39000012994 photoredox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987 plasma desorption mass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29920003208 poly(eth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29920006380 polyphenylene ox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150000001241 ac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5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2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210 therapy by ultrasoun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Ilexoside XXIX Chemical compound C[C@@H]1CC[C@@]2(CC[C@@]3(C(=CC[C@H]4[C@]3(CC[C@@H]5[C@@]4(CC[C@@H](C5(C)C)OS(=O)(=O)[O-])C)C)[C@@H]2[C@]1(C)O)C)C(=O)O[C@H]6[C@@H]([C@H]([C@@H]([C@H](O6)CO)O)O)O.[Na+] DGAQECJNVWCQMB-PUAWFVPOSA-M 0.000 description 6
- FACXGONDLDSNOE-UHFFFAOYSA-N buta-1,3-diene;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1=CC=CC=C1.C=CC1=CC=CC=C1 FACXGONDLDSNO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08 so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734 s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993 wa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KWJQABVKJLYAB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1.1]hepta-1(7),2,4-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C=CC=1O2 KWJQABVKJLYAB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Substances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18487 Ni—C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2777 acetyl group Chemical class [H]C([H])([H])C(*)=O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805 chlorine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chro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Cr].[Ni]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11 fluoro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88 paraffin wa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132 styrene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468 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65 Polyparaphen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6142 Vir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252 acrylic acid derivativ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177 elastic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871 repell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385 viral infe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143 Bacteri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08 Indorama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70295 Serpent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2362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3 chem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993 di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HQWKKEIVHQXCPI-UHFFFAOYSA-L disodium;phthal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C(=O)C1=CC=CC=C1C([O-])=O HQWKKEIVHQXCPI-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6 embroi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153 fluoro group Chemical group F*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94 industrial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63 poly(1,4-phenylene oxide)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0 polyeth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06 polyurethane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12—Stretch-spinning method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8—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hile mixing different spinning solutions or melts during the spinning opera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0—Conjugate filaments;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01D5/34—Core-skin structure;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层和芯层,所述包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所述芯层包括聚合物材料。本申请的温度传感纤维具有优异传感性能,同时兼备日常可穿戴的舒适性、耐磨性、柔性等特点,其制备工艺简单、纤维直径可控、结构独特且稳定。通过材料和结构的调控,本申请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还可以具有抗温度、湿度等干扰的特点,通过纺织技术与温度传感纤维结合,得到可穿戴的多模态的温度传感纱线、织物、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明流行病毒横行,加上跨国移动日益频繁,造成病毒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往往在短期内造成大范围肆虐,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自主性的健康管理越来越受重视。当健康出现问题,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机能信号会出现异常,以此提醒人们进行进一步检查。正常人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但当机体功能受损时,可能会造成体温升高,引起发烧症状。因为发烧往往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所以体温检测能够很好地预判身体状况,对于控制病毒传染极为关键。因此,开发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温度传感器件能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薄膜基电子皮肤虽然具有多重感知等优点,但存在不透气、与生物组织器官弹性不匹配、批量制备难度大等问题。温度传感纤维既具有对温度感知能力,又兼备柔性、舒适、透气等服用优势,易于集成到纺织面料,更加满足可穿戴柔性电子的需求,潜力巨大。
现有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器件存在以下缺点:(1)薄膜态,透气性和舒适性不足,不适用于人体皮肤降温;(2)无法实现高像素分布式传感,灵敏度低且易受其他信号的干扰;(3)形态结构单一且不易调控;(4)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无法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所以,现缺乏利用热拉制的批量制备技术以及先进编织工艺,通过调控纤维及纱线的尺寸和结构,从而制备具有优异温度传感性能、适用于人体皮肤监测的温度传感纤维织物和器件,并实现大规模批量制备,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器件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本申请的温度传感纤维具有优异传感性能,同时兼备日常可穿戴的舒适性、耐磨性、柔性等特点,其制备工艺简单、纤维直径可控、结构独特且稳定。通过材料和结构的调控,本申请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还可以具有抗拉力、湿度干扰的特点,通过纺织技术与温度传感纤维结合,得到可穿戴的多模态的温度传感纱线、织物、器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层和芯层,所述包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所述芯层包括聚合物材料。
2、根据项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由聚合物材料组成。
3、根据项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包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包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X为1%~40%,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35%~40%。
5、根据项3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1%~30%,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5%。
6、根据项5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X≥Y。
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氟树脂、掺杂有氟化聚合物的PMMA复合材料(F-PMMA)、苯乙烯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碳酸酯(PC)、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聚醚砜树脂(PES)、聚乙烯亚胺(PEI)、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胺酯(PU)、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偏二氯乙烯树脂(PVD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乙二醇(PEG)、热塑性弹性体(T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二醇(PEG)、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环烯烃共聚物(C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碳酸酯(PC)、热塑性弹性体(TPE)、氟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更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材料包括MXene、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线、无定型碳、石墨粉、碳纳米管、石墨烯、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温敏材料包括MXene。
9、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体;
优选地,所述导电体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金属丝、金属纱线、碳质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低熔点金属材料、低熔点合金材料;
更优选地,所述金属丝选自铜丝、钨丝、镍铬丝、不锈钢丝、铂丝、钼丝、银丝及其合金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纱线选自不锈钢纱、铁纤维纱、铜纱、银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碳质材料选自碳纳米管、炭黑、碳纤维、石墨烯、Mxen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导电聚合物选自PEDOT:PSS、聚吡咯、聚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纳米材料选自金纳米线/颗粒、银纳米线/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镍或其合金的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尼龙纤维、芳纶纤维、丙烯酸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或镍的棉花、羊毛、亚麻、丝绸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低熔点金属材料为Sn;
所述低熔点合金材料为共晶镓铟(EGaIn)。
10、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疏水层,所述疏水层包覆所述包层;
优选地,所述疏水层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派瑞林、氟碳蜡、氟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四氟乙烯(PTFE)、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C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衍生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聚氨酯衍生物、聚酰亚胺衍生物、聚氯乙烯衍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衍生物、氟化聚乙烯、氟碳蜡或其它合成含氟聚合物,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酯、不含氟的丙烯酸酯、熔融石蜡、硅氧烷材料;
更优选地,所述疏水层由派瑞林形成;
进一步优选地,通过热拉制工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涂覆工艺制备所述疏水层。
11、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直径为1~3000μm,优选为200~800μm,更优选为500μm。
12、一种温度传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取聚合物材料作为形成芯层的材料,或者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制备预制棒: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和形成芯层的材料制备预制棒;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
所述温度传感纤维包括包层和芯层,所述包层包覆所述芯层。
13、根据项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预制棒步骤中,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形成芯层的材料和形成疏水层的材料制备所述预制棒。
14、根据项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温度传感纤维步骤中,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一,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涂覆工艺在所述包层外形成所述疏水层,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
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由外向内包括疏水层、包层和芯层。
15、根据项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温度传感纤维步骤中,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一,将导电体置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一中,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
16、根据项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包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包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X为0.01%~40%,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35%~40%。
17、根据项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0.01%~30%,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5%。
18、根据项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氟树脂、掺杂有氟化聚合物的PMMA复合材料(F-PMMA)、苯乙烯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碳酸酯(PC)、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聚醚砜树脂(PES)、聚乙烯亚胺(PEI)、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胺酯(PU)、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偏二氯乙烯树脂(PVD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乙二醇(PEG)、热塑性弹性体(T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二醇(PEG)、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环烯烃共聚物(C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碳酸酯(PC)、热塑性弹性体(TPE)、氟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更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19、根据项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材料包括MXene、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线、无定型碳、石墨粉、碳纳米管、石墨烯、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温敏材料包括MXene。
20、根据项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选自金属丝、金属纱线、碳质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低熔点金属材料、低熔点合金材料;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选自铜丝、钨丝、镍铬丝、不锈钢丝、铂丝、钼丝、银丝及其合金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纱线选自不锈钢纱、铁纤维纱、铜纱、银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碳质材料选自碳纳米管、炭黑、碳纤维、石墨烯、Mxen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导电聚合物选自PEDOT:PSS、聚吡咯、聚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纳米材料选自金纳米线/颗粒、银纳米线/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镍或其合金的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尼龙纤维、芳纶纤维、丙烯酸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或镍的棉花、羊毛、亚麻、丝绸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低熔点金属材料为Sn;
所述低熔点合金材料为共晶镓铟(EGaIn)。
21、根据项12~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派瑞林、氟碳蜡、氟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四氟乙烯(PTFE)、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C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衍生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聚氨酯衍生物、聚酰亚胺衍生物、聚氯乙烯衍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衍生物、氟化聚乙烯、氟碳蜡或其它合成含氟聚合物,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酯、不含氟的丙烯酸酯、熔融石蜡、硅氧烷材料;
优选地,所述疏水层由派瑞林形成。
22、根据项12~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直径为1~3000μm,优选为200~800μm,更优选为500μm。
23、根据项12~2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化学溶解混合和/或物理共混,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
24、根据项12~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溶解的溶剂包括DMAC、丙酮、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5、根据项12~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棒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压法、套管法、薄膜卷绕法、热固法、熔融挤出法、3D打印法和机械法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6、一种由项12~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温度传感纤维。
27、一种温度传感纱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
优选地,其包括导电体和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
28、根据项27所述的温度传感纱线,其特征在于,其利用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或导电体与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通过包缠或加捻制得。
29、一种温度传感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
优选地,其包括项27或28所述的温度传感纱线。
30、一种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项29所述的温度传感织物、模数转换器、电源、蓝牙发射器和微型处理器。
31、根据项30所述的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中的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纵向间距在10μm以上,优选为10μm~50cm,横向间距在10μm以上,优选为10μm~50cm。
32、根据项30或31所述的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其特征在于,其空间精度在0.01mm-2以上,优选为0.01mm-2~250cm-2。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具有芯包结构,芯层选用高抗应力变化的聚合物材料,纤维不会由于拉力作用而产生形变,从而排除拉力因素对所述纤维的干扰。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所述温度传感纤维进一步包含外部的疏水层,可以排除湿度因素对所述纤维的干扰,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感效果。
本申请由于分别控制了温度传感纤维芯层和包层的聚合物、温敏材料的种类以及质量占比,可以在保证良好温度传感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抗湿度干扰性能和抗拉力干扰性能。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及纱线的尺寸、结构和浓度可控,因而具有良好的抗湿度、拉力干扰性和力学性能;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通过简单的热拉制工艺、一次成型、丝径可控,可制备大批量长丝,适用于工业加工生产。
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可以制备温度传感纱线,通过纺纱编织工艺制备柔软、高弹的高像素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可满足智能设备的织物化可穿戴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层和芯层,所述包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所述芯层包括聚合物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芯层由聚合物材料组成。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芯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芯层由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组成。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包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包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X为0.01%~40%,例如可为0.01%、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等,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35%~4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芯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0.01%~30%,例如可为0.01%、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26%、27%、28%、29%、30%等,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5%。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包层中的聚合物材料与所述芯层中的聚合物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包层中的温敏材料与所述芯层中的温敏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不小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通过调控质量占比以形成芯包结构,可以在保证良好温度传感性能的基础上维持一定的力学性能。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氟树脂、掺杂有氟化聚合物的PMMA复合材料(F-PMMA)、苯乙烯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碳酸酯(PC)、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聚醚砜树脂(PES)、聚乙烯亚胺(PEI)、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胺酯(PU)、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偏二氯乙烯树脂(PVD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乙二醇(PEG)、热塑性弹性体(T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二醇(PEG)、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温敏材料包括MXene、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线、无定型碳、石墨粉、碳纳米管、石墨烯、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环烯烃共聚物(C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碳酸酯(PC)、热塑性弹性体(TPE)、氟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温敏材料包括MXene。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所述温敏材料为MXene。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还包括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导电体,导电体位于包层中,每个导电体沿温度传感纤维长度方向贯穿包层,当包括两个或以上导电体时,两个或以上导电体沿温度传感纤维的轴向离散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由选自金属丝、金属纱线、碳质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低熔点金属材料、低熔点合金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所述金属丝选自铜丝、钨丝、镍铬丝、不锈钢丝、铂丝、钼丝、银丝及其合金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金属纱线选自不锈钢纱、铁纤维纱、铜纱、银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碳质材料选自碳纳米管、炭黑、碳纤维、石墨烯、Mxen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导电聚合物选自PEDOT:PSS、聚吡咯、聚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金属纳米材料选自金纳米线/颗粒、银纳米线/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镍或其合金的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尼龙纤维、芳纶纤维、丙烯酸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或镍的棉花、羊毛、亚麻、丝绸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低熔点金属材料为Sn;所述低熔点合金材料为共晶镓铟(EGaIn)。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纤维还包括疏水层,所述疏水层包覆所述包层,疏水层的由选自派瑞林、氟碳蜡、氟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四氟乙烯(PTFE)、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C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衍生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聚氨酯衍生物、聚酰亚胺衍生物、聚氯乙烯衍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衍生物、氟化聚乙烯、氟碳蜡或其它合成含氟聚合物,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酯、不含氟的丙烯酸酯、熔融石蜡、硅氧烷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疏水层可以排除湿度因素对所述纤维的干扰,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感效果。本申请中,通过热拉制工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涂覆工艺制备所述疏水层。
本申请的“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化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含有薄膜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气相化合物或单质、在衬底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薄膜的方法。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由内向外为芯层、包层和疏水层,芯层中包括PET,包层中包括PET和MXene,包层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总质量的35%~40%,疏水层由派瑞林形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所述包层外形成疏水层。PET具有高抗应力变化(断裂伸长率为44%~45%),MXene具有高温度灵敏度(≥0.5%/℃),派瑞林作为优异的疏水材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在包层外表面,可以形成纳米级到微米级的疏水涂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直径为1~3000μm,优选为200~800μm,更优选为500μm,例如可为1μm、10μm、30μm、50μm、100μm、300μm、500μm、700μm、800μm、1000μm、3000μm等。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截面选自三角形、矩形、圆形、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温度传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的第一复合材料作为形成包层的材料;
步骤二:取聚合物材料作为形成芯层的材料,或者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的第二复合材料作为形成芯层的材料;
步骤三: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和形成芯层的材料制备预制棒;
步骤四: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
所述温度传感纤维包括包层和芯层,所述包层包覆所述芯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三中,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形成芯层的材料和形成疏水层的材料制备所述预制棒;所述步骤四中,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由外向内包括疏水层、包层和芯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三中,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和形成芯层的材料制备预制棒;所述制备步骤四中,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一,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涂覆工艺在所述包层外形成所述疏水层,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由外向内包括疏水层、包层和芯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三中,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形成芯层的材料、形成疏水层的材料制备所述预制棒;所述步骤四中,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一,将导电体置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一中,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由外向内包括疏水层、包层和芯层,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包层内。
本申请中,所述预制棒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压法、套管法、薄膜卷绕法、热固法、熔融挤出法、3D打印法和机械法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通过化学溶解混合和/或物理共混,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
本申请中,“物理共混”是指通过螺杆挤出机在加热熔融条件下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混合均匀,从而制备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
“化学溶解混合”是指通过采用化学试剂将聚合物材料充分溶解成溶液,接着加入温敏材料通过超声或者磁力搅拌器等手段分散均匀,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不与化学试剂反应。进而除去化学试剂,从而制备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本申请中,所述化学溶解的溶剂包括DMAC、丙酮、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本申请中,所述预制棒的截面选自三角形、矩形、圆形、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拉制工艺的温度为25~600℃,例如可为25、30℃、40℃、60℃、8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等,所述热拉制工艺的张力为0~500g,例如可为0g、10g、20g、40g、60g、80g、100g、150g、200g、250g、300g、350g、400g、450g、500g等,所述热拉制工艺的牵引速度为0.1~5000m/min,例如可为0.1m/min、1m/min、10m/min、50m/min、100m/min、500m/min、1000m/min、1500m/min、2000m/min、2500m/min、3000m/min、3500m/min、4000m/min、4500m/min、5000m/min等。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熔融挤出法中,挤出温度为50~600℃,优选的挤出温度为200~30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固法中,固化时间为1~500min,优选的固化时间为20~40min。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棒的制备方法包括热压法,热压法是指各材料在加热并同时加压的条件下,使各材料成型并烧结成预制棒的方法。所述热压法中,热压温度为50~600℃,例如可为50℃、80℃、100℃、120℃、150℃、180℃、200℃、220℃、250℃、280℃、300℃、320℃、340℃、380℃、400℃、420℃、450℃、480℃、500℃、520℃、540℃、580℃、600℃等,优选为120~250℃,更优选为170℃;热压时间为5~500min,例如可为5min、10min、50min、100min、150min、200min、250min、300min、350min、400min、450min、500min等,优选为10~20min;热压压强为1~50MPa,例如可为1MPa、2MPa、5MPa、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等,优选为10~20MPa,更优选为15MPa。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温度传感纱线,其包括前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所述温度传感纱线的制备方法为:将温度传感纤维通过包缠制得包缠纱结构的温度传感纱线,具体包括,将温度传感纤维包缠在弹性纤维上制得温度传感纱线;或者,将温度传感纤维通过加捻制得捻丝结构的温度传感纱线,具体包括,将两根温度传感纤维加捻制得温度传感纱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纱线包括温度传感纤维和导电体。所述温度传感纱线的制备方法为:将温度传感纤维和导电体通过包缠制得包缠纱结构的温度传感纱线,具体包括,将一根或多根导电体包缠在温度传感纤维上制得温度传感纱线;或者,将温度传感纤维和导电体通过加捻制得捻丝结构的温度传感纱线,具体包括,将一根温感纤维与一根导电体加捻制得温度传感纱线,或将一根温度传感纤维与两根导电体平行加捻制得温度传感纱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的材料选自合成化纤、天然纤维、金属长丝、金属纱线、碳质材料、导电聚合物、表面涂覆有金属导电材料合成纤维、表面涂覆有金属导电材料天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纤维包括聚氨酯纤维、二烯类纤维、聚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蚕丝纤维、芳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温度传感织物,其包括前述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或温度传感纱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温度传感纤维或温度传感纱线,通过刺绣、编绳、机织得到温度传感织物。
所述通过刺绣制得温度传感织物,具体包括:将温度传感纤维或温度传感纱线作为绣线,穿刺交织到织物基底上制得温度传感织物。
所述通过编绳制得温度传感织物,具体包括:将一根或两根以上温度传感纱线进行编绳得到温度传感织物;
所述通过机织制得温度传感织物,具体包括:将温度传感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中的一种,将其它纤维作为经纱和纬纱中的另一种进行编织;或者是将温度传感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进行编织。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织的编织形式为经编、纬编和梭织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机织的组织结构为平纹、斜纹、缎纹、提花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刺绣的技法选自: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具体的,刺绣的织物基底包括有常用纤维制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无纺织物、立体织物、复合织物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绳的方法有团锦结、盘长结、吉祥结、万字结、八字结、平结、蛇结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温度传感织物结构可调。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织物的传感性能和灵敏度可调。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其包括温度传感织物、模数转换器、电源、蓝牙发射器和微型处理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通过将所述温度传感织物中的导电体连接至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微型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后,经由蓝牙发射器发射数据至终端设备,其中电源为模数转换器,蓝牙发射器,微型处理器供电。
温度传感纤维中的温敏材料对环境温度具有敏感性,随温度变化可将温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中,若某一点的温度改变,则会通过经线和纬线两根纱线进行反馈,随后通过电阻变化即可确定温度变化的具体位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中温度传感纤维的纵向间距在10μm以上,优选10μm~50cm,横向间距在10μm以上,优选10μm~50cm。所述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的空间精度在0.01mm-2以上,优选为0.01mm-2~2500cm-2。
空间精度为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的单位面积内温度传感点(经纬线交织点)的个数,可确定温度变化点位置的精度,通过温度传感经纬线的排布设计计算得到。精度越高测量的温度变化点的位置越精确。
本申请的温度传感纤维具有优异的温度灵敏度、抗湿度干扰指标和抗拉力干扰指标,其中,温度灵敏度可达1.5%/℃以上,甚至可达2%/℃,抗湿度干扰指标可达0.09%/%RH以下,甚至可低至0.01%/%RH,抗拉力干扰指标可达0.15以下,甚至可低至0.05。
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未详细说明的工艺参数、原料等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进行。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要求,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各原料名称和来源如下:
MXene(来源为西安瑞禧)
碳纳米管(来源为麦克林试剂)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来源为Indorama)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来源为Prospector)
派瑞林(来源为上海派拉纶生物技术)
氟树脂(来源为江西大圣)
实施例1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2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2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ET。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ET颗粒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ET方形实心棒;
(2)将PET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ET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2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PET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2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2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2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ET。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ET颗粒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ET方形实心棒;
(2)将PET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ET圆形实心棒;
(3)依照步骤三中的(1)和(2),将掺杂2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步骤三(2)中的PET圆形实心棒套入步骤三(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6)对步骤三(5)中的预制棒进行打孔处理,孔的位置打在温度敏感层中,钻头选择1mm,距离预制棒的中心位置约20mm处。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预制棒夹具上方设置一个送线线圈,线圈选择不锈钢丝,直径为50μm;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且在包层内含一根不锈钢丝。
实施例3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20%,疏水层材料为氟树脂。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2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ET。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ET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上下加热板之间,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ET方形实心棒;
(2)将氟树脂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氟树脂方形实心棒;
(3)将PET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ET圆形实心棒,将氟树脂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25mm、长90mm的氟树脂圆形实心棒;
(4)将掺杂2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5)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6)将氟树脂圆形实心棒用钻铣床钻出直径为20mm的圆形通孔,得到氟树脂空芯棒;
(7)将(3)中的PET圆形实心棒套入(5)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再将套好后的复合棒套入(6)中的氟树脂空芯棒中,并放入管式炉中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温度传感纤维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4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MMA,包层的材料为碳纳米管与COC,其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2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碳纳米管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碳纳米管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的COC,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COC、碳纳米管、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20wt.%质量分数碳纳米管的COC与碳纳米管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MMA。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MMA颗粒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MMA方形实心棒;
(2)将PMMA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MMA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20wt.%碳纳米管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柱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柱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PMMA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以得到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一。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5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MMA,包层的材料为碳纳米管与COC,其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2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碳纳米管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碳纳米管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的COC,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COC、碳纳米管、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20wt.%碳纳米管的COC与碳纳米管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MMA。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MMA颗粒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MMA方形实心棒;
(2)将PMMA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MMA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20wt.%碳纳米管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柱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柱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PMMA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以得到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一。
步骤五:利用涂覆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得到的温度传感纤维一匀速通过装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涂覆杯后,在140℃下固化10分钟,从而实现均匀的PDMS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6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4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4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6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4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ET。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ET颗粒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ET方形实心棒;
(2)将PET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ET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4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PET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7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3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3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7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3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ET。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ET颗粒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ET方形实心棒;
(2)将PET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ET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3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PET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8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1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1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9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1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取芯层的聚合物材料PET。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PET颗粒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PET方形实心棒;
(2)将PET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PET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1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PET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9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和MXene,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35%,MXene的质量占芯层材料的总质量的1%。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35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65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35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1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二复合材料。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第二复合材料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2)将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35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10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和MXene,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30%,MXene的质量占芯层材料的总质量的1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3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7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3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1)称取1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9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1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二复合材料。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第二复合材料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2)将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3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11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和MXene,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10%,MXene的质量占芯层材料的总质量的20%。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1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9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1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20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二复合材料。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第二复合材料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2)将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10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12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和MXene,包层的材料为碳纳米管与PET,其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35%,碳纳米管的质量占芯层材料的总质量的1%。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35g的碳纳米管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碳纳米管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65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碳纳米管、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35wt.%碳纳米管的PET与碳纳米管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碳纳米管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碳纳米管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碳纳米管、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1wt.%碳纳米管的PET与碳纳米管复合的第二复合材料。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第二复合材料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2)将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35wt.%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13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和MXene,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35%,MXene的质量占芯层材料的总质量的1%。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35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65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35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1)称取20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80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1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二复合材料。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第二复合材料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2)将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35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涂覆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得到的温度传感纤维一匀速通过装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涂覆杯后,在140℃下固化10分钟,从而实现均匀的PDMS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区别仅在于,包层和芯层的聚合物材料均为COC。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区别仅在于,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MMA。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参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区别仅在于,形成疏水层的材料为氟树脂,疏水层制备方法为热拉制方法。
对比例1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和MXene,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0.5%,MXene的质量占芯层材料的总质量的0.5%。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0.5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99.5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0.5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1)称取0.5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99.5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0.5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二复合材料。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第二复合材料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2)将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0.5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对比例2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其中,温度传感纤维芯层的聚合物材料为PET和MXene,包层的材料为MXene与PET,其中MXene的质量占包层的材料的总质量的5%,MXene的质量占芯层材料的总质量的0.5%。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1)称取5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95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5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一复合材料。
步骤二: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1)称取0.5g的MXene颗粒并与定量氯仿溶剂混合,玻璃棒搅拌后超声,使MXene在溶剂中分散均匀;
(2)将混合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避光搅拌,加入99.5g PET,直至颗粒完全溶解,得到PET、MXene、溶剂的混合溶液;
(3)将混合溶液用刮刀涂刮成薄膜,干燥后打碎成粉,置于烘箱中烘干除去溶剂,得到掺杂0.5wt.%MXene的PET与MXene复合的第二复合材料。
步骤三:制备预制棒
(1)将第二复合材料填入25mm×25mm×100mm的方形柱体凹槽模具中,放入热压机中,设置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强为15MPa,制备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2)将第二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为16mm、长90mm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
(3)依照(1)和(2),将掺杂5wt.%MXene的第一复合材料填入模具中,热压得到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5mm、长为100mm的第一复合材料方形实心棒;
(4)将第一复合材料方形棒抛光打磨制备得到直径20mm、长90mm的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然后用钻铣床在第一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中心钻出直径为16mm的圆形通孔,得到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
(5)将(2)中的第二复合材料圆形实心棒套入(4)中的第一复合材料空芯棒中,放入管式炉热固,热固温度为200℃,热固时间为20min,得到复合结构的预制棒。
步骤四:利用热拉制工艺制备温度传感纤维
(1)将预制棒夹在预制棒夹具中,调整预制棒夹具位置使预制棒对准拉丝塔加热炉中心位置并将预制棒插入加热炉中;
(2)待拉丝塔加热炉升温至330℃,预制棒软化料头掉落,使预制棒依次通过纤维测径仪,张力检测装置,辅助牵引轮,最后到收线盘;
(3)在合适张力20g下控制送棒速度0.2mm/min,调整牵引速度即可得到本实施例的丝径为500μm的温度传感纤维。
步骤五: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将温度传感纤维一放入化学气相沉积炉的炉体内部,在炉体和内部结构的带动下在炉腔内旋转,派瑞林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炉腔与温度传感纤维一表面均匀接触沉积,从而实现均匀的派瑞林疏水包覆层。由此制备得到本实施例的抗干扰温度传感纤维。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温度传感纤维为成均馆大学K.J.Kyu和P.Changhyun团队制备的温度传感纤维(J.Lee,et al.Adv.Mater.Technol.2020,2000073)
表1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参数
应用例
测定上述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温度灵敏度、抗湿度干扰指标、抗拉力干扰指标。
温度灵敏度的具体测试方法:将温度传感纤维两端与测试探头连接固定,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测定仪测定不同温度下纤维的电阻值,记录数据拟合直线,计算得到电阻温度系数
抗湿度干扰指标(湿度灵敏度)的具体测试方法为:将温度传感纤维两端连接Keithley2450电表,在不同湿度环境测试电阻大小,记录数据拟合曲线,得到湿度灵敏度。
抗拉力干扰指标(拉力灵敏度)的具体测试方法为:利用数控电动平移台固定纤维两端,同时两端连接Keithley2450电表测试电阻大小,电机拉伸到特定距离进行不同形变量电阻大小测试,记录数据拟合直线,得到拉力灵敏度。
表2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温度传感纤维的性能
尽管以上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保护之列。
Claims (44)
1.一种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层、芯层和疏水层,所述包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所述芯层包括聚合物材料,所述疏水层包覆所述包层;
以所述包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包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X为20%~40%;
所述包层中的温敏材料为MXene;
所述包层中的聚合物材料为PET或环烯烃共聚物COC;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取聚合物材料作为形成芯层的材料,或者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制备预制棒:通过套管法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形成芯层的材料和形成疏水层的材料制备预制棒;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温度传感纤维;
或者,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取聚合物材料作为形成芯层的材料,或者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制备预制棒:通过套管法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和形成芯层的材料制备预制棒;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温度传感纤维一,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涂覆工艺在所述包层外形成所述疏水层,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包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包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X为3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X≥Y。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掺杂有氟化聚合物的PMMA复合材料F-PMMA、苯乙烯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碳酸酯PC、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聚醚砜树脂PES、聚乙烯亚胺PEI、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偏二氯乙烯树脂PVD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热塑性弹性体T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二醇PEG、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环烯烃共聚物C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碳酸酯PC、热塑性弹性体TPE、氟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温敏材料包括MXene、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线、无定型碳、石墨粉、碳纳米管、石墨烯、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温敏材料包括MXene。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金属丝、金属纱线、碳质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低熔点金属材料、低熔点合金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选自铜丝、钨丝、镍铬丝、不锈钢丝、铂丝、钼丝、银丝及其合金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纱线选自不锈钢纱、铁纤维纱、铜纱、银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碳质材料选自碳纳米管、炭黑、碳纤维、石墨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导电聚合物选自PEDOT:PSS、聚吡咯、聚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纳米材料选自金纳米线/颗粒、银纳米线/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镍或其合金的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尼龙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或镍的棉花、羊毛、亚麻、丝绸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低熔点金属材料为Sn;
所述低熔点合金材料为共晶镓铟EGaIn。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派瑞林、氟碳蜡、氟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四氟乙烯PTFE、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聚氯乙烯衍生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由派瑞林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直径为200~800μm。
1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直径为500μm。
19.一种温度传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取聚合物材料作为形成芯层的材料,或者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制备预制棒:通过套管法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形成芯层的材料和形成疏水层的材料制备预制棒;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
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包层的材料;
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取聚合物材料作为形成芯层的材料,或者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
制备预制棒:通过套管法利用形成包层的材料和形成芯层的材料制备预制棒;
制备温度传感纤维:将所述预制棒采用热拉制工艺,制得温度传感纤维一,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涂覆工艺在所述包层外形成所述疏水层,制得所述温度传感纤维;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纤维包括包层、芯层和疏水层,所述包层包覆所述芯层,所述疏水层包覆所述包层;
以所述包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包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X为20%~40%;
所述包层中的温敏材料为MXene;
所述包层中的聚合物材料为PET或环烯烃共聚物COC。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包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包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X为35%~40%。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形成芯层的材料,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0.01%~30%。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1%~10%。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芯层的总质量为基础,所述芯层中所述温敏材料的质量占比Y为1%~5%。
2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掺杂有氟化聚合物的PMMA复合材料F-PMMA、苯乙烯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碳酸酯PC、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聚醚砜树脂PES、聚乙烯亚胺PEI、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偏二氯乙烯树脂PVD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乙二醇PEG、热塑性弹性体T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环烯烃共聚物CO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碳酸酯PC、热塑性弹性体TPE、氟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7.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28.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温敏材料包括MXene、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线、无定型碳、石墨粉、碳纳米管、石墨烯、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9.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中的温敏材料包括MXene。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选自金属丝、金属纱线、碳质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低熔点金属材料、低熔点合金材料。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选自铜丝、钨丝、镍铬丝、不锈钢丝、铂丝、钼丝、银丝及其合金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纱线选自不锈钢纱、铁纤维纱、铜纱、银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碳质材料选自碳纳米管、炭黑、碳纤维、石墨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导电聚合物选自PEDOT:PSS、聚吡咯、聚苯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金属纳米材料选自金纳米线/颗粒、银纳米线/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合成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镍或其合金的涤纶纤维、氨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尼龙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表面涂覆有金属的天然纤维选自表面涂覆有金、银或镍的棉花、羊毛、亚麻、丝绸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低熔点金属材料为Sn;
所述低熔点合金材料为共晶镓铟EGaIn。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由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派瑞林、氟碳蜡、氟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四氟乙烯PTFE、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聚氯乙烯衍生物。
3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由派瑞林形成。
3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直径为200~800μm。
3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纤维的直径为500μm。
3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化学溶解混合和/或物理共混,将聚合物材料和温敏材料进行复合。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溶解的溶剂包括DMAC、丙酮、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8.一种由权利要求19~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温度传感纤维。
39.一种温度传感纱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温度传感纱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电体和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温度传感纱线,其特征在于,其利用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或导电体与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通过包缠或加捻制得。
42.一种温度传感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纤维。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温度传感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39~41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纱线。
44.一种分布式温度传感织物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温度传感织物、模数转换器、电源、蓝牙发射器和微型处理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8305.7A CN113215682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
PCT/CN2022/088700 WO2022228330A1 (zh) | 2021-04-27 | 2022-04-24 | 传感纤维、多功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58305.7A CN113215682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15682A CN113215682A (zh) | 2021-08-06 |
CN113215682B true CN113215682B (zh) | 2023-06-23 |
Family
ID=7708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58305.7A Active CN113215682B (zh) | 2021-04-27 | 2021-04-27 | 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156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28330A1 (zh) * | 2021-04-27 | 2022-11-03 | 华中科技大学 | 传感纤维、多功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5039997A (zh) * | 2021-09-04 | 2022-09-13 | 卞广山 | 一种新型电热毯 |
CN115058791B (zh) * | 2022-06-29 | 2023-09-0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可控式导光变色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96975B (zh) * | 2022-10-26 | 2024-10-11 | 邵阳深镁科技时尚有限公司 | 一种抗污型假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52503B (zh) * | 2023-02-15 | 2024-05-24 | 长兴金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涤纶面料加工用原料抽丝制备方法 |
CN117230539B (zh) * | 2023-11-14 | 2024-03-19 | 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用力学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49430B2 (ja) * | 1990-01-29 | 1999-01-20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芯鞘型複合繊維 |
US10337124B2 (en) * | 2015-08-26 | 2019-07-02 | Teague Egan | Textile graphene component thermal fiber |
CN105384138B (zh) * | 2015-10-27 | 2018-01-09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一种同轴静电纺丝核‑壳型超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881649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光热响应的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
CN107513779A (zh) * | 2017-08-29 | 2017-12-26 | 常熟市何市星晨纱厂(普通合伙) | 一种高强度石墨烯涤纶复合丝 |
CN107794617A (zh) * | 2017-10-19 | 2018-03-13 | 江苏新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高能温控包芯纱线 |
CN109355715B (zh) * | 2018-09-10 | 2020-03-31 | 中原工学院 | 一种基于纳米纤维包芯纱的可拉伸多模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137105B (zh) * | 2018-09-10 | 2020-07-17 | 中原工学院 |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纤维纱的柔性可拉伸多功能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05688B (zh) * | 2019-05-24 | 2020-07-10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电热致变色纤维、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747631B (zh) * | 2019-10-12 | 2022-03-01 | 陕西科技大学 | 柔性、可拉伸硅橡胶基可穿戴应变传感纤维的制备方法 |
CN111455483A (zh) * | 2020-04-05 | 2020-07-2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辐射制冷纤维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 |
CN111455484A (zh) * | 2020-04-05 | 2020-07-28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高掺杂辐射制冷复合纤维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04-27 CN CN202110458305.7A patent/CN11321568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15682A (zh) | 2021-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15682B (zh) | 温度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温度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 |
Dias | Electronic textiles: Smart fabrics and wearable technology | |
CN113235202B (zh) | 一种多功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201802B (zh) | 拉力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及拉力传感纤维制备方法 | |
Singha et al. | Recent advancements in wearable & smart textiles: An overview | |
Lund et al. |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fibres for e-textiles: An open playground for conjugated polymers and carbon nanomaterials | |
Pan et al. | Highly sensitive and durable wearable strain sensors from a core-sheath nanocomposite yarn | |
CN109307565A (zh) | 一种可感应压力的柔性电子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 |
Zeng et al. |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weavable, dyeable and durable spandex/CNT/cotton core-sheath yarn for wearable strain sensors | |
Qu et al. | Conductive polymer yarns for electronic textiles | |
Zhang et al. | Highly sensitive, low hysteretic and flexible strain sensor based on ecoflex-AgNWs-MWCNTs flexible composite materials | |
CN113203771B (zh) | 一种湿度感知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174670A (zh) | 一种压力传感纤维、纱线、织物、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Yang et al. | Conductive and durable CNT-cotton ring spun yarns | |
Kim et al. | Weave-pattern-dependent fabric piezoelectric pressure sensors based o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nanofibers electrospun with 50 nozzles | |
Gan et al. | A large‐scalable spraying‐spinning process for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yarns | |
Wu et al. | A review of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based on natural fiber materials | |
Yan et al. |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ied and twisted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 yarns fabricated by a multi-needle electrospinning device | |
Ma et al. | Stretchable and conductive fibers fabricated by a continuous method for wearable devices | |
Peng et al. | Enhancing piezoelectricity of poly (vinylidene fluoride) nano‐wrapped yarns with an innovative yar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 |
Cui et al. | Fibrous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abrication,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 |
Li et al. | Flexible and strain conductive cotton yarn enabled by low-temperature sintering of silver paste with multifunctional sensing capability in human motion detection and wearable applications | |
CN115044994A (zh) | 一种发电复合纤维、制法及其应用 | |
Gao et al. | Helical TPU/Ag@ K2Ti4O9 fibers with shape memory performance for highly stretchable and sensitive strain sensors | |
Chen et al. | Highly conductive, durable, washable, and scalable composite yarn for multifunctional wearable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8 Address after: No. 600-36 Wenyang Road, Chengyang Street,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fus Fib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74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Hongshan District Luoyu Road No. 1037 Patentee befor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