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2985A -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 Google Patents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2985A
CN113212985A CN202110474241.XA CN202110474241A CN113212985A CN 113212985 A CN113212985 A CN 113212985A CN 202110474241 A CN202110474241 A CN 202110474241A CN 113212985 A CN113212985 A CN 113212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avity
opening
inner cylinder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42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12985B (zh
Inventor
严毅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42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12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12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2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12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2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terials which must be maintained separate prior to use in admixture
    • B65D81/3216Rigid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02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包括具有空腔的器本体和器盖、设置在器本体和器盖之间且具有容腔的内筒,其中内筒叠设在器本体上且将空腔的开口闭合,器盖内壁与内筒的容腔开口配合将容腔的开口闭合,或者容腔的开口和空腔的开口、及器盖内壁三者间的配合将容腔的开口闭合。本发明不仅能够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隔盛装,而且通过上下层叠闭合所形成独立的盛装区,同时在上下卡口和层叠挤压下,避免出现不同种类食物的相互溢漏,便于外送或出行携带。

Description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物容器领域,具体涉及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打包过程,最常用的打包容器包括具有空腔的器本体和器盖,将食品装入空腔内后,盖合器盖,进行食品的外送或出行携带。
但是,随着食品的种类变多,而且多种食品之间又不能混装,例如:蔬菜水果沙拉、谷物酸奶、水果酸奶等,根本没有办法装在同一个空腔内,若是将空腔空间进行划分,虽然能够实现食品的分割,但是往往由于密封不足,尤其在外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相互溢漏,同时,在饮用或吃食品时,也不是很方便,因此,市场上急缺一种能够完成分层隔开盛装、且不会出现相互溢漏的食物打包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包括具有空腔的器本体和器盖、设置在器本体和器盖之间且具有容腔的内筒,其中内筒叠设在器本体上且将空腔的开口闭合,器盖内壁与内筒的容腔开口配合将容腔的开口闭合,或者容腔的开口和空腔的开口、及器盖内壁三者间的配合将容腔的开口闭合。
优选地,内筒至少有两个,且上下层叠地设置在器本体和器盖之间,其中上一个内筒将下一个内筒的空腔开口闭合。这样一来,根据食物的种类进行选择几个内筒,以实现多种食物相隔开且互不干扰的内盛装在空腔和容腔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位于最下方一个内筒的容腔自开口的边缘挂设在空腔的开口上,且位于最下方一个内筒自筒身插入空腔中。在此,也进一步的说明了,自下而上叠设的容腔是逐步变小的,而且通过开口边缘的叠设,使得器本体和器盖之间可以多放几个内筒,进而多装几种不同食物。
优选地,位于最下方一个内筒的容腔自开口的边缘挂设在空腔的开口内壁,且位于最下方一个内筒的容腔的开口上边缘与空腔的开口的上边缘齐平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1、能够向外撑器本体的空腔开口,使得器本体和器盖扣合的稳定性增强;2、方便最下方的一个内筒拿取和放置,进而方便食物的食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每相邻的两个内筒之间设有将上下两个所述内筒上下分隔成独立空间的内盖,且内盖自盖边缘抵触在器盖的内壁。在此,内盖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相邻两个内筒的层叠;另一方面,当食用时,取出内筒后,内盖可以当作外盖使用将内筒的开口闭合,因此,灵活性和实用性腔,更能满足实际需要。
优选地,在内盖的中部向下凹陷的定位槽或者上下贯通的定位孔,位于上方的内筒自下部插入定位槽或定位孔,并架设在所述内盖上。这样一来,相邻两个内筒层叠稳定性腔,而且在相同高度(器本体和器盖间距)下,能够多放几个内筒,也就是能多装几种食物。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器盖的下部形成有下部卡口,位于最下方一个内筒上方的内盖自盖边缘架设齐平容腔和空腔开口边缘上,且盖边缘卡合在下部卡口内。由下部卡口的设置,不仅实现器盖和器本体的密封盖合,而且还能够实现内盖与位于最下方一个内筒的密封盖合。
优选地,下部卡口自器盖下部的内壁向外突出形成下卡槽,其中空腔的开口的下边缘和外边缘抵触在下卡槽的底面和内壁,位于最下方一个内筒上方的内盖自盖边缘的底面架设齐平容腔和空腔开口上边缘,且盖边缘的顶面抵触在所述下卡槽的顶面或/和内壁。此时,采用一个下部卡口即可实现层叠的空腔和容腔的闭合和密封,操作方便,而是简单,便于实施。
本例中,器盖所形成下卡槽的底边自内壁抵触在器本体的外周侧壁,且在器盖下部的外周形成向内凹陷或者向外突出的棱槽。不仅美观,而且在盖合或开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位于最上方一个内筒的容腔自开口抵触在器盖的内壁。这样形成上下层叠且层层压紧的模式,避免食物的洒漏。
优选地,器盖的上部形成有上部卡口,位于最上方一个内筒的容腔自开口的边缘卡入上部卡口内,且自开口的边缘抵触在上部卡口的内壁。这样一来,不仅密封性好,而且在开盖中,可直接将位于最上方一个内筒同时取出,若想吃位于最上方内筒食物,再脱离器盖和内筒即可食用。
进一步的,器盖的面板自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下凹槽,器盖的侧板自周向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上卡槽,下凹槽、上卡槽、器盖的周向侧壁、及器盖的面板之间形成上部卡口,位于最上方一个内筒的容腔自开口边缘的上表面抵触在面板底面、自开口边缘的内表面抵触在下凹槽的外侧壁、自开口边缘的外表面抵触在器盖的周向侧壁和上卡槽的内壁。这样抵触设置,不仅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再外送过程中,通过层叠下压,避免内筒的移位,因此,出现洒漏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不仅能够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隔盛装,而且通过上下层叠闭合所形成独立的盛装区,同时在上下卡口和层叠挤压下,避免出现不同种类食物的相互溢漏,便于外送或出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食物打包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器本体;10、空腔;
2、器盖;20、下部卡口;200、下卡槽;201、棱槽;21、上部卡口;22、面板;220、下凹槽;23、侧板;230、上卡槽;
3、内筒;3a、上内筒;3b、下内筒;30、容腔;
4、内盖;40、盖边缘;4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包括具有空腔10的器本体1和器盖2、设置在器本体1和器盖2之间且具有容腔30的内筒3。
具体的,内筒3有两个,且上下层叠地设置在器本体1和器盖2之间,同时定义位于上方的内筒3为上内筒3a,位于下方的内筒3为下内筒3b。
同时,在上内筒3a和下内筒3b之间形成有内盖4,且内盖4自盖边缘40抵触在器盖2的内壁。在此,内盖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相邻两个内筒的层叠;另一方面,当食用时,取出内筒后,内盖可以当作外盖使用将内筒的开口闭合,因此,灵活性和实用性腔,更能满足实际需要。
本例中,在内盖4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定位槽41,上内筒3a自下部插入定位槽41,并架设在内盖4上。这样一来,相邻两个内筒层叠稳定性腔,而且在相同高度(器本体和器盖间距)下,能够多放几个内筒,也就是能多装几种食物。
具体的,上内筒3a的底部与定位槽41相匹配设置,当然,在内盖4的中部也形成有定位孔41,上内筒3a自下部插入定位孔41,并架设在内盖4上,也是可以实施的。
因此,打包容器的层叠和闭合方式如下:上内筒3a自底部架设在内盖4上,内盖4盖合在下内筒3b上,下内筒3b叠设在器本体1上且将空腔10的开口闭合,器盖2与器本体1盖合且将上内筒3a盖合。
本例中,下内筒3b的容腔30自开口的边缘挂设在空腔10的开口上,且下内筒3b自筒身插入空腔10中。在此,也进一步的说明了,自下而上叠设的容腔是逐步变小的,而且通过开口边缘的叠设,使得器本体和器盖之间可以多放几个内筒,进而多装几种不同食物。
下内筒3b的容腔30自开口的边缘挂设在空腔10的开口内壁,且下内筒3b的容腔30的开口上边缘与空腔10的开口的上边缘齐平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1、能够向外撑器本体的空腔开口,使得器本体和器盖扣合的稳定性增强;2、方便最下方的一个内筒拿取和放置,进而方便食物的食用。
同时,本例中,器盖2的下部形成有下部卡口20,上部形成上部卡口21。
结合图4所示,下内筒3b上方的内盖4自盖边缘40架设齐平容腔30和空腔10开口边缘上,且盖边缘40卡合在下部卡口20内。由下部卡口的设置,不仅实现器盖和器本体的密封盖合,而且还能够实现内盖与下内筒3b的密封盖合。
具体的,下部卡口20自器盖2下部的内壁向外突出形成下卡槽200,其中空腔10的开口的下边缘和外边缘抵触在下卡槽200的底面和内壁,下内筒3b上方的内盖4自盖边缘40的底面架设齐平容腔30和空腔10开口上边缘,且盖边缘40的顶面抵触在下卡槽200的顶面或/和内壁。此时,采用一个下部卡口即可实现层叠的空腔和容腔的闭合和密封,操作方便,而是简单,便于实施。
同时,器盖2所形成下卡槽200的底边自内壁抵触在器本体1的外周侧壁,且在器盖2下部的外周形成向内凹陷或者向外突出的棱槽201。不仅美观,而且在盖合或开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结合图5所示,上内筒3a的容腔30自开口抵触在器盖2的内壁。这样形成上下层叠且层层压紧的模式,避免食物的洒漏。
具体的,上内筒3a的容腔30自开口的边缘卡入上部卡口21内,且自开口的边缘抵触在上部卡口21的内壁。这样一来,不仅密封性好,而且在开盖中,可直接将位于最上方一个内筒同时取出,若想吃位于最上方内筒食物,再脱离器盖和内筒即可食用。
本例中,器盖2的面板22自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下凹槽220,器盖2的侧板23自周向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上卡槽230,下凹槽220、上卡槽230、器盖2的周向侧壁、及器盖2的面板22之间形成上部卡口21。
上内筒3a的容腔30自开口边缘的上表面抵触在面板22底面、自开口边缘的内表面抵触在下凹槽220的外侧壁、自开口边缘的外表面抵触在器盖2的周向侧壁和上卡槽230的内壁。这样抵触设置,不仅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再外送过程中,通过层叠下压,避免内筒的移位,因此,出现洒漏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同时,在器盖2上部的外周,也对应形成有向内凹陷或者向外突出的棱槽201。
综上,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
1、不仅能够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隔盛装,而且通过上下层叠闭合所形成独立的盛装区,避免出现不同种类食物的相互溢漏,便于外送或出行携带;
2、通过上部卡口和下部卡口的设置,不仅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再外送过程中,通过层叠下压,避免内筒的移位,因此,出现洒漏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3、在层叠过程中,能够向外撑器本体的空腔开口,使得器本体和器盖扣合的稳定性增强,同时,在内盖的设置下,不仅便于多个内筒的精准叠设,而且叠设后稳定性强;
4、通过内盖的设置,可以保持上内筒和下内筒都处于闭合状态下,用户可以使用器本体内的食物,因此,可以同时进行空腔和容腔的开盖饮食,也可以单独进行空腔或容腔的开盖饮食,十分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包括具有空腔的器本体和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打包容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器本体和器盖之间且具有容腔的内筒,其中所述内筒叠设在所述器本体上且将所述空腔的开口闭合,所述的器盖内壁与所述内筒的容腔开口配合将所述容腔的开口闭合,或者所述容腔的开口和所述空腔的开口、及所述的器盖内壁三者间的配合将所述容腔的开口闭合,
所述内筒至少有两个,且上下层叠地设置所述器本体和器盖之间,其中上一个所述内筒将下一个所述内筒的空腔开口闭合
所述器盖具有上部卡口和下部卡口,其中所述的下部卡口与所述器本体配合,所述上部卡口与最上部所述内筒的容腔开口配合,两个或多个所述内筒依次压紧的位于所述器本体和所述器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一个所述内筒的容腔自开口的边缘挂设在所述空腔的开口上,且位于最下方一个所述内筒自筒身插入所述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一个所述内筒的容腔自开口的边缘挂设在所述空腔的开口内壁,且位于最下方一个所述内筒的容腔的开口上边缘与所述空腔的开口的上边缘齐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内筒之间设有将上下两个所述内筒上下分隔成独立空间的内盖,且所述内盖自盖边缘抵触在所述器盖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的中部形成向下凹陷的定位槽或者上下贯通的定位孔,位于上方的所述内筒自下部插入所述定位槽或所述定位孔,并架设在所述内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卡口自所述器盖下部的内壁向外突出形成下卡槽,其中所述空腔的开口的下边缘和外边缘抵触在所述下卡槽的底面和内壁,位于最下方一个所述内筒上方的所述内盖自盖边缘的底面架设齐平容腔和空腔开口上边缘,且所述盖边缘的顶面抵触在所述下卡槽的顶面或/和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一个所述内筒的容腔自开口抵触在所述器盖的内壁,且卡合在所述上部卡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盖的面板自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下凹槽,所述器盖的侧板自周向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上卡槽,所述的下凹槽、所述上卡槽、所述器盖的周向侧壁、及所述器盖的面板之间形成所述上部卡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一个所述内筒的容腔自开口边缘的上表面抵触在所述面板底面、自开口边缘的内表面抵触在所述下凹槽的外侧壁、自开口边缘的外表面抵触在所述器盖的周向侧壁和所述上卡槽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上部卡口和所述下部卡口的器盖外周形成向内凹陷或者向外突出的棱槽。
CN202110474241.XA 2021-04-29 2021-04-29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Active CN113212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4241.XA CN113212985B (zh) 2021-04-29 2021-04-29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4241.XA CN113212985B (zh) 2021-04-29 2021-04-29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2985A true CN113212985A (zh) 2021-08-06
CN113212985B CN113212985B (zh) 2023-02-17

Family

ID=7709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4241.XA Active CN113212985B (zh) 2021-04-29 2021-04-29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1298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5713A5 (zh) * 1988-05-26 1990-10-31 Asepta Ag
JPH09202340A (ja) * 1996-01-24 1997-08-05 Sumi Kk 外嵌合密封型の包装容器
JP3052893U (ja) * 1998-04-03 1998-10-09 株式会社エフピコ 包装用容器
JP2000043917A (ja) * 1999-03-08 2000-02-15 Sanei Kogyo:Kk 密閉蓋付容器
US20070116806A1 (en) * 2005-11-23 2007-05-24 Parsons Steven M Food tray
CN209285171U (zh) * 2018-10-09 2019-08-23 吴金华 一种保温提锅
JP2020164205A (ja) * 2019-03-29 2020-10-08 リスパック株式会社 包装用容器
CN212100132U (zh) * 2020-01-09 2020-12-08 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5713A5 (zh) * 1988-05-26 1990-10-31 Asepta Ag
JPH09202340A (ja) * 1996-01-24 1997-08-05 Sumi Kk 外嵌合密封型の包装容器
JP3052893U (ja) * 1998-04-03 1998-10-09 株式会社エフピコ 包装用容器
JP2000043917A (ja) * 1999-03-08 2000-02-15 Sanei Kogyo:Kk 密閉蓋付容器
US20070116806A1 (en) * 2005-11-23 2007-05-24 Parsons Steven M Food tray
CN209285171U (zh) * 2018-10-09 2019-08-23 吴金华 一种保温提锅
JP2020164205A (ja) * 2019-03-29 2020-10-08 リスパック株式会社 包装用容器
CN212100132U (zh) * 2020-01-09 2020-12-08 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2985B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3776B1 (en) Cup with nestable food container and cover
US4018355A (en) Inner lid of a receptacle for instant-cooking foods
US20070227919A1 (en) Two-piece nested inverted dome cup
US8967408B2 (en) Plastic food container with securable inner vessel
US7007818B2 (en) Container assembly
KR20090039667A (ko) 저장 컨테이너 및 컨테이너 시스템
US9181009B1 (en) Cup with outwardly protruding straw channel and nestable food container and cover
US20060032776A1 (en) Stackable multi-compartment drinking cup
CN104603018A (zh) 带有勺托盘的容器
CN113212985B (zh)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CN214731302U (zh) 层叠分隔式食物打包容器
US20050150890A1 (en) Container for fermented foods
US20170021966A1 (en) Container offering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KR200417031Y1 (ko) 도시락
KR20070000578U (ko) 격벽에 의해 밀폐 기능을 가지는 식판 용기
GB2323836A (en) Packaging for a compartmented container
US11370593B2 (en) Segmented container volume apparatus
CN215157271U (zh) 食品杯
US20100181226A1 (en) Food container assembly
KR102278887B1 (ko) 일회용 도시락 밀폐용기
CN217065694U (zh) 一种兼具茶盘功能的包装盒
CN211282172U (zh) 一种食物包装容器
US20230257161A1 (en) Segmented Shortwise Container Volume Apparatus
CN210913388U (zh) 用于混合口味的饮品盒和饮品
CN214877005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塑料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