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7769B -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7769B
CN113207769B CN202110629908.9A CN202110629908A CN113207769B CN 113207769 B CN113207769 B CN 113207769B CN 202110629908 A CN202110629908 A CN 202110629908A CN 113207769 B CN113207769 B CN 1132077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rl
nucleus
time
plan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99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7769A (zh
Inventor
白丽蓉
喻达辉
王培�
郭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bu Gul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bu Gul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bu Gul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bu Gul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299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7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7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7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7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7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4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bivalves, e.g. oysters or mussels
    • A01K61/56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bivalves, e.g. oysters or mussels for pearl prod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珍珠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切断大珠母贝育珠贝30‑40%的缩足肌,降低缩足肌伸缩对珠核的挤压强度,首次植核仅在左袋核位植入正圆形的珠核1粒,第二次和第三次植核时在左袋核位和右袋核位分别植入1粒珠核。大珠母贝属于珍稀保护物种,为充分利用其育珠潜能,共进行3次植核,同时,每增加一次植核,收获的珍珠直径较前一次大2.0‑3.0mm;采用本发明所述植核培育方法最大化的利用了大珠母贝的育珠产能,提高了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优珠率,可实现大珠母贝大型游离珠产业化培育。

Description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珍珠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在我国又被称为白蝶贝,在国外根据其外套膜的颜色和壳内面的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俗称银唇贝(Silver lip pearl oyster)和金唇贝(Golden lip pearl oyster),属热带、亚热带大型贝类,其成体壳长可达32.0cm,体重达4.0-5.0kg。大珠母贝个体相对较大、壳内面珍珠层较为致密坚厚、外套膜分泌珍珠质较为旺盛,是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理想母贝。采用大珠母贝培育的游离珠直径可达10mm以上,光泽度持久,颜色丰富,经加工为饰品后单颗珍珠价值可达2.0-3.0万元,颜色较深或者接近黑色的珍珠价格可达5.0-6.0万元,因此应用大珠母贝培育游离珍珠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我国大珠母贝人工养殖及育苗技术有近50年的历史,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在海南岛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首次获得大珠母贝人工育苗成功,成功实现了室内水池培育幼苗,并且掌握了海区养成技术。但其游离珍珠培育研究相对滞后,仅有少量文献报道有游离珠的培育,至今未能产业化生产,国内目前见到的大珠母贝珍珠主要通过进口而来。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主要包括以下问题:大珠母贝闭壳肌和缩足肌强壮有力,闭壳肌容易将植入的珠核挤出,缩足肌反复伸缩也会导致植入的珠核被挤出核位,造成了植核术后留核率显著降低,珍珠产量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植核培育方法最大化的利用了大珠母贝的育珠产能,提高了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优珠率,可实现大珠母贝大型游离珠产业化培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育珠贝和小片贝的选择;(2)珠核的选择;(3)细胞小片的获取;(4)育珠贝的开口处理;(5)首次植核;(6)育珠贝的休养;(7)收获;(8)第二次植核和(9)第三次植核;
所述步骤(5)具体操作如下:将植核贝固定在植核器上,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部分或全部的的缩足肌,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切一个口作为送核口,用消毒的通道针将珠核送到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接着再植入细胞小片,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为: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大珠母贝作为育珠贝和小片贝。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为:选择由淡水丽蚌贝壳磨制的珠核,核形为正圆形。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具体是剪断30-40%的缩足肌。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具体是剪断40%的缩足肌。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为:获取步骤(1)中所述小片贝的外套膜,切除外套膜缘触手后切成条状,接着对条状物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使用前用2%的汞溴红水溶液进行消毒和染色。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为:将步骤(1)中所述育珠贝用麻醉剂浸泡3-5min,以松弛闭壳肌,用开壳器撑开贝壳腹面中央部分,接着插入栓口器并摆放于休养筐中,备用。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为:于4月份,取经步骤(4)处理后活力正常的育珠贝作为手术植核贝,将手术植核贝固定在植核器上,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30-40%的缩足肌,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切一个口作为送核口,用消毒的通道针将珠核送到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接着再植入细胞小片,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为:育珠贝首次植核完成后休养一段时间后进入育珠期。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收获:育珠一定时间后,从育珠贝中收获珍珠。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珠核的直径为5.5-6.0mm。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外套膜的获取方式是:用解剖刀将小片贝的闭壳肌从中间切断,将贝体打开,用灭菌海水冲洗贝体内部黏液及其他附着物,再用切片刀将唇瓣下方至肛门之间的外套膜切下。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为方形细胞小片。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首次植核为仅在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植入珠核1粒。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育珠贝休养具体是:将育珠贝密集排列于休养笼中,吊养于风浪较小的近岸排架上休养1个月,休养期间每10d检查育珠贝的脱核情况以及死亡情况1次,休养期结束后,将育珠贝置于长方形的育珠贝筐中,并移到较深的水域继续养殖1.5年。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8)是从育珠贝收获珍珠后同时进行第二次植核,具体为:于11月份,将第一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首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即可完成第二次植核,第二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二次收获珍珠。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7.5mm的珠核1粒,并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是在第二次植核收获珍珠后同时进行第三次植核,具体为:于12月份,将第二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第二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即可完成第三次植核,第三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三次收获珍珠。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10.0mm的珠核1粒,并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首次植核的育珠贝选择2.0龄贝,二次植核育珠贝为3.5龄贝,第三次植核育珠贝为5.0龄贝。到第三次植核的母贝为5.0龄,未到老龄贝阶段,所以其成活率、留核率都较高、珍珠质分泌速度依然较快,适用于游离珍珠的培育。
本申请的第二次植核和第三次植核的方法与第一次植核的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珠核的植入位置、珠核的大小、培育的时间、育珠贝的贝龄以及细胞小片的大小,其中,较小的珠核(5.5-7.5mm)匹配使用3.0mm的细胞小片,较大的珠核(10.0mm)匹配使用4.0-4.5mm的细胞小片。此外,对于二次植核和三次植核,性腺较为成熟的育珠贝,采用吊养在较浅的水层,降低养殖密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性腺发育成熟后,再使用流水刺激、阴干刺激、变化养殖温度和盐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彻底排精产卵,排空性腺的母贝再用作育珠贝。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净化处理是将条状物于净化液中清洗,所述净化液采用超纯水配制,其中包括20.0g/L丙酸钙+0.02g/L金霉素;净化液的温度保持在4℃低温,以便于降低细胞小片的收缩作用,并减少其粘液的分泌。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可以进行规模化的珍珠植核、养殖。通过剪断大珠母贝植核贝30-40%的缩足肌,降低了缩足肌伸缩对珠核的挤压强度,可以显著的增加植核母贝的留核率、成活率,同时提高了优珠率。
2、由于大珠母贝属于珍稀保护物种,且其优珠率较低,为充分利用其育珠潜能同时提高优珠率,本发明共进行3次植核,同时,首次植核仅在腹脊部位(左袋核位)植入正圆形的珠核1粒,第二次和第三次植核时在左袋核位、缩足肌和消化盲囊之间的空隙(右袋核位)分别植入1粒珠核,根据实验结果,首次植核育珠期成活率最高提高了15.99%;首次植核优质珠率最高提高了27.73%,二次植核优质珠率最高提高了31.66%,三次植核优质珠率最高提高了32.97%,且通过本发明的植核方法,每增加一次植核,收获的珍珠直径较前一次大2.0-3.0mm,采用本发明所述植核培育方法最大化的利用了大珠母贝的育珠产能,提高了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优珠率,可实现大珠母贝大型游离珠产业化培育。
本发明首先选择年龄相对较小但个体相对较大的母贝进行首次植核育珠,可以有效的利用大珠母贝的育珠潜能,低龄贝的珍珠质分泌能力强,而较大个体可容纳相对较大的珠核,达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较大直径游离珠的目的,首次植核,由于大珠母贝母贝尚在生长过程中,贝体规格中等,所以选择植入小珠核,可以降低植核贝的排异作用,减少手术作用对贝体生理机能的损伤,保障植核贝的成活率,为后续植核保留足够的母贝数量,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植核时,由于育珠贝逐渐生长,可逐渐植入较大的珠核,本申请采取重复植核、切断部分缩足肌等方法结合,切实提高了大珠母贝的育珠效益,为实现大珠母贝大型游离珠产业化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可以进行规模化的植核、养殖。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育珠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1)育珠贝的选择:选择壳长12.0cm,贝龄为2.0龄,双壳完整、壳面光洁附着物少、贝壳边缘外侧鳞片生长旺盛、角质层无分层脱落现象、无病害的健康大珠母贝作为育珠贝(植核母贝);其中,首次植核的育珠贝选择2.0龄贝,二次植核育珠贝为3.5龄,第三次植核育珠贝为5.0龄;
(2)小片贝的选择:选择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2.0龄的大珠母贝作为小片贝,小片贝同样需要选择活力好,健康无缺损,壳内面珍珠层为金黄色或者银白色的大珠母贝作为小片贝,小片贝壳长12.0cm;
(3)珠核的选择:选择由淡水丽蚌贝壳磨制的珠核,核形为正圆形;珠核使用前经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处理;
(4)植核术前处理:根据育珠贝性腺发育状况,分别采取抑制性腺发育,使其退化和促进性腺发育,诱导排精产卵两种方式进行育珠贝的术前处理;首次植核时间选择4月份,此时由于海域水温较低,一般育珠贝性腺并未发育成熟,对于性腺发育处于精卵细胞增殖初期,贝体离水后闭壳迅速、鳞片生长比较明显的育珠贝,采取增加育珠贝养殖密度和吊养在较深水层的方法,使得育珠贝只能获得较少的饵料和氧气,促使母贝性腺退化,并降低其生理活力,为植核育珠提供便于施术的育珠贝,这样处理后育珠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明显提高;针对于二次植核和三次植核,对于那些性腺较为成熟的育珠贝,可以采用吊养在较浅的水层,降低养殖密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性腺发育成熟后,再使用流水刺激、阴干刺激、变化养殖温度和盐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彻底排精产卵,排空性腺的母贝再用作育珠贝;一般经过术前处理的母贝,需要经过7d的休养才能进行施术植核;
(5)育珠贝的开口处理:将步骤(1)中所述育珠贝清洗干净,去掉壳面的附着物,用麻醉剂浸泡3min,以便于松弛闭壳肌,用开壳器稍微用力撑开贝壳腹面中央部分,插入已消毒的统一规格的塑料(PVC材质)栓口器,将放置了栓口器的育珠贝整齐的排放于休养筐中待用;休养筐采用规格为55×40×25cm的塑料筐,放置了栓口器的育珠贝铰合部向下排列,使栓口器统一向上,静置0.5h备用;
(6)细胞小片的获取:获取的外套膜,切除外套膜缘触手后切成条状,接着对条状物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使用前用2%的汞溴红水溶液进行消毒和染色;用解剖刀将步骤(1)中所述小片贝的闭壳肌从中间切断,将贝体打开,用灭菌海水冲洗贝体内部黏液及其他附着物,再用切片刀将唇瓣下方至肛门之间的外套膜切下,切除外套膜缘触手,用消毒的酒精棉球擦去粘液,以色线为中心按外侧占40%、内侧占60%的比例切成宽度为3.0mm的条状,将该条状物经过净化处理后,切成正方形的细胞小片,使用前用2%的汞溴红水溶液进行消毒和染色;净化处理是将条状物于净化液中清洗,所述净化液采用超纯水配制,其中包括20.0g/L丙酸钙+0.02g/L金霉素;净化液的温度保持在4℃低温,以便于降低细胞小片的收缩作用,并减少其粘液的分泌;
(7)首次植核:于4月份,取步骤(5)中活力正常的待植核贝作为手术植核贝,将手术植核贝固定在植核器上,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30%的缩足肌,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切一个口作为送核口,具体的采用送小片的弯头针插入足丝孔,并轻压,打开视野,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交接的皱褶上进行横切,切出的送核口等于或略小于珠核直径,为保证尽量切小口,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切口可以采取弧形,以实现小创口的情况下也可以植入较大珠核的目标;用消毒的通道针将珠核送到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接着再用弯头针将细胞小片植入珠核侧面,并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首次植核仅在左袋核位植入珠核1粒;首次植核珠核的直径为5.5mm;
(8)育珠贝的休养:植核手术后,将育珠贝密集排列于休养笼中,并在休养笼底部套一个网袋,以便于统计脱核率,吊养于风浪较小的近岸排架上休养1个月,休养期间每10d检查育珠贝的脱核情况以及死亡情况1次,休养期为1个月,休养期结束后,将育珠贝置于长方形的育珠贝筐中移到较深的水域继续养殖,养殖水深3m以上,第一次植核育珠期控制为1.5年;大约每月选择低潮时冲洗一次育珠贝的养殖筐,以便于去掉附着的淤泥、附着生物等,同时检查育珠贝的生长情况以及脱核情况;
(9)第一次收获:育珠期满1.5年后,从育珠贝中收获珍珠;
(10)第二次植核:于11月份,将第一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首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第二次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7.5mm的珠核1粒,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即可完成第二次植核,第二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二次收获珍珠;
(11)第三次植核:于12月份,将第二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第二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10.0mm的珠核1粒,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即可完成第三次植核,第三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三次收获珍珠;
本实施例的第二次植核和第三次植核的方法与第一次植核的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珠核的植入位置、珠核的大小、培育的时间、育珠贝的贝龄以及细胞小片的大小。
实施例2
(1)育珠贝的选择:选择壳长13.0cm,贝龄为2.0龄,双壳完整、壳面光洁附着物少、贝壳边缘外侧鳞片生长旺盛、角质层无分层脱落现象、无病害的健康大珠母贝作为育珠贝(植核母贝);其中,首次植核的育珠贝选择2.0龄贝,二次植核育珠贝为3.5龄,第三次植核育珠贝为5.0龄;
(2)小片贝的选择:选择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2.0龄的大珠母贝作为小片贝,小片贝同样需要选择活力好,健康无缺损,壳内面珍珠层为金黄色或者银白色的大珠母贝作为小片贝,小片贝壳长12.5cm;
(3)珠核的选择:选择由淡水丽蚌贝壳磨制的珠核,核形为正圆形;珠核使用前经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处理;
(4)植核术前处理:根据育珠贝性腺发育状况,分别采取抑制性腺发育,使其退化和促进性腺发育,诱导排精产卵两种方式进行育珠贝的术前处理;首次植核时间选择4月份,此时由于海域水温较低,一般育珠贝性腺并未发育成熟,对于性腺发育处于精卵细胞增殖初期,贝体离水后闭壳迅速、鳞片生长比较明显的育珠贝,采取增加育珠贝养殖密度和吊养在较深水层的方法,使得育珠贝只能获得较少的饵料和氧气,促使母贝性腺退化,并降低其生理活力,为植核育珠提供便于施术的育珠贝,这样处理后育珠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明显提高;针对于二次植核和三次植核,对于那些性腺较为成熟的育珠贝,可以采用吊养在较浅的水层,降低养殖密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性腺发育成熟后,再使用流水刺激、阴干刺激、变化养殖温度和盐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彻底排精产卵,排空性腺的母贝再用作育珠贝;一般经过术前处理的母贝,需要经过8d的休养才能进行施术植核;
(5)育珠贝的开口处理:将步骤(1)中所述育珠贝清洗干净,去掉壳面的附着物,用麻醉剂浸泡4min,以便于松弛闭壳肌,用开壳器稍微用力撑开贝壳腹面中央部分,插入已消毒的统一规格的塑料(PVC材质)栓口器,将放置了栓口器的育珠贝整齐的排放于休养筐中待用;休养筐采用规格为55×40×25cm的塑料筐,放置了栓口器的育珠贝铰合部向下排列,使栓口器统一向上,静置0.7h备用;
(6)细胞小片的获取:获取的外套膜,切除外套膜缘触手后切成条状,接着对条状物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使用前用2%的汞溴红水溶液进行消毒和染色;用解剖刀将步骤(1)中所述小片贝的闭壳肌从中间切断,将贝体打开,用灭菌海水冲洗贝体内部黏液及其他附着物,再用切片刀将唇瓣下方至肛门之间的外套膜切下,切除外套膜缘触手,用消毒的酒精棉球擦去粘液,以色线为中心按外侧占40%、内侧占60%的比例切成宽度为3.8mm的条状,将该条状物经过净化处理后,切成正方形的细胞小片,使用前用2%的汞溴红水溶液进行消毒和染色;净化处理是将条状物于净化液中清洗,所述净化液采用超纯水配制,其中包括20.0g/L丙酸钙+0.02g/L金霉素;净化液的温度保持在4℃低温,以便于降低细胞小片的收缩作用,并减少其粘液的分泌;
(7)首次植核:于4月份,取步骤(5)中活力正常的待植核贝作为手术植核贝,将手术植核贝固定在植核器上,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35%的缩足肌,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切一个口作为送核口,具体的采用送小片的弯头针插入足丝孔,并轻压,打开视野,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交接的皱褶上进行横切,切出的送核口等于或略小于珠核直径,为保证尽量切小口,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切口可以采取弧形,以实现小创口的情况下也可以植入较大珠核的目标;用消毒的通道针将珠核送到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接着再用弯头针将细胞小片植入珠核侧面,并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首次植核仅在左袋核位植入珠核1粒;首次植核珠核的直径为5.5mm;
(8)育珠贝的休养:植核手术后,将育珠贝密集排列于休养笼中,并在休养笼底部套一个网袋,以便于统计脱核率,吊养于风浪较小的近岸排架上休养1个月,休养期间每10d检查育珠贝的脱核情况以及死亡情况1次,休养期为1个月,休养期结束后,将育珠贝置于长方形的育珠贝筐中移到较深的水域继续养殖,养殖水深3m以上,第一次植核育珠期控制为1.5年;大约每月选择低潮时冲洗一次育珠贝的养殖筐,以便于去掉附着的淤泥、附着生物等,同时检查育珠贝的生长情况以及脱核情况;
(9)第一次收获:育珠期满1.5年后,从育珠贝中收获珍珠;
(10)第二次植核:于11月份,将第一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首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第二次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7.5mm的珠核1粒,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即可完成第二次植核,第二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二次收获珍珠;
(11)第三次植核:于12月份,将第二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第二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10.0mm的珠核1粒,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即可完成第三次植核,第三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三次收获珍珠;
本实施例的第二次植核和第三次植核的方法与第一次植核的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珠核的植入位置、珠核的大小、培育的时间、育珠贝的贝龄以及细胞小片的大小。
实施例3
(1)育珠贝的选择:选择壳长14.0cm,贝龄为2.0龄,双壳完整、壳面光洁附着物少、贝壳边缘外侧鳞片生长旺盛、角质层无分层脱落现象、无病害的健康大珠母贝作为育珠贝(植核母贝);其中,首次植核的育珠贝选择2.0龄贝,二次植核育珠贝为3.5龄,第三次植核育珠贝为5.0龄;
(2)小片贝的选择:选择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2.5龄的大珠母贝作为小片贝,小片贝同样需要选择活力好,健康无缺损,壳内面珍珠层为金黄色或者银白色的大珠母贝作为小片贝,小片贝壳长13.0cm;
(3)珠核的选择:选择由淡水丽蚌贝壳磨制的珠核,核形为正圆形;珠核使用前经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处理;
(4)植核术前处理:根据育珠贝性腺发育状况,分别采取抑制性腺发育,使其退化和促进性腺发育,诱导排精产卵两种方式进行育珠贝的术前处理;首次植核时间选择4月份,此时由于海域水温较低,一般育珠贝性腺并未发育成熟,对于性腺发育处于精卵细胞增殖初期,贝体离水后闭壳迅速、鳞片生长比较明显的育珠贝,采取增加育珠贝养殖密度和吊养在较深水层的方法,使得育珠贝只能获得较少的饵料和氧气,促使母贝性腺退化,并降低其生理活力,为植核育珠提供便于施术的育珠贝,这样处理后育珠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明显提高;针对于二次植核和三次植核,对于那些性腺较为成熟的育珠贝,可以采用吊养在较浅的水层,降低养殖密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性腺发育成熟后,再使用流水刺激、阴干刺激、变化养殖温度和盐度等方法促使育珠贝彻底排精产卵,排空性腺的母贝再用作育珠贝;一般经过术前处理的母贝,需要经过10d的休养才能进行施术植核;
(5)育珠贝的开口处理:将步骤(1)中所述育珠贝清洗干净,去掉壳面的附着物,用麻醉剂浸泡5min,以便于松弛闭壳肌,用开壳器稍微用力撑开贝壳腹面中央部分,插入已消毒的统一规格的塑料(PVC材质)栓口器,将放置了栓口器的育珠贝整齐的排放于休养筐中待用;休养筐采用规格为55×40×25cm的塑料筐,放置了栓口器的育珠贝铰合部向下排列,使栓口器统一向上,静置1.0h备用;
(6)细胞小片的获取:获取的外套膜,切除外套膜缘触手后切成条状,接着对条状物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切割成规格一致的细胞小片,使用前用2%的汞溴红水溶液进行消毒和染色;用解剖刀将步骤(1)中所述小片贝的闭壳肌从中间切断,将贝体打开,用灭菌海水冲洗贝体内部黏液及其他附着物,再用切片刀将唇瓣下方至肛门之间的外套膜切下,切除外套膜缘触手,用消毒的酒精棉球擦去粘液,以色线为中心按外侧占40%、内侧占60%的比例切成宽度为4.5mm的条状,将该条状物经过净化处理后,切成正方形的细胞小片,使用前用2%的汞溴红水溶液进行消毒和染色;净化处理是将条状物于净化液中清洗,所述净化液采用超纯水配制,其中包括20.0g/L丙酸钙+0.02g/L金霉素;净化液的温度保持在4℃低温,以便于降低细胞小片的收缩作用,并减少其粘液的分泌;
(7)首次植核:于4月份,取步骤(5)中活力正常的待植核贝作为手术植核贝,将手术植核贝固定在植核器上,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40%的缩足肌,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切一个口作为送核口,具体的采用送小片的弯头针插入足丝孔,并轻压,打开视野,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交接的皱褶上进行横切,切出的送核口等于或略小于珠核直径,为保证尽量切小口,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切口可以采取弧形,以实现小创口的情况下也可以植入较大珠核的目标;用消毒的通道针将珠核送到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接着再用弯头针将细胞小片植入珠核侧面,并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首次植核仅在左袋核位植入珠核1粒;首次植核珠核的直径为6.0mm;
(8)育珠贝的休养:植核手术后,将育珠贝密集排列于休养笼中,并在休养笼底部套一个网袋,以便于统计脱核率,吊养于风浪较小的近岸排架上休养1个月,休养期间每10d检查育珠贝的脱核情况以及死亡情况1次,休养期为1个月,休养期结束后,将育珠贝置于长方形的育珠贝筐中移到较深的水域继续养殖,养殖水深3m以上,第一次植核育珠期控制为1.5年;大约每月选择低潮时冲洗一次育珠贝的养殖筐,以便于去掉附着的淤泥、附着生物等,同时检查育珠贝的生长情况以及脱核情况;
(9)第一次收获:育珠期满1.5年后,从育珠贝中收获珍珠;
(10)第二次植核:于11月份,将第一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首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第二次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7.5mm的珠核1粒,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即可完成第二次植核,第二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二次收获珍珠;
(11)第三次植核:于12月份,将第二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第二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珠核植入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10.0mm的珠核1粒,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即可完成第三次植核,第三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三次收获珍珠;
本实施例的第二次植核和第三次植核的方法与第一次植核的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珠核的植入位置、珠核的大小、培育的时间、育珠贝的贝龄以及细胞小片的大小。
结合以下试验例对本发明的实用价值进一步说明。
例一:
1.试验地点:海南陵水新村港一养殖户;
2.试验时间:2016年4月;
3.试验设计:从海南陵水新村港大珠母贝养殖群体取1800个2.0龄的母贝进行植核育珠实验,实验设置两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设置3个重复组,每个组别用贝300个,对照组植核母贝不剪断大珠母贝的缩足肌,首次、第二次、第三次植核均只在左袋植入1个珠核,珠核的直径分别为6.0mm、7.5mm、10.0mm,育珠期分别为1.5年(2016年4月第一次植核)、1.0年(2018年11月第二次植核)、1.0年(2019年12月第三次植核),在第一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二次植核,在第二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三次植核手术;
实验组(剪断部分缩足肌组):实验组设置3个重复组,每个组用贝300个,实验组剪断大珠母贝40%的缩足肌,首次、第二次、第三次植核均只在左袋植入1个珠核,珠核的直径分别为6.0mm、7.5mm、10.0mm,育珠期分别为1.5年(2016年4月第一次植核)、1.0年(2018年11月第二次植核)、1.0年(2019年12月第三次植核),在第一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二次植核,在第二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三次植核手术。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植核后育珠贝休养1个月,将育珠贝养殖筐置于较深水域进行育珠养殖。
在休养期(1个月)和育珠期(1.5年、1.0年、1.0年),分别统计育珠贝的成活率、成珠率和优质珠率。
其中,
休养期成活率=休养期结束成活贝数量/植核贝数量;
育珠期成活率=育珠结束成活贝数量/休养期结束成活贝数量;
成珠率=收获商品珍珠数量/成活贝中收获珍珠及珠核数量;
优质珠率=优质珍珠数/收获珍珠数。
优质珍珠衡量依据:珍珠形状为圆形、正圆形;珍珠反射光明亮、锐利、均匀;表面光滑细腻、无肉眼可见的褶纹和斑点;珍珠层厚度≥350mm。
4.试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用SPSS25.0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间的成活率、成珠率、优质珠率)进行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P<0.01时为差异极显著。所有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
如表1所示,首次植核育珠期结束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育珠贝的休养期成活率分别为76.00±5.29%和89.33±4.04%,实验组休养期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育珠贝的休养期成活率提高了17.54%;对照组和实验组育珠贝的育珠期成活率分别为73.00±3.00%和84.67±4.04%,实验组育珠期成活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育珠期成活率提高了15.99%;对照组和实验组育珠贝的优质珠率分别为39.67±3.06%和50.67±5.51%,实验组优质珠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质珠率提高了27.73%。
如表2所示,第二次植核育珠期结束后,实验组育珠贝的育珠期成活率、成珠率、优质珠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优质珠率为44.33±4.04%,显著高于对照组(33.67±4.73%),优质珠率提高了31.66%。
如表3所示,第三次植核育珠期结束后,实验组育珠贝的休养期成活率、育珠期成活率、成珠率、优质珠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优质珠率为37.67±3.51%,显著高于对照组(28.33±2.08%),优质珠率提高了32.97%。
表1 切断部分缩足肌对育珠效果的影响(首次植核)
组别 休养期成活率(%) 育珠期成活率(%) 成珠率(%) 优质珠率(%)
对照组 76.00±5.29 73.00±3.00 82.33±3.51 39.67±3.06
实验组 89.33±4.04<sup>*</sup> 84.67±4.04<sup>*</sup> 84.00±4.00 50.67±5.51<sup>*</sup>
注:同列数据上标“*”表示差异显著(P<0.05),上标“**”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
表2 切断部分缩足肌对育珠效果的影响(第二次植核)
组别 休养期成活率(%) 育珠期成活率(%) 成珠率(%) 优质珠率(%)
对照组 76.33±2.08 71.67±2.08 71.33±2.31 33.67±4.73
实验组 76.33±3.51 75.67±6.66 74.33±4.04 44.33±4.04<sup>*</sup>
表3 切断部分缩足肌对育珠效果的影响(第三次植核)
组别 休养期成活率(%) 育珠期成活率(%) 成珠率(%) 优质珠率(%)
对照组 69.00±5.57 68.33±2.08 68.00±2.65 28.33±2.08
实验组 75.67±3.06 73.00±3.61 72.33±3.21 37.67±3.51*
例二:
1.试验地点:海南陵水黎安港一养殖场;
2.试验时间:2015年4月;
3.试验设计:从海南陵水黎安港大珠母贝养殖群体取1800个2.0龄的母贝进行插核育珠实验,实验设置两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设置3个重复组,每个组别用贝300个,对照组插核母贝不剪断大珠母贝的缩足肌,首次、第二次、第三次植核均只在左袋植入1个珠核,珠核的直径分别为6.0mm、7.5mm、10.0mm,育珠期分别为1.5年(2015年4月第一次植核)、1.0年(2017年11月第二次植核)、1.0年(2018年12月第三次植核),在第一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二次植核,在第二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三次植核手术;
实验组(剪断部分缩足肌、改变植核操作组):设置3个重复组,每个组用贝300个,实验组剪断大珠母贝40%的缩足肌,首次植核仅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1个珠核,珠核直径为6.0mm,育珠期为1.5年(2015年4月第一次植核)。第二次植核在左袋植入7.5mm的珠核1粒,在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育珠时间为1.0年(2017年11月第二次植核);第三次植核在左袋植入10.0mm的珠核1粒,在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育珠时间为1.0年(2018年12月第三次植核),在第一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二次植核,在第二次收获珍珠的同时保存珍珠囊进行第三次植核手术。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植核后育珠贝休养1个月,将育珠贝养殖筐置于较深水域进行育珠养殖。
在休养期(1个月)和育珠期(1.5年、1.0年、1.0年),分别统计以上两组育珠贝的成活率、成珠率和优质珠率。
休养期成活率=休养期结束成活贝数量/植核贝数量;
育珠期成活率=育珠结束成活贝数量/休养期结束成活贝数量;
成珠率=收获商品珍珠数量/成活贝中收获珍珠及珠核数量;
优质珠率=优质珍珠数/收获珍珠数。
优质珍珠衡量依据:珍珠形状为圆形、正圆形;珍珠反射光明亮、锐利、均匀;表面光滑细腻、无肉眼可见的褶纹和斑点;珍珠层厚度≥350mm。
4.试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用SPSS25.0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间的成活率、成珠率、优质珠率)进行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P<0.01时为差异极显著。所有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
如表4所示,首次植核育珠期结束后,实验组育珠贝的休养期成活率、育珠期成活率、优质珠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育珠期成活率为82.33±3.2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4.16%),育珠期成活率提高了12.27%;实验组优质珠率为46.67±3.06%,显著高于对照组(37.00±2.65%),优质珠率提高了26.14%。
如表5所示,第二次植核育珠期结束后,实验组育珠贝的育珠期成活率、成珠率、优质珠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成珠率为85.33±2.0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4.36),成珠率提高了13.77%;实验组优质珠率为40.00±1.00%,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1.67±2.89%),优质珠率提高了26.30%。
如表6所示,第三次植核育珠期结束后,实验组育珠贝的休养期成活率、育珠期成活率、成珠率、优质珠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育珠期成活率为77.67±2.52%,显著高于对照组(70.33±3.21%),育珠期成活率提高了10.44%;实验组优质珠率为38.67±3.06%,显著高于对照组(31.33±1.15%),优质珠率提高了23.43%。
表4 切断部分缩足肌、改变植核操作对育珠效果的影响(首次植核)
组别 休养期成活率(%) 育珠期成活率(%) 成珠率(%) 优质珠率(%)
对照组 84.67±7.02 73.33±4.16 81.00±5.57 37.00±2.65
实验组 87.33±2.52 82.33±3.21* 80.67±3.79 46.67±3.06<sup>*</sup>
表5 切断部分缩足肌、改变植核操作对育珠效果的影响(第二次植核)
组别 休养期成活率(%) 育珠期成活率(%) 成珠率(%) 优质珠率(%)
对照组 71.67±2.89 75.00±3.61 75.00±4.36 31.67±2.89
实验组 70.67±5.69 78.33±2.52 85.33±2.08* 40.00±1.00<sup>**</sup>
表6 切断部分缩足肌、改变植核操作对育珠效果的影响(第三次植核)
组别 休养期成活率(%) 育珠期成活率(%) 成珠率(%) 优质珠率(%)
对照组 77.67±2.52 70.33±3.21 69.33±3.06 31.33±1.15
实验组 81.67±5.13 77.67±2.52* 73.00±4.36 38.67±3.0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育珠贝和小片贝的选择;(2)珠核的选择;(3)细胞小片的获取;(4)育珠贝的开口处理;(5)首次植核;(6)育珠贝的休养;(7)收获;(8)第二次植核和(9)第三次植核;
所述步骤(5)具体操作如下:将植核贝固定在植核器上,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部分或全部的缩足肌,在足和内脏团分界处切一个口作为送核口,用消毒的通道针将珠核送到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接着再植入细胞小片,使细胞小片的光滑面紧贴珠核;
所述步骤(5)具体是剪断30-40%的缩足肌;
所述首次植核为在育珠贝的左袋核位植入珠核1粒;
所述步骤(8)是从育珠贝收获珍珠后同时进行第二次植核,具体为:于11月份,将第一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首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即可完成第二次植核,第二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二次收获珍珠;
所述步骤(9)是在第二次植核收获珍珠后同时进行第三次植核,具体为:于12月份,将第二次收获珍珠后的育珠贝按照第二次植核的方法在育珠贝的左袋和右袋分别植入珠核和细胞小片,即可完成第三次植核,第三次植核休养1个月后进入育珠期,育珠期满1.0年即进行第三次收获珍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次植核的珠核的直径为5.5-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是剪断40%的缩足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植核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7.5mm的珠核1粒,并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植核具体是在育珠贝的左袋植入10.0mm的珠核1粒,并在育珠贝的右袋植入5.5mm的珠核1粒。
CN202110629908.9A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Active CN113207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9908.9A CN113207769B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9908.9A CN113207769B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7769A CN113207769A (zh) 2021-08-06
CN113207769B true CN113207769B (zh) 2022-09-23

Family

ID=7708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9908.9A Active CN113207769B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7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1175B (zh) * 2022-03-04 2023-05-09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珠母贝自体移植培育黑珍珠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2154A (zh) * 2008-09-12 2009-01-28 海南大学 一种处理外套膜小片提高海水珍珠质量的方法
CN104381167A (zh) * 2014-10-30 2015-03-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
CN104839057A (zh) * 2015-05-20 2015-08-19 广西南珠宫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马氏珠母贝养殖夜光珍珠的方法
CN104885985A (zh) * 2015-06-26 2015-09-09 海南大学 一种培育企鹅珍珠贝游离珠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89413A1 (fr) * 2005-08-04 2007-02-09 Raapoto Poemata Solange Uriri Procede permettant a l'huitre perliere de produire une couche nacriere aux formes imposees et aux reliefs imposes
CN101156558A (zh) * 2007-10-19 2008-04-0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大珠母贝人工苗陆基可控水体中间培育方法
CN102100193A (zh) * 2010-12-02 2011-06-22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以黑蝶贝细胞小片结合马氏珠母贝育珠的方法
CN102246715A (zh) * 2011-04-29 2011-11-23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夜荧光珍珠贝的培育方法
CN102845344B (zh) * 2012-09-25 2014-04-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海水珍珠贝插核的通导定位施术工具
CN104904642A (zh) * 2015-07-09 2015-09-16 海南大学 一种珍珠贝插核育珠工作台
CN104969890B (zh) * 2015-07-09 2018-04-27 谢绍河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2154A (zh) * 2008-09-12 2009-01-28 海南大学 一种处理外套膜小片提高海水珍珠质量的方法
CN104381167A (zh) * 2014-10-30 2015-03-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
CN104839057A (zh) * 2015-05-20 2015-08-19 广西南珠宫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马氏珠母贝养殖夜光珍珠的方法
CN104885985A (zh) * 2015-06-26 2015-09-09 海南大学 一种培育企鹅珍珠贝游离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珠核规格、植核位置和贝龄对大珠母贝植核育珠的影响;梁飞龙等;《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0831;第35卷(第4期);第51-5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7769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5699B (zh) 细鳞鲑苗种培育方法
CN102100197A (zh) 一种三倍体单体牡蛎培育方法
Ghosh et al. Induced breeding, embryonic and larval development of Koi carp (Cyprinus carpio) in Khulna, Bangladesh
CN113207768B (zh) 一种培育企鹅珍珠贝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CN101984796A (zh) 用河蚌内脏囊植核培育大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13207769B (zh) 一种大珠母贝培育大型游离珍珠的新方法
CN110250056B (zh) 一种提高日本沼虾受精卵离体孵化率的方法
CN106561501A (zh) 利用循环水系统培育黄颡鱼“全雄1号”规格苗的方法
CN102100193A (zh) 一种以黑蝶贝细胞小片结合马氏珠母贝育珠的方法
CN101869076A (zh) 一种香蕉吸芽茎尖接种的方法
CN105265350A (zh) 一种海水珍珠养殖采收方法
CN103081835A (zh) 一种在池蝶蚌内脏团中植核培育超大规格圆形珍珠方法
CN116814525B (zh) 一种用于东风螺胚胎培养的培养基及东风螺胚胎囊外培养的方法
CN105409887A (zh) 一种棕榈蓟马的饲养方法
CN112219796B (zh) 培育红松梢斑螟啮小蜂在防治松果梢斑螟中的应用
CN109496706A (zh) 一种猫须草无菌短枝快速繁殖前的外植体预处理方法
CN104823923B (zh) 一种防止烟蚜茧蜂种群退化的繁育方法
TWI739742B (zh) 野生鮑魚珍珠製作過程
CN105475183A (zh) 一种海水珍珠养殖育珠及插核方法
CN105284669A (zh) 一种海水珍珠养殖育珠及插核方法
CN105309341A (zh) 一种海水珍珠养殖插核育珠施术插核方法
CN109169525A (zh) 一种水蛭的繁育方法
CN110301384B (zh) 一种量产化珍珠蚌的育珠方法
CN113575417B (zh) 一种芡实离体快繁的方法
RU2786108C1 (ru) Способ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солоноватоводных кладоцер moina sal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