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5958A -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5958A
CN113205958A CN202110454560.4A CN202110454560A CN113205958A CN 113205958 A CN113205958 A CN 113205958A CN 202110454560 A CN202110454560 A CN 202110454560A CN 113205958 A CN113205958 A CN 113205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mold core
coil
lead fram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45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5958B (zh
Inventor
柏强社
李志军
陈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r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nr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r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nr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45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5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5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5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5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5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1Winding coils of special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圈绕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固定在底座上,且第一夹具的一侧面为球面;第二夹具,第二夹具固定在底座上,并与第一夹具相邻,第二夹具靠近第一夹具的一侧为与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凹陷面,第一凹陷面中心开设有凹槽;模芯,模芯设置在凹槽内,并与第二夹具滑动连接,以致模芯相对于第二夹具径向旋转,且模芯可伸出或隐藏在凹槽内;导线架,导线架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模芯上方,导线架沿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本发明提供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线圈在整形过程容易导致露铜,且线圈容易反弹、尺寸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绕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线圈绕制方式通常是平面的绕线方法,在两个平面之间绕线,当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绕制球面的线圈时,一般是先绕制平面的线圈,再通过整形线圈来达到球面的要求。
由于线圈已经通过浇层相互之间粘和的很紧了,后面的整形过程容易伤害线圈的绝缘层,导致露铜,且整形后线圈还容易反弹,导致尺寸不稳定。此外,由于是先绕制平面线圈,再通过工序整形,导致工序多、人工成本高、品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平面线圈在整形过程容易导致露铜,且线圈容易反弹、尺寸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包括:
底座;
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面为球面;
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夹具相邻,所述第二夹具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为与所述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凹陷面,所述第一凹陷面中心开设有凹槽;
模芯,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夹具滑动连接,以致所述模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具径向旋转,且所述模芯可伸出或隐藏在所述凹槽内;
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模芯上方,所述导线架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为与所述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二凹陷面。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
当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直径;
当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时,所述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长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形状为U形,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同向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形成U形口;
所述第一夹具远离所述球面的一侧通过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夹具远离所述第一凹陷面的一侧通过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二定位柱滑动连接,以致所述第二夹具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伸缩运动;
所述导线架通过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所述导线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柱,以致所述导线架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具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夹具的外圆周面靠近所述第一凹陷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陷面形成弧形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模芯并驱动所述模芯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具并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线架并驱动所述导线架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模芯伸出所述凹槽,且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具紧密贴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的正上方,将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模芯的外圆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
驱动所述模芯旋转,所述模芯每旋转一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
当所述导线架移动长度等于所述模芯伸出的长度时,所述模芯停止转动,且所述导线架停止移动,所述第二夹具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预设距离,以使所述线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具紧密贴合;
所述第二夹具复位,完成第一层线圈的绕制,所述导线架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
驱动所述模芯旋转第一个1/4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驱动所述模芯继续旋转第二个1/4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所述模芯旋转第三个1/4圈和第四个1/4圈时,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移动方式与所述模芯旋转第一个1/4圈和第二个1/4圈时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的移动方式相同;
当所述线完成一圈绕制后,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并重复前一步骤完成一圈绕制;
当第二层线圈的圈数等于所述第一层线圈的圈数时,完成所述第二层线圈的绕制,所述导线架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开始绕制第三层线圈,所述第三层线圈的绕制方法与第二层线圈的绕制相同,所述第三层线圈的线的绕制方向与第二层线圈的线的绕制方向相反,以此类推,完成球面线圈的绕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第一夹具的一侧面设置为球面,第二夹具具有与第一夹具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一凹陷面,第一凹陷面与球面能够完全吻合,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设置有模芯,导线架设置在模芯上方并能够沿模芯轴向方向做往返运动;在绕线时,首先正常绕制好线圈第一层,然后通过第二夹具朝向第一夹具移动,使得第一层线圈贴紧第一夹具形成球面初始面,在进行第二层绕线时,朝向第一夹具跳一根线的距离,通过导线架与模芯的旋转配合,直接在第一层线圈上绕制球面的第二层线圈,后续第三层、第四层、….、第N层线圈的绕制以此类推,完全球面线圈的绕制;本发明直接通过绕线装置绕出球面的线圈,利用线材本身的胶层粘合的线圈会很牢固,不会伤害线圈的绝缘层,也无需后期再整形,使得线圈不易反弹、尺寸稳定,整形工序少、人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导线架4、第三定位柱5、第二定位柱6、第一定位柱7、第二夹具8、第一夹具9、模芯10。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包括:
底座;
第一夹具9,所述第一夹具9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具9的一侧面为球面;
第二夹具8,所述第二夹具8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夹具9相邻,所述第二夹具8靠近所述第一夹具9的一侧为与所述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凹陷面,所述第一凹陷面中心开设有凹槽;
模芯10,所述模芯10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夹具8滑动连接,以致所述模芯1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具8径向旋转,且所述模芯10可伸出或隐藏在所述凹槽内;
导线架4,所述导线架4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模芯10上方,所述导线架4沿所述模芯10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9位于左侧,也叫左夹具,俗称飞碟,第一夹具9的一侧面设置为球面,远离球面的一侧为直面(能够与水平面紧密贴合的面),其整体形状由直面和球面组成,类似于球体被一直面任意切割一小部分后,被切割的部分的形状。第二夹具8位于右侧,也叫右夹具,俗称粘板,第二夹具8采用仿形设计,即靠近第一夹具9的一侧面设置为与第一夹具9的球面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一凹陷面,在合模时,第一凹陷面与球面能够完全吻合。第一凹陷面中心开设有凹槽,模芯10设置在凹槽内,模芯10可以伸出凹槽或隐藏在凹槽内,伸出凹槽时用于绕制线圈,当线圈第一层绕制好之后,右夹具可以向左移动以推动第一层线圈形成球面线圈;模芯10也可以进行自转,方便与导线架4配合进行线圈的绕制。
现有技术中球面线圈的制作主要是先绕制平面线圈,再通过后工序整形。因为工序多,导致人工成本高,而且品质不稳定。从工艺的角度来考虑,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在绕线机上绕出球面的线圈,这样利用线材本身的胶层粘合的线圈会很牢固,不用后期再整形,线圈没有受到伤害,性能稳定,结构也稳定。但是直接绕线面临几个技术方面的问题:a.绕线夹具的设计,既要保证是球面,又要让引线能准确定位。b.球面绕线的设计,需要每层错位排列。c.平面线圈很容易绕线排列整齐,但是球面线圈的绕线方式完全不一样,不仅需要错位排列,而且依然要排列整齐。
本发明能够解决如上问题,将第一夹具9的一侧面设置为球面,第二夹具8具有与第一夹具9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一凹陷面,第一凹陷面与球面能够完全吻合,第一夹具9和第二夹具8之间设置有模芯10,导线架4设置在模芯10上方并能够沿模芯10轴向方向做往返运动;在绕线时,首先正常绕制好线圈第一层,然后通过第二夹具8朝向第一夹具9移动,使得第一层线圈贴紧第一夹具9形成球面初始面,在进行第二层绕线时,朝向第一夹具9跳一根线的距离,通过导线架4与模芯10的旋转配合,直接在第一层线圈上绕制球面的第二层线圈,后续第三层、第四层、…、第N层线圈的绕制以此类推,完成球面线圈的绕制;本发明直接通过绕线装置绕出球面的线圈,利用线材本身的胶层粘合的线圈会很牢固,不会伤害线圈的绝缘层,也无需后期再整形,使得线圈不易反弹、尺寸稳定,整形工序少、人工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芯10靠近所述第一夹具9的一侧为与所述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二凹陷面。
本实施例中,模芯10与第一夹具9的接触面(靠近第一夹具9的一侧面)设置为与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二凹陷面,在第二凹陷面靠近球面时,第二凹陷面能够与球面完全吻合;在模芯10隐藏在凹槽内部时,第二凹陷面与第一凹陷面能够平滑过渡。在进行绕线时,模芯10的第二凹陷面与第一夹具9的球面贴紧,使得模芯10的旋转绕线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沿模芯10径向方向的位移,避免线圈在绕制过程中产生形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施例中,当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时,模芯10的形状为圆柱形,该圆柱形左侧为与球面配合的第二凹陷面,右侧面通过第二定位柱6与底座连接,通过圆柱形模芯10自转并与导线架4配合可以绕制圆形球面的线圈。当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时,模芯10的形状为椭圆柱,该椭圆柱的左侧为与球面配合的第二凹陷面,右侧面通过第二定位柱6与底座连接,通过椭圆柱形模芯10自转并与导线架4配合可以绕制椭圆形球面的线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
当所述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直径;
当所述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时,所述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长轴。
本实施例中,凹槽为圆柱形凹槽,当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时,凹槽的直径等于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直径(即圆柱形模芯10的直径),使得模芯10隐藏在凹槽内时,模芯10的外圆周面能够与凹槽的侧壁贴合。当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时,凹槽的直径等于模芯10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长轴(即椭圆柱形模芯10的长轴),长轴为椭圆形距离最远的两端的距离(椭圆与两焦点连线重合的直线所得的弦为长轴),使得模芯10在伸出第二夹具8并进行自转时,凹槽不会阻挡模芯10的自转,以便模芯10能够自由的进行自转,并与导线架4配合进行线圈的绕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形状为U形,包括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同向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两侧形成U形口;
所述第一夹具9远离所述球面的一侧通过第一定位柱7与所述第一侧板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夹具8远离所述第一凹陷面的一侧通过第二定位柱6与所述第二侧板3连接,所述第二夹具8与所述第二定位柱6滑动连接,以致所述第二夹具8沿所述模芯10的轴向做伸缩运动;
所述导线架4通过第三定位柱5与所述第一侧板2连接,且所述导线架4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柱5,以致所述导线架4沿所述模芯10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本实施例中,底座为U形,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同向连接在底板1的两侧形成U形口,第一夹具9远离球面的一侧(即直面)通过第一定位柱7与第一侧板2固定连接,该直面竖直设置并与第一侧板2平行,第一定位柱7与直面和第一侧板2垂直连接,在线圈绕制的过程中,第一夹具9始终固定,不会发生移动。第二夹具8远离第一凹陷面的一侧(即第二夹具8右侧面)通过第二定位柱6与第二侧板3连接,第二夹具8右侧面与第二侧板3平行,第二定位柱6与第二夹具8右侧面和第二侧板3垂直连接,第二夹具8的高度与第一夹具9相同,且第二夹具8的轴线与第一夹具9的轴线重合,第二夹具8与第二定位柱6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夹具8可以进行左右运动,方便在第一层线圈绕制好之后推动线圈形成球面初始面。导线架4与第三定位柱5滑动连接,使得导线架4能够左右移动,以便能够与模芯10配合完成线圈的绕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具8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夹具8的外圆周面靠近所述第一凹陷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陷面形成弧形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具8形状为圆柱形,第二夹具8外圆周面靠近第一凹陷面的一侧(即第一凹陷面的最外侧一圈),与第一凹陷面形成弧形面,使得第二夹具8的外圆周面与第一凹陷面之间有平滑过渡,且第一凹陷面不会阻挡右侧跳线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模芯并驱动所述模芯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具并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线架并驱动所述导线架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模芯并驱动模芯进行旋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可以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次级(直线电机固定不动的部分为初级,驱动的部分为次级)连接导线架或第二夹具,用于驱动导线架或第二夹具做直线运动。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所述模芯伸出所述凹槽,且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具紧密贴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的正上方,将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模芯的外圆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
S2、驱动所述模芯旋转,所述模芯每旋转一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
S3、当所述导线架移动长度等于所述模芯伸出的长度时,所述模芯停止转动,且所述导线架停止移动,所述第二夹具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预设距离,以使所述线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具紧密贴合;
S4、所述第二夹具复位,完成第一层线圈的绕制,所述导线架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
S5、驱动所述模芯旋转第一个1/4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驱动所述模芯继续旋转第二个1/4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所述模芯旋转第三个1/4圈和第四个1/4圈时,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移动方式与所述模芯旋转第一个1/4圈和第二个1/4圈时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的移动方式相同;
S6、当所述线完成一圈绕制后,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并重复前一步骤完成一圈绕制;
S7、当第二层线圈的圈数等于所述第一层线圈的圈数时,完成所述第二层线圈的绕制,所述导线架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开始绕制第三层线圈,所述第三层线圈的绕制方法与第二层线圈的绕制相同,所述第三层线圈的线的绕制方向与第二层线圈的线的绕制方向相反,以此类推,完成球面线圈的绕制。
如上述步骤S1所述,开始进行线圈绕制时,模芯伸出凹槽,且模芯的第二凹陷面与第一夹具的球面完全吻合,导线架具有线的输出端,该输出端位于模芯正上方,且靠近第一夹具,将线的自由端固定在导线架输出端的正下方的模芯表面,完成线圈绕制的准备工作。
如上述步骤S2所述,模芯开始旋转,其旋转可以进行顺时针旋转,也可以进行逆时针旋转,每旋转一周,导线架的输出端向右(即朝向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假设线的直径为1mm,则导线架的输出端每次向右移动1mm,直到完成第一层线圈的平面绕制。
如上述步骤S3所述,当导线架移动长度等于所述模芯伸出的长度,所述线接触到第二夹具,第一层平面线圈已经绕制完成,且完全包裹模芯的外圆周面;此时,模芯停止转动,导线架也停止移动,第二夹具向左(即朝向第一夹具)移动预设距离,使所述线靠近第一夹具的一侧(即第一层线圈的绕制的第一圈线圈)与第一夹具紧密贴合。该预设距离为需要绕制的球面线圈的弧度,与球面的弧度相关,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具体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如上述步骤S4所述,第二夹具向右完成推动线圈后复位,第一层球面线圈绕制完成,开始跳线,即导线架向左(即朝向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使得所述线在第一层线圈的最左右两圈线圈的连接处开始第二层线圈的绕制,由于第二层线圈的第一圈在第一层线圈的最左右两圈线圈之间,因此所述线只需向左移动半根线的位置即可,即导线架向左移动线的半径的距离。
如上述步骤S5所述,当开始第二层线圈的绕制时,将模芯旋转一圈分为四个部分,即每次旋转1/4圈,配合导线架的左右移动直接在第一层球面线圈的基础上绕制第二层球面线圈。具体为:当导线架向左移动线的半径的距离后,模芯开始旋转,首先旋转第一个1/4圈,在旋转的过程中,导线架的输出端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即需要绕制的球面线圈的弧度),使得线以弧面的方式绕制,且是依照第一层的线圈的弧度绕制,完成第一个1/4圈的绕制;然后模芯旋转第二个1/4圈,在旋转的过程中,导线架的输出端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完成第二个1/4圈的绕制;模芯继续旋转第三个1/4圈,在旋转的过程中,导线架的输出端向左移动预设距离,完成第三个1/4圈的绕制;最后模芯旋转第四个1/4圈,在旋转的过程中,导线架的输出端向右移动预设距离,完成第四个1/4圈的绕制,至此,完成第二层第一圈的绕制。
如上述步骤S6所述,当第二层第一圈绕制完成后,导线架输出端在原位置的基础上向左(即朝向第一夹具)移动线的直径的距离,使得线在第一层左侧第二圈和第三圈之间进行绕制,导线架完成移动后开始第二层第二圈的绕制,第二圈的绕制方法与第一圈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每完成一圈,导线架的输出端向左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直到完成第二层的球面线圈的绕制。
如上述步骤S7所述,当第二层线圈的圈数等于所述第一层线圈的圈数时,所述线接触到第一夹具,所述线已经绕制到第二层线圈的最右侧,完成第二层线圈的绕制。此时,将要开始第三层线圈的绕制,导线架向左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开始第三层第一圈的绕制,第三层的第一圈的线与第一夹具紧密贴合,位于第一夹具与第二层最右侧线圈之间,第三层线圈的绕制方法与第二层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导线架的输出端为每次向右(朝向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完成第三层线圈的绕制后,导线架向左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开始第四层线圈的绕制,第四层线圈的绕制方法与第二层完全相同,第五层线圈的绕制方法与第三层完全相同,以此类推,完成整个球面线圈的绕制。球面线圈的层数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具体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提出的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可以运用在与线圈相关的所有行业,如电子行业、医疗行业、电器行业等。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的过程需要的所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面为球面;
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夹具相邻,所述第二夹具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为与所述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一凹陷面,所述第一凹陷面中心开设有凹槽;
模芯,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夹具滑动连接,以致所述模芯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具径向旋转,且所述模芯可伸出或隐藏在所述凹槽内;
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模芯上方,所述导线架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为与所述球面相互配合的第二凹陷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圆柱形凹槽;
当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直径;
当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时,所述凹槽的直径等于所述模芯沿其径向方向的截面的长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形状为U形,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同向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形成U形口;
所述第一夹具远离所述球面的一侧通过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夹具远离所述第一凹陷面的一侧通过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二定位柱滑动连接,以致所述第二夹具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伸缩运动;
所述导线架通过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所述导线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柱,以致所述导线架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夹具的外圆周面靠近所述第一凹陷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陷面形成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模芯并驱动所述模芯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具并驱动所述第二夹具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线架并驱动所述导线架沿所述模芯的轴向做往返运动。
8.一种球面线圈的绕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模芯伸出所述凹槽,且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具紧密贴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模芯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的正上方,将线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模芯的外圆周面上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
驱动所述模芯旋转,所述模芯每旋转一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
当所述导线架移动长度等于所述模芯伸出的长度时,所述模芯停止转动,且所述导线架停止移动,所述第二夹具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预设距离,以使所述线靠近所述第一夹具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夹具紧密贴合;
所述第二夹具复位,完成第一层线圈的绕制,所述导线架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
驱动所述模芯旋转第一个1/4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驱动所述模芯继续旋转第二个1/4圈,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夹具移动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所述模芯旋转第三个1/4圈和第四个1/4圈时,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移动方式与所述模芯旋转第一个1/4圈和第二个1/4圈时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的移动方式相同;
当所述线完成一圈绕制后,所述导线架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直径的距离,并重复前一步骤完成一圈绕制;
当第二层线圈的圈数等于所述第一层线圈的圈数时,完成所述第二层线圈的绕制,所述导线架朝向所述第一夹具移动等于所述线的半径的距离,开始绕制第三层线圈,所述第三层线圈的绕制方法与第二层线圈的绕制相同,所述第三层线圈的线的绕制方向与第二层线圈的线的绕制方向相反,以此类推,完成球面线圈的绕制。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54560.4A 2021-04-26 2021-04-26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3205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4560.4A CN113205958B (zh) 2021-04-26 2021-04-26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4560.4A CN113205958B (zh) 2021-04-26 2021-04-26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5958A true CN113205958A (zh) 2021-08-03
CN113205958B CN113205958B (zh) 2023-01-31

Family

ID=77028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4560.4A Active CN113205958B (zh) 2021-04-26 2021-04-26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5958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2439A1 (en) * 2006-11-07 2008-05-29 Burdick William E High performance low volume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090045894A1 (en) * 2005-12-30 2009-02-19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homogeneous magnetic field in an area of interest, especially for NMR imaging
WO2009100022A2 (en) * 2008-02-01 2009-08-13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tional/vibrational energy harvesting via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US20100321143A1 (en) * 2006-10-17 2010-12-23 Shinto Holdings Co., Ltd Inductor
US20130341454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n-circular coil
US20150328502A1 (en) * 2012-12-13 2015-11-19 WHEREAS,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lastically deformable item of sports equipment comprising a deformable electromagnetic coil structure
US20160172106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Youcnc Machining Limited Winding machine and winding method
CN109273246A (zh) * 2018-11-06 2019-01-25 无锡晶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绕制球形线圈的治具及使用该治具制备球形线圈的方法
CN109686564A (zh) * 2018-07-23 2019-04-26 骏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三联串线圈单主轴整列排线绕线工艺
CN110957127A (zh) * 2019-12-24 2020-04-03 天津光电惠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绕线治具及使用方法
US20200222960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pherical coil winding machine
CA3125779A1 (en) * 2019-01-07 2020-07-16 Fritz Schmitt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gaseous active ingredient or a gaseous active ingredient mixture, kit for use therein and gaseous composition
EP3726711A1 (en) * 2019-04-15 2020-10-21 Ruben Medzhlumyan Brushless motor-generator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5894A1 (en) * 2005-12-30 2009-02-19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homogeneous magnetic field in an area of interest, especially for NMR imaging
US20100321143A1 (en) * 2006-10-17 2010-12-23 Shinto Holdings Co., Ltd Inductor
US20080122439A1 (en) * 2006-11-07 2008-05-29 Burdick William E High performance low volume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WO2009100022A2 (en) * 2008-02-01 2009-08-13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tional/vibrational energy harvesting via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US20130341454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n-circular coil
US20150328502A1 (en) * 2012-12-13 2015-11-19 WHEREAS,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lastically deformable item of sports equipment comprising a deformable electromagnetic coil structure
US20160172106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Youcnc Machining Limited Winding machine and winding method
CN109686564A (zh) * 2018-07-23 2019-04-26 骏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三联串线圈单主轴整列排线绕线工艺
CN109273246A (zh) * 2018-11-06 2019-01-25 无锡晶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绕制球形线圈的治具及使用该治具制备球形线圈的方法
CA3125779A1 (en) * 2019-01-07 2020-07-16 Fritz Schmitt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gaseous active ingredient or a gaseous active ingredient mixture, kit for use therein and gaseous composition
US20200222960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pherical coil winding machine
EP3726711A1 (en) * 2019-04-15 2020-10-21 Ruben Medzhlumyan Brushless motor-generator
CN110957127A (zh) * 2019-12-24 2020-04-03 天津光电惠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绕线治具及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殷恭维等: "产生匀强磁场的球状线圈设计", 《电工技术学报》 *
邵锋等: "基于步进电机的流苏丝线绕制机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5958B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44464B2 (ja) コイルエンド成形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594182B2 (en)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ator
JP5429132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WO2011111682A1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におけるコイル製造方法
KR101124827B1 (ko) 코일 및 코일의 성형 방법
JP6146219B2 (ja) 同芯巻コイル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JP5488421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WO2013153594A1 (ja) ステータ製造方法及びコイル籠形成装置
US20080001016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il
JP2011147295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WO2015111287A1 (ja) 固定子巻線用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2013021859A (ja)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巻線の製造方法
CN113205958B (zh) 球面线圈的绕制装置及方法
JP5785117B2 (ja) 巻線装置および巻線方法
US4123679A (en) Coreless cylindrical armature for electrical rotary machines
US6882076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633227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11205835A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製造用の変形ガイド治具
JP2016039660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コイル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6959163B2 (ja) 曲げ加工装置
CN105743240A (zh) 用于定子的支架
JP2019140819A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22035822A (ja) 捻り加工装置および捻り加工方法
US109510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JP4278997B2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