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4832B - 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4832B CN113194832B CN201880100297.5A CN201880100297A CN113194832B CN 113194832 B CN113194832 B CN 113194832B CN 201880100297 A CN201880100297 A CN 201880100297A CN 113194832 B CN113194832 B CN 1131948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al imaging
- instrument
- suction
- movable body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8 discontinuous diafiltration by volum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33 l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该医疗影像用器具(7)包括:器具主体部(7a);以及安装部(7b),其设于器具主体部(7a),将器具主体部(7a)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拍摄台(1)、显像机(203)或辅助器具(303)各自的设置面(1a、203a、303a)。安装部(7b)构成为,通过使设置面(1a、203a、303a)侧的端面(76)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相对于设置面(1a、203a、303a)进行粘接、吸附及滑移中的任一者,从而保持器具主体部(7a)安装于设置面(1a、203a、303a)的安装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器具主体部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该器具主体部包含用于吸收X射线的多个基准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具备器具主体部的医疗影像用器具,该器具主体部包含用于吸收X射线的多个基准部。这样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181252号公报中有所公开。
在上述日本特开2006-1812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X射线影像系统所使用的监控面板(医疗影像用器具),该X射线影像系统包括X射线管、用于检测从X射线管照射来的X射线的FPD(Flat Panel Display)、以及用于保持X射线管和FPD的字母C形臂。上述日本特开2006-181252号公报的监控面板固定于保持X射线管和用于检测从X射线管照射来的X射线的FPD(Flat Panel Display)的字母C形臂。上述日本特开2006-181252号公报的监控面板具备被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照相机拍摄的3个标识。
上述日本特开2006-181252号公报的监控面板是为了在X射线影像系统中基于由CCD照相机拍摄到的3个标识的影像来获取X射线管和FPD的三维位置而使用的。另外,X射线管和FPD的三维位置是为了基于被检体的多个X射线拍摄影像来进行被检体的任意位置的断层影像(断层合成影像)等的影像处理而获取的。
这样,在使用上述日本特开2006-181252号公报的监控面板的X射线影像系统中,为了获取X射线管和FPD的三维位置,需要专用的CCD照相机。
于是,以往,为了能够基于利用通常的X射线拍摄装置所具备的X射线管和FPD拍摄到的X射线拍摄影像来获取X射线管和FPD的三维位置,提出了一种具备用于吸收X射线的多个基准部的模体(phantom)。这样的模体例如在非专利文献(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不限定X射线拍摄装置地获得断层合成影像的新技术的开发<URL:https://www.shimadzu.co.jp/news/press/n00kbc000000dzil.html>”)中有所公开。
在上述非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模体并基于X射线拍摄到的多个X射线拍摄影像来生成断层影像的X射线拍摄装置。X射线拍摄装置构成为,在将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配置于被检者的拍摄部位(关注区域)附近的状态下,由操作者变更X射线管的配置位置和X射线的照射角度同时进行X射线拍摄。此外,X射线拍摄装置构成为,基于在X射线拍摄到的多个X射线拍摄影像的各X射线拍摄影像映现的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的基准位置信息来生成断层影像(断层合成影像)。由此,在X射线拍摄装置构成为通常的X射线拍摄装置的情况(与专用的断层合成拍摄装置相比未搭载精密的机械控制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利用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来获取具有与专用的断层合成拍摄装置相同的空间分辨率的断层合成影像。
在此,在利用X射线拍摄装置在被检者处于卧姿时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载置于拍摄台中的被检者附近的位置。此外,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在被检者以站姿被拍摄的情况下固定于板构件,该板构件被保持于分别固定在显像机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一对金属配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125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不限定X射线拍摄装置地获得断层合成影像的新技术的开发<URL:https://www.shimadzu.co.jp/news/press/n00kbc000000dzil.html>”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在使被检者以卧姿被拍摄的情况下载置于被检者附近的位置,因此谋求不会因与被检者接触而简单地移动的情况。此外,针对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而言,谋求在使被检者以站姿被拍摄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显像机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一对金属配件、在一对金属配件固定板构件并且在板构件固定模体这样的烦琐的作业,而是能够利用简单的作业容易地将该模体安装于显像机。因此,针对上述非专利文献的模体而言,期望无论在使被检者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以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无论在使被检者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利用简单的作业以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包括:器具主体部,其包含用于吸收X射线的多个基准部;以及安装部,其设于器具主体部,将器具主体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拍摄台、显像机或辅助器具各自的设置面,安装部构成为,通过使设置面侧的端面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相对于设置面进行粘接、吸附及滑移中的任一者,从而保持器具主体部安装于设置面的安装状态。另外,辅助器具是表示在拍摄被检体的X射线影像时支承或固定被检体的卧姿的姿势、被检体的拍摄部位或者被检体的站姿的姿势的器具的广义的概念。
在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如上所述,将安装部构成为通过使设置面侧的端面相对于设置面粘接、吸附及滑移从而保持器具主体部安装于设置面的安装状态。由此,在被检体是卧姿的情况下,在将医疗影像用器具设置于拍摄台、显像机或辅助器具各自的设置面时,即使医疗影像用器具与被检体接触,也能够抑制医疗影像用器具的移动。此外,在被检体是站姿的情况下,即便使拍摄台、显像机或辅助器具各自的设置面倾斜,也能够仅通过使安装部的设置面侧的端面相对于设置面粘接、吸附及滑移从而将医疗影像用器具直接设置于拍摄台、显像机或辅助器具各自的设置面。其结果,无论在使被检体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利用简单的作业以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医疗影像用器具。
在上述第1方案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器具主体部设于安装部的与设置面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部分,安装部构成为,在将器具主体部安装于设置面时,在保持着器具主体部相对于设置面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设置面侧的端面相对于设置面进行粘接、吸附及滑移中的任一者,从而保持器具主体部安装于设置面的安装状态。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在将安装部安装于设置面的前后将器具主体部内的多个基准部的高度位置保持在恒定的位置,因此在利用器具主体部内的多个基准部的高度位置来获取其他装置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获取其他装置的高度位置。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安装部包含在保持着器具主体部相对于设置面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吸附于设置面并且可拆卸的吸附部,吸附部具有保持高度位置的外周部和设于比外周部靠内侧的位置并且可弹性变形的内侧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通过内侧部的弹性变形使医疗影像用器具吸附于设置面,并且通过保持外周部的高度位置,从而即使内侧部发生弹性变形也能够保持器具主体部相对于设置面的高度位置。由此,无论在使被检体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更简单的作业将医疗影像用器具以被简单的结构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此外,通过解除吸附部吸附于设置面的吸附,能够自设置面拆卸医疗影像用器具,因此与自设置面对使用分别固定于拍摄台、显像机或辅助器具的金属配件而安装的医疗影像用器具进行拆卸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容易地进行医疗影像用器具相对于设置面的拆卸。
在具备上述吸附部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安装部包含在保持着器具主体部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沿着从设置面朝向器具主体部的第1方向移动的移动体,吸附部构成为,在吸附部与设置面之间形成密闭状态的空间,在保持着器具主体部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移动体向第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向第1方向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扩大,从而将该吸附部吸附于设置面,由此将器具主体部设为安装状态。若这样构成,则仅通过使移动体以使吸附部与设置面之间的密闭状态的空间扩大的方式移动就能够使吸附部吸附于设置面。此外,即便使移动体向第1方向移动而使吸附部吸附于设置面,也能够保持器具主体部相对于设置面的高度位置。由此,无论在使被检体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更简单的作业将医疗影像用器具以被更简单的结构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
在具备上述移动体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器具主体部包含将移动体收纳为能够向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2方向移动的状态的收纳部,吸附部构成为,通过与移动体的第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向第1方向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扩大,从而将器具主体部设为安装状态,并且通过与移动体的第2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向第2方向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缩小,从而解除器具主体部的安装状态。若这样构成,则能通过收纳部内的移动体的第1方向的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成为负压,从而能够使吸附部吸附于设置面。此外,能通过收纳部内的移动体的第2方向的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从负压恢复为大气压,从而能够自设置面拆卸吸附部。由此,无论在使被检体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自设置面容易地拆卸医疗影像用器具。
在具备上述向第1方向或第2方向移动的移动体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器具主体部构成为,能够绕沿着第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移动体构成为通过器具主体部的一个方向的转动而向第1方向移动,通过器具主体部的另一个方向的转动而向第2方向移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通过器具主体部的一个方向的转动而使吸附部吸附于设置面,并且能够通过器具主体部的另一个方向的转动而自设置面拆卸吸附部,因此无论在使被检体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自设置面更容易地拆卸医疗影像用器具。
在上述器具主体部转动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表示器具主体部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程度的标记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让使用者知晓用于拆卸医疗影像用器具的转动的程度,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使器具主体部过度地转动的情况。
在具备上述向第1方向或第2方向移动的移动体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移动体具有形成于与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侧面的槽部,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通过插入到槽部并抵接于槽部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来限制移动体向第1方向或第2方向的移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因移动体将吸附部的内侧部拉起一定量以上而导致吸附部自移动体脱离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移动体被拉下一定量以上而自收纳部脱离的情况。
在具备上述向第1方向或第2方向移动的移动体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收纳部具有顶面,该顶面配置在通过抵接于移动体的第1方向侧的端面来限制移动体向第1方向的移动的位置。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可靠地抑制移动体将吸附部的内侧部拉起一定量以上的情况,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吸附部自移动体脱离。
在上述器具主体部转动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优选的是,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按压部,该按压部以独立于器具主体部的转动的状态固定配置于器具主体部和吸附部之间,并且抵接于吸附部的与设置面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面。若这样构成,则即使内侧部在吸附于设置面时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按压部可靠地保持外周部的高度位置。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绳,该绳挂在设于拍摄台、显像机或辅助器具的突出部,用于防止医疗影像用器具的落下。若这样构成,则即使自拍摄台、显像机或辅助器具的设置面拆卸了医疗影像用器具,也能够抑制医疗影像用器具从设置面落下到地面。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包括:X射线源;拍摄台,其包含用于载置被检体的载置面;检测器,其用于检测从X射线源照射来的X射线;以及医疗影像用器具,其在拍摄台的载置面上设置于与被检体相邻的位置,医疗影像用器具包含:器具主体部,其包含用于吸收X射线的多个基准部;以及安装部,其设于器具主体部,将器具主体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作为拍摄台的设置面的载置面,安装部构成为,通过使载置面侧的端面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相对于载置面进行粘接、吸附及滑移,从而保持器具主体部安装于载置面的安装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医疗影像用器具中,如上所述,将安装部构成为通过使载置面侧的端面相对于载置面粘接、吸附及滑移从而保持器具主体部安装于设置面的安装状态。由此,在被检体是卧姿的情况下,在将医疗影像用器具设置于拍摄台的载置面中的被检体附近的位置时,即使医疗影像用器具与被检体接触,也能够抑制医疗影像用器具的移动。此外,在被检体是站姿的情况下,即便使拍摄台的载置面倾斜,也能够仅通过使安装部的设置面侧的端面相对于设置面粘接、吸附及滑移从而将医疗影像用器具设置于拍摄台的载置面。其结果,无论在使被检体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医疗影像用器具以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此外,在由X射线源和检测器获取多个X射线影像并对获取到的多个X射线影像分别进行影像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医疗影像用器具的移动,因此即使医疗影像用器具与被检体接触,也能够持续对获取到的多个X射线影像分别进行影像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提供无论在使被检者以卧姿和站姿中的哪一种姿势被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以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的拍摄台的载置面上的被检体和模体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俯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主视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相对于载置面的通常状态(解除状态)的、沿着图4的110-110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相对于载置面的安装状态的、沿着图4的110-110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3的100-100线的剖视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安装部的侧视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吸附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移动体的立体图。
图12是粘贴于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密封件的主视图。
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体的后视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将第2实施方式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的模体设置于显像机的表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的模体设置于辅助器具的表面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3对包括在拍摄X射线影像时使用的模体7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10进行说明。另外,模体7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医疗影像用器具”的一例。
(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10构成为通过向横卧在拍摄台1上的卧姿的被检体T和模体7照射X射线并对透射了被检体T的X射线进行检测,从而对被检体T和模体7进行拍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10包括拍摄台1、X射线源2、检测器3、拍摄系统位置变更机构4、拍摄装置控制部5、医用X射线影像处理装置6以及上述模体7。
拍摄台1包含用于载置被检体T的载置面1a。在此,载置面1a是在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X射线源2构成为将通过被施加高电压而产生的X射线朝向检测器3照射。另外,载置面1a是权利要求书中的“设置面”的一例。
检测器3构成为对从X射线源2照射来的X射线进行检测。X射线源2构成为,对X射线进行检测并且将检测到的X射线转换为电信号,将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读取为影像信号。检测器3例如是FPD(Flat Panel Detector)。检测器3构成为将获取到的影像信号向医用X射线影像处理装置6输出。
拍摄系统位置变更机构4构成为,基于来自拍摄装置控制部5的信号对X射线源2与检测器3的相对位置及X射线源2的角度进行变更。拍摄系统位置变更机构4包含将X射线源2保持为能够转动的X射线源保持部4a。此外,拍摄系统位置变更机构4包含用于使X射线源保持部4a沿X方向进行移动的X射线源移动部4b。
拍摄装置控制部5构成为通过从X射线源2朝向检测器3照射X射线从而进行X射线拍摄。
医用X射线影像处理装置6构成为基于从检测器3输出的影像信号来生成X射线影像。此外,医用X射线影像处理装置6构成为获取在多个X射线影像中映现的模体7的多个标识MK(参照图3)的位置信息。此外,医用X射线影像处理装置6构成为基于模体7的多个标识MK的位置信息来进行影像处理,该影像处理包含将多个X射线影像重构为1个影像而成的重构影像的生成。在此,影像处理不仅仅是获取被检体T的任意位置的断层影像的处理,其是包含X射线源2和检测器3等装置的位置的获取、X射线影像的拍摄条件(每个装置拍摄时的X射线量等)的标准化、噪声的降低和影像质量的提高等X射线影像的校正在内的广义的概念。另外,多个标识MK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多个基准部”的一例。
(模体)
如图2所示,模体7在拍摄台1的被检体T的载置面1a上设置于与被检体T的关注区域A相邻的位置(附近位置)。模体7以位置固定于拍摄台1的载置面1a上的被检体T的附近位置的状态设置。另外,位置固定是表示安装在载置面1a上的模体7安装为以下这样的状态的概念,在小于一定值的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载置面1a上的预定位置离开地设置在载置面1a上,但在一定值以上的外力的作用下会自载置面1a上的预定位置离开。
在此,将载置面1a与模体7相邻的方向设为Z方向,将Z方向中的从设置面朝向模体7的方向设为Z1方向,将Z方向中的从模体7朝向载置面1a的方向设为Z2方向。Z1方向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1方向”的一例。此外,Z2方向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2方向”的一例。
模体7具有沿Z方向较长地延伸的圆柱形状。即,在从Z1方向观察时模体7具有圆形形状(参照图3)。此外,在从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模体7具有矩形形状(参照图4)。如图3所示,在模体7的内部配置有多个标识MK。多个标识MK分别由与树脂相比X射线的吸收系数具有较小的值的材质(金、铅、钨、铁、铜等)形成。由此,在拍摄模体7时利用多个标识MK分别吸收X射线,因此能够在X射线影像中分别检测多个标识MK。
如图4和图5所示,模体7包含模体主体部7a、安装部7b、插入螺栓7c、按压部7d、标记部7e以及绳7f。另外,模体主体部7a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器具主体部”的一例。此外,插入螺栓7c是权利要求书中的“插入部”的一例。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模体7具有用于切换未位置固定(移动未被限制)于载置面1a上的预定的位置D1的通常状态(解除状态)和位置固定(移动被限制)于载置面1a上的预定的位置D1的状态(安装状态)的切换机构17。也就是说,利用切换机构17,不使用除模体7之外的构件地将模体7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载置面1a。在此,切换机构17具有上述模体主体部7a和上述安装部7b。
如图6所示,切换机构17构成为未对载置面1a上的预定的位置D1的模体7进行位置固定(移动限制)的通常状态(解除状态)。也就是说,利用切换机构17将模体7切换为能够自载置面1a上的预定的位置D1移动的状态。此外,如图7所示,切换机构17构成为将模体7以位置固定(移动被限制)于载置面1a上的预定的位置D1的状态(安装状态)安装。也就是说,利用切换机构17将模体7切换为位置固定(移动被限制)于载置面1a上的预定的位置D1的安装状态。
以下,对模体7的切换机构17的各结构进行说明。
(模体主体部)
如图8所示,模体主体部7a构成为在用于使切换机构17动作的使用者的操作的作用下移动。具体而言,模体主体部7a构成为能够绕沿Z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Ax转动。也就是说,模体主体部7a构成为在使用者的操作的作用下能向安装方向R1转动并且能向解除方向R2转动。另外,安装方向R1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器具主体部的一个方向”的一例。此外,解除方向R2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器具主体部的另一个方向”的一例。
如图7所示,模体主体部7a构成为通过绕沿Z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Ax转动从而使安装部7b的后述的移动体78在Z方向上往复移动。在此,模体主体部7a设于安装部7b的与载置面1a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部分。也就是说,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安装部7b的移动体78。具体而言,模体主体部7a具有收纳凹部70和形成于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另外,收纳凹部7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收纳部”的一例。
如图8所示,收纳凹部70构成为以能够向Z1方向和Z2方向移动的状态收纳移动体78(参照图9)。也就是说,收纳凹部70具有与移动体78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大小)。
具体而言,收纳凹部70具有使模体主体部7a的Z2方向侧的端部凹入而成的凹形状。收纳凹部70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中央部分。此外,在从Z1方向观察时收纳凹部70具有与移动体78对应的大致圆形形状(参照图3)。如图6所示,收纳凹部70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比移动体78大一些的内径(内侧的直径)。收纳凹部70在Z方向上具有长度L1,该长度L1能够在该收纳凹部70与配置在通常状态(解除状态)的位置的移动体78之间形成间隔M。即,在通常状态(解除状态)下,在收纳凹部70的Z1方向侧的顶面70b与移动体78的Z1方向侧的端面78h之间空开间隔M。
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形成于收纳凹部70的绕沿Z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Ax的内周面70c。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在Z方向上至少形成于比收纳凹部70的中央位置靠Z2方向侧的位置。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与移动体78螺纹结合。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具有与后述的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的节距Pt1相配合的螺旋状的槽。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的槽的谷部相互间的间隔D1与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的节距Pt1大致相同。在模体7的沿着Z方向的截面中,收纳凹部70的形成有内螺纹部70a的Z方向上的范围大于移动体78的形成有外螺纹部78a的Z方向上的范围。
如图7所示,收纳凹部70构成为对移动体78的Z1方向上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具体而言,收纳凹部70具有上述顶面70b,该顶面70b配置在通过抵接于移动体78的Z1方向侧的端面78h来限制移动体78的向Z1方向的移动的位置。也就是说,顶面70b是向Z1方向移动的移动体78的止挡部。顶面70b的配置位置R是向Z1方向侧距收纳凹部70的Z2方向侧的端部为长度L1的量的位置。即,顶面70b的配置位置R是在移动体78向Z1方向移动了间隔M的量时顶面70b会与移动体78的Z1方向侧的端面78h抵接的位置。在此,间隔M(参照图6)大于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的节距Pt1,且小于将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的全部节距Pt1相加而得到的长度。
在模体主体部7a形成有供插入螺栓7c贯穿的贯通孔71。贯通孔71在沿着Z方向的截面中从模体主体部7a的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外周面Sr贯通至收纳凹部70。在贯通孔71设有收纳插入螺栓7c的头部的收纳部71a和供插入螺栓7c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71b。
如图8所示,模体主体部7a具有第1盖部73、第2盖部74以及标识配置部75。模体主体部7a包含用于吸收X射线的上述多个标识MK。在此,多个标识MK配置于标识配置部75。在标识配置部75形成有用于收纳多个标识MK的多个凹部72。多个凹部72包括形成于模体主体部7a的Z1方向侧的第1凹部组72a和形成于模体主体部7a的Z2方向侧的第2凹部组72b。
第1凹部组72a分别使标识配置部75的Z1方向侧的端面向Z2方向凹入。第2凹部组72b分别使标识配置部75的Z2方向侧的端面向Z1方向凹入。在此,第1凹部组72a在Z方向上配置在彼此大致相同的位置。第2凹部组72b在Z方向上配置在彼此大致相同的位置。
第1盖部73从Z1方向侧封闭第1凹部组72a。第2盖部74从Z2方向侧封闭第2凹部组72b。在此,在第2盖部74形成有供移动体78通过的孔74a。第2盖部74的孔74a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为充分大于移动体78。
上述的模体主体部7a的除多个标识MK之外的第1盖部73、第2盖部74及标识配置部75分别由树脂形成从而使从X射线源2照射来的X射线透射。
(安装部)
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部7b构成为随着由用于使切换机构17动作的使用者的操作实现的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而动作。在此,安装部7b具有用于将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转换为移动体78的Z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构造。安装部7b设于模体主体部7a,构成为将模体主体部7a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拍摄台1的载置面1a。
具体而言,安装部7b构成为通过使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吸附于载置面1a来保持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载置面1a的安装状态。此外,安装部7b构成为通过解除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相对于载置面1a的吸附来解除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载置面1a的安装状态。
在此,安装部7b构成为,在将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载置面1a时,通过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相对于载置面1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吸附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从而保持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载置面1a的安装状态。也就是说,模体7构成为,在由安装部7b实现的安装于载置面1a的安装的前后对从载置面1a到模体主体部7a的Z1方向侧的端面73a的高度位置H1的变化进行抑制。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安装部7b具有吸附部77和移动体78。在此,在安装部7b中,为了与移动体78的移动相伴地使吸附部77的一部分一体地移动,将吸附部77和移动体78相互固定。
〈吸附部〉
吸附部77构成为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相对于载置面1a的高度位置H1(模体7的Z方向上的大小(参照图7))的状态下吸附于载置面1a。也就是说,如图10所示,吸附部77是吸盘,其具有在由安装部7b实现的安装于载置面1a的安装的前后对模体主体部7a相对于载置面1a的高度位置H1的变化进行抑制的构造。具体而言,吸附部77具有外螺纹部77a和吸盘主体部77b。
如图6所示,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构成为将吸附部77固定于移动体78。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自吸盘主体部77b的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心部分向Z1方向突出。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构成为与后述的移动体78的内螺纹部178a螺纹结合。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由节距Pt2(参照图7)构成。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的节距Pt2(参照图7)小于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的节距Pt1。在模体7的沿着Z方向的截面中,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的Z方向上的范围小于移动体78的形成有内螺纹部178a的Z方向上的范围。
如图6和图7所示,吸盘主体部77b构成为通过移动体78的移动而使吸附部77的自载置面1a起的高度位置在高度位置H2和高度位置H3(H2<H3)之间变化。具体而言,吸盘主体部77b具有保持高度位置H4的外周部77c和设于比外周部77c靠内侧的位置并且可弹性变形的内侧部77d。在此,吸盘主体部77b的内侧部77d的Z方向上的最大厚度t2小于外周部77c的Z方向上的厚度t1。
吸盘主体部77b和外螺纹部77a分别由树脂形成从而使从X射线源2照射来的X射线透射。吸盘主体部77b和外螺纹部77a一体地设置。
〈移动体〉
移动体78构成为能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向Z1方向移动。并且,移动体78构成为能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向Z2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移动体78构成为,与由模体主体部7a实现的吸附于载置面1a的吸附和由模体主体部7a实现的针对载置面1a的吸附解除相配合地向Z1方向或Z2方向移动。具体而言,移动体78构成为,通过模体主体部7a的安装方向R1的转动而向Z1方向移动,通过模体主体部7a的解除方向R2的转动而向Z2方向移动。
在此,如图6和图11所示,在从Z1方向侧观察时移动体78具有与收纳凹部70相对应的大致圆形形状。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体78的最大的直径小于收纳凹部70的最大的直径。移动体78具有第1扩径部78b、第2扩径部78c、以及设于第1扩径部78b和第2扩径部78c之间的缩径部(缩细部)78d。
如图6所示,第1扩径部78b配置于移动体78的Z1方向侧的端部。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第1扩径部78b的直径大于缩径部78d的直径。在Z方向上,第1扩径部78b的长度小于第2扩径部78c的长度。
第2扩径部78c配置于移动体78的比第1扩径部78b靠Z2方向侧的位置。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第2扩径部78c的直径大于缩径部78d的直径。第2扩径部78c具有与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螺纹结合的外螺纹部78a、供吸盘主体部77b的外螺纹部77a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178a、以及粘接于吸盘主体部77b的外螺纹部77a的头部的粘接部78e。
第2扩径部78c的外螺纹部78a形成于第2扩径部78c的绕沿Z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Ax的外侧面78g。第2扩径部78c的外螺纹部78a在Z方向上至少形成于比第2扩径部78c的中央部分靠Z2方向侧的位置。在此,在第2扩径部78c中,在Z方向上比外螺纹部78a靠Z1方向侧的部分由平坦面形成。第2扩径部78c的外螺纹部78a具有与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螺纹结合的节距Pt1。
第2扩径部78c的内螺纹部178a形成于自第2扩径部78c的Z2方向侧的端部向Z1方向凹入的凹部178b。第2扩径部78c的内螺纹部178a与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螺纹结合。第2扩径部78c的内螺纹部178a的槽的谷部相互间的间隔D2与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的节距Pt2(参照图7)大致相同。
如图6所示,粘接部78e形成于第2扩径部78c的比外螺纹部78a靠Z2方向侧的位置。粘接部78e的Z2方向侧的端面(参照图11)粘接于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的头部的Z1方向侧的面(参照图10)。虽未图示,但粘接部78e的Z2方向侧的端面和吸附部77的外螺纹部77a的头部的Z1方向侧的面分别是具有细小的突起的粗糙面。这样,移动体78和吸附部77通过螺纹固定、粘接剂以及粗糙面相互间的摩擦力而牢固地固定。
缩径部78d在Z方向上连接第1扩径部78b和第2扩径部78c。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缩径部78d的直径小于第1扩径部78b和第2扩径部78c的直径。在此,在移动体78中,由第1扩径部78b的Z2方向侧的面178c、第2扩径部78c的Z1方向侧的面178d以及缩径部78d的外周面形成槽部78f。也就是说,槽部78f形成于移动体78的与Z1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外侧面78g。槽部78f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朝向移动体78的中心凹入。槽部78f在通常状态(解除状态)和安装状态这两个状态下与模体主体部7a的贯通孔71连通。
(空间的扩大和缩小)
如图7所示,吸附部77构成为,利用吸附部77与载置面1a之间的负压的空间S与吸附部77外的正压的压力差而使吸盘主体部77b吸附于载置面1a。也就是说,吸附部77构成为,通过在其与载置面1a之间形成负压的空间S从而利用吸附部77外的正压使吸盘主体部77b的外周部77c与载置面1a附着。
具体而言,吸附部77在其与载置面1a之间形成有密闭状态的空间S。针对吸附部77而言,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与移动体78向Z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77d向Z1方向移动,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扩大,从而使该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由此,吸附部77构成为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安装状态。在此,在密闭状态的空间S中,使压力减小与体积增加的量相对应的量,该体积增加的量与安装状态下的吸附部77的高度位置H3同通常状态(解除状态)下的吸附部77的高度位置H2(参照图6)的差相对应。
这样,在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安装状态时,在模体7中,通过使用者的将模体主体部7a向安装方向R1转动的操作,使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沿着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移动。在此,由于吸盘主体部77b的外周部77c是被止转的状态,因此与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向Z1方向移动相伴地,吸盘主体部77b的内侧部77d也向Z1方向移动。由此,在模体7中,在吸附部77和载置面1a之间形成负压的空间S。
如图6所示,吸附部77构成为,通过使吸附部77与载置面1a之间的负压的空间S与吸附部77外的正压的压力差减小从而解除吸盘主体部77b对于载置面1a的吸附。也就是说,吸附部77构成为,通过使吸附部77与载置面1a之间的负压的空间S减小从而解除吸盘主体部77b的外周部77c与载置面1a的由吸附部77外的正压实现的附着。
具体而言,吸附部77构成为,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与移动体78向Z2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77d向Z2方向移动,使在该吸附部77与载置面1a之间形成的密闭状态的空间S缩小,从而解除针对载置面1a的吸附,由此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通常状态(解除状态)。在此,在密闭状态的空间S中,使压力增大与体积减少的量相对应的量,该体积减少的量与安装状态下的吸附部77的高度位置H3(参照图7)同通常状态(解除状态)下的吸附部77的高度位置H2的差相对应。
这样,在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通常状态(解除状态)时,在模体7中,通过使用者的将模体主体部7a向解除方向R2(参照图7)转动的操作,从而使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沿着收纳凹部70的内螺纹部70a移动。在此,由于吸盘主体部77b的外周部77c是被止转的状态,因此与移动体78的外螺纹部78a向Z2方向移动相伴地,吸盘主体部77b的内侧部77d也向Z2方向移动。由此,在模体7中,在吸附部77和设置面之间形成的负压的空间S变小。
这样,如图6和图7所示,吸附部77构成为,与移动体78的Z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77d向Z1方向移动,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扩大,从而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安装状态,并且,与移动体78的Z2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77d向Z2方向移动,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缩小,从而解除模体主体部7a的安装状态。
(插入螺栓)
插入螺栓7c构成为通过插入于槽部78f并抵接于槽部78f的彼此相对的一对面178c、178d从而限制移动体78向Z1方向或Z2方向的移动。即,在移动体78向Z1方向移动时,插入螺栓7c通过抵接于槽部78f的Z2方向侧的面178d(第2扩径部78c的Z1方向侧的面)来限制移动体78的Z1方向的移动。此外,在移动体78向Z2方向移动时,插入螺栓7c通过抵接于槽部78f的Z1方向侧的面178c(第1扩径部78b的Z2方向侧的面)来限制移动体78的Z2方向的移动。
插入螺栓7c是吸盘主体部77b的内侧部77d被向Z1方向侧拉起或拉下一定量时的止挡部。在此,能够根据缩径部78d的Z方向上的长度来调整移动体78分别向Z1方向和Z2方向的移动范围。插入螺栓7c是能使从X射线源2照射来的X射线透射的树脂制的螺栓。
这样,在模体7中设有模体主体部7a的顶面70b和插入螺栓7c来作为止挡部,从而不会因移动体78向Z1方向的移动而对吸附部77与移动体78的连接部分施加过度的负载。
(按压部)
按压部7d构成为,以独立于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的状态固定配置于模体主体部7a和吸附部77之间,抵接于吸附部77的与载置面1a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面76a。即,按压部7d在通过使用者的将模体主体部7a向安装方向R1转动的操作而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安装状态时按压,从而使吸盘主体部77b的外周部77c不会自载置面1a分离开。
这样,按压部7d构成为,即使吸盘主体部77b的内侧部77d向Z1方向移动也能保持吸盘主体部77b的外周部77c与载置面1a的抵接状态。在此,在按压部7d形成有供移动体78通过的孔172。按压部7d的孔172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为充分大于移动体78。
此外,在按压部7d形成有供绳7f穿过的一对穿孔171。一对穿孔171沿着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一对穿孔171贯通按压部7d的侧面。
(标记部)
如图12和图13所示,标记部7e构成为表示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程度。也就是说,标记部7e构成为能让使用者简单地知晓模体7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状况。具体而言,标记部7e具有表示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方向的密封件79和设于吸盘主体部77b并且通过与密封件79配合使用来表示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程度的槽口177。
密封件79具有在安装方向R1的端部记载为“LOCK”并且在解除方向R2的端部记载为“FREE”的箭头79a。在标记部7e中,利用密封件79的箭头79a的安装方向R1侧的端部相对于槽口177的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部分而言移动的距离来表示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的程度。
(绳)
如图2所示,绳7f构成为挂在设于拍摄台1的突出部7g而防止模体7的落下。绳7f通过贯穿模体7的按压部7d的一对穿孔171(参照图13)并且使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相连而成为环状。这样,通过将环状的绳7f挂在突出部7g上,能够防止模体7从拍摄台1落下。
(模体的设置方法)
以下,参照图2、图6及图7说明将模体7设置于拍摄台1的载置面1a的方法。
首先,如图2所示,使用者将绳7f挂在设于拍摄台1的突出部7g上。使用者将模体7载置在载置面1a中的被检体T附近的预定的位置D1。如图7所示,使用者在不将模体主体部7a向Z2方向过度地按压的前提下使模体7的模体主体部7a向安装方向R1转动。通过这些操作,完成由使用者将模体7设置在载置面1a的预定的位置D1的操作。
此外,在自载置面1a拆卸模体7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使用者在不将模体主体部7a向Z2方向过度地按压的前提下使模体7的模体主体部7a向解除方向R2转动。通过该操作,完成由使用者从载置面1a的预定的位置D1拆卸模体7的操作。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安装部7b构成为通过使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吸附于载置面1a来保持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载置面1a的安装状态。由此,在被检体T是卧姿的情况下,在拍摄台1的载置面1a设置有模体7时,即使模体7与被检体T接触也能够抑制模体7的移动。此外,仅使安装部7b的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吸附于载置面1a就能够将模体7直接设置于拍摄台1的载置面1a。其结果,在使被检体T以卧姿被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模体7以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模体主体部7a安装在安装部7b的与载置面1a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部分。将安装部7b构成为,在将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载置面1a时,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相对于载置面1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将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吸附于载置面1a从而保持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载置面1a的安装状态。由此,在将安装部7b安装于载置面1a的前后能够将模体主体部7a内的多个标识MK的高度位置保持在恒定的位置,因此在利用模体主体部7a内的多个标识MK的高度位置来获取其他装置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获取其他装置的高度位置。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安装部7b设有吸附部77,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相对于载置面1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该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并且可拆卸。在吸附部77设有保持高度位置H4的外周部77c和设于比外周部77c靠内侧的位置并且可弹性变形的内侧部77d。由此,通过内侧部77d的弹性变形能够使模体7吸附于载置面1a,并且,通过保持外周部77c的高度位置H4,从而即使内侧部77d弹性变形也能够保持模体主体部7a相对于载置面1a的高度位置H1。其结果,在使被检体T以卧姿被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更简单的作业将模体7以被简单的结构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此外,通过解除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的吸附,能够自载置面1a拆卸模体7,因此与自载置面对使用固定于拍摄台的金属配件而安装的模体进行拆卸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容易地进行模体7相对于载置面1a的拆卸。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吸附部77构成为,在吸附部77与载置面1a之间形成密闭状态的空间S,在保持着模体主体部7a的高度位置H1的状态下,与移动体78向Z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77d向Z1方向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扩大,从而将该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由此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安装状态。由此,仅通过使移动体78以使吸附部77与载置面1a之间的密闭状态的空间S扩大的方式移动就能够使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此外,即便使移动体78向Z1方向移动而使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也能够保持模体主体部7a相对于载置面1a的高度位置H1。其结果,在使被检体T以卧姿被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更简单的作业将模体7以被更简单的结构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设置。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吸附部77构成为,与移动体78的Z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77d向Z1方向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扩大,从而将模体主体部7a设为安装状态,并且,与移动体78的Z2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内侧部77d向Z2方向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缩小,从而解除模体主体部7a的安装状态。由此,通过收纳凹部70内的移动体78的Z1方向的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成为负压,从而能够使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此外,通过收纳凹部70内的移动体78的Z2方向的移动而使密闭状态的空间S从负压恢复为大气压,从而能够自载置面1a拆卸吸附部77。其结果,在使被检体T以卧姿被拍摄的情况下,能够自载置面1a容易地拆卸模体7。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模体主体部7a构成为能够绕沿着Z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Ax转动。将移动体78构成为通过模体主体部7a的安装方向R1的转动而向Z1方向移动并且通过模体主体部7a的解除方向R2的转动而向Z2方向移动。由此,能够通过模体主体部7a的安装方向R1的转动使吸附部77吸附于载置面1a,并且能够通过模体主体部7a的解除方向R2的转动自载置面1a拆卸吸附部77,因此在使被检体T以卧姿被拍摄的情况下,能够自载置面1a更容易地拆卸模体7。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模体7设有表示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程度的标记部7e。由此,能够让使用者知晓用于拆卸模体7的转动的程度,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使模体主体部7a过度地转动的情况。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模体7设有插入螺栓7c,该插入螺栓7c通过抵接于槽部78f的彼此相对的一对面178c、178d来限制移动体78向Z1方向或Z2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因移动体78而将吸附部77的内侧部77d拉起一定量以上而使吸附部77自移动体78脱离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移动体78被拉下一定量以上而自收纳凹部70脱离的情况。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收纳凹部70设有顶面70b,该顶面70b配置在通过抵接于移动体78的Z1方向侧的端面78h来限制移动体78向Z1方向的移动的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因移动体78而将吸附部77的内侧部77d拉起一定量以上的情况,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吸附部77自移动体78脱离。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模体7设有按压部7d,该按压部7d在独立于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的状态下固定配置于模体主体部7a和吸附部77之间,并且抵接于吸附部77的与载置面1a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面76a。由此,即使内侧部77d在吸附于载置面1a时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按压部7d可靠地保持外周部77c的高度位置H4。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模体7设有绳7f,该绳7f挂在设于拍摄台1的突出部7g而防止模体7的落下。由此,即使自拍摄台1的载置面1a拆卸了模体7,也能够抑制模体7从载置面1a落下到地面。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利用X射线源2和检测器3获取多个X射线影像而对获取到的多个X射线影像分别进行影像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模体7的移动,因此即使模体7与被检体T接触也能够持续对获取到的多个X射线影像分别进行影像处理。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绳7f穿过设于按压部7d的一对穿孔171而安装于模体7。由此,通过将绳7f安装于以独立于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的状态配置的按压部7d,从而使绳7f不会与模体主体部7a的转动一起转动,因此能够在不考虑绳7f的前提下自拍摄台1的载置面1a拆卸模体7。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4和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210的结构。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对如下的例子进行说明:在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210中,不是在拍摄台1而是在显像机203的被检体T侧的表面203a设置模体7。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4所示,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210构成为,通过向站在显像机203的前面的被检体T(站姿的被检体T)和模体7照射X射线并检测透射了被检体T的X射线从而对被检体T和模体7进行拍摄。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210包括X射线源2、显像机203、拍摄系统位置变更机构4、拍摄装置控制部5、医用X射线影像处理装置6以及模体7。
如图15所示,显像机203的被检体T侧的表面203a是沿着与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大致垂直方向的平面。显像机203是在拍摄站姿的被检体T时使用的。第2实施方式的模体7以位置固定(移动被限制)于显像机203的被检体T侧的垂直方向的表面203a的预定的位置D2的状态(安装状态)设置。此外,此时,模体7构成为能够切换为未位置固定(移动未被限制)于显像机203的被检体T侧的垂直方向的表面203a的预定的位置D2的通常状态(解除状态)。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安装部7b构成为,通过使表面203a侧的端面76吸附于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从而保持模体主体部7a安装于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的安装状态。由此,在被检体T是站姿的情况下,在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设置了模体7时,即使模体7与被检体T接触也能够抑制模体7的移动。此外,仅通过使安装部7b的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吸附于载置面1a就能够将模体7设置于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其结果,在使被检体T以站姿被拍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模体7以被限制了移动的状态容易地直接设置。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显像机203的被检体T侧的表面203a是大致垂直方向的平面的情况下,由于不在显像机203固定专用的固定构件就能够将模体7设置于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因此能够抑制显像机的能够照射X射线的照射区域变窄。并且,在显像机203的被检体T侧的表面203a是大致垂直方向的平面的情况下,由于不在显像机203固定专用的固定构件就能够将模体7设置于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因此不需要专用的固定构件安装于显像机203的安装作业,能够容易地进行模体7的拆卸。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被检体T是站姿的情况下,即便使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倾斜,即使不使用专用的固定构件也能够将模体7设置于显像机203的载置面1a。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的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
另外,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并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本发明的范围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安装部7b使载置面1a侧的端面76吸附于载置面1a(设置面)而保持模体主体部7a的安装状态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安装部既可以设于设置面侧的端部并利用可多次拆卸的粘接带将设置面侧的端面粘接于设置面而对器具主体部的安装状态进行保持,也可以通过使设置面侧的端面滑移而嵌入于在设置面设置的接收部,从而将器具主体部安装于设置面而保持器具主体部的安装状态。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移动体78的槽部78f插入有插入螺栓7c(插入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插入部也可以是棒等除螺栓之外的构件。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模体7设置于拍摄台1中的载置被检体T的载置面1a(设置面)的例子,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模体7设置于显像机203的表面203a(设置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既可以将图16所示的变形例那样的、对被检体T的拍摄部位即手的部分的姿势进行固定的辅助器具303的表面303a作为设置面来设置模体7,作为另一种样态,也可以将作为辅助器具而用于对被检体T的卧姿的姿势进行支承的缓冲垫、用于对被检体T的站姿的姿势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或者用于对作为被检体T的拍摄部位的脚进行支承的台等的表面作为设置面来设置模体7。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模体7(医疗影像用器具)构成为通过模体主体部7a(器具主体部)的安装方向R1(一个方向)的转动从而利用吸附部77吸附载置面1a(设置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医疗影像用器具既可以通过利用控制杆向第1方向拉动移动体从而利用吸附部吸附设置面,也可以通过设置利用开关向第1方向拉动移动体的构造从而利用吸附部吸附设置面。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模体7(医疗影像用器具)具备按压部7d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医疗影像用器具也可以不具备按压部。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标记部7e构成为利用密封件79和槽口177来表示模体主体部7a(器具主体部)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程度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标记部也可以构成为利用设于密封件的箭头和设于模体主体部的刻度来表示器具主体部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程度。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绳7f设于按压部7d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绳既可以设于器具主体部,也可以不设置绳。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拍摄台1的载置面1a(设置面)是在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拍摄台的设置面也可以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模体主体部7a(器具主体部)形成有收纳凹部70(收纳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器具主体部形成有作为收纳部的贯通孔。
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模体7(医疗影像用器具)具备标记部7e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医疗影像用器具也可以不具备标记部。
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模体7(医疗影像用器具)中不仅通过使插入螺栓7c(插入部)插入于槽部78f,也通过使移动体78的Z1方向侧(第1方向)的端面78h抵接于收纳凹部70(收纳部)的顶面70b来限制移动体78的Z1方向的移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只要插入部插入于槽部,就也可以不具有通过使移动体的第1方向的端面抵接于收纳部的顶面来限制移动体向第1方向的移动的构造。
附图标记说明
1、拍摄台;1a、载置面(设置面);2、X射线源;3、检测器;7、模体(医疗影像用器具);7a、模体主体部(器具主体部);7b、安装部;7c、插入螺栓(插入部);7d、按压部;7e、标记部;7f、绳;7g、突出部;10、210、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70、收纳凹部(收纳部);70b、顶面;76、(载置面侧的)端面(设置面侧的端面);76a、(吸附部的与载置面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面(吸附部的与设置面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面);77、吸附部;77c、外周部;77d、内侧部;78、移动体;78f、槽部;78h、(移动体的Z1方向侧的)端面(移动体的第1方向侧的端面);178c、178d、一对侧面;203、显像机;203a、303a、表面(设置面);303、辅助器具;Ax、转动轴线;H1、高度位置;MK、标识(基准部);R1、安装方向(器具主体部的一个方向的转动);R2、解除方向(器具主体部的另一个方向的转动);S、空间。
Claims (9)
1.一种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该医疗影像用器具包括:
器具主体部,其包含用于吸收X射线的多个基准部;以及
装拆机构,其将所述器具主体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于拍摄台、显像机和辅助器具中的任一者的设置面,
所述装拆机构包括:
吸附部,其相对于所述设置面吸附和拆卸;以及
移动体,其向自所述设置面分离开的方向即第1方向和靠近所述设置面的方向即第2方向移动,
所述吸附部包括:
外周部,其在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期间不产生向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的变形;以及
内侧部,其设于比所述外周部靠内侧的位置,在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期间产生向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的变形,
所述吸附部构成为,
通过与所述移动体向所述第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所述内侧部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吸附部和所述设置面之间的密闭状态的空间扩大,由此将所述吸附部吸附于所述设置面,
通过与所述移动体向所述第2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所述内侧部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密闭状态的空间缩小,由此将所述吸附部自所述设置面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所述器具主体部包含将所述移动体收纳为能够向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移动的状态的收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所述器具主体部构成为能够绕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
所述移动体构成为,通过所述器具主体部的一个方向的转动而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通过所述器具主体部的另一个方向的转动而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表示所述器具主体部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程度的标记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所述移动体具有形成于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侧面的槽部,
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通过插入到所述槽部并抵接于所述槽部的彼此相对的一对侧面来限制所述移动体向所述第1方向或所述第2方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所述收纳部具有顶面,该顶面配置在通过抵接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第1方向侧的端面来限制所述移动体向所述第1方向的移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按压部,该按压部以独立于所述器具主体部的转动的状态固定配置于所述器具主体部和所述吸附部之间,抵接于所述吸附部的与所述设置面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影像用器具,其中,
该医疗影像用器具还包括绳,该绳挂在设于所述拍摄台、所述显像机和所述辅助器具中的任一者的突出部,用于防止医疗影像用器具的落下。
9.一种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其中,
该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包括:
X射线源;
拍摄台,其包含用于载置被检体的设置面;
检测器,其用于检测从所述X射线源照射来的X射线;以及
医疗影像用器具,其在所述拍摄台的所述设置面上设置于与所述被检体相邻的位置,
所述医疗影像用器具包含:
器具主体部,其包含用于吸收X射线的多个基准部;以及
装拆机构,其将所述器具主体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拍摄台的所述设置面,
所述装拆机构包括:
吸附部,其相对于所述设置面吸附和拆卸;以及
移动体,其向自所述设置面分离开的方向即第1方向和靠近所述设置面的方向即第2方向移动,
所述吸附部包括:
外周部,其在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期间不产生向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的变形;以及
内侧部,其设于比所述外周部靠内侧的位置,在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期间产生向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的变形,
所述吸附部构成为,
通过与所述移动体向所述第1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所述内侧部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吸附部和所述设置面之间的密闭状态的空间扩大,由此将所述吸附部吸附于所述设置面,
通过与所述移动体向所述第2方向的移动相伴地使所述内侧部向所述第2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密闭状态的空间缩小,由此将所述吸附部自所述设置面拆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8/046654 WO2020129166A1 (ja) | 2018-12-18 | 2018-12-18 | 医療画像用器具およびx線画像撮影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4832A CN113194832A (zh) | 2021-07-30 |
CN113194832B true CN113194832B (zh) | 2024-03-12 |
Family
ID=71101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100297.5A Active CN113194832B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92880B2 (zh) |
CN (1) | CN113194832B (zh) |
WO (1) | WO2020129166A1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1782A (ja) * | 2004-03-10 | 2004-11-18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情報管理方法 |
JP2010051525A (ja) * | 2008-08-28 | 2010-03-11 | Toshiba Corp | X線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用ファントム及びx線ct装置 |
JP2011136028A (ja) * | 2009-12-28 | 2011-07-14 | Fujifilm Corp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
CN102144929A (zh) * | 2010-02-04 | 2011-08-10 | 株式会社东芝 | Ct摄影用顶板和x射线ct装置 |
JP2016036515A (ja) * | 2014-08-07 | 2016-03-22 | 株式会社東芝 | X線診断装置 |
CN108115551A (zh) * | 2016-11-29 | 2018-06-05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基片处理装置、基片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09052A (ja) * | 1989-09-22 | 1991-05-09 | Toshiba Corp | X線ct装置 |
-
2018
- 2018-12-18 CN CN201880100297.5A patent/CN113194832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18 JP JP2020560689A patent/JP71928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18 WO PCT/JP2018/046654 patent/WO20201291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1782A (ja) * | 2004-03-10 | 2004-11-18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情報管理方法 |
JP2010051525A (ja) * | 2008-08-28 | 2010-03-11 | Toshiba Corp | X線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用ファントム及びx線ct装置 |
JP2011136028A (ja) * | 2009-12-28 | 2011-07-14 | Fujifilm Corp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
CN102144929A (zh) * | 2010-02-04 | 2011-08-10 | 株式会社东芝 | Ct摄影用顶板和x射线ct装置 |
JP2016036515A (ja) * | 2014-08-07 | 2016-03-22 | 株式会社東芝 | X線診断装置 |
CN108115551A (zh) * | 2016-11-29 | 2018-06-05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基片处理装置、基片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4832A (zh) | 2021-07-30 |
JPWO2020129166A1 (ja) | 2021-09-30 |
JP7192880B2 (ja) | 2022-12-20 |
WO2020129166A1 (ja) | 2020-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051109A2 (en) | Assembly features and shock protection for a digital radiography detector | |
CA2375190A1 (en) | Integral gamma-ray camera and compression member | |
JP2008093135A (ja) | 乳房撮影用x線ct装置 | |
CN103841892B (zh) | X射线摄像装置 | |
JP2015167603A (ja) | 撮影台 | |
JP6525768B2 (ja) | 乳房撮影装置 | |
US20120217395A1 (en) |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 |
CN108685587B (zh) | 乳房x射线摄影装置 | |
CN102648851A (zh) | 放射线成像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 | |
CN113194832B (zh) | 医疗影像用器具及x射线影像拍摄装置 | |
JP2011136028A (ja)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 |
US20110280378A1 (en) | Apparatus for holding digital dental x-ray sens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JP6661391B2 (ja)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 |
EP2979639A1 (en) | Mammography apparatus | |
KR101425316B1 (ko) | 무릎뼈 x선 촬영 보조장치 | |
KR101593919B1 (ko) | 엑스선 촬영용 무빙 그리드 장치 | |
US7548605B2 (en) |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 |
KR101034677B1 (ko) | 기판 홀더 | |
JP2011143125A (ja) | 放射線画像検出システム及びカセッテ用ケーブル | |
US20050058241A1 (en) | X-ray diagnostic device for mammography examinations | |
WO2013033114A1 (en) | Apparatus for mammography and tomosynthesis with removable source and detechtor platform | |
CN211853241U (zh) | 一种医学检验拍照支架 | |
CN111265232B (zh) | 图像诊断装置 | |
US6997608B2 (en) | Rotatable bucky with detent | |
CN104173065B (zh) | 全长摄影标记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