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9050A -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 Google Patents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9050A
CN113179050A CN202110587610.6A CN202110587610A CN113179050A CN 113179050 A CN113179050 A CN 113179050A CN 202110587610 A CN202110587610 A CN 202110587610A CN 113179050 A CN113179050 A CN 113179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mmunication
base
magnetic fiel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uspensi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76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学麟
尹红石
王世强
张聪
胡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76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9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9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9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5/00Holding or levitation devices using magnetic attraction or repuls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所述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所述悬浮体的底座,所述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所述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所述悬浮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以及所述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悬浮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所述悬浮体是否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响应于所述光通信状态表征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所述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所述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所述悬浮体悬浮。

Description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磁悬浮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背景技术
磁悬浮设备通常包括悬浮体和底座两个部分。其中,悬浮体和底座之间基于各自产生的磁场能够产生互斥力,进而能够让悬浮体实现悬浮的效果。相关技术中,在悬浮体出现位置偏离之后,用户还需要通过较为繁琐的操作才能够让悬浮体再次悬浮,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底座还包括与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基于第一光通信端以及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悬浮体用于对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其中,第一光通信端在悬浮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二光通信端在底座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得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响应于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可选地,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包括:
悬浮体在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通信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可选地,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包括: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方法还包括:
底座在检测到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还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方法还包括:
底座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
在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
在磁力变化量大于变化量阈值,和/或,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失败状态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包括能够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包括永磁体;
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进行悬浮,包括:
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
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包括:
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
可选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方法还包括:
底座的触发模块在受到来自放置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悬浮体的压力时,触发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装置,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底座还包括与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基于第一光通信端以及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悬浮体用于对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装置包括: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其中,第一光通信端在悬浮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二光通信端在底座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得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可选地,位置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控制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可选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控制底座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第一磁力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还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装置还包括:
磁力变化确定模块,用于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
第二磁力控制模块,用于在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
第三磁力控制模块,用于在磁力变化量大于变化量阈值,和/或,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失败状态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包括能够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包括永磁体;
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
第三磁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
可选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底座的触发模块受到来自放置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悬浮体的压力时,控制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磁悬浮设备,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底座还包括与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基于第一光通信端以及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悬浮体用于对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其中,
底座用于,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并在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时,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其中,第一光通信端在悬浮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二光通信端在底座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得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可选地,
悬浮体用于,在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通信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底座用于,接收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通知消息。
可选地,悬浮体还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底座还用于,在检测到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并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还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
底座还用于,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并在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在磁力变化量大于变化量阈值,和/或,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失败状态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包括能够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包括永磁体;
底座用于,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并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触发模块用于,在受到来自放置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悬浮体的压力时,触发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可选地,悬浮体是由音频播放设备构造而成的。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磁悬浮设备的悬浮体上设置第一光通信端,并在磁悬浮设备的底座上设置第二光通信端,悬浮体可以接收底座通过光通信发送的数据,并进而对数据进行处理。此外,还可以通过底座与悬浮体之间的光通信状态可以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当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时,可以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光通信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础上,还基于光通信对悬浮体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了检测,从而能够基于检测的结果控制底座产生的第一磁场,进而能够基于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自动控制悬浮体悬浮的效果,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悬浮体以及底座的控制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悬浮体以及底座的控制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介绍本公开的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之前,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公开所提供的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磁悬浮设备控制场景。其中,磁悬浮设备可以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当磁悬浮设备为音频播放设备时,悬浮体例如可以包括能够产生音频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发声单元。当然,磁悬浮设备也可以用于进行相关的效果展示,本公开对磁悬浮设备的用途不做限制。
此外,在一些场景中,悬浮体与底座中还可以分别设置有对应的永磁体。这样,通过永磁体之间产生的磁斥力,悬浮体能够悬浮在底座上方。而当悬浮体出现位置偏离时,用户可能需要将悬浮体重新放置在底座的相关位置,以便于悬浮体重新悬浮。但是,由于悬浮体与底座之间的磁场作用,用户可能难以快速地对悬浮体进行放置。并且,相关场景中底座也并不能够检测悬浮体是否放回,因而用户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手动操作,以使得悬浮体重新悬浮,最终导致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底座还包括与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
其中,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可以基于第一光通信端以及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悬浮体可以对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举例来讲,当悬浮体包括音频播放组件时,悬浮体可以通过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音频数据,并进而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和播放。
这样,参照图1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方法包括:
在步骤11中,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其中,悬浮体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相应的,可以在底座上设置与悬浮体一一对应的磁场产生位置区域。在一些实施场景中,还可以在磁场产生位置区域中设置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以便于悬浮体上的第一光通信端接收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数据。此外,还可以对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的设置位置进行选择,以使得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这里,当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时,悬浮体可能对应有多个状态。例如,悬浮体可以在磁场产生位置的正上方悬浮。或者,悬浮体可以位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正上方,并处于与所底座相接触的状态。
这样,基于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可以进行光通信。
示例地,第二光通信端可以维持持续的或周期间歇的光信号发送状态。由于光具备直线传播的特性,因此当悬浮体与底座之间的位置出现偏移时,第一光通信端无法接收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失败。
相应的,当第一光通信端成功接收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信号时,则可以确定悬浮体与底座之间的位置未出现偏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成功。
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光通信为单向通信。因此,当第二光通信端为数据发送端时,底座无法获知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
为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包括:
悬浮体在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通信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参照图2所示出的一种悬浮体以及底座的控制场景的示意图,悬浮体例如可以通过第一光通信端201接收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202发送的光信号。当悬浮体成功接收到光信号时,则可以确定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是433M芯片模块、蓝牙模块、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等等。这样,底座可以接收悬浮体发送的通知消息,从而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
图3是本公开所示出的另一种悬浮体以及底座的控制场景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场景中,第一光通信端也可能无法成功接收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确定悬浮体偏离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并进而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失败的通知消息。
在获得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状态之后,在步骤12中,响应于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举例来讲,底座例如还可以包括磁性线圈。在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通过磁性线圈的电流的大小或方向,以使得磁性线圈产生第一磁场。其中,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产生磁斥力,以使得悬浮体在磁斥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场产生位置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光通信的方式对悬浮体与磁场产生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状态进行检测。这样,当用户重新将悬浮体放置至底座的磁场产生位置时,底座能够基于获取到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的相对位置状态,从而能够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即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时,自动地控制第一磁场的强度,以使得悬浮体悬浮。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悬浮体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包括: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例如,悬浮体可以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每秒、每0.5秒等)周期性的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底座在检测到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举例来讲,可以在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例如可以包括相应的信号产生触点。这样,当悬浮体被放置至底座的上表面时,触点受到压力可以产生对应的触发信号。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触发信号确定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进一步的,底座可以控制第二光通信端发送光通信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需要在确定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时才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从而能够降低底座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导致的资源浪费。
此外,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例如,当悬浮体处于悬浮状态时,底座可以接收无线通信模块间隔发送的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从而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正常。当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则说明悬浮体可能出现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以便于用户将悬浮体放置在对应的磁场产生区域。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诸如霍尔传感器等检测元件检测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例如,可以将霍尔传感器设置在底座中,从而能够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磁场变化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底座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应当理解,当悬浮体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底座区域内的磁场也可以发生对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由霍尔传感器感知,并形成对应的磁场变化数据。这样,可以基于磁场变化数据确定磁力变化量。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底座还可以在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
由于磁悬浮设备的使用环境也可能对霍尔传感器附近的磁场产生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磁力变化量与变化量阈值进行比较。当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时,磁力变化可能为环境干扰导致,因此可以进一步结合光通信结果判断悬浮体是否偏移。当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时,则可以确定悬浮体并未发生明显的位置偏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维持第一磁场的磁力。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磁力变化量也可能大于变化量阈值。和/或,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也可能为通信失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确定悬浮体偏离底座上的磁场产生位置的正上方,进而底座可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以便于用户将悬浮体放置在对应的磁场产生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结合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光通信状态对悬浮体与磁场产生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此外,在一些实施场景中,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还可以为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方式和光通信的检测方式设置对应的权重值,从而进一步地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在一些实施场景中,也可以将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悬浮体中,从而能够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磁场变化数据。相应的,还可以在悬浮体中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便于将基于霍尔传感器生成的位置状态信息发送至该磁悬浮设备的控制组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沿用上述例子,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还包括能够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包括永磁体;
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包括:
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
所述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包括:
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
举例来讲,底座中例如可以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供平台移动的通道。基于与底座上表面(底座与悬浮体接触的平面)的距离,通道可以包括底部位置以及顶部位置。当平台靠近底部位置时,平台中的永磁体距离底座的上表面较远,底座上表面上方的第一磁场的强度较低。当永磁体靠近顶部位置时,平台中的永磁体距离底座的上表面较近,底座上表面上方的第一磁场的强度较高。
也就是说,可以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从而增强底座上表面的第一磁场的强度,进而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
相应的,所述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可以包括:
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第一磁场进行控制。
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场也可以由底座中的磁性线圈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改变通过磁性线圈的电流值的方式改变底座上方的第一磁场的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控制底座中的磁性线圈产生第三磁场。
用户的触发操作例如可以是用户基于语音、手势、按键、或是它们的组合产生的操作。例如,当用户需要磁悬浮设备休眠时,可以按压磁悬浮设备的休眠按钮。这样,磁悬浮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按压休眠按钮的操作,控制底座中的磁性线圈产生第三磁场。
第三磁场用于与悬浮体所产生的第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磁吸力,以使得悬浮体基于磁吸力吸附在底座上。示例地,可以通过改变磁性线圈的电流方向从而对磁性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调整,从而将磁斥力改变为磁吸力,进而基于磁吸力将悬浮体吸附在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操作将磁悬浮设备的悬浮体吸附在磁悬浮设备的底座上,即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悬浮体的悬浮状态。例如,在用户需要磁悬浮设备休眠时,可以控制悬浮体吸附在磁悬浮设备的底座上,以减少悬浮体的丢失现象。
图4是本公开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底座还包括与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其中,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可以基于第一光通信端以及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悬浮体可以对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方法包括:
S41,底座的触发模块在受到来自放置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悬浮体的压力时,触发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举例来讲,可以在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例如可以包括相应的信号产生触点。这样,当悬浮体被放置至底座的上表面时,触点受到压力可以产生对应的触发信号。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触发信号确定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进一步的,底座可以控制第二光通信端发送光通信数据。
S42,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S43,响应于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重新将悬浮体放置至底座的磁场产生位置时(例如可以在磁悬浮设备开机时),可以通过底座的触发模块触发底座中的第二光通信端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相应的,悬浮体上的第一通信端可以接收光通信数据。这样,可以通过光通信结果判断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即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时,底座可以自动地控制第一磁场的强度,以使得悬浮体悬浮。采用这样的方式,用户在将悬浮体放置在底座上的磁场产生区域之后,底座可以控制悬浮体自动悬浮。在此过程中,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操作步骤,因而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减少用户操作步骤的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装置。其中,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底座还包括与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基于第一光通信端以及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悬浮体用于对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
参照图5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装置的框图,装置500包括:
位置确定模块501,用于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其中,第一光通信端在悬浮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第二光通信端在底座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得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第一控制模块502,用于响应于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可选地,位置确定模块501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确定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控制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可选地,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装置500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控制底座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第一磁力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还包括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装置500还包括:
磁力变化确定模块,用于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
第二磁力控制模块,用于在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
第三磁力控制模块,用于在磁力变化量大于变化量阈值,和/或,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失败状态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可选地,底座包括能够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包括永磁体;
第一控制模块502,包括: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
第三磁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
可选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底座的触发模块受到来自放置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悬浮体的压力时,控制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所提供的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磁悬浮设备,参照图6所示出的一种磁悬浮设备的框图,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悬浮体的底座,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底座还包括与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图中未示出)。其中,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可以基于第一光通信端以及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悬浮体可以对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举例来讲,当悬浮体包括音频播放组件时,悬浮体可以通过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音频数据,并进而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和播放。
底座用于,根据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是否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并在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时,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其中,悬浮体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图6以2个示意)。相应的,可以在底座上设置与悬浮体一一对应的磁场产生位置区域(图6中以粗线示意)。在一些实施场景中,还可以在磁场产生位置区域中设置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以便于悬浮体上的第一光通信端能够接收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数据。此外,还可以对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的设置位置进行选择,以使得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
这里,当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时,悬浮体可以对应于多个状态。例如,悬浮体可以在磁场产生位置的正上方悬浮。或者,悬浮体可以位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正上方,并处于与所底座相接触的状态。
这样,基于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悬浮体与底座之间可以进行光通信。
示例地,第二光通信端可以维持持续的或周期间歇的光信号发送状态。由于光具备直线传播的特性,因此当悬浮体与底座之间的位置出现偏移时,第一光通信端无法接收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失败。
相应的,当第一光通信端成功接收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信号时,则可以确定悬浮体与底座之间的位置未出现偏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成功。
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光通信为单向通信。因此,当第二光通信端为数据发送端时,底座无法获知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
为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悬浮体还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底座还用于,在检测到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并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参照图2所示出的一种悬浮体以及底座的控制场景的示意图,悬浮体例如可以通过第一光通信端201接收底座通过第二光通信端202发送的光信号。当悬浮体成功接收到光信号时,则可以确定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其中,无线通信模块例如可以是433M芯片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等。这样,底座可以接收悬浮体发送的通知消息,从而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
图3是本公开所示出的另一种悬浮体以及底座的控制场景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场景中,第一光通信端也可能无法成功接收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确定悬浮体偏离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并进而通过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失败的通知消息。
在获得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状态之后,底座可以响应于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悬浮体悬浮。
举例来讲,底座例如还可以包括磁性线圈。在光通信状态表征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通过磁性线圈的电流的大小或方向,以使得磁性线圈产生第一磁场。其中,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产生磁斥力,以使得悬浮体在磁斥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场产生位置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光通信的方式对悬浮体与磁场产生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状态进行检测。这样,当用户重新将悬浮体放置至底座的磁场产生位置时,底座能够基于获取到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悬浮体的相对位置状态,从而能够在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即悬浮体正对于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时,自动地控制第一磁场的强度,以使得悬浮体悬浮。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悬浮体还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例如,悬浮体可以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每秒、每0.5秒等)周期性的向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底座还用于,在检测到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并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举例来讲,可以在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例如可以包括相应的信号产生触点。这样,当悬浮体被放置至底座的上表面时,触点受到压力可以产生对应的触发信号。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触发信号确定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进一步的,底座可以控制第二光通信端发送光通信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需要在确定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时才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从而能够降低底座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导致的资源浪费。
此外,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还可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例如,当悬浮体处于悬浮状态时,底座可以接收无线通信模块间隔发送的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从而确定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正常。当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则说明悬浮体可能出现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以便于用户将悬浮体放置在对应的磁场产生区域。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磁悬浮设备还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等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在具体实施时,霍尔传感器例如可以设置在底座中,从而能够对磁场变化数据进行检测。
在这种情况下,底座还用于,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并在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
由于磁悬浮设备的使用环境也可能对霍尔传感器附近的磁场产生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磁力变化量与变化量阈值进行比较。当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时,磁力变化可能为环境干扰导致,因此可以结合光通信结果判断悬浮体是否偏移。当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时,则可以确定悬浮体并未发生明显的位置偏移,因此可以维持第一磁场的磁力。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磁力变化量也可能大于变化量阈值。和/或,第一光通信端和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也可能为通信失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底座可以确定悬浮体偏离底座上的磁场产生位置的正上方,进而底座可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以便于用户将悬浮体放置在对应的磁场产生区域。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结合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光通信状态对悬浮体与磁场产生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此外,在一些实施场景中,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还可以为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方式和光通信的检测方式设置对应的权重值,从而进一步地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在一些实施场景中,也可以将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悬浮体中,从而能够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磁场变化数据。相应的,还可以在悬浮体中设置无线通信模块,以便于将基于霍尔传感器生成的位置状态信息发送至该磁悬浮设备的控制组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沿用上述例子,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包括能够沿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平台包括永磁体;
底座用于,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并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以降低第一磁场的磁力。
举例来讲,底座中例如可以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供平台移动的通道。基于与底座上表面(底座与悬浮体接触的平面)的距离,通道可以包括底部位置以及顶部位置。当平台处于底部位置时,平台中的永磁体距离底座的上表面较远,底座上表面上方的第一磁场的强度较低。当永磁体处于顶部位置时,平台中的永磁体距离底座的上表面较近,底座上表面上方的第一磁场的强度较高。
也就是说,可以控制平台从底座的底部移动至底座的顶部,从而增强底座上表面的第一磁场的强度,进而使得悬浮体在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
相应的,可以控制平台从底座的顶部移动至底座的底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第一磁场进行控制。
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中包括用于产生第一磁场的磁性线圈。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改变通过磁性线圈的电流值的方式改变底座上方的第一磁场的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控制底座中的磁性线圈产生第三磁场。
用户的触发操作例如可以是用户基于语音、手势、按键、或是它们的组合产生的操作。例如,当用户需要磁悬浮设备休眠时,可以按压磁悬浮设备的休眠按钮。这样,磁悬浮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按压休眠按钮的操作,控制底座中的磁性线圈产生第三磁场。
第三磁场用于与悬浮体所产生的第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磁吸力,以使得悬浮体基于磁吸力吸附在底座上。示例地,可以通过改变磁性线圈的电流方向从而对磁性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调整,从而将磁斥力改变为磁吸力,进而基于磁吸力将悬浮体吸附在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操作将磁悬浮设备的悬浮体吸附在磁悬浮设备的底座上,即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悬浮体的悬浮状态。例如,在用户需要磁悬浮设备休眠时,可以控制悬浮体吸附在磁悬浮设备的底座上,以减少悬浮体的丢失现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触发模块用于,在受到来自放置于磁场产生位置的悬浮体的压力时,触发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举例来讲,可以在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例如可以包括相应的信号产生触点。这样,当悬浮体被放置至底座的上表面时,触点受到压力可以产生对应的触发信号。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触发信号确定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进一步的,底座可以控制第二光通信端发送光通信数据。
通过这样的方式,底座需要在悬浮体被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时才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从而能够降低底座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导致的资源浪费。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悬浮体可以是由音频播放设备构造而成的。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所述悬浮体的底座,所述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所述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所述悬浮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以及所述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悬浮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所述悬浮体是否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在所述悬浮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在所述底座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得在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悬浮体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所述磁场产生位置;
响应于所述光通信状态表征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所述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所述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所述悬浮体悬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所述悬浮体是否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包括:
所述悬浮体在所述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通信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所述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底座在检测到所述悬浮体被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所述底座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一磁场的磁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底座在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
在所述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所述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
在所述磁力变化量大于所述变化量阈值,和/或,确定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失败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一磁场的磁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能够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永磁体;
所述控制所述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所述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所述悬浮体悬浮,包括:
控制所述平台从所述底座的底部移动至所述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所述悬浮体在所述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所述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
所述降低所述第一磁场的磁力,包括:
控制所述平台从所述底座的顶部移动至所述底座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底座的触发模块在受到来自放置于所述磁场产生位置的所述悬浮体的压力时,触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7.一种磁悬浮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所述悬浮体的底座,所述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所述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所述悬浮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以及所述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悬浮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所述悬浮体是否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在所述悬浮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在所述底座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得在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悬浮体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所述磁场产生位置;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光通信状态表征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控制所述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所述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所述悬浮体悬浮。
8.一种磁悬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设备包括悬浮体以及对应于所述悬浮体的底座,所述悬浮体还包括第一光通信端,所述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相对应的第二光通信端,所述悬浮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光通信端以及所述第二光通信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悬浮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的光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其中,
所述底座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光通信状态确定所述悬浮体是否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并在所述光通信状态表征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时,控制所述底座的第一磁场与所述悬浮体的第二磁场互斥,以将所述悬浮体悬浮;
其中,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在所述悬浮体上的设置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在所述底座上的设置位置能够使得在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光通信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悬浮体正对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所述磁场产生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悬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光通信端接收到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光通信端发送的光通信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所述底座用于,接收悬浮体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通知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悬浮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浮体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间隔性地向所述底座发送表征光通信成功的通知消息;
所述底座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悬浮体被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并在预设的间隔时长阈值内未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一磁场的磁力。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悬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之间的磁力变化;
所述底座还用于,在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之间出现磁力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磁力变化量;并在所述磁力变化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量阈值、且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成功状态的情况下,维持所述第一磁场当前的磁力;在所述磁力变化量大于所述变化量阈值,和/或,确定所述第一光通信端和所述第二光通信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通信失败状态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第一磁场的磁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磁悬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能够沿所述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永磁体;
所述底座用于,控制所述平台从所述底座的底部移动至所述底座的顶部,以使得所述悬浮体在所述永磁体的第一磁场与所述悬浮体的第二磁场的互斥作用下进行悬浮;并控制所述平台从所述底座的顶部移动至所述底座的底部,以降低所述第一磁场的磁力。
13.根据权利要8-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磁悬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磁场产生位置设置有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用于,在受到来自放置于所述磁场产生位置的所述悬浮体的压力时,触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开始持续发送光通信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悬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体是由音频播放设备构造而成的。
CN202110587610.6A 2021-05-27 2021-05-27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Pending CN113179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610.6A CN113179050A (zh) 2021-05-27 2021-05-27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610.6A CN113179050A (zh) 2021-05-27 2021-05-27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9050A true CN113179050A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27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7610.6A Pending CN113179050A (zh) 2021-05-27 2021-05-27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90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4437B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739849A (zh) 终端、终端中的功能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7846516B (zh) 一种通话场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4000479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8631694B (zh) 一种音圈马达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535204B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17225003A (ja) 携帯端末、プレゼンス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レゼンス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WO2021104161A1 (zh) 激励器、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71953B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398600B1 (ko)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54272A (zh) 一种勿扰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936255A (zh)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路由器及终端
US1177499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vibration
CN113179050A (zh) 磁悬浮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磁悬浮设备
CN106657571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中提醒模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1400254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CN102394971A (zh) 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提示方法及装置
KR20210049585A (ko) 통신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JP2005094647A (ja) 着信設定制御方法および着信設定制御システム
WO2013118286A1 (ja) 受電装置、受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44568A (ja) 通信端末装置、音発生源状態監視システム、音発生源状態監視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25197B (zh) 连接处理方法、终端及电子设备
JP6062080B2 (ja) 受電装置、受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15135B (zh) 无线链路监控方法、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709704A (zh) 应用于车辆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