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8997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8997A
CN113168997A CN201980079323.5A CN201980079323A CN113168997A CN 113168997 A CN113168997 A CN 113168997A CN 201980079323 A CN201980079323 A CN 201980079323A CN 113168997 A CN113168997 A CN 113168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fixed
magnet
contact piec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93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口直树
箕轮亮太
林田靖雄
森真吾
大塚航平
岩坂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68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8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42Auxiliary magnetic circuits, e.g.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or returning armature to, position of rest, for damping or accelerating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具备一对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收容部以及磁铁部。一对固定端子包括固定触点。可动接触片包括与固定触点相对配置的可动触点。可动接触片能够向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第一方向和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离的第二方向移动。收容部包括收容固定触点和可动接触片的收容空间。磁铁部包括在收容部的周围以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且比收容空间更向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磁铁。磁铁部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磁继电器中,公知有利用磁铁的磁力使在触点产生的电弧伸长而消弧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一对磁铁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以异极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磁通相对于触点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流动。对于触点产生的电弧作用有由一对磁铁的磁力产生的洛伦兹力,从而电弧向电弧消弧空间伸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0094号公报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在一对磁铁之间流动的磁通的图。详细而言,是示意性地表示将一对磁铁101、102在可动接触片103的长度方向(图11的左右方向)上以异极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时,在一对磁铁101、102之间流动的磁通的图。另外,图11中的可动接触片103的短边方向是与图1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如图11所示,在一对磁铁101、102之间流动的磁通在磁铁101、102的中心附近、即触点104、105附近沿与可动接触片10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流动。另一方面,在沿上下方向(图15的上下方向)从触点104、105远离的位置,一对磁铁101、102之间的磁通以在上下方向上扩展的方式弯曲。因此,当电弧在上下方向上伸长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发生变化。因此,在从触点104、105向上下方向分离的位置,难以将电弧的伸长方向控制为期望的方向。
另外,在磁铁的端部附近,磁场较强、磁通的朝向也变化,因此在使电弧伸长的空间接近磁铁的端部的情况下,也难以将电弧的伸长方向控制为期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电磁继电器中,能够容易地控制电弧的伸长方向。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具备一对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收容部以及磁铁部。一对固定端子包括固定触点。可动接触片包括与固定触点相对配置的可动触点,能够向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第一方向和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离的第二方向移动。收容部包括收容固定触点和可动接触片的收容空间。磁铁部包括在收容部的周围以在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且与收容空间相比更向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磁铁。磁铁部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
在该电磁继电器中,由于一对磁铁与收容空间相比更向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在收容空间内,在与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向第二方向变宽。由此,例如即使在从固定触点以及可动触点向第二方向分离的位置,也能够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因此,例如,在电弧向第二方向伸长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不会大幅变化,因此电弧的伸长方向的控制变得容易。另外,由于能够在向第二方向远离收容空间的位置配置磁铁的端部,所以能够抑制磁通的方向变化而导致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变化。
优选的是,收容空间包含电弧伸长空间,该电弧伸长空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可动接触片的第二方向侧,用于使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伸长。在电弧伸长空间内,向第二方向最远离可动接触片的位置处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平行于长度方向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45°以内。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从固定触点以及可动触点向第二方向分离的位置,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
优选可动接触片的短边方向上的一对磁铁的尺寸比短边方向上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大。在该情况下,在收容空间内沿与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向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在短边方向上变宽,因此即使在从固定触点以及可动触点向短边方向外侧分离的位置,也能够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
优选的是,磁铁部还包括在收容部的周围以在可动接触片的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且与收容空间相比更向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磁铁。在该情况下,在配置一对第二磁铁的情况下,能够使在与收容空间内的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向第二方向扩大。
优选的是,一对磁铁及一对第二磁铁与收容空间相比更向第一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在收容空间内,在与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在第一方向上变宽,因此在电弧向第一方向伸长时,能够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另外,由于能够在从收容空间向第一方向分离的位置配置磁铁的端部,所以能够抑制磁通的方向变化而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变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具备一对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收容部以及磁铁部。一对固定端子包括固定触点。可动接触片包括与固定触点相对配置的可动触点,可动触点能够在与固定触点接触的第一方向和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离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收容部包括收容固定触点和可动接触片的收容空间。磁铁部包括在收容部的周围以在可动接触片的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且与收容空间相比更向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磁铁。磁铁部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在与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
在该电磁继电器中,由于一对磁铁与收容空间相比更向第二方向延伸,因此在收容空间内,在与可动接触片的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在第二方向上变宽。由此,例如即使在从固定触点以及可动触点向第二方向分离的位置,也能够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因此,例如,在电弧向第二方向伸长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不会大幅变化,因此电弧的伸长方向的控制变得容易。另外,由于能够在从收容空间向第二方向分离的位置配置磁铁的端部,所以能够抑制磁通的方向变化而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变化。
优选的是,收容空间包含电弧伸长空间,该电弧伸长空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可动接触片更靠第二方向侧,用于使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伸长,在电弧伸长空间内,从可动接触片向第二方向分离最远的位置处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和短边方向平行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45°以内。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从固定触点以及可动触点向第二方向分离的位置,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
优选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一对磁铁的尺寸比长度方向上的收容空间的尺寸大。在该情况下,在收容空间内,在与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在短边方向上变宽,因此即使在从固定触点以及可动触点向短边方向外侧分离的位置,也能够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
优选的是,一对磁铁与收容空间相比更向第一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在电弧向第一方向伸长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不会大幅变化,因此电弧的伸长方向的控制变得容易。另外,由于能够在从收容空间向第一方向分离的位置配置磁铁的端部,所以能够抑制磁通的方向变化而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变化。
优选的是,一对固定端子是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端子。在该情况下,在使用了板状的固定端子的电磁继电器中,能够容易地控制电弧的伸长方向。
根据本发明,在电磁继电器中,电弧的伸长方向的控制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继电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磁铁部以及收容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收容部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4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收容空间内的磁通的流动的图。
图4的(B)是图4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电磁继电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表示磁铁部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磁铁部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磁铁部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磁铁部的第三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磁铁部的第三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对磁铁之间的磁通的流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6…磁铁部;
6a…第一磁铁;
6b…第二磁铁;
11…收容部;
12…收容空间;
12a、12b…电弧伸长空间;
14…第一固定端子;
14a…第一固定触点(固定触点的一例);
15…第二固定端子;
15a…第二固定触点(固定触点的一例);
16…可动接触片;
16a…第一可动触点(可动触点的一例);
16b…第二可动触点(可动触点的一例);
40a…第三磁铁;
40b…第四磁铁;
100…电磁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电磁继电器100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磁继电器100具备壳体2、触点装置3、驱动轴4、电磁驱动装置5以及磁铁部6。
另外,在参照附图时,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将图1中的上侧设为“上”,将下侧设为“下”,将左侧设为“左”,将右侧设为“右”来进行说明。另外,将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中的上方是接触方向Z1。另外,图1中的下方是分离方向Z2。关于接触方向Z1和分离方向Z2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
壳体2是大致四边形的箱型,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在壳体2的内部收容有触点装置3、驱动轴4、电磁驱动装置5以及磁铁部6。
壳体2包括收容部11。收容部11例如由配置在壳体2内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盒部件构成。收容部11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
图2是表示磁铁部6及收容部11的结构的示意图,是从上方观察收容部11的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收容部11包括第一内壁面11a、第二内壁面11b、第三内壁面11c以及第四内壁面11d。第一~第四内壁面11a~11d分别是收容部11的前后左右的内侧面。第一内壁面11a和第二内壁面11b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内壁面11a以及第二内壁面11b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置。第三内壁面11c和第四内壁面11d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三内壁面11c和第四内壁面11d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地配置。第一内壁面11a以及第二内壁面11b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第三内壁面11c以及第四内壁面11d的上下方向的尺寸长。
收容部11包括收容触点装置3的收容空间12。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空间12由与外部隔绝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构成。收容空间12的侧方被第一~第四内壁面11a~11d包围。
如图1所示,触点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端子14、第二固定端子15、可动接触片16以及接触片保持部17。第一固定端子14、第二固定端子15以及可动接触片16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第一固定端子14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5是圆柱状的端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固定端子14及第二固定端子15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固定于壳体2的上部。第一固定端子14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5是一对固定端子的一个例子。
第一固定端子14包括第一固定触点14a和第一外部连接部14b。第一固定触点14a配置在收容空间12内。第一外部连接部14b从壳体2向上方突出并露出在外部。第二固定端子15包括第二固定触点15a和第二外部连接部15b。第二固定触点15a配置在收容空间12内。第二外部连接部15b从壳体2向上方突出并露出在外部。
如图1及图2所示,可动接触片16是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板状部件,在收容空间12内沿左右方向延伸。可动接触片16在收容空间12内与第一内壁面11a及第二内壁面11b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可动接触片16与第一内壁面11a之间、以及可动接触片16与第二内壁面11b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12a、12b。电弧伸长空间12a、12b配置于靠近第一固定触点14a和后述的第一可动触点16a的位置,或者靠近第二固定触点15a和后述的第二可动触点16b的位置。电弧伸长空间12a、12b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可动接触片16靠分离方向Z2侧的位置。
可动接触片16在收容空间12内与第三内壁面11c及第四内壁面11d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可动接触片16配置在第一固定端子14及第二固定端子15的下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另外,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
可动接触片16包括第一可动触点16a和第二可动触点16b。第一可动触点16a与第一固定触点14a对置配置,能够与第一固定触点14a接触。第二可动触点16b与第一可动触点16a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二可动触点16b与第二固定触点15a对置配置,能够与第二固定触点15a接触。
可动接触片16能够向与第一固定触点14a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接触的接触方向Z1以及从第一固定触点14a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分离的分离方向Z2移动。接触方向Z1是第一方向的一例,分离方向Z2是第二方向的一例。
接触方向Z1是第一可动触点16a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6b与第一固定触点14a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接触的方向(图1中的上方)。分离方向Z2是第一可动触点16a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6b从第一固定触点14a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分离的方向(图1中的下方)。
如图1所示,接触片保持部17经由驱动轴4保持可动接触片16。接触片保持部17将可动接触片16与驱动轴4连结。接触片保持部17包括支架24和触点弹簧25。触点弹簧25对驱动轴4和可动接触片16向接触方向Z1侧施力。
驱动轴4沿着接触方向Z1和分离方向Z2延伸。驱动轴4能够与可动接触片16一起向接触方向Z1以及分离方向Z2移动。
电磁驱动装置5驱动触点装置3。电磁驱动装置5通过电磁力使可动接触片16与驱动轴4一起向接触方向Z1和分离方向Z2移动。电磁驱动装置5在壳体2内配置于收容部11的下方。
电磁驱动装置5包括可动铁芯31、固定铁芯32和磁轭33。另外,电磁驱动装置5包括未图示的线圈、绕线架以及螺旋弹簧。另外,电磁驱动装置5是与以往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接着,对电磁继电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电磁继电器100的动作与以往相同,因此简略地进行说明。
图1表示对线圈施加电压的状态。若对线圈施加电压,则可动铁芯31克服螺旋弹簧的弹力而向接触方向Z1移动。随着可动铁芯31的向接触方向Z1的移动,驱动轴4及可动接触片16向接触方向Z1移动,第一可动触点16a及第二可动触点16b与第一固定触点14a及第二固定触点15a接触。若停止向线圈施加电压,则可动铁芯31通过螺旋弹簧的弹性力而与可动接触片16一起向分离方向Z2移动。由此,第一可动触点16a及第二可动触点16b成为从第一固定触点14a及第二固定触点15a分离的状态。在该第一可动触点16a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6b从第一固定触点14a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分离时,在第一可动触点16a与第一固定触点14a之间以及第二可动触点16b与第二固定触点15a之间产生电弧。
图3是从后方观察收容部11的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在图3中,示意性地表示收容空间12内的磁通M的流动。另外,在图3中,省略接触片保持部17的结构而表示。
磁铁部6使收容空间12产生磁场。详细而言,磁铁部6在第一固定触点14a与第一可动触点16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与第二可动触点16b之间产生在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
磁铁部6包括第一磁铁6a、第二磁铁6b。第一磁铁6a和第二磁铁6b是一对磁铁的一例。第一磁铁6a和第二磁铁6b是永久磁铁。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一磁铁6a及第二磁铁6b在收容部11的周围以在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以异极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详细而言,第一磁铁6a配置于收容部11的左侧,N极面向收容部11配置。第二磁铁6b配置在收容部11的右侧,S极面向收容部11配置。第一磁铁6a及第二磁铁6b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收容部11的外周。
第一磁铁6a及第二磁铁6b比收容空间12更向分离方向Z2延伸。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磁铁6a的分离方向Z2侧的端部36a以及第二磁铁6b的分离方向Z2侧的端部37a位于比收容空间12更靠分离方向Z2侧的位置。由此,在收容空间12内,在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在分离方向Z2上变宽。
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在收容空间12内,对于从第一磁铁6a向第二磁铁6b流动的磁通M而言,即使在从可动接触片16向分离方向Z2分离的位置,也向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流动。因此,在电弧向分离方向Z2伸长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不会大幅变化,因此电弧的伸长方向的控制变得容易。另外,由于能够在从收容空间12向分离方向Z2分离的位置配置第一磁铁6a的端部36a以及第二磁铁6b的端部37a,因此在电弧向分离方向Z2伸长时,能够抑制磁通的方向变化而导致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与收容空间12相比更向接触方向Z1延伸。详细而言,第一磁铁6a的接触方向Z1侧的端部36b以及第二磁铁6b的接触方向Z1侧的端部37b位于比收容空间12更靠接触方向Z1侧的位置。因此,在收容空间12内,在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在接触方向Z1上也变宽。因此,即使在电弧向接触方向Z1伸长时,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另外,如图2所示,优选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的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的尺寸D1大于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的收容空间12的尺寸D2。详细而言,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的第一磁铁6a的两端与收容空间12相比更向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的第一磁铁6a的两端与收容部11相比更向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外侧延伸。同样地,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的第二磁铁6b的两端与收容空间12相比更向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的第二磁铁6b的两端与收容部11相比更向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外侧延伸。
由此,能够扩大在收容空间12内沿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流动的磁通的范围。即,如图2所示,从第一磁铁6a向第二磁铁6b流动的磁通M即使在接近第一内壁面11a及第二内壁面11b的范围内也向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流动。因此,在电弧向第一内壁面11a或者第二内壁面11b伸长时,在电弧碰到第一内壁面11a或者第二内壁面11b之前,在与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作用有洛伦兹力,因此能够容易地控制电弧的伸长方向。
图4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从前后方向观察收容空间12时的收容空间12内的磁通的流动的图。详细而言,图4的(A)是从前后方向观察磁铁部6a以及磁铁6b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附近的磁通的流动的示意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局部放大图,是说明在电弧伸长空间12a、12b中流动的磁通线与平行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的直线所成的角度的关系的图。电弧伸长空间12a、12b内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平行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优选为45°以内。更详细而言,在电弧伸长空间12a、12b内,沿分离方向Z2最远离可动接触片16的位置处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平行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优选为45°以内。
具体而言,如图4的(B)所示,在电弧伸长空间12a、12b内,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X轴)与磁通线的切线所成的锐角θ优选为45°以内。换言之,优选在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X轴)与磁通线的切线所成的锐角θ为45°以内的范围内配置电弧伸长空间12a、12b。更详细而言,在电弧伸长空间12a、12b的底部流动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平行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的直线(X轴)所成的角度θ优选为45°以内。由此,当电弧在电弧伸长空间12a、12b中伸长时,能够抑制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幅变化,因此能够容易地控制电弧的伸长方向。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变更壳体2、触点装置3、电磁驱动装置5或收容部11的形状或配置。
例如,磁铁部6也可以以电弧碰到第一内壁面11a或第二内壁面11b、且电弧不与第三内壁面11c及第四内壁面11d接触的方式在收容空间12内产生磁场。具体而言,第一磁铁6a及第二磁铁6b也可以以电弧碰到第一内壁面11a或第二内壁面11b、且电弧不碰到第三内壁面11c及第四内壁面11d的方式在收容空间11e产生磁场的大小构成。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端子14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5是圆柱状的端子,但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端子14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5也可以是在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端子。在该情况下,第一固定端子14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5也可以是在壳体2内折弯成大致L字状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将第一固定端子14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5配置在可动接触片16的下方,通过电磁驱动装置5以朝向第一固定端子14以及第二固定端子15拉入可动接触片16的方式动作。
图6是表示磁铁部6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是从上方观察收容部11的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磁铁部6还包括与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中的至少一方连接的磁轭40。详细而言,磁轭40包括第一磁轭41和第二磁轭42。第一磁轭41以及第二磁轭42与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连接。
第一磁轭41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在收容空间11e的前方沿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磁轭41及第二磁轭4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与第一磁铁6a及第二磁铁6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相同。另外,第一磁轭41以及第二磁轭4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也可以比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大。第一磁轭41的一端与第一磁铁6a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磁铁6b连接。第一磁轭41的两端以从外侧包围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的方式沿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延伸。第二磁轭42是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一磁轭4对称的形状,一端与第一磁铁6a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磁铁6b连接。另外,磁轭40的形状或者配置等也可以根据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的配置而适当变更。
图7及图8是表示磁铁部6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图。图7是从后方观察收容部11的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收容部11的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
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磁铁部6在第一固定触点14a与第一可动触点16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与第二可动触点16b之间产生在与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详细而言,第一磁铁部6a及第二磁铁6b,在收容部11的周围,在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以异极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比收容空间12更向第二方向延伸。第一磁铁6a配置在收容部11的前侧。第二磁铁6b配置在收容部11的后侧。
另外,如图8所示,优选可动接触片16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一磁铁6a以及第二磁铁6b的尺寸D3大于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的收容空间12的尺寸D4。详细而言,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磁铁6a的两端比收容空间12更向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外侧延伸。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磁铁6b的两端比收容空间12更向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外侧延伸。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电弧伸长空间12a、12b内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平行于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优选为45°以内。更详细而言,在电弧伸长空间12a、12b内,向分离方向Z2最远离可动接触片16的位置处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平行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优选为45°以内。
图9以及图10是表示磁铁部6的第三变形例的示意图。图9是从后方向观察收容部11的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图10是从上方观察收容部11的周边的剖面的示意图。
第三变形例的磁铁部6还包括第三磁铁40a和第四磁铁40b。第三磁铁40a以及第四磁铁40b是一对第二磁铁的一个例子。如图10所示,第三磁铁40a以及第四磁铁40b以在收容部11的周围在可动接触片16的短边方向上相互同极(在此为N极)对置的方式配置。如图9所示,第三磁铁40a以及第四磁铁40b比收容空间12更向分离方向Z2延伸。另外,第三磁铁40a及第四磁铁40b比收容空间12更向接触方向Z1延伸。第三磁铁40a和第四磁铁40b配置在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第三磁铁40a以及第四磁铁40b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可动接触片16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
第一磁铁6a及第二磁铁6b在收容部11的周围以在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同极(在此为S极)对置的方式配置。第一磁铁6a及第二磁铁6b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收容空间1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为相同程度。
通过如上述那样配置的第一~第四磁铁6a、6b、40a、40b,在第一固定触点14a与第一可动触点16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触点15a与第二可动触点16b之间,如图10所示,磁通M在与可动接触片16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电磁继电器中,电弧的伸长方向的控制变得容易。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包含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
可动接触片,其包括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配置的可动触点,其能够向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第一方向和所述可动触点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第二方向移动;
收容部,该收容部包含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收容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接触片;以及
磁铁部,其包括在所述收容部的周围以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且比所述收容空间更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磁铁,其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在与所述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空间包含电弧伸长空间,该电弧伸长空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用于使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伸长,
在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内,向所述第二方向最远离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位置处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和所述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45°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接触片的短边方向上的所述一对磁铁的尺寸比所述短边方向上的所述收容空间的尺寸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部还包括在所述收容部的周围以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且比所述收容空间更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磁铁及所述一对第二磁铁比所述收容空间更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6.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包含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
可动接触片,其包括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配置的可动触点,其能够向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第一方向和所述可动触点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第二方向移动;
收容部,该收容部包含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收容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接触片;以及
磁铁部,其包括在所述收容部的周围以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且比所述收容空间更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磁铁,其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在与所述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流动的磁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空间包含电弧伸长空间,该电弧伸长空间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用于使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伸长,
在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内,向所述第二方向最远离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位置处的磁场的磁通线与和所述短边方向平行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45°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一对磁铁的尺寸比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收容空间的尺寸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磁铁比所述收容空间更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固定端子是沿所述可动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端子。
CN201980079323.5A 2018-12-28 2019-10-16 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31689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6969A JP7115303B2 (ja) 2018-12-28 2018-12-28 電磁継電器
JP2018-246969 2018-12-28
PCT/JP2019/040550 WO2020137095A1 (ja) 2018-12-28 2019-10-16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8997A true CN113168997A (zh) 2021-07-23

Family

ID=7112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9323.5A Pending CN113168997A (zh) 2018-12-28 2019-10-16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84017B2 (zh)
JP (1) JP7115303B2 (zh)
CN (1) CN113168997A (zh)
DE (1) DE112019005579T5 (zh)
WO (1) WO2020137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0791B2 (ja) * 2019-01-18 2023-12-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036047B2 (ja) * 2019-01-18 2022-03-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1057B2 (ja) 2010-03-25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307779B2 (ja) 2010-08-31 2013-10-02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開閉器
KR101239634B1 (ko) * 2010-10-15 2013-03-1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 개폐장치
CN103201816A (zh) 2010-11-01 2013-07-10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继电器
JP5806562B2 (ja) * 2011-01-12 2015-11-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US8514037B2 (en) * 2011-01-14 2013-08-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bipolar magnetic field for rotary high-voltage contactor in automotive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s
JP6081787B2 (ja) 2012-11-30 2017-02-1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7047662B2 (ja) * 2018-08-10 2022-04-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15303B2 (ja) 2022-08-09
DE112019005579T5 (de) 2022-01-13
WO2020137095A1 (ja) 2020-07-02
US20210398763A1 (en) 2021-12-23
JP2020107546A (ja) 2020-07-09
US11784017B2 (en)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1350B (zh) 电磁继电器
JP5585550B2 (ja) 継電器
US20210375569A1 (en) Contact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ical device
JP7423944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6072020A (ja) 接点装置
JP2016072021A (ja) 接点装置
JP2022141412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3168997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22162066A (ja) 電磁継電器及び電磁継電器用絶縁部材
JP2010062054A (ja) 電磁継電器
WO2020137107A1 (ja) 電磁継電器
CN114520129A (zh) 电磁继电器
JP2009199894A (ja) 電磁継電器
US11348750B2 (en) Relay
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JPWO2019103061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11204476A (ja) 接点装置
JP6964252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7357193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2104362A (ja) 接点装置
JP7056548B2 (ja) 電磁継電器
WO2020137094A1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3156771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3008418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23156772A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