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5619A -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 Google Patents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5619A
CN113165619A CN201980079495.2A CN201980079495A CN113165619A CN 113165619 A CN113165619 A CN 113165619A CN 201980079495 A CN201980079495 A CN 201980079495A CN 113165619 A CN113165619 A CN 113165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utlet
solenoid valve
diaphragm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94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5619B (zh
Inventor
F·勒特尔
K·维尔纳
G·维德尔
R·容克曼
A·克鲁姆赖
R·马尔科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filed Critical Knorr Bremse Systeme fuer Nutzfahrzeug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165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5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 B60T8/361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 B60T8/367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 B60T8/3605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wherein the pilot valve is mounted in a circuit controlling the working fluid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2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valv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3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pneumat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18Triple or other relay valves which allow step-wise application or release and which are actuated by brake-pipe pressure variation to connect brake cylinders or equivalent to compressed air or vacuum source or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16K11/2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with an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valve, e.g. interconnected to form multipl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16K11/2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with an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valve, e.g. for washing mach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diaphragm, bellows, or the like
    • F16K31/126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diaphragm, bellows, or the like one side of the diaphragm being spring loa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2270/00Further aspects 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T2270/10ABS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用于控制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力,通过所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在车辆的单个车轮(3a,3b;4a,4b)有抱死倾向时适应性地匹配在以压力介质运行的制动促动器(6a至6d)中的制动压力。本发明设置,两个膜片(21,22)被两个膜片阀(14a,14b)被夹在两个壳体部分(19,20)和中间板(28)之间。

Description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中的液体压力,通过该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在车辆的单个车轮有抱死倾向时,适应性地匹配以压力介质运行的制动促动器中的制动压力,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所述制动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这样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以及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所述的用于制造这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防抱死系统(ABS)可以防止车轮抱死,并且当轮胎和路面之间要求比可传递的力锁合更大的力锁合时,也就是当由驾驶员过度制动时起作用。在过度制动的情况下,ABS制动设备的中央电子控制器从转速传感器信号中识别一个或多个车轮的制动抱死倾向,并且由此计算对配属制动缸产生作用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操控。然后,根据车轮特性和因此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条件,借助ABS压力控制阀组件通过压力下降、压力保持或压力提高,将制动压力调设为最佳滑动。
由EP2303653B1已知一种该类型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在那里,两个膜片阀平行且共面地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扩展开头所述类型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使得该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结构更紧凑。同时给出相应的用于制造这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方法。最后,也公开一种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这样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11、14和15的特征来解决。
本发明从一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出发,该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力,通过所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在车辆的单个车轮有抱死倾向时,适应性地匹配压力介质运行的制动促动器中的制动压力,所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至少包含:
a)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壳体部分,即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
b)具有由弹簧元件加载的膜片的两个膜片阀,即具有入口膜片的入口膜片阀和具有出口膜片的出口膜片阀;
c)电信号输入接口,用于控制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的电控制信号;
d)能由电子控制装置操控的电磁阀,用于借助各一个控制压力对膜片阀进行预控制,即通过第一预控制压力对入口膜片阀进行预控制的保持电磁阀和通过第二预控制压力对出口膜片阀进行预控制的出口电磁阀;
e)压力卸载接口,该压力卸载接口与压力降低部连接;
f)压力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至少一个以压力介质运行的制动促动器;
g)压力输入接口,用于连接产生制动压力的装置;
h)中间板,该中间板布置在两个壳体部分之间,其中,
i)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一侧支撑在中间板上并且另一侧支撑在膜片上,其中,
j)入口膜片在第一关闭位态中借助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密封地压抵第一膜片阀座,并且出口膜片在第二关闭位态中借助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密封地压抵第二膜片阀座;
k)入口膜片在第一抬起位态中从第一膜片阀座抬起,由此压力输入接口与压力输出接口连接,并且出口膜片在第二抬起位态中从第二膜片阀座抬起,由此压力输出接口与压力卸载接口连接,
l)入口膜片的外边缘被夹在第一壳体部分和中间板之间,其中,
m)在第一壳体部分中构造第一膜片阀座。
然后,本发明基于以下思想:
n)出口膜片的外边缘被夹在第二壳体部分和中间板之间,
o)在第二壳体部分中构造第二膜片阀座,
p)在中间板中构造入口控制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入口控制腔由入口膜片限界,并且保持电磁阀将第一预控制压力控制输入到所述入口控制腔中,
q)在中间板中构造出口控制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出口控制腔由出口膜片限界,并且出口电磁阀将第二预控制压力控制输入到所述出口控制腔中,其中,
r)在中间板中构造第一控制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将保持电磁阀与入口控制腔连接,
s)在中间板中构造第二控制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将出口电磁阀与出口控制腔连接,
t)入口膜片从第一关闭位态到第一抬起位态中的第一运动和出口膜片从第二关闭位态到第二抬起位态中的第二运动相对彼此反向地并且朝向所述中间板的方向指向。
尤其地,入口膜片和出口膜片同轴地布置。
由此,实现了夹层结构方式,因为中间板尤其直接布置在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尤其地,中间板被夹在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之间。此外,控制压力被引导通过中间板,并且工作流体以施加在压力输入接口处的压力的形式或施加在压力输入接口处的压力的形式被引导经过两个膜片。
由此,尤其即使当入口膜片和出口膜片同轴地布置时,ABS压力控制阀的结构也更窄。通过该中间板也可以省去两个盖件,所述盖件覆盖安装有膜片的开口。通过这种布置,能从一侧、尤其是从上方装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这特别适合于自动化装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能够实现缩短的压力介质引导部,其中,尤其工作流不被偏转或仅不明显地被偏转。另外,能节省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多个部分中的材料。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所列的措施,能实现对权利要求1中所说明的本发明的有利扩展方案和改进方案。
尤其地,可以设置,
a)入口膜片的背离入口控制腔的第一面的第一部分被存在于压力输入接口处的压力加载,并且该第一面的第二部分被存在于压力输出接口处的压力加载,并且
b)出口膜片的背离出口控制腔的第二面的第一部分被存在于压力卸载接口处的压力加载,并且该第二面的第二部分被存在于压力输出接口处的压力加载。
根据一个扩展方案可以设置:
a)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大于第一面的第二部分,并且
b)第二面的第一部分大于第二面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可以设置,
a)入口膜片的面向入口控制腔的、与第一膜片阀座共同作用的第一控制面大于第一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总和,并且
b)出口膜片的面向出口控制腔的、与第二膜片阀座共同作用的第二控制面大于第二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总和。
根据进行扩展的措施可以设置,
a)在入口膜片的第一抬起位态中压力输入接口与压力输出接口连接,并且在入口膜片的第一关闭位态中该连接中断,并且
b)在出口膜片的第二抬起位态中压力输出接口与压力卸载接口连接,并且在出口膜片的第二关闭位态中该连接中断。
优选地,也可以设置,
a)保持电磁阀由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构成,其中,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压力输入接口连接,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一控制通道连接,并且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三接口与压力卸载接口连接,并且
b)出口电磁阀由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构成,其中,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压力输入接口连接,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控制通道连接,并且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三接口与压力卸载接口连接。
在此,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保持电磁阀)可以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未通电时使其第二接口与其第三接口连接并且截止第一接口。还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通电时使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并且截止第三接口。
此外,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出口电磁阀)可以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未通电时使其第一接口与其第二接口连接并且截止第三接口。还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通电时使其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接并且截止第一接口。
尤其地,基于施加在信号输入接口处的控制信号,保持电磁阀可以与入口膜片阀共同作用并且出口电磁阀可以与出口膜片阀共同作用,使得:
a)响应于代表状态“压力提高”的并且施加在信号输入接口处的信号,保持电磁阀使其第二接口与其第三接口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一接口,并且出口电磁阀使其第一接口与其第二接口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
b)响应于代表状态“压力保持”的并且施加在信号输入接口处的信号,保持电磁阀使其第一接口与其第二接口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并且出口电磁阀使其第一接口与其第二接口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
c)响应于代表状态“压力下降”的并且施加在信号输入接口处的信号,保持电磁阀使其第一接口与其第二接口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并且出口电磁阀使其第二接口与其第三接口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一接口。
尤其地,状态“压力提高”、“压力保持”和“压力下降”可以通过电磁阀的脉冲式激活(通电)/停用(断电)交替地引起。
根据一个扩展方案,可以在第一壳体部分和中间板之间以及在第二壳体部分和中间板之间分别布置有密封件,以便将控制腔和流动路径相对彼此密封并且相对于大气密封。
尤其地,也可以设置作为结构单元的阀块,该阀块包括保持电磁阀和出口电磁阀。该阀块尤其可以在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夹紧。
尤其地,也可以设置夹紧器件,该夹紧器件将第一壳体部分与第二壳体部分在中间布置有中间板和阀块的情况下夹紧在一起。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尤其是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电子气动制动设备,所述制动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在此,产生制动压力的装置可以由气动的脚制动阀或由电子气动的压力调节模块构成。
因此,在脚制动阀的情况下,作用在相应气动通道中的控制压力形成工作压力,并且然后被ABS压力控制阀组件提高到由脚制动阀的确定操纵预给定的目标水平(压力提高)、保持在确定的水平上(压力保持)或降低到目标水平以下的确定水平(压力下降)。
在EBS制动设备的压力调节模块的情况下,ABS压力控制阀组件连接到压力调节模块和制动促动器之间。在此,压力调节模块的输出压力形成工作压力,该工作压力根据压力调节模块中的电信号在闭环中调节。然后ABS调节程序例如在压力调节模块的本地电子控制器中实现。
尤其地,该电子控制装置可以由ABS控制器或由实现有ABS程序的控制器构成。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上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前后相继的步骤:
a)制造第一壳体部分、第二壳体部分、中间板、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以及阀块,所述阀块包括或集成有保持电磁阀和出口电磁阀;以及
b)在夹入装置中夹紧第二壳体部分并且将出口膜片连同第二弹簧元件和阀块一起定位在第二壳体部分上;
c)将中间板定位在第二壳体部分上;
d)将入口膜片连同第一弹簧元件一起定位在中间板上;
e)将第一壳体部分定位在中间板上;以及
f)将第一壳体部分与第二壳体部分夹紧。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上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前后相继的步骤:
a)制造第一壳体部分、第二壳体部分、中间板、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以及阀块,所述阀块包括或集成有保持电磁阀和出口电磁阀;以及
b)在夹入装置中夹紧第一壳体部分并且将入口膜片连同第一弹簧元件和阀块一起定位在第一壳体部分上;
c)将中间板定位在第一壳体部分上;
d)将出口膜片连同第二弹簧元件一起定位在中间板上;
e)将第二壳体部分定位在中间板上;以及
f)将第一壳体部分与第二壳体部分夹紧。
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中,从“下方到上方”逐层地装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这取决于以哪个壳体部分开始。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结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详细地阐述改进本发明的另外的措施。在附图中示出:
图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子气动行车制动装置的原理示意图,该电子气动行车制动装置作为制动打滑调节的行车制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具有四个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图2处于状态“压力提高”中的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的一部分在第一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一层面中能看到保持电磁阀的切换状态;
图3处于状态“压力提高”中的图2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的一部分在第二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二层面中能看到出口电磁阀的切换状态;
图4处于状态“压力保持”中的图2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的一部分在第一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一层面中能看到保持电磁阀的切换状态;
图5处于状态“压力保持”中的图1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的一部分在第二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二层面中能看到出口电磁阀的切换状态;
图6处于状态“压力下降”中的图1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的一部分在第一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一层面中能看到保持电磁阀的切换状态;
图7处于状态“压力下降”中的图1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该横截面的一部分在第二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二层面中能看到出口电磁阀的切换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配备有制动打滑调节的(在这里例如电子气动的)行车制动装置的车辆具有前车轴1以及后车轴2。在前车轴1上布置车轮3a和3b;后车轴2例如具有分别配备有双胎的车轮4a和4b。用于制动这些车轮3a、3b和4a、4b的电子气动行车制动装置在这里也按照4S/4K(四个传感器,四个通道)设备的方式构造。这意味着,这里总计提供四个转速传感器5a-5d以及四个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7d。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7d用于操控分别配属的气动制动缸6a-6d。经由分支出的气动制动压力线路8,所有压力控制阀组件7a-7d都与脚制动阀9连接。压力控制阀组件7a-7d基本上由两个集成的膜片阀14a和14b以及操控这两个膜片阀的、弹簧加载的两个电磁阀15a、15b组成。膜片阀14a和14b、即入口膜片阀14a和出口膜片阀14b分别被弹簧元件16a、16b朝关闭方向加载并且通过对应配属的电磁阀15a和15b、即保持电磁阀15a和出口电磁阀15b被预控制。
驾驶员在操纵脚制动阀9时产生制动压力,该制动压力经由气动制动压力线路8经过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7d传送给配属于车轮3a、3b以及车轮4a、4b的制动缸6a-6d。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7d能通过图2至7中示出的、集成的电磁阀15a、15b来操控,并且为了该目的经由信号线路17与中央电子控制单元10电连接。在输入侧,电子控制单元10与求取轮速的四个转速传感器5a-5b连接。在车轮3a、3b或4a、4b抱死的情况下,与根据电子控制单元10的ABS调节相应地,由驾驶员经由脚制动阀9控制输入的制动压力被相应的压力控制阀组件7a-7d影响,直到抱死被消除。本实施例的ABS制动设备还包括ASR功能,该ASR功能包括用于减小发动机力矩的ASR单元11,例如ASR电磁阀12和换向阀13。
在ABS调节的范畴中所使用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至7d在这里按照单通道压力控制阀组件的类型构建,其中,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对于另外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b至7d来说是示例性的并且在图2至7中单独示出。另外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b至7d以类似的方式构建。在这方面,以下说明也适用于这些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b至7d。
图2中示出的横截面的与保持电磁阀15a有关的部分中在第一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一层面中,保持电磁阀15a是能看到的。而在图3中,图2中所示的横截面的与出口电磁阀15b有关的部分在第二层面中示出,在该第二层面中,出口电磁阀15b是能看到的,其中,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相互平行并且相对于绘图平面错开。此外,在图2至7中,以一位置示出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在该位置中,右侧在装配位态中布置在下方并且左侧在装配位态中布置在上方。这将在后面还要说明的用于制造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的方法方面被提及。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包含:壳体18,该壳体在这里例如具有两个壳体部分,即第一壳体部分19和第二壳体部分20;具有由弹簧元件16a、16b加载的膜片的两个膜片阀,即具有入口膜片21的入口膜片阀14a和具有出口膜片22的出口膜片阀14b;电信号输入接口23,用于控制输入电子控制装置10的在相关电信号线路17中引导的电控制信号;可由电子控制装置10操控的、用于借助各一个控制压力对膜片阀14a、14b进行预控制的电磁阀,即通过第一预控制压力对入口膜片阀14a进行预控制的保持电磁阀15a(图2)和通过第二预控制压力对出口膜片阀14b进行预控制的出口电磁阀15b(图3);与大气连接的压力卸载接口24;用于连接制动缸6a的压力输出接口25;用于连接从脚制动阀9牵出的制动压力线路8的压力输入接口26;布置在两个壳体部分19、20之间的中间板28。弹簧元件16a、16b一侧支撑在中间板28上并且另一侧支撑在膜片21、22上。尤其地,入口膜片21和出口膜片22同轴地布置。
入口膜片21在第一关闭位态中借助第一弹簧元件16a密封地压抵第一膜片阀座29,并且出口膜片22在第二关闭位态中借助第二弹簧元件16b密封地压抵第二膜片阀座30。相反,入口膜片21在第一抬起位态中从第一膜片阀座29抬起,由此压力输入接口26(变成)与压力输出接口25连接。第一膜片阀座29构造在第一壳体部分19中。出口膜片22在第二抬起位态中从第二膜片阀座30抬起,由此压力输出接口25(变成)与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
入口膜片21的外边缘被夹在第一壳体部分19和中间板28之间,而出口膜片22的外边缘被夹在第二壳体部分20和中间板28之间并且第二膜片阀座30构造在第二壳体部分20中。
在中间板28中构造入口控制腔31,该入口控制腔由入口膜片21限界,并且保持电磁阀15a将第一预控制压力控制输入到该入口控制腔中(图2)。此外,在中间板28中构造出口控制腔32,该出口控制腔由出口膜片22限界,并且出口电磁阀15b将第二预控制压力控制输入到该出口控制腔中(图3)。
此外,在中间板28中构造有第一控制通道33的一部分,该第一控制通道将保持电磁阀15a与入口控制腔31连接(图2),以及构造有第二控制通道34的一部分,该第二控制通道将出口电磁阀15b与出口控制腔32连接(图3)。
如根据图2和图3能容易地看出,入口膜片21从第一关闭位态到第一抬起位态中的第一运动和出口膜片22从第二关闭位态到第二抬起位态中的第二运动彼此反向地并且朝中间板28的方向并且分别远离两个壳体部分19、20地指向。
尤其地,入口膜片31的背离入口控制腔31的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被存在于压力输入接口26处的压力加载,并且该第一面36的第二部分37被存在于压力输出接口25处的压力加载。
此外,例如出口膜片22的背离出口控制腔32的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被存在于压力卸载接口24处的压力加载,并且该第二面39的第二部分40被存在于压力输出接口25处的压力加载。
优选地,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大于第一面的第二部分37,并且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大于第二面39的第二部分40。
优选地也设置,入口膜片21的面向入口控制腔31的、与第一膜片阀座29共同作用的第一控制面41大于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和第二部分37的总和,并且出口膜片22的面向出口控制腔32的、与第二膜片阀座30共同作用的第二控制面42大于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和第二部分40的总和。
如尤其参照图2和图3中的箭头能看出,在入口膜片21的第一抬起位态中压力输入接口26与压力输出接口25连接,并且在出口膜片22的第一关闭位态中该连接中断。
如尤其参照图6和图7中的箭头能看出,在出口膜片22的第二抬起位态中压力输出接口25与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并且在第二关闭位态中该连接中断。
优选地设置,保持电磁阀15a由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构成,其中,其第一接口43与压力输入接口26s连接,其第二接口44与第一控制通道33连接,并且其第三接口45与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图2)。尤其地,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保持电磁阀)15a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未通电时使其第二接口44与其第三接口45连接并且截止第一接口43,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还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通电时使其第一接口43与其第二接口44连接并且截止第三接口45。
也优选地,出口电磁阀15b由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构成,其中,其第一接口46与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其第二接口47与第二控制通道34连接,并且其第三接口48与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图3)。此外,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15b(出口电磁阀)优选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未通电时使其第一接口46与其第二接口47连接并且截止第三接口48,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还这样构造:使得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在通电时使其第二接口47与第三接口48连接并且截止第一接口46。
如尤其图2示出,在第一壳体部分19中构造第一通道49i,该第一通道将压力输出接口25与由入口膜片21的第一面36的第二部分37限界的第一腔50连接。第一腔50被第一环形腔51包围,该第一环形腔与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并且由入口膜片21的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限界。
如尤其图2也示出,在中间板28中构造第二通道52,该第二通道将压力输出接口25与第二环形腔53连接,该第二环形腔由出口膜片22的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限界。被第二环形腔53包围的第二腔54与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并且由出口膜片22的第二面39的第二部分40限界。
压力输入接口26和压力输出接口25例如平行或同轴地、但尤其远离彼此指向地构造在第一壳体部分19中。压力卸载接口24例如构造在第二壳体部分20中。在此,压力输入接口26的中轴线和压力输出接口25的中轴线可以大致垂直于压力卸载接口24的中轴线定向。
优选地,在第一壳体部分19和中间板28之间以及第二壳体部分20和中间板28之间分别布置有密封件55,以便将控制腔31、32和控制通道33、34相对彼此密封并且相对于大气密封。
尤其地,也设置作为结构单元的阀块56,该阀块包括或集成有保持电磁阀15a、出口电磁阀15b以及可选的电信号输入接口23。例如,阀块56直接布置在中间板28旁边并且如该中间板那样被夹紧在第一壳体部分19和第二壳体部分20之间。尤其地,设置这里未示出的夹紧器件,该夹紧器件在中间布置有中间板28和阀块56的情况下将第一壳体部分19与第二壳体部分20夹紧在一起。例如,作为夹紧器件可以使用这里未示出的螺纹连接部、卡夹或卡钩。
下面说明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的功能方式,其中,从行车制动过程出发,驾驶员通过操纵脚制动阀9引入该行车制动过程并且由此在制动压力线路8中并且也在压力输入接口26处产生与该操纵相应的制动压力。在此由此出发:在行车制动过程中,首先不需要ABS调节方面的干预,使得在该初始状态中,保持电磁阀15a和出口电磁阀15b例如未通电。然后,在电信号输入接口23处施加的信号例如是“零”信号,也就是说,不是激活信号或不通电。尤其地,经由信号线路17和信号输入接口23可以将保持电磁阀15a和出口电磁阀15b单独地并且彼此无关地通电和断电。
如由图2和图3中得出,然后,未通电的保持电磁阀15a使其与入口控制腔31连接的第二接口44与其与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的第三接口45连接,并且截止其与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的第一接口43。由此,入口控制腔31被排气,从而施加在压力输入接口26处的并且由脚制动阀9控制输出的、作用到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上的制动压力使入口膜片21从第一膜片阀座29抬起到第一抬起位态中,如通过箭头所示出的那样,由此,制动压力被控制穿过入口膜片阀14a,如由图2中的箭头所象征的流动路径所示出的那样。入口膜片21处的面35、36、37、41的上面已经说明的尺寸关系允许这种功能方式。制动压力从那里到达压力输出接口25并且然后到达配属的制动缸6a中。
根据图3,未通电的出口电磁阀15b使其与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的第一接口46与其与出口控制腔32连接的第二接口47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48。由此,在出口控制腔32中存在相对较高的制动压力,该制动压力然后对着出口膜片22的第二控制面42作用并且由此将出口膜片22密封地压抵第二膜片阀座30。第二面39的背离第二控制面42v的第一部分38通过第二通道52和第二环形腔53同样与压力输入接口25v连接,从而制动压力也作用到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上。然而,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小于第二控制面42。此外,通过第二腔54作用到第二面39的第二部分40上的大气压力也不能抵消该制动压力,从而产生朝第二膜片阀座30方向的合力作用到出口膜片22上。然后,出口膜片阀处于其第二关闭位态中,从而没有压缩空气可以到达压力卸载接口。
如果现在在行车制动过程的进程中,ABS调节通过监测制动缸6a处的轮速确定了相应车轮处的实际制动打滑已达到相对于最佳制动打滑的容许偏差,则电子控制单元10中的ABS调节促使代表状态“压力保持”的信号输入到电信号输入接口23中。这种状态在图4和图5中示出。
该信号负责使得:保持电磁阀15a被通电并且随后使其与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的第一接口43与其与入口控制腔31连接的第二接口44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45。由此,通过第一控制通道33使入口控制腔31处于制动压力下,这引起:入口膜片21密封地压抵第一膜片阀座29并且由此中断压力输入接口26和压力输出接口25之间的连接,从而制动缸6a中的最后作用的制动压力被“锁住”并且不能进一步提高。因为入口膜片21的第一控制面41大于第一面36的第一和第二部分35、37的总和,所以同样由制动压力引起的反作用力不能使入口膜片21从第一膜片阀座29上抬起。
该信号还包含:出口电磁阀15b保持未通电并且然后使其与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的第一接口43与其通过第二控制通道34与出口控制腔32连接的第二接口47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48。然后,制动压力被控制输入到出口控制腔32中并且被控制抵靠出口膜片22的第二控制面42,该出口膜片随后密封地压抵第二膜片阀座30。相反地,由于出口膜片22处的面38、40、42的尺寸关系,反作用力不会改变。
现在假设,尽管制动缸6a中的压力保持,但在相关车轮上仍存在大于最佳制动打滑的实际制动打滑。然后,电子控制单元10中的ABS调节促使代表状态“压力下降”的信号被控制输入到电信号输入接口23中。该状态在图6和图7中示出。
该信号引起:保持电磁阀15a被通电并且随后使其与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的第一接口43与其通过第一控制通道33与入口控制腔31连接的第二接口44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三接口45。由此,制动压力施加在入口控制腔中并且作用到第一控制面41上,然后使入口膜片21密封地压抵第一膜片阀座29。这禁止向压力输出接口25供应制动压力,并因此禁止向制动缸6a中供应制动压力。
另一方面,响应于该信号,出口电磁阀15b也被通电,该出口电磁阀随后使其经由第二控制通道34与出口控制腔32连接的第二接口47与其与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的第三接口48连接并且截止其第一接口46。然后使出口控制腔32排气,这引起:出口膜片22从第二膜片阀座30抬起并且实现压力输出接口25和压力卸载接口24之间的流动连接,由此使制动缸6a排气。出口膜片22从第二膜片阀座30上的抬起由仍作用在压力输出接口25处的(仍高的)制动压力来支持,该制动压力经由第二通道52和第二环形腔53作用到出口膜片22的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上。
尤其地,上述状态“压力提高”、“压力保持”和“压力下降”通过电磁阀15a、15b的脉冲式激活(通电)/停用(断电)交替地引起,直到实际制动打滑相应于最佳制动打滑。
显然,上述ABS压力调节组件7a并不限于在根据图1的电子气动制动装置中使用。更确切地说,这种ABS压力调节阀组件7a也可以在电子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系统(EBS)中使用。然后,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布置在EBS的压力调节模块和制动缸之间,其中,压力调节模块的输出压力形成工作压力,该工作压力根据压力调节模块中的电信号在闭环中被调节。然后,例如在压力调节模块的本地电子控制器中可以实现ABS调节程序。
另外,ABS压力控制阀组件也可以是液压的或电子液压的行车制动装置的组成部分。
下面说明用于制造根据第一方面的上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以下前后相继的步骤:
a)制造第一壳体部分19、第二壳体部分20、中间板28、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16a、16b以及阀块56,该阀块包括或集成有保持电磁阀15a和出口电磁阀15b;以及
b)在夹入装置中夹入第二壳体部分20并且将出口膜片22连同第二弹簧元件16b和阀块56一起定位在第二壳体部分20上;
c)将中间板28定位在第二壳体部分20上;
d)将入口膜片21连同第一弹簧元件16a一起定位在中间板28上;
e)将第一壳体部分19定位在中间板28上;以及
f)将第一壳体部分19与第二壳体部分20夹紧。
因此,参照图2至图7中所示出的状况,在装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时,被夹入的第二壳体部分20处于下方并且第一壳体部分19处于上方。
替代地,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前后相继的步骤:
a)制造第一壳体部分19、第二壳体部分20、中间板28、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16a、16b以及阀块56,该阀块包括或集成有保持电磁阀15a和出口电磁阀15b;以及
b)在夹入装置中夹入第一壳体部分19并且将入口膜片21连同第一弹簧元件16a和阀块56一起定位在第一壳体部分19上;
c)将中间板28定位在第一壳体部分19上;
d)将出口膜片22连同第二弹簧元件16b一起定位在中间板28上;
e)将第二壳体部分20定位在中间板28上;以及
f)将第一壳体部分19与第二壳体部分20夹紧。
因此,参照图2至图7中所示出的状况,在装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时,被夹入的第一壳体部分19处于下方并且第二壳体部分20处于上方。
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中,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从“下方向上方”逐层地装配,这取决于以哪个壳体部分19或20开始。
附图标记列表
1 前车轴
2 后车轴
3a/b 车轮
4a/b 车轮
5a-d 转速传感器
6a-d 制动缸
7a-d 压力控制阀组件
8 制动压力线路
9 脚制动阀
10 控制单元
11 ASR单元
12 ASR电磁阀
13 换向阀
14a 入口膜片阀
14b 出口膜片阀
15a 保持电磁阀
15b 出口电磁阀
16a 第一弹簧元件
16b 第二弹簧元件
17 信号线路
18 壳体
19 第一壳体部分
20 第二壳体部分
21 入口膜片
22 出口膜片
23 信号输入接口
24 压力卸载接口
25 压力输出接口
26 压力输入接口
28 中间板
29 第一膜片阀座
30 第二膜片阀座
31 入口控制腔
32 出口控制腔
33 第一控制通道
34 第二控制通道
35 第一面的第一部分
36 第一面
37 第一面的第二部分
38 第二面的第一部分
39 第二面
40 第二面的第二部分
41 第一控制面
42 第二控制面
43 第一接口
44 第二接口
45 第三接口
46 第一接口
47 第二接口
48 第三接口
49 第一通道
50 第一腔
51 第一环形腔
52 第二通道
53 第二环形腔
54 第二腔
55 密封件
56 阀块

Claims (15)

1.一种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用于控制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中的流体压力,通过所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在车辆的单个车轮(3a,3b;4a,4b)有抱死倾向时适应性地匹配在以压力介质运行的制动促动器(6a至6d)中的制动压力,所述ABS压力控制阀组件至少包含:
a)壳体(18),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壳体部分,即第一壳体部分(19)和第二壳体部分(20);
b)具有由弹簧元件(16a,16b)加载的膜片(21,22)的两个膜片阀(14a,14b),即具有入口膜片(21)的入口膜片阀(14a)和具有出口膜片(22)的出口膜片阀(14b);
c)电信号输入接口(23),用于控制输入电子控制装置(10)的电控制信号;
d)能由所述电子控制装置(10)操控的电磁阀(15a,15b),用于借助各控制压力对所述膜片阀(14a,14b)进行预控制,即通过第一预控制压力对所述入口膜片阀(14a)进行预控制的保持电磁阀(15a)和通过第二预控制压力对所述出口膜片阀(15b)进行预控制的出口电磁阀(15b);
e)压力卸载接口(24),该压力卸载接口与压力降低部连接;
f)压力输出接口(25),用于连接至少一个以压力介质运行的制动促动器(6a至6d);
g)压力输入接口(26),用于连接产生制动压力的装置(9);
h)中间板(28),所述中间板布置在所述两个壳体部分(19,20)之间,其中,
i)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16a,16b)一方面支撑在所述中间板(28)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所述膜片(21,22)上,其中,
j)所述入口膜片(21)在第一关闭位态中借助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16a)密封地压抵第一膜片阀座(29),并且所述出口膜片(22)在第二关闭位态中借助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16b)密封地压抵第二膜片阀座(30);
k)所述入口膜片(21)在第一抬起位态中从所述第一膜片阀座(29)抬起,由此所述压力输入接口(26)与所述压力输出接口(259)连接,并且所述出口膜片(22)在第二抬起位态中从所述第二膜片阀座(30)抬起,由此所述压力输出接口(25)与所述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
l)所述入口膜片(21)的外边缘被夹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和所述中间板(28)之间,其中,
m)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中构造所述第一膜片阀座(29),
其特征在于,
n)所述出口膜片(22)的外边缘被夹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和所述中间板(28)之间,
o)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中构造所述第二膜片阀座(30),
p)在所述中间板(28)中构造入口控制腔(3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入口控制腔由所述入口膜片(21)限界,并且所述保持电磁阀(15a)将所述第一预控制压力控制输入到所述入口控制腔中,
q)在所述中间板(28)中构造出口控制腔(32)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出口控制腔由所述出口膜片(22)限界,并且所述出口电磁阀(15b)将所述第二预控制压力控制输入到所述出口控制腔中,其中,
r)在所述中间板(28)中构造第一控制通道(33)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控制通道将所述保持电磁阀(15a)与所述入口控制腔(31)连接,
s)在所述中间板(28)中构造第二控制通道(34)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控制通道将所述出口电磁阀(15b)与所述出口控制腔(32)连接,
t)所述入口膜片(21)从所述第一关闭位态到所述第一抬起位态中的第一运动和所述出口膜片(22)从所述第二关闭位态到所述第二抬起位态中的第二运动相对彼此反向地并且朝向所述中间板(28)的方向指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a)所述入口膜片(21)的背离所述入口控制腔(31)的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被存在于所述压力输入接口(26)处的压力加载,并且该第一面(36)的第二部分(37)被存在于所述压力输出接口(25)处的压力加载,并且
b)所述出口膜片(22)的背离所述出口控制腔(32)的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被存在于所述压力卸载接口(24)处的压力加载,并且该第二面(39)的第二部分(40)被存在于所述压力输出接口(25)处的压力加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a)所述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大于所述第一面(36)的第二部分(37),并且
b)所述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大于所述第二面(39)的第二部分(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a)所述入口膜片(21)的面向所述入口控制腔(31)的、与所述第一膜片阀座(29)共同作用的第一控制面(41)大于所述第一面(36)的第一部分(35)和第二部分(37)的总和,并且
b)所述出口膜片(22)的面向所述出口控制腔(32)的、与所述第二膜片阀座(30)共同作用的第二控制面(42)大于所述第二面(39)的第一部分(38)和第二部分(40)的总和。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a)在所述入口膜片(21)的第一抬起位态中,所述压力输入接口(26)与所述压力输出接口(25)连接,并且在所述入口膜片(21)的第一关闭位态中,该连接中断,并且
b)在所述出口膜片(22)的第二抬起位态中,所述压力输出接口(25)与所述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并且在所述出口膜片(22)的第二关闭位态中,该连接中断。
6.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膜片(21)和所述出口膜片(22)同轴地布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a)所述保持电磁阀(15a)由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构成,其中,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3)与所述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4)与所述第一控制通道(33)连接,并且该第一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5)与所述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和
b)所述出口电磁阀(15b)由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构成,其中,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6)与所述压力输入接口(26)连接,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7)与所述第二控制通道(34)连接,并且该第二两位三通换向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8)与所述压力卸载接口(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基于施加在所述信号输入接口处的控制信号,所述保持电磁阀(15a)与所述入口膜片阀(14a)共同作用并且所述出口电磁阀(15b)与所述出口膜片阀(14b)共同作用,使得:
a)根据代表状态“压力提高”的并且施加在所述信号输入接口处的信号,所述保持电磁阀(15a)使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4)与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5)连接并且截止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3),并且所述出口电磁阀(15b)使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6)与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7)连接并且截止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8),
(b)根据代表状态“压力保持”的并且施加在所述信号输入接口(23)处的信号,所述保持电磁阀(15a)使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3)与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4)连接并且截止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5),并且所述出口电磁阀(15b)使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6)与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7)连接并且截止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8),
c)根据代表状态“压力下降”的并且施加在所述信号输入接口(23)处的信号,所述保持电磁阀(15a)使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3)与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4)连接并且截止该保持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5),并且所述出口电磁阀(15b)使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二接口(47)与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三接口(48)连接并且截止该出口电磁阀的第一接口(46)。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和所述中间板(28)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和所述中间板(28)之间分别布置有密封件。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作为结构单元的阀块(56),所述阀块包括或集成有所述保持电磁阀(15a)和所述出口电磁阀(15b)。
11.一种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以压力介质运行的车辆制动设备,尤其是具有制动打滑调节的电子气动制动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7a至7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设备,其特征在于,产生制动压力的装置由气动的脚制动阀(9)构成或由电子气动的压力调节模块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动设备,其特征在于,电子控制装置(10)由ABS控制器构成或由实施ABS程序的控制器构成。
14.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相互跟随的步骤:
a)制造第一壳体部分(19)、第二壳体部分(20)、中间板(28)、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16a、16b)以及阀块(56),所述阀块包括或集成有保持电磁阀(15a)和出口电磁阀(15b);以及
b)在夹入装置中夹入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并且将出口膜片(22)连同第二弹簧元件(16b)一起和所述阀块(56)定位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上;
c)将所述中间板(28)定位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上;
d)将入口膜片(21)连同第一弹簧元件(16a)一起定位在所述中间板(28)上;
e)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定位在所述中间板(28)上;以及
f)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夹紧。
15.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ABS压力控制阀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相互跟随的步骤:
a)制造第一壳体部分(19)、第二壳体部分(20)、中间板(28)、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16a,16b)以及阀块(56),所述阀块包括或集成有保持电磁阀(15a)和出口电磁阀(15b);以及
b)在夹入装置中夹入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并且将入口膜片(21)连同第一弹簧元件(16a)一起和所述阀块(56)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上;
c)将所述中间板(28)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上;
d)将出口膜片(22)连同第二弹簧元件(16b)一起定位在所述中间板(28)上;
e)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定位在所述中间板(28)上;以及
f)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9)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夹紧。
CN201980079495.2A 2018-10-01 2019-09-23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Active CN113165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4179.8 2018-10-01
DE102018124179.8A DE102018124179B3 (de) 2018-10-01 2018-10-01 ABS-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PCT/EP2019/075502 WO2020069896A1 (de) 2018-10-01 2019-09-23 Abs-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5619A true CN113165619A (zh) 2021-07-23
CN113165619B CN113165619B (zh) 2023-08-11

Family

ID=6777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9495.2A Active CN113165619B (zh) 2018-10-01 2019-09-23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1600B2 (zh)
EP (1) EP3860892B1 (zh)
JP (1) JP7143533B2 (zh)
CN (1) CN113165619B (zh)
BR (1) BR112021005009A2 (zh)
DE (1) DE102018124179B3 (zh)
RU (1) RU2760778C1 (zh)
WO (1) WO20200698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4179B3 (de) * 2018-10-01 2019-09-1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ABS-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DE102018127822A1 (de) * 2018-11-07 2020-05-0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Ventilanordnung und ein Verfahren zur Drucksteueru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17292A (ko) * 2008-05-09 2009-11-12 주식회사이지컴 차량의 브레이크 유압 제어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 조립체, 이를이용한 유압 제어 유닛 및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DE102008028440A1 (de) * 2008-06-17 2009-12-3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mit Membranventilen zur Steuerung eines Fluiddrucks in einer ABS-Bremsanlage eines Fahrzeugs mit in einem Gehäuseteil einstückig integriertem Ventilsitz
DE102009030901A1 (de) * 2009-06-29 2010-12-3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mit Druckmittelkanal mit ovalem Querschnitt
DE102010007407A1 (de) * 2010-02-10 2011-08-1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80809 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CN102470837A (zh) * 2009-06-29 2012-05-23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在盖的突出部上模制形成的压力介质导向面的压力控制阀装置
CN106103219A (zh) * 2014-08-27 2016-11-09 威伯科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空气制动设施中的压力调制的阀单元
CN106379305A (zh) * 2016-08-23 2017-02-08 吴兴东 一种轨道车辆用中继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45308A (en) * 1949-06-21 1953-07-14 Bendix Westinghouse Automotive Tractor protection valve for braking systems
CH279146A (de) 1950-01-16 1951-11-15 Beka St Aubin Ag Verfahren zur Speisung des Bremsluftreservoirs von Fahrzeuganhängern mit nur einer Verbindungsleitung vom Zugwagen zum Anhänger und Bremssteuerventil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FR2237096A1 (en) * 1972-07-03 1975-02-07 Wabco Westinghouse Gmbh Rapid action diaphragm type control valves - use of accelerating members increases speed and prevents fluid loss
DE3345080A1 (de) * 1983-12-13 1985-06-20 Knorr-Bremse GmbH, 8000 München Gleitschutzventil fuer druckluftgebremste fahrzeuge
IT8553613V0 (it) * 1985-07-19 1985-07-19 Magneti Marelli Spa Gruppo elettropneumatico di controllo per impianti di frenatura anti slittamento per autoveicoli
DE3825549A1 (de) * 1988-07-27 1990-02-01 Knorr Bremse Ag Gleitschutzventil fuer druckluftgebremste fahrzeuge
DE4447305C2 (de) * 1994-12-31 2003-04-17 Knorr Bremse Systeme Verfahren zum Entlüften von Bremszylindern in schlupfgeregelten Druckluft-Bremsanlagen
DE102018124179B3 (de) * 2018-10-01 2019-09-1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ABS-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17292A (ko) * 2008-05-09 2009-11-12 주식회사이지컴 차량의 브레이크 유압 제어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 조립체, 이를이용한 유압 제어 유닛 및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DE102008028440A1 (de) * 2008-06-17 2009-12-3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mit Membranventilen zur Steuerung eines Fluiddrucks in einer ABS-Bremsanlage eines Fahrzeugs mit in einem Gehäuseteil einstückig integriertem Ventilsitz
DE102009030901A1 (de) * 2009-06-29 2010-12-3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mit Druckmittelkanal mit ovalem Querschnitt
CN102470837A (zh) * 2009-06-29 2012-05-23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在盖的突出部上模制形成的压力介质导向面的压力控制阀装置
DE102010007407A1 (de) * 2010-02-10 2011-08-1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80809 Drucksteuerventilanordnung
CN106103219A (zh) * 2014-08-27 2016-11-09 威伯科有限公司 用于压缩空气制动设施中的压力调制的阀单元
CN106379305A (zh) * 2016-08-23 2017-02-08 吴兴东 一种轨道车辆用中继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9896A1 (de) 2020-04-09
US20210402967A1 (en) 2021-12-30
JP7143533B2 (ja) 2022-09-28
RU2760778C1 (ru) 2021-11-30
JP2022508536A (ja) 2022-01-19
BR112021005009A2 (pt) 2021-06-08
DE102018124179B3 (de) 2019-09-19
EP3860892B1 (de) 2022-11-30
US11731600B2 (en) 2023-08-22
CN113165619B (zh) 2023-08-11
EP3860892A1 (de)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3611B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行车制动装置的方法以及用于这样的行车制动装置的行车制动阀装置
US9157543B2 (en) Parking brake device
US6126244A (en)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opneumatic brake systems of vehicles, particularly utility vehicles
CN111247044B (zh) 压缩空气制动设施的车轴阀模块和继动阀模块
CN113165619B (zh) Abs压力控制阀组件
US4586591A (en) Pressure-fluid-operable vehicle brake system
EP0498584B1 (en) Fluid pressure modulator valve device
US3854501A (en) Antilock brake system and control valve therefor
KR20000016785A (ko) 자동차용 제동 장치
US6213568B1 (en)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operated by extraneous force
US4838621A (en) Anti-skid apparatus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CN110901621A (zh) 控制阀、能电子控制的制动系统及用于控制该系统的方法
JP4089779B2 (ja) バックアップ弁を備えた電空式の調整弁
US7780245B2 (en) Valve with integrated quick release
US9039103B2 (en) Pressure control valve arrangement having pressure medium guiding surface integrally formed onto a projection of the cover
US20050110342A1 (en) Brake actuator with integral antilock modulator
US6325468B1 (en) EBS modulator with direct exhaust capability
CN110461666B (zh) 不具有支撑环并且不具有支撑盘的隔膜阀
US3743364A (en) Valve
WO19920164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essure level in a compressed air adaptive braking system
EP0516348A2 (en) Fluid pressure modulator valve apparatus
CN109733371B (zh) 用于商用车辆的高气流电动气动阀
US20160214588A1 (en) Electronic-pneumatic braking system, for example for a heavy goods vehicle or articulated truck
US2871065A (en) Automatic braking device
GB2331562A (en)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