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5138B - 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65138B CN113165138B CN201980078580.7A CN201980078580A CN113165138B CN 113165138 B CN113165138 B CN 113165138B CN 201980078580 A CN201980078580 A CN 201980078580A CN 113165138 B CN113165138 B CN 1131651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lever
- housing
- motor
- work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8—Angle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能够抑制在作业者使操作部成为接通位置时接通锁定意外生效而维持接通位置。该作业机具有:外壳(2);马达(3),其容纳于外壳(2);操作部(4),其为外壳(2)的一部分,能够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在接通位置时使马达(3)驱动,在断开位置时使马达(3)停止;以及接通锁定单元(5),其在使操作部(4)维持在接通位置的接通锁定位置和将操作部的接通锁定解除的接通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外壳(2),接通锁定单元(5)的至少一部分在操作部(4)位于断开位置时容纳于外壳(2)的内部,并且在操作部(4)位于接通位置时位于外壳(2)的外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盘磨机等中,已知一种作业机,通过握住设于外壳的开关杆使马达的开关成为接通状态,利用马达的驱动力使安装于主体的工具旋转。在这种作业机中,提出有如下结构,其具备断开锁定单元、接通锁定单元,上述断开锁定单元用于维持马达的开关的断开状态,以使马达的开关不会在作业者意图之外成为接通状态,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用于维持马达的开关的接通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3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作业机中构成为,作为接通锁定单元的接通锁定杆始终从外壳露出,即使在使马达接通的动作之前也对接通锁定杆施加操作力,因此,在作业者在接通锁定杆被施加有操作力的状态将开关设为接通状态时,存在接通锁定意外地生效的担忧。另外,将断开锁定单元和接通锁定单元的操作部位设为分开的位置也有抑制错误的接通锁定操作的效果,但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接通锁定单元位于比开关杆靠后方,因此必须一边用一只手操作断开锁定单元及开关杆,一边用另一只手进行接通锁定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把持状态不稳定的担忧。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马达的开关设为接通状态时接通锁定不会在作业者意图外生效的结构的作业机。另外,作为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性良好的接通锁定单元的作业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马达,其容纳于上述外壳;操作部,其为上述外壳的一部分,能够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接通位置时使上述马达驱动,在上述断开位置时使上述马达停止;以及接通锁定单元,其在使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接通位置的接通锁定位置和将上述操作部的接通锁定解除的接通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使上述马达接通的操作之前容纳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且通过使上述马达接通的操作位于上述外壳的外部,能够被操作。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接通锁定意外地生效而维持接通位置,提高作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马达,其容纳于上述外壳;操作部,其支撑于上述外壳,能够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接通位置时使上述马达驱动,在上述断开位置时使上述马达停止;以及接通锁定单元,其在使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接通位置的接通锁定位置和解除上述操作部的接通锁定的接通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且至少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从上述外壳突出,构成为,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且根据上述操作部的位置,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的体积变化,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比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断开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操作部位于断开位置时的接通锁定单元从外壳的突出量比操作部位于接通位置时的接通锁定单元的突出量小,因此操作部位于断开位置时的接通锁定单元的操作比操作部位于接通位置时的操作困难,能够防止将操作部设为接通位置时成为接通锁定状态,可抑制接通锁定意外生效而维持接通位置,能够提高作业性。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还具有遮蔽部,该遮蔽部以在与上述外壳之间形成内部空间的方式设于上述外壳的外壁,上述接通锁定单元整体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断开位置时容纳于上述内部空间。
根据这样的结构,操作部位于断开位置时接通锁定单元整体容纳于遮蔽部与外壳之间的内部空间,处于不能操作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作业者将操作部设为接通位置时成为接通锁定状态,可抑制接通锁定意外生效而维持接通位置,能够提高作业性。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构成为,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一部分从上述遮蔽部向外方突出。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操作部具有上述遮蔽部。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在上述遮蔽部形成有贯通孔,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一部分从上述贯通孔向上述遮蔽部的外方突出。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还具有断开锁定单元,该断开锁定单元在将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断开位置的断开锁定位置和能够将上述操作部移动到上述接通位置的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断开锁定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比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断开锁定解除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小。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利用断开锁定单元将操作部维持在断开位置,能够抑制作业者意外使操作部成为接通位置,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断开锁定单元能够摆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断开锁定单元相对于上述外壳能够滑动地被支撑。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在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且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时,上述操作部能够在上述断开位置和上述接通位置之间移动。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从上述断开锁定解除位置朝向上述断开锁定位置时的上述断开锁定单元的移动方向和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朝向上述接通锁定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移动方向为互相相反的方向。
根据这样的结构,为了使断开锁定生效而使断开锁定单元移动的方向和为了使接通锁定生效而使接通锁定单元移动的方向互相不同,成为抑制作业者混淆断开锁定单元和接通锁定单元的操作的结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在上述结构的作业机中,优选的是,上述马达具有沿上述外壳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与上述断开锁定单元设于上述马达的半径方向相反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外壳的外壁,断开锁定单元设于与接通锁定单元相反的侧,成为抑制作业者混淆断开锁定单元和接通锁定单元的操作的结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马达,其容纳于上述外壳;操作部,其支撑于上述外壳,能够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且在上述接通位置时使上述马达驱动,在上述断开位置时使上述马达停止;接通锁定单元,其在使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接通位置的接通锁定位置和将上述操作部的接通锁定解除的接通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断开锁定单元,其在将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断开位置的断开锁定位置和能够将上述操作部移动到上述接通位置的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以及工具安装部,其在上述外壳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支撑于上述外壳,接受上述马达的驱动力而旋转,且能够安装工具,上述接通锁定单元在上述长边方向上位于比上述断开锁定单元靠上述工具安装部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作业者容易用一只手把持作业机的作为工具安装部侧的前方,并且用另一只手依次进行断开锁定解除、操作部向接通位置的移动、接通锁定有效化这一连串的动作。即,接通锁定单元设于比断开锁定单元靠工具安装部侧,因此构成为用于操作作为上述动作中的最终工序的接通锁定有效化的接通锁定单元的位置与操作开关杆的作业者手的位置对应,能够提高作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能够抑制作业者使操作部成为接通位置时接通锁定意外生效。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操作性良好的接通锁定单元的作业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外壳和接通锁定杆的外观的图,(a)是装配有接通锁定杆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b)是接通锁定杆的分解立体图,(c)是接通锁定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开关杆和断开锁定杆的外观的图,(a)是断开锁定杆的分解立体图,(b)是表示断开锁定杆装配前的开关杆的立体图,(c)是表示装配有断开锁定杆的开关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初始位置和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断开锁定杆位于断开锁定位置的状态,(b)表示断开锁定杆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接通位置和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开关杆位于接通位置的状态,(b)表示开关杆成为接通位置且接通锁定杆成为接通锁定位置之前的状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接通位置和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图,表示开关杆位于接通位置且接通锁定杆位于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初始位置和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断开锁定部位于断开锁定位置的状态,(b)表示断开锁定部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接通位置和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开关杆部位于接通位置的状态,(b)表示开关杆部位于接通位置且接通锁定杆位于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初始位置和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滑动部位于断开锁定位置的状态,(b)表示滑动部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接通位置和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滑动部位于接通位置的状态,(b)表示滑动部位于接通位置且接通锁定杆位于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初始位置和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断开锁定部位于断开锁定位置的状态,(b)表示断开锁定部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接通位置和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图,(a)表示开关杆部位于接通位置的状态,(b)表示开关杆部位于接通位置且接通锁定部位于接通锁定位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的一例的盘磨机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盘磨机1具备外壳2、马达3、开关杆4、接通锁定杆5以及断开锁定杆6。将图1所示的“上”定义为上方向,将“下”定义为下方向,将“前”定义为前方向,将“后”定义为后方向。另外,将从后观察盘磨机1时的“右”定义为右方向,将“左”定义为左方向。开关杆4是本发明中的“操作部”的一例,接通锁定杆5是本发明中的“接通锁定操作部”的一例,断开锁定杆6是本发明中的“断开锁定操作部”的一例。
外壳2形成盘磨机1的外壳,具有尾罩21、马达外壳22、齿轮罩23以及开关杆4。
尾罩21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形成外壳2的后端,且连接尾罩21的前端部和马达外壳22的后端部。在尾罩21的内部容纳有开关211。支撑部212从尾罩21的下侧面朝向下方延伸,在支撑部212的后方且尾罩21的下侧面设有卡定部213,在下侧后端部设有支点部214。另外,在尾罩21的下端部安装有开关杆4和接通锁定杆5。另外,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215从尾罩21的后端部伸出。
马达外壳22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马达外壳22的后端部与齿轮罩23的前端部连接。在马达外壳22的内部容纳有马达3和冷却风扇7。
齿轮罩23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在内部容纳有动力传递部231。
开关211具有设为从开关211的下侧面向下方突出的按钮211a。构成为,当朝向上方按压按钮211a的下侧面时,向上方移动,且当移动距离达到预定的大小时,通过电源线215向马达3供给电力。
马达3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1。旋转轴31以轴向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于马达外壳22的内部,且经由固定于齿轮罩23的轴承32和固定于马达外壳22的轴承33可旋转地支撑。
冷却风扇7位于马达3的前方,以能够与马达3的旋转轴31同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旋转轴31。冷却风扇7构成为,通过冷却风扇7的旋转力使从形成于尾罩21的狭缝状的吸气孔219吸入的空气穿过马达3从形成于齿轮罩23的未图示的排气孔排出。
动力传递部231具有锥形齿轮232、233、轴承234以及主轴235。动力传递部231设于从马达3到作为前端工具的磨具8的动力传递路径上,构成为将旋转轴31(马达3)的旋转力传递给磨具8。主轴235是本发明中的工具安装部的一例。
主轴235与马达3的旋转轴31正交地向下方延伸,且由固定于齿轮罩23的轴承234可旋转地支撑。在主轴235的下端安装有作为前端工具的磨具8。
锥形齿轮232固定于马达3的旋转轴的31的前端,锥形齿轮232与旋转轴31一体旋转。在锥形齿轮232的前方设有与锥形齿轮232啮合的锥形齿轮233。锥形齿轮233固定于主轴235的上部,锥形齿轮233与主轴235同轴一体旋转。另外,锥形齿轮233的半径大于锥形齿轮232的半径。
磨具8形成圆盘形状,经由螺母9以与主轴235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式安装于主轴235。磨具8由例如直径为100mm的树脂柔性磨具、柔性磨具、树脂磨具、砂盘等构成。磨具8通过使用的磨粒的种类的选择,能够进行金属、合成树脂、大理石、混凝土等的表面研磨、曲面研磨。另外,形成半圆形状的金属箔护罩81以覆盖磨具8的后侧一半的方式安装。金属箔护罩81用于抑制磨削的部件、破损的磨粒等的飞散。
接下来,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杆4、接通锁定杆5以及断开锁定杆6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b)所示,开关杆4沿着尾罩21的长边方向从尾罩21的后端部朝向前端部延伸,且具有底部42、前壁部43、左壁44、右壁45、突出部46、一对支撑部47以及安装部48a、48b。左壁44、右壁45以及底部42是本发明中的“遮蔽部”的一例。
底部42以大致平板状形成开关杆4的底部,安装部48a、48b设于底部42后端部的上表面。安装部48a、48b形成大致圆环状,从底部4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配置。在安装部48a、48b分别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贯通孔481a、481b。安装部48a、48b经由插通于贯通孔481a、481b的未图示的转动轴可摆动地固定于尾罩21的支点部214(轴部),通过该结构,开关杆4能够以支点部214(轴部)为中心相对于尾罩21的底部向图4(b)所示的B1方向(顺时针)及B2方向(逆时针)摆动。
在底部42的设有安装部48a、48b的位置的前方的位置形成有以大致矩形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一贯通孔491。另外,在底部42的第一贯通孔491的前方的位置形成有以大致矩形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二贯通孔492。第二贯通孔492是本发明中的“贯通孔”的一例。
支撑部47由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定位的右支撑部47A和左支撑部(未图示)构成。右支撑部47A和左支撑部(未图示)左右对称地构成,因此仅对右支撑部47A进行说明,省略对左支撑部(未图示)的详细的结构的说明。右支撑部47A形成从右壁45向左方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右支撑部47A位于比第一贯通孔491靠上侧。在右支撑部47A形成有接收槽47a。接收槽47a从右支撑部47A的左表面向右方向延伸,且在上方开口。
突出部46在底部42的上表面位于支撑部47与第二贯通孔492之间,形成大致圆筒形状并向上方延伸。突出部46具有卡定部461和圆筒部462,上述卡定部461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爪部。前壁部43位于底部42的上表面的前端部且第一贯通孔491的前方,形成平板形状且向上方延伸。左壁44和右壁45位于底部42的上表面的左右端部,配置成从左右两侧夹着前壁部43及突出部46,且分别形成平板形状,并向上方延伸。
如图2(b)所示,接通锁定杆5形成大致平板形状,且具有:在接通锁定杆5的上侧的端部且前端具有爪部,能够与卡定部461卡合的卡合部51;位于接通锁定杆5的中央部且侧视下形成环状的支点部52;形成接通锁定杆5的与卡合部51相反的侧的端部的杆部53;形成圆柱形状的轴体54;以及扭簧55。轴体54插通形成于支点部52的贯通孔521,轴体54的两端固定于尾罩21的支撑部212。杆部53构成为能够以轴体54为中心向图5(a)的C1方向(顺时针)和C2方向(逆时针)摆动。另外,扭簧55卷绕于轴体54的周围,对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向C2方向施力。
如图3(a)所示,断开锁定杆6形成大致平板形状,且具有:断开锁定杆6的上侧的端部的内端部61;位于断开锁定杆6的中央部且侧视下形成环状的支点部62;形成断开锁定杆6的与内端部61相反的侧的端部的杆部63;形成圆柱形状的轴体64;以及扭簧65。轴体64插通于在支点部62所形成的贯通孔621,轴体64的两端可旋转地固定于开关杆4的右支撑部47A的接收槽47a及未图示的左支撑部的未图示的接收槽,断开锁定杆6的杆部63构成为能够以支点部62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向图4(a)的A1方向(顺时针)及A2方向(逆时针)摆动。另外,扭簧65卷绕于轴体64的周围,对杆部63向B2方向施力。
接下来,参照图4(a)~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盘磨机1的动作及开关杆4、接通锁定杆5以及断开锁定杆6的操作进行说明。在使盘磨机1动作时,作业者用一只手以包入的方式把持尾罩21的上表面和开关杆4的底部42。另外,根据需要,用另一只手把持马达外壳22的周围或安装于齿轮罩23的副手柄等。盘磨机1的重心位于马达3的区域,作业者以夹着重心的方式用双手把持盘磨机1。图4(a)所示的盘磨机1的状态表示对开关杆4、接通锁定杆5、断开锁定杆6的任一个均不施加外力,且开关杆4、接通锁定杆5、断开锁定杆6的任一个均未进行动作的初始位置的状态。在盘磨机1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断开锁定杆6的杆部63的后表面和形成第一贯通孔491的内周面通过扭簧65的向A2方向(图4(a))的作用力而抵接。此时,杆部63的前端部从第一贯通孔491突出。另外,内端部61和尾罩21的卡定部213位于前后方向的相同位置,且隔开上下方向的预定的间隔对置。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开关杆4通过自重处于停止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下侧的位置的状态。另外,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通过扭簧55向C2方向(图5(a))的作用力处于停止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右侧的位置的状态。将此时的接通锁定杆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此时,卡合部51和卡定部461处于未卡合的状态。
在盘磨机1为初始位置的状态时,构成为,作业者握住开关杆4的底部42,即使施加图4(b)所示的B1方向的外力,断开锁定杆6的内端部61的上表面也抵碰尾罩21的卡定部213的下表面,由于开关杆4不能摆动预定的角度以上,因此用于驱动马达3的按钮211a不会被突出部46按压。将此时的断开锁定杆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位置。另外,将底部42的位置位于图4(a)的位置且按钮211a未被突出部46按压时的开关杆4的位置称为断开位置。在开关杆4位于断开位置时,形成有由底部42、前壁部43、左壁44、右壁45、突出部46以及尾罩21的底部的外表面围绕的内部空间421。内部空间421是本发明中的“内部空间”的一例(图4(a))。
如图4(a)所示,在开关杆4位于断开位置时,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整体容纳于内部空间421的内部。此时,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容纳于内部空间421,处于不可操作的状态,因此接通锁定杆5不会在作业者操作开关杆4之前的阶段被操作而使接通锁定生效。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不会产生在作业者使开关杆4成为接通位置按压按钮211a使马达3驱动时,接通锁定意外生效而维持接通状态的情况,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当作业者对断开锁定杆6的杆部63向图4(a)的A1方向施加外力,使杆部63以支点部62的转动轴心为中心摆动时,内端部61向后方移动,卡定部213与断开锁定杆6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隔扩大,由此开关杆4的底部42能够向B1方向摆动。此时,对开关杆4及接通锁定杆5不施加任何外力,开关杆4及接通锁定杆5保持初始位置。在图4(b)所示的断开锁定杆6的位置,在卡定部213与断开锁定杆6之间具有充分的上下方向的间隔,容许底部42向B1方向摆动,将这样的状态的断开锁定杆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解除位置。就盘磨机1而言,在断开锁定杆6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且接通锁定杆5位于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时,开关杆4的底部42能够向B1方向摆动。
在图4(b)的状态下,当作业者保持对断开锁定杆6的杆部63施加外力使断开锁定杆6维持在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且握住开关杆4的底部42施加B1方向的外力时,底部42以支点部214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向B1方向摆动。此时,对接通锁定杆5不施加任何外力,接通锁定杆5保持在初始位置。随着底部42向B1方向摆动,与底部42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的突出部46向上方移动,开关211的按钮211a被按压,开关211接通。随之,从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215向马达3供给电力,马达3驱动(图5(a))。将底部42位于图5(a)的位置,按钮211a被突出部46按压时的开关杆4的位置称为接通位置。
当马达3驱动时,与马达3的旋转轴31同轴一体旋转的锥形齿轮232旋转。锥形齿轮232的旋转力传递到与锥形齿轮232啮合的锥形齿轮233,锥形齿轮233旋转。随着锥形齿轮233的旋转,与锥形齿轮233同轴一体旋转的主轴235旋转,安装于主轴235的下端的磨具8旋转。此外,马达3的驱动力根据锥形齿轮232与锥形齿轮233的半径比(齿轮比)减速,并传递至主轴235。
当作业者使底部42向B1方向摆动时,随着开关杆4的移动,容纳于内部空间421的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的一部分从底部42的第二贯通孔492向外部突出,因此作业者能够操作杆部53,也就是能够施加外力(图5(a))。此时,图4(a)中的内端部61的前表面如图5(a)所示地与尾罩21的底面抵接,因此即使作业者将手指从断开锁定杆6的杆部63离开,杆部63也不向A2方向摆动。
在使图5(a)所示的开关杆4维持在接通位置的状态下,卡定部461也与开关杆4的上升一起上升,因此当作业者以接通锁定杆5的支点部52的转动轴心为中心使杆部53向图5(a)的C1方向(顺时针)相对于开关杆4向大致前方摆动时,卡合部51以位于卡定部461的下方的方式向大致后方移动(图5(b))。此时,断开锁定杆6的内端部61的前表面保持与尾罩21的底面抵接。当作业者在抵抗扭簧55的作用力用手指按压杆部53使杆部53的前侧的面和形成第二贯通孔492的内周面抵接的状态下逐渐减弱握住底部42的力时,开关杆4通过按钮211a的作用力向B2方向(逆时针)摆动,随之,设于开关杆4的卡定部461的爪部向下方移动,卡合部51的爪部和卡定部461的爪部卡合(图6)。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指从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离开,卡定部461的移动也被卡合部51阻碍,另外,通过按钮211a的作用力,杆部53的前侧的面和形成第二贯通孔492的内周面保持抵接,卡合部51与卡定部461的卡合状态被维持,因此,可限制开关杆4的B2方向的摆动。更具体而言,通过基于支撑于尾罩21的接通锁定杆5的卡合部51的爪部与开关杆4的卡定部461的爪部的卡合而得到的杆部53的前侧的面与形成第二贯通孔492的内周面的抵接,开关杆4停止向B2方向的摆动。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指从开关杆4离开,开关杆4的位置也维持在接通位置,马达3继续驱动。将该状态下的接通锁定杆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位置。此时,处于如下状态:马达3驱动,且开关杆4、接通锁定杆5、断开锁定杆6均停止动作。将该状态称为盘磨机1的接通锁定状态。
接下来,对停止盘磨机1的工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盘磨机1处于接通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图6),当作业者握住开关杆4向B1方向施加外力时,设于开关杆4的卡定部461相对于接通锁定杆5向上方移动,因此卡定部461的爪部从卡合部51的爪部分离,两者的卡合被解除(图5(b))。由此,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通过扭簧55的作用力向C2方向摆动,杆部53朝向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摆动,杆部53的后表面与形成第二贯通孔492的内周面抵接而停止(图5(a))。由于卡定部461的爪部与卡合部51的爪部的卡合被解除,开关杆4能够向B2方向摆动,如果作业者将手从开关杆4离开,则开关杆4通过未图示的扭簧的作用力进一步向B2方向摆动,在断开位置停止移动(图4(b))。随着开关杆4的摆动,尾罩21与开关杆4的底部42的前侧的前端部的上下方向的距离扩大,当该距离达到预定值时,断开锁定杆6的内端部61的前表面和尾罩21的底面分离。随之,断开锁定杆6的杆部63通过扭簧65的作用力向A2方向摆动,通过杆部63的后表面与形成第一贯通孔的内周面抵接,杆部63停止。此时,另外,随着开关杆4向B2方向的摆动,突出部46的上表面向从按钮211a分离的方向移动,当该分离距离达到预定的大小时,经由电源线215从外部电源向马达3的电力的供给停止,马达3停止驱动。此时,马达3的驱动、及开关杆4、接通锁定杆5、断开锁定杆6的任一个的动作也停止,盘磨机1的状态为初始位置的状态(图4(a))。
在盘磨机1中,为了维持稳定的把持状态,作业者需要一边用一只手把持前方,一边用另一只手在后方依次进行操作断开锁定杆6使断开锁定解除、开关杆4向接通位置的移动、操作接通锁定杆5使接通锁定有效化、这一连串的动作,但由于前后方向上的接通锁定杆5的位置与开关杆4的位置重叠,因此用操作开关杆4的手直接操作接通锁定杆5变得容易,不必变更把持的方法便可完成,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作业。另外,由于设于比断开锁定杆6靠前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操作断开锁定杆6后操作接通锁定杆5的手的动作限制为前方向,使把持位置不会远离重量物(马达3、齿轮罩23)。另外,操作断开锁定杆6的一只手保持原样,通过把持前方的另一只手操作接通锁定杆5也变得容易。总而言之,能够提高作业性。
另外,盘磨机1构成为,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的至少一部分在开关杆4位于断开位置(初始位置)时容纳于外壳2(尾罩21及开关杆4)的内部,杆部53的该一部分在开关杆4位于接通位置时露出于外壳2(开关杆4)的外部,因此,在开关杆4位于断开位置时向接通锁定杆5施加外力比在开关杆4位于接通位置时困难,可抑制使开关杆4成为接通位置时接通锁定意外生效而维持接通位置,能够提高作业性。另外,在非作业状态下接通锁定杆5被开关杆4保护,因此在例如落下时等不易对接通锁定杆5施加冲击,能够抑制作为较小型的部件的接通锁定杆5的破损。
另外,盘磨机1构成为,断开锁定杆6从断开锁定位置朝向断开锁定解除位置时的杆部63的移动方向和接通锁定杆5从接通锁定位置朝向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时的杆部53的移动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抑制作业者对断开锁定杆6的操作与对接通锁定杆5的操作的混淆,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的一例的盘磨机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改良。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开关杆4位于断开位置时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整体容纳于内部空间421,在开关杆4位于接通位置时杆部53从第二贯通孔492向外部突出,但也可以取代上述的结构,构成为,在开关杆4位于接通位置时接通锁定杆5的杆部53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内部空间421的内部,并且根据开关杆4的位置,杆部53位于内部空间421的内部的体积变化。即,也可以构成为,开关杆4位于接通位置时的杆部53从内部空间421的突出量比开关杆4位于断开位置时的杆部53从内部空间421的突出量大。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使马达3接通的操作前,即开关杆4位于断开位置时的杆部53的操作比开关杆4位于接通位置时的杆部53的操作困难,因此,能够防止将开关杆4设于接通位置时成为接通锁定状态,抑制意外地使接通锁定生效而维持接通位置,提高作业性。另外,作为将马达3维持在驱动状态的接通锁定单元,为接通锁定杆5这样的机械构造,但也可以取代接通锁定杆5而采用电子的按钮开关。在该情况下,接通锁定单元也在使马达3接通的操作之前位于外壳2的内部,难以施加外力,因此能够抑制接通锁定单元错误地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7~图9,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的一例的盘磨机100进行说明。盘磨机100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相同的结构,对与盘磨机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主要对不同的结构及应当更详细地说明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与盘磨机1相同的结构起到与以上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如图7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00中,取代尾罩21而设有尾罩121。在尾罩121的内部,在开关211的下方的位置设有向下方伸出的卡定部216。在尾罩121的后端部设有从尾罩121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卡定部218。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00中,取代开关杆4,设有与马达外壳22及尾罩121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关杆部104。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00中,取代接通锁定杆5,设有具有卡合部1051的接通锁定杆105(图7)。接通锁定杆105的扭簧1055对杆部1053向图7的顺时针方向施力,作业者在使接通锁定杆105向接通锁定位置移动时使杆部1053抵抗扭簧1055的作用力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00中,取代断开锁定杆6,设有与马达外壳22及尾罩121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断开锁定部106。
开关杆部104具有平坦部1041、卡合部1042、第一突出部1043、第二突出部1044、后端部1045以及弹簧1046。形成平板形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部1041的前端部支撑于马达外壳的下部。当对平坦部1041的下表面施加上方向的外力时,开关杆部104能够以平坦部1041的前端部为中心摆动。卡合部1042在侧视下形成倒L字形状,从平坦部1041的后端向上方伸出。在卡合部1042的前端设有爪部。第一突出部1043在侧视下形成大致三角形状,位于卡合部1042的后方,从开关杆部104的上表面向上方伸出。第二突出部1044在侧视下形成大致三角形状,从开关杆部104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第二突出部1044的上表面与按钮211a的下表面对置。后端部1045形成开关杆部104的后端部,在侧视下形成倒L字形状,并且具有向后方延伸的爪部,后端部1045的爪部的下表面位于第二卡定部218的上表面的上方。弹簧1046卷绕于第一突出部,从开关杆部104的上表面向上方伸出,将上端固定于尾罩121的一部分,对开关杆部104向下方施力。另外,在开关杆部104,在前后方向上卡合部1042与第一突出部1043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047。
断开锁定部106具有杆部1061、连结部1062、第三突出部1063、弹簧1064以及制动部1065。杆部1061能够相对于开关杆部104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被开关杆部104从下方支撑。连结部1062通过将多个平板形状的部件连结而构成,且沿前后方向伸出。连结部1062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与马达外壳22的底壁的内侧面抵接。另外,连结部1062的中央部的下表面与开关杆部104的前部的上表面抵接,连结部1062的后端部与杆部1061的前端部连接。另外,在连结部1062,在前后方向上与贯通孔1047相同的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1062a。在贯通孔1062a配置有接通锁定杆105。第三突出部1063在侧视下形成大致矩形,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杆部1061的中央,且从杆部1061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在第三突出部1063的上端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凸部。弹簧1064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前后方向上设于第一突出部1043与第三突出部1063之间,对第三突出部1063向后方施力。
制动部1065具有抵接部1070、按压部1071、一对制动片1072、中间部1073、凸部1074、卡挂部1075、弹簧1076以及弹簧1077。抵接部1070形成圆环形状,位于冷却风扇7的前方,在形成于中央部的贯通孔固定有马达3的旋转轴31。由此,旋转轴31和按压部1071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心为中心一体旋转。按压部1071形成圆环形状,位于抵接部1070的前方,在形成于中央部的贯通孔插通有旋转轴31,且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撑于马达外壳22。此外,形成于按压部1071的中央部的贯通孔具有比旋转轴31的外径大的外径。一对制动片1072关于旋转轴31的轴心对称地设于按压部1071的后表面。中间部1073形成圆环形状,在形成于中央部的贯通孔插通有旋转轴31。此外,形成于中间部1073的中央部的贯通孔具有比旋转轴31的外径大的外径。另外,在对盘磨机100未作用外力的状态下,中间部1073的后表面与按压部1071的前表面抵接,中间部1073的上端部后表面与马达外壳22的内周面抵接,中间部1073的下端部与连结部1062连接。中间部1073能够以中间部1073与马达外壳22的内周面的抵接面附近的未图示的转动轴心为中心摆动地支撑于马达外壳22。凸部1074在侧视下形成大致矩形,从形成按压部1071的贯通孔的内周面的左侧向右方突出。卡挂部1075在侧视下形成L字形状,在凸部1074的上方的位置从中间部1073的后表面向后方伸出,在卡挂部1075的后端部设有向下方延伸的爪部。弹簧1076在前后方向上设于按压部1071的前表面与马达外壳22的内表面之间并插通于旋转轴31,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对按压部1071向后方施力。弹簧1077是在比旋转轴31靠上方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设于中间部1073的前表面与马达外壳22的内侧面之间的拉伸弹簧,对中间部1073向后方施力。通过弹簧1077的作用力,连结部1062经由中间部1073向后方被施力。
接下来,参照图8(a)~图9(b)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盘磨机100的动作及开关杆部104、接通锁定杆105以及断开锁定部106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使盘磨机100动作时,作业者用一只手支撑开关杆部104的平坦部1041的周围或齿轮罩,用另一只手把持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的周围。图8(a)所示的盘磨机100的状态表示对开关杆部104、接通锁定杆105、断开锁定部106的任一个均未施加外力,且开关杆部104、接通锁定杆105、断开锁定部106均未进行动作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通过弹簧1064的作用力处于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后侧的位置的状态。此时,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上表面与尾罩121的卡定部216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的距离对置。另外,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弹簧1046,开关杆部104向B2方向(图8(b))相对于尾罩121向大致下方被施力,处于停止在开关杆部104的摆动容许范围的最下侧的位置的状态。另外,接通锁定杆105的杆部1053通过扭簧1055向C1方向(图9(a))的作用力处于停止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左侧的位置的状态。将此时的接通锁定杆10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此时,卡合部1051和卡合部1042处于未卡合的状态。另外,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一对制动片1072的后表面和设于旋转轴31的抵接部1070的前表面抵接,一对制动片1072的后表面通过弹簧1076的作用力经由按压部1071被按压到抵接部1070的前表面,因此,即使在因错误工作而按钮221a被按压使马达3驱动的情况下,通过一对制动片1072的后表面与抵接部1070的前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旋转轴31的旋转也处于被抑制的状态。将此时的制动部1065的状态称为制动有效状态。
构成为,在开关杆部104、接通锁定杆105、断开锁定部106均未进行动作的状态时,即使作业者对开关杆部104施加了图8(b)所示的B1方向的外力,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上表面也抵碰于卡定部216的下表面,由于平坦部1041不能摆动预定的角度以上,因此用于使马达3驱动的按钮211a不会被第二突出部1044按压。将此时的断开锁定部10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位置。另外,将平坦部1041的位置位于图8(a)的位置且按钮211a未被第二突出部1044按压时的开关杆部104的位置称为断开位置。在开关杆部104位于断开位置时,形成有由形成贯通孔1062a的内周面和形成贯通孔1047的内周面围绕的内部空间1421(图8(a))。
如图8(a)所示,在开关杆部104位于断开位置时,接通锁定杆105的杆部1053整体容纳于内部空间1421的内部。此时,接通锁定杆105的杆部1053容纳于内部空间1421,处于难以施加外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作业者在操作开关杆部104之前的阶段对接通锁定杆105施加外力而使接通锁定意外生效。
当作业者对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向图8(a)的A1方向施加外力使杆部1061向前方滑动时,设于杆部1061的第三突出部1063相对于卡定部216向前方滑动。由此,第三突出部1063的上端部和卡定部216在上下方向上不对置(图8(b)),平坦部1041能够向B1方向摆动。另外,随着杆部1061的滑动,连结部1062也向A1方向滑动,连结部1062的前端部将中间部1073的下端部向前方按压,因此,中间部1073以中间部1073的上端部为中心向图8(b)的顺时针摆动。由此,设于中间部1073的卡挂部1075也向顺时针摆动,因此形成卡挂部1075的后端部的爪部与设于按压部1071的凸部1074抵接(图8(b))。随着卡挂部1075进一步向顺时针摆动,抵抗弹簧1076的作用力,使按压部1071与凸部1074一起相对于马达外壳向大致前方移动。随之,设于按压部1071的一对制动片1072的后表面从抵接部1070的前表面分离。将此时的制动部1065的状态称为制动解除状态。此时,对开关杆部104及接通锁定杆105未施加任何外力,开关杆部104及接通锁定杆105保持在初始位置。在图8(b)所示的断开锁定部106的位置,第三突出部1063的上端部和卡定部216在上下方向上不对置,在与尾罩121的底面之间有充分的上下方向的间隔,容许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摆动,将这样的状态的断开锁定部10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解除位置。就盘磨机100而言,在断开锁定部106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且接通锁定杆105位于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时,开关杆部104能够向B1方向摆动。
在图8(b)的状态下,当作业者保持抵抗弹簧1064的作用力对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施加外力使断开锁定部106维持在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且握住开关杆部104的平坦部1041施加B1方向的外力时,则平坦部1041以位于平坦部1041的前端部的未图示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向B1方向摆动。此时,对接通锁定杆105未施加任何外力,接通锁定杆105保持在初始位置。另外,制动部1065处于制动解除状态。随着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摆动,设于开关杆部104的第二突出部1044向上方移动,开关211的按钮211a被按压。随之,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215向马达3供给电力,马达3驱动(图9(a))。将平坦部1041位于图9(a)的位置且按钮211a被第二突出部1044按压时的开关杆部104的位置称为接通位置。
当作业者使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摆动时,随着开关杆部104的移动,容纳于内部空间1421的接通锁定杆105的杆部1053的一部分从开关杆部104的贯通孔1047向外部突出,因此,作业者能够操作杆部1053(图9(a))。此时,如图9(a)所示,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上表面位于比卡定部216的下表面靠上方,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隔开预定的距离位于卡定部216的前方。
在图9(a)所示的将开关杆部104维持在接通位置的状态下,当作业者以接通锁定杆105的支点部52的转动轴心为中心使杆部1053向图9(a)的C2方向(逆时针)摆动时,卡合部1051以位于卡合部1042的爪部的下方的方式向大致前方移动(图9(a))。此时,保持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上表面位于比卡定部216的下表面靠上方,且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后表面隔开预定的距离位于卡定部216的前表面的前方的状态。当作业者在抵抗扭簧1055的作用力将杆部1053用手指按压并维持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右侧的位置的状态下逐渐减弱握住平坦部1041的力时,开关杆部104通过弹簧1046的作用力以平坦部1041的前端部为中心向B2方向(顺时针)摆动,随之,设于开关杆部104的卡合部1042的爪部向下方移动,卡合部1051的爪部和卡合部1042的爪部卡合(图9(b))。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指从接通锁定杆105的杆部1053离开,由于对开关杆部104向B2方向施力使设于开关杆部104侧的卡合部1042下降的弹簧1046的作用力比对卡合部1051向C1方向施力的扭簧1055的作用力大,因此,也维持卡合部1051与卡合部1042的卡合,并且只要不作用预定的外力,卡合部1051的爪部与卡合部1042的爪部的卡合就不会解除。通过支撑于尾罩121的接通锁定杆105的卡合部1051的爪部与开关杆部104的卡合部1042的爪部的卡合,开关杆部104停止向B2方向的摆动。此时,当作业者将手从杆部1061离开时,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后表面与卡定部216的前表面抵接,杆部1061停止向后方的滑动(9(b))。另外,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离开平坦部1041,开关杆部104的位置也维持在接通位置,马达3继续驱动。将该状态下的接通锁定杆10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位置。此时,马达3驱动,且开关杆部104、接通锁定杆105、断开锁定部106均停止动作,制动部1065处于制动解除状态。将该状态称为盘磨机100的接通锁定状态。
接下来,对停止盘磨机100的工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盘磨机100处于接通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图9(b)),当作业者把持开关杆部104并握住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施加外力时,设于开关杆部104的卡合部1042相对于接通锁定杆105向上方移动,因此,卡合部1042的爪部从卡合部1051的爪部分离,两者的卡合解除。由此,接通锁定杆105的杆部1053通过扭簧1055的作用力向C1方向摆动,杆部1053朝向锁定解除位置摆动,停止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左侧的位置(图9(a))。由于卡合部1042的爪部与卡合部1051的爪部的卡合解除,开关杆部104能够向B2方向摆动,如果作业者将手从平坦部1041离开,则平坦部1041通过弹簧1046的作用力进一步向B2方向摆动,在开关杆部104的断开位置停止移动(图8(b))。随之,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通过弹簧1064的作用力向A2方向滑动,杆部1061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后侧的位置。此时,设于按压部1071的一对制动片1072通过弹簧1076的作用力被按压到抵接部1070的前表面,制动部1065成为制动有效状态。随着平坦部1041向B2方向的摆动,第二突出部1044的上表面向从按钮211a分离的方向移动。当第二突出部1044向分离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时,经由电源线215的从外部电源向马达3的电力的供给停止,马达3停止驱动。此时,马达3的驱动、及开关杆部104、接通锁定杆105、断开锁定部106任一个的动作都停止(图8(a))。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开关杆部104处于断开状态时,接通锁定杆105容纳于外壳的内部,难以施加外力,因此,也能够抑制意外成为接通锁定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10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的一例的盘磨机200进行说明。盘磨机200基本上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00相同的结构,对与盘磨机1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主要对不同的结构及应更详细地说明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与盘磨机100相同的结构起到与以上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如图10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00中,取代尾罩121,设有尾罩221。尾罩221具有壁部2211,在壁部2211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211a。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200中,取代开关杆部104及断开锁定部106,设有滑动部206。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200中,取代接通锁定杆105,设有接通锁定杆205。在接通锁定杆205的上端部形成有卡合部2051,在下端部形成有杆部2053。另外,接通锁定杆205具有扭簧2055来取代扭簧1055。扭簧2055对杆部2053向逆时针施力,作业者在使接通锁定杆205向接通锁定位置移动时使杆部2053向图10的顺时针摆动。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200的马达外壳22的底壁的内侧面设有形成平板形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杆部207。连杆部207的前端部与中间部1073的下端部连接。
滑动部206与马达外壳22及尾罩221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以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撑于马达外壳22及尾罩221。滑动部206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与马达外壳22的底壁的内侧面抵接,滑动部206的前端部的前表面与连杆部207的后端部抵接。滑动部206具有后端部2061、把持部2062、卡合部2063、突出部2064以及平坦部2065。后端部2061形成滑动部206的后端部,且具有能够插入贯通孔2211a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爪部。把持部206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滑动部206的中央部,从滑动部206的下表面向下方伸出。卡合部2063在侧视下形成L字形状,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与把持部2062相同的位置,从滑动部206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在卡合部2063的前端设有能够与卡合部2051卡合的爪部。突出部2064在侧视下形成矩形,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与按钮211a相同的位置,从滑动部206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突出部2064的上表面与按钮211a的下表面对置。平坦部2065形成平板形状,设于马达外壳22的下侧的位置,与马达外壳22大致平行地沿前后方向伸出。另外,滑动部206的底壁的位于接通锁定杆205的下方的部分从前方到后方朝向上方倾斜,在该斜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066。当作业者对平坦部2065的下表面施加上方向的外力时,滑动部206能够以位于滑动部206的前端部的未图示的转动轴心为中心摆动。另外,当使滑动部206沿前后方向滑动时,滑动部206将连杆部207向前方按压,与连杆部207的前端连接的中间部1073的下端部也在马达外壳22的内部向大致前方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11(a)~图12(b)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盘磨机200的动作、及接通锁定杆205和滑动部206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使盘磨机200动作时,作业者用一只手支撑滑动部206的平坦部2065的周围或齿轮罩,用另一只手把持滑动部206的把持部2062。图11(a)所示的盘磨机200的状态表示对滑动部206及接通锁定杆205的任一个均不施加外力且滑动部206及接通锁定杆205的任一个均未进行动作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滑动部206通过弹簧1077的作用力处于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后侧的位置的状态。此时,后端部2061的爪部插入贯通孔2211a,后端部2061的后表面与壁部2211的前表面抵接。另外,接通锁定杆205的杆部2053通过扭簧2055向C2方向(图12(a))的作用力处于停止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右侧的位置的状态。将此时的接通锁定杆20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此时,卡合部2051和卡合部2063处于未卡合的状态。
构成为,在滑动部206及接通锁定杆205均未进行动作的状态(图11(a))时,即使作业者对滑动部206施加B1方向的外力,后端部2061的爪部也抵碰于形成贯通孔2211a的内周面,由于平坦部2065不能摆动预定的角度以上,因此用于使马达3驱动的按钮211a不会被突出部2064按压。将此时的滑动部20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位置。另外,将平坦部2065的位置位于图11(a)的位置且按钮211a未被突出部2064按压时的滑动部206的位置称为断开位置。在滑动部206位于断开位置时,在前后方向上与贯通孔2066相同的位置且在滑动部206的外周面的内侧形成有内部空间2421(图11(a))。
如图11(a)所示,在滑动部206位于断开位置时,接通锁定杆205的杆部2053整体容纳于内部空间2421(外壳2)的内部。此时,接通锁定杆205的杆部2053容纳于内部空间2421,处于难以施加外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在作业者操作滑动部206之前的阶段接通锁定杆205被操作而使接通锁定生效。
当作业者对滑动部206的把持部2062向图11(a)的A1方向施加外力使把持部2062向前方滑动时,插入到贯通孔2211a的内部的后端部2061的爪部整体露出于外部。由此,后端部2061的爪部和规定贯通孔2211a的内周面在上下方向上不对置,且在与尾罩221的底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产生预定的间隔,因此平坦部2065能够向B1方向摆动。在图11(b)所示的滑动部206的位置,容许后端部2061的爪部和平坦部2065向B1方向摆动,将该状态的滑动部20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解除位置。此时,对接通锁定杆205未施加任何外力,接通锁定杆205保持在初始位置,但形成于滑动部206的底壁的斜面的贯通孔2066相对于接通锁定杆205的杆部2053向前方移动,因此杆部2053的前端部从贯通孔2066稍微突出。换句话说,在盘磨机200中,滑动部206位于断开锁定位置时的杆部2053从尾罩221的突出量比滑动部206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时的杆部2053从尾罩221的突出量小。因此,在滑动部206位于断开锁定位置时,能够抑制作业者意外地使滑动部206成为接通位置,进一步提高作业性。就盘磨机200而言,在滑动部206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且接通锁定杆205位于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时,滑动部206能够向B1方向摆动。
在图11(b)的状态下,当作业者保持对滑动部206的把持部2062施加外力使滑动部206维持在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并对滑动部206施加B1方向的外力时,滑动部206以滑动部206的前端部为中心向B1方向摆动。此时,对接通锁定杆205未施加任何外力,因此接通锁定杆205保持在初始位置。随着滑动部206向B1方向摆动,设于滑动部206的突出部2064向上方移动,开关211的按钮211a被按压,开关211接通。随之,从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215向马达3供给电力,马达3驱动(图12(a))。将平坦部2065位于图12(a)的位置且通过突出部2064使开关211成为接通时的滑动部206的位置称为接通位置。
当作业者使滑动部206向B1方向摆动时,随着滑动部206的摆动,容纳于内部空间2421的接通锁定杆205的杆部2053的剩余的部分从滑动部206的贯通孔2066向外部突出,因此,作业者能够操作杆部2053(图12(a))。
在图12(a)所示的将滑动部206维持在接通位置的状态下,当作业者以接通锁定杆205的支点部52的转动轴心为中心使杆部2053向图12(a)的C1方向(顺时针)相对于滑动部206向大致前方摆动时,卡合部2051以位于卡合部2063的爪部的下方的方式向大致后方移动(图12(a))。当作业者在抵抗扭簧2055的作用力用手指按压杆部2053使杆部2053的前表面和形成贯通孔2066的内周面抵接的状态下逐渐减弱握住平坦部2065的力时,滑动部206通过自重以未图示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向B2方向(顺时针)摆动,随之,设于滑动部206的卡合部2063的爪部向下方移动,卡合部2051的爪部和卡合部2063的爪部卡合(图12(b))。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指从接通锁定杆205的杆部2053离开,由于对滑动部206向B2方向施力使设于滑动部206侧的卡合部2063下降的滑动部206的自重的大小比对卡合部2051向C2方向施力的扭簧2055的作用力大,因此也能够维持卡合部2051与卡合部2063的卡合,并且杆部2053的前表面和形成贯通孔2066的内周面保持抵接,只要不作用预定的外力,卡合部2051的爪部与卡合部2063的爪部的卡合就不会解除。通过基于支撑于尾罩221的接通锁定杆205的卡合部2051的爪部与滑动部206的卡合部2063的爪部的卡合而形成的杆部2053的前表面与形成贯通孔2066的内周面的抵接,滑动部206停止向A2方向的滑动及向B2方向的摆动。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离开滑动部206,滑动部206的位置也维持在接通位置,马达3继续驱动。将该状态下的接通锁定杆20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位置。此时,处于马达3驱动且滑动部206、接通锁定杆205、滑动部206均停止动作的状态。将该状态称为盘磨机200的接通锁定状态。
接下来,对停止盘磨机200的工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盘磨机200处于接通锁定状态(图12(b))的情况下,当作业者把持滑动部206并握住平坦部2065向B1方向施加外力时,设于滑动部206的卡合部2063相对于接通锁定杆205向上方移动,因此卡合部2063的爪部从卡合部2051的爪部分离,两者的卡合解除(图12(a))。由此,接通锁定杆205的杆部2053通过扭簧2055的作用力向C2方向摆动,杆部2053朝向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摆动,停止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右侧的位置(图12(a))。由于卡合部2063的爪部与卡合部2051的爪部的卡合解除,滑动部206能够向B2方向摆动,当作业者将手离开滑动部206时,滑动部206通过自重进一步向B2方向摆动,并在断开位置停止移动(图11(b))。随之,滑动部206的把持部2062通过弹簧1077的作用力向A2方向滑动,后端部2061的爪部插入到贯通孔2211a的内部,把持部2062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后侧的位置。另外,随着滑动部206向B2方向的摆动,突出部2064的上表面向从按钮211a分离的方向移动。当突出部2064向从按钮211a分离的方向移动预定距离时,如果该分离距离达到预定的大小,则经由电源线215的从外部电源向马达3的电力的供给停止,马达3停止驱动。此时,马达3的驱动、及滑动部206及接通锁定杆205中的任一个的动作也停止(图11(a))。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的一例的盘磨机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改良。如以上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接通锁定杆露出的时机不同。具体而言,相对于接通锁定杆在将开关杆设于接通位置的时机露出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接通锁定杆205在解除了断开锁定的时机露出。即使是这样的结构,由于在断开锁定解除前的初始状态下接通锁定杆205未露出,因此也能够抑制在使马达3接通的操作之前对接通锁定杆205施加外力,抑制意外成为接通锁定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13对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的一例的盘磨机300进行说明。盘磨机300基本上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盘磨机100相同的结构,对与盘磨机1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主要对不同的结构及应更详细说明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与盘磨机100相同的结构起到与以上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如图13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300中,取代尾罩121而设有尾罩321。尾罩321与尾罩121不同的点在于,在尾罩321的上表面的马达3的后方的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3211。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300中,取代开关杆部104而设有与马达外壳22及尾罩321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关杆部304。在开关杆部304的上表面,取代卡合部1042而设有从第一突出部1043的后方的位置向上方延伸且在前端具有侧视下为L字形状的爪部的卡合部3042。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300中,取代接通锁定杆105而设有接通锁定部305。
如图13所示,接通锁定部305具有滑动部3051、中间部3052以及弹簧3053。滑动部3051以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撑于尾罩321,滑动部3051的后端部与中间部3052的上端部连接。另外,用于作业者操作滑动部3051的凸部从贯通孔3211向上方突出。弹簧3053沿前后方向延伸,位于贯通孔3211的下方,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滑动部3051与尾罩321的内壁的位置,对于滑动部3051向后方施力。中间部3052具有支点部3054和卡合部3055。支点部305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中间部3052的中央部分,中间部3052经由插通形成于支点部3054的贯通孔的旋转轴可摆动地支撑于尾罩321。卡合部3055设于中间部3052的下端部,且具有能够与卡合部3042卡合的爪部。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300中,接通锁定部305设于与断开锁定部106在马达3的半径方向上相反的侧。换句话说,相对于马达3的旋转轴,接通锁定部305位于一(上)侧,断开锁定部106配置于另一(下)侧。由此,成为抑制作业者将接通锁定部305和断开锁定部106混淆操作的结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接下来,参照图14(a)~图15(b),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盘磨机300的动作、及开关杆部304、接通锁定部305以及断开锁定部106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使盘磨机300动作时,作业者用一只手把持开关杆部304的平坦部1041,用另一只手把持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图14(a)所示的盘磨机300的状态表示对开关杆部304、接通锁定部305、断开锁定部106的任一个均不施加外力且开关杆部304、接通锁定部305、断开锁定部106的任一个均未进行动作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通过弹簧1064的作用力处于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后侧的位置的状态。此时,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上表面与尾罩321的卡定部216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的距离对置。另外,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弹簧1046,开关杆部304向B2方向(图14(b))相对于尾罩221向大致下方被施力,处于停止在开关杆部304的摆动容许范围的最下侧的位置的状态。另外,接通锁定部305的滑动部3051通过弹簧3053向C1方向(图15(a))的作用力处于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左侧的位置的状态。将此时的接通锁定部30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此时,卡合部3055和卡合部3042处于未卡合的状态。
构成为,在开关杆部304、接通锁定部305、断开锁定部106均未进行动作的状态时,即使作业者握住开关杆部304的平坦部1041并施加了图14(b)所示的B1方向的外力,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上表面也抵碰于卡定部216的下表面,由于平坦部1041不能摆动预定的角度以上,因此用于使马达3驱动的按钮211a不会被第二突出部1044按压。将此时的断开锁定部10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位置。另外,将平坦部1041的位置位于图14(a)的位置且按钮211a未被第二突出部1044按压时的开关杆部304的位置称为断开位置。
当作业者对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向图14(a)的A1方向施加外力使杆部1061向前方滑动时,设于杆部1061的第三突出部1063相对于卡定部216向前方滑动。由此,第三突出部1063的上端部和卡定部216在上下方向上不对置,平坦部1041能够向B1方向摆动。此时,对开关杆部304及接通锁定部305未施加任何外力,开关杆部304及接通锁定部305保持在初始位置。在图14(b)所示的断开锁定部106的位置,第三突出部1063的上端部和卡定部216在上下方向上不对置,容许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摆动,将该状态的断开锁定部106的位置称为断开锁定解除位置。就盘磨机300而言,在断开锁定部106位于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且接通锁定部305位于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时,开关杆部304的平坦部1041能够向B1方向摆动。
在图14(b)的状态下,当作业者保持抵抗弹簧1064的作用力对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施加外力使断开锁定部106维持在断开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并对开关杆部304施加B1方向的外力时,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摆动。此时,对接通锁定部305未施加任何外力,接通锁定部305保持在初始位置。随着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摆动,设于开关杆部304的第二突出部1044向上方移动,开关211的按钮211a被按压。随之,从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215向马达3供给电力,马达3驱动(图15(a))。将平坦部1041位于图15(a)的位置且按钮211a被第二突出部1044按压时的开关杆部304的位置称为接通位置。
在图15(a)所示的将开关杆部304维持在接通位置的状态下,当作业者使接通锁定部305的滑动部3051向图15(a)的C1方向(前方)滑动时,与滑动部3051的后端部连接的中间部3052的卡合部3055以支点部3054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向D2方向(图15(a))摆动。由此,设于中间部3052的卡合部3055以位于卡合部3042的爪部的下方的方式向大致后方移动。此时,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上表面位于比卡定部216的下表面靠上方,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保持隔开预定的距离位于卡定部216的前方的状态。当作业者在抵抗弹簧3053的作用力用手指按压滑动部3051将其维持在摆动容许范围的最右侧的位置的状态下逐渐减弱握住平坦部1041的力时,开关杆部304通过弹簧1046的作用力以未图示的转动轴心为中心向B2方向(顺时针)摆动,随之,设于开关杆部304的卡合部3042的爪部向下方移动,卡合部3055的爪部和卡合部3042的爪部卡合(图15(b))。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指离开接通锁定部305的滑动部3051,由于对开关杆部304向B2方向施力使设于开关杆部304侧的卡合部3042下降的弹簧1046的作用力比对卡合部3055相对于尾罩321向大致前方施力的弹簧3053的作用力大,因此也能够维持卡合部3055与卡合部3042的卡合,并且只要不作用预定的外力,卡合部3055的爪部与卡合部3042的爪部的卡合就不会解除。通过支撑于尾罩321的接通锁定部305的卡合部3055的爪部与开关杆部304的卡合部3042的爪部的卡合,开关杆部304停止向B2方向的摆动。此时,当作业者将手离开杆部1061时,第三突出部1063的凸部的后表面与卡定部216的前表面抵接,断开锁定部106停止向后方的滑动。另外,此时即使作业者将手从开关杆部304离开,开关杆部304的位置也维持在接通位置,马达3继续驱动。将该状态下的接通锁定部305的位置称为接通锁定位置。此时,处于马达3驱动且开关杆部304、接通锁定部305、断开锁定部106均停止动作的状态。将该状态称为盘磨机300的接通锁定状态。
接下来,对停止盘磨机300的工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盘磨机300处于接通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图15(b)),当作业者把持开关杆部304并握住平坦部1041向B1方向施加外力时,设于开关杆部304的卡合部3042相对于接通锁定部305向上方移动,因此卡合部3042的爪部从卡合部3055的爪部分离,两者的卡合解除(图15(a))。由此,接通锁定部305的滑动部3051通过弹簧3053的作用力向C2方向滑动,滑动部3051朝向锁定解除位置滑动,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右侧的位置(图15(a))。由于卡合部3042的爪部与卡合部3055的爪部的卡合解除,开关杆部304能够向B2方向摆动,当作业者将手从开关杆部304离开时,开关杆部304通过弹簧1046的作用力进一步向B2方向摆动,并在断开位置停止移动(图14(b))。随之,断开锁定部106的杆部1061通过弹簧1064的作用力向A2方向滑动,杆部1061停止在滑动容许范围的最后侧的位置。随着开关杆部304向B2方向的摆动,第二突出部1044的上表面向从按钮211a分离的方向移动,当该分离距离达到预定的大小时,经由电源线215的从外部电源向马达3的电力的供给停止,马达3停止驱动。此时,马达3的驱动及开关杆部304、接通锁定部305、断开锁定部106的任一个的动作也停止,盘磨机300的状态成为初始位置的状态(图14(a))。如以上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比断开锁定部106靠前方配置接通锁定部305,能够提高作业性,并且通过考虑每一个的配置,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作业性的提高。
符号说明
1、100、200、300—盘磨机,3—马达,8—磨具,4—开关杆,104、304—开关杆部,5、105—接通锁定杆,305—接通锁定部,6—断开锁定杆,106—断开锁定部,206—滑动部。
Claims (13)
1.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马达;
外壳,其包括主体部和操作部,该主体部容纳上述马达,该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部能够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接通位置时使上述马达驱动,在上述断开位置时使上述马达停止;以及
接通锁定单元,其构成为能够将上述马达维持在驱动状态,并且设于上述主体部,
上述操作部构成为,在上述接通位置和上述断开位置,相对于支撑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位置变化,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使上述马达接通的操作之前被上述操作部覆盖而不露出,并且通过使上述马达接通的操作而从上述操作部露出,能够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通锁定单元构成为,根据上述操作部的位置,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的体积变化,
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比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断开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大。
3.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壳;
马达,其容纳于上述外壳;
操作部,其为上述外壳的一部分,能够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接通位置时使上述马达驱动,在上述断开位置时使上述马达停止;以及
接通锁定单元,其在使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接通位置的接通锁定位置和容许上述操作部的动作的接通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且至少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从上述外壳突出,
构成为,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且通过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与上述操作单元的相对的位置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移动而变化,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变化,
在上述接通锁定单元未被操作的状态下,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比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断开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遮蔽部,该遮蔽部设于上述外壳的外壁,并且形成用于容纳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空间,
上述接通锁定单元整体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断开位置时位于上述内部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一部分从上述遮蔽部向外方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具有上述遮蔽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遮蔽部形成有贯通孔,在上述操作部位于上述接通位置时,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一部分从上述贯通孔向上述遮蔽部的外方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断开锁定单元,该断开锁定单元在将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断开位置的断开锁定位置和能够将上述操作部移动到上述接通位置的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
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断开锁定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比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断开锁定解除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外壳的突出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开锁定单元能够摆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开锁定单元相对于上述外壳能够滑动地被支撑。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且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位于上述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时,上述操作部能够在上述断开位置和上述接通位置之间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开锁定单元从上述断开锁定解除位置朝向上述断开锁定位置时的上述断开锁定单元的移动方向和上述接通锁定单元从上述接通锁定解除位置朝向上述接通锁定位置时的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移动方向为互相相反的方向。
13.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壳;
马达,其容纳于上述外壳;
操作部,其为上述外壳的一部分,且能够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接通位置时使上述马达驱动,在上述断开位置时使上述马达停止;
接通锁定单元,其能够将上述马达维持在驱动状态;以及
断开锁定单元,其在将上述操作部维持在上述断开位置的断开锁定位置和能够将上述操作部移动到上述接通位置的断开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撑于上述外壳,
上述接通锁定单元和上述断开锁定单元分体构成,
上述接通锁定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对上述断开锁定单元的操作之前不露出,通过进行对上述断开锁定单元的操作而露出,能够被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26119 | 2018-11-30 | ||
JP2018-226119 | 2018-11-30 | ||
PCT/JP2019/041963 WO2020110543A1 (ja) | 2018-11-30 | 2019-10-25 | 作業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5138A CN113165138A (zh) | 2021-07-23 |
CN113165138B true CN113165138B (zh) | 2023-08-29 |
Family
ID=70852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78580.7A Active CN113165138B (zh) | 2018-11-30 | 2019-10-25 | 作业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38608B2 (zh) |
EP (1) | EP3888847A4 (zh) |
JP (1) | JP7147871B2 (zh) |
CN (1) | CN113165138B (zh) |
WO (1) | WO202011054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38137A (zh) * | 2020-09-23 | 2020-12-04 |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
EP4008492A1 (de) * | 2020-12-04 | 2022-06-08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Griff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einschalten, ausschalten und verriegeln derselben |
JP2022162914A (ja) | 2021-04-13 | 2022-10-25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工具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19755A (ja) * | 2006-11-08 | 2008-05-29 | Makita Corp | 打撃工具 |
CN101791777A (zh) * | 2009-01-09 | 2010-08-04 | 株式会社牧田 | 电动工具用开关装置 |
CN102015218A (zh) * | 2008-05-09 | 2011-04-13 | 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 具有开关机构的动力设备 |
CN103878752A (zh) * | 2012-12-20 | 2014-06-2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具有开关装置的工具机 |
CN104552182A (zh) * | 2013-10-10 | 2015-04-29 | 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操作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17559A (en) * | 1963-01-21 | 1965-11-16 | Black & Decker Mfg Co | Trigger locking means for portable electric device |
US3847233A (en) * | 1973-06-29 | 1974-11-12 | Black & Decker Mfg Co | Trigger mechanism for hand-operated power device providing automatic lock-off and manual lock-on operation |
US3854020A (en) * | 1973-06-29 | 1974-12-10 | Black & Decker Mfg Co | Trigger mechanism for hand-operated power device including stationary locking device which provides lock-off and lock-on operation |
JPS567053Y2 (zh) * | 1977-11-15 | 1981-02-16 | ||
US4879438A (en) * | 1988-08-01 | 1989-11-07 | Ryobi Motor Products Corp. | Lock-on/lock-off switch for power tool |
US5595532A (en) * | 1995-10-20 | 1997-01-21 | Wax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c. | Electrically-powered polisher |
US5642008A (en) * | 1995-10-20 | 1997-06-24 | Wax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nc. | Power tool motor assembly |
US6290587B1 (en) * | 1995-10-20 | 2001-09-18 | Wilton Tool Company, Llc | Electrically-powered polisher |
US5638945A (en) * | 1996-06-10 | 1997-06-17 | Ryobi North America, Inc. | Locking trigger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power tool |
JP2005246542A (ja) * | 2004-03-04 | 2005-09-15 | Hitachi Koki Co Ltd | 電動工具 |
JP5255959B2 (ja) * | 2008-09-03 | 2013-08-07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作業工具 |
CN201493816U (zh) * | 2009-07-13 | 2010-06-02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 |
JP5510887B2 (ja) * | 2010-01-13 | 2014-06-04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US9089941B2 (en) * | 2011-09-30 | 2015-07-28 | Robert Bosch Gmbh | Circular saw guard system |
US8723060B2 (en) * | 2011-12-21 | 2014-05-13 |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power tool lock-off |
DE102011089722A1 (de) * | 2011-12-23 | 2013-06-27 | Robert Bosch Gmbh | Werkzeugmaschine |
US8872049B2 (en) * | 2012-04-18 | 2014-10-28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Trigger lock-on lock-off mechanism |
DE102013212907A1 (de) | 2013-07-02 | 2015-01-08 | Robert Bosch Gmbh |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Schiebeschalter |
US10014128B2 (en) * | 2013-12-17 | 2018-07-03 |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 Portable power tool with trigger switch, trigger release and lock-on mechanism combination |
DE102014009144A1 (de) * | 2014-06-20 | 2015-12-24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
CA2978639C (en) * | 2015-03-11 | 2021-02-23 | Hubbell Incorporated | Trigger activated tools having activation lockouts |
JP6577830B2 (ja) * | 2015-10-28 | 2019-09-18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工具 |
US10418795B2 (en) * | 2016-06-08 | 2019-09-17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Tool having an inclined handle |
US20180093335A1 (en) * | 2016-10-04 | 2018-04-05 |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 Trigger lock for a miter saw |
DE102016125435A1 (de) * | 2016-12-22 | 2018-06-28 | C. & E. Fein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
JP6895093B2 (ja) * | 2017-06-16 | 2021-06-30 |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電動工具 |
EP3503145B1 (en) * | 2017-12-22 | 2023-04-19 | Defond Electech Co., Ltd | A locking system for use with a trigger assembly of an electrical device |
US11485003B2 (en) * | 2018-05-23 | 2022-11-01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owerhead unit for tool |
-
2019
- 2019-10-25 JP JP2020558196A patent/JP7147871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0-25 US US17/298,168 patent/US1193860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0-25 WO PCT/JP2019/041963 patent/WO2020110543A1/ja unknown
- 2019-10-25 CN CN201980078580.7A patent/CN113165138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25 EP EP19888434.8A patent/EP3888847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19755A (ja) * | 2006-11-08 | 2008-05-29 | Makita Corp | 打撃工具 |
CN102015218A (zh) * | 2008-05-09 | 2011-04-13 | 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 具有开关机构的动力设备 |
CN101791777A (zh) * | 2009-01-09 | 2010-08-04 | 株式会社牧田 | 电动工具用开关装置 |
CN103878752A (zh) * | 2012-12-20 | 2014-06-2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具有开关装置的工具机 |
CN104552182A (zh) * | 2013-10-10 | 2015-04-29 | 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操作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47871B2 (ja) | 2022-10-05 |
JPWO2020110543A1 (ja) | 2021-10-14 |
US11938608B2 (en) | 2024-03-26 |
EP3888847A1 (en) | 2021-10-06 |
US20220118596A1 (en) | 2022-04-21 |
EP3888847A4 (en) | 2022-11-23 |
CN113165138A (zh) | 2021-07-23 |
WO2020110543A1 (ja) | 2020-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65138B (zh) | 作业机 | |
JP5707267B2 (ja) | 電動工具 | |
JP5541497B2 (ja) | 電動工具 | |
US8827004B2 (en) | Power tool having off-lock member | |
JP5437861B2 (ja) | 電動工具 | |
CN102126200A (zh) | 多功能工具 | |
US10614977B2 (en) | Hand-held tool machine | |
JPH0832396B2 (ja) | 携帯用電動工具 | |
JP6895093B2 (ja) | 電動工具 | |
WO2017222049A1 (ja) | 電動工具 | |
WO2020004044A1 (ja) | ベルトサンダ | |
EP2101945B1 (en) | Electrical machine tool, such as an angle grinder, with spindle blocking device | |
JP2013107171A (ja) | 電動工具 | |
US20030002937A1 (en) | Angle drills having rotary handles | |
CN112548791B (zh) | 研磨机 | |
WO2019171721A1 (ja) | 電動工具 | |
CN112533735B (zh) | 电动工具 | |
JP7089326B2 (ja) | 電動工具 | |
WO2024142733A1 (ja) | 作業機 | |
WO2023162667A1 (ja) | 作業機 | |
JP2022108159A (ja) | 電動作業機器に用いられるスイッチ機構及び電動作業機器 | |
JP2023005973A (ja) | 作業機 | |
CN118061134A (zh) | 电动工具 | |
JPH06333464A (ja) | スイッチレ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