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0192B -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0192B
CN113150192B CN202110483799.4A CN202110483799A CN113150192B CN 113150192 B CN113150192 B CN 113150192B CN 202110483799 A CN202110483799 A CN 202110483799A CN 113150192 B CN113150192 B CN 1131501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hiral
group
aromatic amide
typ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37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50192A (zh
Inventor
甘泉
李绚
覃天
刘鑫璐
李浩辰
袁佳怡
张博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4837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0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0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0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50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0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8Introducing halogen atoms or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1Sorb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ative, analytical or investigative chromatography
    • B01J20/29Chiral ph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30Introducing nitrogen atoms or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手性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使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制备负载手性芳香酰胺寡聚体的树脂,手性寡聚体部分具有预组织的空腔结构,且该结构稳定、尺寸均一,用于手性分离时,对映异构体会进入螺旋空腔或者和手性螺旋折叠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不同手性的异构体经过色谱柱的保留时间,实现分离提纯。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性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非天然手性化合物,比如手性药物、手性农药和手性化工产品。研究发现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在非手性环境下有着相近的物化性质,但其生物活性以及药理反应在手性环境下却有明显不同。正确使用手性化合物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错误使用手性化合物会带来多种副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生物的生息繁衍以及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开发新型的手性分离材料,建立快速灵敏的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测定其对映体含量,对深入研究对映体的活性、毒性以及代谢过程差异,对食品、药物以及环境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及实际应用前景。
本发明一直在对手性材料进行持续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具有螺旋空腔的材料,相关研究发表在Absolute handedness control of oligoamide double helices bychiral oxazolylaniline induction.Organic&Biomolecular Chemistry,2020,18(34):6643-6650。该材料,其中8-氨基喹啉C端连接了手性基团,喹啉的N、唑基的N以及酰胺的NH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中心氢键,其结构如图1所示,从而能够完全地控制寡聚物的手性。另一方面,由于氢键诱导,寡聚体会形成一个有空腔的螺旋结构,如图2所示。但是,本申请发现,该产品用于手性分离,还存在诸多问题:(1)产品涂渍于固定相上后直接用于手性分离,流动相会冲刷表面产品,造成产品损失且影响手性分离产物纯度;(2)产品会发生二聚形成反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空腔没有开口,待分离物质无法进入空腔内部,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现依靠手性螺旋实现高效、快速灵敏的手性化合物拆分。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多肽固相合成法制备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在合成各个单体之后,通过多肽固相合成将单体依次连接到树脂上,再将树脂作为固定相填充到色谱柱中,加入待分离的手性异构体。异构体经过该手性芳香酰胺型树脂时,会进入所附载的螺旋空腔,与手性螺旋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对映异构体经过树脂的保留时间,实现分离提纯。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保护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具有如式(一)所示的结构式:
Figure BDA0003050101310000021
式(一)中,Ar为包括芳香环和/或芳香杂环的碳原子数为6~50的有机基团,R为胺基保护基团,黑色部分代表树脂,n为正整数,取值为4-16。
本发明式(一)左侧是树脂,起到固定作用,中间部分为具备三中心氢键的控制基团,右侧部分为螺旋空腔基团,n为4的时候,刚好能形成螺旋,n超过16时,过多反而不好。
本发明通过引入树脂,能够将手性螺旋负载于树脂表面,因此产品和固定相紧密键合,实现可重复使用。同时树脂表面键合的螺旋不会发生二聚,都以单螺旋形式存在,因此能提供与待分离化合物结合的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Ar为包含吡啶环、喹啉环、萘啶环和蒽杂环中的任意一种的碳原子数为6~50有机基团,所述Ar具有如式(二)至式(五)中的任一种通式:
Figure BDA0003050101310000031
其中,R11~R17均为芳环上的取代基,其各自独立的代表氢、卤素原子、羟基、氨基、氰基、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4~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NR21R22、碳原子数为1~20的-N+R21R22R23、碳原子数为1~20烷基醇和碳原子数为2~20烷基羧酸中的任意一种,R21、R22、R23各自独立的代表氢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
作为优选,所述取代基R11~R17中至多有3个为非氢取代基,其他全部为氢原子。
作为优选,所述R为甲基(Me)、乙基(Et)、苄氧羰基(Cbz)、叔丁氧羰基(Boc)、9-芴基甲氧基羰基(Fmoc)、烯丙氧羰基(Alloc)、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羰基(Teoc)、邻苯二甲酰基(Pht)、对甲苯磺酰基(Tos)、三氟乙酰基(Tfa)、三苯甲基(Trt)、2,4-二甲氧基苄基(Dmb)、对甲氧基苄基(PMB)和苄基(Bn)中的任意一种胺基保护基团。
作为优选,所述树脂为聚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类树脂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树脂为Merrifield树脂、Wang树脂、Pam树脂、MBHA树脂、溴化Wang树脂、溴化PPOA树脂、CTC树脂、Trt树脂、AM树脂、Knorr树脂和Rink-NH2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Ar为碳原子数为9~18的喹啉环,所述R为Boc保护基团,所述树脂为Merrifield树脂。
本发明发现,在具备三中心氢键的控制基团和螺旋空腔基团的基础上直接合成树脂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树脂只能与单体键合,不能直接和手性螺旋键合。为此本发明改进了合成路线,提高了产率和成功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前面所述的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具备三中心氢键控制基团的化合物与卤取代树脂反应生成中间体,所述具备三中心氢键控制基团的化合物上的氨基具有胺基保护基团R;
(2)将中间体的氨基脱去胺基保护基团R,随后将脱保护的氨基与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的羧基反应,使具备树脂的中间体与螺旋空腔基团键合,然后将氨基接上胺基保护基团R,获得基础芳香酰胺型树脂;
(3)以基础芳香酰胺型树脂为基准,重复与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反应,重复反应n-1次,获得如式(一)所示的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制备方法,将8-硝基喹啉和R-2-(4-苯基-4,5-二氢恶唑-2-基)-苯胺偶联得到二聚体,再把8-硝基喹啉的叔丁酯侧链改为甲酯侧链,将硝基还原后再用Boc保护起来,最后水解甲酯得到手性喹啉化合物。接着将手性喹啉化合物键合到Merrified树脂上,脱去Boc保护基后再和8-氟喹啉偶联。重复脱Boc保护基和偶联步骤多次得到目标芳香酰胺型树脂。将喹啉酰胺寡聚体键合在Merrifield树脂的方法在本发明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里我们所使用的多肽固相合成法,制备出的芳香酰胺型树脂仅需用95%的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交替洗涤,无需进一步纯化,十分高效便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前面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应用包括用于色谱柱的新型手性固定相,具体为:待分离的对映异构体穿过所述芳香酰胺型树脂时,对映异构体会进入所述芳香酰胺型树脂所附载的具备手性螺旋的螺旋空腔,与手性螺旋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对映异构体经过所述芳香酰胺型树脂的保留时间,实现分离提纯。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了一类芳香酰胺型树脂,制备方法为多肽固相合成法。这种制备方法高效便捷,制备出的芳香酰胺型树脂仅需用95%的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交替洗涤,无需进一步纯化。
(2)本发明提出了一类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其结合了喹啉酰胺折叠体自身的特点以及将其键连在树脂上的需求,本发明针对性地对树脂上键连的寡聚体的结构进行设计,使树脂具有手性,相应地获得的这一类特定分子具有以下的特点:1、喹啉的N、手性唑基的N以及酰胺的NH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中心氢键,实现了对化合物手性的控制;2、喹啉酰胺寡聚体部分在溶剂中能够基于氢键驱动形成螺旋折叠体,折叠体的稳定且均一的空腔结构能提供与客体结合的位点,因此待分离化合物能与螺旋主链、空腔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
(3)本发明合成的芳香酰胺型树脂用于手性分离时,对映异构体会进入螺旋空腔与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不同手性的异构体经过毛细管柱的保留时间,实现分离提纯。
附图说明
图1为具备三中心氢键的控制基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负载手性螺旋树脂的螺旋空腔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和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表1产品结构式
Figure BDA0003050101310000061
Figure BDA0003050101310000071
Figure BDA0003050101310000081
Figure BDA0003050101310000091
实施例1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具备三中心氢键控制基团的化合物与卤取代树脂反应生成中间体;
本实施中具备三中心氢键控制基团的化合物为化合物8,卤取代树脂为化合物101,中间体为化合物102。
制备化合物102,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步骤a:取50mL双口瓶,加入0.55g化合物1(1.59mmol)、0.38g化合物2(1.59mmol)、1.66g PyBOP(3.19mmol),在氮气保护下加5mL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反应物,再滴加0.52mL无水N,N-二异丙基乙胺(3.18mmol)。过夜反应后,旋干溶剂得到粗产物,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3。产率82%。
步骤b:取50mL圆底烧瓶,将5.00g化合物3(19.51mmol)溶于6mL二氯甲烷,随后加入4mL三氟乙酸,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二氯甲烷及部分三氟乙酸。随后向浓缩液中加入15mL二氯甲烷,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剩余的三氟乙酸至无气泡出现。用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除溶剂得到化合物4。产率:95%。
步骤c:与化合物3的合成方法类似,将1.00g化合物4(1.95mmol)、0.32mL(7.81mmol)甲醇和3.05g PyBOP反应得到化合物5。产率:78%。
步骤d:取250mL催化氢化瓶,向其中加入2.00g化合物5(6.21mmol)和0.20g 10%的Pd/C,接着加入100mL乙酸乙酯和30mL无水甲醇溶液。抽换氢气3次后在氢气氛围下进行过夜反应,反应完后用硅藻土抽滤。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粗产物,再经由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6。产率:80%。
步骤e:取100mL双口瓶,加入0.48g化合物6(0.80mmol)、0.70g二碳酸二叔丁酯(3.22mmol),氮气保护下加入3mL无水1,4-二氧六环和0.53mL无水N,N-二异丙基乙胺(3.20mmol),90℃回流反应12h,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7。产率:83%。
步骤f:取250mL圆底烧瓶,加入1.20g(3.06mmol)化合物7和0.34g(6.12mmol)氢氧化钾,再用30mL四氢呋喃和30mL甲醇的混合溶剂溶解,过夜反应。旋干溶剂得到白色粗产物,加入50mL二氯甲烷和50mL去离子水溶解后,用1M的盐酸调pH到2,萃取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后得到化合物8。产率:86%。
步骤g:取20mL烧杯,加入200.00mg(0.20mmol)Merrifield多肽树脂,并用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浸泡1h,使树脂充分溶胀。将溶胀后的树脂、0.23g化合物8(0.40mmol)、0.083g碳酸钾(0.60mmol)和10mg碘化钾加入到10mL圆底烧瓶中,氮气保护下加入5mL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60℃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用95%的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交替洗涤3次,得到化合物102。重复反应一次确保反应完全进行。
(2)将中间体的氨基脱去胺基保护基团R,随后将脱保护的氨基与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的羧基反应,使具备树脂的中间体与螺旋空腔基团键合,然后将氨基接上胺基保护基团R,获得基础芳香酰胺型树脂;
本实施例中,中间体为化合物102,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为7-(((叔丁氧基羰基)氨基)-8-氟-4-异丁氧基喹啉-2-羧酸,制备得到了基础芳香酰胺型树脂即化合物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h:取25ml圆底烧瓶,加入200.00mg化合物102,浸泡在10mL30%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反应2h。反应结束后用95%的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交替洗涤3次,得到化合物9。重复反应一次确保反应完全进行。
步骤i:取25mL两口瓶,加入0.15g(0.40mmol)7-(((叔丁氧基羰基)氨基)-8-氟-4-异丁氧基喹啉-2-羧酸,氮气保护下加入无水二氯甲烷溶解,冰浴条件下滴加0.08mL(0.06mmol)1-氯-N,N,2-三甲基丙烯胺,移去冰水浴室温反应2h。旋蒸除去溶剂并移去油泵上抽1h,再用5mL无水四氢呋喃溶解产物。另取一双口瓶,加入200.00mg化合物9,再于氮气保护下加入3mL无水四氢呋喃和0.10mL无水N,N-二异丙基乙胺(0.79mL,4.65mmol),将上述活化的酰氯溶液缓慢滴加至冰水浴的化合物9的瓶中,移去冰水浴室温反应12h,待反应完全后,抽滤并用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交替洗涤3次,得到化合物10。重复反应一次确保反应完全进行。
(3)以基础芳香酰胺型树脂为基准,重复与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反应,重复反应n-1次,获得负载手性螺旋的树脂。具体如下。
将化合物10重复步骤h和步骤i三次得到化合物103。
实施例2
将化合物103重复步骤h和步骤i两次得到化合物104。
实施例1-2的制备路线如图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制备路线与实施例1相同,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中的Ar不同,本实施例中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为6-氨基-2-吡啶甲酸,最后的产物为化合物10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重复次数不同,获得了化合物106。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制备路线与实施例1相同,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中的Ar不同,本实施例中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为7-氨基-4-(2-乙基丁氧基)-1,8-萘啶-2-羧酸,最后的产物为化合物107。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重复次数不同,获得了化合物108。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制备路线与实施例1相同,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中的Ar不同,本实施例中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为6-氨基-4,5-二氟-1,8-二异丁氧基ac啶-3-羧酸,最后的产物为化合物109。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重复次数不同,获得了化合物110。
测试实施例
测试方法:将本发明提供的树脂作为固定相填充于色谱柱中,向其加入待分离的手性异构体,再加入流动相甲醇,对手性苯乙胺分子进行分离测试。异构体经过该手性芳香酰胺型树脂时,会进入所附载的螺旋空腔,与手性螺旋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对映异构体经过树脂的保留时间,实现分离提纯。
通常使用选择因子α评价色谱分离效果。选择因子α为组分2的调整保留体积V′r2和组分1的调整保留体积V′r1之比。调整保留体积V′r是指某一组分的保留体积Vr扣除死体积V0后的体积。其中死体积V0是指色谱柱中未被固定相占据的空隙体积;保留体积Vr是指从上样到某组分经色谱柱流出后浓度达到极大值时的流出溶剂体积。因此,选择因子α为:
α=V′r2/V′r1=(Vr2-V02)/(Vr1-V01)。
测试实施例1对化合物103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用甲醇作流动性,对手性苯乙胺分子进行分离测试。化合物103对R-(+)-1-苯乙胺保留体积VrR为0.29ml,死体积V0R为0.16ml,因此调整保留体积V′rR=VrR-V0R=0.13ml;对S-(-)-1-苯乙胺保留体积VrS为0.28ml,死体积V0S为0.16ml,调整保留体积V′rS=VrS-V0S=0.12ml。化合物103对手性苯乙胺的分离因子为:α=V′rR/V′rS=0.13/0.12=1.08。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03对手性2-萘乙胺的分离因子α为1.14,对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为1.16。
测试实施例2对化合物104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04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18、1.21、1.24。
测试实施例3对化合物105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05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15、1.07、1.04。
测试实施例4对化合物106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06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19、1.08、1.06。
测试实施例5对化合物107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07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10、1.13、1.15。
测试实施例6对化合物108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08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18、1.23、1.24。
测试实施例7对化合物109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09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08、1.14、1.21。
测试实施例8对化合物110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类似的,可以计算出化合物110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的分离因子α分别为1.14、1.19、1.21。
测试实施例9对化合物101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化合物101对三种手性化合物的保留体积Vr和死体积V0均为0.16ml,因此对映异构体的调整保留体积V′r=Vr-V0=0。因此化合物101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不存在分离因子。
测试实施例10对化合物102进行手性分离性能测试。
化合物102对手性苯乙胺的保留体积Vr均为0.18ml,死体积V0均为0.16ml,因此调整保留体积V′r=Vr-V0=0.02ml;类似的,计算出化合物102对手性2-萘乙胺的调整保留体积V′r=Vr-V0=0.04ml,对手性2-蒽甲胺的调整保留体积V′r=Vr-V0=0.05ml。分离因子α的值应该大于1,因此化合物102对手性苯乙胺、手性2-萘乙胺、手性2-蒽甲胺不存在分离因子。
整理测试实施例的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的产品对手性化合物的选择因子α
Figure BDA0003050101310000151
分析表2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出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手性分离能力。由此可以说明,这种多肽固相合成制备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在手性分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芳香酰胺型树脂具有以下的特点:1、芳香酰胺型树脂是采用一种高效便捷的多肽固相合成法制备的,仅需用95%的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交替洗涤,无需进一步纯化;2、手性喹啉酰胺螺旋部分具有预组织的空腔结构,且该结构稳定、尺寸均一;3、用于手性分离时,对映异构体会进入螺旋空腔或者和手性螺旋寡聚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不同手性的异构体经过色谱柱的保留时间,实现分离提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一)所示的结构式:
Figure FDA0003505325390000011
式(一)中,R为胺基保护基团,黑色部分
Figure FDA0003505325390000012
代表树脂,n为正整数,取值为4-16;
所述Ar为包含吡啶环、喹啉环、萘啶环和蒽杂环中的任意一种的碳原子数为6~50有机基团,所述Ar具有如式(二)至式(五)中的任一种通式:
Figure FDA0003505325390000013
其中,R11~R17均为芳环上的取代基,其各自独立的代表氢、卤素原子、羟基、氨基、氰基、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4~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NR21R22、碳原子数为1~20的-N+R21R22R23、碳原子数为1~20烷基醇和碳原子数为2~20烷基羧酸中的任意一种,R21、R22、R23各自独立的代表氢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11~R17中至多有3个为非氢取代基,其他全部为氢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甲基、乙基、苄氧羰基、叔丁氧羰基、9-芴基甲氧基羰基、烯丙氧羰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羰基、邻苯二甲酰基、对甲苯磺酰基、三氟乙酰基、三苯甲基、2,4-二甲氧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和苄基中的任意一种胺基保护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聚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类树脂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Merrifield树脂、溴化PPOA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Ar为碳原子数为9~18的喹啉环,所述R为叔丁氧羰基保护基团,所述树脂为Merrifield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具备三中心氢键控制基团的化合物与卤取代树脂反应生成中间体,所述具备三中心氢键控制基团的化合物上的氨基具有胺基保护基团R;
(2)将中间体的氨基脱去胺基保护基团R,随后将脱保护的氨基与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的羧基反应,使具备树脂的中间体与螺旋空腔基团键合,然后将氨基接上胺基保护基团R,获得基础芳香酰胺型树脂;
(3)以基础芳香酰胺型树脂为基准,重复与含有Ar的螺旋空腔基团反应,重复反应n-1次,获得如式(一)所示的负载手性芳香酰胺螺旋的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用于色谱柱的手性固定相,具体为:待分离的对映异构体穿过所述芳香酰胺型树脂时,对映异构体会进入所述芳香酰胺型树脂所附载的具备手性螺旋的螺旋空腔,与手性螺旋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对映异构体经过所述芳香酰胺型树脂的保留时间,实现分离提纯。
CN202110483799.4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150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799.4A CN113150192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3799.4A CN113150192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0192A CN113150192A (zh) 2021-07-23
CN113150192B true CN113150192B (zh) 2022-04-12

Family

ID=7687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3799.4A Active CN113150192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019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9851A1 (en) * 2009-08-26 2012-06-14 Eiji Yashima Separating agent for optical isomers
CN102059105B (zh) * 2010-12-03 2012-12-0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类寡肽手性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0192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lowich et al. Dynamic imine chemistry
JP6526563B2 (ja) 二置換アミノ酸ならびにその調製および使用の方法
JP2002501474A (ja) 組合わせ化学合成に使用するための結合タグ
CN109705131B (zh) 一种大环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irin et al. Unsymmetrical 1, n′-disubstituted ferrocenoyl peptides: convenient one pot synthesis and solution structures by CD and NMR spectroscopy
CN109071430A (zh) 环肽的片段合成
WO1998020350A1 (en) Combinatorial hydroxy-amino acid amide libraries
TW201420596A (zh) 基於乙縮醛之用於製造巨環縮肽的方法及新穎中間物
Akine et al. Stimuli-responsive chirality inversion of metallohelices and related dynamic metal complexes
CN114096554A (zh) 肽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50192B (zh) 一种负载手性螺旋的芳香酰胺型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10189A (zh) 用于制备氮芥衍生物的方法
CN102766004A (zh) 一种氨基酰芳胺的合成方法
CN100395270C (zh) 线型聚苯乙烯支载的(4s)-5,5-二取代基噁唑烷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585583A (zh) 一种非肽类凋亡抑制蛋白拮抗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WO2015189862A1 (en) Chiral amines, a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US20220315623A1 (en) Cyclic Peptide Compound Simulating Natural Produc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0156641B (zh) 一种取代胍的合成方法
Savoini et al. The Final Stereogenic Unit of [2] Rotaxanes: Type 2 Geometric Isomers
CN114901673A (zh) 溶液相肽核酸寡聚体的制备方法
CN108129404B (zh) 手性哌嗪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5566447A (zh) 一种凋亡抑制蛋白的类肽拮抗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AU769893B2 (en) New functionalized polymeric reagents
US9765077B2 (en) Synthesis of duocarmycin analogues
André et al. A novel cyclic hexapeptide as chiral selector: Application for HPLC separation of a series of dansyl amino and arylalkanoic ac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