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7679A -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7679A
CN113147679A CN202110606985.2A CN202110606985A CN113147679A CN 113147679 A CN113147679 A CN 113147679A CN 202110606985 A CN202110606985 A CN 202110606985A CN 113147679 A CN113147679 A CN 113147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gear
observation area
temperature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69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7679B (zh
Inventor
骆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69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7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7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23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4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gas, e.g. hot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涉及车辆除霜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车外环境温度,并将车外环境温度记录下来;利用加热装置,以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直至车内环境温度达到恒温;在设定时间内,对加热装置进行逐级降档,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并记录最终档位,设定条件包括: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最终档位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非观察区起霜,且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将最终档位与车外环境温度进行关联,以指导除霜工作。该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可以根据车外环境快速标定加热装置档位,有效去除内霜的同时,也降低了加热装置的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除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商用车(Commercial Vehicle),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在整个行业媒体中,商用车的概念主要是从其自身用途不同来定义的,习惯把商用车划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冬季低温条件下商用车加热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驾驶室内的采暖需求,另一方面,低温条件下行车,开启加热装置后驾驶室内外温差变大,水汽更容易在两边侧窗玻璃上凝结形成内霜挡住后视镜视野,影响行车安全,加热装置风量可对车窗玻璃进行吹扫,保证行车过程中的视野清晰。
相关技术中,冬季低温条件下的自动加热装置标定策略主要关注驾驶室内温度保持恒定的能力,在驾驶室内温度上升达到设定温度后为降低加热装置噪声一般选择采用较低的档位运行,但此时如果风量太低加热装置将不能有效除去风窗上的内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档位尤其重要。
但是,不同冬季环境温度选取的合适档位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如何快速选择能够有效除去风窗上的内霜且噪声低的加热装置档位,就显得尤为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车外环境温度,并将所述车外环境温度记录下来;
利用加热装置,以所述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直至车内环境温度达到恒温;
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加热装置进行逐级降档,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并记录最终档位,所述设定条件包括: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所述非观察区起霜,且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
将所述最终档位与所述车外环境温度进行关联,以指导除霜工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条件还包括: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的下一级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起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时间内包括多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每一预设时间段对应所述加热装置的其中一个档位,且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所述最高档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20-40min。
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加热装置,以所述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之前,还包括步骤:
设定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温度范围为24-26℃。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温度为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具有为6-8加热档位。
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温度检测器获取车外环境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空调。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由于获取车外环境温度,并将车外环境温度记录下来;以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直至车内环境温度达到恒温;在设定时间内,对加热装置进行逐级降档,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并记录最终档位,设定条件包括: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最终档位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非观察区起霜,且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将最终档位与车外环境温度进行关联,以指导除霜工作。因此,由于该环境温度被记录下来,且最终档位也被记录下来,因此在下次遇到该环境温度时,可以快速切换到最终档位,可以实现有效除去风窗上的内霜且加热装置噪声低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没有标定合适档位,因此无法快速选择能够有效除去风窗上的内霜且噪声低的加热装置档位。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由于冬季低温条件下商用车加热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驾驶室内的采暖需求,另一方面,低温条件下行车,开启加热装置后驾驶室内外温差变大,水汽更容易在两边侧窗玻璃上凝结形成内霜挡住后视镜视野,影响行车安全,加热装置风量可对车窗玻璃进行吹扫,保证行车过程中的视野清晰。冬季低温条件下的自动加热装置标定策略主要关注驾驶室内温度保持恒定的能力,在驾驶室内温度上升达到设定温度后为降低加热装置噪声一般选择采用较低的档位运行,但此时如果风量太低加热装置将不能有效除去风窗上的内霜,因此本申请通过获取车外环境温度,并将车外环境温度记录下来;以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直至车内环境温度达到恒温;在设定时间内,对加热装置进行逐级降档,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并记录最终档位,设定条件包括: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最终档位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非观察区起霜,且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将最终档位与车外环境温度进行关联,以指导除霜工作。因此,由于该环境温度被记录下来,且最终档位也被记录下来,因此在下次遇到该环境温度时,可以快速切换到最终档位,可以实现有效除去风窗上的内霜且加热装置噪声低的功能。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车外环境温度,并将所述车外环境温度记录下来,可以通过具体温度检测器获取车外环境温度,或者利用现有技术中别的温度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S2: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将加热装置配置成多个档位,每个档位都对应加热一个工作频率段,档位从高往低设置,工作频率段也从高往低连续设置,以所述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直至车内环境温度达到恒温;
S3: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加热装置进行逐级降档,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并记录最终档位,所述设定条件包括: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所述非观察区起霜,且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
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是以商用车的驾驶位的视角来进行判断的,后视镜观察区为侧窗玻璃内表面后视镜投影区域形成,而非观察区为后视镜投影不到的区域。
S4:将所述最终档位与所述车外环境温度进行关联,即将上述记录的车外环境温度与最终档位联系起来,当商用车再次处于此环境中,加热装置可以相应此温度,并直接调到最终档位,以指导除霜工作。
加热装置为空调最佳,当然加热装置还可以选取别的加热装置,例如现有技术中别的带有加热元件的加热器,在此不多做解释。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先通过获取车外环境温度,并将车外环境温度记录下来;以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直至车内环境温度达到恒温;在设定时间内,对加热装置进行逐级降档,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并记录最终档位,设定条件包括: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最终档位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非观察区起霜,且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将最终档位与车外环境温度进行关联,以指导除霜工作。因此,由于该环境温度被记录下来,且最终档位也被记录下来,因此在下次遇到该环境温度时,可以快速切换到最终档位,可以实现有效除去风窗上的内霜且加热装置噪声低的功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条件还包括: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的下一级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起霜。
则设定条件为:(1)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所述非观察区起霜,且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
(2)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的下一级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起霜。
例如,以a、b、c、d、e、f、g、h来设置加热装置的档位,当降档至c档时,此时达到设定条件(1)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所述非观察区起霜,且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
进一步地,继续降档至d,此时位于d档时,此时也满足设定条件(1)中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所述非观察区起霜,且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
当继续降档至e档时,此时位于e档时,此时观察后视镜观察区,发现后视镜观察区起霜,则选取上一档位,即d档为最低档位,此时加热装置不仅能起到除霜效果,且噪音最低,耗能也最低。
记录此时车外环境温度,当再次处于此温度时,此时加热装置直接位于d档即可。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设定时间内包括多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每一预设时间段对应所述加热装置的其中一个档位,且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所述最高档位。
例如同样标定a、b、c、d、e、f、g、h档,在设定时间为2h,在0-30min设置为第一时间段,在30-60min设置为第二时间段,60-90min设置为第三时间段,90-120min设置为第四时间段,在商用车行驶过程中,先行驶30min,此时加热装置为a档,在30min内观察后视镜观察区以及非观察区,此时后视镜观察区与非观察区未起雾;继续行驶30min,此时加热装置为b档,在此阶段内观察后视镜观察区以及非观察区,若后视镜观察区与非观察区还未起雾;则继续降档至c档,继续行驶30min,若此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雾,非观察区起雾;则继续降档至d档,继续行驶30min,若此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雾,非观察区起雾;则继续降档至e档,继续行驶30min,若此时后视镜观察区起雾,非观察区起雾,则说明上一档位d档即为最低档位,此时加热装置不仅能起到除霜效果,且噪音最低,耗能也最低。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20-40min,具体数值可以为0-20min,0-25min,0-30min,0-35min以及0-40min,比如设定时间为2h,在0-200min设置为第一时间段,在20-40min设置为第二时间段,40-60min设置为第三时间段,60-80min设置为第四时间段,在商用车行驶过程中,先行驶20min,此时加热装置为a档,在20min内观察后视镜观察区以及非观察区,此时后视镜观察区与非观察区未起雾;继续行驶20min,此时加热装置为b档,在此阶段内观察后视镜观察区以及非观察区,若后视镜观察区与非观察区还未起雾;则继续降档至c档,继续行驶20min,若此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雾,非观察区起雾;则继续降档至d档,继续行驶20min,若此时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雾,非观察区起雾;则继续降档至E档,继续行驶20min,若此时后视镜观察区起雾,非观察区起雾,则说明上一档位d档即为最低档位,此时加热装置不仅能起到除霜效果,且噪音最低,耗能也最低。
利用加热装置,以所述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之前,还包括步骤:设定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温度范围为24-26℃。
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温度以及吹风档位,当设定一个加热温度时,通过吹风档位的调节来使得车内空间快速加热,当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风档数即便调至最大,此时车内温度也不会增加。
而24-26℃,是人类比较喜欢的适宜环境温度,例如,当设定环境温度为25℃时,此时加热装置加热至最高档位,使得车内温度快速调整到25℃,然后从最高档位逐级下降,直至满足设定条件,(1)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所述非观察区起霜,且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
(2)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的下一级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起霜。
此时车内温度为25℃,环境适宜,且风档数较低,噪声小,除霜效果也比较好。
进一步地来说,所述设定温度为0℃,该设定温度为0℃为标注大气压下的0℃,高于0℃以上,霜才开始融化。
进一步地来说,所述加热装置具有为6-8加热档位,具体可以为6个档位、7个档位、8个档位或者说别的数值档位,具体不做限制。
获取车外环境温度,通过温度检测器获取车外环境温度,选取的温度检测器在检测车外环境温度时,应当能够直接在温度检测器上显示数值
本申请中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还可以结合软件系统来智能快速实现车窗内霜的去除。
提供一种车窗内霜去除辅助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云服务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测车窗表面温度,云服务器用于记录温度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中央控制器用于响应温度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分析温度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该中央控制器还可以控制空调的档位变化。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测车窗表面温度的具体步骤为:
选定区域,该区域为侧窗玻璃内表面且后视镜投影区域;
在所述选定区域放置温度传感器;
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所述选定区域实时测温。
例如,利用温度检测器检测车外温度,将车外温度传递给云服务器,而此时中央控制器也响应该车外温度的数值,中央控制器控制空调开始运行,且该中央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具体为24摄氏度或者25摄氏度,将空调配置成a、b、c、d、e、f、g、h八个档位,当空调温度为25摄氏度时,此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空调风力为a档,即最高档位,在行驶第一预设时间段时,可以假设该第一预设时间段为30min,此时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非观察区和观察区均未起雾,在第一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b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非观察区和观察区均未起雾,在第二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c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若此时,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未起雾,在第三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d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若此时,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未起雾,在第四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e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若此时,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起雾,则云服务器记录此时空调度数25摄氏度以及空调d档位,同时记录此时车外环境温度。当下次遇到此车外环境温度时,中央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处于25摄氏度,并使得空调位于d档位。
若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d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若此时,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也起雾,则云服务器记录此时空调度数25摄氏度以及空调c档位,同时记录此时车外环境温度。当下次遇到此车外环境温度时,中央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处于25摄氏度,并使得空调位于d档位。
在采用a档时,采用的为外循环快速加热模式,加热快,且安全性高,避免采用内循环导致空气流通不便。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位于不同摄氏度时,可能对应的最低档位不同,可以通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去进行标定。
另一方面,由于车外温度区间范围比较多,例如-5~-30℃,期间具有多个温度值,而空调不可能根据不同温度值对应不同的档位,因此在实际指导中,一般为一个温度段对应一个档位,例如-10~-15℃,可以对应c档或者d档,具体的档位,可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进行标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获取车窗的透明度,在开启空调时,由于车内和车外温度差,会在车窗上形成霜,霜的存在会影响驾驶员观察后视镜,影响行车安全,进一步地方案中,可以设置通过获取车窗的透明度,霜越厚透明度越低,霜越薄,透明度越高,因此可以通过车窗的透明度情况来标定温度和档位。
获取车窗透明度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在透明玻璃一侧发射激光,在透明玻璃两侧检测激光强度的方式分析透明玻璃的透明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判断透明玻璃上的霜雾状况。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将车窗透明度数据传递给中央控制器,当车窗透明度达到阈值时(该阈值可以通过软件设定),中央控制器使得空调保持此档位,不再继续降档,而此时的车外环境温度、空调温度、空调档位均上传到云服务器中进行保存,当再遇到此车外环境温度时,中央控制器可以直接控制空调到达设定温度以及设定的空调档位。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可以通过在车内设置专门送热装置,该送热装置专门对侧车窗进行加热,该加热装置可以与加热装置,即空调同时加热,这样可以快速缩短除雾时间。该送热装置包括气体收集部件以及传输管道,气体收集部件贴近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利用汽车发送机散热器的热量来辅助送热,该发动机的热量应当向车窗外加热,故此不会影响车内的舒适度,在除雾(霜)时,车载空调系统采用常规技术,在车窗内部采用热气除雾(霜),故对舒适度影响较小,且由于辅助除雾装置在车窗外部采集发动机散热器散发的热气对车窗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除雾(霜)的速度。上述车载除雾系统,在预防起雾(霜)时,是对发动机散热器所散发的热气进行二次利用,故相比于传统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
在送热管道内,还可以设置风道,利用机械设备来控制风道的朝向,来实现定点辅助加热。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预加热系统,在通过本方法在不同车外环境中,标定除霜的最低档位后,然后记录当空调位于除霜的最低档位时间,并将该时间记录,将该时间通过软件传递给用户,因此当用户在还未上车时,便可以采用预加热系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除霜时间,在除霜完全后,然后中央控制器再控制空调到标定档位,使得驾驶员在打开车门时,便可以直接驾驶商用车。
具体预加热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或者别的远程设备与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用户可以通过APP方式来与车辆建立通信联系,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得车窗霜或雾的厚度。
进一步地,还可以采用摄像系统来观察车窗除霜情况,该摄像系统可以与手机、电脑或者别的远程设备通信连接,摄像系统可以将车窗状况传递给手机APP,其可以与预加热系统配合使用,其原理如下:
通过本方法在不同车外环境中,标定除霜的最低档位后,然后记录当空调位于除霜的最低档位时间,并将该时间记录,将该时间通过软件传递给用户,因此当用户在还未上车时,便可以采用预加热系统,在除霜完全后,然后中央控制器再控制空调到标定档位,然后采用摄像系统来观察车窗除霜情况,用户可以通过APP显示车窗除霜情况,整个过程相对智能化,无需人工控制,节约在车内等待时间。
该车窗内霜去除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温度检测器检测车外温度,将车外温度传递给云服务器,而此时中央控制器也响应该车外温度的数值,中央控制器控制空调开始运行,且该中央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具体为24摄氏度或者25摄氏度,将空调配置成a、b、c、d、e、f、g、h八个档位,当空调温度为25摄氏度时,此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空调风力为a档,即最高档位,在行驶第一预设时间段时,可以假设该第一预设时间段为30min,此时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非观察区和观察区均未起雾,在第一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b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非观察区和观察区均未起雾,在第二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c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若此时,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未起雾,在第三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d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若此时,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未起雾,在第四预设时间段30min行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风力降档至e档,温度传感器测得选定区域温度为零上摄氏度,观察此时非观察区以及观察区,若此时,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起雾,则云服务器记录此时空调度数25摄氏度以及空调d档位,同时记录此时车外环境温度。当下次遇到此车外环境温度时,中央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处于25摄氏度,并使得空调位于d档位。
在上述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利用辅助设备来直接观察车窗霜的厚度,自动判断透明玻璃上的霜雾状况,然后中央控制器一直降档,当车窗上霜刚起时,记录此时档位,整个过程中,实现自动控制,无需驾驶员分心控制。
且在非观察区起雾,观察区未起雾时,利用专门送热装置,该送热装置专门对侧车窗进行加热,该加热装置可以与加热装置,即空调同时加热,这样可以快速缩短除雾时间。
在除雾(霜)时,车载空调系统采用常规技术,在车窗内部采用热气除雾(霜),故对舒适度影响较小,且由于辅助除雾装置在车窗外部采集发动机散热器散发的热气对车窗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除雾(霜)的速度。上述车载除雾系统,在预防起雾(霜)时,是对发动机散热器所散发的热气进行二次利用,故相比于传统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车外环境温度,并将所述车外环境温度记录下来;
利用加热装置,以所述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直至车内环境温度达到恒温;
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加热装置进行逐级降档,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并记录最终档位,所述设定条件包括:将侧车窗划分为非观察区和后视镜观察区,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未起霜,所述非观察区起霜,且所述后视镜观察区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
将所述最终档位与所述车外环境温度进行关联,以指导除霜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条件还包括:当处于所述最终档位的下一级档位时,所述后视镜观察区起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时间内包括多个连续的预设时间段,每一预设时间段对应所述加热装置的其中一个档位,且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应所述最高档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取值范围为20-4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加热装置,以所述加热装置的最高档位,对车内进行加热之前,还包括步骤:
设定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范围为24-2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为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具有为6-8加热档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温度检测器获取车外环境温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内霜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空调。
CN202110606985.2A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Active CN113147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6985.2A CN113147679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6985.2A CN113147679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679A true CN113147679A (zh) 2021-07-23
CN113147679B CN113147679B (zh) 2022-09-09

Family

ID=7687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6985.2A Active CN113147679B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767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58154A1 (de) * 1973-12-12 1975-06-26 Siv Soc Italiana Vetro Vorrichtung zum beseitigen des aus feuchtigkeit gebildeten niederschlages auf glasscheiben
SU1279876A1 (ru) * 1984-07-26 1986-12-30 Волж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у легковых автомобиле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огрева боковых стекол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его варианты)
US5868867A (en) * 1995-05-22 1999-02-09 Clukey; Mark A. Vehicle side view mirror clearing device
JP2002029393A (ja) * 2000-07-17 2002-01-29 Naoya Akamatsu 車両用エアーワイパー
CN104960500A (zh) * 2015-07-14 2015-10-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除霜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除霜加热装置
CN207594696U (zh) * 2017-10-13 2018-07-10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霜系统和汽车
CN108454569A (zh) * 2018-04-18 2018-08-28 佛山市洁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窗加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363728U (zh) * 2019-08-02 2020-04-21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用除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58154A1 (de) * 1973-12-12 1975-06-26 Siv Soc Italiana Vetro Vorrichtung zum beseitigen des aus feuchtigkeit gebildeten niederschlages auf glasscheiben
SU1279876A1 (ru) * 1984-07-26 1986-12-30 Волж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у легковых автомобиле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огрева боковых стекол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его варианты)
US5868867A (en) * 1995-05-22 1999-02-09 Clukey; Mark A. Vehicle side view mirror clearing device
JP2002029393A (ja) * 2000-07-17 2002-01-29 Naoya Akamatsu 車両用エアーワイパー
CN104960500A (zh) * 2015-07-14 2015-10-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除霜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除霜加热装置
CN207594696U (zh) * 2017-10-13 2018-07-10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除霜系统和汽车
CN108454569A (zh) * 2018-04-18 2018-08-28 佛山市洁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窗加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363728U (zh) * 2019-08-02 2020-04-21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用除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679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3819B (zh) 车用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RU2680053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странения запотевания ветрового стекла
CN106515369B (zh) 一种车辆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419595B (zh) 车辆的自适应自动气候控制
CN104908555B (zh) 一种汽车玻璃光学除雾系统及方法
CN108275121A (zh)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
CN104943501A (zh) 用于预热动力传动系统的方法
US20140026600A1 (en) Hvac system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2124249B (zh) 一种自动除雾控制方法
CN112947212B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透明导电膜智能除雾系统
CN105667455A (zh) 汽车挡风玻璃自动除雾系统
US7513439B2 (en) Automatic climate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CN113147679B (zh) 一种车窗内霜去除方法
CN113581159A (zh) 一种汽车舒适性进入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
CN204870908U (zh)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智能雨刮及除雾控制装置
CN108454569A (zh) 一种智能车窗加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2738014U (zh) 汽车除雾除霜系统及汽车
CN111716990B (zh) 一种双温区汽车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8691600U (zh) 一种石墨烯薄膜加热的玻璃除冰除雾装置
CN10689186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28011A (zh) 用于车载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KR20090059974A (ko) 차량용 습도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059249A (zh)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智能雨刮及除雾控制装置
CN108909403A (zh) 一种自动除雾方法及装置
US20210229634A1 (en) Control devic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