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7518B -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7518B
CN113147518B CN202110431143.8A CN202110431143A CN113147518B CN 113147518 B CN113147518 B CN 113147518B CN 202110431143 A CN202110431143 A CN 202110431143A CN 113147518 B CN113147518 B CN 113147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current voltage
direct
subway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11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7518A (zh
Inventor
陈卫兵
张洋
姚鸿洲
王永伟
黄伟梁
黄娟
赵益林
李娅
谢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RRC Long Passenger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RRC Long Passenger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RRC Long Passenger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RRC Long Passenger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11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7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7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7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3/00Feeding power to supply lines in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s; Arrangements for consuming regenerative power
    • B60M3/04Arrangements for cutting in and out of individual track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以下方案: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系统,该接触网包括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方法步骤包括: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至直流线缆,以及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对直流电压线路和交流电压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对直流电压线路和交流电压线路进行二次闭锁控制,以控制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本发明技术方案降低了集成多供电制式的轨道交通的制造成本,提升了供电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动力源泉,负责电能的供应与传输,为电动列车牵引供电和提供车站、区间、车辆段、控制中心等其他建筑物所需要的动力照明用电。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重要机电设备系统之一,它担负着为电动列车和各种运营设备提供电能的重要任务。牵引供电技术与车辆技术的发展史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史,紧密相关、直接相连。城轨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与服务水平。
目前,轨道交通上的列车均采用单供电制式供电,主要供电制式有:直流750V和直流1500V供电。当有两种供电制式存在,并且列车需要在这两种供电制式的线路上运行时,单供电制式的列车便无法满足运营的需求。需要对原有的供电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不同列车供电的需求,同时列车上集成既能满足直流供电、又能满足交流供电的制式系统,来适应轨道交通上列车运营的要求,但这样便会导致建设费用和建设时间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旨在提升轨道交通供电的便捷性。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系统,该接触网包括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所述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包括:
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至直流线缆,并经所述直流线缆输出至所述接触网;
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
对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
对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二次闭锁控制,以控制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
本发明基础方案的原理为:
本方案中,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系统,轨道交通接触网包括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需要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电能转换成适合轨道交通列车所需的电压,并分别输送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也即是发电厂输出高压交流电源至供轨道交通接入的交流母线,通过将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至直流线缆,并经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或是将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压直接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在将转换而成的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过程中,还包括对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以控制转换的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不同时输出;最后再对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二次闭锁控制,以控制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地铁动调线。也即是通过一次闭锁控制和二次闭锁控制,在任意一个时刻,仅有一条线路的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可以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中,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进行转换,使得发电厂的交流电源可以转换成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通过不同大小的电压、不同制式的电压为不同列车供电,便于轨道交通上不同列车的运营需求,提升了轨道交通供电的便捷性。
(2)本方案中,通过一次闭锁控制和二次闭锁控制,使得在任意一个时刻,仅有一条线路的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可以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避免了不同大小的电压、不同制式的电压同时输出至接触网,提升了轨道交通供电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至直流线缆的步骤包括:
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
对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匹配,以输出多个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
通过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对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匹配,使得输出至直流线缆的直流电压,易于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在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中的相互结合,通过两个直流电压的控制匹配,使得在不同需求时输出多个不同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并经直流线缆为接触网供电,便于轨道交通上不同列车的运营需求,以及便于轨道交通上列车对于不同直流电压的要求,提升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的适用性。
进一步,所述对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匹配,以输出多个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的步骤包括:
控制多个电动隔离开关的开启/关闭,以输出第一直流电压至直流电缆。
通过控制多个电动隔离开关的开启/关闭,以控制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串联叠加,使得输出第一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以为接触网供电。
进一步,所述对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匹配,以输出多个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的步骤还包括:
控制电阻柜、电阻和电动隔离开关进行匹配控制,以输出第二直流电压至直流电缆。
通过控制电阻柜、电阻和电动隔离开关的匹配,以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压匹配处理,使得输出第二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以为接触网供电。
进一步,所述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步骤包括:
控制三相变单相变压器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
通过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系统中三相变单相变压器对交流电源的转换,使得转换成合适的交流电压为轨道交通接触网供电,例如27.5kV的交流电压为轨道交通接触网供电,以满足轨道交通上列车较高交流电压的需求,提升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的适用性。
进一步,对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的步骤包括:
当控制所述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接通时,则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断开;
当控制所述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断开时,则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接通。
通过对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使得在为接触网供电时的交直流不会产生冲突,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进一步,对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二次闭锁控制,以控制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的步骤包括:
当控制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
当控制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
当控制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
当控制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
通过二次闭锁控制,使得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使得在同一时刻,不会输出不同的电压至接触网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避免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冲突,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进一步,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还包括:
监测电压幅值和频率以识别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
在对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之前,通过检测电压幅值和频率,易于判断识别交流母线上交流电源的输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处理器1001、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整流变压器11、整流器12、开关控制电路13、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直流断路器21、交流断路器22、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也即是终端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是PC、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处理器1001、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手写板、触控笔等,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RJ45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分布式任务的处理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样本终端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分布式任务的处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在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各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程序,并执行如图2所示的以下操作:
步骤S10,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至直流线缆,并经所述直流线缆输出至所述接触网;
步骤S20,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
步骤S30,对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
步骤S40,对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二次闭锁控制,以控制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
本实施例中,参照如图3所示,在将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的电路中,每一整流变压器11的输入端与接入交流输入端,每一整流变压器11的输出端与一整流器12的输入端连接,整流器12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13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线缆,经直流线缆为接触网供电。在将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的电路中,直接通过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将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转换,以为接触网供电。
进一步地,通过整流变压器11可以将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源整流成1500V的直流电压,再经整流器12将1500V直流电压转换为两个相等的750V直流电压。此时可以直接输出直流电压750V至直流线缆;或者将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匹配,也即是可通过图3中开关控制电路13将两个整流器12串联,以输出直流电压1500V至直流线缆;或者通过电阻柜、电阻和电动隔离开关的相互配合,以输出±375V的直流电压或±750V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
本实施例中,参照如图3所示,对于通过开关控制电路13将两个整流器12串联,以输出直流电压1500V至直流线缆;具体可以是一个整流器12输出750V的直流电压,通过开关控制电路13中具有的电动隔离开关QS5、电动隔离开关QS6、电动隔离开关QS7、分流器RW1、分流器RW2和断路器S1进行配合,以将两个整流器12串联,使得输出1500V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对于通过电阻柜、电阻和电动隔离开关的相互配合,以输出±375V的直流电压或±750V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具体可以是整流器12输出直流电压,通过电阻柜(ZR柜)、电动隔离开关QS1和电阻R1的结合,或是通过电阻柜(ZR柜)、电动隔离开关QS2和电阻R2的结合,或是通过电阻柜(ZR柜)、电动隔离开关QS3和电阻R3的结合,或是通过电阻柜(ZR柜)、电动隔离开关QS4和电阻R4的结合,以输出±375V的直流电压或±750V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本方案中将发电厂的交流电源转换成多种直流电压为接触网供电,便于轨道交通上不同列车的运营需求,提升了轨道交通供电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交流输入端的交流电源可以但不限定于是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10KV交流电源;两个整流器12并联连接至开关控制电路13,每一整流变压器11串联连接一整流器12;电阻柜(ZR柜)中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等值电阻,串联连接电阻的中间位置可作为参考位。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系统将交流电源转换输出各直流电压的电路涉及的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之间相互闭锁,以实现不同时输出多个不同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
上述实施例中,在将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的电路中,直接通过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将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转换,以输出27.5kV的交流电压为接触网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如图4所示,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系统中具有直流断路器21、交流断路器22、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在经直流线缆将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的直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供电时,通过直流断路器21、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和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的配合,以使得直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在将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的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供电时,通过交流断路器22、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的配合,以使得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
本实施例中,参照如图3和如图4所示,当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的直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时,就控制切断直流线缆至接触网地铁动调线的线路、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至接触网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的线路;当交流母线上的交流电源转换的直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时,就控制切断直流线缆至接触网地铁静调线的线路、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至接触网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的线路;当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转换的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时,就控制切断直流线缆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的线路、以及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至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当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转换的交流电压输出至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时,就控制切断直流线缆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的线路、以及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至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
进一步地,参照如图4所示,直流断路器21和交流断路器22相互闭锁控制,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之间相互闭锁;也即是当直流断路器21闭合时,交流断路器22断开,当直流断路器21断开时,交流断路器22闭合。当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闭合时,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均断开;当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闭合时,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均断开;当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闭合时,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均断开;当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闭合时,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均断开。以此实现了多种供电制式为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供电,同时避免了多种不同的电压同时输出至接触网,提升了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分别具有作为负极的钢轨,当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闭合时,地铁静调线连接直流线缆的正极,地铁静调线的钢轨连接直流线缆的负极,将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和对应钢轨的组合与直流线缆的正负极构成直流回路,以通过直流线缆的直流电压为地铁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供电;当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闭合时,地铁动调线连接直流线缆的正极,地铁动调线的钢轨连接直流线缆的负极,将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和对应钢轨的组合与直流线缆的正负极构成直流回路,以通过直流线缆的直流电压为地铁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供电;当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闭合时,地铁静调线接通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的输出端,地铁静调线的钢轨连接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的负极端,将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和钢轨的组合与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构成交流回路,以通过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转换的交流电压为地铁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供电;当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闭合时,地铁动调线接通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的输出端,地铁动调线的钢轨连接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的负极端,将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和钢轨的组合与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构成交流回路,以通过三相变单向变压器14转换的交流电压为地铁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供电。
此外,参照如图4所示,在输入10kV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入端与整流变压器11,以及输入10kV交流电源的交流输入端与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之间均具有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以控制交流输入端的10kV交流电源分别输入至整流变压器11和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交流互感器将交流输入端输入的大电流转换成一定比例的小电流,以分别输出至整流变压器11和三相变单相变压器14进行转换处理。在轨道车辆供电电路结构的线路中,具有多个带电显示装置,带电显示装置包括电容和LED灯,当带电显示装置涉及的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LED灯就亮起,以便于查看带电显示装置涉及的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流过。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如图3和如图4所示,对于直流断路器21和交流断路器22之间的相互闭锁,以及对于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之间的相互闭锁。在相关技术中,直流断路器、交流断路器或者电动隔离开关会存在损坏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本方案可以在地铁接触网供电制式转换电路中设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将电路中涉及到的直流断路器、交流断路器和电动隔离开关的辅助接点接入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通过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的控制逻辑编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以对直流断路器、交流断路器和电动隔离开关的开关状态进行判断,以判断系统中直流断路器、交流断路器和电动隔离开关的闭合/断开状态,以确保直流断路器21和交流断路器22之间可以正常实现闭锁,以及第一电动隔离开关23、第二电动隔离开关24、第三电动隔离开关25和第四电动隔离开关26之间可以正常实现闭锁,提升了轨道交通接触网供电制式转换的可靠性。
本发明中上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可以是运行于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可以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总线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程序,以实现上述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中上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计算机,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程序,所述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步骤可参照本发明中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系统,该接触网包括地铁静调线和地铁动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包括:
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至直流线缆,并经所述直流线缆输出至所述接触网;
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
对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
对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二次闭锁控制,以控制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
其中,所述对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一次闭锁控制,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具体为:
当控制所述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接通时,则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断开;
当控制所述直流线缆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断开时,则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接通;
对所述输出直流电压的线路和转换输出交流电压的线路进行所述二次闭锁控制,以控制直流电压或者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或者地铁动调线,具体为:
当控制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
当控制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
当控制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的线路;
当控制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时,则控制关断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直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动调线和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地铁静调线的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至直流线缆的步骤包括:
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
对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匹配,以输出多个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匹配,以输出多个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的步骤包括:
控制多个电动隔离开关的开启/关闭,以输出第一直流电压至直流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两个相等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匹配,以输出多个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至直流线缆的步骤还包括:
控制电阻柜、电阻和电动隔离开关进行匹配,以输出第二直流电压至直流电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分别为1500V、±750V和±375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输出至所述接触网的步骤包括:
控制三相变单相变压器将发电厂经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成的交流电压为27.5kV。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电压幅值和频率以识别电力传输线传输的交流电源。
CN202110431143.8A 2021-04-21 2021-04-21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Active CN113147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1143.8A CN113147518B (zh) 2021-04-21 2021-04-21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1143.8A CN113147518B (zh) 2021-04-21 2021-04-21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518A CN113147518A (zh) 2021-07-23
CN113147518B true CN113147518B (zh) 2024-01-23

Family

ID=76867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1143.8A Active CN113147518B (zh) 2021-04-21 2021-04-21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751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2931A (ja) * 2005-01-11 2006-07-27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電鉄用直流変電設備
CN103066691A (zh) * 2013-01-06 2013-04-24 浙江中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互锁切换功能的交直流双输入单输出配电系统
CN103950394A (zh) * 2014-03-25 2014-07-30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融冰功能的交直流混合牵引供电系统
WO2015090100A1 (zh) * 2013-12-16 2015-06-25 国家电网公司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器在线投入与退出控制方法
CN112670988A (zh) * 2021-01-11 2021-04-16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试车静调线中的双流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CN112670989A (zh) * 2021-01-12 2021-04-16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试车动调线在交直流中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CN213007711U (zh) * 2020-06-30 2021-04-20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式牵引供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2931A (ja) * 2005-01-11 2006-07-27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電鉄用直流変電設備
CN103066691A (zh) * 2013-01-06 2013-04-24 浙江中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互锁切换功能的交直流双输入单输出配电系统
WO2015090100A1 (zh) * 2013-12-16 2015-06-25 国家电网公司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器在线投入与退出控制方法
CN103950394A (zh) * 2014-03-25 2014-07-30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融冰功能的交直流混合牵引供电系统
CN213007711U (zh) * 2020-06-30 2021-04-20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流制式牵引供电系统
CN112670988A (zh) * 2021-01-11 2021-04-16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试车静调线中的双流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CN112670989A (zh) * 2021-01-12 2021-04-16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试车动调线在交直流中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518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32190A1 (en) Conversion of ac lines to hvdc lines
WO2021169430A1 (zh) 一种供电装置、供电系统及数据中心
CN103001254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
US10122291B2 (en) Redundant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HVDC system
JP6194262B2 (ja) 直流給電装置、及び給電制御方法
Pueschel DC-powered office buildings and data centres: The first 380 VDC micro grid in a commercial building in germany
CN113147519B (zh) 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用供电制式转换系统
CN113147518B (zh) 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的供电制式转换方法
CN113966045A (zh) 一种三相路灯的控制系统
WO2018230831A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117060566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
CN113135123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测试线路的供电切换方法
CN111355240B (zh) 一种轨道交通配电网系统、供电系统及再生能量逆变电路
CN216217663U (zh) 一种三相路灯的控制系统
CN214479628U (zh) 一种轨道车辆供电电路结构
CN111953067B (zh) 基于低压直流的智能配电房+5g基站的能量信息枢纽及其可靠性与能效评价方法
CN113135122B (zh) 用于轨道交通测试线路的供电系统
CN208028654U (zh) 基于绿色智能园区照明管理系统
KR20200113870A (ko) Lvdc 저압배전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dc/dc 컨버터
Lu et al. Design of an undersea power system for the East China Sea experimental cabled seafloor observatory
KR20050115512A (ko) 통신망을 이용한 경량 전철용 직류 배전반 시스템
CN216215898U (zh) 一种高速公路直流远供电源系统
CN110544932A (zh) 路灯供电系统改造方法
CN215005763U (zh) 一种断路器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CN220087000U (zh) 核电厂直流应急配电电路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