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0177A -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0177A
CN113140177A CN202110455847.9A CN202110455847A CN113140177A CN 113140177 A CN113140177 A CN 113140177A CN 202110455847 A CN202110455847 A CN 202110455847A CN 113140177 A CN113140177 A CN 113140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
switch
signal line
multiplexing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58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58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01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2588 priority patent/WO2022227111A1/zh
Priority to US17/298,636 priority patent/US2024001369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14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0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3Display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7Special arrangements with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of display data in the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a pre-processing circuitry delivering display data to said drivers or in the matrix panel, e.g. multiplexing plural data signals to one D/A converter or demultiplexing the D/A converter output to multiple colum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09G2340/0435Change or adaptation of the frame 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处于打开状态。本申请利用所述驱动方法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以及公共信息的显示,用于显示画面的平板显示器因其超薄节能的优点而被大力推广。随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显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显示功能向语音、数据、图像、音乐和多媒体方向综合演变。而随着显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功率损耗也越来越大。因此,降低显示产品的功耗,从而提升显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然成为显示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
其中,对于现有多路复用(Demux)驱动的显示面板来说,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高频驱动,需设计增加像素充电率。目前,主要通过增加像素器件(pixeldevice)的宽度W和Demux器件的通道宽度W,以增加器件通道电流来增强像素充电率;然而,由功耗公式P=1/2*C*f*V2可知,显示面板的功耗与面板驱动频率f以及耦合电容C成正比关系,因此在显示面板高频显示时,显示面板的功耗不可避免的会大幅提升,而在显示面板低频显示时,由于需要兼容高频驱动,器件通道宽度W增加,显示面板功耗也同样成倍增加。因此,如何降低显示面板进行动态显示时的功耗,从而有效降低显示产品的功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通过一频率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开关单元包括N个开关晶体管,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和第三开关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
多条扇出线,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电性连接并向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提供控制信号;
其中,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对应多个所述多路复用模块;在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对应同一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同一条所述扇出线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任一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子像素。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应同一行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通过一频率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上述任一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处于打开状态。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处于打开状态,相对于现有的可进行高低频显示切换的显示面板,利用所述驱动方法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高频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二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二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三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四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的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二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高频驱动,需设计增加像素充电率,目前,通常采用增加多路复用(Demux)器件的通道宽度W,以增加器件通道电流来增强像素的充电率,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三个子像素P1~P3;多条连接辅助线(图中未标示);一条扇出线31,所述扇出线31通过多条所述连接辅助线为所述子像素提供同一数据信号Date1;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以及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等至少三个多路复用模块;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多条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Demux_R线、Demux_G线以及Demux_B线;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R线,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G线,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B线,其中,任一所述多路复用模块均包括三个薄膜晶体管。
其中,由功耗公式P=1/2*C*f*V2可知,显示面板的功耗与面板驱动频率f以及耦合电容C成正比关系,因此在所述显示面板高频显示时,显示面板的功耗不可避免的会大幅提升,而在所述显示面板低频显示时,由于需要兼容高频驱动,器件通道宽度W增加,显示面板功耗也同样成倍增加。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10,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包括N个开关单元,其中,所述N个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N个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所述第N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第N开关控制信号Demux_N,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和第二开关单元12,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
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中,至少一个所述开关单元包括N个开关晶体管,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具体地,N=2,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包括一个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包括两个开关晶体管。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对所述开关单元地个数、及所述开关单元中所述开关晶体管的个数均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均仅用于举例说明,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8和图10,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未标示),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P;多条扇出线,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10,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和第二开关单元12;集成电路(图中未画出),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电性连接并向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提供控制信号。
其中,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对应多个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在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在本申请中,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对应同一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同一条所述扇出线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任一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子像素P。
具体地,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任一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通过一数据线连接一列所述子像素P。
在本申请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和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
在图8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在图10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所述子像素P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图8和图10仅标识出三个所述子像素P,所述子像素P包括但不限于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其中,对应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P的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高电平信号,本申请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制。
请参阅图10,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上述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处于打开状态。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10,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和第二开关单元12。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和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高电平信号,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集成电路(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驱动芯片,所述集成电路用于向所述多条控制信号线以及所述驱动复用模块输出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至少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至少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T2。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与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仅用做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二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示意图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关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T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T3。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源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源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漏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三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二种等效示意图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关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以及第四开关晶体管T4。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源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源极、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源极以及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漏极、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漏极以及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源极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漏极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仅用做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10,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第二开关单元12、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和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通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从而使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处于低频工作时,所述集成电路仅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高频工作时,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及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因此相对于现有的高低频兼容显示面板来说,即便增加Demux器件的通道宽度W,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也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功耗。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四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二种等效示意图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关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通过一频率切换开关20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的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通过一频率切换开关20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电性连接,从而使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处于低频工作时,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关闭,所述集成电路仅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高频工作时,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开启,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的信号同步,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因此相对于现有的高低频兼容显示面板来说,即便增加Demux器件的通道宽度W,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多路复用电路也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功耗;同时,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自动调整显示面板的高低频显示,无需人为控制,从而提高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高电平信号,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制。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未标示),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多条扇出线,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10,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和第二开关单元12;集成电路(图中未画出),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电性连接并向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提供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连接辅助线(图中未标示),任一所述扇出线通过多条所述连接辅助线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P1、第二子像素P2以及第三子像素P3等至少三个子像素;多条所述扇出线包括第一扇出线31,所述第一扇出线31通过多条所述连接辅助线为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提供同一数据信号Date1;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以及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等至少三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以及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均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和第二开关单元12。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P1对应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所述第二子像素P2对应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所述第三子像素P3对应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以及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均通过所述第一扇出线31接入数据信号Date1;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以及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一数据线连接一列对应的所述子像素P。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子像素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所述子像素包括但不限于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
进一步地,对应同一行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P的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Demux_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Demux_2。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10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包括Demux_R1线、Demux_R2线、Demux_G1线、Demux_G2线、Demux_B1线以及Demux_B2线,其中,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向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提供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2线、所述Demux_G2线以及所述Demux_B2线向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提供第二开关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驱动芯片,所述集成电路用于向所述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以及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输出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对应同一行所述第一子像素P1的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Demux_R1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Demux_R2线,对应同一行所述第二子像素P2的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Demux_G1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Demux_G2线,对应同一行所述第三子像素P3的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Demux_B1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Demux_B2线。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T2和第三开关晶体管T3。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R1线,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R2线。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源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源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漏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连接辅助线与所述第一扇出线31连接,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子像素P1。
具体地,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扇出线31接入数据信号Date1。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T4,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包括第五开关晶体管T5和第六开关晶体管T6。
其中,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G1线,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T5的栅极和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T6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G2线。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源极、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T5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T6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漏极、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T5的漏极和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T6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连接辅助线与所述第一扇出线31连接,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子像素P2。
具体地,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扇出线31接入数据信号Date1。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包括第七开关晶体管T7,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包括第八开关晶体管T8和第九开关晶体管T9。
其中,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B1线,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T8的栅极和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T9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Demux_RB2线。
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的源极、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T8的源极和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T9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的漏极、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T8的漏极和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T9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连接辅助线与所述第一扇出线31连接,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三子像素P3。
具体地,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扇出线31接入数据信号Date1。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扇出线31通过多条所述连接辅助线为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提供同一数据信号Date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将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R2线、所述Demux_G1线、所述Demux_G2线、所述Demux_B1线以及所述Demux_B2线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处于低频工作时,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以及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均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接收数据信号;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高频工作时,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及通过所述集成电路向所述Demux_R2线、所述Demux_G2线以及所述Demux_B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T5、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T6、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T8以及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T9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处接收数据信号;因此相对于现有的高低频兼容显示面板来说,即便增加Demux器件的通道宽度W,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也可以有效降低功耗。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二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第一种等效示意图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关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等效示意图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Demux_R2线通过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与所述Demux_R1线的电性连接、所述Demux_G2线通过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与所述Demux_G2线的电性连接以及所述Demux_B2线通过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与所述Demux_B2线的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上述连接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处于低频工作时,所述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所述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以及所述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均关闭,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以及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接收数据信号。
在所述显示面板处于高频工作时,所述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所述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以及所述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均开启,所述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所述Demux_R1线以及所述Demux_R2线信号同步,所述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G2线信号同步,所述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所述Demux_B1线以及所述Demux_B2线信号同步,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和所述Demux_R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通过所述Demux_G1线和所述Demux_G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通过所述Demux_B1线和所述Demux_B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T5、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T6、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T8以及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T9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处接收数据信号。
因此相对于现有的高低频兼容显示面板来说,即便增加Demux器件的通道宽度W,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多路复用电路也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功耗;同时,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自动调整显示面板的高低频显示,无需人为控制,从而提高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高电平信号。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请结合图8,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
S10: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处于关闭状态。
S20: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均处于打开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为低频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频率为高频工作状态。
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R2线、所述Demux_G1线、所述Demux_G2线、所述Demux_B1线以及所述Demux_B2线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集成电路仅通过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以及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均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接收数据信号。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及通过所述集成电路向所述Demux_R2线、所述Demux_G2线以及所述Demux_B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T5、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T6、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T8以及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T9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处接收数据信号。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功耗。
请结合图10,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Demux_R2线通过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与所述Demux_R1线的电性连接、所述Demux_G2线通过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与所述Demux_G2线的电性连接以及所述Demux_B2线通过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与所述Demux_B2线的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所述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以及所述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均关闭,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B1线输出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以及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接收数据信号。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所述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以及所述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均开启,所述第一频率切换开关21、所述Demux_R1线以及所述Demux_R2线信号同步,所述第二频率切换开关22、所述Demux_G1线以及所述Demux_G2线信号同步,所述第三频率切换开关23、所述Demux_B1线以及所述Demux_B2线信号同步,所述集成电路通过所述Demux_R1线和所述Demux_R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多路复用模块110,通过所述Demux_G1线和所述Demux_G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多路复用模块120,通过所述Demux_B1线和所述Demux_B2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三多路复用模块130,进而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T1、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T2、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T3、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T4、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T5、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T6、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T7、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T8以及所述第九开关晶体管T9均打开;所述第一子像素P1、所述第二子像素P2以及所述第三子像素P3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1处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12处接收数据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功耗;同时,所述频率切换开关20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自动调整显示面板的高低频显示,无需人为控制,从而提高适用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通过一频率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开关单元包括N个开关晶体管,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和第三开关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路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源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漏极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
1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
多条扇出线,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电性连接并向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提供控制信号;
其中,任一所述像素单元对应多个所述多路复用模块;在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对应同一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入端通过同一条所述扇出线接入同一数据信号,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任一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子像素。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应同一行相同颜色的所述子像素的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相同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所述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通过一频率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处于打开状态。
CN202110455847.9A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Pending CN113140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5847.9A CN113140177A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PCT/CN2021/092588 WO2022227111A1 (zh) 2021-04-26 2021-05-10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17/298,636 US20240013694A1 (en) 2021-04-26 2021-05-10 Demultiplexer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5847.9A CN113140177A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0177A true CN113140177A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1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5847.9A Pending CN113140177A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3694A1 (zh)
CN (1) CN113140177A (zh)
WO (1) WO20222271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5715A (zh) * 2021-12-16 2022-03-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复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096A (zh) * 2016-11-28 2017-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Rgbw四基色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20180293943A1 (en) * 2017-03-23 2018-10-1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emultiplexe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35561A (zh) * 2019-04-03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复用电路
US20200013331A1 (en) * 2017-09-14 2020-0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US20200051486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5629B (en) * 2006-03-08 2012-01-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wsitching
US11412173B2 (en) * 2016-11-17 2022-08-09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8648702A (zh) * 2018-03-26 2018-10-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909905B2 (en) * 2019-04-02 2021-02-02 Google Llc Display with switching configurable f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speed
CN110928086B (zh) * 2019-11-29 2022-05-1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53247B (zh) * 2020-06-09 2021-06-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096A (zh) * 2016-11-28 2017-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Rgbw四基色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20180293943A1 (en) * 2017-03-23 2018-10-1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emultiplexer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013331A1 (en) * 2017-09-14 2020-0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US20200051486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10335561A (zh) * 2019-04-03 2019-10-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复用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5715A (zh) * 2021-12-16 2022-03-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复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4255715B (zh) * 2021-12-16 2022-1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复用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7111A1 (zh) 2022-11-03
US20240013694A1 (en)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6529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hat prevent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from undergoing a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and have low power consumption
EP3543988A1 (en) Data line demultiplexer,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751821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0971091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698278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flickering reduction
CN110737140B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20180374439A1 (en) Display pixel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99722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GOA circuit
CN112509512B (zh) 一种gip电路及驱动方法
US10424259B2 (en) Demultiplexer circuit, signal line circuit and corresponding output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90285930A1 (en) Gate driver on array (goa) unit, goa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nel
CN113140177A (zh)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85649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155408A1 (zh) 下窄边框显示面板
US20230114530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20020140686A1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CN110473489B (zh) 一种双栅面板的像素排列结构
CN110112139B (zh) 阵列基板母板
US20090206878A1 (en) Level shift circuit for a driving circuit
CN10750579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1093048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46105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4283719B (zh) 开关控制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14226481U (zh) 一种提高输出波形稳定性的gip电路
CN113568232B (zh) 像素单元、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