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7016B -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7016B
CN113137016B CN202110469384.1A CN202110469384A CN113137016B CN 113137016 B CN113137016 B CN 113137016B CN 202110469384 A CN202110469384 A CN 202110469384A CN 113137016 B CN113137016 B CN 1131370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ush rod
electric push
electric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93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7016A (zh
Inventor
罗艺晴
温海桥
柳志强
颜春波
高建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Xinjiang Fe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4693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7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7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7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7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7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5/00Apparatus or tools for roof working
    • E04D15/06Apparatus or tools for roof working for handling roofing or sealing material in roll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包括有切割系统和摊平系统等;把手与控制器相连接。发明对防水卷材的铺设实现机械自动化铺设,对卷材的底部进行高温加热提高卷材与楼面的连接性,同时结合卷材的长度较大和不易实现抓取的特点,利用铺设过程中立即实现挤压贴合的手段进行适应性铺设,解决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才能完成单条铺设的问题,避免高温的加热极易使得后续铺设过程中探伤工作人员,提高铺设效率和铺设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沥青制成的防水卷材已是现代装修较为常见的防水材料;现有居民楼楼顶在长时间的雨水冲击之后会出现漏水现象,为了解决房顶漏水的问题,通常是在平房楼顶铺设上防水卷材,传统的做法是需要人工进行一条一条的铺设,且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卷材的底部进行高温加热提高卷材与楼面的连接性,但是由于卷材的长度较大,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才能完成单条铺设,且高温的加热极易使得后续铺设过程中探伤工作人员,极大影响铺设效率和铺设完整性。
为了解决防水卷材的快速铺设,现急需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居民楼楼顶在长时间的雨水冲击之后会出现漏水现象,为了解决房顶漏水的问题,通常是在平房楼顶铺设上防水卷材,传统的做法是需要人工进行一条一条的铺设,且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卷材的底部进行高温加热提高卷材与楼面的连接性,但是由于卷材的长度较大,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才能完成单条铺设,且高温的加热极易使得后续铺设过程中探伤工作人员,极大影响铺设效率和铺设完整性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包括有车轮、底板、外壳、支顶系统、拉扯上料系统、加热系统、压制系统、切割系统、摊平系统、把手、控制器和蓄电池;底板下端面四个对角分别设置有车轮;底板与外壳进行固接;底板与拉扯上料系统相连接;底板与加热系统相连接;底板与压制系统相连接;底板与摊平系统相连接;底板与把手进行固接;外壳与支顶系统相连接;外壳与拉扯上料系统相连接;外壳与加热系统相连接;外壳与切割系统相连接;拉扯上料系统与切割系统相连接;加热系统与切割系统相连接;加热系统与蓄电池相连接;把手与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支顶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轴套、第一顶块、第二轴套和第二顶块;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轴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外壳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轴套与第一顶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顶块侧面设置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与第二顶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与外壳进行固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拉扯上料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夹持转运组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第二电动滑轨、第一旋转夹持组件、第二动力控制组件、第三电动滑轨、第二旋转夹持组件、第三动力控制组件、第四电动滑轨、第二夹持转运组件、第四动力控制组件、电机、输出轴、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和第六传动轮;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一夹持转运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夹持转运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一动力控制组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第一动力控制组件与外壳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侧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一旋转夹持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与底板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旋转夹持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二动力控制组件;第二动力控制组件与第五传动轮相连接;第二动力控制组件与切割系统相连接;第二动力控制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轨与第二旋转夹持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与底板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旋转夹持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三动力控制组件;第三动力控制组件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三动力控制组件与底板相连接;第三动力控制组件侧面设置有第四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与第二夹持转运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轨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二夹持转运组件侧面设置有第四动力控制组件;第四动力控制组件依次与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四动力控制组件与底板相连接;第四动力控制组件侧面设置有电机;电机与输出轴进行固接;电机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输出轴依次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输出轴通过支架与底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夹持转运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滑块、第一转轴、第一平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滑块、第二转轴和第二平齿轮;第一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滑块进行固接;第二滑块与第二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块、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二滑块对称设置有两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动力控制组件还包括有第一连接轴、第一套轴、第三平齿轮、第一支撑板和第三电动推杆;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套轴相连接;第一连接轴与外壳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套轴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套轴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外壳进行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旋转夹持组件还包括有第三滑块、电动转盘、第二支撑板、第三转轴、第四平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四滑块、第四转轴和第五平齿轮;第三滑块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与电动转盘进行固接;电动转盘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三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转轴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四滑块进行固接;第四滑块与第四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固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加热系统包括有载物板、燃气罐、输气管、喷火头、点火器和电芯;载物板通过支架与燃气罐进行固接;载物板与外壳进行固接;载物板与切割系统相连接;燃气罐与输气管进行螺纹连接;输气管与喷火头进行螺纹连接;输气管与底板进行固接;输气管与外壳进行固接;喷火头与电芯进行固接;点火器通过电线与电芯相连接;点火器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压制系统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五电动推杆、第三支撑板和第一碾压辊;第一固定架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固定架与底板进行焊接;第五电动推杆与第三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板与第一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五电动推杆和第三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切割系统包括有第六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切刀和顶台;第六电动推杆与切刀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与载物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切刀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与载物板进行螺栓连接;切刀侧面设置有顶台;顶台与外壳进行固接;顶台与第二动力控制组件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摊平系统包括有第八电动推杆、第二固定块、第一丝杆、第一移动块、第二碾压辊、第九电动推杆、第三固定块、第二丝杆、第二移动块、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二套轴、第四支撑板、第十电动推杆、第二连接轴、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伸缩轴和第六锥齿轮;第八电动推杆与第二固定块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固定块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移动块进行旋接;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碾压辊侧面设置有第九电动推杆;第九电动推杆与第三固定块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三固定块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固定块与伸缩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移动块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依靠传动轮和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移动块与第二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上方侧面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二套轴进行固接;第二套轴与第四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套轴与第二连接轴相连接;第四支撑板与第十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电动推杆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连接轴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连接轴由圆杆和六棱杆组成;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五锥齿轮与伸缩轴进行固接;伸缩轴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伸缩轴与底板进行转动连接;伸缩轴由两根连杆组成且两连杆外环面均设置有凸条;第六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了支顶系统、拉扯上料系统、加热系统、压制系统、切割系统和9-摊平系统,先将卷材中释放的一端进行夹紧,随后经过一连串的拉扯定位之后形成一个稳定的类似传送带的流动通道,在卷材拉扯的过程中,对卷材长条的底部进行火焰快速加热,事先底部的松软,提高卷材和楼面的连接性;在卷材中地一端开始接触到了地面之后对已经接触楼面的卷材条进行压紧,装置接触到了楼面隔墙的一端,对卷材进行切断,动切断的卷材进行平直的推动且完成挤压,使得切断卷材完全脱离装置与楼面实现贴紧。
本发明跳出传统防水卷材需要人工铺设的方式,对防水卷材的铺设实现机械自动化铺设,对卷材的底部进行高温加热提高卷材与楼面的连接性,同时结合卷材的长度较大和不易实现抓取的特点,利用铺设过程中立即实现挤压贴合的手段进行适应性铺设,解决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才能完成单条铺设的问题,避免高温的加热极易使得后续铺设过程中探伤工作人员,提高铺设效率和铺设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拉扯上料系统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拉扯上料系统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夹持转运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夹持转运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动力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旋转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加热系统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加热系统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压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切割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摊平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_车轮,2_底板,3_外壳,4_支顶系统,5_拉扯上料系统,6_加热系统,7_压制系统,8_切割系统,9_摊平系统,10_把手,11_控制器,12_蓄电池,401_第一电动推杆,402_第一轴套,403_第一顶块,404_第二轴套,405_第二顶块,501_第一电动滑轨,502_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01_第一滑块,50202_第一转轴,50203_第一平齿轮,50204_第二电动推杆,50205_第二滑块,50206_第二转轴,50207_第二平齿轮,503_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01_第一连接轴,50302_第一套轴,50303_第三平齿轮,50304_第一支撑板,50305_第三电动推杆,504_第二电动滑轨,505_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01_第三滑块,50502_电动转盘,50503_第二支撑板,50504_第三转轴,50505_第四平齿轮,50506_第四电动推杆,50507_第四滑块,50508_第四转轴,50509_第五平齿轮,506_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7_第三电动滑轨,508_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9_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10_第四电动滑轨,5011_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2_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3_电机,5014_输出轴,5015_第一锥齿轮,5016_第一传动轮,5017_第二传动轮,5018_第三传动轮,5019_第四传动轮,5020_第五传动轮,5021_第六传动轮,601_载物板,602_燃气罐,603_输气管,604_喷火头,605_点火器,606_电芯,701_第一固定架,702_第五电动推杆,703_第三支撑板,704_第一碾压辊,801_第六电动推杆,802_第七电动推杆,803_切刀,804_顶台,901_第八电动推杆,902_第二固定块,903_第一丝杆,904_第一移动块,905_第二碾压辊,906_第九电动推杆,907_第三固定块,908_第二丝杆,909_第二移动块,9010_第二锥齿轮,9011_第三锥齿轮,9012_第二套轴,9013_第四支撑板,9014_第十电动推杆,9015_第二连接轴,9016_第四锥齿轮,9017_第五锥齿轮,9018_伸缩轴,9019_第六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如图1-17所示,包括有车轮1、底板2、外壳3、支顶系统4、拉扯上料系统5、加热系统6、压制系统7、切割系统8、摊平系统9、把手10、控制器11和蓄电池12;底板2下端面四个对角分别设置有车轮1;底板2与外壳3进行固接;底板2与拉扯上料系统5相连接;底板2与加热系统6相连接;底板2与压制系统7相连接;底板2与摊平系统9相连接;底板2与把手10进行固接;外壳3与支顶系统4相连接;外壳3与拉扯上料系统5相连接;外壳3与加热系统6相连接;外壳3与切割系统8相连接;拉扯上料系统5与切割系统8相连接;加热系统6与切割系统8相连接;加热系统6与蓄电池12相连接;把手10与控制器11相连接。
装置在运行之前,现将装置摆放在平整的楼面,楼面事先涂抹好沥青薄层,先检查底板2下车轮1是否能正常转动,随后手动操作控制器11启动装置,通过蓄电池12给装置提供的动力,检查各系统之间的运行传动情况,确认各系统之间不发生运行传动问题之后关闭装置;随后人工手动将一卷防水卷材定位在外壳3内的支顶系统4上,随后再次手动操作控制器11启动装置,拉扯上料系统5运行,先将卷材中释放的一端进行夹紧,随后经过一连串的拉扯定位之后形成一个稳定的类似传送带的流动通道,在卷材拉扯的过程中,卷材经过加热系统6,加热系统6利用一个横排的喷火头604对卷材长条的底部进行火焰快速加热,事先底部的松软,提高卷材和楼面的连接性;在卷材中地一端开始接触到了地面之后,压制系统7开始运行,对已经接触楼面的卷材条进行压紧,随后操作人员推动把手10开始移动,装置在行走的过程中压制系统7中的第一碾压辊704可进行转动,实现对卷材铺设中可存在的内部空气进行挤出,实现卷材与楼面的紧密接触,随后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装置接触到了楼面隔墙的一端,随后切割系统8运行对卷材进行切断,随后压制系统7回程而摊平系统9开始运行,摊平系统9中的第二碾压辊905进行横向移动,推动切断的卷材进行平直的推动且完成挤压,使得切断卷材完全脱离装置与楼面实现贴紧;本发明跳出传统防水卷材需要人工铺设的方式,对防水卷材的铺设实现机械自动化铺设,对卷材的底部进行高温加热提高卷材与楼面的连接性,同时结合卷材的长度较大和不易实现抓取的特点,利用铺设过程中立即实现挤压贴合的手段进行适应性铺设,解决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才能完成单条铺设的问题,避免高温的加热极易使得后续铺设过程中探伤工作人员,提高铺设效率和铺设完整性。
支顶系统4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401、第一轴套402、第一顶块403、第二轴套404和第二顶块405;第一电动推杆401与第一轴套402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401与外壳3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轴套402与第一顶块4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顶块403侧面设置有第二轴套404;第二轴套404与第二顶块4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404与外壳3进行固接。
卷材是利用中间的一根圆杆进行卷曲的,因此工作人员将整卷卷材的一侧定位至第二顶块405上,随后拖动卷材的另一侧使得整个卷材处于平直的状态,随后第一电动推杆401运行带动第一轴套402开始移动,第一轴套402带动第一顶块403移动并将防水卷材的两侧进行夹紧;随后手动推动卷材移动,第一顶块403在第一轴套402上转动,第二顶块405在第二轴套404上转动,因此将卷材片的一头拉扯出小段,并定位至拉扯上料系统5,实现卷材的初步上料和定位。
拉扯上料系统5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501、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第二电动滑轨504、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第三电动滑轨507、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第四电动滑轨5010、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电机5013、输出轴5014、第一锥齿轮5015、第一传动轮5016、第二传动轮5017、第三传动轮5018、第四传动轮5019、第五传动轮5020和第六传动轮5021;第一电动滑轨501与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501与外壳3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501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侧面设置有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与第六传动轮5021相连接;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与外壳3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501侧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滑轨504;第二电动滑轨504与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504与外壳3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504与底板2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504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侧面设置有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与第五传动轮5020相连接;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与切割系统8相连接;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侧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滑轨507;第三电动滑轨507与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507与外壳3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507与底板2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507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侧面设置有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与第四传动轮5019相连接;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与底板2相连接;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侧面设置有第四电动滑轨5010;第四电动滑轨5010与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轨5010与底板2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滑轨5010与外壳3进行固接;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侧面设置有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依次与第二传动轮5017和第三传动轮5018相连接;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与底板2相连接;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侧面设置有电机5013;电机5013与输出轴5014进行固接;电机5013与底板2进行螺栓连接;输出轴5014依次与第一锥齿轮5015和第一传动轮5016进行固接;输出轴5014通过支架与底板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501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5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501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5018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1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5019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5020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2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5021进行传动连接。
当卷材片的一头拉扯出一小段时,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处于靠近电机5013的这一侧;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运行使得第一转轴50202和第二转轴50206相互靠近,实现对卷材片的夹紧,随后第一电动滑轨501运行带动卷材片开始拉扯,卷材在支顶系统4中可实现转动,因此卷材片的一头被拉扯至第一电动滑轨501的另一侧,随后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传动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带动卷材片多卷出小段的长条,长条穿过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中间的空隙,随后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自身运行将卷材片的一头横向夹住,接着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中的电动转盘50502运行带动卷材片的头部转动九十度,随后第二电动滑轨504带动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移动至最末端,同样的道理,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传动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带动卷材片多卷出小段的长条,长条穿过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中间的空隙,随后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自身运行将卷材片的一头横向夹住,接着第三电动滑轨507运行带动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移动至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处,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运行带动卷材片的一端转动九十度被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夹住,随后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再次回旋,随后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传动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运行,带动卷材片不断地拉扯出,与此同时第四电动滑轨5010运行带动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移动至末端,此时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运行传动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实现卷材片的整个拉扯过程,在此过程中电机5013运行带动输出轴5014转动,输出轴5014带动第一锥齿轮5015和第一传动轮5016转动,第一传动轮5016带动第二传动轮5017实现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获得动力,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控制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实现对卷材片的拉扯,而第四动力控制组件5012带动第三传动轮5018传动第四传动轮5019,第四传动轮5019实现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获得动力,第三动力控制组件509控制第二旋转夹持组件508实现对卷材片的拉扯,第四传动轮5019是双轨道设计,因此第四传动轮5019传动第五传动轮5020实现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获得动力,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控制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实现对卷材片的拉扯,第五传动轮5020是双轨道设计,因此第五传动轮5020传动第六传动轮5021实现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获得动力,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控制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实现对卷材片的拉扯;因此卷材片以一个匀速的状态慢慢地类似传送带的方式进行释放,由于重力的效果实现与楼面的初步接触。
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还包括有第一滑块50201、第一转轴50202、第一平齿轮50203、第二电动推杆50204、第二滑块50205、第二转轴50206和第二平齿轮50207;第一滑块50201与第一电动滑轨50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50201与第一转轴502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块50201与第二电动推杆50204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滑块50201与第二滑块502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转轴50202与第一平齿轮50203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50204与第二滑块50205进行固接;第二滑块50205与第二转轴502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50206与第二平齿轮50207进行固接;第一滑块50201、第二电动推杆50204和第二滑块50205对称设置有两组。
当卷材片的一头越过第一转轴50202和第二转轴50206中间的空隙时,第二电动推杆50204运行带动第二滑块50205向上移动,对称设置的第二滑块50205带动第二转轴50206开始移动,第二平齿轮50207在跟随移动的过程中啮合第一平齿轮50203,同时第一转轴50202和第二转轴50206实现对卷材片的夹紧,接着第一滑块50201在第一电动滑轨501的带动之下移动至第一电动滑轨501的最侧端,此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运行使得第一平齿轮50203获得动力,第一平齿轮50203带动第一转轴50202转动,同时第一平齿轮50203传动第二平齿轮50207反向转动,因此被夹紧的卷材片就开始在第一转轴50202和第二转轴50206的推挤之下开始逐渐拉扯出更长的距离。
第一动力控制组件503还包括有第一连接轴50301、第一套轴50302、第三平齿轮50303、第一支撑板50304和第三电动推杆50305;第一连接轴50301与第一套轴50302相连接;第一连接轴50301与外壳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50301与第六传动轮5021进行固接;第一套轴50302与第三平齿轮50303进行固接;第一套轴50302与第一支撑板503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50304与第三电动推杆50305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50305通过支架与外壳3进行螺栓连接。
当第一平齿轮50203的中心点和第三平齿轮5030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个平面之后,第三电动推杆50305运行带动第一支撑板50304移动,第一套轴50302在跟随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三平齿轮50303啮合第一平齿轮50203,由于第一连接轴50301从第六传动轮5021处获得动力带动第一套轴50302转动,第一套轴50302带动第三平齿轮50303传动第一平齿轮50203,因此实现对第一平齿轮50203的动力控制。
第一旋转夹持组件505还包括有第三滑块50501、电动转盘50502、第二支撑板50503、第三转轴50504、第四平齿轮50505、第四电动推杆50506、第四滑块50507、第四转轴50508和第五平齿轮50509;第三滑块50501与第二电动滑轨504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50501与电动转盘50502进行固接;电动转盘50502与第二支撑板50503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50503与第三转轴505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50503与第四电动推杆50506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支撑板50503与第四滑块50507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转轴50504与第四平齿轮50505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50506与第四滑块50507进行固接;第四滑块50507与第四转轴505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50508与第五平齿轮50509进行固接。
由于在卷材片被拉扯至第一电动滑轨501的最侧端时,卷材片的头端还是处于一个水平平直的状态,因此在卷材片进入第三转轴50504和第四转轴50508之间的空间时,和第一夹持转运组件502中夹紧的方式一致,第四电动推杆50506运行带动第四滑块50507开始移动,第四滑块50507带动第四转轴50508开始往第三转轴50504处靠拢,第五平齿轮50509在跟随移动的过程中啮合住第四平齿轮50505,同样的道理第三转轴50504和第四转轴50508此时实现对卷材片的夹紧,随后第二支撑板50503侧面的电动转盘50502开始运行,带动第二支撑板50503转动九十度,因此卷材片的一端同样的实现了转动,由原来的横向状态转变为纵向,随后第二电动滑轨504运行带动第三滑块50501移动至滑轨的最侧端,实现卷材的二次拉扯。
加热系统6包括有载物板601、燃气罐602、输气管603、喷火头604、点火器605和电芯606;载物板601通过支架与燃气罐602进行固接;载物板601与外壳3进行固接;载物板601与切割系统8相连接;燃气罐602与输气管603进行螺纹连接;输气管603与喷火头604进行螺纹连接;输气管603与底板2进行固接;输气管603与外壳3进行固接;喷火头604与电芯606进行固接;点火器605通过电线与电芯606相连接;点火器605与底板2进行螺栓连接。
在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将防水卷材拉扯的过程中,防水卷材的端部在越过喷火头604后,点火器605运行利用电动打火的方式使得电芯606的端部出现间歇性的电火花,随后载物板601上的燃气罐602端部的电动阀门打开,控制燃气罐602内燃气的输出率,燃气经过输气管603到达喷火头604,燃气在接触电火花之后开始燃烧,随后在得到明火之后点火器605立即关闭,火焰实现对防水卷材底部的加热,使得防水卷材更好的与楼面实现贴紧。
压制系统7包括有第一固定架701、第五电动推杆702、第三支撑板703和第一碾压辊704;第一固定架701与第五电动推杆702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固定架701与底板2进行焊接;第五电动推杆702与第三支撑板703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板703与第一碾压辊7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701、第五电动推杆702和第三支撑板703对称设置有两组。
在防水卷材初步接触到楼面之后,第一固定架701上的第五电动推杆702开始运行推动第三支撑板703移动,第三支撑板703带动第一碾压辊704移动,第一碾压辊704在移动的过程中使得防水卷材以地面和拉扯上料系统5形成一个拉直状态,在配合装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碾压辊704不断地端卷材形成挤压,使得卷材与地面之间的空气不断地排出,同时卷材也与预先铺设好的沥青地面实现紧密接触。
切割系统8包括有第六电动推杆801、第七电动推杆802、切刀803和顶台804;第六电动推杆801与切刀803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801与载物板601进行螺栓连接;第七电动推杆802与切刀803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802与载物板601进行螺栓连接;切刀803侧面设置有顶台804;顶台804与外壳3进行固接;顶台804与第二动力控制组件506相连接。
在装置接触到楼面外墙时,此时说明单条铺设过程已接近尾声,接着第六电动推杆801和第七电动推杆802同时运行带动切刀803移动,切刀803带动拉直的防水卷材至顶台804一侧,在配合切刀803的移动过程中,防水卷材被切段,但还处于被第二夹持转运组件5011夹持的状态。
摊平系统9包括有第八电动推杆901、第二固定块902、第一丝杆903、第一移动块904、第二碾压辊905、第九电动推杆906、第三固定块907、第二丝杆908、第二移动块909、第二锥齿轮9010、第三锥齿轮9011、第二套轴9012、第四支撑板9013、第十电动推杆9014、第二连接轴9015、第四锥齿轮9016、第五锥齿轮9017、伸缩轴9018和第六锥齿轮9019;第八电动推杆901与第二固定块902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901与底板2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固定块902与第一丝杆9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903与第一移动块904进行旋接;第一移动块904与第二碾压辊9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碾压辊905侧面设置有第九电动推杆906;第九电动推杆906与第三固定块907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906与底板2进行螺栓连接;第三固定块907与第二丝杆9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固定块907与伸缩轴9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908与第二移动块909进行旋接;第二丝杆908与第二锥齿轮9010进行固接;第二丝杆908与第一丝杆903依靠传动轮和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移动块909与第二碾压辊9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9010上方侧面设置有第三锥齿轮9011;第三锥齿轮9011与第二套轴9012进行固接;第二套轴9012与第四支撑板9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套轴9012与第二连接轴9015相连接;第四支撑板9013与第十电动推杆9014进行固接;第十电动推杆9014与底板2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连接轴9015与第四锥齿轮9016进行固接;第二连接轴9015由圆杆和六棱杆组成;第四锥齿轮9016与第五锥齿轮9017相啮合;第五锥齿轮9017与伸缩轴9018进行固接;伸缩轴9018与第六锥齿轮9019进行固接;伸缩轴9018与底板2进行转动连接;伸缩轴9018由两根连杆组成且两连杆外环面均设置有凸条;第六锥齿轮9019与第二锥齿轮9010相啮合。
当防水卷材被切段的瞬间,第八电动推杆901运行带动第二固定块902移动,第二固定块902带动第一丝杆903开始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九电动推杆906运行带动第三固定块907移动,第三固定块907带动第二丝杆908向下移动,第一移动块904和第二移动块909以相同的运动状态跟随移动,同时第一移动块904和第二移动块909带动第二碾压辊905贴紧防水卷材,此时压制系统7已实现回程,接着第十电动推杆9014运行带动第四支撑板9013移动,第二套轴9012在跟随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三锥齿轮9011啮合第一锥齿轮5015,第一锥齿轮5015传动第三锥齿轮9011带动第二套轴9012转动,随后第二套轴9012传动第二连接轴9015带动第四锥齿轮9016转动,第四锥齿轮9016传动第五锥齿轮9017带动伸缩轴9018转动,伸缩轴9018带动第六锥齿轮9019传动第二锥齿轮9010,由于伸缩轴9018在第三固定块907移动的过程中完成了拉伸,因此可实现传动;第二锥齿轮9010带动第二丝杆908传动第二移动块909,第二丝杆908通过传动轮和皮带对第一丝杆903进行传动,因此第一丝杆903带动第二固定块902开始移动,第二固定块902和第三固定块907带动第二碾压辊905进行横向的移动同时实现对卷材进行推动和挤压,实现卷材与楼面的紧密接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包括有车轮、底板、外壳、把手、控制器和蓄电池;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支顶系统、拉扯上料系统、加热系统、压制系统、切割系统和摊平系统;底板下端面四个对角分别设置有车轮;底板与外壳进行固接;底板与拉扯上料系统相连接;底板与加热系统相连接;底板与压制系统相连接;底板与摊平系统相连接;底板与把手进行固接;外壳与支顶系统相连接;外壳与拉扯上料系统相连接;外壳与加热系统相连接;外壳与切割系统相连接;拉扯上料系统与切割系统相连接;加热系统与切割系统相连接;加热系统与蓄电池相连接;把手与控制器相连接;
支顶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轴套、第一顶块、第二轴套和第二顶块;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轴套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外壳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轴套与第一顶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顶块侧面设置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与第二顶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与外壳进行固接;
拉扯上料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夹持转运组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第二电动滑轨、第一旋转夹持组件、第二动力控制组件、第三电动滑轨、第二旋转夹持组件、第三动力控制组件、第四电动滑轨、第二夹持转运组件、第四动力控制组件、电机、输出轴、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和第六传动轮;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一夹持转运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夹持转运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一动力控制组件;第一动力控制组件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第一动力控制组件与外壳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侧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一旋转夹持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与底板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旋转夹持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二动力控制组件;第二动力控制组件与第五传动轮相连接;第二动力控制组件与切割系统相连接;第二动力控制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轨与第二旋转夹持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与底板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旋转夹持组件侧面设置有第三动力控制组件;第三动力控制组件与第四传动轮相连接;第三动力控制组件与底板相连接;第三动力控制组件侧面设置有第四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与第二夹持转运组件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轨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四电动滑轨与外壳进行固接;第二夹持转运组件侧面设置有第四动力控制组件;第四动力控制组件依次与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四动力控制组件与底板相连接;第四动力控制组件侧面设置有电机;电机与输出轴进行固接;电机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输出轴依次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输出轴通过支架与底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夹持转运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滑块、第一转轴、第一平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滑块、第二转轴和第二平齿轮;第一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滑块进行固接;第二滑块与第二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块、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二滑块对称设置有两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动力控制组件还包括有第一连接轴、第一套轴、第三平齿轮、第一支撑板和第三电动推杆;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套轴相连接;第一连接轴与外壳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套轴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套轴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通过支架与外壳进行螺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旋转夹持组件还包括有第三滑块、电动转盘、第二支撑板、第三转轴、第四平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四滑块、第四转轴和第五平齿轮;第三滑块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与电动转盘进行固接;电动转盘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三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转轴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四滑块进行固接;第四滑块与第四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转轴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其特征是,加热系统包括有载物板、燃气罐、输气管、喷火头、点火器和电芯;载物板通过支架与燃气罐进行固接;载物板与外壳进行固接;载物板与切割系统相连接;燃气罐与输气管进行螺纹连接;输气管与喷火头进行螺纹连接;输气管与底板进行固接;输气管与外壳进行固接;喷火头与电芯进行固接;点火器通过电线与电芯相连接;点火器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其特征是,压制系统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五电动推杆、第三支撑板和第一碾压辊;第一固定架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固定架与底板进行焊接;第五电动推杆与第三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三支撑板与第一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五电动推杆和第三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两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其特征是,切割系统包括有第六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切刀和顶台;第六电动推杆与切刀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与载物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切刀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与载物板进行螺栓连接;切刀侧面设置有顶台;顶台与外壳进行固接;顶台与第二动力控制组件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其特征是,摊平系统包括有第八电动推杆、第二固定块、第一丝杆、第一移动块、第二碾压辊、第九电动推杆、第三固定块、第二丝杆、第二移动块、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二套轴、第四支撑板、第十电动推杆、第二连接轴、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伸缩轴和第六锥齿轮;第八电动推杆与第二固定块进行固接;第八电动推杆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固定块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移动块进行旋接;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碾压辊侧面设置有第九电动推杆;第九电动推杆与第三固定块进行固接;第九电动推杆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三固定块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固定块与伸缩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移动块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一丝杆依靠传动轮和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移动块与第二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上方侧面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二套轴进行固接;第二套轴与第四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套轴与第二连接轴相连接;第四支撑板与第十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电动推杆与底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连接轴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连接轴由圆杆和六棱杆组成;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五锥齿轮与伸缩轴进行固接;伸缩轴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伸缩轴与底板进行转动连接;伸缩轴由两根连杆组成且两连杆外环面均设置有凸条;第六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CN202110469384.1A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Active CN113137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9384.1A CN113137016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9384.1A CN113137016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7016A CN113137016A (zh) 2021-07-20
CN113137016B true CN113137016B (zh) 2022-07-01

Family

ID=7681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9384.1A Active CN113137016B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701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5792A (ja) * 2004-07-30 2006-02-16 Aoi Techno Service Kk 防水シートの現場貼り付け機械
CN101109210A (zh) * 2006-07-18 2008-01-23 王新格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机
CN111779203A (zh) * 2020-07-03 2020-10-16 高云超 一种防水卷材用摊铺裁切装置
CN211849635U (zh) * 2020-03-03 2020-11-03 四川天合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49420A1 (ru) * 1989-04-18 1992-07-23 Брестский инжене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Машина дл резки рулонного ковра кровли
JP4349601B2 (ja) * 1999-06-10 2009-10-21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アスファルト防水施工法とその設備
DK200700279U3 (da) * 2007-11-08 2008-01-25 Lmo Holding Esbjerg Aps Opskæremaskine
US11668056B2 (en) * 2017-08-09 2023-06-06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Burner and locomotive for spreading waterproof coil in hot melt manner
CN108824717A (zh) * 2018-07-09 2018-11-16 慈溪市启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CN209670219U (zh) * 2019-03-15 2019-11-22 潍坊市金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卷材的铺设装置
CN210828102U (zh) * 2019-07-24 2020-06-23 江苏茂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装置
CN211523825U (zh) * 2019-11-23 2020-09-18 崔琳 一种建筑施工防水卷材铺设辅助装置
CN111945962B (zh) * 2020-08-27 2021-12-03 邵阳市兴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型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CN112177256A (zh) * 2020-10-29 2021-01-05 朱云营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装置及其铺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5792A (ja) * 2004-07-30 2006-02-16 Aoi Techno Service Kk 防水シートの現場貼り付け機械
CN101109210A (zh) * 2006-07-18 2008-01-23 王新格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机
CN211849635U (zh) * 2020-03-03 2020-11-03 四川天合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
CN111779203A (zh) * 2020-07-03 2020-10-16 高云超 一种防水卷材用摊铺裁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7016A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9929A (zh) 一种旧屋面防水保温节能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KR101436885B1 (ko) 차량형 파형관 포설장비
CN111779203A (zh) 一种防水卷材用摊铺裁切装置
CN205653992U (zh) 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防水施工车
CN209308304U (zh)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装置
CN113047646B (zh) 一种砖缝填缝与勾缝施工方法
CN105672590A (zh) 一种非固化防水涂料防水施工车以及防水施工的方法
CN113137016B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自适应式铺设装置
CN112582948A (zh) 一种可移动的电缆绝缘层检测修补装置
CN113668790A (zh) 一种建筑装修防水卷材往复热熔式铺设施工车
CN210359899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的焊接装置
CN204356812U (zh) 一种地基的防水卷材自动铺设设备的压紧结构
CN215254045U (zh) 一种用于建筑防水施工的热熔装置
CN215278186U (zh) 一种玻璃钢储罐的喷衬工作间
CN110847606A (zh) 用于防水卷材的自动铺设装置
CN204794868U (zh) 一种智能太阳能组件清洗装置
CN108599033B (zh) 一种电缆修复装置
CN204230359U (zh) 电芯卷绕装置
CN11534192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隧道防水卷材智能铺贴机
CN212733373U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积雪无接触清除装置
CN206707147U (zh) 建筑防水施工一体化设备
CN112984270B (zh) 一种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横向接头粘接的方法及设备
CN219381621U (zh) 一种管道外防腐补口用热收缩套连续施工装置
CN220580368U (zh) 一种屋面防水卷材辅助施工设备
CN111390452A (zh) 一种直管对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0

Address after: 843100 area a by Rhine lake, aven Avenue, Wensu County, Aksu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hase I)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Fe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0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589 Xuefu Avenue, Hongjiaozhou, Nanchang, Jiangxi 330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