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9750A -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9750A
CN113129750A CN202110390406.5A CN202110390406A CN113129750A CN 113129750 A CN113129750 A CN 113129750A CN 202110390406 A CN202110390406 A CN 202110390406A CN 113129750 A CN113129750 A CN 113129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region
support
groov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04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博文
冯彬峰
陶璇
李飞
刘昌�
陈禹鹏
崔志宏
谢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04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9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9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该支撑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材料层在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该支撑件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凹槽且设置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在保证支撑件整体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刚性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折叠显示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柔性折叠产品,已成为电子产品发展的流行趋势。然而,就目前的柔性折叠OLED模组而言,该模组中采用的传统支撑件虽然在折叠性能方面逐渐有了改善,但在同时具备轻量化和足够刚性方面,仍未有明显的性能改变。另外,基于市场和加工成本角度而言,现有基于改善折叠性开发的支撑件,价格居高不下,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可折叠显示产品中支撑结构在具备轻量化的效果同时不具备足够的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件,其包括:
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材料层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范围为-5°至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料层在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夹角的范围为-2.5°至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二材料层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在所述第二区域两侧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总体积占第一区域子支撑件体积和第三区域子支撑件体积之和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所述第一区域子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和所述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三区域子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和所述第一材料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材料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材料层最大厚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一材料层的至少一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第二材料层或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材料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一材料层的至少一侧边缘位置处还设置有型槽,所述边框覆盖所述型槽,所述边框与所述型槽嵌合,所述边框的截面轮廓中远离所述型槽一侧的顶角轮廓包括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金属,所述第二材料层和/或所述第三材料层包括高分子材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件。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提供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刻蚀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材料层在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该支撑件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凹槽且设置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在保证支撑件整体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刚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范围。其中所包括的附图是: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凹槽的支撑件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凹槽的另一支撑件俯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材料层的支撑件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材料层的另一支撑件俯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三材料层的支撑件俯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三材料层的另一支撑件俯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三材料层的另一支撑件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沿图9中A-A’得到的支撑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框由第二材料层设置的支撑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沿图11中A-A’得到的支撑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沿图11中B-B’得到的支撑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材料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一凹槽的第一材料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A示出了沿图16中A-A’得到的第一材料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B示出了沿图16中B-B’得到的第一材料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折叠显示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柔性折叠产品,已成为电子产品发展的流行趋势。然而,就目前的柔性折叠OLED模组而言,该模组中采用的传统支撑件虽然在折叠性能方面逐渐有了改善,但在同时具备轻量化和足够刚性方面,仍未有明显的性能改变。另外,基于市场和加工成本角度而言,现有基于改善折叠性开发的支撑件,价格居高不下,成本较高。具体的,现有技术中支撑件通常为整面结构,支撑件的整体结构通常采用同一金属材料制成,不利于同时具备轻量化和足够的刚性;或者采用钛合金取代传统金属作为支撑件,虽有利于实现轻量化,但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件,该支撑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材料层在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该支撑件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凹槽且设置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在保证支撑件整体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刚性的需求。
参见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示意图,其包括:
第一材料层11,第一材料层1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材料层11在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11可以包括金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仅在第一区域或第三区域的第一材料层11形成第一凹槽12,其中,可以采用干法刻蚀工艺或湿法刻蚀工艺形成第一凹槽1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第一材料层11形成第一凹槽12,其中,可以采用干法刻蚀工艺或湿法刻蚀工艺同步刻蚀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第一材料层11,以形成多个第一凹槽12,也可以分别刻蚀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第一材料层11形成多个第一凹槽12,通过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第一材料层11均设置第一凹槽12,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支撑件整体的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夹角可以用α表示,第一预设夹角α的范围可以为-5°至5°,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凹槽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材料层11的本征取向平行或呈较小的夹角,在保证支撑件整体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足够的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可以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可以在第二方向上等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也可以在第二方向上非等间隔设置。其中,在垂直于第一凹槽12延伸的方向上,各个第一凹槽12的宽度可以不同,如图1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凹槽12延伸的方向上,各个第一凹槽12的宽度也可以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可以为支撑件的第一支撑区域,第二区域可以为支撑件的弯折区,第三区域可以为支撑件的第二支撑区。
参见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俯视图,其包括:
第一材料层21,第一材料层21包括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区、弯折区和第二支撑区,第一材料层21在第一支撑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第三支撑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22,第一凹槽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支撑区域和第二支撑区的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2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21可以包括金属,第一支撑区可以表示为C1区表示,第二支撑区可以表示为C2区,弯折区可以表示为B区,其中支撑件可以以B区沿第二方向的中轴线为弯折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C1区和C2区的第一材料层11形成第一凹槽22。其中,可以采用干法刻蚀工艺或湿法刻蚀工艺同步刻蚀C1区和C2区的第一材料层21,以形成多个第一凹槽22,也可以分别刻蚀C1区和C2区的第一次材料层21形成多个第一凹槽22,通过在C1区和C2区的第一材料层21均设置第一凹槽22,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支撑件整体的轻量化。
其中,第一预设夹角可以用α表示,第一预设夹角α=0°即第一凹槽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通过设置第一凹槽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在保证支撑件整体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具备较好的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C1区和C2区,第一凹槽22可以在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2可以在第二方向上等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2也可以在第二方向上非等间隔设置。其中,在垂直于第一凹槽22延伸的方向上,各个第一凹槽22的宽度可以不同,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凹槽22延伸的方向上,各个第一凹槽22的宽度也可以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C1区的第一凹槽22与C2区的第一凹槽22可以在B区两侧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C1区的第一凹槽22与C2区的第一凹槽22也可以在B区两侧非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更大程度的实现支撑件的整体轻量化且同时满足B区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还可以在B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第二凹槽23,具体可参见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凹槽的支撑件俯视图。
参见图3所示,第一材料层21在B区的至少部分区域可以设置有第二凹槽23,第二凹槽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
可以采用干法刻蚀工艺或湿法刻蚀工艺形成第二凹槽23,第二预设夹角可以用β表示,第二预设夹角β的范围可以为-2.5°至2.5°,通过设置第二凹槽23进一步实现了支撑件的整体轻量化。另外,通过设置第二凹槽23与第二方向亦为弯折轴线的延伸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B区在垂直于弯折轴线的方向上可以具有较好的可弯折性,在实现支撑件的整体轻量化的同时满足了B区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α=β=0°,在实现整体轻量化的同时,可以保证B区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更好的弯折性能,同时还能保证支撑件整体的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B区的第二凹槽23数目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凹槽23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凹槽23在第一方向上等间隔设置,或者,多个第二凹槽23在第一方向上非等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第二凹槽23在B区的弯折轴线上,其余多个第二凹槽23在弯折轴线两侧对称设置,其中,相邻两个第二凹槽2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凹槽23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同。另外,在垂直于第二凹槽23延伸的方向上,各个第二凹槽23可以具有相同的宽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二凹槽23延伸的方向上,不同的第二凹槽23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凹槽23以弯折轴线为对称轴在弯折轴线的两侧间隔分布,具体可参见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凹槽的另一支撑件俯视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满足整体轻量化的同时为了提高支撑件整体的刚性,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材料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层和第一材料层的材料不同,第二材料层填充至少部分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填充第一凹槽22的第二材料层。另外,在形成第二材料层之后,还可以采用数控机床(Computernumerical control,CNC)工艺对第二材料层的上表面进行处理,第二材料层可以填充满第一凹槽22且上表面可以和第一材料层21的上表面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第一凹槽22,还可以设置第二材料层部分填充第一凹槽22,第二材料层的上表面低于第一材料层21的上表面。
其中,第二材料层可以包括高分子材料层,作为一具体示例,高分子材料层可以为3-苯基亚氨基-3H-吩噻嗪(PIPT)。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支撑件的整面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高分子材料层替换部分金属可以实现支撑件整体的轻量化,还能达到保证较低开发成本且利于实现屏下超声波指纹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处理高分子材料层,以提高高分子材料层的刚性,进一步提高第一弯折区和/或第二弯折区的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层可以填充至少部分C1区和/或C2区的第一凹槽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材料层的支撑件俯视示意图,第二材料层24可以填充部分C1区的第一凹槽22。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二材料层24填充部分C1区和部分C2区的第一凹槽22,C1区的第二材料层24和C2区的第二材料层24可以在弯折区两侧对称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层24可以填充C1和/或C2区的所有第一凹槽22。参见图6所示,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材料层的另一支撑件俯视示意图,第二材料层24可以填充C1和C2区的所有第一凹槽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层24的总体积占第一区域子支撑件体积和第三区域子支撑件体积之和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第一区域子支撑件可以包括C1区的第二材料层24和第一材料层21,第三区域子支撑件可以包括C2的第二材料层24和第一材料层21。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层还可以和第一材料层的材料相同,第二材料层可以填充至少部分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22,且对于每个第一凹槽22,可以设置第二材料层部分填充第一凹槽22,从而在实现支撑件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支撑件整体的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在实现支撑件的整体轻量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支撑件整体的刚性,还可以设置有第三材料层,第三材料层填充至少部分第二区域的第二凹槽2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材料层可以选择和第二材料层24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参见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材料层25填充第二区域的所有第二凹槽22。其中,对于每个第二凹槽22,可以设置第三材料层25完全填充或部分填充第二凹槽22。
为了更大程度的实现B区的轻量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三材料层25延伸的方向上,第三材料层25的宽度范围可以为0.025*t0≤t1≤0.05*t0,相邻两个第三材料层25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0.025*t0≤t2≤0.05*t0,其中,t0代表在第一方向上B区的宽度,t1代表在垂直于第三材料层25延伸的方向上第三材料层25的宽度,t2代表相邻两个第三材料层25之间的距离。
参见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材料层25填充部分第二区域的第二凹槽23。为了保证B区具有更好的弯折性能,当弯折轴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3时,可以设置第三材料层25不填充设置在弯折轴线上的第二凹槽23,具体可参见图8所示。第一材料层21相对于第三材料层25具有更好的柔性,不填充设置在弯折轴线上的第二凹槽23,避免了在弯折轴线对应的第二凹槽23位置处形成第一材料层21和第三材料层23的叠层结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能够发挥第一材料层21的优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C1区和C2区,第一材料层21的至少一侧边缘位置处还可以设置有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示,在C1区和C2区,边框26可以和第一材料层21的材料相同。第一材料层21的边缘位置处均可以设置有边框26。其中,边框26可以与第一材料层21一体设置,第一材料层21在平行于第一方向上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宽度的边框26。
在垂直于第二材料层25延伸的方向上,第二材料层25的宽度范围可以为0.05(t-Edge A)≤t3≤0.1(t-Edge A),相邻两个第二材料层25之间的距离可以满足:0.05(t-EdgeA)≤t4≤0.1(t-Edge A),其中,EdgeA代表第一宽度,t代表在第二方向上C1的宽度,t3代表在垂直于第二材料层25延伸的方向上第二材料层25的宽度,t4代表相邻两个第二材料层25之间的距离。
另外,第一材料层21在平行于第二方向上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宽度的边框26,第二宽度可以用EdgeB表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有EdgeB=EdgeA。
参见图10所示,图10示出了沿图9中A-A’得到的支撑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在B区,第三材料层25的厚度可以为第一材料层21最大厚度的二分至一三分之二,其中,第三材料层25的厚度可以表示为h,第一材料层21的最大厚度可以表示为H,即可以设置第三材料层25的厚度满足
Figure BDA0003016485980000091
当边框26和第一材料层21的材料相同时,例如,以金属设置边框26,容易出现翘曲现象,且由于存在残余应力,易导致后续与支撑件粘结的结合层剥离,另外金属的反光特性也不利于加工中拍照设备的抓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以与第二材料层24相同的材料设置边框26。
参见图11所示,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框由第二材料层设置的支撑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同步形成填充满第一凹槽并包覆C1区和C2区中第一材料层21至少一侧边缘的第二材料层24,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26的截面可以为矩形,参见图12所示,图12示出了沿图11中A-A’得到的支撑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先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形成填充满第一凹槽的第二材料层24,再形成包覆第一材料层21边缘侧壁的边框2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C1区和C2区,第一材料层21的至少一侧边缘还可以设置有型槽,边框26与型槽嵌合,其中,型槽的截面可以为阶梯状,边框26的截面轮廓中远离型槽一侧的顶角轮廓可以包括弧形,具体可参见图13所示,图13示出了沿图11中B-B’得到的支撑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同步形成填充满第一凹槽以及覆盖型槽的第二材料层2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先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形成填充满第一凹槽的第二材料层24;其次,在位于第一材料层21边缘的型槽表面上涂覆胶层(图中未示出),例如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或者EMBO胶等;最后,将用于作为边框26且具有如图13所示的截面的第二材料层通过胶层与型槽嵌合,从而得到由第二材料层作为边框26且在边缘位置处具有弧形轮廓的支撑件,在解决了现有支撑件存在残余应力,易导致后续与支撑件粘结的结合层剥离,以及由于金属光泽不利于加工中拍照设备的抓取等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有利于实现3D显示,提高显示效果的有益效果。
相应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支撑件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4所示,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其包括:
步骤S101:提供第一材料层31,第一材料层3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步骤S102:刻蚀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第一材料层31,以形成第一凹槽32,第一凹槽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32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3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参见图15所示,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材料层31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02可以具体为,采用干法刻蚀工艺或湿法刻蚀工艺,刻蚀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第一材料层31,以形成第一凹槽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刻蚀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第一材料层31形成第一凹槽32,第一区域的第一凹槽32和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32在第二区域两侧对称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刻蚀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第一材料层31形成多个第一凹槽32,多个第一凹槽3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刻蚀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第一材料层31形成多个第一凹槽32,多个第一凹槽3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具体可参见图16所示,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一凹槽的第一材料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7A示出了沿图16中A-A’得到的第一材料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B示出了沿图16中B-B’得到的第一材料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支撑件设置有第二材料层的一侧表面和显示面板贴合,支撑件与设置有第二材料层的表面相对的一侧表面可以用于与整机连接。
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支撑件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材料层在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第一区域和/或第三区域的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该支撑件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凹槽且设置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在保证支撑件整体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刚性的需求。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材料层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范围为-5°至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在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夹角的范围为-2.5°至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二材料层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在所述第二区域两侧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总体积占第一区域子支撑件体积和第三区域子支撑件体积之和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所述第一区域子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和所述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三区域子支撑件包括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二材料层和所述第一材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材料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材料层最大厚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一材料层的至少一侧边缘位置处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第二材料层或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材料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一材料层的至少一侧边缘位置处还设置有型槽,所述边框覆盖所述型槽,所述边框与所述型槽嵌合,所述边框的截面轮廓中远离所述型槽一侧的顶角轮廓包括弧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金属,所述第二材料层和/或所述第三材料层包括高分子材料。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件。
14.一种支撑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刻蚀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凹槽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CN202110390406.5A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129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0406.5A CN113129750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0406.5A CN113129750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9750A true CN113129750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0406.5A Pending CN113129750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975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40481A (ko) * 2016-10-11 2018-04-20 박현민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힌지구조
CN208141720U (zh) * 2018-05-28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098A (zh) * 2019-11-28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12080A (zh) * 2020-03-31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支撑件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1583803A (zh) * 2020-05-26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64318A (zh) * 2020-10-14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件及可折叠显示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40481A (ko) * 2016-10-11 2018-04-20 박현민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힌지구조
CN208141720U (zh) * 2018-05-28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件、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098A (zh) * 2019-11-28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12080A (zh) * 2020-03-31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支撑件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1583803A (zh) * 2020-05-26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64318A (zh) * 2020-10-14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件及可折叠显示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76074U (zh) 柔性显示模组
WO2022111080A1 (zh) 一种柔性支撑层及柔性显示装置
US11119539B2 (en) Display
CN111063258A (zh) 盖板、盖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1580299U (zh) 保护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57005A1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63891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9018B (zh) 显示装置
CN112908174B (zh) 显示装置
CN212322555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4495719A (zh) 显示装置
CN111136960A (zh) 一种盖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41910A (zh) 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8086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9750A (zh) 一种支撑件、显示装置以及支撑件的制备方法
CN115331548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30335347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s, cover lens thereof and bonding equipment for fabricating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4842747B (zh) 柔性盖板、柔性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15880996A (zh) 显示组件及显示面板
CN115359724A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417090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88977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706471A (zh) 复合材及显示装置
CN110740598A (zh)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19159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