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6541B - 微控制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 Google Patents

微控制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6541B
CN113126541B CN202011594547.0A CN202011594547A CN113126541B CN 113126541 B CN113126541 B CN 113126541B CN 202011594547 A CN202011594547 A CN 202011594547A CN 113126541 B CN113126541 B CN 113126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interface
external device
control circuit
bypass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45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6541A (zh
Inventor
马纪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26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6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控制电路及印刷电路板,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并包括一第一传输接口、一第二传输接口、一旁路电路以及一控制电路,第一传输接口用以耦接一第一外部装置,第一外部装置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之外,第二传输接口用以耦接一第二外部装置,第二外部装置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之上,旁路电路耦接于第一及第二传输接口之间,当旁路电路被触发时,第一外部装置通过旁路电路与第二外部装置相通,控制电路根据一设定值,触发旁路电路。

Description

微控制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微控制电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一印刷电路板中的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印刷电路板中,通常具有至少一微控制电路与多个内部装置。在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可能耦接不同的外部装置至印刷电路板。该外部装置通过微控制电路与印刷电路板的多个内部装置相通。由于不同的外部装置具有不同的传输接口,故印刷电路板必须提供相对应的传输接口,才能耦接不同的外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控制电路,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并包括一第一传输接口、一第二传输接口、一旁路电路以及一控制电路。第一传输接口用以耦接一第一外部装置。第一外部装置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之外。第二传输接口用以耦接一第二外部装置。第二外部装置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之上。旁路电路耦接于第一传输接口及第二传输接口之间。当旁路电路被触发时,第一外部装置通过旁路电路与第二外部装置相通。控制电路根据一设定值,触发旁路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用以耦接一外部装置,包括一第一内部装置以及一微控制电路。微控制电路包括一第一传输接口、一第二传输接口、一旁路电路以及一控制电路。第一传输接口用以耦接外部装置。外部装置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之外。第二传输接口用以耦接第一内部装置。旁路电路耦接于第一传输接口及第二传输接口之间。当旁路电路被触发时,外部装置通过旁路电路与第一内部装置相通。控制电路根据一设定值,触发旁路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
图2B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
[符号说明]
100、200A、200B、300、400:操作系统;
101、201、301、401:印刷电路板;
102、202、205、302、402:外部装置;
110、210、230、310、410、430:内部装置;
120、220、320、420:微控制电路;
121、221、321、421:旁路电路;
122、222、322、422:控制电路;
123、223、323:缓存器;
124、224、324:中央处理器;
125、225、325:内存;
126、226:按钮;
203、204、403、404:传输接口;
IF1、IF3:外部传输接口;
IF2、IF4:内部传输接口;
SW1~SW4、SW31、SW32:旁路开关;
ST1~ST4:触发信号;
SV:设定值;
P11、P12、P21、P22:接脚;
A~D、1~4: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的说明。本发明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实施例中的各组件的配置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另外,实施例中图式标号的部分重复,是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操作系统100包括一印刷电路板101以及一外部装置102。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装置102独立于印刷电路板101之外。当用户将外部装置102接上印刷电路板101时,印刷电路板101根据外部装置102所提供的信号而动作,如除错或更新。
本发明并不限定外部装置102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外部装置102为一除错器,用以检查印刷电路板101内部的组件是否正常运作。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外部装置102为一刻录器,用以将一程序代码(program code)刻录在印刷电路板101中,用以升级或更新印刷电路板101内部的程序代码。当外部装置102未耦接印刷电路板101时,印刷电路板101根据本身所储存的程序代码而动作。
印刷电路板101包括一内部装置110以及一微控制电路120。内部装置110与微控制电路120整合于印刷电路板101之中,但内部装置110独立于微控制电路120之外。因此,对于微控制电路120而言,内部装置110也可称为一外部装置。本发明并不限定内部装置110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内部装置110为一非易失性内存,如一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在另一可能实例中,内部装置110为一无线网络模块,如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本发明并不限定内部装置的数量。在其它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01具有更多的内部装置。在此例中,该内部装置均耦接微控制电路120。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微控制电路120为一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并包括一外部传输接口IF1、一内部传输接口IF2、一旁路电路(bypass circuit)121以及一控制电路122。外部传输接口IF1用以耦接印刷电路板101以外的装置,如外部装置102。本发明并不限定外部传输接口的数量。在其它实施例中,微控制电路120具有更多的外部传输接口,用以耦接更多的外部装置。本发明并不限定外部传输接口IF1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外部传输接口IF1为一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界面、一集成电路间(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或是一串行外围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
内部传输接口IF2用以耦接独立于微控制电路120之外,但整合于印刷电路板101之内的装置,如内部装置110。本发明并不限定内部传输接口的数量。在其它实施例中,微控制电路120具有更多的内部传输接口,用以耦接更多的内部装置。本发明并不限定内部传输接口IF2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内部传输接口IF2的种类相同于外部传输接口IF1的种类。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内部传输接口IF2为一UART接口、一I2C接口或是一SPI。
在其它实施例中,内部传输接口IF2的种类可能相同于外部传输接口IF1的种类。举例而言,外部传输接口IF1及内部传输接口IF2均为UART接口。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内部传输接口IF2的种类不同于外部传输接口IF1的种类。举例而言,外部传输接口IF1为UART接口、I2C接口及SPI之一者,而内部传输接口IF2为UART接口、I2C接口及SPI之另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旁路电路121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当旁路电路121被触发时,旁路电路121提供一传输路径,用以在外部装置102与内部装置110之间传送信号。此时,内部装置110可通过旁路电路121接收到来自外部装置102的信号,或是通过旁路电路121提供信号给外部装置102。因此,即使外部传输接口IF1的种类(如UART接口)不同于内部传输接口IF2的种类(如I2C接口),内部装置110仍可通过旁路电路121接收到来自外部装置102的信号。然而,当旁路电路121未被触发时,旁路电路121切断传输路径,用以停止在外部装置102与内部装置110之间传送信号。
本发明并不限定旁路电路121的架构。在本实施例中,旁路电路121包括一旁路开关SW1。旁路开关SW1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外部传输接口IF2之间,并接收触发信号ST1。当触发信号ST1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1导通,用以传送外部传输接口IF1的信号至内部传输接口IF2或是传送内部传输接口IF2的信号给外部传输接口IF1。当触发信号ST1不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1不导通,用以停止传送信号。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微控制电路120具有更多的外部传输接口或更多的内部传输接口时,旁路电路121具有更多的旁路开关。在此例中,每一旁路开关耦接一相对应的外部传输接口以及一相对应的内部传输接口之间。
控制电路122根据一设定值SV,决定是否触发旁路电路121。举例而言,当设定值SV为一第一数值时,控制电路122触发旁路电路121。因此,旁路电路121导通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的至少一传输路径。此时,外部装置102可能输出一程序代码,用以更新内部装置110的程序代码。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外部装置102可能提供一测试信号给内部装置110,并根据内部装置110的回复,判断内部装置110是否正常运作。然而,当设定值SV为一第二数值时,控制电路122不触发旁路电路121。因此,旁路电路121切断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的传输路径。
本发明并不限定设定值SV的产生方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设定值SV由一固件写入缓存器123中。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设定值SV由控制电路122所写入。在此例中,控制电路122根据外部波形设定设定值SV。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电路120还包括一中央处理器124以及一内存125。
中央处理器124读取并执行内存125所储存的程序代码PRC,用以产生设定值SV,并将设定值SV储存于缓存器123中。缓存器123可能整合于控制电路122之中,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缓存器123可能独立于控制电路122之外。在其它实施例中,缓存器123及内存125之至少一者整合于中央处理器124中。本发明并不限定缓存器123及内存125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缓存器123为一易失性内存,而内存125为一非易失性内存。
在其它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101还包括一按钮126。按钮126为一机械式开关,如指拨开关。当用户按下按钮126时,中央处理器124设定缓存器123的设定值SV为第一数值。当用户未按下按钮126时,中央处理器124设定缓存器123的设定值SV为第二数值。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22直接检测按钮126的状态。当按钮126被按下时,控制电路122触发旁路电路121。当按钮126未被按下时,控制电路122不触发旁路电路121。
图2A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如图2A所示,操作系统200A包括一印刷电路板201以及一外部装置202。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装置202具有传输接口203及204。传输接口203的种类可能相同或不同于传输接口204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传输接口203为一UART接口,而传输接口204为一SPI。由于外部装置202的特性与图1的外部装置102的特性相似,故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201包括内部装置210、内部装置230以及一微控制电路220。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分别耦接微控制电路220。本发明并不限定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内部装置210为一记忆装置,如EEPROM,而内部装置230为一无线网络模块,如IoT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电路220包括外部传输接口IF1、外部传输接口IF3、内部传输接口IF2、内部传输接口IF4、一旁路电路221以及一控制电路222。外部传输接口IF1及外部传输接口IF3分别用以耦接外部装置202的传输接口203及传输接口204。由于外部传输接口IF3的特性与外部传输接口IF1的特性相同,故不再赘述。
内部传输接口IF2、内部传输接口IF4分别耦接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由于内部传输接口IF4的特性与内部传输接口IF2的特性相同,故不再赘述。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内部传输接口IF2为一UART接口,而内部传输接口IF4为一I2C接口。
旁路电路221用以在外部传输接口IF1或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传输接口IF2或内部传输接口IF4之间传送信号。举例而言,当触发信号ST1被使能时,旁路电路221导通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的至少一传输路径。因此,外部装置202可通过传输接口203与内部装置210相通。当触发信号ST2被使能时,旁路电路221导通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的至少一传输路径。因此,外部装置202可通过传输接口204与内部装置210相通。当触发信号ST3被使能时,旁路电路221导通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4之间的至少一传输路径。因此,外部装置202可通过传输接口203与内部装置230相通。当触发信号ST4被使能时,旁路电路221导通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传输接口IF4之间的至少一传输路径。因此,外部装置202可通过传输接口204与内部装置230相通。
本发明并不限定旁路电路221的架构。在本实施例中,旁路电路221包括旁路开关SW1~SW4。旁路开关SW1~SW4排列成一旁路矩阵(bypass matrix)。如图2A所示,旁路开关SW1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当触发信号ST1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1导通,用以在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传送信号。当触发信号ST1不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1不导通,用以停止传送信号。
旁路开关SW2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当触发信号ST2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2导通,用以在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传输接口IF2之间传送信号。当触发信号ST2不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2不导通,用以停止传送信号。
旁路开关SW3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4之间。当触发信号ST3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3导通,用以在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传输接口IF4之间传送信号。当触发信号ST3不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3不导通,用以停止传送信号。
旁路开关SW4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传输接口IF4之间。当触发信号ST4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4导通,用以在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传输接口IF4之间传送信号。当触发信号ST4不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4不导通,用以停止传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22根据设定值SV产生触发信号ST1~ST4。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设定值SV具有许多位。在此例中,控制电路222根据每一位的数值,使能或不使能触发信号ST1~ST4。本发明并不限定设定值SV的产生方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设定值SV系由固件产生。在此例中,中央处理器224执行内存225的程序代码PRC,用以产生设定值SV,并将设定值SV储存于缓存器223中。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24根据按钮226的状态,写入设定值SV至缓存器223。
图2B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图2B相似图2A,不同之处在于,图2B的操作系统200B还包括一外部装置205。在此例中,外部装置202耦接外部传输接口IF1,而外部装置205耦接外部传输接口IF3。由于外部装置205的特性与图1的外部装置102的特性相似,故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装置202通过外部传输接口IF1,与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之至少一者相通。同样地,外部装置205通过外部传输接口IF3,与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之至少一者。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当外部装置202与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之一者相通时,外部装置205与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之另一者相通。在其它实施例中,外部装置202可能同时与内部装置210及内部装置230相通。在此例中,由于外部装置202通过单一外部传输接口(如IF1)与多个内部装置相通,故可减少微控制电路220的外部传输接口的数量。
图3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图3相似图1,不同之处在于,旁路电路321包括旁路开关SW31及SW32。旁路开关SW31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1的接脚P11与内部传输接口IF2的接脚P21之间。当触发信号ST1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31导通。此时,外部装置302通过接脚P11与内部装置310相通。当触发信号ST1不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31不导通,用以停止传送信号。
旁路开关SW32耦接于外部传输接口IF1的接脚P12与内部传输接口IF2的接脚P22之间。当触发信号ST2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32导通。此时,外部装置302通过接脚P12与内部装置310相通。当触发信号ST2不被使能时,旁路开关SW32不导通,用以停止传送信号。
本发明并不限定旁路开关SW31与旁路开关SW32的导通时间。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旁路开关SW31与旁路开关SW32可能同时导通。在其它实施例中,当旁路开关SW31与旁路开关SW32之一者导通时,旁路开关SW31与旁路开关SW32之另一者不导通。由于外部装置302、内部装置310、控制电路322、中央处理器324、内存325的特性与图1的外部装置102、内部装置110、控制电路122、中央处理器124、内存125的特性相同,故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如图4所示,操作系统400包括一印刷电路板401以及一外部装置402。外部装置402具有传输接口403及传输接口404,用以耦接印刷电路板401。当传输接口403传送信号时,传输接口404可能传送或不传送信号。由于外部装置402的特性与图1的外部装置102相似,故不再赘述。
印刷电路板401包括内部装置410、内部装置430以及一微控制电路420。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耦接微控制电路420,并独立于微控制电路420之外。由于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的特性与图1的内部装置110相似,故不再赘述。微控制电路420包括外部传输接口IF1、外部传输接口IF3、内部传输接口IF2、内部传输接口IF4、一旁路电路421以及一控制电路422。外部传输接口IF1及外部传输接口IF3用以耦接外部装置402。内部传输接口IF2及内部传输接口IF4用以耦接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2判断外部装置402所输出的波形是否为一特定波形。当外部装置402所输出的波形为一特定波形,控制电路422根据外部装置402所输出的波形的旁路成分,控制旁路电路421,使得外部装置402通过旁路电路421与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之至少一者相通。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2译码外部装置402所输出的波形,用以得知一特定码、一密码成分、一压点成分以及一旁路成分。在此例中,控制电路422根据特定码的数值,得知外部装置402想要与内部装置410与内部装置430之至少一者相通。当外部装置402想要传送信号予内部装置410或内部装置430时,控制电路422判断密码成分是否符合一密钥,若是,控制电路422根据压点成分,得知外部装置402想要通过外部传输接口IF1或外部传输接口IF3输出信号,并根据旁路成分,得知外部装置402想要与内部装置410和/或内部装置430相通。因此,控制电路422导通旁路电路421里相对应的旁路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2具有一认证功能。当外部装置402所输出的波形里的密码成分符合一密钥时,控制电路422导通旁路电路421里相对应的旁路开关。因此,可提高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的安全性,以避免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的数据被不当修改。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该密钥可事先储存于一非易失性内存(未显示)中。
在本实施例中,旁路电路421具有多个旁路开关,每一旁路开关耦接于节点A~D之一者与节点1-4之一者之间。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节点A~D耦接至外部传输接口IF1及外部传输接口IF3。在此例中,节点1-4耦接至内部传输接口IF2及内部传输接口IF4。举例而言,节点A耦接至外部传输接口IF1的一第一接脚(未显示),节点B耦接至外部传输接口IF1的一第二接脚(未显示),节点C耦接至外部传输接口IF3的一第一接脚(未显示),节点D耦接至外部传输接口IF3的一第二接脚(未显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微控制电路420具有四外部传输接口时,节点A-D分别耦接一外部传输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1耦接至内部传输接口IF4的一第一接脚(未显示),节点2耦接至内部传输接口IF4的一第二接脚(未显示),节点3耦接至内部传输接口IF2的一第一接脚(未显示),节点4耦接至内部传输接口IF2的一第二接脚(未显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当微控制电路420具有四个内部传输接口时,节点1-4分别耦接一内部传输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A~D耦接至内部传输接口IF2及内部传输接口IF4。在此例中,节点1-4耦接至外部传输接口IF1及外部传输接口IF3
由于旁路电路421可传送外部传输接口IF1的信号给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之至少一者,故可减少外部传输接口的数量。再者,即使外部装置402的传输接口不同于内部装置410和/或内部装置430的传输接口,由于旁路电路421耦接于外部装置402与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之间,故内部装置410及内部装置430可通过旁路电路421,接收到来自外部装置402的信号。
除非另作定义,在此所有词汇(包含技术与科学词汇)均属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的一般理解。此外,除非明白表示,词汇于一般字典中的定义应解释为与其相关技术领域的文章中意义一致,而不应解释为理想状态或过分正式的语态。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举例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系统、装置或是方法可以硬件、软件或硬件以及软件的组合的实体实施例加以实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包括:
一第一传输接口,用以耦接一第一外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外部装置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外;
一第二传输接口,用以耦接一第二外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外部装置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上;
一旁路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及所述第二传输接口之间,当所述旁路电路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外部装置通过所述旁路电路与所述第二外部装置沟通;
一控制电路,根据一设定值,触发所述旁路电路;以及
一按钮,
其中:
当所述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电路触发所述旁路电路,当所述按钮未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电路不触发所述旁路电路;
当所述旁路电路被触发时,所述旁路电路直接传送所述第一传输接口的信号至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或是直接传送所述第二传输接口的信号给所述第一传输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缓存器,用以储存所述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译码所述第一外部装置所输出的波形,用以得知一密码成分,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密码成分是否符合一密钥,当所述密码成分符合所述密钥时,所述控制电路触发所述旁路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三传输接口,用以耦接所述第一外部装置;
其中当所述旁路电路被触发时,所述第一外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接口或所述第三传输接口与所述第二外部装置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接口为一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所述第三传输接口为一串行外围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四传输接口,用以耦接一第三外部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外部装置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接口为一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所述第四传输接口为一集成电路间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电路具有多个旁路开关,所述旁路开关排列成一旁路矩阵。
9.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用以耦接一外部装置,包括:
一第一内部装置;以及
一微控制电路,包括:
一第一传输接口,用以耦接所述外部装置,其中所述外部装置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外;
一第二传输接口,用以耦接所述第一内部装置;
一旁路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接口及所述第二传输接口之间,当所述旁路电路被触发时,所述外部装置通过所述旁路电路与所述第一内部装置沟通;
一控制电路,根据一设定值,触发所述旁路电路;以及
一按钮,
其中:
当所述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电路触发所述旁路电路,当所述按钮未被按下时,所述控制电路不触发所述旁路电路;
当所述旁路电路被触发时,所述旁路电路直接传送所述第一传输接口的信号至所述第二传输接口或是直接传送所述第二传输接口的信号给所述第一传输接口。
CN202011594547.0A 2019-12-31 2020-12-29 微控制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Active CN113126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8544A TWI758675B (zh) 2019-12-31 2019-12-31 微控制電路及印刷電路板
TW108148544 2019-12-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541A CN113126541A (zh) 2021-07-16
CN113126541B true CN113126541B (zh) 2024-04-05

Family

ID=7677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4547.0A Active CN113126541B (zh) 2019-12-31 2020-12-29 微控制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6541B (zh)
TW (1) TWI75867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10A (zh) * 1991-11-19 1993-06-02 麦克罗维森公司 视频信号加密和解密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058A (zh) * 1993-12-16 1996-01-1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受保护的可编程盒式存储器及使用它们的计算机系统
CN101039038A (zh) * 2006-03-13 2007-09-19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组装置和控制电池组装置的方法
KR20090063087A (ko) * 2007-12-12 2009-06-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전자 소자, 시스템, 전기 회로의 테스트 방법 및 인쇄회로기판의 형성 방법
CN101542969A (zh) * 2006-10-30 2009-09-23 夏普株式会社 加密装置
CN102208975A (zh) * 2011-04-07 2011-10-05 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编码加密传输的方法
CN105183681A (zh) * 2015-07-02 2015-12-23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及具有控制芯片的控制装置
CN109920456A (zh) * 2017-12-12 2019-06-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器模块、存储器系统和操作存储器模块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2594B1 (en) * 1999-11-05 2001-07-17 Ati International, Sr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ble use of groups of pads of a system on chip
US6738858B1 (en) * 2000-05-31 2004-05-18 Silicon Labs Cp, Inc. Cross-bar matrix for connecting digital resources to I/O pins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7412588B2 (en) * 2003-07-25 2008-08-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processor system on chip with bridge coupling protocol converting multiprocessor macro core local bus to peripheral interfaces coupled system bus
TW200625093A (en) * 2005-01-06 2006-07-16 Abocom Sys Inc Multifuction adapter
TW200734854A (en) * 2006-03-10 2007-09-16 Mitac Int Corp Circuit structure of connection interface
CN105988404B (zh) * 2016-06-30 2018-12-04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伺服器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10A (zh) * 1991-11-19 1993-06-02 麦克罗维森公司 视频信号加密和解密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058A (zh) * 1993-12-16 1996-01-1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受保护的可编程盒式存储器及使用它们的计算机系统
CN101039038A (zh) * 2006-03-13 2007-09-19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组装置和控制电池组装置的方法
CN101542969A (zh) * 2006-10-30 2009-09-23 夏普株式会社 加密装置
KR20090063087A (ko) * 2007-12-12 2009-06-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전자 소자, 시스템, 전기 회로의 테스트 방법 및 인쇄회로기판의 형성 방법
CN102208975A (zh) * 2011-04-07 2011-10-05 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编码加密传输的方法
CN105183681A (zh) * 2015-07-02 2015-12-23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及具有控制芯片的控制装置
CN109920456A (zh) * 2017-12-12 2019-06-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存储器模块、存储器系统和操作存储器模块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799A (zh) 2021-07-16
TWI758675B (zh) 2022-03-21
CN113126541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25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information on an embedded system
JP2006065857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のプログラム強制ダウンロード方法及び装置
US20130336426A1 (en) Smart card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mart card
CN105653306A (zh) 显示启动设置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US20060156302A1 (en) Control program download device
US70134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bugging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N113126541B (zh) 微控制电路及印刷电路板
CN100384286C (zh) 智能卡的测试方法
US11106618B2 (en) Method for address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on a bus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CN107332589B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固件升级装置
US20060182229A1 (en) SATA device having self-test function for OOB-signaling
US8291270B2 (en) Request processing device, request processing system, and access testing method
CN109379110B (zh) 具有多个参数配置模式的中继装置及其参数配置方法
US8700826B2 (en) Controller, compu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853736B2 (en) Modul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program data to update program data in module
CN210052151U (zh) 一种双芯片程序更新装置
CN114253784A (zh) 芯片测试模式的配置方法、装置、soc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4281393A (zh) 同时编程多个存储器装置的方法与系统
JP525135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13407470B (zh) 少针脚型接口和通用异步收发器接口复用方法、装置、设备
EP4068107A1 (en) Audio control circuit, host device and associated control method
TWI721520B (zh) 操作裝置
CN213024170U (zh) 计算设备
CN110286935B (zh) 一种双芯片程序更新装置及方法
JP2018101252A (ja) Icカード、携帯可能電子装置及び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