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4488B -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4488B
CN113124488B CN202110570658.6A CN202110570658A CN113124488B CN 113124488 B CN113124488 B CN 113124488B CN 202110570658 A CN202110570658 A CN 202110570658A CN 113124488 B CN113124488 B CN 113124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length
refrigerant
indoor unit
press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06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4488A (zh
Inventor
夏维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06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4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4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 F24F11/87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by controlling outdo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制冷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依据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计算调节长度;依据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的连接管的长度会直接关系到进入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连接管的长度越长,冷媒制冷量的损失就会越大。通过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的连接管来对冷媒制冷量进行补偿,能够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多联机空调器包括控制器、室外机及多个室内机,室内机通过连接管与室外机连接,由于不同的室内机安装位置不同,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管之间的长度也不相同,距离室外机越远的室内机,其对应的连接管就越长。一般情况下,整个多联机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控制器会根据设定温度值来控制压缩机及室外风机的转速,使进入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能够使室内温度值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值。在整个多联机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的条件下,连接管越大越容易出现冷媒制冷量的损失,导致室内环境温度值长时间无法达到设定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多联机空调器的制冷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应用于多联机空调器,所述多联机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及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内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室外机连接,所述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
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的连接管的长度会直接关系到进入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连接管的长度越长,冷媒制冷量的损失就会越大。通过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的连接管来对冷媒制冷量进行补偿,能够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以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所述冷媒流量与所述冷媒制冷量正相关。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转速,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流量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的吸气压力值的吸气补正值;
计算当前吸气压力值与所述吸气补正值的和得到目标吸气压力值;
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使所述吸气压力值等于所述目标吸气压力值,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流量;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与所述冷媒流量正相关,且与所述吸气压力值负相关。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的吸气压力值的吸气补正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调节长度是否位于吸气调节区间内;
若所述调节长度位于所述吸气调节区间,则以与所述吸气调节区间对应的吸气设定值作为所述吸气补正值;其中,所述吸气调节区间为多个,所述吸气调节区间越大,所述吸气设定值越大。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室外风机的转速,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温度,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其中,所述冷媒温度与所述冷媒制冷量负相关。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室外风机的转速,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温度,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的排气压力值的排气补正值;
计算当前排气压力值与所述排气补正值的和得到目标排气压力值;
调节所述室外风机的转速,使所述排气压力值等于所述目标排气压力值,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温度;其中,所述排气的转速与所述冷媒温度及所述排气压力值反相关。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的排气压力值的排气补正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调节长度是否位于排气调节区间内;
若所述调节长度位于所述排气调节区间内,则以与所述排气调节区间对应的排气设定值作为所述排气补正值;其中,所述排气调节区间为多个,所述排气调节区间越大,所述排气设定值越大。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中,以所述连接管最长的所述室内机的所述连接管的长度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中,以所有所述连接管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中,以多个所述室内机中室内环境温度值最高的所述室内机的所述连接管的长度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中,以所有室内环境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的室内机的连接管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的内径值;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获取所述室外机的吸气压力值;
获取该室内机的蒸发压力值;
依据所述内径值、所述压缩机的转速、所述吸气压力值及所述蒸发压力值计算与该连接管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控制装置,应用于多联机空调器,所述多联机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及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内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所述制冷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
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的连接管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
调节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制冷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空调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制冷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多联机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联机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联机空调器的组成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100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300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310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312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320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322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装置的组成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多联机空调器;11-控制器;12-室外机;13-室内机;14-连接管;15-压缩机;16-室外风机;20-制冷控制装置;21-获取模块;22-计算模块;23-调节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多联机空调器10,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可以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能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值,提高了多联机空调器10的制冷能力。
多联机空调器10包括控制器11、室外机12及多个室内机13,室内机13通过连接管14与室外机12连接,由于不同的室内机13安装位置不同,连接室内机13与室外机12的连接管14之间的长度也不相同,距离室外机12越远的室内机13,其对应的连接管14就越长。一般情况下,整个多联机空调器10在工作过程中,控制器11会根据设定温度值来控制压缩机15及室外风机16的转速,使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能够使室内温度值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值。在整个多联机空调器10处于制冷模式的条件下,连接管14越大越容易出现冷媒制冷量的损失,导致室内环境温度值长时间无法达到设定值。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整个多联机系统中,最长的连接管14对压缩机15及室外风机16的转速进行补偿,该种方式容易出现控制不精准的问题,同时会在最长的连接管14对应的室内机13未处于制冷模式时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费。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改善上述问题,能够根据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长度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能够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值,提高制冷能力。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0,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
本实施例中,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长度会直接关系到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连接管14的长度越长,冷媒制冷量的损失就会越大。通过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来对冷媒制冷量进行补偿,能够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容易理解的是,冷媒制冷量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冷媒流量,另一个是冷媒温度,在冷媒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媒温度越小则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制冷量越大。同样的,在冷媒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媒流量越大则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制冷量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位置的室内机13与室外机12连接的连接管14的长度会根据安装位置不同出现细微差别,无法在出厂时即可获得连接管14的长度,在安装完成后可以直接测得不同连接管14的长度,也可以通过计算的到连接管14的长度。
请参阅图4,其中,步骤S100可以包括步骤S110、步骤S120、步骤S130、步骤S140及步骤S150。步骤S110-步骤S150公开了一种计算得到连接管14的长度的方式。
步骤S110,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内径值。
容易理解的是,连接管14的内径值不会跟随连接管14的长度发生变化,因此在出厂时可以预先将连接管14的内径值存储在多联机空调器10中。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在安装整个多联机空调器10的过程中,直接测得连接管14的内径值,然后将该内径值存储在多联机空调器10中。在计算连接管14的长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获取内径值。
步骤S120,获取压缩机15的转速。
在整个多联机空调器10处于制冷模式的条件下,压缩机15的转速主要反应冷媒流量,而连接管14越长,冷媒流量损失可能会越严重,可以根据压缩机15的转速大致得到当前流出的冷媒流量。
步骤S130,获取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吸气压力值是指压缩机15的吸气的压力值。通过吸气压力值及蒸发压力值可以计算出吸气压力值与蒸发压力值之间的压差,可以计算出连接管14的压力损失。
步骤S140,获取该室内机13的蒸发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压力值使指室内机13的蒸发器侧的压力值,一般情况下,若不存在压力损失的情况下,吸气压力值应该与蒸发压力值大致相等。连接管14越长,二者之间的压差损失越大,由此可见,蒸发压力值与吸气压力值之间的和是计算连接管14长度中的一个因素。
步骤S150,依据内径值、压缩机15的转速、吸气压力值及蒸发压力值计算与该连接管14的长度。
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连接管14的长度:
L=△P/[0.3164×{V×d/(μ/ρ)}-0.25/d×ρ×V2/2]
其中,L表示连接管14的长度,△P表示蒸发压力值与吸气压力值的和,V表示连接管14内的冷媒的流速,d表示连接管14的内径,μ表示冷媒粘度,ρ表示冷媒密度。其中冷媒流量可以通过冷媒流速及连接管14的内径计算得到。
请参阅图3,步骤S200,依据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调节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根据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长度来计算出调节长度。可能出现同时有多个室内机13处于制冷模式,根据多个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计算调节长度可以有多种方式。
以下分别列举几种方式,不同的计算方式各有利弊,调节长度可以根据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计算得到。在计算调节长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设置不同的计算方式。
第一、在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中,以连接管14最长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长度作为调节长度。
一般情况下,通常连接管14越长,冷媒制冷量损失越大,以处于制冷模式的多个室内机13中,最长的连接管14的长度作为调节长度可以保证连接管14最长的室内机13能够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值。同样其他连接管14相对于最长的连接管14较小,更能够达到设定温度值。该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以最长的连接管14作为调节长度,长度较小的连接管14对应的室内机13在运行制冷模式时会出现冷媒换热不充分的问题,会小部分能量浪费,但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第二、在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中,以所有连接管14的平均值作为调节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平均值包括加权平均值和算术平均值两种方式,既可以采用算术平均值的方式计算调节长度,也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值的方式计算调节长度。
以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所有连接管14的平均值作为调节长度该种计算方式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能量浪费,同样的连接管14的长度大于平均值的室内机13还是会存在相对较慢的问题。
第三、在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中,以多个室内机13中室内环境温度值最高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长度作为调节长度。
环境温度值最高则说明该室内机13需要最多的制冷量才能够快速达到设定温度值,以室内环境温度值最高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长度作为调节长度,可以是最高的室内环境温度值能够快速降低了设定温度值,提高制冷效果。
第四、在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中,以所有室内环境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平均值作为调节长度。
室内环境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则说明需要采用冷媒进行制冷,以所有室内环境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平均值作为调节长度能够提高室内机13的制冷效果。
请参阅图3,步骤S300,依据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
冷媒制冷量主要和冷媒流量以及冷媒温度相同,因此将分别从调节冷媒流量以及冷媒温度两方面来调节冷媒制冷量。
请参阅图5,其中,步骤S300包括步骤S310以及步骤S320。
步骤S310,依据调节长度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以通过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冷媒流量与冷媒制冷量正相关。
容易理解的是压缩机15的转速越大,则冷媒流量越大,冷媒流量越大,则冷媒制冷量就越大。相反,压缩机15的转速越小,则冷媒流量越小,冷媒流量越小,则冷媒制冷量就越小。根据调节长度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进而可以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
请参阅图6,其中,步骤S310包括步骤S312、步骤S314及步骤S316。
步骤S312,依据调节长度计算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的吸气补正值。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5在运行过程中,吸气压力值越大则说明转速越小,吸气压力值越小则说明压缩机15的转速越大,通过检测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来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
也就是说,通过补正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也就是变相调节了压缩机15的转速,从而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的冷媒流量。
请参阅图7,其中,步骤S312包括步骤S3121以及步骤S3123。
步骤S3121,判断调节长度是否位于吸气调节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调节长度对应不同的吸气补正值,需要对调节长度进行判断,以补正对应的吸气补正值,从而避免补正不当或者是出现过渡补正。
步骤S3123,若调节长度位于吸气调节区间,则以与吸气调节区间对应的吸气设定值作为吸气补正值;其中,吸气调节区间为多个,吸气调节区间越大,吸气设定值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长度越小则说明调节的压缩机15的转速就越小,可以以较大的吸气补正值进行补正,或者是不对吸气压力值进行补正。下表为不同的吸气调节区间对应的吸气设定值。
例如:若计算出的调节长度为45m,则以-0.05作为吸气补正值,在计算出调节长度后可以查表得到对应的吸气设定值。
Figure BDA0003082546410000101
Figure BDA0003082546410000111
请参阅图6,步骤S314,计算当前吸气压力值与吸气补正值的和得到目标吸气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出吸气补正值后,在当前吸气压力值的基础上加上吸气补正值即得到目标吸气压力值,根据目标吸气压力值来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从而可补正进入到室内机13的冷媒流量。
步骤S316,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使吸气压力值等于目标吸气压力值,从而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其中,压缩机15的转速与冷媒流量正相关,且与吸气压力值负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当计算出目标吸气压力值后,不断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检测吸气压力值,直至使吸气压力值等于目标吸气压力值为止,使压缩机15保持当前的转速运行,可以使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增大,加快制冷效果。
由此可见,步骤S312到步骤S316主要是如何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从而来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的冷媒流量。
请参阅图5,步骤S320,依据调节长度调节室外风机16的转速,通过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温度,从而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其中,冷媒温度与冷媒制冷量负相关。
除了可以通过调节冷媒流量的方式来调节冷媒制冷量之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冷媒温度来调节冷媒制冷量。
请参阅图8,其中,步骤S320包括步骤S322、步骤S324及步骤S326。
步骤S322,依据调节长度计算室外机12的排气压力值的排气补正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室外风机16运行的过程中,室外风机16的转速越大则排气压力值越小,风速就越大,风速越大则换热量就越大,冷媒温度就会越小。同样的,如果室外风机16的转速越小则排气压力值越大,风速就越小,风速越小则换热量就越小,冷媒温度就会越高。
通过补正室外风机16的排气压力值也就是变相调节了室外风机16的转速,从而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的冷媒温度。
请参阅图9,其中,步骤S322包括步骤S3221以及步骤S3223。
步骤S3221,判断调节长度是否位于排气调节区间内。
同样,由于不同的调节长度对应不同的排气补正值,需要对调节长度进行判断,以补正对应的排气补正值,从而避免补正不当或者是出现过渡补正。
步骤S3223,若调节长度位于排气调节区间内,则以与排气调节区间对应的排气设定值作为排气补正值;其中,排气调节区间为多个,排气调节区间越大,排气设定值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长度越小则说明调节的室外风机16的转速就越小,可以以较大的排气补正值进行补正,或者是不对排气压力值进行补正。下表为不同的排气调节区间对应的排气设定值。
调节长度[m] 排气补正值[MPa]
不足30m -0.00
超30m不足60m -0.10
超60m不足90m -0.15
超90m不足120m -0.20
超120m不足150m -0.25
超150m不足180m -0.30
超180m以上 -0.35
请参阅图8,步骤S324,计算当前排气压力值与排气补正值的和得到目标排气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出排气补正值后,在当前排气压力值的基础上加上排气补正值即得到目标排气压力值,根据目标排气压力值来调节室外风机16的转速,从而可补正进入到室内机13的冷媒温度。
步骤S326,调节室外风机16的转速,使排气压力值等于目标排气压力值,从而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温度;其中,排气的转速与冷媒温度及排气压力值反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当计算出目标排气压力值后,不断调节室外风机16的转速,检测排气压力值,直至使排气压力值等于目标排气压力值为止,使室外风机16保持当前的转速运行,可以使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温度减小,加快制冷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出调节长度,再根据调节长度计算出排气补正值以及吸气补正值,通过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调节进入室内机13的冷媒流量,通过调节室外风机16的转速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的冷媒温度,从而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的冷媒制冷量,提高制冷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长度会直接关系到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连接管14的长度越长,冷媒制冷量的损失就会越大。通过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来对冷媒制冷量进行补偿,能够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控制装置20,制冷控制装置20包括: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100及其子步骤可以由获取模块21执行。
计算模块22,用于依据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调节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200可以由计算模块22执行。
调节模块23,用于依据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S300及其子步骤可以由调节模块23执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控制器11,控制器1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控制器1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单片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嵌入式ARM等芯片,控制器1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以存储可供控制器11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控制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是独立的外部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EPROM)。存储器还可以与控制器11集成设置,例如存储器可以与控制器11集成设置在同一个芯片内。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应用于多联机空调器(10),所述多联机空调器(10)包括室外机(12)及多个室内机(13),所述室内机(13)通过连接管(14)与所述室外机(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
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调节长度;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
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以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所述冷媒流量与所述冷媒制冷量正相关;
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所述压缩机(15)的转速,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的吸气补正值;
计算当前吸气压力值与所述吸气补正值的和得到目标吸气压力值;
调节所述压缩机(15)的转速,使所述吸气压力值等于所述目标吸气压力值,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其中,所述压缩机(15)的转速与所述冷媒流量正相关,且与所述吸气压力值负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的吸气补正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调节长度是否位于吸气调节区间内;
若所述调节长度位于所述吸气调节区间,则以与所述吸气调节区间对应的吸气设定值作为所述吸气补正值;其中,所述吸气调节区间为多个,所述吸气调节区间越大,所述吸气设定值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室外风机(16)的转速,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温度,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其中,所述冷媒温度与所述冷媒制冷量负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室外风机(16)的转速,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温度,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12)的排气压力值的排气补正值;
计算当前排气压力值与所述排气补正值的和得到目标排气压力值;
调节所述室外风机(16)的转速,使所述排气压力值等于所述目标排气压力值,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温度;其中,所述排气的转速与所述冷媒温度及所述排气压力值反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12)的排气压力值的排气补正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调节长度是否位于排气调节区间内;
若所述调节长度位于所述排气调节区间内,则以与所述排气调节区间对应的排气设定值作为所述排气补正值;其中,所述排气调节区间为多个,所述排气调节区间越大,所述排气设定值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中,以所述连接管(14)最长的所述室内机(13)的所述连接管(14)的长度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中,以所有所述连接管(14)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中,以多个所述室内机(13)中室内环境温度值最高的所述室内机(13)的所述连接管(14)的长度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所述调节长度的步骤包括:
在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中,以所有室内环境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的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调节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的内径值;
获取压缩机(15)的转速;
获取所述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
获取该室内机(13)的蒸发压力值;
依据所述内径值、所述压缩机(15)的转速、所述吸气压力值及所述蒸发压力值计算与该连接管(14)的长度。
11.一种制冷控制装置,应用于多联机空调器(10),所述多联机空调器(10)包括室外机(12)及多个室内机(13),所述室内机(13)通过连接管(14)与所述室内机(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控制装置(20)包括:
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处于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
计算模块(22),用于依据所有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所述室内机(13)的连接管(14)长度计算调节长度;
调节模块(23),用于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使室内环境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值;
所述调节模块(23),用于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调节压缩机(15)的转速,以通过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制冷量,所述冷媒流量与所述冷媒制冷量正相关;
所述调节模块(23),用于依据所述调节长度计算所述室外机(12)的吸气压力值的吸气补正值;计算当前吸气压力值与所述吸气补正值的和得到目标吸气压力值;调节所述压缩机(15)的转速,使所述吸气压力值等于所述目标吸气压力值,从而调节进入到所述室内机(13)中的冷媒流量;其中,所述压缩机(15)的转速与所述冷媒流量正相关,且与所述吸气压力值负相关。
12.一种多联机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用于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
CN202110570658.6A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Active CN113124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0658.6A CN113124488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0658.6A CN113124488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4488A CN113124488A (zh) 2021-07-16
CN113124488B true CN113124488B (zh) 2022-03-25

Family

ID=7678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0658.6A Active CN113124488B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44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394B (zh) * 2021-08-05 2022-11-2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3819574B (zh) * 2021-10-28 2022-10-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287A (zh) * 2013-12-25 2015-07-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选型软件构建及计算管长的方法及系统和中央空调器
CN105588385A (zh) * 2014-12-16 2016-05-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514767A (zh) * 2017-08-31 2017-12-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制冷系统能效的装置和方法
CN110360704A (zh) * 2018-04-09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连接管压力损耗补偿方法及装置
US11137162B2 (en) * 2019-06-14 2021-10-05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with zone grouping
JP7386637B2 (ja) * 2019-07-12 2023-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4488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4488B (zh)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器
CN111076353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47780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323440B (zh) 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03884140B (zh) 空调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41017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压缩机的频率控制方法
CN103807970B (zh) 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434943B (zh) 一种限制空调压缩机频率的方法
CN109751727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612021B (zh) 一种多联空调系统异响控制方法和多联空调系统
CN111964233B (zh) 一种开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621050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902403A (zh) 空调器及其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536653B (zh) 噪音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EP3859244A1 (en) Air-conditioner
CN114279050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034124A1 (zh) 自动调温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US201403437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ressor Overspeed Control
CN115451564A (zh) 空调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654214B (zh) 空调器自清洁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7078261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除湿制御方法
CN106288130B (zh) 空调室外机电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12161372B (zh) 有效降噪的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13983756A (zh) 一种风冷冰箱控制方法、装置及风冷冰箱
CN110671783B (zh) 一种空调器除湿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7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