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4174A -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4174A
CN113124174A CN201911396805.1A CN201911396805A CN113124174A CN 113124174 A CN113124174 A CN 113124174A CN 201911396805 A CN201911396805 A CN 201911396805A CN 113124174 A CN113124174 A CN 113124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electronic expansion
port
valve body
flow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68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68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4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4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0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screw-spindle
    • F16K1/04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screw-spindle with a cut-off member rigid with the spindle, e.g. mai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2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电子膨胀阀,其设置有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两个阀腔分别位于阀口部两侧,第一阀腔与第二阀腔能通过阀口连通,电子膨胀阀还设置有挡流件,挡流件包括有凸部,凸部与阀芯相对设置,阀芯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阀腔,凸部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阀腔,这样在冷媒经第一阀腔向第二阀腔方向节流经过阀口后,由于凸部,会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式,可以改变冷媒流体的流动,改善冷媒的流动噪音,以满足一些系统改善噪音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两个换热器以及其它零部件,节流 元件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用于冷媒的节流调节,使用电子膨胀阀可实现 相对精确控制而提高系统能效。当冷媒经过电子膨胀阀时,可能会产生一 定的噪音。改善冷媒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噪音,是长期以来电子膨胀阀及制 冷系统的相关技术人员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用于改善冷媒流经电子膨胀 阀的噪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阀体部件、阀芯,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体, 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阀座包括阀口部,所述电子膨胀阀包 括第一阀腔以及第二阀腔,所述第一阀腔位于阀口部相对上方一侧,所述 第二阀腔位于阀口部相对下方一侧;所述电子膨胀阀在所述阀口部设置有 阀口,所述阀口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阀腔以及第二阀腔;所述电子膨胀阀具 有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所述第二 接口与所述第二阀腔连通;所述阀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腔,所述阀 芯与所述阀口配合用于调节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流量;所述阀口的通径小于 所述第二接口的通径,所述第二接口的通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腔的通径;所 述电子膨胀阀包括挡流件,所述挡流件与所述阀体的侧壁部固定连接或者 限位连接,所述挡流件包括凸部,所述挡流件位于所述阀口部的相对下方, 所述凸部对向所述阀芯设置或所述凸部朝向所述阀口设置,所述凸部在靠 近所述阀口的部位小于所述凸部相对远离所述阀口的部位。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制造方法。
通过在电子膨胀阀阀口部两侧设置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阀芯的至少 部分在第一阀腔,在阀口部下方或第二阀腔,设置与阀芯相对的凸部,使 冷媒在由第一阀腔通过阀口进入第二阀腔时,经凸部的设置,使冷媒在这 个方向通过阀口时会改善节流后的流动方式,改善冷媒流体在中部的压力, 从而改善冷媒电子膨胀阀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第一种实施例电子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膨胀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与阀体部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图6为图1所示挡流件的示意图,图4为剖视示意图,图5为俯 视示意图,图6为立体示意图;
图7-图9为电子膨胀阀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针对阀口部结构;
图10为电子膨胀阀阀座组件一种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11为电子膨胀阀阀座组件以及引导部、连接件的一种制造方法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6,图1是电子膨胀阀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电子膨胀阀的局部的剖视示意图,主要包括阀 座与阀体部件部分,这样可以清楚阀口部的结构;图4-图6为图1电子膨胀 阀中挡流件的示意图,其中图4为剖视示意图,图5为俯视示意图,图6 为立体示意图。
需要指出的是,下面的技术方案针对具体的电子膨胀阀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主要通过对冷媒流动的流道结构进行改进以改善冷媒流动噪音,具 体是在阀口相对部位设置凸部。对于电子膨胀阀的其他部件,如磁转子组 件、丝杆阀芯组件、螺母组件、止动装置等部件这里不作限制,本申请的 技术方案并不对上述部件的结构进行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 披露的技术方案,可以将其应用于所有类似的电子膨胀阀结构。本文关于上述磁转子组件、丝杆阀芯组件等其他部件的描述,仅是便于了解电子膨 胀阀的基本工作原理,而并非进行结构上的限定。
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1、阀体部件14,另外还包括连接件15、套管 16、磁转子组件17、丝杆阀芯组件18、螺母组件19,阀体部件14包括阀 体141,阀座11与阀体14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同时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管 121和第二接管122。如图1所示的方向,在阀座1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 连接件15,连接件大致呈底部开口的杯型,其底部具有开口,连接件与阀 座11固定连接,同时与套管16固定连接,即阀座通过连接件与套管连接。 具体而言,可以在阀座11上侧设置台阶,并将连接件15的底部开口与该 台阶配合,并将两者焊接进行固定,或采用其他形式将两者先相对固定如 卡接再焊接固定等。
在连接件15的上侧,还设置有套管16,套管16与连接件15可以采 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套管16、连接件15、阀座11三者固定连 接,三者之内的空间,设置有磁转子组件17、丝杆阀芯组件18、螺母组件 19。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结构中,连接件15并不是必须存在的,当不存 在连接件15时,也可以采用套管16直接与阀座11固定连接的方式,或者 采用其他部件固定的方式,比如,直接将阀座11的外缘部向上延伸后与套 管16焊接固定的方式。
磁转子组件17能感应电磁线圈的电磁力而转动,磁转子组件17包括 磁转子171以及与磁转子171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的连接板172,丝杆阀 芯组件18包括丝杆181,丝杆181与连接板172固定连接,这样,丝杆181 通过连接板172与磁转子组件17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具体的,丝杆181 与连接板172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或者通过卡接、压接等其他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方式连接。
丝杆阀芯组件还包括阀芯182、套筒部183、套筒盖184、固定件185、 弹簧186以及支撑部件187,丝杆181与阀芯182之间通过套筒实现浮动 连接,套筒包括套筒部183与套筒盖184,套筒部183大体呈底部开口的 杯形,其底部有开口,阀芯182穿过该开口并与套筒部183限位设置,阀 芯182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阀腔A,在电子膨胀阀工作时,阀芯182能在 带动下相对阀口动作一定行程从而与阀口1121配合用于调节节流。即,在 电子膨胀阀工作过程中,阀芯182可以相对阀口部112在一定的行程内上 下移动以调节阀口1121的开度,在阀芯与阀口部112抵接时,阀芯182 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克服弹簧力相对套筒部183移动,但不会脱离套筒。在 套筒部183的顶部设置有套筒盖184,套筒部183与套筒盖184相对固定 或限位设置,套筒盖184设置有抵接部,丝杆18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固 定件185,固定件185上设置翼部,在翼部朝向阀芯一侧,还设置有弹簧 186,并由支撑件187进行支撑,弹簧186的一端与翼部朝向阀芯一侧相抵 接,另一侧与支撑件187相抵接;在装配时,丝杆181穿过套筒盖184, 将固定件185与丝杆181固定连接后再与套筒部183组装,将套筒盖184 与套筒部183组装。这样,套筒盖184的抵接部与固定件185的翼部对向 设置,形成限位结构,并且同时使套筒与丝杆181形成类似悬挂的浮动连 接结构。套筒部183与丝杆181之间无法脱离,因弹簧的作用,在阀芯与 阀口部112抵接时可以作一定行程的相对运动。本文所述的脱离,是指套 筒部183与丝杆181之间分离成彼此没有任何限制的两个单独部件,而不 仅仅指两者没有物理上的接触。
螺母组件19包括螺母191以及连接片192,螺母191与连接片192固 定连接,连接片192可以由金属板冲压形成,螺母191通过金属制的连接 片192与套管16和或连接件15固定设置,螺母191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 以连接片192为嵌件经注塑成形,连接片192与连接件15可通过焊接的方 式进行固定连接。当不设置连接件时,可以将连接片192与阀座11或套管 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螺母191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孔,螺母在设置该通孔的内侧壁设置 内螺纹,与之相应的,丝杆181的外周面设置有相对应的外螺纹,这样当 磁转子组件17转动时,丝杆181在螺纹副的作用下,在转动的同时,还相 对螺母组件19作升降运动,从而带动阀芯182在一定范围内作升降运动。
电子膨胀阀包括引导部20,引导部20大体呈筒状,在本实施例中, 其外周设置有第一外缘部201以及第二外缘部202,其中,第一外缘部201 的外径小于第二外缘部202的外径,并且,第一外缘部201的外径与螺母 191下端部的内孔相适应,这样,在装配时,螺母191套装在引导部20的 上端,第一外缘部201可以对螺母的装配实现导向。第二外缘部202的外径与阀座11的部分内壁的内径相适应,在装配时可以实现导向,具体可以 采用过盈压配等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使引导部20与阀座11固定连接。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第一外缘部201的外 径小于第二外缘部202的外径,是基于阀座内孔的内径小于螺母下端部的 内孔的内径设计而确定的,作为等同的替换方式,也可以将阀座内孔的内 径设置为大于螺母下端部内孔的内径,或者将两者的内径设置为相同或者 大致相同。引导部20的内部还设置有阀芯引导部203,阀芯引导部203的 内径与阀芯182的外径相匹配,使得阀芯182的外缘面可以沿着阀芯引导 部203移动,这样,在阀芯移动时,阀芯引导部203能够对阀芯提供良好 的导向及径向支撑,可以相对减少因阀芯的摆动而造成阀口部位的异常磨 损。
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1、阀体部件14、第一接管121、第二接管122, 阀座11、阀体部件14、第一接管121、第二接管12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具体地,阀座11与阀体14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阀座11与第一接管121 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阀体141与第二接管12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阀座11 具有阀口部112,在阀口部112设置有阀口1121,电子膨胀阀具有第一阀腔A以及第二阀腔B,本申请中以阀口部112以上的阀腔、且与第一接管121的第一接口1211连通的部分为第一阀腔A,以阀座以下的阀腔、且与 第二接管122的第二接口1221连通的部分为第二阀腔B,第一阀腔A与 第二阀腔B能通过阀口1121连通,第一阀腔A位于阀口部112相对上方 一侧,第二阀腔B位于阀口部112相对下方一侧,阀口1121的通径D小 于第二接口1221的通径H2,第二接口1221的通径H2小于第二阀腔B的 通径H1,第一接口1211的通径H3小于第二阀腔B的通径H1。本文中第 二阀腔B不限于通径大小相同,如通径大小不同,第二阀腔B的通径H1 指相对最大处的通径。
有的系统可能需要电子膨胀阀能双向流动,本文中冷媒从第一接口向 第二接口方向流动定义为第一流动方向,冷媒从第二接口向第一接口方向 流动定义为第二流动方向,或者说冷媒从第一接管经第一阀腔、阀口、第 二阀腔向第二接管方向流动定义为第一流动方向,冷媒从第二接管经第二 阀腔、阀口、第一阀腔向第一接管方向流动定义为第二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的阀口部112的厚度,从阀口1121部位径向向外逐渐增大, 即阀口部112在阀口处的壁厚h相对最薄,阀口部112在阀口处的壁厚h 是阀口部相对最小的壁厚,换一种说法h是阀口的高度。阀口部112的壁 厚径向向外厚度逐渐增大,阀口部112在阀口处的壁厚h小于阀口部112 远离阀口处的壁厚H,这样可相应减小阀口部112在阀口处的壁厚h,使 阀口部112在阀口处的壁厚h可以在0.25mm-0.45mm之间,甚至在 0.25mm-0.4mm之间,从里向外阀口部的壁厚是增加的,或者说阀口部的 下壁1122大致呈喇叭状,如,阀口部112的下壁1122,从经中心形成的 截面看,下壁1122在截面的延长线大致呈一个α的角度,如图2,α可在 100°-140°之间,或α在110°-130°之间。这样,冷媒在第一流动方向流动时, 冷媒经过阀口1121,经喇叭状的渐扩区1110,有利于冷媒向周侧区域扩散, 从而改善冷媒第一流动方向流动的噪音。即电子膨胀阀在阀口部112的通 道空间包括阀口1121与阀芯形成的空间及渐扩区1110与阀芯形成的空间, 冷媒以第一流动方向流动时,先流经阀口1121,经渐扩区1110,再进入第 二阀腔B。
本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还包括挡流件133,阀体部件14包括阀体141 与挡流件133,挡流件133包括配合部1331、凸部1332、连接部1333,在 本实施例中,挡流件133可以采用冲压等方式一次性成形,并且同时形成 缺口1334,缺口1334将若干配合部1331分隔。并且,当挡流件133与阀 体部件14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时,缺口1334能够将挡流件133的上下两 侧的阀腔空间连通。配合部1331用于与阀体的内壁配合固定或限位安装, 连接部1333连接凸部1332与配合部1331。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1331 的数量为3个,相应的,缺口1334的数量也为三个,凸部1332大致呈帽 状,凸部为突出结构,以附图1所示为基准,凸部1332朝向阀口1121的 方向呈凸起状,或者说凸部1332朝向阀芯的方向突出设置,在阀芯位于阀口时,凸部对向阀芯,在阀芯没有位于阀口时,凸部朝向阀口。凸部可以 使冷媒从阀口部流到第二阀腔B时,大部分冷媒向凸部的周侧区域导流, 使中部的冷媒相对减少,从而改善冷媒流动的噪音;即电子膨胀阀在第二 阀腔B设置有凸部,或者电子膨胀阀具有凸部,凸部至少有部分在阀口部 下方,凸部1332向阀口方向突出设置或者说凸部1332有突出部对向阀芯 方向。本实施例的凸部1332靠近阀口1121的部位0处相对较小,而凸部 1332相对远离阀口1121的部位M处相对较大,凸部1302的最大部位M 可大于阀口的通径D,或凸部1332从相对靠近阀口1121的部位0处向远 离阀口1121的部位M处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的挡流件133采用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板材冲压加工形成, 相对所需的材料更少,加工也更简单。并且,挡流件的配合部1331分布在 圆周方向,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装配的时候,配合部1331能够对阀体的内 壁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从而有利于挡流件与阀体的预定位。作为一种可替 代的方案,可以不再阀体的内壁或外壁设置针对挡流件的定位结构,而是 直接将挡流件压入阀体的内壁,利用配合部1331的预紧力与阀体相持相对 位置的固定,然后在阀体与阀座装配的时候,使阀座的下端部与配合部的 顶部相抵接并推动挡流件继续往阀体的内壁移动一段距离,由于阀座与阀 体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当阀座与阀体实现定位之后,挡流件也随之实现 定位,并且,挡流件的顶部与阀座的底部保持抵接状态。这种结构实现炉 中焊时,焊料容易从阀座与阀体之间的间隙流入,并流入挡流件的配合部 与阀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而作为可替代的方案,也可以将凸部1332的整体或者凸部的顶部的 一部分(即以图1为基准,相对靠近上方的部分)作为单独的零件加工后, 再与挡流件133的其他部分采用焊接或者铆接等方式组合为一起,形成一 个组件,作为完整的挡流件133。
阀体141在其侧壁部1411处还具有凹部140,凹部140可以是打点形 成或刻槽形成向内的凹槽结构,对挡流件进行限位或固定,即挡流件是限 位或固定于阀体的侧壁部1411。当然,除了采用凹部140进行限位或固定 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挡流件进行限位或固定,比如可以将挡流 件采用过盈压装的方式从阀体141的上端压入,然后采用点焊的方式将挡 流件固定在阀体的侧壁部1411,也同样能实现固定的目的。
作为另一种可替代的方案,还可以将挡流件采用塑料材料注塑而成, 塑料材料制成的挡流件在与阀体的内侧壁装配之后不适合采用炉中焊接, 可以通过打点形成或刻槽形成的向内的凹部140,对挡流件进行限位固定, 而阀座与阀体的固定则可以采用激光焊接等方式进行密封固定。
另外阀体141在其侧壁部1411还设置有向内的翻边部1412,以方便 与第二接管122配合连接。凸部与阀芯相对设置,具体可以在正对的部位, 以改善冷媒流体在中部的流动方式,以减小冷媒噪音,另外凸部可以大致 呈流线形设计,以减小冷媒流动阻力。在阀芯与阀口部抵接时,凸部设置 的位置使凸部与阀芯不会接触,但可以相对接近阀芯。凸部的结构并不限 于本实施例上小下大的结构,也可以是上下大小大致相同的结构。挡流件 可以是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材料经冲压加工形成。
阀体141的材料可以采用不锈钢,如阀体由不锈钢板材或管材经拉伸 或冲压或挤压加工形成;阀体的壁厚小于1mm;阀体的底壁部1413到阀口 部121的距离L是第二接口1221的通径H2的两倍以上。
上述电子膨胀阀设置有两个阀腔,分别位于阀口部两侧,第一阀腔与 第二阀腔能够通过阀口连通,且在第二阀腔或阀口部下方设置有凸部,凸 部向阀口方向突出设置或者说凸部对向阀芯方向设置,使冷媒在第一流动 方向节流时,冷媒节流后流出到第二阀腔,第二阀腔具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结合凸部的设置,改变冷媒中部的流动方式,凸部与阀芯相对设置或朝向 阀口设置,可以阻挡冷媒流体在中部的汇流,改善冷媒的流动噪音。另外可使凸部的最大处大于阀口的通径,改善冷媒的流动噪音。在第二流动方 向时,也能有效改善冷媒的流动噪音。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子膨胀阀的制造方法,特别是电子膨胀 阀阀座组件的制造方法。
请参照图10,图10为电子膨胀阀阀座组件一种制造方法示意图。
本说明书所述的阀座组件,包括阀座11、阀体141、挡流件133、第 一接管121、第二接管122。请参照图10,图10是阀座组件的制造方法示 意图。如图10所示,阀体141、第二接管122、第一接管121、挡流件133 可以事先各自制备完成。其中,阀体141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薄壁件旋 压制成,并且制造阀体141时,在其侧壁部1411加工形成向内的翻边部1412,然后将第二接管122插入阀体141,并通过工装保证第二接管插入 的深度,比如使第二接管122的端部与翻边部1412的端部平齐或者大致相 等,由于阀体141为薄壁件,这样可以保证阀体141与第二接管122的连 接强度。阀体141与第二接管122装配完毕后,在两者的接合部位放置第 一焊环1a。
挡流件133采用不锈钢板材冲压加工而成,具体地,可以在呈圆形的 板材上冲压形成三个缺口部1334,并同时形成配合部1331,也可以放在特 制的模具里,在冲压形成缺口部1334的同时,使相对位于挡流件边缘部的 相对于中间部位向上翻折,并在挡流件的中间部位向上拱起,形成凸部 1332,这样,挡流件133可以通过一次冲压即可成型。
然后再将挡流件133装配至阀体141上,具体地,可以将挡流件133 从阀体141上方的开口压入,使挡流件的配合部1331与阀体的内壁贴合, 并实现挡流件133与阀体141的相对固定。具体而言,在一种具体的实施 方式中,可以直接采用过盈压配的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再与阀座11配合后 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作为可替换的方式,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还 可以在阀体141的侧壁部1411设置凹部140,比如采用打点形成或者刻槽 形成向内的凹槽结构,这样,挡流件133装入阀体141之后,由凹部140 进行限位,即使挡流件133与阀体14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由于凹部140 的存在,挡流件133也不会在加工过程中滑落至阀体141的底部。或者, 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定位方式,比如先将挡流件133压入阀体141,然后采 用点焊的方式将挡流件133与阀体141固定连接,这样就不需要在侧壁部 1411上设置凹部,也同样能够实现固定连接的目的。
挡流件133与阀体141装配后,再与阀座11装配,具体而言,可以在 阀座11下端部加工配合部113,配合部113的外径与阀体141上端部的内 径相适应,然后将配合部113压入阀体141上方的开口,可以是过盈压配, 也可以是间隙压配,使两者压装到位。并在阀座11与阀体141之间放置第 二焊环1b。
阀座11的侧壁上加工有安装部114,第一接管121通过插入安装部114 实现与阀座11的固定连接,具体地,可以利用工装定位,使第一接管121 插入预定的深度,并在第一接管121和阀座11之间放置第三焊环1c。
将以上组装完毕的组件放入隧道炉中实施炉焊,上述第一焊环1a熔化 后使第二接管122与阀体141固定连接;第二焊环1b熔化后使阀座11、 阀体141、挡流件133固定连接;第三焊环1c熔化后使第一接管121与阀 座11固定连接。即,可以通过一次炉焊的形式形成阀座组件。
图11为电子膨胀阀阀座组件以及引导部、连接件的一种制造方法示意 图。上述对阀座组件的制造方法进行了描述,另外,为了提高效率,还可 以将引导部20、连接件15与上述阀座组件一起通过一次炉焊完成固定连 接。如图11所示,可以先将阀座11和引导部20通过过盈或间隙压配的方 式装配,然后通过激光焊固定连接,当然可以采用点焊固定然后再一次性 炉焊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将连接件15与阀座11进行装配,并在 连接件15与阀座11之间放置第四焊环1d,阀座11与阀体141、第一接管 121、第二接管122之间的装配方式可参照上述阀座组件的装配方式。阀座、 引导部、连接件、挡流件、阀体、第一接管、第二接管一起装配完毕后一 起放入隧道炉中实施炉焊,这样,第一焊环1a、第二焊环1b、第三焊环 1c、第四焊环1d可以在炉焊过程中一起熔化,从而完成该组件的制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焊环1a、第二焊环1b为环形,可直接分别 套装在第一接管121以及第二接管122上,第三焊环1c、第四焊环1d为 带缺口的环状,可以在相应的组件装配完毕后再放置。当然,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理解,以上仅是焊环具体形状的一种示例,第三焊环1c、第四焊 环1d也可以设置环形,这样在装配时,只需先套上焊环然后再组装相应的 部件即可。
阀口部的结构还可以作一些改变,如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该实施例 的阀座11a与上述实施例有所区别,主要是阀口部112a的结构,阀口部 112a的下壁,从经中心形成的截面看,下壁呈外凸的圆弧状。阀口部的下 壁也大致呈喇叭状,阀口部112a的厚度,从阀口1121部位径向向外也呈 现逐渐增加,只是增加的方式越靠近中部增加越快,阀口部112a在靠近阀 口处的壁厚h相对最薄,而径向向外厚度逐渐增加,阀口部112a在阀口处 的壁厚h明显小于阀口部112a远离阀口处的壁厚H,这样,可相应减小阀 口部112a在阀口处的壁厚h,如,阀口部112a在阀口处的壁厚h,如h可 以在0.25mm-0.45mm之间,甚至在0.25mm-0.4mm之间,从里向外阀口部 的壁厚是逐渐增加的,即,电子膨胀阀在阀口部同样具有一个渐扩区1110, 冷媒在经阀口1121后能向周侧扩散,可以有利于改善冷媒噪音。
如图8,电子膨胀阀还可以采用另一阀座11b,相应地,阀口部112b 的下壁从截面看,下壁呈内凹的圆弧状;或者说阀口部的下壁也大致呈喇 叭状,阀口部112b的厚度,从阀口1121部位径向向外也呈现逐渐增加的 结构,阀口部112b在阀口处的壁厚h相对最薄,而径向向外厚度逐渐增加, 阀口部112b在阀口处的壁厚h明显小于阀口部112b远离阀口处的壁厚H。
另外,阀口部的下壁部还可以是几种结构的组合,如图9,阀口部112c 的下壁从截面看,下壁包括第一部分112c1与第二部分112c2,第一部分 112c1在截面的形状呈外凸的弧状,第二部分112c2在截面的形状的延长 线呈一个角度,这样阀口部的下壁也大致呈喇叭状,阀口部112c的厚度, 从阀口1121部位径向向外也呈现逐渐增加的结构,阀口部112c在阀口处 的壁厚h相对最薄,而径向向外厚度逐渐增加,阀口部112c在阀口处的壁 厚h小于阀口部112c远离阀口处的壁厚H,即,电子膨胀阀在阀口部同样 具有一个渐扩区1110,冷媒在经阀口1121后能向周侧扩散,有利于改善 冷媒噪音。这里针对阀口部的形状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 制。
下面介绍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电子膨胀阀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阀口 部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阀口部没有设置渐扩区。凸部1302正对阀口1121 或正对阀芯182,冷媒在第一流动方向经电子膨胀阀节流时,冷媒从阀口 1121出来会由于凸部1302的存在向周侧导流,如果凸部1302是实体设置, 中部就基本不会有冷媒流过;这样可以改善阀芯周侧的冷媒向中间汇流的 干涉现象,从而改善冷媒流动噪音。
上述实施例的阀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经拉伸或挤压等加工形成, 如采用板材或管材加工形成,这样可以使加工相对方便,并使阀体的壁厚小 于1mm。本文中提及的通径,指其截面不限于是圆形的,如阀口的截面不 限于圆形,还可以包括其他形状,如第二阀腔的通径,其截面也不限于圆 形。第二接口的通径H2大于阀口1121的通径D,第二阀腔B的通径H1 大于第二接管连通的第二接口的通径H2,第二阀腔B的通径H1大于第一 接管用于连通的第一接口的通径H3,第二接管连通的第二接口的通径H2 大于阀口1121的通径D。这里,通径相当于当量内径,即以该处的截面积 转变为相同截面积的圆形时的内径值,或者说两者具有相同的截面积,这 样具有相同的通流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名词,均是以说 明书附图作为基准,为便于描述而引入的;以及部件名称中的“第一”、“第 二”等序数词,也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引入的,并不意味着对部件的任何次序 作出任何的限定,另外,由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各零部件之间的某些部 位的功能相同,故本说明书对这些部位采用统一命名的方式。以上对相关 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子膨胀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 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 思想,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阀体部件、阀芯,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阀座包括阀口部,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第一阀腔(A)以及第二阀腔(B),所述第一阀腔(A)位于阀口部(112)相对上方一侧,所述第二阀腔(B)位于阀口部相对下方一侧;所述电子膨胀阀在所述阀口部设置有阀口(1121),所述阀口(1121)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阀腔(A)以及第二阀腔(B);所述电子膨胀阀具有第一接口(1211)以及第二接口(1221),所述第一接口(1211)与所述第一阀腔(A)连通,所述第二接口(1221)与所述第二阀腔(B)连通;所述阀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腔(A),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口(1121)配合用于调节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流量;所述阀口(1121)的通径小于所述第二接口(1221)的通径,所述第二接口(1221)的通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腔(B)的通径;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挡流件,所述挡流件位于所述阀口部的相对下方,所述凸部对向所述阀芯设置或所述凸部朝向所述阀口设置,所述凸部在靠近所述阀口的部位小于所述凸部相对远离所述阀口的部位,所述挡流件采用一体材料制成,所述挡流件包括配合部、连接部、缺口部、凸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阀体的侧壁部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挡流件包括凸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挡流件径向的中部区域,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挡流件相对的边部,所述缺口部分隔所述配合部,并且所述缺口部能够连通所述挡流件的上、下两侧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件为不锈钢材料冲压加工形成,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二阀腔或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凸部的最大处大于所述阀口的通径D;所述凸部相对靠近所述阀口部,所述阀体包括底壁部,所述凸部与所述阀口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凸部离所述阀体的底壁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件采用塑料材料注塑而成,所述挡流件的配合部与所述阀体的侧壁部限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件包括3个以上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弹性,所述配合部在与所述阀体装配后能对所述阀体的内壁施加预紧力,所述配合部的顶部与所述阀座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凸部包括一部分,所述凸部的这一部分从相对靠近所述阀口的部位向远离所述阀口的部位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在所述阀口部还设置有渐扩区(1110),所述渐扩区比所述阀口相对靠近所述第二阀腔,所述阀口部在靠近阀口处的壁厚h小于所述阀口部相对远离所述阀口处的壁厚H;所述阀口部在靠近阀口处的壁厚h在0.25mm-0.45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阀体由不锈钢板材或管材经拉伸或冲压或挤压加工形成;所述阀体的壁厚小于1mm;所述阀体的底壁部(1413)到所述阀口部的距离L是所述第二接管(122)的通径H2的两倍以上。
7.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挡流件、阀体、阀座、第一接管、第二接管,所述阀体的侧壁部加工形成向内的翻边部,所述阀座的侧壁加工安装部;
b、将所述第二接管插入所述阀体的侧壁部,并与所述翻边部配合,并在所述第二接管与所述阀体的接合部位放置第一焊环;
c、将挡流件从所述阀体的上端开口处压入并相对固定,再将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上端部装配固定,并在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接合部位放置第二焊环;
d、将所述第一接管插入所述安装部,并在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阀座的接合部位放置第三焊环;
e、将经过上述b、c、d步骤后获得的组件放入隧道炉中实施炉焊;
f、将e步骤获得的组件与螺母、丝杆阀针组件、磁转子组件、外壳进行装配、固定,形成电子膨胀阀;
上述b、c、d步骤的顺序可以互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g、制备引导部、连接件,所述引导部具有第二外缘部,所述连接件底部设置有开口;
h、将所述引导部通过第二外缘部与所述阀座11的上端部的内缘压装配合,并通过激光焊或者点焊固定;
i、将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开口套装在所述阀座11的上端部的外缘,并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阀座的接合部位放置第四焊环;
j、将经过所述b、c、d、h、i步骤后获得的组件放入隧道炉中实施炉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件采用不锈钢板材一次性冲压形成缺口部,并同时形成配合部和凸部。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挡流件与所述阀体采用过盈压配的方式进行固定;或者,在所述阀体的侧壁部采用打点或者刻槽的方式形成向内的凹槽;或者,先将所述挡流件压入所述阀体,并采用点焊的方式将所述挡流件与所述阀体固定。
CN201911396805.1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3124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6805.1A CN113124174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6805.1A CN113124174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4174A true CN113124174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6805.1A Pending CN113124174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417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42781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EP3096056B1 (en) Motor-driven valve
CN110891725B (zh) 焊接辅助接合部件
CN116428371A (zh) 电子膨胀阀以及制冷设备
WO2021218804A1 (zh) 电子膨胀阀
JP4813885B2 (ja) 弁装置
CN113124174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及制造方法
CN111102367A (zh) 电子膨胀阀
JP2005513375A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US11466789B2 (en) Valv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valve, and device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of a fluid in a vehicle transmission, comprising a valve designed as a pressure compensation valve
CN115681152A (zh) 一种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218845A1 (zh) 电子膨胀阀
JP2008088815A (ja) 中空ポペット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9229214A (ja) 四方切換弁
JP6093252B2 (ja) 弁装置
JP6964888B2 (ja) 流量調整弁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2146313A (zh) 电子膨胀阀
CN110735941B (zh) 一种控制阀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218782A1 (zh) 电子膨胀阀
JP4621402B2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燃料噴射弁および該燃料噴射弁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12146312A (zh) 电子膨胀阀
CN113062990A (zh) 电子膨胀阀
CN219994468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单向阀
CN107906214B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
CN113446402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