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8575B -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8575B
CN113118575B CN202110366608.6A CN202110366608A CN113118575B CN 113118575 B CN113118575 B CN 113118575B CN 202110366608 A CN202110366608 A CN 202110366608A CN 113118575 B CN113118575 B CN 113118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oil
oil inlet
sewage discharge
spl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66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8575A (zh
Inventor
刘学生
贺瑞和
张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66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8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8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8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8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8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9/00Machin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eating particular metal objects or for obtaining special effects or results on metal objects
    • B23H9/008Surface roughening or tex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1/00Auxiliary apparatus or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解决了现有的分路器存在无法调压、不便控制、极易因污泥发生堵塞的技术问题。该分路器包括分路器本体和排污管道,分路器本体包括主管道、进油管路和至少2个分路极管,主管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与分路极管数量相同的分路口,至少2个分路极管通过对应的分路口与主管道连通;进油管路设置在主管道其中一端,且进油管路与主管道连通,主管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排污口,排污管道通过排污口与主管道连通,并且进油管路、主管道和排污管道依次连通;沿主管道的径向方向,分路口和排污口分布于主管道的两侧。利用污泥在主管道中沉淀并与油液分层,将污泥通过排污口排出,防止分路器的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辊毛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背景技术
在对轧辊进行毛化处理时,依靠电极与轧辊间产生电火花,使轧辊表面毛化,为了保证毛化处理过程的安全,需要向轧辊输送绝缘油。但是多个电极间隔分布,为了给每个电极供油,采用分路器将油液分路输送。但在实际工作中,分路器存在无法调节油压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管路内部存有污泥,造成管路末端油路压力低,进一步地,绝缘油冲洗压力低会造成轧辊毛化不均匀,毛化Ra0.6-0.8的轧辊时,轧辊表面极易形成毛化缺陷。同时由于绝缘油内含有污泥,系统运行半年后内部管路会被堵住,所以每次年修都会对机床油路进行解体,使用工具对管路进行清理污泥,此项目占用大量的维护时间。
综上所述,现有的分路器存在无法调压、不便控制的技术问题,且极易因污泥发生堵塞,严重影响轧辊毛化质量、提高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既能调节系统压力,又能快速排出系统内部存有的污泥,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路器,包括分路器本体和排污管道,所述分路器本体包括主管道、进油管路和至少2个分路极管,所述主管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分路极管数量相同的分路口,所述至少2个分路极管通过对应的所述分路口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进油管路设置在所述主管道其中一端,且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通过所述排污口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并且所述进油管路、所述主管道和所述排污管道依次连通;所述分路口和所述主管道的轴心的连线与所述排污口和所述主管道的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低于所述排污口。
进一步地,所述分路器还包括集油盒,所述分路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集油盒中,所述集油盒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安装在所述集油盒的侧壁上;所述分路器本体还包括进油端盖和排污端盖,所述进油端盖和所述排污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分路器本体的两端,并且所述进油端盖和所述排污端盖分别与所述集油盒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油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管路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排污端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设置有出口阀;所述进油管路和所述排污管道通过连接管连通,且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连接管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出口阀与所述排污口之间,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与所述进油管路同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路器还包括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疏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2个分路极管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同一条母线上;所述分路器本体还包括单路手阀和单路压力表,每个所述分路极管上均设置有所述单路手阀和所述单路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路的入口端设置有总压力表,沿进油管路还设置有进油调节阀和进油压力表;所述排污管道上还设置有排污调节阀和排污压力表。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路器控制方法,所述分路器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分路器实施,所述分路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分路器在三种调节模式下切换工作,三种所述调节模式分别为:
全压输出模式;关闭所述出口阀,开启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排污调节阀,并使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排污调节阀分别处于设定开度,通过调节所述单路手阀调节各个所述分路极管的出口压力;
降压输出模式;开启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排污调节阀和所述出口阀,并关闭所述控制阀,通过调节所述单路手阀,调节各个所述分路极管的出口压力,通过油泵供给绝缘油以冲洗所述分路器本体,所述污泥通过所述排污管道排出;
压缩空气吹扫模式;首先关闭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排污调节阀和所有的所述单路手阀,通过所述疏通装置向所述主管道中通入压缩空气;随后将各路所述单路手阀依次打开,以实现分路极管的疏通。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轧辊毛化机床,包括输油设备、电极和上述的分路器,所述输油设备通过软管与对应的所述分路极管连通,且所述输油设备的出口靠近所述电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路器,包括分路器本体和排污管道,分路器本体包括主管道、进油管路和至少2个分路极管,主管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与分路极管数量相同的分路口,至少2个分路极管通过对应的分路口与主管道连通,通过分路极管将主管道内的油液分路并通入对应的设备中;进油管路设置在主管道其中一端,且进油管路与主管道连通,向主管道中通入新油,主管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排污口,排污管道通过排污口与主管道连通,并且进油管路、主管道和排污管道依次连通,油液通过进油管路进入主管道,并将沉淀至主管道底部的污泥冲向排污口,通过排污管路将系统内部的污泥排出,保证分路极管的通畅。分路口和主管道轴心的连线与排污口和主管道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利用油液堆积在主管道时,污泥会在主管道中沉淀并与油液分层的这一特性,沿主管道的径向方向,分路口和排污口分别分布于主管道的油液侧和污泥侧,保证通过分路极管进入设备的油不含污泥,沉淀分层后的污泥通过排污口排出,防止分路器的堵塞。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路器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分路器实施,分路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控制分路器在三种调节模式下切换工作,三种调节模式分别为:全压输出模式;关闭出口阀,开启进油调节阀、控制阀和排污调节阀,并使进油调节阀、控制阀和排污调节阀分别处于设定开度,通过调节单路手阀调节各个分路极管的出口压力,此时油液通过进油管路和排污管路同时从主管道的两端通入,稳定快速地为向分路极管供给绝缘油,油泵处于低频工作状态,可以降低能耗。降压输出模式,适用于绝缘油内含有大量的污泥时使用;开启进油调节阀、排污调节阀和出口阀,并关闭控制阀,通过调节单路手阀,调节各个分路极管的出口压力,通过油泵供给绝缘油以冲洗分路器本体,污泥通过排污管道排出。压缩空气吹扫模式;当单路极管被污泥堵塞时,首先关闭进油调节阀、排污调节阀和的单路手阀,通过疏通装置向主管道中通入压缩空气;随后将各路单路手阀依次打开,确定出堵塞的分路极管,并通过通入压缩空气实现疏通。
本发明提供的分路器控制方法,使得分路器具有控制总输出压力、控制单路输出压力、可以排除系统内部污泥的功能,解决EDT机床因冲洗压力不均匀造成的轧辊毛化缺陷。通过疏通装置对分路器主体内部的污泥进行吹扫,通过压缩空气的吹扫,快速的将系统管路内部堵塞的污泥排出,方便现场维护和使用。系统管路上多处装有压力表,可以对系统压力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单路手阀可以对各个分路极管进行逐一控制,实现冲洗压力的均匀性。
将本发明提供的分路器应用于轧辊毛化机床时,包括输油设备、电极和上述的分路器,输油设备通过软管与对应的分路极管连通,且输油设备的出口靠近电极,将油液分路送至电极处,用于轧辊毛化处理产生电火花过程中的绝缘保护。
本发明提供的分路器和轧辊毛化机床,分路器具有排除系统内部污泥的功能,解决了轧辊毛化机床因冲洗压力不均匀造成的轧辊毛化缺陷,且方便现场维护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路器的进油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路器的进油侧侧视图;
图4为图1的分路器的排污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轧辊毛化机床的分路器、输油设备和电极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说明:1-分路器本体,11-主管道,12-进油调节阀,13-进油管路,14-分路极管,15-进油端盖,16-排污端盖,17-进油压力表;2-排污管道,21-出口阀,22-排污调节阀,23-排污压力表,24-控制阀;3-集油盒,31-排油孔;32-螺纹副;4-总压力表;5-单路手阀;6-单路压力表;7-疏通装置;8-电极;9-输油设备;10-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无法调压、不便控制、且极易因污泥发生堵塞,严重影响轧辊毛化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既能调节系统压力,又能快速排出系统内部存有的污泥,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下面通过3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路器,包括分路器本体1和排污管道2,分路器本体1包括主管道11、进油管路13和至少2个分路极管14,主管道11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与分路极管14数量相同的分路口,至少2个分路极管14通过对应的分路口与主管道11连通,通过分路极管14将主管道11内的油液分路并通入对应的设备中;进油管路13设置在主管道11其中一端,且进油管路13与主管道11连通,向主管道11中通入新油,主管道1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排污口,排污管道2通过排污口与主管道11连通,并且进油管路13、主管道11和排污管道2依次连通,油液通过进油管路13进入主管道11,并将沉淀至主管道11底部的污泥冲向排污口,通过排污管道2将系统内部的污泥排出,保证分路极管14的通畅。分路口和主管道11轴心的连线与排污口和主管道11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即,利用油液堆积在主管道11时,污泥会在主管道11中沉淀并与油液分层的特性,沿主管道11的径向方向,分路口和排污口分别分布于主管道11的油液侧和污泥侧,为了保证通过分路极管14进入设备的油不含污泥,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路器将分层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排污口排出,防止分路器的堵塞。
本实施例中,主管道11为一根直径为145mm的直管,目的是让绝缘油和污泥在主管道11内部有一个简单的分层。利用污泥会沉积在液体底部的特性,排污管道2设置在主管道1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排污管道2的出口低于排污口,目的是让排泥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路器,至少2个分路极管14设置在主管道11的同一条母线上;分路器本体1还包括单路手阀5和单路压力表6,每个分路极管14上均设置有单路手阀5和单路压力表6。本实施例中,主管道11上连通有16个分路极管14,最多可将主管道11内的绝缘油分成16路供给设备使用,通过控制每个分路极管14上的单路手阀5,可调节分路极管14的开合以控制油路的导通或切断,同时通过单路压力表6可以明确得知每个分路极管14处的油压,为了保证冲洗压力的均匀性,可通过单路手阀5可以对各个分路极管14进行逐一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分路极管14需要通过管道与设备导通,实现输油,当维护人员在拆装分路极管14的时候,管路内的残留绝缘油会无法有序收集造成污染。为了实现残留绝缘油的有序收集,本实施例中,分路器还包括集油盒3,分路器本体1设置在集油盒3中,集油盒3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孔31,油液通过排油孔31L进行排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图所示。
为了便于将主管道11安装在集油盒3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路器,主管道11安装在集油盒3的侧壁上;分路器本体1还包括进油端盖15和排污端盖16,进油端盖15和排污端盖16分别设置于分路器本体1的两端,并且进油端盖15和排污端盖16分别与集油盒3的侧壁可拆卸连接;进油端盖15上设置有进油口,进油管路13通过进油口与主管道11连通,排污口设置在排污端盖16上。为了便于拆卸和操作,本实施例中,主管道11焊接在集油盒3的侧壁上,进油端盖15和排污端盖16均通过螺纹副32设置在集油盒3的侧壁上。
为了可以手动控制污泥的排出,本实施例中,排污管道2的出口端设置有出口阀21,当对油箱管路进行维护时,也能防止绝缘油喷出造成安全事故。污泥箱内部装有循环过滤系统,当过滤系统良好且绝缘油全部更换新油的时候,此时绝缘油内基本上不含污泥且油品清澈,为了实现适应多种工况的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路器,进油管路13和排污管道2通过连接管连通,且进油管路13与连接管的连通处位于出口阀21与排污口之间,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24,当不含污泥时,控制阀24全开,关闭出口阀21,此时绝缘油通过进油管路13和排污管道2从主管道11的两端同时进入,稳定快速地为设备供给绝缘油,油泵低频工作,可以降低能耗。为了便于进油管路13和排污管道2的连接,同时便于操作调节各个阀门,本实施例中,排污管道2的出口与进油管路13同侧设置,且排污管道2上的各个阀门均设置与进油管道同侧的管道上。
由于分路极管14口径小,特别容易被污泥堵塞,一旦堵塞之后就影响单路供液流量,为了快速解决此项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路器还包括与主管道11连通的疏通装置7,疏通装置7用于连接压缩空气供气装置;本实施例对疏通装置7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与主管道11连通,且能实现开启和关闭状态的切换即可,在不需要使用时关闭,不影响分路极管14的使用,使用时开启并连通压缩空气供气装置。为了减少分层后的污泥对疏通装置7通路的影响,优选地,在径向方向上,疏通装置7的轴线与分路极管14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即在径向方向上,疏通装置7与分路极管14均设置在主管道11的油液侧。本实施例中,疏通装置7与分路极管14结构完全相同,且沿同一条母线设置,也通过单路手阀5开闭、通过单路压力表6监测压力。
为了监控各管路的压力并实现各管路压力以及流量的调节,本实施例中,进油管路13上入口端设置有总压力表4,沿进油管路13还设置有进油调节阀12和进油压力表17;排污管道2上还设置有排污调节阀22和排污压力表23,各阀门的开度根据工况调整。
变频油泵将绝缘油从油箱抽出,从进油口注入进油管路13,进油管路13上装有总压力表4,总压力表4的作用是检测输出压力,输出电信号供给自动控制系统监测,当系统压力减小时,在控制面板上给出报警信号。绝缘油经过总压力表4后连接进油调节阀12和控制阀24,系统在供液的情况下,进油调节阀12为100%全开状态,控制阀24根据模式的不同,开度也不一样,根据工况调整。进油调节阀12输出口连接进油压力表17,此处装有进油压力表17是为了调节进油调节阀12时方便观察管路内的压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路器,底层污泥较多会沉积到分路器主管道11内腔底部,利用在主管道11内污泥会与绝缘油分层的特性,在排污端的底部设油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排污管道2,经过绝缘油的冲刷,在分路器总管路内部会自动的排除污泥,不让污泥在分路器内腔产生堆积。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调节系统压力,又能快速排出系统内部存有的污泥,减轻维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分路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路器控制方法,分路器控制方法基于实施例1的分路器实施,分路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控制分路器在三种调节模式下切换工作,三种调节模式分别为:
全压输出模式;关闭出口阀21,开启进油调节阀12、控制阀24和排污调节阀22,并使进油调节阀12、控制阀24和排污调节阀22分别处于设定开度,通过调节单路手阀5调节各个分路极管14的出口压力;此种模式适用于绝缘油内污泥含量较少,油品清澈的时候。污泥箱内部装有循环过滤系统,当过滤系统良好且绝缘油全部更换新油的时候,此时绝缘油内基本上不含污泥,此时使用全压输出模式,供液油泵可以低频工作。本实施例中,泵的输出压力2bar,流量控制到200L/min,就完全满足轧辊毛化需求,此模式时出口阀21为常闭,进油调节阀12、控制阀24和排污调节阀22为常开,此时进油调节阀12和排污调节阀22的出口分别从分路器两端给系统供液,再经过单路手阀5对每路分路极管14的绝缘油压力进行均衡,稳定的为设备供给绝缘油,油泵低频工作,可以降低能耗。
降压输出模式;开启进油调节阀12、排污调节阀22和出口阀21,并关闭控制阀24,通过调节单路手阀5,调节各个分路极管14的出口压力,通过油泵供给绝缘油以冲洗分路器本体1,污泥通过排污管道2排出;此种模式适用于绝缘油内含有大量的污泥时使用,当污泥箱循环过滤系统老化,过滤效果差的时候,且油品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油品肉眼观测为深黑色,此时工况就要使用降压模式,油泵需要高频输出。本实施例中,将压力提高到6bar,流量控制到600L/min,此时进油调节阀12开度为100%,控制阀24为常闭,排污调节阀22开度为60%,出口阀21为常开,通过单路手阀5,各路的压力均匀的调节成2bar,流量控制为4L/min,让油泵供给多余的绝缘油来冲洗分路器,通过排污管道2排出,防止污泥堆积到主管道11的内腔。
压缩空气吹扫模式;首先关闭进油调节阀12、排污调节阀22和所有的单路手阀5,通过疏通装置7向主管道11中通入压缩空气;随后将各路单路手阀5依次打开,以实现分路极管14的疏通。本实施例中,由于电极8管路口径直径仅有6mm,特别容易被污泥堵塞,一旦堵塞之后就影响单路供液流量,为了快速解决此项问题,使用压力为6bar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此时进油调节阀12和排污调节阀22为常闭,16组单路手阀5全部先关闭,疏通装置7连接好压缩空气后将手阀打开,此时找到堵塞的某一组单路,开启对应的单路手阀5,此时污泥就会被压缩空气吹出,疏通该油路。
本发明提供的分路器控制方法,根据模式的不同,各个阀门的开度也不一样,需要根据工况调整,使得分路器具有控制总输出压力、控制单路输出压力、可以排除系统内部污泥的功能,解决EDT机床因冲洗压力不均匀造成的轧辊毛化缺陷。通过疏通装置7对分路器主体内部的污泥进行吹扫,通过压缩空气的吹扫,快速的将系统管路内部堵塞的污泥排出,方便现场维护和使用。系统管路上多处装有压力表,可以对系统压力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单路手阀5可以对各个分路极管14进行逐一控制,实现冲洗压力的均匀性。
实施例3
具有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轧辊毛化机床,包括输油设备9、电极8和实施例1中的分路器,输油设备9通过软管10与对应的分路极管14连通,且输油设备9的出口靠近电极8,将油液分路送至电极8处,用于轧辊毛化处理产生电火花过程中的绝缘保护。
由于本实施例并未对轧辊毛化机床的其他具体结构进行改进,故而该轧辊毛化机床的其他结构均可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做展开说明。分路器的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分路器和轧辊毛化机床,分路器具有排除系统内部污泥的功能,解决了轧辊毛化机床因冲洗压力不均匀造成的轧辊毛化缺陷,且方便现场维护和使用。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分路器和轧辊毛化机床,分路器具有可控制总输出压力、可控制单路输出压力、可以排除系统内部污泥的功能,解决了轧辊毛化机床因冲洗压力不均匀造成的轧辊毛化缺陷,且方便现场维护和使用。通过疏通装置对分路器主体内部的污泥进行吹扫,通过压缩空气的吹扫,快速的将系统管路内部堵塞的污泥排出,方便现场维护和使用。系统管路上多处装有压力表,可以对系统压力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单路手阀可以对各个分路极管进行逐一控制,实现冲洗压力的均匀性。
2)本发明提供的分路器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工况设计了对应的模式,在保证分路器不会出现堵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分路器的自身结构,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提高了分路器的实用性,保证系统的均衡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路器本体和排污管道,所述分路器本体包括主管道、进油管路和至少2个分路极管,所述主管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分路极管数量相同的分路口,所述至少2个分路极管通过对应的所述分路口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进油管路设置在所述主管道其中一端,且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通过所述排污口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并且所述进油管路、所述主管道和所述排污管道依次连通;所述分路口和所述主管道的轴心的连线与所述排污口和所述主管道的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沿所述主管道的径向方向,所述分路口和所述排污口分别分布于所述主管道的油液侧和污泥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低于所述排污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器还包括集油盒,所述分路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集油盒中,所述集油盒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安装在所述集油盒的侧壁上;所述分路器本体还包括进油端盖和排污端盖,所述进油端盖和所述排污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分路器本体的两端,并且所述进油端盖和所述排污端盖分别与所述集油盒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油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管路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排污端盖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设置有出口阀;所述进油管路和所述排污管道通过连接管连通,且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连接管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出口阀与所述排污口之间,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与所述进油管路同侧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器还包括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疏通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分路极管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同一条母线上;所述分路器本体还包括单路手阀和单路压力表,每个所述分路极管上均设置有所述单路手阀和所述单路压力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的入口端设置有总压力表,沿进油管路还设置有进油调节阀和进油压力表;所述排污管道上还设置有排污调节阀和排污压力表。
9.一种分路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器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路器实施,所述分路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分路器在三种调节模式下切换工作,三种所述调节模式分别为:
全压输出模式;关闭所述出口阀,开启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排污调节阀,并使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排污调节阀分别处于设定开度,通过调节所述单路手阀调节各个所述分路极管的出口压力;
降压输出模式;开启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排污调节阀和所述出口阀,并关闭所述控制阀,通过调节所述单路手阀,调节各个所述分路极管的出口压力,通过油泵供给绝缘油以冲洗所述分路器本体,污泥通过所述排污管道排出;
压缩空气吹扫模式;首先关闭所述进油调节阀、所述排污调节阀和所有的所述单路手阀,通过所述疏通装置向所述主管道中通入压缩空气;随后将各路所述单路手阀依次打开,以实现分路极管的疏通。
10.一种轧辊毛化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设备、电极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路器,所述输油设备通过软管与对应的所述分路极管连通,且所述输油设备的出口靠近所述电极。
CN202110366608.6A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Active CN113118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6608.6A CN113118575B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6608.6A CN113118575B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8575A CN113118575A (zh) 2021-07-16
CN113118575B true CN113118575B (zh) 2022-04-26

Family

ID=76775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6608.6A Active CN113118575B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857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1043Y (zh) * 2002-12-23 2003-12-10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老化原油净化处理装置
JP2011189442A (ja) * 2010-03-13 2011-09-29 Tokyo Univ Of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電解加工用ノズル、電解加工装置および電解加工方法
CN203695497U (zh) * 2014-01-06 2014-07-0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毛头清洗装置
CN207364629U (zh) * 2017-08-17 2018-05-15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沣高新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机机口润滑系统
CN108397431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具有edt轧制功能的压下油缸控制回路系统及方法
CN109173497A (zh) * 2018-10-19 2019-01-11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 一种前置虹吸式压风排污过滤器
CN109514012A (zh) * 2019-01-15 2019-03-26 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edt毛化冷轧辊使用寿命的表面钝化系统
CN109759394A (zh) * 2018-11-26 2019-05-17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多功能油冲洗装置
CN112439754A (zh) * 2020-10-21 2021-03-0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冲洗液压或稀油设施的冲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1043Y (zh) * 2002-12-23 2003-12-10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老化原油净化处理装置
JP2011189442A (ja) * 2010-03-13 2011-09-29 Tokyo Univ Of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電解加工用ノズル、電解加工装置および電解加工方法
CN203695497U (zh) * 2014-01-06 2014-07-0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毛头清洗装置
CN207364629U (zh) * 2017-08-17 2018-05-15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沣高新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机机口润滑系统
CN108397431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具有edt轧制功能的压下油缸控制回路系统及方法
CN109173497A (zh) * 2018-10-19 2019-01-11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 一种前置虹吸式压风排污过滤器
CN109759394A (zh) * 2018-11-26 2019-05-17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多功能油冲洗装置
CN109514012A (zh) * 2019-01-15 2019-03-26 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edt毛化冷轧辊使用寿命的表面钝化系统
CN112439754A (zh) * 2020-10-21 2021-03-0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冲洗液压或稀油设施的冲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8575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45224B1 (en)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N205421423U (zh) 一种带监测及净化功能的节能型变频供水设备
CN113118575B (zh) 一种分路器、分路器控制方法以及轧辊毛化机床
CN111379305A (zh) 一种用于流域治理的系统及其布设方法
KR102212754B1 (ko) 이물질 여과기능의 관로형 필터시스템
CN112576577B (zh) 用于对车辆液压制动系统处理的设备
CN201762185U (zh) 节水型反渗透净水器
CN114264189B (zh)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5653065A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及控制方法、集成控制箱
CN211665854U (zh) 建筑给排水集成系统
CN114278651A (zh) 一种智能循环冲洗液压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2534410U (zh) 一种排水管网截流调蓄系统
CN112439754A (zh) 一种用于冲洗液压或稀油设施的冲洗系统
CN206289102U (zh) 可追溯自流式污水收集系统
CN112357987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联合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CN201441942U (zh) 磁选机卸矿水盒
CN218860794U (zh) 一种基于辊式淬火机的供水系统
CN218237631U (zh) 一种分集水器排水装置
CN219730581U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219141898U (zh) 一种桥面径流危化品监测控制装备
CN113718890A (zh) 一种深井泵立式电机滑动轴承的冷却水供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21052793U (zh) 一种具有垃圾拦截结构的雨污管
CN220989903U (zh) 一体化污水监测平台智能管控系统
CN215049906U (zh) 一种应用于熄焦塔的下水装置
CN215857965U (zh) 一种深井泵立式电机滑动轴承的冷却水供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