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4189B -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4189B
CN114264189B CN202111611781.4A CN202111611781A CN114264189B CN 114264189 B CN114264189 B CN 114264189B CN 202111611781 A CN202111611781 A CN 202111611781A CN 114264189 B CN114264189 B CN 114264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supplementing
control box
cooling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17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4189A (zh
Inventor
王睿
王耀堂
张楚
王世豪
李伟
李宏宇
张子琛
辛建
万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17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4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4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4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4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4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其中,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两个传感器监测集水盘内循环水、补水洁净水中的特征离子浓度,计算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值与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浓度的比值,将比值与污水排放阈值比较,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排污,能够在不同的初始水质环境下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控制要求;采用氯离子作为循环水中含盐量的指示指标,可实现氯离子浓度的在线监测,当需要排污时能够及时做出准确判断,无需取样送往实验室检测,省时省力,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冷却塔循环冷却系统水质,避免浓缩倍数过高,需要定期或实时排出一部分污水。对冷却塔定期排污主要是指排除冷却塔接水盘的淤泥、苔藓以及腐蚀产物,减轻接水盘的自身重量,防止堵塞回水管道,降低循环水秽浊率,强化冷却塔制冷效果。冷却塔排污能缓解塔内障碍物,减轻冷却塔填料和喷淋系统堵塞情况,直接影响到冷却塔的降温;所以冷却塔循环水的好坏直接决定冷却塔的降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提高浓缩倍数运行是目前公认的有效节水方法,但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循环水系统结垢和腐蚀因子也随着成倍上升,在循环水系统设计合理及排除影响浓缩倍数提高的因素情况下,通过不同的途径虽然可以将浓缩倍数提高至5~6,但实际上许多地方不可能将浓缩倍数一下子提到5~6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达到5~6倍也需要排污。假设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30000m3/h,干球温度为28℃,进出水温差为10℃,浓缩倍数控制5~6,排污量仍可达到90~120m3/h,循环水量越大,排污量也越大。因此开展循环水污水回用技术,实现循环水污水零排放势在必行。
现有技术中,有方法通过检测污水中含盐量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污,但此类方法需要将采样水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耗时久,成本高,而且检测不连续,不能及时通过含盐量指标进行排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包括:
冷却塔塔体;
集水盘,设置在冷却塔塔体的底部;
补水管,补水管的一端与集水盘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洁净水源连接,补水管上设有补水阀;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与集水盘的内部连通,排水管道上设有排污阀;
第一监测器,被配置为监测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的浓度;
第二监测器,被配置为监测集水盘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
控制箱,控制箱与补水阀、排污阀、第一监测器和第二监测器电性连接;控制箱基于监测到的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浓度和集水盘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控制补水阀、排污阀的打开和关闭,以实现排污、补水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地,特征离子为氯离子、钾离子或钙离子之一。
进一步地,第一监测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设于补水管上。
进一步地,第二监测器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于与集水盘内部连通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氯离子传感器。
进一步地,集水盘内还设有水位传感器,以备监测集水盘内冷却水的水位;排水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以备监测废水排出量;水位传感器和流量计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水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以分别监测集水盘内冷却水的水位是否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水位和下限水位。
进一步地,补水源包括加压泵,以备对供入补水管的洁净水进行加压。
进一步地,补水管上设有还设有减压阀,减压阀位于补水阀的上游。
进一步地,排水管道上还设有手动阀,手动阀位于排污阀的上游,且为常开状态。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方法,利用上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方法包括:
正常运行状态下,排污阀和补水阀均为关闭状态;
第一监测器获取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的浓度k1,并将k1值传输至控制箱;第二监测器实时监测集水盘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k2,并将k2值传输至控制箱;
控制箱基于接收的k1、k2及水位值,通过比较k2与k1的比值与设定的污水排放阈值的关系和水位值信息,控制排污、补水过程:
当k2/k1≥a时,控制箱控制排污阀打开,进行排污,经过时间T1,控制箱控制补水阀打开,进行补水;期间水位值高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控制箱控制补水阀暂停时间T2后再打开;
当b<k2/k1<a时,此过程继续排污、补水,随着排污、补水的持续进行,k2/k1的比值逐渐降低;期间水位值高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补水阀暂停时间T2后再打开;
当k2/k1≤b时,控制箱控制排污阀关闭,停止排污,继续补水,直至集水盘内循环水水位至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控制箱控制补水阀关闭;
其中,a为污水排放阈值的上限值,b为污水排放阈值的下限值。
进一步地,a=8,b=3。
进一步地,将氯离子作为洁净水源、集水盘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
进一步地,设备运行过程中,利用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集水盘内冷却水的水位信息,并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箱;
当k2/k1≤b时,当集水盘内冷却水的水位低于预定水位的下限值时,控制箱控制补水阀打开,进行补水;
当集水盘内冷却水的水位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值之前,控制箱控制补水阀关闭,停止补水。
进一步地,补水方式采用加压补水,排污方式采用自流排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设置两个传感器监测集水盘内循环水、补水洁净水中的特征离子浓度,计算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值与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浓度的比值,将比值与污水排放阈值比较,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排污,能够在不同的初始水质环境下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控制要求。
(2)采用氯离子作为循环水中含盐量的指示指标,可实现氯离子浓度的在线监测,当需要排污时能够及时作出准确判断,无需取样送往实验室检测,省时省力,成本低。
(3)通过将第二传感器设于与集水盘内部连通的引流管上,并在且引流管上还设有循环泵,使得第二传感器监测从集水盘引出的流动的循环水,进而获取连续的监测数据,避免第二传感器监测流动性弱的循环水,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的与集水盘连接的管路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的集水盘内设具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却塔自动排污电控逻辑图。
附图标记:
1、冷却塔塔体;2、集水盘;3、冷却水供入管;4、冷却回水管;5、补水管;5-1、主补水管;5-2、补水支管;6、第一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8、排水管道;9、排污阀;10、流量计;11、控制箱;12、补水阀;13、手动阀;14、引流管;15、循环泵;16、具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公开了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包括:
冷却塔塔体1;
集水盘2,设置在冷却塔塔体1的底部;
补水管5,补水管5的一端与集水盘2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洁净水源连接,通过补水管5向集水盘2内供入洁净水,补水管5上设有补水阀12;
排水管道8,排水管道8与集水盘2的内部连通,以备排出集水盘2内的污水,排水管道8上设有排污阀9;
第一监测器,被配置为监测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的浓度;
第二监测器,被配置为监测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
控制箱11,控制箱11与补水阀12、排污阀9、第一监测器和第二监测器电性连接;控制箱11基于监测到的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浓度和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控制补水阀12、排污阀9的打开和关闭,以实现排污、补水的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中,选取在循环水或补水中总含量相对稳定的氯离子、钾离子或者钙离子作为含盐量的指示指标,也就是说,特征离子为氯离子、钾离子或钙离子之一。考虑到氯离子可实现在线监测,优选将循环水和补水中的氯离子作为含盐量的指示指标。
示例性的,第一监测器包括第一传感器6,第一传感器6设于补水管5上;第二监测器包括第二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7设于与集水盘2内部连通的管路上,以实现集水盘2内污水的监测。示例性的,第二传感器7设于冷却回水管4上,或者第二传感器7设于与集水盘2内部连通的引流管14上。其中,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7均为氯离子传感器,能够实现循环水和补水中的氯离子的在线检测,并将监测到的氯离子浓度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箱11。
如图3所示,引流管14的进水口与集水盘2的下部连接,引流管14的出水口与集水盘2的上部连接,第二传感器7设于引流管14上,且引流管14上还设有循环泵15,通过循环泵15将集水盘2内的循环水沿引流管14流动,即第二传感器7设置在一条循环管路上,使得第二传感器7监测从集水盘2引出的流动的循环水,进而获取连续的监测数据,避免第二传感器7监测流动性弱的循环水,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更为准确的监测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氯离子浓度,集水盘2内还设有具孔管16,具孔管16上均匀布置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作为具孔管的进水口,具孔管16水平布置在集水盘2内,具孔管16的出水口连接引流管14,如图4所示。通过在集水盘2内设置与引流管14连通的具孔管,可以使集水盘2内多处循环水均能够通过第二传感器监测,监测的结果更能代表集水盘2的实际平均氯离子浓度,有助于实现精准控制。
本实施例中,冷却塔塔体1的进水口与冷却水供入管3连接,冷却回水管4通过循环水泵、待冷却设备与冷却水供入管3连接,冷却塔塔体1、集水盘2、冷却回水管4、待冷却设备、冷却水供入管3、冷却塔塔体1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集水盘2具有与集水盘2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和第三安装口,冷却回水管4连接于第一安装口,补水管5连接于第二安装口,排水管道8连接于第三安装口。可选地,冷却回水管4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安装口,补水管5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安装口,排水管道8可拆卸安装于第三安装口,将冷却水管4、补水管5以及排水管道8均设置为可拆的结构,便于管路的拆卸维修。
进一步地,第三安装口设于集水盘2的底部,当排水阀9打开后,集水盘2内的污水通过排水管道8自动流出。
可选的,排水管道8的管道直径大于补水管5的管径,进一步通过控制补水管5的流量,在排污、补水同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排污量大于补水量,可实现污水的快速排出。
进一步地,冷却回水管4的进水口与第一安装口连接,补水管5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安装口伸入集水盘2的内部,且补水管5的出水口高于冷却回水管路的进水口,以减少补水时,洁净水直接从冷却水回水管的流出量,尽量混匀后再循环流出。
进一步地,集水盘2上还设有与集水盘2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四安装口,补水管5包括主补水管5-1和补水支管5-2,补水支管5-2设于主补水管5-1的侧壁,主补水管5-1连接于第二安装口,补水支管5-2连接于第四安装口连接,第二安装口和第四安装口均设于集水盘2的侧壁,由补水支管5-2喷出的洁净水水流与主补水管5-1喷出的洁净水水流呈一定的角度,两股水流不同向喷射,有助于集水盘2内洁净水与污水的混匀,进而使得第二传感器7监测的氯离子浓度值是混匀后的监测值。
如图3所示,补水支管5-2喷出的洁净水水流与主补水管5-1喷出的洁净水水流呈90°角度,并且,集水盘2内设置的具孔管16位于补水支管5-2喷出的洁净水水流和主补水管5-1喷出洁净水水流的下方。此结构设置能够使呈角度喷射的两股水流充分搅动污水,混匀后进入具孔管16,从而使得第二传感器的监测结果更为准确。
本实施例中,集水盘2内还设有水位传感器,以备监测集水盘2内冷却水的水位,水位传感器与控制箱11电性连接,水位传感器能够将监测到的水位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箱11。其中,水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以分别监测集水盘2内冷却水的水位是否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水位和下限水位,并能够把是否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水位、下限水位的信息传输至控制箱11。正常循环冷却过程中,集水盘2内冷却水的水位需要维持在预定水位高度,该预定高度具有上限水位和下限水位。
本实施例中,排水管道8上还设有流量计10,以备监测废水排出量,流量计10与控制箱11电性连接。根据流量计10监测的流量数据,控制排污时间,当污水排出量达到设定值后,控制箱11关闭排污阀9,停止排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补水源包括加压泵,以备对供入补水管5的洁净水进行加压。通过加压泵,使供入集水盘2内的洁净水以一定压力喷入集水盘2的循环水(污水)中,洁净水流能够对循环水进行搅动,使得补入的洁净水和污水充分混合,从而使得第二传感器监测到的氯离子浓度为混合后的均值浓度,防止集水盘2内局部污水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最终的监测效果,避免控制器排污、补水的误判操作。
可选的,补水管5上设有还设有减压阀,减压阀位于补水阀的上游,减压阀用于控制补水管5内的水压。
本实施例中,排污阀9为电动控制,由于电动控制的排污阀11容易损坏,故障率高,排水管道8上还设有手动阀13,手动阀13位于排污阀9的上游,正常工作状态下,手动阀13为常开状态,通过控制箱11控制排污阀9的启闭,实现排水管道8的排水操作。当排污阀9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手动关闭手动阀13,更换或维修排污阀9。通过在排污管道8上设置电动、手动两种阀门,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方法,利用上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电控逻辑图参见图5。
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方法包括:
正常运行状态下,排污阀9和补水阀12均为关闭状态;
第一监测器获取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的浓度k1,并将k1值传输至控制箱11;第二监测器实时监测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k2,并将k2值传输至控制箱11;
控制箱11基于接收的k1、k2及水位值,通过比较k2与k1的比值与设定的污水排放阈值的关系和水位值信息,控制排污、补水过程:
当k2/k1≥a时,控制箱11控制排污阀9打开,进行排污,经过时间T1,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打开,进行补水;期间水位值高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暂停时间T2后再打开;其中,TI≥0,也就是说,补水阀12可以与排污阀9同时打开,也可以延迟打开。
当b<k2/k1<a时,此过程继续排污、补水,随着排污、补水的持续进行,k2/k1的比值逐渐降低,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水位逐渐升高;期间若集水盘2内的水位值高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补水阀12暂停时间T2后再打开,也就是说,补水阀12关闭T2时间,使集水盘2内的水位值低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且高于预定水位的下限值;
当k2/k1≤b时,控制箱11控制排污阀9关闭,停止排污,继续补水,直至集水盘2内循环水水位至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关闭;
其中,a为污水排放阈值的上限值,b为污水排放阈值的下限值。
完成排污、补水后设备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当控制箱11再次接收到的k2、k1数据满足k2/k1≥a时,再次执行以上排污、补水过程。
设备运行过程中,利用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集水盘2内冷却水的水位信息,并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箱11;当k2/k1≤b时,也会出集水盘2内的水位低于预定水位的下限值,因此,当k2/k1≤b、集水盘2内冷却水的水位低于预定水位的下限值时,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打开,进行补水;当集水盘2内冷却水的水位高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关闭,停止补水。
本实施例中,补水方式采用加压补水,排污方式采用自流排水。
本实施例中,将氯离子作为洁净水源、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7均为氯离子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水中氯离子浓度,并将监测结果实时传输至控制箱11。
具体而言,采用2组氯离子传感器监测补水和循环冷却水中特征离子浓度,具体的,利用第一传感器6检测补水(洁净水)中氯离子浓度值,利用第二传感器7监测循环冷却水(目标水)中氯离子浓度值,将两个传感器监测到的氯离子浓度数据通过做商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将计算结果与补水源的氯离子浓度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排污,即当第二传感器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值与第一传感器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值的比值超过污水排放阈值的上限值时,即判定目标水已经脏污,需要排出更换干净水;当第二传感器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值与第一传感器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值的比值低于污水排放阈值的下限值时,即判定目标水达到正常循环标准需要,无需继续排出污水,关闭排污阀9。
当判定需要排出污水时,控制箱11控制排污阀9打开进行排污,通过流量计10监测经排水管道8排出的水流量,同时,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打开,在排污的同时进行补水,通过监测集水盘2内的水位判断排水量、补水量是否达到设定值,当监测盘2内水位达到预定水位时,即集水盘2内的水位需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值、下限值之间,控制箱11控制污阀9关闭,停止排水。
当控制箱11再次接收到第二传感器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值与第一传感器测得的氯离子浓度值超过污水排放阈值的上限值时,控制箱11再次控制排污阀9开启、补水阀12打开,当完成排污后控制箱11控制排污阀9关闭,并且在补水量达到一定量后,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关闭,以此循环控制。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传感器对补水管5内洁净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得到k1值,或者,直接对洁净水源进行检测,其检测值作为k1,k1作为基准值。
本实施例中,污水排放阈值的上限值、下限值与不同地区的补水源的水质有关,可以将当地洁净水源的氯离子浓度值k1,也可以利用第一传感器5实时监测补水管5内洁净水的氯离子浓度值。优选的,污水排放阈值的上限值为8,污水排放阈值的下限值为3,污水排放阈值也可以理解为集水盘内冷却水氯离子浓度值k2等于氯离子浓度值k1的倍数。当冷却塔集水盘内冷却水氯离子浓度值k2大于氯离子浓度值k1的上限倍数时,开启排污阀进行排污,当小于基准值下限倍数时,关闭排污阀停止排污,从而能够在不同的初始水质环境下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控制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设置两个传感器监测集水盘内循环水、补水洁净水中的特征离子浓度,计算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值与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浓度的比值,将比值与污水排放阈值比较,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排污,能够在不同的初始水质环境下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控制要求。
(2)采用氯离子作为循环水中含盐量的指示指标,可实现氯离子浓度的在线监测,当需要排污时能够及时做出准确判断,无需取样送往实验室检测,省时省力,成本低。
(3)通过将第二传感器设于与集水盘内部连通的引流管上,并在且引流管上还设有循环泵,使得第二传感器监测从集水盘引出的流动的循环水,进而获取连续的监测数据,避免第二传感器监测流动性弱的循环水,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4)通过在集水盘内设置与引流管连通的具孔管,可以使集水盘内多处循环水均能够通过第二传感器监测,监测的结果更能代表集水盘的实际平均氯离子浓度,有助于实现精准控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塔塔体(1);
集水盘(2),设置在冷却塔塔体(1)的底部;
补水管(5),补水管(5)的一端与集水盘(2)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洁净水源连接,补水管(5)上设有补水阀(12);
排水管道(8),排水管道(8)与集水盘(2)的内部连通,排水管道(8)上设有排污阀(9);
第一监测器,被配置为监测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的浓度;
第二监测器,被配置为监测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
控制箱(11),控制箱(11)与补水阀(12)、排污阀(9)、第一监测器和第二监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11)基于监测到的所述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浓度和所述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控制所述补水阀(12)、排污阀(9)的打开和关闭,以实现排污、补水的自动控制;
所述第二监测器包括第二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7)设于与所述集水盘(2)内部连通的引流管(14)上;引流管(14)的进水口与集水盘(2)的下部连接,引流管(14)的出水口与集水盘(2)的上部连接,引流管(14)上还设有循环泵(15),通过循环泵(15)将集水盘(2)内的循环水沿引流管(14)流动;集水盘(2)内还设有具孔管(16),具孔管(16)上均匀布置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作为具孔管的进水口,具孔管(16)水平布置在集水盘(2)内,具孔管(16)的出水口连接引流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离子为氯离子、钾离子或钙离子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器包括第一传感器(6),第一传感器(6)设于所述补水管(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7)均为氯离子传感器。
5.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正常运行状态下,排污阀(9)和补水阀(12)均为关闭状态;
第一监测器获取洁净水源的特征离子的浓度k1,并将k1值传输至控制箱(11);第二监测器实时监测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浓度k2,并将k2值传输至控制箱(11);
控制箱(11)基于接收的k1、k2及水位值,通过比较k2与k1的比值与设定的污水排放阈值的关系和水位值信息,控制排污、补水过程:
当k2/k1≥a时,控制箱(11)控制排污阀(9)打开,进行排污,经过时间T1,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打开,进行补水;期间水位值高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所述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暂停时间T2后再打开;
当b<k2/k1<a时,此过程继续排污、补水,随着排污、补水的持续进行,k2/k1的比值逐渐降低;期间水位值高于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补水阀(12)暂停时间T2后再打开;
当k2/k1≤b时,控制箱(11)控制排污阀(9)关闭,停止排污,继续补水,直至集水盘(2)内循环水水位至达到预定水位的上限值时,控制箱(11)控制补水阀(12)关闭;
其中,a为污水排放阈值的上限值,b为污水排放阈值的下限值;
设备运行过程中,利用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集水盘(2)内冷却水的水位信息,并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箱(11);
a=8,b=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氯离子作为洁净水源、集水盘(2)内循环水的特征离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补水方式采用加压补水,排污方式采用自流排水。
CN202111611781.4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264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1781.4A CN11426418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1781.4A CN11426418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4189A CN114264189A (zh) 2022-04-01
CN114264189B true CN114264189B (zh) 2024-01-26

Family

ID=80830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1781.4A Active CN114264189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4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1283B (zh) * 2024-03-14 2024-05-28 上海中韩杜科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水箱进水控制方法、控制器和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7794A (ja) * 2005-10-13 2007-04-26 Yazaki Corp 冷却塔の水質管理方法及びその水質管理方法を用いた冷却塔
CN105540775A (zh) * 2016-01-28 2016-05-04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国际机场公司 水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240358A (zh) * 2018-09-14 2019-01-1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浓缩倍率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931801A (zh) * 2019-03-26 2019-06-25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塔池自动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CN209259856U (zh) * 2018-11-07 2019-08-16 杭州埃思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冷却循环水处理综合解决装置
CN212538946U (zh) * 2020-06-29 2021-02-12 海澜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塔自动维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7794A (ja) * 2005-10-13 2007-04-26 Yazaki Corp 冷却塔の水質管理方法及びその水質管理方法を用いた冷却塔
CN105540775A (zh) * 2016-01-28 2016-05-04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国际机场公司 水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240358A (zh) * 2018-09-14 2019-01-1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浓缩倍率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259856U (zh) * 2018-11-07 2019-08-16 杭州埃思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冷却循环水处理综合解决装置
CN109931801A (zh) * 2019-03-26 2019-06-25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火电厂循环冷却水塔池自动补水系统及补水方法
CN212538946U (zh) * 2020-06-29 2021-02-12 海澜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塔自动维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4189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8043A (en) Computerized system for feeding chemicals into water treatment system
US4659459A (en) Automated systems for introducing chemicals into water or other liquid treatment systems
US201200311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clear ice
CN114264189B (zh)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931799B (zh) 一种具有补水与防垢功能的冷却塔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442850B (zh) 一种冷却水装置及控制方法
US5403521A (en) Blow system and a method of use therefor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recycle cooling water in a cooling tower
CN217083470U (zh) 一种冷却塔自动排污控制装置
CN110498477A (zh)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水质调配装置
CN110082254A (zh) 一种浓缩池阶梯浓度轮询式自动测量装置
CN210023262U (zh) 支撑辊轴承进水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15201273A (zh) 一种监测离子交换树脂去离子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CN113697934A (zh) 一种基于共用低量程余氯仪的二次供水智能补加氯装置
CN217982181U (zh) 冷凝水罐装置
CN220642620U (zh) 一种炉水品质提升系统
CN115325524A (zh) 一种用于余热锅炉定排水和热网水双向回收系统
CN217561955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加酸控制装置
KR102369466B1 (ko) 보관 탱크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17602750A (zh) 一种循环水加药系统及加药管理方法
CN218442233U (zh) 一种锅炉水tds连续排污控制装置
CN220834886U (zh) 雾化器顶罐防外溢装置
CN216191217U (zh) 一种大流量专用的高速气浮设备
CN218629718U (zh) 浆液pH值调节检测装置和浆液处理装置
CN213326770U (zh) 一种自动加药设备
CN213926470U (zh) 一种循环水自动排污补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