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8429B -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8429B
CN113118429B CN202110417340.4A CN202110417340A CN113118429B CN 113118429 B CN113118429 B CN 113118429B CN 202110417340 A CN202110417340 A CN 202110417340A CN 113118429 B CN113118429 B CN 113118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tundish
hood
lifting door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73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8429A (zh
Inventor
曾涛
陈志贤
黄纯旭
周雪方
刘俊
许嘉欣
关护国
司徒思聪
李绪贤
温伟荣
邝玉富
黎莉
王郁辉
黄文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GIS S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GIS S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73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8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8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8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8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8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06Equipment for ti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5/00Equipment for ca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2D45/005Evacuation of fumes, dust or waste gases during manipulations in the found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属于连铸技术领域。自动除尘装置包括:移动吸尘罩、干雾抑尘组件、限位组件。移动吸尘罩包围烟尘区域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能够对中间罐倾翻产生的大量粉尘和烟气进行有效捕集;为了达到理想除尘效果,增设一套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自动除尘装置通过限位组件及限位信号实现除尘作业自动化,避免工作人员现场操作,彻底解避免了粉尘和烟气对工作人员的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铸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厂中间罐倾翻台工作时产生大量粉尘和挥发性烟气,作业现场环境十分恶劣,如果不进行除尘处理,将严重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作业现场的除尘装置局部效果差,粉尘和挥发性烟气捕集率低,虽然近年来采取一系列封堵措施,但无法有效解决除尘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固定的除尘装置在不抽吸时仍占用工位的空间,不利于其它作业。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CN202010748196.8公开了一种连铸机除尘系统大包回转台专用移动式全密闭吸尘罩装置,它包含驱动电机、行走梁、检修平台、气动除尘阀、吸口、管道、行走机构、大包、中包、罩体和行走轨道;所述的罩体为板筋结构的整体移动式,移动方式由驱动电机驱动,大包在浇注时位于罩体内,烟气经罩体捕集后并入除尘系统,正常作业时移动位于大包的上方,大包和中包检修时,罩体移到旁边让出检修空间。该专利虽然公开了可移动吸尘罩,但是该吸尘罩需要同时对大包和中包进行除尘处理,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影响抽吸效果进而不能保证除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除尘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包括:移动吸尘罩、干雾抑尘组件、除尘阀、车架;所述车架安装在所述倾翻台上,用于支撑移动吸尘罩;
所述移动吸尘罩包括吸尘罩和安装在所述吸尘罩两侧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车轮组和车轮组驱动组件,所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车轮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车轮组沿所述车架水平行走;所述吸尘罩与所述除尘阀连接,所述吸尘罩前侧安装有侧升降门,所述侧升降门通过升降门驱动组件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侧升降门下端安装一排喷嘴;
所述干雾抑尘组件包括微米级干雾机;所述微米级干雾机与所述侧升降门下端的一排喷嘴连接;
所述自动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及第三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吸尘罩的前进终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侧升降门的上升终点,所述第三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侧升降门的下降终点;
当移动吸尘罩水平移动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所述除尘阀自动开启且所述侧升降门自动下降;当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第二限位组件的第二限位信号丢失时,所述微米级干雾机自动启动;当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自动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除尘装置包括移动吸尘罩、微米级干雾抑尘组件。其中,移动吸尘罩包括罩体和侧升降门,能够包围粉尘区域,在除尘阀开启后能够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对粉尘和烟气的捕集效率,并且移动吸尘罩工作时能够移动到工作位,待机时位于待机位,方便使用及检修。但是,由于体积较大的冻块在中间包翻转工作时产生翻滚不断碰撞升降门极易发生安全问题,所以从安全考虑,升降门底部留有一定高度的开口。为了达到理想除尘效果,开口处增设一套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微米级干雾抑尘机是一种具有使用气水两种介质的湿式除尘技术,所喷射的雾滴颗粒直径为1~10μm的干雾级,能够很好的治理目前国家正在大力要求治理的PM 2.5粉尘。移动吸尘罩与微米级干雾抑尘组件配合使用,能够同时实现捕集粉尘和烟气以及喷雾抑尘,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在车架或移动吸尘罩吸尘罩上安装有第一限位组件,当移动吸尘罩水平前进至第一限位组件受到触碰时,第一限位组件产生第一限位信号,除尘阀接收信号自动开启,侧升降门接收信号自动下降。移动吸尘罩水平前进过程中,侧升降门一直保持在上升位置与第二限位组件接触产生第二限位信号,当侧升降门下降至第二限位信号消失时,微米级干雾机接收信号自动启动喷雾。通过第一限位组件,能够实现移动吸尘罩准确移动至工作位,然后通过接受第一限位信号,自动启动升降门下降和除尘阀开启,之后通过第二限位信号消失,自动启动微米级干雾机。车架上还安装第三限位组件,当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接收信号,开始自动旋转倾翻;所述中间罐倾翻结束后,按停止键,所述中间罐倾翻装置开始旋转回复至水平位置后停止,停止到位后,所述干雾机停止,所述除尘阀关闭,所述移动吸尘罩返回至待机位。通过第三限位组件,能够实现中间罐倾翻装置通过接收第三限位信号启动,实现了自动除尘装置与中间罐倾翻装置之间的自动化控制。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罩包括用于包围所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上部的上罩体和用于包围所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四周的下罩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罩体包围中间罐翻转烟尘区域上部,通过风管与除尘阀连接,能够捕集粉尘和烟气;下罩体与下降后的侧升降门一起包围烟尘区域的四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上罩体和下罩体有利于自动除尘装置工作时形成负压空间,提高粉尘和烟气的捕集率。吸尘罩内部安装隔热层,能够有效隔绝粉尘和烟气携带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侧升降门下降到终点后底部距离倾翻台留有1.3米的开口;所述升降门驱动组件包括双液压缸。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体积较大的冻块在中间包翻转工作时产生翻滚不断碰撞升降门极易发生安全问题,所以从安全考虑,侧升降门下降到终点后底部距离倾翻台留有一定高度的开口。为了达到理想除尘效果,开口处增设一套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组包括两套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均由车轮、车轮轴、轴承和轴承座组成;所述吸尘罩车轮组驱动组件包括两套减速机;所述两套减速机分别与所述两套主动轮组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吸尘罩两侧分别安装一套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主动轮组通过车轮轴与减速机相连,车轮能够在车架的轨道上自由滑动。减速机能够驱动主动轮组带动吸尘罩沿轨道平稳移动,当侧升降门触碰第一限位组件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减速机接收信号自动停止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组驱动组件采用电缆卷筒供电,卷筒安装在高侧,包括:电缆卷筒、卷筒支架及电缆引入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车轮组驱动组件采用电缆卷筒供电,能保障吸尘罩移动过程中车轮组驱动组件得到平稳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微米级干雾机喷射的雾滴颗粒直径为1~10μm;所述控制系统是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的控制中心,包括可编程控制器、保护电路及继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罩上侧的出风口通过风管与所述除尘阀连接;所述除尘阀另一端通过风管与LF炉除尘系统连接;所述风管通过管托及支架支撑;所述除尘阀为电动蝶阀;所述风管的转接处采用弯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动吸尘罩通过风管、除尘阀与LF炉除尘系统连接,实现了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接入工厂内已有的除尘系统,通过共用的旋流池处理捕集的粉尘和烟气,不需要另外设置除尘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包括:车架本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直爬梯、平台栏杆、清轨器;所述车架本体安装在所述倾翻台上;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直爬梯、平台栏杆、清轨器安装在所述车架本体上;所述第一轨道用于所述移动吸尘罩水平移动;所述第二轨道用于所述侧升降门上升和下降;所述直爬梯安装在所述车架本体和所述翻转台之间;所述平台栏杆安装于所述移动吸尘罩的待机区域;所述清轨器用于清理轨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用于所述移动吸尘罩水平移动,所述第二轨道用于所述侧升降门上升和下降。车架通过设置直爬梯、平台栏杆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通过设置清轨器能够及时清除所述轨道上积累的粉尘,保障移动吸尘罩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吸尘罩前侧还安装有缓冲器;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缓冲止档器,与所述缓冲器相对。
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器和缓冲止档器有利于移动吸尘罩前进到工作位触碰第一限位组件后平稳制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除尘装置的除尘方法,包括:步骤1)启动;步骤2)所述移动吸尘罩前进,当移动吸尘罩移动到工作位,所述吸尘罩前侧的侧升降门触碰第一限位组件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所述除尘阀自动开启,所述侧升降门自动下降;步骤3)当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第二限位组件的第二限位信号消失时,所述微米级干雾机自动启动,开始喷雾抑尘;步骤4)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接收信号,开始自动旋转倾翻;步骤5)所述中间罐倾翻结束后,按停止键,所述中间罐倾翻装置开始旋转回复至水平位置后停止,停止到位后,所述干雾机停止,所述移动吸尘罩返回至待机位,所述除尘阀关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除尘装置启动后,通过第一限位组件及第二限位组件能够实现除尘阀、侧升降门、微米级干雾机、中间罐倾翻装置自动启动作业及作业结束后相关组件实现自动复位,不需要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避免作业现场的粉尘和烟气污染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有益效果包括:
1)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通过限位组件及限位信号实现除尘作业自动化,避免工作人员现场操作,彻底解避免了粉尘和烟气对工作人员的损害;
2)移动吸尘罩包围烟尘区域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能够对中间罐倾翻产生的大量粉尘和烟气进行有效捕集;微米级干雾机使用气水两种介质进行湿式除尘,所喷射的雾滴颗粒直径为1~10μm的干雾级,能够很好的治理目前国家正在大力要求治理的PM 2.5粉尘。本申请考虑到体积较大的冻块在中间包翻转工作时产生翻滚不断碰撞升降门极易发生安全问题,所以在侧升降门底部预留一定高度的开口。同时为了达到理想除尘效果,开口处增设一套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将移动吸尘罩与微米级干雾抑尘组件配合使用,能够同时实现捕集粉尘和烟气以及喷雾抑尘,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3)移动吸尘罩能够通过移动组件在工作位和待机时之间移动,方便除尘使用及日常检修。移动吸尘罩与LF炉除尘系统连接,实现了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接入工厂内已有的除尘系统,通过共用的旋流池处理捕集的粉尘和烟气,不需要另外设置除尘系统,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在第一视角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在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吸尘罩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吸尘罩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雾抑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的风道连接示意图。
图标:10-自动除尘装置;20-移动吸尘罩;30-干雾抑尘组件;40-中间罐翻转装置;50-车架;60-除尘阀;70-第一限位组件;80-第二限位组件;90-第三限位组件;210-吸尘罩;220-移动组件;211-上罩体;212-下罩体;213-侧升降门;214-升降门驱动组件;215-缓冲器;221-车轮组;222-车轮组驱动组件;2211从动轮组;2212-主动轮组;2131-喷嘴;2213-车轮;2214-车轮轴、2215-轴承;2216-轴承座;310-微米级干雾机、320-水箱、330-储气罐、340-连接管道;300-风管;420-中间罐;410-翻转驱动组件;510-车架本体;520-第一轨道;530-缓冲止档器;540-第二轨道;550-直爬梯;560-平台栏杆;570-开口;100-旋流池;200-LF炉除尘系统;400-倾翻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10,包括:移动吸尘罩20、干雾抑尘组件30(图1中未示出),中间罐翻转装置40、车架50。其中,移动吸尘罩20支撑在车架50上,车架50围绕中间罐翻转装置40安装,当中间罐进行倾翻工作需要除尘时,移动吸尘罩20能够根据开工指示由待机位沿着车架50前进移动到工作位对翻转区域进行除尘工作。车架50安装在倾翻台400上。
其中,移动吸尘罩20包括吸尘罩210、移动组件220,移动组件220安装在所述吸尘罩210两侧;吸尘罩210包括包围所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上部的上罩体211和包围所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四周的下罩体212,上罩体211通过风管300与除尘系统连接;吸尘罩210前侧安装有侧升降门213,侧升降门213通过升降门驱动组件214驱动上下移动;当移动吸尘罩20位于待机位时,侧升降门213处于升起位置。移动吸尘罩20前后还包括缓冲器215,用于缓冲移动吸尘罩20制动。可选的,上罩体为锥形,尺寸为6840×3300×690mm,材质为304不锈钢。升降门的尺寸为长7200×高1800升降门行程为3500mm。
中间罐翻转装置40包括中间罐420和翻转驱动组件410,其中,翻转驱动组件410用于驱动中间罐420进行翻转工作。
车架50包括车架本体510、第一轨道520(图1中未示出)、缓冲止档器530和第二轨道540。车架本体510上安装有第一轨道520(图1中未示出)、缓冲止档器530和第二轨道540。第一轨道520用于移动吸尘罩20水平移动,第二轨道540用于侧升降门213上升和下降。缓冲止档器530安装在车架本体510上与缓冲器215相对的位置。车架50还包括直爬梯550、平台栏杆560、清轨器(图1中未示出)等。直爬梯550安装在车架本体50和翻转台400之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直爬梯550到达位于待机位的移动吸尘罩20进行安装或检修等工作;平台栏杆560安装在移动吸尘罩的待机区域,能够保障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清轨器能够及时清除所述轨道上积累的粉尘,保障移动吸尘罩正常工作。可选的,车架可以为全钢(Q235-B)焊接结构件,用于支撑移动吸尘罩20。可选的,车架本体的尺寸约10000×4200×4250。
本实施例中,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10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70,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吸尘罩20的前进终点。示例性的,第一限位组件70安装在车架50上第一轨道520外侧,当移动吸尘罩20前进到前进终点位置时,能够触碰第一限位组件70使得移动吸尘罩20停止前进。同时,移动吸尘罩20能够通过其前侧安装的缓冲器215及车架50上对应安装的缓冲止档530在移动吸尘罩20制动时能够产生缓冲作用,使得移动吸尘罩20平稳制动。
请参阅图2,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10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80及第三限位组件90,第二限位组件80用于限制所述侧升降门213的上升终点,第三限位组件90用于限制所述侧升降门213的下降终点。示例性的,第二限位组件80和第三限位组件90安装在移动吸尘罩20上,当侧升降门213位于上升位置时与第二限位组件80保持触碰,当侧升降门213下降到一定距离时能够与第三限位组件90触碰。
在本实施例中,当移动吸尘罩20水平移动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第一限位组件70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除尘阀自动开启且侧升降门213自动下降;当侧升降门213下降至第二限位组件80的第二限位信号丢失时,干雾抑尘组件30自动启动;当侧升降门213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90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40自动旋转。上罩体211包围中间罐翻转烟尘区域上部,通过风管300与除尘阀60连接,能够捕集粉尘和烟气;下罩体212能够与下降后的侧升降门213一起包围烟尘区域的四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上罩体211和下罩体212有利于自动除尘装置10工作时形成负压空间,提高粉尘和烟气的捕集率。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吸尘罩210内部还安装有隔热层,能够有效隔绝粉尘和烟气携带的热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70不限于安装在车架上,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例如也可以采用安装在移动吸尘罩20上的方式;同样的,第二限位组件80和第三限位组件90不限于安装在移动吸尘罩20上,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例如也可以采用安装在车架50上的方式进行。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10还可以包括第四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移动吸尘罩20返回待机位时的制动。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体积较大的冻块在中间包翻转工作时产生翻滚不断碰撞侧升降门发生安全问题,侧升降门213底部留有一定高度的开口570。可选的,开口570的高度可以为XXX米,即能够避免体积较大的冻块在中间包翻转工作时产生翻滚不断碰撞升降门引发的安全问题,也能够保障吸尘罩围绕烟尘区域形成相对封闭的区间。
请参阅图3,移动组件220包括车轮组221和车轮组驱动组件222,车轮组包括主动轮组2212和从动轮组2211,车轮组驱动组件222用于驱动车轮组221沿第一轨道520水平行走。车轮组221包括两套主动轮组2211和从动轮组2212;吸尘罩车轮组驱动组件222包括两套减速机;减速机分别与主动轮组2211相连。车架50上安装有两条第一轨道520,主动轮组2211和从动轮组2212踏面中心线沿第一轨道520长度方向平行,车轮组在第一轨道520上能够滚动自由无卡阻现象。可选的,车架轨道520的轨距为7840mm;轨道高度520为5478mm。
吸尘罩210两侧分别安装一套主动轮组2211和从动轮组2212,主动轮组2211通过车轮轴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驱动主动轮组2211后能够带动吸尘罩210沿第一轨道520平稳移动,当移动吸尘罩20触碰安装在第一轨道520外侧的第一限位组件70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减速机接收信号自动停止驱动。可选的,移动吸尘罩20的走行速度为6m/min。
示例性的,减速机采用电缆卷筒供电,卷筒安装在高侧,包括:电缆卷筒、卷筒支架及电缆引入架。车轮组驱动组件222采用电缆卷筒供电,能保障吸尘罩210移动过程中车轮组驱动组件222得到平稳供电。
移动吸尘罩20顶部还连接有风管300,能够将移动吸尘罩20捕集到的粉尘和烟气排出到除尘系统。可选的,风管尺寸为Φ800;风管300连接处采用弹簧伸缩补偿密封,对接法兰结合处采用输送机胶带密封。可选的,风管300采用法兰连接或焊接,其中焊接采用连续焊缝焊接。风管300连接制作完成后,内外表面先除锈,刷红丹防锈漆两遍,待风管300安装就位后,将外表面生锈位置除锈,风管300外表面刷防腐防水漆一遍,再刷面漆两遍。
请参阅图4,侧升降门213下端安装一排喷嘴2131,喷嘴2131通过管道与干雾抑尘组件30连接,能够在移动吸尘罩20捕集粉尘和烟气时对翻转区域喷洒干雾。可选的,升降门驱动组件214采用双液压缸。
请参阅图5,主动轮组2211和从动轮组2212均由车轮2213、车轮轴2214、轴承2215和轴承座2216组成。主动轮组2211通过车轮轴2214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驱动主动轮组2211后能够带动吸尘罩210沿第一轨道520平稳移动。
请参阅图6,干雾抑尘组件30包括微米级干雾机310、水箱320、储气罐330、连接管道340;微米级干雾机310通过连接管道340分别与水箱320、储气罐330连接,微米级干雾机310还通过连接管道340与侧升降门213下端的一排喷嘴2131连接;微米级干雾机是将气、水过滤后,以设定的气压、水压、气流量、水流量按开关程序控制控制阀打开或关闭,经管道输送实现喷雾抑尘。微米级干雾机喷射的雾滴颗粒直径为1~10μm,能够很好的治理目前国家正在大力要求治理的PM2.5粉尘。
微米级干雾机310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的控制中心,集合了可编程控制器、保护电路、继电器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元器件。
请参阅图7,自动除尘装置10的移动吸尘罩20的出风口通过风管300与除尘阀60连接;除尘阀60另一端通过风管300与LF炉除尘系统200连接;可选的,风管300通过管托及支架支撑,除尘阀60为电动蝶阀,风管300的转接处采用弯头。
移动吸尘罩20通过300风管、除尘阀60与LF炉除尘系统200连接,实现了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接入工厂内已有的除尘系统,通过共用的旋流池100处理捕集的粉尘和烟气,不需要另外设置除尘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提供的自动除尘装置10通过包括吸尘罩210和侧升降门213的移动吸尘罩20能够包围粉尘区域,在除尘阀60开启后能够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对粉尘和烟气的捕集效率,并且移动吸尘罩20工作时能够移动到工作位,待机时位于待机位,方便使用及检修。但是,移动吸尘罩20对翻转区域的密封程度有限,并且由于体积较大的冻块在中间包翻转工作时产生翻滚不断碰撞侧升降门极易发生安全问题,所以从安全考虑,本实施例的侧升降门底部留有一定高度的开口570,这将影响移动吸尘罩20捕集粉尘和烟气的效果。为了达到理想除尘效果,开口570处增设一套微米级干雾抑尘系统。微米级干雾抑尘机是一种具有使用气水两种介质的湿式除尘技术,所喷射的雾滴颗粒直径为1~10μm的干雾级,能够很好的治理目前国家正在大力要求治理的PM 2.5粉尘。移动吸尘罩与微米级干雾抑尘组件配合使用,能够同时实现捕集粉尘和烟气以及喷雾抑尘,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移动吸尘罩20水平前进至第一限位组70受到触碰时,第一限位组件70产生第一限位信号,除尘阀60接收信号自动开启,侧升降门213接收信号自动下降。移动吸尘罩20水平前进过程中,侧升降门213一直保持在上升位置与第二限位组件80接触产生第二限位信号,当侧升降门213下降至第二限位信号消失时,微米级干雾机310接收信号自动启动喷雾。通过第一限位组件70,能够实现移动吸尘罩20准确移动至工作位,然后通过接收第一限位信号,自动启动侧升降门213下降和除尘阀60开启,之后通过第二限位信号消失,自动启动微米级干雾机310。自动除尘装置10上还安装第三限位组件90,当侧升降门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90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40接收信号,开始自动旋转倾翻;中间罐倾翻结束后,按停止键,中间罐倾翻装置40开始旋转回复至水平位置后停止,停止到位后,干雾机310停止,除尘阀60关闭,移动吸尘罩20返回至待机位。通过第三限位组件90,能够实现中间罐倾翻装置通过接收第三限位信号启动,实现了自动除尘装置10与中间罐倾翻装置40之间的自动化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除尘装置10的除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启动自动除尘装置10;步骤2)移动吸尘罩20前进,当移动吸尘罩20移动到工作位,吸尘罩210触碰第一限位组件70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除尘阀60自动开启,侧升降门213自动下降;步骤3)当侧升降门213下降至第二限位组件80的第二限位信号消失时,微米级干雾机310自动启动,开始喷雾抑尘;步骤4)侧升降门213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90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接收信号,开始自动旋转倾翻;步骤5)中间罐倾翻结束后,按停止键,中间罐倾翻装置开始旋转回复至水平位置后停止,停止到位后,干雾机停止,移动吸尘罩返回至待机位,除尘阀关闭。
本实施例的除尘方法在自动除尘装置10启动后,通过第一限位组件70、第二限位组件80、第三限位组件90能够实现除尘阀60、侧升降门213、微米级干雾机310、中间罐倾翻装置40自动启动作业及作业结束后相关组件实现复位,不需要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避免作业现场的粉尘和烟气污染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吸尘罩、干雾抑尘组件、除尘阀、车架;所述车架安装在倾翻台上,用于支撑移动吸尘罩,其中,车架围绕中间罐倾翻装置安装;
所述移动吸尘罩包括吸尘罩和安装在所述吸尘罩两侧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车轮组和车轮组驱动组件,所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车轮组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车轮组沿所述车架水平行走;所述吸尘罩与所述除尘阀连接,所述吸尘罩前侧安装有侧升降门,所述侧升降门通过升降门驱动组件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侧升降门下端安装一排喷嘴;
所述干雾抑尘组件包括微米级干雾机、水箱、储气罐、连接管道;微米级干雾机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水箱、储气罐连接;所述微米级干雾机与所述侧升降门下端的一排喷嘴连接;
所述自动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及第三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吸尘罩的前进终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侧升降门的上升终点,所述第三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侧升降门的下降终点;
当移动吸尘罩水平移动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所述除尘阀自动开启且所述侧升降门自动下降;当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第二限位组件的第二限位信号丢失时,所述微米级干雾机自动启动;当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自动旋转;
所述侧升降门下降到终点后底部距离所述倾翻台留有1.3米的开口;
所述微米级干雾机喷射的雾滴颗粒直径为1~10μm;所述微米级干雾机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保护电路及继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包括用于包围所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上部的上罩体和用于包围所述中间罐倾翻工作位四周的下罩体;所述吸尘罩内部设置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驱动组件包括双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包括两套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均由车轮、车轮轴、轴承和轴承座组成;所述车轮组驱动组件包括两套减速机;所述两套减速机分别与所述两套主动轮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驱动组件采用电缆卷筒供电,卷筒安装在高侧,包括:电缆卷筒、卷筒支架及电缆引入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上侧的出风口通过风管与所述除尘阀连接;所述除尘阀另一端通过风管与LF炉除尘系统连接;所述风管通过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上的管托支撑;所述除尘阀为电动蝶阀;所述风管的转接处采用弯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车架本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直爬梯、平台栏杆、清轨器;所述车架本体安装在所述倾翻台上;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直爬梯、平台栏杆、清轨器安装在所述车架本体上;所述第一轨道用于所述移动吸尘罩水平移动;所述第二轨道用于所述侧升降门上升和下降;所述直爬梯安装在所述车架本体和所述倾翻台之间;所述平台栏杆安装于所述移动吸尘罩的待机区域;所述清轨器用于清理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吸尘罩前侧还安装有缓冲器;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缓冲止档器,与所述缓冲器相对。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启动;
步骤2)所述移动吸尘罩前进,当移动吸尘罩移动到工作位,所述吸尘罩前侧的侧升降门触碰第一限位组件产生第一限位信号时,所述除尘阀自动开启,所述侧升降门自动下降;
步骤3)当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第二限位组件的第二限位信号消失时,所述微米级干雾机自动启动,开始喷雾抑尘;
步骤4)所述侧升降门下降至触碰第三限位组件后产生第三限位信号时,中间罐倾翻装置接收信号,开始自动旋转倾翻;
步骤5)所述中间罐倾翻结束后,按停止键,所述中间罐倾翻装置开始旋转回复至水平位置后停止,停止到位后,所述干雾机停止,所述移动吸尘罩返回至待机位,所述除尘阀关闭。
CN202110417340.4A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Active CN113118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7340.4A CN113118429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7340.4A CN113118429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8429A CN113118429A (zh) 2021-07-16
CN113118429B true CN113118429B (zh) 2022-12-06

Family

ID=7677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7340.4A Active CN113118429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84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0565A (zh) * 2018-12-03 2019-02-01 常州杰森智能环境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浇注冷却线用自动升降罩
CN209716424U (zh) * 2019-01-08 2019-12-03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方坯连铸机中间包翻包净化除尘系统
CN212285236U (zh) * 2019-11-27 2021-01-05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包倾翻区防尘罩
CN111375750B (zh) * 2020-03-24 2021-11-12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中间包倾翻台除尘装置及使用其的除尘方法
CN111495915A (zh) * 2020-03-24 2020-08-07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烟尘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CN111331119B (zh) * 2020-04-03 2021-04-30 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炼钢环境用子母式移动除尘罩车及除尘方法
CN111451241A (zh) * 2020-05-26 2020-07-28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包翻转区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8429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6520Y (zh) 中频炉烟气捕集装置
CN201329362Y (zh) 立式轨道行走式移动顶吸烟尘捕集装置
CN107030040A (zh) 一种火车轮对激光清洗机及火车轮对清洗方法
CN101602950A (zh) U型管导烟除尘车
CN108677853A (zh) 一种移动式的多功能道路路面降尘系统
CN213077872U (zh) 一种工地喷雾除尘装置
CN207155086U (zh) 一种移动式电焊烟尘净化设备
CN113118429B (zh) 一种中间罐倾翻自动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N203296009U (zh) 电动地面清扫机的举升倾倒机构
CN209776385U (zh) 基于激光导引具有超声清洗功能的智能吹扫系统
CN112301938A (zh) 一种铁路隧道轨枕外道床吸煤车组及其作业方法
CN113664013B (zh) 砂箱烟气捕集处理方法
CN113074019B (zh) 一种煤矿自动巡航除尘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216358931U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干法除灰系统
CN210699330U (zh) 一种建筑工地自动喷雾除尘系统
CN206715526U (zh) 移动式废钢切割除尘系统
CN214289854U (zh) 一种油罐清洗装置
CN112160204A (zh) 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轨道养护车
CN202209892U (zh) 中频炉移动式自动上料收尘车
JP3978290B2 (ja) コークス炉炉上の軌条脇掃除用クリーナ
JPH01121025A (ja) 横行式自動外面清掃装置
CN216540829U (zh) 一种智能化移动式钢包底吹除尘烟罩装置
CN219324530U (zh) 用于铁路机车车轮的清洗装置
CN214050949U (zh) 一种除尘系统的粉尘控制装置
CN217431135U (zh) 一种可移动、全密封式粉尘颗粒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