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6484A - 导线取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线取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16484A CN113116484A CN201911423079.8A CN201911423079A CN113116484A CN 113116484 A CN113116484 A CN 113116484A CN 201911423079 A CN201911423079 A CN 201911423079A CN 113116484 A CN113116484 A CN 1131164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m
- sheath
- proximal end
- groove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0—Instruments, other than pincettes or toothpicks, for removing foreign bodies from the human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2—Insertion or introduction using an inner stiffening member, e.g. stylet or push-ro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A61B2017/32096—Incision instruments for slowly cutting through tissue, e.g. stent like temporary implants having sharp edg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90/0801—Prevention of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 A61B2090/08021—Prevention of accidental cutting or pricking of the patient or his org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出装置,用于取出植入在体内的细长结构,所述取出装置包括操控手柄、连接于所述操控手柄远端的鞘管,及连接于所述鞘管远端的扩张头,其中,所述操控手柄包括驱动件与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鞘管的近端,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双向旋转,以带动所述鞘管及所述扩张头双向旋转;不仅能使扩张头有效地切割包裹在细长结构周围的纤维组织,还能防止血管内的其他导线互相缠绕及防止血管壁扭曲而被扩长头刮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取出长期地植入在患者体内的电极导线的导线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多种医疗处理和外科手术方法需要在人类或牲畜患者的身体内植入细长结构。这种细长结构可以包括导液管、鞘管、心脏电导线(例如起搏器导线或除颤器导线),以及多种其它装置。其中,心脏起搏器通常植入患者胸壁内的皮下组织袋口内,心脏起搏器的多根导线从起搏器经由静脉延伸到患者心脏的腔室内;除颤器导线可以固定在心脏的内部或者外部。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植入患者身体内的导线去除,比如植入患者体内的导线断开而无法传输信号、电极尖端形成大量纤维(或钙化)组织而导致起搏器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来运行、导线部位感染、凝块或瘢痕组织阻塞静脉,或产生其他故障。由于细长结构植入患者体内时间较长,导线上会附着有很多纤维(或钙化)组织,使多根导线之间,导线与血管壁之间,或导线与心脏内壁之间附着在一起,导线无法直接取出,强行取出会出现导线断裂、损坏周边完好的导线、损坏血管壁或心脏内壁等问题。目前,导线取出技术中会采用导线取出装置完成,所述导线取出装置一般是利用切割尖端顺着一根导线进行单向旋转运动来切割纤维组织。
然而,为将一根导线周围生长的纤维组织剥离,可能需要切割尖端的一次或多次切割才能完成,当纤维组织没有与导线完全分离的情况下,切割尖端沿原方向继续旋转切割容易牵扯纤维组织并在切割尖端周围缠绕起来,严重的会缠绕多圈。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组织牵拉血管可能会导致血管扭曲而被扩张头刮伤;若同一血管内存在被纤维组织包裹的多根导线,则其他导线容易因为纤维组织的牵拉从而与上述的一根导线缠绕在一起,从而电极导线取出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出装置,用于取出植入在体内的细长结构,所述取出装置包括操控手柄、连接于所述操控手柄远端的鞘管,及连接于所述鞘管远端的扩张头,其中,所述操控手柄包括驱动件与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鞘管的近端,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双向旋转,以带动所述鞘管及所述扩张头双向旋转。
本发明的取出装置的操控手柄能带动扩张头及鞘管在患者的血管内移动,且操控手柄能控制驱动件来驱动转动件双向旋转,所述转动件的双向旋转能带动鞘管及扩张头双向旋转;细长结构的近端依次穿过扩张头、鞘管并从操控手柄穿出取出装置而延伸至体外的过程中,扩张头及鞘管在血管中向远端推进,以切割包裹在细长结构周围的纤维组织使细长结构与血管的内壁分离。由于操控手柄通过驱动所述转动件能驱动带动鞘管及扩张头双向旋转,即扩张头沿第一方向旋转后再沿第二方向旋转,不仅能使扩张头有效地切割包裹在细长结构周围的纤维组织,还能降低细长结构与血管内的其他导线互相缠绕,及血管壁由于牵拉扭曲而被扩长头刮伤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取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蜗杆及蜗轮组件的立体构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蜗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蜗轮组件与鞘管接头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蜗轮组件、蜗杆及鞘管接头的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7是图2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图7中的取现装置的其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取出装置的另一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部件A与部件B的连接”是指部件A直接与部件B接触连接,或者部件A通过其他部件与部件B进行间接连接。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取出装置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限定术语“近端”、“远端”及“轴向”为介入医疗领域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轴向”指装置中轴线所在方向,径向为与中轴线垂直的方向。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惯用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取出装置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出装置100,用于取出植入在体内的细长结构,细长结构可以是但不限于已经植入在患者体内的导液管、鞘管、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电极导线,及多种其它装置;本申请中以电极导线500(如图9所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细长结构还可以是以上所述的其他长期植入到患者体内的管状移植物。
取出装置100包括操控手柄20、连接于操控手柄20远端的鞘管50,及连接于鞘管50远端的扩张头80;其中,手柄20、鞘管50及扩张头80沿取出装置100的轴向设置有用于传输导线500的穿线内腔201,本发明提供的取出装置100中,操控手柄20能控制鞘管50及扩张头80双向旋转。扩张头80的远端具有用于切割包裹在导线500周围的纤维组织的刀刃,以便在导线500的取出过程中切穿或者以其它方式断裂所遇到的障碍物。双向旋转指鞘管50及扩张头80按第一方向旋转后再按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自取出装置100的近端向远端观看时的顺时针旋转方向或逆时针旋转方向,则所述第二方向对应为逆时针旋转方向或顺时针旋转方向。
使用取出装置100时,医生将患者体内的电极导线500的近端插入扩张头80的内腔中。医生抓握操控手柄20并向远端推动操控手柄20,使得鞘管50与扩张头80沿着所述电极导线逐渐进入患者的血管内。当向远端推动操控手柄20的阻力较大时,则说明扩张头80抵触到结合在导线500周围的组织了,再通过操控手柄20控制鞘管50及扩张头80双向旋转,从而使扩张头80的锋利的刀刃对结合在所述电极导线周围的组织进行切割,实现导线与组织分离,以便利后续的导线取出操作。鞘管50及扩张头80双向旋转还能降低导线500与血管内的其他导线互相缠绕及血管壁扭曲而被扩长头80刮伤的几率。
具体地,操控手柄20包括外壳21,外壳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其他部件的收纳腔211,操控手柄20还包括设置于收纳腔211中的驱动件与转动件,转动件连接于驱动件的远端,操控手柄20还包括部分容置于收纳腔211中的操作件26,鞘管50部分容置在收纳腔211的远端,其中,操作件26连接于驱动件近端并用于接收外部拉力,鞘管50远离扩张头80的一端(近端)通过外壳21的远端开口进入收纳腔211连接于转动件。操作件26在外部拉力的作用下,带动驱动件沿轴向向近端运动,驱动件的轴向运动驱动转动件双向旋转,以带动鞘管50及扩张头80双向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驱动件包括蜗杆23,蜗杆23沿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外壳21的收纳腔211内。蜗杆23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操作件26,操作件26沿轴向移动以带动蜗杆23沿轴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销钉将蜗杆23固定连接于操作件2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蜗杆23的近端与操作件26之间可以通过螺接固定或卡接固定等,以使蜗杆23与操作件26活动连接于一体。
蜗杆23的外周面设置有双向螺旋槽231,双向螺旋槽231的两端分别沿相反方向螺旋延伸。蜗杆23包括杆体230,杆体230的外表面设置有双向螺旋槽231与连接柱235。其中,双向螺旋槽231用于带动转动件旋转,连接柱235用于固定连接于操作件26,双向螺旋槽231相对于连接柱235设置于杆体230的远端。
如图4所示,双向螺旋槽231包括设置于蜗杆23的外周面远端的螺旋状延伸的第一导向槽232及连通第一导向槽232近端的螺旋状延伸的第二导向槽233,第一导向槽232沿第一方向螺旋延伸,第二导向槽233沿第二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螺旋延伸的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从取出装置100的近端向远端看,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进一步地,双向螺旋槽231还包括转向切换部234,转向切换部234连接于第一导向槽232与第二导向槽233之间,旋转轮251越过转向切换部234之后,蜗杆23驱动蜗轮组件25沿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导向槽232的远端延伸至杆体230的远端面,即第一导向槽232在杆体230的远端面形成有一开口,转向切换部234为第一导向槽232与第二导向槽233之间的过渡槽,优选地,切换部234为圆滑过渡槽。
如图3所示,转动件包括蜗轮组件25,蜗轮组件25形成有用于穿设蜗杆23的通孔,蜗轮组件25的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插设于双向螺旋槽231中的导滑销2510;蜗杆23沿轴向运动的过程中,导滑销2510在双向螺旋槽231中滑动,双向螺旋槽231的两端分别通过导滑销2510驱动蜗轮组件25沿相反方向旋转。即,导滑销2510从双向螺旋槽231的近端滑动至远端的过程中,或者从双向螺旋槽231的远端滑动至近端的过程中,双向螺旋槽231用于驱动蜗轮组件25沿两个相反方向旋转,即双向螺旋槽231用于驱动蜗轮组件25分时或按时序沿两个相反方向旋转。鞘管50的近端自外壳21(图1)的远端插入收纳腔211后连接于蜗轮组件25,鞘管50随蜗轮组件25沿相反方向旋转。
蜗轮组件25包括旋转轮251及连接筒255,旋转轮251连接于连接筒255的近端边缘,本实施例中,旋转轮251连接于连接筒255内腔的近端。旋转轮251套设于蜗杆23的杆体230上并与杆体230滑动连接,连接筒255套设在旋转轮251上。鞘管80的近端套设在连接筒255的远端内部,鞘管80的远端从连接筒远端穿出并延伸至取出装置100的远端。
请结合图4参阅图5,旋转轮251呈环形,即旋转轮251的中部沿轴向开设通孔,旋转轮251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蜗杆23上。旋转轮251向所述通孔内凸设至少一可滑动地插设于双向螺旋槽231内的导滑销2510。
导滑销2510从双向螺旋槽231的近端滑动至远端的过程中,以及从双向螺旋槽231的远端滑动至近端的过程中,双向螺旋槽231用于驱动蜗轮组件25分时沿两个相反方向旋转。
双向螺旋槽231远端穿通蜗杆23的远端面。所述蜗杆23在沿轴向滑动的过程中,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在双向螺旋槽231中滑动,具体地,导滑销2510沿第一导向槽232滑动越过转向切换部234之后能滑入第二导向槽233;旋转轮251沿第二导向槽233滑动越过转向切换部234之后能滑入第一导向槽232内,以带动旋转轮251及连接筒255双向旋转,使得鞘管50及扩张头80随连接筒255双向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滑销2510还可以设置在旋转轮251上的其他位置,比如旋转轮251面朝或背离鞘管50的表面。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旋转轮251受力平衡,导滑销2510的数量为2个,两个导滑销2510相对的设置于旋转轮251表面并向通孔内延伸,两个导滑销2510可以位于旋转轮251的同一轴向位置上,也可以在轴向位置不同。两个导滑销2510可滑动地插设于蜗杆23的双向螺旋槽231内。相应地,杆体230表面设置有两条双向螺旋槽231,每个导滑销2510对应容置在一个双向螺旋槽231中;在两个导滑销2510轴向位置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导滑销2510可用于插入同一条双向螺旋槽231中。变更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导滑销2510与多个双向螺旋槽231,导滑销2510与双向螺旋槽231的数量可以不相等。在变更实施方式中,导滑销2510呈半球状,或者,导滑销2510为从旋转轮251内侧表面向所述通孔方向凸出的螺旋延伸条带,导滑销2510的形状与双向螺旋槽231匹配,以容置在双向螺旋槽231中。
旋转轮251的边缘与连接筒255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即旋转轮251与连接筒255之间通过卡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旋转轮251的外壁上开设卡接孔2512,卡接孔2512用于卡接于连接筒255上的卡块2554。如图2-图3及图5所示,连接筒255的远端设置有用于穿设蜗杆23的通孔,在旋转轮251的带动下,连接筒255围绕蜗杆23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连接筒255足够长(操控手柄足够长)的情况下,连接筒255的内腔用于容置杆体230,杆体230不需要套设在连接筒255上。
连接筒255包括套设于旋转轮251边缘的筒体2551及设置于筒体2551远端的第一啮合部。
筒体2551的近端设置若干卡块2554,若干所述卡块2554用于卡接于旋转轮251的卡接孔2512,使旋转轮251与连接筒255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啮合部包括凸设于连接筒255的内表面的连接环2553及开设于连接环2553上的第一齿条2556。连接环2553呈环形或部分环形,连接环2553围成的通孔用于穿设蜗轮23。第一齿条2556包括一系列向旋转轮251凸出的凸起。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5,鞘管50包括连接于连接筒255的鞘管接头52及连接于鞘管接头52远端的内鞘管54。鞘管接头52背离内鞘管54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筒255。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鞘管接头52与内鞘管54之间通过螺接固定,具体地,鞘管接头52的远端设置有内螺纹,内鞘管54的近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装配到位后用螺纹胶固定,从而使鞘管接头52与内鞘管54固定在一起。鞘管接头52与内鞘管54也可以用其它方式固定,如焊接等方法等。
如图3所示,鞘管接头52为筒形结构,包括插设于连接环2553内的管体521及凸设于管体521近端外表面的第二啮合部。
所述第二啮合部包括卡接环523以及设置于卡接环523上的第二齿条5232。第二齿条5232设置于鞘管接头52的近端,其包括一系列向第一齿条2556凸出的凸起。
第一啮合部用于与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当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时,第二啮合部通过第二齿条5232啮合于第一啮合部的第一齿条2556,鞘管接头52能随旋转轮251以及连接筒255做同步运动。具体地,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用于可离合地啮合在一起,即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中的凸起的形状相互匹配,并且装配后方向正对。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旋转轮251还包括旋转环2511及设置于旋转环2511的远端的第一弹性件2515,旋转环2511呈环状,围成用于穿设蜗杆23的通孔,并用于承载第一弹性件2515,第一弹性件2515相对的两端分别沿轴向弹性抵接旋转环2511的远端与鞘管接头52的近端,向连接筒255上的第一啮合部方向推动鞘管接头52上的第二啮合部,使得第二啮合部啮合于第一啮合部,鞘管50跟随连接筒255旋转。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515包括弹簧与用于抵接鞘管接头52的抵触件,旋转轮251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弹簧容置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弹簧的近端抵接所述连接槽的底壁,所述弹簧的远端抵接所述抵触件。优选地,第一弹性件2515是弹簧柱塞。
本实施例中,为鞘管50的近端面受力平衡,第一弹性件2515的数量为3个,三个第一弹性件2515沿旋转轮251周向均匀排列,即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弹性件2515到旋转轮251的轴心线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120度。
请一并参阅图2与图7,蜗轮组件25与鞘管接头52均可转动地收容于外壳21的收纳腔211,不同的是,蜗轮组件25在轴向上能够前后移动,鞘管接头52被限位在轴向上无法前后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可离合的相互啮合,在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时,鞘管接头52跟随蜗轮组件25同步转动。具体地,外壳21设置有用于容置蜗轮组件25的收容槽212,还设置有用于对鞘管接头52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218以及第三限位部219。
蜗轮组件25用于可活动地收容于收容槽212内。收容槽212的两侧壁分别为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214及第二加强筋215,第一加强筋214相较于第二加强筋215更靠近近端,收容槽212的底壁为第一加强筋214与第二加强筋215之间的外壳21。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214及第二加强筋215均沿收容槽212的周向延伸,并向轴线凸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214与第二加强筋215均呈环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强筋214与第二加强筋215还可以是中部开通孔的多边形、矩形等。收容槽212围成收容空间216,蜗轮组件25用于容置于第一加强筋214与第二加强筋215之间的收容空间216内。
第一加强筋214与第二加强筋215的相互邻近表面之间的轴向尺寸大于蜗轮组件25在轴向延伸的长度和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啮合深度之和,从而蜗轮组件25可以沿轴向前后移动;收容空间216的径向尺寸略大于蜗轮组件25的径向尺寸,并且收容槽212沿垂直于轴向方向(径向)的横截面为圆形,从而蜗轮组件25能在收容槽212内围绕其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214与第二加强筋215之间的外壳21的内壁用于在径向上限位蜗轮组件25,使蜗轮组件25的轴心线与蜗杆23的轴心线重合,以及蜗杆23、蜗轮组件25、鞘管50、扩张头80与取出装置100同轴。
在变更实施例中,外壳21的内壁沿其周向开设收容槽,蜗轮组件25的外周面凸设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的凸环,所述收容槽沿外壳21的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凸环沿外壳21的轴向延伸的长度,所述凸环能在所述收容槽内沿轴向滑动且能旋转。
在变更实施例中,外壳21的内壁沿其周向朝收纳腔211内设置凸环,蜗轮组件25的外周面沿其周向开设收容槽,所述凸环可活动地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沿外壳21的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凸环沿外壳21的轴向延伸的长度,使得所述凸环能在所述收容槽内沿轴向滑动且能旋转。
如图2所示,外壳21的收纳腔21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止蜗杆23在径向上移动的第一限位部217。第一限位部217设置于收容槽212的近端,第一限位部217自收纳腔211的内壁向收纳腔211延伸而成。具体地,第一限位部217为设置于外壳21内壁的环形板。第一限位部217沿轴向形成通孔,蜗杆23沿轴向插设于第一限位部217的通孔中之后能够沿轴向滑动,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蜗杆23的轴心线重合,第一限位部217的通孔的内径略大于蜗杆23的外径,以对蜗杆23在取出装置100的径向上进行限位。
第二限位部218设置于外壳21的收纳腔211的内壁,用于在取出装置100的径向上对鞘管接头52进行限位。第二限位部218设置于收容槽212的远端,第二限位部218自外壳21的内壁向收纳腔211凸出的环形板。第二限位部218沿轴向形成一通孔,鞘管接头52插设于第二撑板218的通孔内,第二限位部218的通孔的内径略大于对应的鞘管接头52处的外径,以对鞘管接头52在取出装置100的径向上进行限位。
如图2与图9所示,外壳21的收纳腔211的内壁的远端设置有用于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对鞘管50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部219,第三限位部219相对于第二限位部218邻近外壳21的远端设置。第三限位部219自外壳21的内壁向收纳腔211凸出,本实施例中呈环形板状。鞘管接头52位于外壳21内的远端对应第三限位部219开设限位槽5212(图9),第三限位部219用于可旋转地容置于限位槽5212内,以限定鞘管50近端在径向以及轴向上的运动范围,使得鞘管50在轴向及径向上相对于外壳21几乎不能移动,鞘管50能相对于外壳21旋转。
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三限位部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第一加强筋214与第二加强筋215(图7)的实现方式,或本领域常用的其他限位方式来对部件进行限位,在此不做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6,组装蜗杆23、蜗轮组件25及鞘管接头52时,将旋转轮251可转动地套接于杆体230外,具体地,将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自杆体230的远端可滑动地插入第一导向槽232内;将鞘管接头52的管体521远离卡接环523的一端自近端插入连接筒255的筒体2551,并从连接筒255的远端通孔穿出,直至卡接环523的第二齿条5232与连接环2553的第一齿条2556相互啮合;将组装在一起的蜗杆23和旋转轮251安装于连接筒255,具体地,杆体230设有双向螺旋槽231的一端从鞘管接头52的近端插入鞘管接头52的内腔,并将旋转轮251卡接于连接筒255,具体地,连接筒255的卡块2554分别卡接于旋转轮251对应的卡接孔2512内,以使连接筒255与旋转轮251固定连接。此时,第一弹性件2515弹性抵推卡接环523使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相互啮合;杆体230的远端插入鞘管接头52的内腔,以带动蜗轮组件25相对于蜗杆23双向旋转。
如图2所示,操控手柄20在其近端还设置有与蜗杆23同步运动的第二弹性件265,第二弹性件265用于驱动操作件26朝远端移动。具体地,第二弹性件265收容于外壳21的收纳腔211内,且第二弹性件265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操作件26的连接部261的近端及收纳腔211的近端边界。操作件26用于接收外部拉力以带动蜗杆23沿轴向向近端滑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265,当外部拉力消失后,第二弹性件265回弹并产生用于推动操作件26与蜗杆23向远端运动的弹性回复力。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65为弹簧。
操控手柄在第二弹性件265靠近操作件26的一端设置有管状的护套267。护套267包括管状的主体2671以及从主体2671朝向轴线延伸的弯折部2673。主体2671套设在第二弹性件265的远端外围,第二弹性件265的远端沿轴向能在主体2671内压缩或伸展。弯折部2673朝向近端的侧面抵接第二弹性件265的远端,弯折部2673朝向远端的侧面抵接操作件26的近端。主体2671沿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导槽213沿轴向延伸的长度,护套267与第二弹性件265随操作件26同步滑动的过程中,护套267能防止第二弹性件265朝径向变形而进入导槽213内或穿过导槽213伸出至外壳21外。
如图2所示,外壳21的近端沿轴向开设连通收纳腔211的导槽213,操作件26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向至少一侧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容置于外壳20的内腔中,所述第二部分穿过导槽213延伸至所述外壳20之外,操作件26能够沿导槽213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为连接部261,所述第二部分为设置于连接部261相对两侧的手柄263,连接部261沿轴向可滑动地容置于壳体20内,两个手柄263分别穿过导槽213延伸至外壳21外。所述蜗杆23近端连接于连接部261,连接部261沿轴向滑动以带动蜗杆23沿轴向滑动。导槽213的沿轴向延伸并且长度足够长,使得操作件26沿导槽213能够沿轴向前后滑动,并限制操作件26在周向上的运动范围,使其不得围绕轴向旋转。从而,操作件26沿导槽213能带动蜗杆23沿轴向滑动,不能带动蜗杆23沿周向旋转。
本实施例中,外壳21上开设相对的两个导槽213,向近端拉动操作件26,带动连接部261沿导槽213滑动,连接部261的滑动带动蜗杆23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变更实施方式中,操作件26包括沿导槽213滑动地连接部261及自连接部261向外延伸的一个手柄,所述一个手柄穿过导槽213延伸至外壳21之外。
请再次参阅图2、图4与图9,蜗杆23沿轴向设置有穿线通道2301,穿线通道2301连通鞘管50的穿线内腔,穿线通道2301在其近端形成的近端开口位于蜗杆23的侧壁上,导线500的近端依次穿过扩张头80、鞘管50的穿线内腔及蜗杆23的穿线通道后从外壳21穿出,以便操作者,比如外科医生从操控手柄20上取出剥离纤维组织后的导线。
如图9所示,外壳21的侧壁上对应穿线通道2301的开口设有出线孔2101,导线500的近端从穿线通道的远端开口2301穿出后,经出线孔2101延伸出取出装置100。出线孔2101靠近操作件26的近端处。穿线通道的远端开口2301沿轴向延伸,导线500的近端经远端开口2301延伸至出线孔2101。
外壳21还设置有引导部2105,引导部2105从出线孔2101的边缘向穿线通道的远端开口2301内延伸,穿线通道的远端开口2301处的导线500沿引导部2105滑出出线孔2101。优选地,引导部2105的末端抵触穿线通道背离远端开口2301的边界,蜗杆23沿轴向朝近端滑动时,引导部2105的末端在远端开口2301内滑动,且引导部2105与穿线通道的边界无缝连接,不会阻挡导线500的近端,更便于导线500的近端沿引导部2105穿过出线孔2101。
如图2所示,外壳21呈近端密封的管状结构,外壳21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209与端块210。其中本体209沿轴向延伸,上述的收纳腔211、收容槽212、第一限位部217、第二限位部218与第三限位部219均设置于本体209中,端块210连接在本体209的近端并与本体209的延伸方向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端块210与本体209的延伸方向垂直,即端块210沿垂直于轴向的径向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在变更实施例中,端块210与本体209延伸方向是平行与垂直以外的其他形式。另外,端块210可以从本体209的近端,沿径向向一侧或两侧或沿周向延伸。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端块210关于轴向(轴线)对称,换句话说,端块210从本体209的近端沿径向向相对的两侧延伸。进一步地,端块210呈鱼尾形,所述鱼尾形的端块210能增大与外科医生的手指接触的面积,方便操作。在变更实施例中,端块21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比如,条形、锥形、包括自由曲面的立体形状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外壳21的远端设置有空心的软胶嘴2107,鞘管50穿设于软胶嘴2107;鞘管50的外围套设有外护套55,外护套55的近端插入到软胶嘴2107内。
如图2所示,将组装于一体的蜗轮组件25、蜗杆23及鞘管接头52安装至外壳21内,具体地,将蜗轮组件25收容于外壳21的收容空间216内,蜗杆23的连接柱235连接于连接部261的远端,第一限位部217支撑蜗杆23使蜗杆23能沿轴向滑动;引导部2105可滑动地插入滑槽2303内;第二限位部218支撑鞘管接头52的管体521、第三限位部219可转动地插入管体521的限位槽5212,使鞘管接头52能随蜗轮组件25转动,而不能沿轴向滑动。鞘管50的近端通过螺接方式固定连接于鞘管接头52的远端,此时,扩张头80与鞘管50的穿线内腔、蜗杆23的穿线通道及外壳21的出线孔2101(如图9所示)相互连通,形成一连贯的用于传输导线500的穿线内腔201,以方便导线500的穿插。
请一并参阅图2、图7及图9,在取出装置100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医生将患者体内的导线500如电极导线的近端插入扩张头80的穿线内腔中;医生抓握操控手柄20并向远端推动操控手柄20,使得鞘管50与扩张头80沿着电极导线500逐渐进入患者的血管内;当向远端推动操控手柄20的阻力较大时,则说明扩张头80抵触到结合在导线500周围的组织了。
向近端拉动操作件26带动蜗杆23沿轴向朝近端滑动,蜗杆23带动蜗轮组件25向近端移动,直至旋转轮251的近端抵顶第一加强筋214,连接筒255的远端面与第二加强筋215的间隙增大;第一弹性件2515弹性抵推卡接环523使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啮合。蜗杆23朝近端滑动,第二导向槽233的内表面滑动地抵推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以带动旋转轮251沿第一方向(即从取出装置100的近端向远端看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轮251与连接筒255固定连接,且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啮合,因此,旋转轮251带动鞘管接头52、鞘管50及扩张头80沿第一方向旋转,使扩张头80的锋利的刀刃对结合在导线500周围的组织进行切割。
继续向近端拉动操作件26带动所述蜗杆23沿轴向朝近端继续滑动,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沿第二导向槽233滑动至越过转向切换部234后,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沿第一导向槽232滑动,以带动旋转轮251沿第二方向(即从取出装置100的近端向远端看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轮251带动鞘管接头52、鞘管50及扩张头80沿第二方向旋转,使扩张头80的锋利的刀刃对结合在所述电极导线周围的组织进行切割;直至操作件26沿导槽213向近端滑动至连接部261抵顶双向螺旋槽231的近端。
在向近端拉动操作件26的整个过程中,蜗杆23先带动转动件及鞘管50沿第一方向旋转,当导滑销2510越过转向切换部234后,蜗杆23再带动转动件及鞘管50沿第二方向旋转,不仅能使扩张头80有效地切割包裹在导线500周围的纤维组织,还能防止血管内的其他导线互相缠绕及防止血管壁扭曲而被扩长头80刮伤。
从上述取出装置100的具体操作过程可知,操作件26在压缩第二弹性件265的过程中包括第一时段与第二时段,在第一时段中,导滑销2510在第二导向槽233中滑动,即导滑销2510从第二导向槽233的近端滑动至转向切换部234,对应蜗轮组件25相对于蜗杆23做顺时针方向转动;在第二时段中,导滑销2510在第一导向槽232中滑动,导滑销2510从转向切换部234滑动至第一导向槽233的远端,对应蜗轮组件25相对于蜗杆23做逆时针方向转动。即操作件26压缩第二弹性件265的过程中,蜗杆23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蜗轮组件25的转动,并且蜗轮组件25相对于蜗杆23实现了双向转动,先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鞘管50顺时针以及逆时针转动的角度均在280度左右。
请一并参阅图2、图8及图9,蜗杆23向近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265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变形,被压缩的第二弹性件265回弹产生的弹性回复力用于推动蜗杆23向远端运动。当解除对操控手柄20的拉力,即释放操控手柄20的操作件26,第二弹性件265产生的弹力向远端推动操作件26带动蜗杆23沿轴向朝远端滑动,蜗杆23带动蜗轮组件25向远端移动至转动件的远端抵顶第二加强筋215,旋转轮251的近端面与第一加强筋214的间隙增大;由于鞘管接头52相对于外壳21在轴向上固定,因此,连接环2553与卡接环523之间的间隙增大,直至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2532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两者之间的最大啮合深度,使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相互脱离,即鞘管接头52与蜗轮组件25不卡接。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脱离后,蜗轮组件25在蜗杆23的轴向运动的驱动下继续旋转,蜗轮组件25的转动不会带动鞘管接头52、鞘管50及扩张头80旋转。
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脱离后,蜗杆23上的第一导向槽232的内表面继续滑动地抵推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以带动旋转轮251继续沿第一方向旋转;由于鞘管接头52与蜗轮组件25相互脱离后,蜗轮组件25的第一弹性件2515在鞘管接头52上产生的摩擦力不能带动鞘管接头52旋转,因此,第一弹性件2515的末端沿卡接环523的近端面滑动。
由于旋转轮251与连接筒255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265继续抵推操作件26向近端滑动,操作件26继续带动蜗杆23沿轴向朝远端滑动,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沿第一导向槽232滑动至越过转向切换部234后,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沿第二导向槽233滑动,以带动旋转轮251再沿第二方向旋转;但旋转轮251不会带动鞘管接头52、鞘管50及扩张头80旋转。
在第二弹性件265回弹的过程中,即释放操作件26之后,鞘管50及扩张头80不会跟随蜗轮组件25旋转,从而减小了蜗轮组件25旋转的负载,有利于旋转轮251的导滑销2510顺利的从第一导向槽232的远端滑动至第二导向槽233的近端,避免导滑销2510在双向螺旋槽231,特别是在转向切换部234附近卡住不动。
当操作件26沿导槽213滑动至抵顶导槽213的近端附近时,具体地,蜗杆23从近端运动至其轴向运动范围内的最远端时,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相互啮合。
如图2至图3所示,第一弹性件2515对旋转轮251施加产生的指向近端的推力为第一推力,第二弹性件265通过蜗杆23对旋转轮251产生施加的指向远端的推力为第二推力。在第二弹性件265回弹的过程中,弹力逐渐减小,即第二推力逐渐减小。当所述第一推力大于所述第二推力后,第一弹性件2515推动旋转轮251与连接筒255相对于鞘管接头52向近端运动,直至第一齿条2556与第二齿条5232啮合,即使得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从而实现第二弹性件265、操作件26、蜗杆23以及蜗轮组件25回到初始位置,方便使用者朝近端再次拉动操控手柄20。
在其他实施例中,蜗轮组件25中省略第一弹性件2515、第一齿条2556及第二齿条5232,连接筒255与鞘管接头52直接固定连接,即连接筒255的远端固定连接于鞘管接头52的近端(比如连接筒255与鞘管接头52一体成型制成),鞘管接头52的近端无法与蜗轮组件25相互脱离。即在本实施例中,蜗杆23向近端运动的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蜗杆23向远端运动的过程中,蜗轮组件25带动鞘管接头52同步旋转,即在释放操作件26之后,鞘管50与扩张头80随同蜗轮组件25做双向旋转。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取出装置,用于取出植入在体内的细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装置包括操控手柄、连接于所述操控手柄远端的鞘管,及连接于所述鞘管远端的扩张头,其中,所述操控手柄包括驱动件与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鞘管的近端,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双向旋转,以带动所述鞘管及所述扩张头双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外周面设置有双向螺旋槽,所述双向螺旋槽的两端分别沿相反方向螺旋延伸;
所述转动件包括蜗轮组件,所述蜗轮组件形成有用于穿设所述蜗杆的通孔,所述蜗轮组件的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插设于所述双向螺旋槽中的导滑销;
所述蜗杆沿轴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滑销在所述双向螺旋槽中滑动,所述双向螺旋槽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导滑销驱动所述蜗轮组件沿相反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销从所述双向螺旋槽的近端滑动至远端的过程中,或者从所述双向螺旋槽的远端滑动至近端的过程中,所述双向螺旋槽用于驱动所述蜗轮组件沿两个相反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槽包括设置于所述蜗杆的外周面的第一导向槽及连通所述第一导向槽近端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第一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槽沿第二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螺旋延伸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槽包括转向切换部,所述转向切换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所述导滑销越过所述转向切换部之后,所述蜗杆驱动所述蜗轮组件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组件包括:
旋转轮,所述旋转轮表面设置有所述导滑销;以及
连接筒,扣合于所述旋转轮的边缘,所述连接筒与所述旋转轮在轴向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蜗杆的所述通孔;
在所述蜗杆的驱动下,所述旋转轮沿两个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连接筒跟随所述旋转轮作同步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与所述旋转轮相互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包括鞘管接头与内鞘管,所述内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扩张头与所述鞘管接头,鞘管接头的近端与所述蜗轮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接头与所述蜗轮组件的连接筒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接头的近端与所述连接筒的远端相互套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筒的近端与远端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通孔;
所述鞘管接头的近端套设于所述连接筒的远端内部,所述鞘管接头的远端穿过所述连接筒远端的通孔延伸至所述连接筒的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远端形成有向所述鞘管接头近端凸出的第一啮合部,所述鞘管接头的近端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啮合部方向凸出的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时,所述鞘管接头跟随所述连接筒做同步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筒上第一齿条,所述第二啮合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鞘管接头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可离合地啮合所述第二齿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鞘管接头在轴向上的位置固定;
所述蜗杆沿轴向近端运动时,所述旋转轮带动所述连接筒跟随所述蜗杆相对于所述鞘管接头向近端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
所述蜗杆沿轴向远端运动时,所述旋转轮带动所述连接筒跟随所述蜗杆相对于所述鞘管接头向远端运动,使得相互啮合的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逐渐脱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脱离后,所述蜗轮组件在所述蜗杆的轴向运动的驱动下继续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从近端运动至其轴向运动范围内的最远端时,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包括旋转环以及设置于旋转环的远端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沿轴向弹性抵接所述旋转环的远端与所述鞘管接头的近端,使得所述蜗杆向近端运动的过程中,以及所述蜗杆运动至其轴向运动范围内的最远端时,保证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手柄在其近端还设置有与所述蜗杆同步运动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蜗杆向近端运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并发生弹性形变,被压缩的第二弹性件回弹产生的弹性回复力用于推动所述蜗杆向远端运动;
所述第一弹性件对所述旋转轮施加的指向近端的推力为第一推力,所述第二弹性件通过所述蜗杆对所述旋转轮施加的指向远端的推力为第二推力,在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弹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推力大于所述第二推力后,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旋转轮相对于所述鞘管接头向近端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手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用于接收外部拉力以带动所述蜗杆沿轴向向近端滑动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外部拉力消失后,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弹并产生用于推动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蜗杆向远端运动的弹性回复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手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在其内壁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取出装置轴线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鞘管接头在轴向上的运动范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接头对应所述限位部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部用于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鞘管接头在径向以及轴向上的运动范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收容槽,所述蜗轮组件用于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的两侧壁分别为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所述蜗轮组件在轴向上的长度为蜗轮长度,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在轴向上的啮合长度为啮合深度,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相互邻近表面之间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蜗轮长度与所述啮合深度之和。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及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所述鞘管接头的近端自所述外壳的远端插入所述外壳的内腔后连接所述转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开设有贯通至其内腔的导槽,所述导槽沿轴向延伸;
所述操控手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蜗杆近端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向至少一侧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中,所述第二部分穿过所述导槽延伸至所述外壳之外,所述操作件能够沿所述导槽滑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头与所述鞘管均设置有用于传输所述细长结构的穿线内腔,所述蜗杆沿轴向开设穿线通道,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穿线通道的开口设置有出线孔,所述细长结构的近端依次经所述扩张头的穿线内腔、所述鞘管的穿线内腔、所述穿线通道以及所述出线孔延伸出所述取出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通道的远端开口开设于所述蜗杆的侧壁上,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从所述出线孔的边缘向所述穿线通道的远端开口内延伸,所述穿线通道的远端开口处的细长结构沿所述引导部滑出所述出线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23079.8A CN113116484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导线取出装置 |
PCT/CN2020/140328 WO2021136203A1 (zh) | 2019-12-30 | 2020-12-28 | 导线取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423079.8A CN113116484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导线取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16484A true CN113116484A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769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423079.8A Pending CN113116484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导线取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16484A (zh)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11423079.8A patent/CN113116484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34231U (zh) | 导线取出装置 | |
JP5308151B2 (ja) | リード線摘出装置 | |
EP2197367B1 (en) | Tip for lead extraction device | |
EP1651299B1 (en) | Catheter tunneler adapter | |
US4682599A (en) | Basket forceps assembly for endoscope | |
CN115192139A (zh) | 碎栓驱动手柄、碎栓驱动装置和碎栓取栓系统 | |
JP2008523895A (ja) | 送達システム | |
JP7162727B2 (ja) | 採石バスケット及び採石バスケットに用いられる二腔式エンドキャップ | |
CN211934232U (zh) | 取出装置 | |
CN106308986B (zh) | 一种用于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导管手柄 | |
CN114680967A (zh) | 切线装置 | |
US9301735B2 (en) | Drive system for a biopsy member | |
CN115227337A (zh) | 血管开通装置 | |
CN212521910U (zh) | 医用手柄及医用系统 | |
CN113116484A (zh) | 导线取出装置 | |
KR20220014413A (ko) | 복수개 처치구 병용을 위한 멀티 루멘 구조의 의료용 토출 기구 | |
WO2021136203A1 (zh) | 导线取出装置 | |
CN215690869U (zh) | 用于接入患者的血管系统的系统 | |
CN212521909U (zh) | 一种医疗器械 | |
CN111449723A (zh) | 医用手柄及医用系统 | |
WO2021136210A1 (zh) | 取出装置 | |
CN113116483A (zh) | 取出装置 | |
US11969370B2 (en) | Medical device implantation apparatus | |
CN112674837B (zh) | 一种血栓取出导管系统的驱动装置 | |
CN220327489U (zh) | 一种血管腔内异物抓捕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10052 room 316, 3 / F, building 2, 88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DeNO electrophys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room 316, 3 / F, building 2, 88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NUOM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