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8802A -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8802A
CN113108802A CN202110262744.0A CN202110262744A CN113108802A CN 113108802 A CN113108802 A CN 113108802A CN 202110262744 A CN202110262744 A CN 202110262744A CN 113108802 A CN113108802 A CN 11310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fixed terminal
route
information
nav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27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8802B (zh
Inventor
苌洪达
李戌阳
刘广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27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8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8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Calculating itineraries, i.e. routes leading from a starting point to a series of categorical destinations using a global route restraint, round trips, touristic 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后,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目标中转点为在目标固定终端附近且可准确定位的地点;基于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如此,减少了对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的依赖,降低了互联网出行的难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出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互联网出行的场景中,例如,网约车场景或者共享单车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服务器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推荐附近的出行起点,由用户选择。这种互联网出行方案对用户的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依赖性强,在没有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无法使用、移动终端信号弱或者定位信息不准等情况下,互联网出行容易出现较大的困难,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互联网出行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航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后,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目标中转点为在目标固定终端附近且可准确定位的地点;
基于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
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位置,以得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中转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中转点;
从确定的中转点集合中,确定目标中转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包括:
将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一目标路线,以提供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之前,还包括:
生成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包括预先实地录制的导航视频,和/或,预先编排的导航文案,和/或,预先录制的导航音频;
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包括:
将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以提供路线导航,目标车辆用于响应出行请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
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包括:
基于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生成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或者,
基于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将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二目标路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将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展示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通过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为目标车辆提供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之前,还包括:
统计候选区域内的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一统计值;
统计取消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二统计值;
若第一统计值达到第一阈值且第二统计值达到第二阈值,将候选区域确定为可设置目标固定终端的目标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航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后,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目标中转点为在目标固定终端附近且可准确定位的地点;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
第一导航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位置,以得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中转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中转点;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从确定的中转点集合中,确定目标中转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航模块,具体用于:
将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一目标路线,以提供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导航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包括预先实地录制的导航视频,和/或,预先编排的导航文案,和/或,预先录制的导航音频;
第一导航模块,具体用于:
将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以提供路线导航,目标车辆用于响应出行请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生成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或者,
基于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二目标路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展示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导航模块,用于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通过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为目标车辆提供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候选区域内的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取消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二统计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一统计值达到第一阈值且第二统计值达到第二阈值,将候选区域确定为可设置目标固定终端的目标区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网出行服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终端,以及一个如第三方面的服务器,每个固定终端的位置不同。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的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优点或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一方面,在有出行需求时,用户可以通过目标固定终端发出出行请求,如此,减少了对用户的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依赖。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目标固定终端处,目标固定终端的位置是预设的,获取了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也即获取了发出出行请求的用户所在的位置,减少了对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的依赖。又一方面,在目标固定终端的附近设有可准确定位的目标中转点,由于目标固定终端和目标中转点的位置是预设的准确位置,所以可以对二者预设固定、准确的路线的信息,也即提前规划定制了目标固定终端附近的这一段路线,可以基于该段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减少了该段路线对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的依赖,在移动终端信号弱或者定位信息不准等情况下,仍可以对该段路线提供路线导航,降低了互联网出行的难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导航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固定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固定终端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网约车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网约车场景中导航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共享单车场景中导航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互联网出行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的互联网出行的场景中,例如,网约车场景或者共享单车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服务器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推荐附近的出行起点,由用户选择。这种互联网出行方案对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依赖性强,在没有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无法使用、移动终端信号弱或者定位信息不准等情况下,互联网出行容易出现较大的困难,用户体验不佳。
例如,在网约车场景中,在高架桥、主辅路等复杂路况下,或者机场车站等多层重叠结构处,用户很难快速准确的得知当前位置,也不清楚如何到达选择的出行起点,即上车点,给互联网出行造成较大困难,造成较多订单取消和延误等不良体验,并且在车辆达到附近位置后,司乘人员互认也有一定难度。又例如,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不熟练的老年人,或者使用的移动终端没电、没信号等极端场景,出行都有困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导航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导航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后,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该目标中转点为在目标固定终端附近且可准确定位的地点。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个或者多个固定位置设置固定终端,每个固定终端设置的位置不同。服务器可以预先保存所设置的每个固定终端的准确位置,以得到每个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当用户有出行需求时,可以找到附近的固定终端,对固定终端进行输入操作,基于该输入操作,固定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这里,目标固定终端即当前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的固定终端。此时,服务器即可接收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
并且,可以在固定终端附近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中转点,每个中转点都是可准确定位的地点。不同的固定终端可以共用相同的中转点。举例来说,在车站内部设置多个固定终端,则可以在车站的每个出口设置中转点,因为车站的出口一般都是可以准确定位的。可以预先保存所设置的每个中转点的位置,以得到每个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这里,目标中转点是从目标固定终端附近的所有中转点中获得的中转点。目标中转点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步骤102、基于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
由于已知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确定所有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与所有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之间的可能的组合,针对每个组合,根据实际环境,提前定制规划好该组合对应的路线并保存该路线的信息,以得到每个组合的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与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对应的预设路线的信息,该路线的信息包括需要经过的各个位置的信息。举例来说,在车站内的停车场设置一固定终端,中转点在车站西北口,可以提前规划好二者之间的路线,并保存二者之间需要经过的各个位置的信息。基于此,服务器可以基于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对应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得到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如果有多个目标中转点,则可以得到多个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
步骤103、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
如果第一目标路线有多个,目标固定终端可以为用户提供可操作页面,该可操作页面的操作选项包括对第一目标路线的选择操作。服务器在确定第一目标路线被选择操作选择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
本方案中,一方面,在有出行需求时,用户可以通过目标固定终端发出出行请求,如此,减少了对用户的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依赖。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目标固定终端处,目标固定终端的位置是预设的,获取了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也即获取了发出出行请求的用户所在的位置,减少了对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的依赖。又一方面,在目标固定终端的附近设有可准确定位的目标中转点,由于目标固定终端和目标中转点的位置是预设的准确位置,所以可以对二者预设固定、准确的路线的信息,也即提前规划定制了固定终端附近的这一段路线,可以基于该段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减少了该段路线对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的依赖,在移动终端信号弱或者定位信息不准等情况下,仍可以对该段路线提供路线导航,降低了互联网出行的难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将固定终端设置在真正有需求的区域。基于此,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统计候选区域内的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一统计值;统计取消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二统计值;若第一统计值达到第一阈值且第二统计值达到第二阈值,将候选区域确定为可设置目标固定终端的目标区域。
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区域,高架桥、隧道等定位困难的区域,地下商场出口、停车场等室内区域,作为候选区域。这些区域由于人流量大、路况复杂或信号差,不仅出行订单数量大,且异常订单取消的数量也大,是订单取消热点位置,因此,可以重点挖掘这些区域。如果候选区域内的出行订单的数量达到第一阈值且取消出行订单的数量也达到了第二阈值,说明该区域不仅订单量大且异常订单取消的数量也大,容易出行路况复杂或信号差等问题,可以将该候选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在该区域设置固定终端,以满足用户互联网出行需求。
为进一步的准确确定目标区域,还可以进一步人工实地考察,进行人工修正,得到最终的目标区域。
实际应用中,用户还可以通过目标固定终端登录用户账号,在用户账号登录状态下,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该出行请求中携带用户账号信息。服务器接收到出行请求后,可以获得用户账号信息,生成该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出行订单,之后,对出行订单进行派单、计费、支付等处理。实施中,支付时,可以进行自动扣费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对移动终端的依赖。
固定终端上可以设置显示屏、语音唤醒设备(例如麦克风)、图像采集设备(例如摄像头)等。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唤醒设备唤醒目标固定终端。之后,目标固定终端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和显示屏采集用户人脸图像,基于采集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服务器以进行账号认证。服务器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识别通过后,即完成用户账号认证,登录成功。
举例来说,如图2a所示例的固定终端,该固定终端包括底座201、设置在底座201上的支架202,以及设置在支架202上的顶盖203。在支架202上设置有显示屏204。如图2b所示,该显示屏204上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205和语音唤醒设备206。该底座201还用于为用户提供休息空间。
固定终端可以作为吸附于路边的公交车站牌、地铁外路牌、电线杆、公告栏、公共电话亭、报刊亭、广告屏或者专用的打车亭,等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应的,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位置,以得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实际应用中,服务器保存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时,具体可以保存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得到上述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固定终端本地保存有自身的标识信息。目标固定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时,可以携带本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那么,服务器可以从出行请求中获得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之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得的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位置,从而得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和出行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准确的得到了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另外,也可以在固定终端本地保存自身的预设位置。在目标固定终端的出行请求中携带本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那么,服务器可以从出行请求中获得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应的,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中转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中转点;从确定的中转点集合中,确定目标中转点。
实际应用中,针对每个固定终端,服务器可以保存该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该中转点集合包括该固定终端附近的所有中转点。服务器可以从出行请求中获得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之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获得的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从确定的中转点集合中,确定目标中转点。
从确定的中转点集合中,确定目标中转点时,具体的,可以针对中转点集合中的每个中转点,获取该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对应的预设路线的信息,基于该预设路线的信息,获得路线的里程,基于该里程确定一个或者多个中转点作为目标中转点,以得到目标中转点。例如,将最短里程的一个或者多个中转点作为目标中转点。也可以是直接将中转点集合中的所有中转点都作为目标中转点。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得到目标中转点,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和出行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准确的得到了目标中转点。服务器预先保存了每个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基于此,服务器可以获取到预先保存的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
另外,也可以在目标固定终端本地保存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在目标固定终端的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那么,服务器可以从出行请求中获得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其中,目标车辆用于响应上述出行请求。实际应用中,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的出行请求后,服务器可以生成出行订单,并对该出行订单进行派单,将预设范围内能够绑定该出行订单的一个空闲的车辆,作为目标车辆。
目标车辆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可以分为两段,一段是目标固定终端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路线,另一段是目标中转点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路线,由于目标固定终端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路线已经提前规划定制了,所以可以基于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车辆的位置,仅需再得到目标车辆到目标固定终端附近的目标中转点的路线的信息即可,如此,可以快速准确得到目标车辆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整个路线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适用的互联网出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网约车场景、共享单车场景。下面分别基于不同的场景举例说明。
一、网约车场景:
在网约车场景中,有打车需求的用户,可以通过目标固定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服务器派单后,有一个空闲的车辆接单,该接单的车辆与出行订单绑定,称为目标车辆,目标车辆的司机需要驾驶目标车辆到达目标固定终端接驾。
接驾过程经过两段路线。
首先,目标车辆需要到达目标中转点。此时,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通过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为目标车辆提供路线导航。这里,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可以为司机的移动终端(即司机端)。具体的,可以基于司机的移动终端对目标车辆的定位,通过通信导航工具提供路线导航。该通信导航工具为基于北斗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无线保真(WiFi,Wireless-Fidelity)的普通导航工具。由于目标中转点是可通过普通导航工具准确定位的,所以目标车辆通过普通导航就可以准确到达,无需提供定制化导航,方案实现更加简单。
然后,目标车辆需要从目标中转点到达目标固定终端。
此时,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通过定制化方式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这里,定制化方式是不需要移动终端对目标车辆定位的方式。也就是说,该定制化方式不依赖移动终端对目标车辆的定位。如此,为目标车辆提供定制化导航,可以快速准确地到达目标固定终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生成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包括预先实地录制的导航视频,和/或,预先编排的导航文案,和/或,预先录制的导航音频。那么,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将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以提供路线导航。
实际应用中,可以预先到达目标中转点,然后沿着第一目标路线前进,到达目标固定终端,对前进的过程录制视频,以得到上述导航视频。服务器可以将该导航视频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可以播放该段导航视频,实现路线导航。司机从导航视频中就可以了解到如何从目标中转点到达目标固定终端。
也可以根据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预先编排导航文案。服务器可以将该导航文案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可以显示该段导航文案,或者通过语音播报功能,语音播报该段导航文案,实现路线导航。司机就可以看到或者听到如何从目标中转点到达目标固定终端。
还可以根据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预先编排导航文案,并预先录制导航音频。服务器可以将该导航音频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可以播放该导航音频,实现路线导航。司机从导航音频中就可以了解到如何从目标中转点到达目标固定终端。
展示导航信息时,具体的:可以通过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姿态传感器采集姿态信息,基于姿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例如左转、右转、上坡、下坡等等。该导航信息按展示顺序分成多段,每段导航信息对应一个行驶状态,当达到设定的行驶状态时,展示该行驶状态对应的导航信息。举例来说,当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则是下坡的行驶状态,可以播放“前方路口左转”的音频。
还可以通过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摄像功能进行测距,基于测距结果得到目标车辆的行驶里程。一般的摄像功能都能测量景深,因而可以利用景深来测距。该导航信息按展示顺序分成多段,每段导航信息对应一定行驶里程,当达到设定的行驶里程时,展示该行驶里程对应的导航信息。
另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定制化导航的方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上定制化导航方式,可以准确告知司机快速准确到达目标固定终端的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其具体实现方式也可以包括:将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一目标路线,以及将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以提供路线导航。如此,不仅用户可以通过目标固定终端展示的第一目标路线,查看、了解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具体路线,司机也可以通过导航信息了解到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具体路线,也即,为双方提供了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基于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生成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由于司机需要驾驶目标车辆到目标固定终端接驾,所以目标车辆的位置不定,可以通过与目标车辆关联的司机的移动终端的定位,得到目标车辆的位置,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实时生成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从而保证生成路线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二目标路线。如此,用户可以在目标固定终端及时查看到司机接驾的情况。
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在某目标区域(图3中大方框所包围的区域)内,GPS信号弱,上车点路况复杂易走错,定位困难,例如室内停车场,机场火车站,隧道等,司机采用普通导航很难准确到达。通过本方案提供的普通导航和定制化导航的方案,指引司机到达上车点(即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如图3所示,在目标区域内设置固定终端。如图4所示,用户需要打车时,找到目标固定终端,通过目标固定终端的麦克风输入语音唤醒目标固定终端,通过固定终端的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以通过人脸识别登录用户账号,之后通过语音输入目的地,下单呼叫巡游车,此时,目标固定终端向派单中心(即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派单中心生成出行订单并进行派单,空闲巡游车(即目标车辆)接单后前往目标固定终端接驾。派单中心可以将叫车状态、目标车辆的位置同步到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的显示屏可以实时展示叫车状态,接单司机位置。如此,实现了无接触叫车。
如图4所示,假设接单的司机所驾驶的目标车辆当前在位置D,上车点在位置O,导航目标是引导司机驾驶车辆从位置D到位置O。
对每一个位置O找到至少一个可准确定位的位置A(即中转点),该位置可以通过普通导航容易到达。接单的司机通过普通导航规划的路线(即第二目标路线),前往位置A。
获取实地录像采集的从位置A到位置O的定制化导航的路线(即第一目标路线),人工编排导航文案,并且进行导航播报,指引司机前往位置O。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解决了网约车场景中上车点附近路况复杂、手机等移动终端定位难、司机接驾难等问题,并且,提供了一种无需手机的网约车方案,拓展固定位置一键叫车业务,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叫车方式,相当于拓展扬招,如果外面太冷了,不方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或者附近区域没信号,手机等移动终端没电了,也可以通过固定终端叫车。
二、共享单车场景:
在共享单车场景中,有骑车需求的用户,可以通过目标固定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服务器派单后,有一个或多个空闲的车辆,该车辆为共享单车(简称单车)。服务器可以将空闲的车辆的位置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展示这些空闲的车辆的位置。用户就可以了解目标固定终端附近哪里有空闲的车辆。用户可以在目标固定终端选择合适位置的车辆,目标固定终端将选择结果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将用户选择的车辆作为目标车辆。
此时,服务器可以将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展示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其中,目标车辆的标识信息为车辆的编号。用户通过目标固定终端展示的结果,就可以得到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车锁密码,用户找到目标车辆后,即可使用车锁密码对车辆进行解锁,如此,即可满足用户的骑车需求。这样,在用户没有移动终端、使用移动终端不熟练或者移动终端没电、没信号等极端场景下,也可以通过固定终端实现共享单车出行。
用户找到目标车辆的过程需要经过两段路线。
首先,用户需要从目标固定终端到达目标中转点。那么,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将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一目标路线,以提供路线导航。本实施例中,将规划定制的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了目标固定终端,即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目标固定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一目标路线,方便用户查看、了解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具体路线,从而实现了路线导航。此时,用户按照目标固定终端提供的路线导航,即可准确到达目标中转点。
然后,用户需要从目标中转点到达目标车辆的位置。此时,服务器可以将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二目标路线。如此,为用户提供了目标中转点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路线导航,用户可以在目标固定终端展示的第二目标路线清楚地了解到如何从目标中转点快速准确到达目标车辆的位置。
为了规范管理共享单车,一般会设置一个专门的固定停放位置集中停放车辆。为方案实现简单,可以将该固定停放位置的空闲的车辆作为目标车辆,将该固定停放位置作为目标车辆的位置,以得到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基于此,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由于已知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所以可以对二者预设固定、准确的路线的信息,也即提前规划定制了目标中转点到目标车辆的这一段路线,无需再实时规划路线,实现更加简单。
为方便快速找到车辆,上述目标中转点的可以为使得目标固定终端与目标车辆里程最短的中转点。具体的,可以针对每个中转点,获取该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对应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及该中转点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路线的信息,每个路线的信息中可以包括路线的里程,以基于每个路线的信息所包括的路线的里程,统计得到目标固定终端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路线的总里程,将总里程最短的中转点作为目标中转点。
如图5所示,用户需要骑车时,找到固定终端,通过固定终端的麦克风输入语音唤醒固定终端,通过固定终端的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以通过人脸识别登录用户账号,之后通过语音输入操作指示寻找附近的单车,此时,目标固定终端向派单中心(即服务器)发送出行请求,派单中心可以返回附近的单车(即目标车辆)的位置、编号及车锁密码,以及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以使固定终端在显示屏展示,用户可以按照展示的路线找到展示的编号对应的单车,用开锁密码解锁,并骑车出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导航装置600,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后,获取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目标中转点为在目标固定终端附近且可准确定位的地点;
第二获取模块602,用于基于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
第一导航模块603,用于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目标中转点与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如图7所示,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04,用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位置,以得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出行请求中携带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如图7所示,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605,用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中转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中转点;
第三确定模块606,用于从确定的中转点集合中,确定目标中转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航模块603,具体用于:
将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一目标路线,以提供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
导航生成模块607,用于生成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包括预先实地录制的导航视频,和/或,预先编排的导航文案,和/或,预先录制的导航音频;
第一导航模块603,具体用于:
将与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以提供路线导航,目标车辆用于响应出行请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608,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609,用于基于目标车辆的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确定模块609,具体用于:
基于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生成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或者,
基于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和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获取目标车辆与目标中转点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610,用于将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第二目标路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611,用于将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发送至目标固定终端,以使目标固定终端展示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
第二导航模块612,用于基于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通过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为目标车辆提供路线导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
第一统计模块613,用于统计候选区域内的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模块614,用于统计取消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二统计值;
第五确定模块615,用于若第一统计值达到第一阈值且第二统计值达到第二阈值,将候选区域确定为可设置目标固定终端的目标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各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导航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导航方法。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01可以调用存储器803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导航方法。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互联网出行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互联网出行服务系统900,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终端901,以及一个如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服务器902,每个固定终端901的位置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终端侧的相关实施方案与服务器侧的导航方法的实施例有相类似之处,可以参考服务器侧的相关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约车场景中,上述互联网出行服务系统还包括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例如,司机的移动终端。该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相关实施方案,可以参考服务器侧的导航方法中与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相关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导航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后,获取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所述目标中转点为在所述目标固定终端附近且可准确定位的地点;
基于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所述目标中转点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所述目标中转点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行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位置,以得到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行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所述中转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中转点;
从所述确定的中转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中转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所述目标中转点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以使所述目标固定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所述第一目标路线,以提供所述路线导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所述目标中转点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之前,还包括:
生成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所述导航信息包括预先实地录制的导航视频,和/或,预先编排的导航文案,和/或,预先录制的导航音频;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所述目标中转点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所述导航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所述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以提供所述路线导航,所述目标车辆用于响应所述出行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和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和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包括:
基于与所述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和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生成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或者,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和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获取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目标中转点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以使所述目标固定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所述第二目标路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以使所述目标固定终端展示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通过与所述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为所述目标车辆提供路线导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之前,还包括:
统计候选区域内的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一统计值;
统计取消所述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二统计值;
若所述第一统计值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统计值达到第二阈值,将所述候选区域确定为可设置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目标区域。
12.一种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固定终端发送的出行请求后,获取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以及获取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所述目标中转点为在所述目标固定终端附近且可准确定位的地点;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和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获取所述目标中转点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
第一导航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提供所述目标中转点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之间的路线导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行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预设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位置,以得到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预设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行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中转点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转点集合,所述中转点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中转点;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确定的所述中转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中转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航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以使所述目标固定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所述第一目标路线,以提供所述路线导航。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航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导航信息,所述导航信息包括预先实地录制的导航视频,和/或,预先编排的导航文案,和/或,预先录制的导航音频;
所述第一导航模块,具体用于:
将与所述第一目标路线的信息对应的所述导航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或与所述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以提供所述路线导航,所述目标车辆用于响应所述出行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和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与所述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和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生成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目标中转点之间的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或者,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预设位置和所述目标中转点的预设位置,获取所述目标车辆与所述目标中转点之间的预设路线的信息,以作为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以使所述目标固定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展示所述第二目标路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发送至所述目标固定终端,以使所述目标固定终端展示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标识信息以及车锁密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航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目标路线的信息,通过与所述目标车辆关联的终端的定位为所述目标车辆提供路线导航。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候选区域内的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一统计值;
第二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取消所述出行订单的数量,以得到第二统计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统计值达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统计值达到第二阈值,将所述候选区域确定为可设置所述目标固定终端的目标区域。
23.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互联网出行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终端,以及一个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服务器,每个所述固定终端的位置不同。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62744.0A 2021-03-10 2021-03-10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Active CN113108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2744.0A CN113108802B (zh) 2021-03-10 2021-03-10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2744.0A CN113108802B (zh) 2021-03-10 2021-03-10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802A true CN113108802A (zh) 2021-07-13
CN113108802B CN113108802B (zh) 2022-11-01

Family

ID=7671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2744.0A Active CN113108802B (zh) 2021-03-10 2021-03-10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880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508A (zh) * 2010-08-05 2010-12-15 杭州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租车智能扬招系统
US8868340B1 (en) * 2012-06-15 2014-10-21 Google Inc. Proposing transit points by analyzing travel patterns
CN104680783A (zh) * 2015-03-09 2015-06-03 深圳市晨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约车终端
CN106934434A (zh) * 2017-03-30 2017-07-07 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749331A (zh) * 2019-01-15 2020-02-04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路径引导方法、装置、服务器、用户终端及路径引导系统
CN111862578A (zh) * 2019-12-31 2020-10-30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车方法和系统
CN112149856A (zh) * 2020-10-20 2020-12-29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约车订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508A (zh) * 2010-08-05 2010-12-15 杭州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出租车智能扬招系统
US8868340B1 (en) * 2012-06-15 2014-10-21 Google Inc. Proposing transit points by analyzing travel patterns
CN104680783A (zh) * 2015-03-09 2015-06-03 深圳市晨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约车终端
CN106934434A (zh) * 2017-03-30 2017-07-07 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0749331A (zh) * 2019-01-15 2020-02-04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路径引导方法、装置、服务器、用户终端及路径引导系统
CN111862578A (zh) * 2019-12-31 2020-10-30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车方法和系统
CN112149856A (zh) * 2020-10-20 2020-12-29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约车订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802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7324B (zh) 用于确定停车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US10024677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positioning data
JP5199415B2 (ja) 移動端末機の課金情報を用いた交通情報獲得方法
US20130290199A1 (en) Monitoring and Aiding User Compliance with Vehicle Use Agreements
WO2001091502A1 (fr) Systeme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e donnees et appareil mobile
KR101280313B1 (ko) 스마트 버스정보시스템
JP7400247B2 (ja) 報告書作成支援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10042205A (ko) 수송될 적어도 한 사람과 접촉하여 자동 및 직접적으로 운전자를 배치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734793A (zh) 停车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和停车管理方法
JP2007102296A (ja) 移動情報端末および交通情報生成装置
JP2001283387A (ja) 駐車場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08320184B (zh) 用于车辆计费的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14010560A (ja) プローブ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CN113108802B (zh)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JP2010186481A (ja) 通信装置、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dsrcユニット、路側機および車載装置
CN104764456A (zh) 验证地图数据校正
JP2020051763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9231963A (ja) 配信システム、車載器及びセンター装置
JP2022118371A (ja) 車両映像収集システム
JP2005136817A (ja) 移動体用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管理サーバ
JP4794668B2 (ja) 電子機器、音声出力方法、音声出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1397664B1 (ko) 자동차 주행 상태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5489159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KR100642580B1 (ko) 통화기록정보를 이용한 교통정보 생성 방법
US7546201B2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traffic information using billing inform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