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3460A -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3460A
CN113103460A CN202110446139.9A CN202110446139A CN113103460A CN 113103460 A CN113103460 A CN 113103460A CN 202110446139 A CN202110446139 A CN 202110446139A CN 113103460 A CN113103460 A CN 113103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ervo motor
rotating shaft
filter screen
preparation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61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帅良
林素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4461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3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3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34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B29B9/06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2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heating
    • B29B13/022Melt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1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grinding, e.g. by triturating; by sieving; by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与智能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采用一种过滤装置配合完成,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旧聚乙烯塑料表面灰尘和杂质清洗去除;2)、通过热风加热的刚发将清洗后的原料进行干燥;3)、原料通过输送带输送至热熔机内进行熔融,后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挤出机内进行挤出;4)、原料经挤出机挤出长条状后,经水浴冷却后进入切粒机内进行切粒;5)、对塑料颗粒进行收集。本发明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塑料进行多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通过升降支架可调节整体的高度,方便安装,通过杂质清理装置、下料装置和密封装置可对过滤的杂质进行自动排除,无需停机更换过滤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与智能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大致分为200多种,细分,几千种。常见的有几十种,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塑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氨酯等。工程塑料:尼龙、聚四氟、聚甲醛、聚碳 有机硅等。特种塑料:热固性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比如人工肾,而环保塑料颗粒则是一种可回收的塑料颗粒;
在对于环保塑料的回收中,需要将回收物料重新熔融后通过挤出机挤出,然后切粒,从而生成新的塑料颗粒,由于回收的塑料制品含有较多杂质,因此需要使用过滤装置来对其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频繁更换过滤网,在更换过程中浪费大量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并且过滤效果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过滤效率好,无需换网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采用一种过滤装置配合完成,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聚乙烯塑料表面灰尘和杂质清洗去除;
2)、通过热风加热的刚发将清洗后的原料进行干燥;
3)、原料通过输送带输送至热熔机内进行熔融,后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挤出机内进行挤出;
4)、原料经挤出机挤出长条状后,经水浴冷却后进入切粒机内进行切粒;
5)、对塑料颗粒进行收集。
其中,步骤3)中的过滤装置包括底座、过滤壳、排料管和进料管,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顶部固定有过滤壳,所述过滤壳两端对称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盖体,所述过滤壳内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壳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与转板中部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盖体中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靠近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个所述盖体上端固定有排料管,另一个所述盖体下端固定有进料管,两个所述转板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过滤壳一侧固定有杂质清理装置,所述杂质清理装置一端固定有下料装置,所述杂质清理装置上端固定有密封装置。
所述升降支架包括支杆、顶板、U形架、螺纹杆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底座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杆,四个所述支杆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过滤壳底部固定有U形架,所述U形架底部通过导套与四个支杆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和顶板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顶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杂质清理装置包括输送筒、收集罩、刮板、第二转轴、输送绞龙、第一安装板、第三伺服电机、第一同步带轮和出料管,所述过滤壳外侧分别位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一端对称固定有输送筒,所述输送筒顶部固定有收集罩,且收集罩与输送筒连通,所述收集罩顶部靠近第一过滤网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刮板,且两个管道分别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表面接触,所述输送筒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固定有输送绞龙,且输送绞龙与输送筒内壁转动接触,一个所述输送筒一端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三伺服电机,且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三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同步带轮,且两个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筒靠近第一同步带轮的一端底部固定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三转轴、密封板、环形切刀、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安装板和第四伺服电机,所述出料管外侧下端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底部固定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外侧固定有环形切刀,所述第三转轴顶部固定有第二同步带轮,且两个第二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一个所述出料管一端固定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顶部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且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三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四转轴、转动板、连接块、蜗轮、第四安装板、第五转轴、蜗杆和第五伺服电机,所述收集罩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位于凹槽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板,所述收集罩与一端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穿过过滤壳,所述第四转轴一端穿过连接块固定有蜗轮,所述输送筒靠近蜗轮的一端固定有第四安装板,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两端对称固定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分别与两个蜗轮啮合连接,一个所述第四安装板一侧固定有第五伺服电机,且第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五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网的孔径。
优选的,排料管和进料管一端均固定有第一法兰。
优选的,所述刮板为一种碳纤维材质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和第五伺服电机均为一种减速电机。
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二法兰,且盖体通过螺栓与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一侧等距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盖体靠近定位槽的一侧等距固定有定位块,且定位槽与定位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一侧固定有防护盖,所述下料装置位于防护盖内部,且出料管底部穿过防护盖。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1、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塑料进行多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2、通过升降支架可调节整体的高度,方便安装;
3、通过杂质清理装置、下料装置和密封装置可对过滤的杂质进行自动排除,无需停机更换过滤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过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升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过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转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杂质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过滤壳;3、升降支架;31、支杆;32、顶板;33、U形架;34、螺纹杆;35、第二伺服电机;4、转板;5、杂质清理装置;51、输送筒;52、收集罩;53、刮板;54、第二转轴;55、输送绞龙;56、第一安装板;57、第三伺服电机;58、第一同步带轮;59、出料管;6、下料装置;61、第二安装板;62、第三转轴;63、密封板;64、环形切刀;65、第二同步带轮;66、第三安装板;67、第四伺服电机;7、密封装置;71、第四转轴;72、转动板;73、连接块;74、蜗轮;75、第四安装板;76、第五转轴;77、蜗杆;78、第五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9、排料管;10、进料管;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第一法兰;14、第一转轴;15、盖体;16、第二法兰;17、定位槽;18、定位块;19、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在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选择了本发明所述的过滤装置,实施例中仅对本产品的一个较佳制备工艺进行描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聚乙烯塑料表面灰尘和杂质清洗去除;
2)、通过热风加热的刚发将清洗后的原料进行干燥;
3)、原料通过输送带输送至热熔机内进行熔融,后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挤出机内进行挤出;
4)、原料经挤出机挤出长条状后,经水浴冷却后进入切粒机内进行切粒;
5)、对塑料颗粒进行收集;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其中,步骤3)中的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过滤壳2、排料管9和进料管10,底座1顶部固定有升降支架3,升降支架3顶部固定有过滤壳2,过滤壳2两端对称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盖体15,过滤壳2内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板4,转板4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开设有通孔的转板4不起到过滤的作用,仅仅起到对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进行支撑的作用,过滤壳2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与转板4中部固定连接,一个盖体15中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4固定连接,靠近第一伺服电机8的一个盖体15上端固定有排料管9,另一个盖体15下端固定有进料管10,排料管9和进料管10一端均固定有第一法兰13,便于排料管9和进料管10与其它设备的连接安装,两个转板4远离第一伺服电机8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第一过滤网11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网12的孔径,便于对塑料进行多级过滤,过滤壳2一侧固定有杂质清理装置5,杂质清理装置5一端固定有下料装置6,杂质清理装置5上端固定有密封装置7,在使用时,过滤装置安装在热熔机的出料口,融化的塑料注入过滤壳2内,首先通过第二过滤网12的过滤,将较大的杂质过滤在第二过滤网12上,然后再通过第一过滤网11过滤较小的杂质,过滤完成后,通过排料管9排进挤出机内进行后续的加工,通过多道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参考图3所示,升降支架3包括支杆31、顶板32、U形架33、螺纹杆34和第二伺服电机35,底座1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杆31,四个支杆31顶部固定有顶板32,过滤壳2底部固定有U形架33,U形架33底部通过导套与四个支杆31滑动连接,底座1和顶板32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4,顶板32上表面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35,且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34固定连接,U形架33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杆34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5转动带动螺纹杆34转动,可带动U形架33进行升降,进而调节过滤壳2的高度,方便人们将排料管9和进料管10与外接连接。
参考图6和图7所示,杂质清理装置5包括输送筒51、收集罩52、刮板53、第二转轴54、输送绞龙55、第一安装板56、第三伺服电机57、第一同步带轮58和出料管59,过滤壳2外侧分别位于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一端对称固定有输送筒51,输送筒51顶部固定有收集罩52,且收集罩52与输送筒51连通,收集罩52顶部靠近第一过滤网11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刮板53,且两个管道分别与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表面接触,刮板53为一种碳纤维材质构成,减少对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表面的磨损和破坏,输送筒51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4,第二转轴54一端固定有输送绞龙55,且输送绞龙55与输送筒51内壁转动接触,一个输送筒51一端固定有第一安装板56,第一安装板56上表面固定有第三伺服电机57,且第三伺服电机57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二转轴54固定连接,第二转轴54靠近第三伺服电机5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同步带轮58,且两个第一同步带轮58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输送筒51靠近第一同步带轮58的一端底部固定有出料管59,通过第一伺服电机8旋转带动第一转轴14转动一周,进而可带动两个转板4转动,使得转板4带动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转动,由于刮板53与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表面接触,使得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在转动时,刮板53将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表面的杂质刮除,落进收集罩52内,并落在输送筒51内,此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57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4转动,使得两个第二转轴54由于第一同步带轮58的传动同时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输送绞龙55转动,对落进输送筒51内的杂质进行输送,使得杂质输送至出料管59的一端,并通过出料管59流出。
参考图8所示,下料装置6包括第二安装板61、第三转轴62、密封板63、环形切刀64、第二同步带轮65、第三安装板66和第四伺服电机67,出料管59外侧下端固定有第二安装板61,第二安装板61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62,第三转轴62底部固定有密封板63,密封板63外侧固定有环形切刀64,第三转轴62顶部固定有第二同步带轮65,且两个第二同步带轮65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使用同步带传动,可提高传动精度,一个出料管59一端固定有第三安装板66,第三安装板66顶部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67,且第四伺服电机67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三转轴62固定连接,通过第四伺服电机67转动,通过第二同步带轮65带动两个第三转动转动,进而带动密封板63和环形切刀64旋转,通过环形切刀64可将流出的杂质切断,并通过密封板63进行对出料管59进行密封。
参考图6和图7所示,密封装置7包括第四转轴71、转动板72、连接块73、蜗轮74、第四安装板75、第五转轴76、蜗杆77和第五伺服电机78,收集罩52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71,第四转轴71位于凹槽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板72,收集罩52与一端固定有连接块73,且连接块73穿过过滤壳2,第四转轴71一端穿过连接块73固定有蜗轮74,输送筒51靠近蜗轮74的一端固定有第四安装板75,两个第四安装板75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76,第五转轴76两端对称固定有蜗杆77,两个蜗杆77分别与两个蜗轮74啮合连接,蜗轮蜗杆具有自锁功能,使得调节转动板72的角度后。可以始终保持不变,一个第四安装板75一侧固定有第五伺服电机78,且第五伺服电机78的输出端与第五转轴76固定连接,通过第五伺服电机78转动带动第五转轴76转动,进而带动蜗杆77转动,使得蜗杆77带动蜗轮74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71转动,使得转动板72翻转,打开收集罩52的端口处,使得杂质可以被刮板53刮进收集罩52内。
第一伺服电机8、第二伺服电机35、第三伺服电机57、第四伺服电机67和第五伺服电机78均为一种减速电机,便于减低转速,提高扭矩。
请参照图9和图10所示,过滤壳2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二法兰16,且盖体15通过螺栓与第二法兰16固定连接,第二法兰16一侧等距开设有定位槽17,盖体15靠近定位槽17的一侧等距固定有定位块18,且定位槽17与定位块18卡接,便于对盖体15进行定位安装。
请参照图2所示,过滤壳2一侧固定有防护盖19,下料装置6位于防护盖19内部,且出料管59底部穿过防护盖19,便于保护机械零件。
本发明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所述过滤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过滤装置安装在热熔机的出料口,融化的塑料注入过滤壳2内,首先通过第二过滤网12的过滤,将较大的杂质过滤在第二过滤网12上,然后再通过第一过滤网11过滤较小的杂质,过滤完成后,通过排料管9排进挤出机内进行后续的加工,通过多道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当长时间使用后,杂质堵在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一侧,造成堵塞,此时通过第五伺服电机78转动带动第五转轴76转动,进而带动蜗杆77转动,使得蜗杆77带动蜗轮74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轴71转动,使得转动板72翻转,打开收集罩52的端口处,然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8旋转带动第一转轴14转动一周,进而可带动两个转板4转动,使得转板4带动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转动,由于刮板53与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表面接触,使得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在转动时,刮板53将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表面的杂质刮除,落进收集罩52内,并落在输送筒51内,此时通过第三伺服电机57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4转动,使得两个第二转轴54由于第一同步带轮58的传动同时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输送绞龙55转动,对落进输送筒51内的杂质进行输送,使得杂质输送至出料管59的一端,并通过出料管59流出,然后通过第四伺服电机67转动,通过第二同步带轮65带动两个第三转动转动,进而带动密封板63和环形切刀64旋转,通过环形切刀64可将流出的杂质切断,并通过密封板63进行对出料管59进行密封,最后,通过第五伺服电机78反转,使得转顶板32将收集罩52的端口堵住,防止塑料进入输送筒51内即可,此时完成一次排废,依次往复,可实现连续不停机排废料,并且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5转动带动螺纹杆34转动,可带动U形架33进行升降,进而调节过滤壳2的高度,方便人们将排料管9和进料管10与外接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聚乙烯塑料表面灰尘和杂质清洗去除;
2)、通过热风加热干燥,将清洗后的原料进行干燥;
3)、原料通过输送带输送至热熔机内进行熔融,后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挤出机内进行挤出;
4)、原料经挤出机挤出长条状后,经水浴冷却后进入切粒机内进行切粒;
5)、对塑料颗粒进行收集;
其中,步骤3)中的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过滤壳(2)、排料管(9)和进料管(10),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有升降支架(3),所述升降支架(3)顶部固定有过滤壳(2),所述过滤壳(2)两端对称通过螺栓对称固定有盖体(15),所述过滤壳(2)内壁通过轴承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板(4),所述转板(4)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壳(2)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与转板(4)中部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盖体(15)中部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8),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14)固定连接,靠近第一伺服电机(8)的一个所述盖体(15)上端固定有排料管(9),另一个所述盖体(15)下端固定有进料管(10),两个所述转板(4)远离第一伺服电机(8)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所述过滤壳(2)一侧固定有杂质清理装置(5),所述杂质清理装置(5)一端固定有下料装置(6),所述杂质清理装置(5)上端固定有密封装置(7);
所述升降支架(3)包括支杆(31)、顶板(32)、U形架(33)、螺纹杆(34)和第二伺服电机(35),所述底座(1)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杆(31),四个所述支杆(31)顶部固定有顶板(32),所述过滤壳(2)底部固定有U形架(33),所述U形架(33)底部通过导套与四个支杆(3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和顶板(32)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4),所述顶板(32)上表面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35),且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34)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33)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杆(34)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清理装置(5)包括输送筒(51)、收集罩(52)、刮板(53)、第二转轴(54)、输送绞龙(55)、第一安装板(56)、第三伺服电机(57)、第一同步带轮(58)和出料管(59),所述过滤壳(2)外侧分别位于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一端对称固定有输送筒(51),所述输送筒(51)顶部固定有收集罩(52),且收集罩(52)与输送筒(51)连通,所述收集罩(52)顶部靠近第一过滤网(11)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刮板(53),且两个管道分别与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表面接触,所述输送筒(51)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4),所述第二转轴(54)一端固定有输送绞龙(55),且输送绞龙(55)与输送筒(51)内壁转动接触,一个所述输送筒(51)一端固定有第一安装板(56),所述第一安装板(56)上表面固定有第三伺服电机(57),且第三伺服电机(57)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二转轴(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4)靠近第三伺服电机(5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同步带轮(58),且两个第一同步带轮(58)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筒(51)靠近第一同步带轮(58)的一端底部固定有出料管(5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6)包括第二安装板(61)、第三转轴(62)、密封板(63)、环形切刀(64)、第二同步带轮(65)、第三安装板(66)和第四伺服电机(67),所述出料管(59)外侧下端固定有第二安装板(61),所述第二安装板(61)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62),所述第三转轴(62)底部固定有密封板(63),所述密封板(63)外侧固定有环形切刀(64),所述第三转轴(62)顶部固定有第二同步带轮(65),且两个第二同步带轮(65)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一个所述出料管(59)一端固定有第三安装板(66),所述第三安装板(66)顶部固定有第四伺服电机(67),且第四伺服电机(67)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三转轴(6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7)包括第四转轴(71)、转动板(72)、连接块(73)、蜗轮(74)、第四安装板(75)、第五转轴(76)、蜗杆(77)和第五伺服电机(78),所述收集罩(52)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71),所述第四转轴(71)位于凹槽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板(72),所述收集罩(52)与一端固定有连接块(73),且连接块(73)穿过过滤壳(2),所述第四转轴(71)一端穿过连接块(73)固定有蜗轮(74),所述输送筒(51)靠近蜗轮(74)的一端固定有第四安装板(75),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75)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五转轴(76),所述第五转轴(76)两端对称固定有蜗杆(77),两个所述蜗杆(77)分别与两个蜗轮(74)啮合连接,一个所述第四安装板(75)一侧固定有第五伺服电机(78),且第五伺服电机(78)的输出端与第五转轴(7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1)的孔径小于第二过滤网(12)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排料管(9)和进料管(10)一端均固定有第一法兰(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53)为一种碳纤维材质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第二伺服电机(35)、第三伺服电机(57)、第四伺服电机(67)和第五伺服电机(78)均为一种减速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2)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二法兰(16),且盖体(15)通过螺栓与第二法兰(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16)一侧等距开设有定位槽(17),所述盖体(15)靠近定位槽(17)的一侧等距固定有定位块(18),且定位槽(17)与定位块(18)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2)一侧固定有防护盖(19),所述下料装置(6)位于防护盖(19)内部,且出料管(59)底部穿过防护盖(19)。
CN202110446139.9A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Withdrawn CN113103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6139.9A CN113103460A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6139.9A CN113103460A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3460A true CN113103460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1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6139.9A Withdrawn CN113103460A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34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363A (zh) * 2022-01-26 2022-04-29 九江爱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废料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363A (zh) * 2022-01-26 2022-04-29 九江爱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废料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
CN114407363B (zh) * 2022-01-26 2023-05-09 九江爱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废料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3460A (zh) 一种环保塑料颗粒智能制备工艺
CN210082166U (zh) 一种便于进料的双螺杆造粒机
CN110667001A (zh) 应用于塑料泡沫清洁化回收的工艺方法
CN219883241U (zh)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CN216941935U (zh) 一种市政废弃物固液过滤分离装置
CN214181963U (zh) 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
CN214137268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的滤网结构
CN211842757U (zh) 一种尼龙再生料回收处理利用设备
CN111889375A (zh) 一种塑料颗粒自动筛选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20499884U (zh) 一种塑料颗粒挤出机用过滤装置
CN217862650U (zh) 一种塑胶颗粒加工用挤出机
CN217476548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流延膜挤出机
CN110871515A (zh) 塑料颗粒挤出成型工艺
CN220614853U (zh) 一种塑料薄膜挤出成型装置
CN220461321U (zh) 油漆涂料加工用杂质过滤装置
CN217621653U (zh) 一种树脂加工用送料装置
CN218221260U (zh) 一种便于维护使用的电动有网过滤器
CN217196301U (zh) 一种硅橡胶生产用混炼滤胶机
CN212666638U (zh) 一种尼龙颗粒双螺旋挤出生产线
CN213674966U (zh) 一种可以进料塑胶筛分过滤处理的密封条加工挤出机
CN220591017U (zh) 一种挤出机排气真空装置
CN220589130U (zh) 一种用于玻璃胶生产的除杂设备
CN215703186U (zh) 一种橡胶生产用滤胶装置
CN116351148B (zh) 基于pbat生产切粒中含有塑料成分的冷却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20113962U (zh) 一种螺杆挤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